歷史溯源
節日由來
寒食節由兩項內容組成,一個是官方的改火儀式,一個是民間的禁火寒食。冷食折射出先民曾經歷過的食物匱乏階段,改火儀式則標誌著新耕作期的開始。關於
改火的記載,先秦文獻中就有了。《論語·陽貨》:“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這裡,宰予將農作物生長周期與改火時間相聯繫。關於民間寒食習俗的記載,幾乎是突然地出現在東漢的文獻中,主要集中在山西地區。即使在寒食習俗頗為盛行的唐時代,其傳播範圍也不出北方。
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是沿襲了上古的改火舊習。由於北方寒冷,春三月氣溫上升正值改火的時節,人們在新火未到之時,要禁止生火。改火,源於古人的鑽木取火和換取新火的制度。古人認為,火是有生命的事物,一年四季不能用同一個火種,火用久了就要熄滅,需要重新取火。在換火儀式中,新火與舊火不能相見,要先熄滅舊火,再迎接新火。古人在這個季節要進行隆重的
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即是“禁火”,然後重新鑽燧取出新火,作為新一年生產與生活的起點,謂之“改火”或“請新火”。從先秦的文獻記載可知,當時我國北方一些地方已有比較嚴格的禁火制度,從官方到民間都有改火的習俗。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將穀神稷的象徵物焚燒,稱為“人犧”。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禁火與改火之間有間隔的時間,史料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不同說法。而在這段無火的時間裡,人們必須準備足夠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節”。從先秦到南北朝,寒食都被當作一個很大的節日。唐朝時它仍然是一個較大的節日,但已開始勢微,後來逐漸為清明節所兼併。
禁火冷食
實際上,寒食節禁火習俗的起源與介子推毫無關係。介子推“割股奉君” 是否屬實在史界也有爭議。《史記》對介子推的介紹比較詳細,有“龍蛇之歌”的記載,就是介子推的從人不服,編了個“民謠”掛在宮門口,說文公對待介子推不公平。對“割股奉君”隻字未提。這個故事並不見於《左傳》和《史記》的記載,南宋洪邁的《容齋隨筆》專門考證過它。元張養浩曲《中呂·兼堯民歌·寒食道中》“清明禁菸,雨過郊原”似說寒食來源於唐堯傳說。
從先秦的文獻記載可知,當時我國北方一些地方已有比較嚴格的禁火制度,從官方到民間都有改火的習俗。《周禮》中即明確記載當時有“司炬”之官,每當仲春季節,氣候乾燥,不僅人類保存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而且春雷發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這個季節往往要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即是“禁火”。然後重新鑽燧取出新火,作為新一年生產與生活的起點,謂之“改火”。在禁火與改火期間,人們必須準備足夠的熟食以冷食度日。
由於古代的禁火制度過於殘酷和嚴厲,並不顧各地具體情況,甚至影響到民眾的生產和生活。於是,漢代發生了周舉在太原一帶廢除禁火陋俗的事件,魏武帝曹操也發布了《明罰令》廢止禁火:“聞太原上黨西河雁門,冬至後百有五日,皆絕火寒食,云為介子推。且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將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長半歲刑,主吏百日刑,令長奪一百俸。”
除了周舉、曹操,歷代也多有人對禁火寒食持反對意見。但是,我們的民族是一個喜好傳說、熱衷禮儀的民族,寒食節依然長期流傳。民間根據當地的條件和寒食的特點,紛紛創造出一些特殊的寒食節食品,冷盤冷食花樣百出,形成了與歲時節日相聯繫的風味小吃,豐富了中華民族的飲食習俗。
在長期形成並穩固流傳的社會風俗面前,宮廷官府只能順應其發展趨勢。於是,為聯絡民眾感情而產生了官方的賜火和請新火之舉。據記載,唐代宮廷每到清明節前,要讓宮內小孩鑽榆木取火,先得火者,皇帝要賜絹三匹、銀碗一隻,是為“請新火”。對臣下賜火種表示關懷,以籠絡人心,所以又有“賜火”之舉。唐時的詩詞和筆記小說中,有大量描述“賜火”、“御火”的文字,可見其俗之盛。
由於民間普遍崇信介子推的“忠孝”精神,人們更樂意將寒食節與介子推聯繫在一起舉行紀念活動。雖然寒食節的真正起源並非來自於介子推,但將紀念介子推作為寒食節起源的說法卻更為流行,甚至後來寒食節逐漸被清明節取代,許多人又把紀念介子推作說成清明節的起源。所以,千百年來,介子推的故事也在不斷完善中流傳下來。
關於古代寒食節的所吃的食物,在晉陸翽《鄴中記》中最早談到寒食的特殊食物:“寒食之日作醴酪,煮粳米及麥為酪,搗杏紅煮作粥。”直到唐宋時期,人們仍在食用這種涼大麥粥。宋代吃楊桐飯,後來在江南很風行。《寒陵總記》載:“楊桐葉細冬青,臨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食采其葉,染飯,色青而有光,食之資陽氣,謂之楊桐飯。”
節期變化
最初,寒食日期及時長都不定,漢代以後逐漸固定在冬至後105天或106天,也有說法是在清明前兩天。最初寒食節持續一個月,後來逐漸變為三天,其間禁火,要吃冷食。據《後漢書》載,最初的寒食節時間很長,最長的105天,最短的也要近1個月。南朝時《
荊楚歲時記》載:“去冬節一百五日, 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到了唐代,寒食節變成三天,分別叫大寒食、官寒食、小寒食。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
相關習俗
1、禁菸冷食:寒食節古代也叫“禁菸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國人追憫先賢之情執著,從東漢到南北朝屢禁屢興,唐代皇家認可並參與。
2、拜掃祭祖:寒食節掃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為“
野祭”。唐代編入《開元禮》“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掃(寒食拜掃附)”中,成為官方認同並倡導的吉禮之一。後演變為皇家祭陵;官府祭
孔廟、祭先賢;百姓上墳等。時一家或一族人同到
先祖墳地,致祭、添土、掛紙錢,然後將子推燕、蛇盤兔撒於墳頂滾下,用柳枝或疙針穿起,置於房中高處,意沾先祖德澤。
3、寒食飲食:寒食食品包括
寒食粥、寒食麵、寒食漿、
青精飯及
餳等;寒食供品有青團、面燕、蛇盤兔、棗餅、細稞、神餤等;飲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數十種之多。其中多數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盤兔,俗有“蛇盤兔,必定富”之說,意為企盼民富國強;子推燕,取
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風亮節……。
4、寒食插柳:柳為寒食節象徵之物,原為懷念介子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
荊楚歲時記》就有“江淮間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門”的記載,安徽、蘇州等地還盛行戴芥花,佩麥葉來代替柳枝。據各地史籍記載:“插柳於墳”、“折柳枝標於戶”、“插於檐插柳寢灶間”、“亦戴之頭或系衣帶”、“瓶貯獻於佛神”、“門皆插柳”,故民間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紅顏成白首”之說。
5、寒食踏青:也叫踏春,
盛興於唐宋。宋李之彥《
東谷所見》載:“拜掃了事,而後與兄弟、妻子、親戚、契交放情地遊覽,盡歡而歸”。明代《帝王景物略》記京效踏青場景為:“歲(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輿者,騎者,步者,遊人以萬計。”可謂盛極。
6、寒食鞦韆:鞦韆原為古代寒食節宮廷女子遊樂項目。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竟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
文彥博詩《寒食日過龍門》,詩中描寫為 “橋邊楊柳垂青線,林立鞦韆掛彩繩。”
7、寒食
蹴球,盛行於唐,宋《
文獻通考》載:“蹴球,蓋始於唐。植兩修竹,高數丈,絡網於上,為門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勝負。”史載:
唐德宗、憲宗、穆宗、敬宗都喜蹴球,《州府元龜》載:“唐德宗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節帝御麒殿之東亭,觀
武臣及勛戚子弟會球,兼賜宰臣宴饌。”宋代也有《太祖蹴鞠圖》。
8、寒食詠詩:寒食節時,文人們或思鄉念親,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靈感頓生,詩興大發,詠者甚多。據查,僅《
全唐詩》就有
唐玄宗、
張說、
杜甫、
韓愈、
柳宗元等名人名家詩詞三百餘首,宋金元詞曲也有一百餘首,成為我國詩歌藝術中一枝奇葩。此外,寒食節時期還有賜宴、賞花、鬥雞、鏤雞子、牽鉤(拔河)、鑽木取火、放風箏、鬥百草、拋堶(瓦石器玩物)等許多活動,極大地豐富了我國古代的社會生活。
民間傳說
據《
辭源》、《
辭海》“寒食節”釋義:春秋時,
介子推歷經磨難輔佐晉公子
重耳復國後,隱居介休綿山。重耳燒山逼他出來,子推母子隱跡焚身。晉文公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後為冬至後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
寒食節。關於寒食節起源於介之推在介休綿山被焚的記載,最早見於西漢桓譚《新論·卷十一·離事》,後陸續載於《
後漢書·
郡國志·
太原郡》、《
後漢書·
周舉傳》、
曹操《
明罰令》、《
晉書·
石勒傳》、
酈道元《水經注·汾水》、北魏《齊民要術·煮醴酪》、南宋周密《癸辛雜識》、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等典籍。歷史上,寒食
清明兩節相近,久而久之,便合為一個節日。《唐會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確記載:“(開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大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後,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準元日節,前後各給三天。”因此,《中國傳統文化大觀》載:“大致到了
唐代,寒食節與
清明節合而為一。”
相傳
春秋戰國時代,
晉獻公的妃子
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
晉文公。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尋,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麵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
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介子推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但在《左傳》、《史記》等史書的記載中,並沒有介子推被焚山而死的情節。並且,寒食節起源於紀念介子推,這一說法最早也要到兩漢之交才有記載(見於桓譚《新論》)。許多學者認為這是後人為了解釋寒食節附會而來。介子推的事跡最早見於《左傳》,沒有記錄他追隨文公流亡時的情節,亦沒有提及他的死因。然而,戰國時期至少還有兩部著作,提及了介子推故事的另外版本。屈原在《九章·惜往日》中有句曰:“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為之禁兮,報大德之優遊。”“立枯”二字,按照王逸的注,就是“抱樹燒而死”的意思,這樣至少在屈原時代,關於介子推被焚死的說法就已有了。另外,《莊子·盜跖篇》說:“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後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這段話中,“割股”與“焚死”的情節都已經出現了。
雖然有人懷疑《莊子·盜跖篇》的記載是漢代人“増托”之作,不足為信,但戰國末期的《呂氏春秋·士節》又出現了介子推“賦詩公門”和晉文公“懸賞尋人”的情節,可見在戰國時代,民間已經流傳著介子推故事的多種異文。呂氏沒有記載介子推“割股”、“焚死”情節,未必是他未見此說,很可能是他不取。這跟後來司馬遷一樣,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一定聽到了關於介子推故事的多種版本,只是他以史家角度認為不足信,仍以《左傳》記載為主要藍本。在先秦到西漢之間,介子推故事不斷發展,可能離歷史本真越來越遠,內容情節卻愈加豐富,並且在民間流傳甚廣。到《後漢書·周舉傳》就說得比較清楚了:“太原一郡舊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鹹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至此,寒食習俗和介子推傳說的關聯已經記錄得非常明晰。
介子推故事中的“割股”、“焚死”等情節,雖然很可能不是史實,但其產生與流傳卻在寒食習俗見諸文獻之前,因此,說漢人為了附會寒食節而編出介子推的故事,豈不本末倒置?加上最早對於寒食節習俗的記載中,不論《新論》、《後漢書》,還是後來的《琴操》、曹操的《禁絕火令》、《鄴中記》,所言都是太原地區特有的習俗。相傳介子推被焚死的“綿山”就在太原郡,有著如此時間上和地理上的聯繫,似乎應該認為是介子推的故事先在民間變化發展,有了“焚死綿山”等等情節,然後周圍地區的民眾開始產生寒食習俗(很可能形成於西漢),繼而這個習俗被記載於各種文獻之中,這樣邏輯比較通順。而由民間傳說產生紀念性的節日習俗,也是合乎情理的。
節日特點
1、節日形成早。相傳源於春秋時,介之推被焚於介休綿山。晉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到唐代時已形成全國性
法定節日,是我國傳統節日中形成最早的節日。
2、延續歷史長。距今二千六百四十年,期間各歷史時期、節日期限不等,先後有五日、百五日、一月、三日和二、五、七日,最後變為一日。
3、文化內涵深。由尊崇介之推忠君愛國,功成身退的奉獻精神,清正廉明的政治抱負,隱不違親的孝道品德發展為聚民心、凝國魂,體現中華民族根祖文化的重要節日。並形成餳、青精飯等系列養生長壽的寒食食品。
4、節日活動多。拜掃展墓、禁菸、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鞦韆、賞花、鬥雞、饋宴、詠詩等。
5、流傳地域廣。由介休,太原郡到全國各地乃至海外(如
高昌國自唐代起將三月九日定為寒食節)。
節日意義
寒食節從春秋起,距今已有二千六百多年的歷史。歷經各朝代延續至今,從未間斷。雖經東漢
周舉、三國
曹操、後趙
石勒、北魏
孝文帝等多次禁斷,卻屢禁屢興,蔓延全國,深入民心。唐玄宗順應民意,頒詔將寒食節拜掃展墓編入《開元禮》中,並定為全國法定長假。明清時期,“清明”之稱多於“寒食”,呈取代後者之勢。後來寒食節的祭祖等習俗與清明節合併,故寒食節漸漸被人們遺忘。到現代,大多數地方的百姓只知“清明節”,不知道“寒食節”之名了。但還有少數地方有禁火或食冷之俗,如山西、山東的一些地方。清明節與原本意義的寒食節在習俗內容上共同之處並不顯著,二者主要的聯繫有兩點:一是時間相連,二是都有懷念、祭祀前人的情感訴求。這兩點聯繫最終使清明節置代或兼併了寒食節。
寒食節蘊含的介之推憂國憂民、忠君愛國、清明廉潔的政治抱負和“功不言祿”、功成身退的奉獻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倫理準則,是社會安定、民族團結的紐帶。介之推所追求的政治清明,是千百年來廣大人民民眾的一致願望,至今依然有現實意義。
寒食文化以忠孝為核心的內涵以及由忠孝延伸而來的誠信,是介子精神的精髓,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核心,民族根祖文化的基礎,也是維繫民族、家庭團結的道德力量。當今,更是聚民心,凝國魂,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活動方式和精神理念。同時,寒食節2640多年的演變,是對我國古代社會多個階層意識形態的反映,是當代研究中國古代社會學的重要線索之一。
四海通寒食,千古為一人。寒食節為紀念先賢介子推而設,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清明節源於寒食節,她作為中華名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不僅是人類祭奠祖先、緬懷賢人的節日,也是中華名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介休綿山作為清明寒食文化的發源地,通過舉辦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的中國清明(寒食)文化節,旨在傳承介子推忠烈愛國、效勞敬親、功不言祿的美德;弘揚誠信忠孝、堅守氣節、甘於奉賢的文化;鑑定艱苦創業、矢志不渝的信念。
節日價值
【文化價值】
歷史上,寒食節活動由紀念介子推禁火、冷食為主,逐步演變為以拜掃祭祖為主,其中蘊含的忠孝廉潔的理念,完全符合中國古代國家需要忠誠,家庭需要孝道的傳統道德核心,成為家庭和諧、社會穩定的重要載體。
古代先民,對寒食節禁菸冷食的執著,表達了對千古先賢介之推忠貞不渝的懷念之情。寒食食品和飲料達數十種,多數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盤兔,介休俗有“蛇盤兔,必定富”之說,有企盼國富民強之意;祭食麵燕,介休方言為教育後人“念念”不忘介公高風亮節。寒食節插柳,意為追求政治清明……
在
元雜劇及近代京劇、
晉劇、現代晉劇、
明代小說都有許多介之推暨寒食節的專門曲目和章回。從東漢以來,關於介之推的傳說、故事及碑刻也成為研究
三晉民間文學和金石藝術的重要史料。
【藝術價值】
寒食節,在其發展過程中,產生了許多文學作品:《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介之推不言祿”,被《史記》和《資治通鑑》等歷史名著反覆引用,清代被收入古文啟蒙讀本《古文觀止》,《中國散文鑑賞》第一篇就是“介之推不言祿”,成為我國古文的經典作品之一。在歷代詩詞作品中,題詠寒食節的詩詞從戰國屈原、西晉孫楚到現代從未間斷,僅全唐詩就有近三百首,宋代詩詞及元曲也有一百餘首,涉及唐玄宗、張說等歷史名人,杜甫、白居易及唐宋八大家等各個流派的代表人物,成為研究我國詩詞發展史的重要資料。
相關詩句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作者:王維
新地無隱者,英靈盡來歸。
遂令東山客,不得顧採薇。
既至金門遠,孰雲吾道非。
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違。
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
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譯文
政治清明時代絕無隱者存在,為朝政服務有才者紛紛出來。
連你這個象謝安的山林隱者,也不再效法伯夷叔齊去採薇。
你應試落弟不能待詔金馬門,那是命運不濟誰說吾道不對?
去年寒食時節你正經過江淮, 滯留京洛又縫春衣已過一載。
我們又在長安城外設酒餞別,同心知己如今又要與我分開。
你行將駕駛著小船南下歸去,不幾天就可把自家柴門扣開。
遠山的樹木把你的身影遮蓋,夕陽餘輝映得孤城艷麗多彩。
你暫不被錄用純屬偶然的事,別以為知音稀少而徒自感慨!
《寒食詩》
寒食時看郭外春,野人無處不傷神。
平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來哭人
《寒食 / 寒食日即事》
【作者】韓翃【朝代】唐代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譯文
暮春時節,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寒食節東風吹拂著皇家花園的柳枝。
夜色降臨,宮裡忙著傳蠟燭,裊裊炊煙散入王侯貴戚的家裡。
《黃州寒食詩》蘇軾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蒙蒙水雲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
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