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清明二首》是宋代詩人劉克莊創作的一組七言律詩。這兩首詩為作者貶官崖縣時所作,詩里記敘了一個偏遠而荒涼的村莊的節日景象。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寒食清明二首
- 創作年代:宋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劉克莊
作品原文,其一,注釋,譯文,簡析,其二,注釋,譯文,簡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寒食清明二首 其一
寂寂柴門村落里,也教插柳記年華。禁菸不到粵人國,上冢亦攜龐老家。
漢寢唐陵無麥飯,山蹊野徑有梨花。一尊徑藉青苔臥,莫管城頭奏暮笳。
寒食清明二首 其二
過眼年光疾彈丸,桐華半拆燕初還。漢宮有燭朱門煖,墨突無煙白屋寒。
寧復鬥雞陪戲社,頗思攜鶴訪孤山。今年秫與金同價,偶得茅柴且盡歡。
其一
注釋
①寒食:節名,在清明前兩日。古人每逢這節日,前後三天不生火,只吃冷食物,故稱“寒食”。
②插柳:古時寒食節有在門上插柳的習俗。
③粵人國:指廣東、廣西等地。
④冢:墳墓。
⑤龐老:即龐德公,東漢襄陽人。《襄陽記》:“司馬德操嘗造公,值公渡沔,祀先人墓。德操逕入其室上,呼德公妻子,使速作黍。徐元直向言,有客當來就我與公談論。其妻子皆羅列,拜於堂下,奔走供設。須臾,德公還,直入相就,不知何者是客也。”
⑥漢寢唐陵:漢唐時代帝王的墳墓。
⑦麥飯:祭品。磨碎的麥煮成的飯。《急就篇》卷二:“餅餌麥飯甘豆羹。” 顏師古 註:“麥飯,磨麥合皮而炊之也;甘豆羹,以洮米泔和小豆而煮之也;一曰以小豆為羹,不以醯酢,其味純甘,故曰甘豆羹也。麥飯豆羹皆野人農夫之食耳。”《後漢書·馮異傳》:“ 光武 對灶燎衣, 異 復進麥飯、菟肩。” 一說,大麥粒和豆煮的飯。 清·桂馥 《札朴·鄉里舊聞·麥飯麥粥》:“大麥粒和豆煮曰麥飯……供夏之哺食。”
⑧樽:酒杯。
⑨藉:借。
⑩暮笳:這裡指提醒居民關閉城門在即,進出者抓緊時間。笳:古代北方邊塞的樂器。
譯文
寒食節這天,村里冷冷清清,但每家的柴門上也都插了柳枝以為節日的標誌。粵地沒有禁菸火的習俗,但也像古代龐德公那樣,帶著全家老小上山掃墓。平民百姓死後有人上墳祭祀,可漢唐帝王的陵寢竟無人攜麥飯去祭祀!村民們上墳歸來,野徑小道旁有潺潺山溪相伴,有雪白的梨花可觀。在這幽雅的環境中,我手持灑杯竟然醉臥青苔,全然不管在黃昏時節有人在城頭奏起了笳提醒要關閉城門了。
簡析
這首詩前兩聯敘事,表現了這個窮鄉僻壤的人民寧靜而淳樸的生活。後兩聯於敘事之中,寄寓著無限感慨:權勢、富貴不過是短暫的、無常的,而人間卻是永恆的、常新的。所以詩人開懷暢飲,醉臥青苔之上,懶聽暮笳召喚。此詩於豪放曠達之中,流露出內心的憤懣和不平,有一種蒼涼深沉的意味。
其二
注釋
①年光:年華;歲月。 南朝 陳 徐陵 《答李顒之書》:“年光遒盡,觸目崩心,扶心含毫,諸不申具。” 宋 陳允平 《永遇樂》詞:“薔薇舊約,樽前一笑,等閒辜負年光。”
②彈丸:供彈弓發射用的泥丸、石丸、鐵丸。《韓詩外傳》卷十:“黃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挾彈丸在下,迎而欲彈之。” 宋 文瑩 《湘山野錄》卷上:“明珠自有千金價,肯與遊人作彈丸。”此處指發射彈丸。用以喻迅捷。 漢 桓寬 《鹽鐵論·鹽鐵取下》:“昔 商鞅 之任 秦 也,刑人若刈菅芳,用師若彈丸。”
③桐華:謂桐樹開花。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羔獻冰開,桐華萍生。” 倪璠 注引《禮記·月令》:“﹝仲春之月﹞桐始華。”
④漢宮:漢 朝宮殿。亦借指其他王朝的宮殿。 南朝 陳後主 《昭君怨》詩:“圖形 漢 宮裡,遙聘單于庭。” 唐 杜甫 《投贈哥舒開府翰》詩:“日月低 秦 樹,乾坤繞 漢 宮。”
⑤朱門:紅漆大門。指貴族豪富之家。 晉 葛洪 《抱朴子·嘉遁》:“背朝華於朱門,保恬寂乎蓬戶。”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⑥墨突:漢 班固 《答賓戲》:“ 孔 席不暖, 墨 突不黔。”此謂 墨翟 東奔西走,每至一地,煙囪尚未燻黑,又到別處去了。後用其事為典。有時亦以“墨突不黔”形容事情繁忙,猶言席不暇暖。 唐 韓愈 《爭臣論》:“ 禹 過家門不入, 孔 席不暇暖,而 墨 突不得黔。”
⑦白屋:指不施采色、露出本材的房屋。一說,指以白茅覆蓋的房屋。為古代平民所居。《尸子·君治》:“人之言君天下者瑤台九累,而 堯 白屋。”《漢書·王莽傳上》:“開門延士,下及白屋。” 顏師古 註:“白屋,謂庶人以白茅覆屋者也。”指平民或寒士。 漢 荀悅 《漢紀·宣帝紀一》:“將軍輔翼幼君,將流大化,是以天下之士延頸企踵,爭願自效。今士見者皆露索、挾持,恐非 周公 輔相 成王 之禮,致白屋之意也。”《後漢書·文苑傳下·高彪》:“昔 周公旦 父 文 兄 武 ,九命作伯以尹華夏,猶揮沐吐餐,垂接白屋,故 周 道以隆,天下歸德。” 李賢 註:“白屋,匹夫也。”
⑧鬥雞:以雞相鬥的博戲。《墨子·小取》:“且鬥雞,非雞也;好鬥雞,好雞也。” 漢 桓寬 《鹽鐵論·刺權》:“臨淵釣魚,放犬走兔,隆豺鼎力,蹋鞠鬥雞。” 三國 魏 曹植 《名都篇》:“鬥雞東郊道,走馬長楸間。”
⑨孤山:山名。在 浙江 杭州 西湖 中,孤峰獨聳,秀麗清幽。 宋 林逋 曾隱居於此,喜種梅養鶴,世稱 孤山處士 。 孤山 北麓有 放鶴亭 和梅林。 宋 沉括 《夢溪筆談·人事二》:“ 林逋 隱居 杭州 孤山 ,常畜兩鶴,縱之則飛入雲霄,盤旋久之,復入籠中。” 宋 林逋 《宿姑蘇淨惠大師院》詩:“ 孤山 猿鳥 西湖 上,懶對寒燈詠《式微》。”
⑩茅柴:茅柴酒。村釀薄酒。亦省作“ 茅柴 ”。 宋 蘇軾 《岐亭》詩之四:“幾思壓茆柴,禁網日夜急。”
(11)盡歡:盡情歡樂。《南史·隱逸傳上·孔淳之》:“至則盡歡共飲,迄暮而歸。” 唐 張謂 《湖上對酒行》:“即今相對不盡歡,別後相思復何益!”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二:“伯祖中大夫公每赴官,或從其子出仕,必著帽,遍別鄰曲。民家或留以酒,亦為盡歡,未嘗遺一家也。”
譯文
時光如彈丸轉瞬即逝,桐花半開時,春燕初還。漢宮裡面清明時分還點著蠟燭,沒有斷火,故而溫暖;百姓家中早已斷火,沒有炊煙,只能吃冷食。我不願跟那達官貴人嬉戲遊樂,只想效仿林處士隱居深山。今年糧食歉收,秫與金子一個價錢,倒可以喝幾杯茅柴酒恣意歡樂。
簡析
作者借古諷今,表述不願與驕奢淫逸的達官顯貴同流合污,而願意效仿先賢隱居避世,清高自賞。
作者簡介
劉克莊(1187—1269),初名灼,字潛夫,號後村,莆田(今屬福建)人。寧宗嘉定二年(1209)以蔭補將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錄事。後游幕於江浙閩廣等地。十二年監南嶽廟。十七年知建陽縣。以詠《落梅》詩得禍,閒廢十年。理宗端平元年(1234)為帥司參議官,二年除樞密院編修官,兼權侍右郎官,尋罷。淳祐六年(1246),以“文名久著,史學尤精”,賜同進士出身,除秘書少監,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遷福建提刑。景定三年(1262)權工部尚書、兼侍讀,旋出知建寧府。五年因目疾以煥章閣學士致仕。度宗鹹淳四年(1268)除龍圖閣學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諡文定。生前曾自編文集,林希逸作序,繼有後、續、新三集。後由其季子山甫彙編為《大全集》二百卷。事見宋林希逸《後村先生劉公行狀》、洪天錫《後村先生墓志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