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街(湖北省襄樊市老河口市區太平街)

太平街(湖北省襄樊市老河口市區太平街)

太平街位於老河口市區的西北部,東接兩儀街,南鄰樂盛街,西北緊靠漢江太平街碼頭。路呈東西向,全長196米,寬6.6米,占地面積21400平方米。有資料講太平街形成於清道光六年(公元1822年),民國初年又陸續有所增修。光緒十年刊印的《光化縣誌》則指出該街的形成要遠遠早於道光年間。

老街的東西兩端各設有一個四四方方的太平池,主要是用於消防。據老街上的老人講,太平池始建於光緒中期,由當時的堡垣局修建,老河口全鎮上下修此類太平池達三十餘個。太平池四周由青石條砌就,內築青磚,用於蓄水,每季度換水一次,上蓋有兩三寸厚的木板,木板頂部裝有鐵環,便於應急拉開取水。後人認為這條街是因有了上下兩個太平池而取名叫太平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太平街
  • 地理位置:老河口市區的西北部
  • 面積:21400平方米
  • 全長:196米
  • 相關:《光化縣誌》
湖北省襄樊市老河口市太平街
街道兩側的房屋大都是磚木構架。放眼街道兩邊,黑鋪門板,粉牆黛瓦的民房大多還是明清時的風格。建築風格採用了南方的徽派風格。到了民國時期,部分門面的裝飾開始出現歐式西洋格調。高大的木板門與馬頭牆,馬頭牆上的屋檐痕跡清晰可見。每間房屋的風火牆都是大同小異,尖檐微翹,主要是用來抵禦火災的。門板一色地刷有黑漆,並用鐵皮包裹。太平街各商行的建築風格基本上是一樣的,一般都是前店後宅兩層閣樓式的建築。現存的建築保存較好,馬頭牆錯落有致。走進太平街45號之後,裡面有五進院落,這裡就是天生雜貨行了,它一直通往樂盛街。四合院既緊密相連,又自成一體。四周是廂房,上邊是樓房,粉牆黛瓦,四水歸堂。下有滲坑,排水通暢。黑瓦中間有玻璃亮瓦,朱欄走道,窗闊明亮。中梁穿枋,雕刻有纏枝花紋,枋頭還雕有吉祥如意、祈福安康的團形圖案。有的山貨行專門辟有客商洽談的過廳,木格屏風列於後,八仙圓桌置於前,太師雕花靠背椅分列左右,山水字畫分掛兩壁,給客商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同時,又體現了一種既商又儒的文化禮儀氛圍。太平街沿街南北兩側共有38家店行,以山雜貨行和船行為主,就像現在的專賣店一樣,滿街都是賣山貨的,商號挨著商號。隆興、萬昌、義誠、同順等較有名氣的商行就開在這裡。
這條百年老街之所以興盛不衰,主要體現在各幫商人以“誠信為本”的理念上。各商行之間,商行和各地的客商之間,上交上海、漢口的富商巨賈,下到山鄉集鎮的雜貨散客,公平買賣,不欺不詐,有錢交錢,沒錢交言,一諾千金,駟馬難追。生意人深深懂得一個“誠信能招回頭客,欺詐本是小人心”的道理。每到秋季,是山雜貨出山上船的大忙季節,各商行設在漢中、安康、白河等地的分號門前,各類山貨堆積如山。桐油、生漆、龍鬚草集結運走,過秤打包談運輸,一句話,一筆帳,用山貨行掌柜們常說的一句話:“黑眼珠子白銀子,看時須不差分毫子。”往來千筆賬,不欠一份情。正是這“誠信是金”的經營方略,才成就了太平街乃至“小漢口”的百年繁華。
老街的路面,早年是用青石板和鵝卵石鋪就,道路正中為排水溝,可直通漢水。排水溝上覆蓋每塊約兩尺寬、三四尺長的厚青石條。太平街鼎盛時,四方客商川流不息,車馬熙攘,帶有鐵箍的獨輪大把車長期碾壓,在青石板上留下了一道道不規則的石槽。
太平街
在歷史上,太平街有過三個旺盛期。第一個旺盛期是在清康、雍、乾時期。其時,八幫船隻在此沿江停靠,上上下下多達六七千艘,桅桿如林,張帆如雲,各幫縴夫號子,或低沉吟喔,或洪亮震耳。入夜,船家燈火似星星鋪撒江面,和岸上的萬家燈火聯成一片,相映生輝。清晨起錨,號子一聲,驚飛蘆葦叢中野鴨水鳥,穿梭船隻,艄公隔水相互問候,借風揚帆,百舸欲遮半江面。第二個旺盛期是清末民初時。太平街由過去的中轉樞紐之地向加工製作之地轉變。加工黑木耳,熏蒸白木耳,石包制中藥材,製作醃醬菜,棉花粗加工等等,各商號由行商變坐商,由坐商擴展設分號,一條漢水通南北,流的是黃金和白銀。當時流傳的一句話叫“裝不完的老河口,撐不死的大漢口”,足見此地的繁榮景象。第三個旺盛期是上世紀30年代。1935年,漢水暴漲,太平街由於地勢較高,沒有被淹漬。1937年,日寇大舉侵華,對於國民黨第五戰區長官司令部駐地,進行密集的飛機轟炸,店鋪林立的太平街只傷了一點皮毛。在戰區南北兩個集團軍的護衛下,漢水運輸成了一條軍用物資和生活用品的生命通道。太平街因而保持著不因戰亂而衰敗的勢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