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貢學會

禹貢學會,由顧頡剛譚其驤發起,中華民國時期中國學者研究歷史地理的民眾性學術團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禹貢學會
  • 籌備時間:1934年 2月
  • 成立時間:1936年5月
  • 首任理事長:顧頡剛
學會簡介,主要任務,建設意義,

學會簡介

中華民國時期中國學者研究歷史地理的民眾性學術團體。由顧頡剛和譚其驤發起,1934年 2月在北平籌備,1936年5月正式成立,顧頡剛為理事長。會員大多是北京大學、燕京大學和輔仁大學等校師生,以及一些編輯和研究人員。

主要任務

學會主要任務是:編輯中國地理沿革史、中國地理沿革圖、中國地名辭典、以及中國民族演進史等;研討中國邊疆和水利等問題;考訂校補歷代正史地理志;編錄地方性文化史料以作專題研究;並與其他學科的學者合作開展學術研究。學會出版有刊物、研究報告和叢書等。其中《禹貢》(半月刊)自 1934年3月創刊先後共出7卷,計82期。主要發表研究中國地理沿革、邊疆民族演進等方面論文及調查報告,並將重要問題集為專號;刊載國內地理界訊息。期刊的英譯稱意為《中國歷史地理》,在當時文教、學術界頗有影響。學會還編印多種比例尺的地圖底本,供編圖使用。出版了有關邊疆和遊記的叢書。學會重視實地調查,如1936年夏組織的“後套水利調查團”,考察成果匯集出專號。

建設意義

學會積極倡導學習國外地理研究的先進方法和技術,推動了中國沿革地理的研究和歷史地理學的形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