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民系

湖湘民系

湖湘民系又稱湘民系、湘楚民系,是漢族民系之一,主流源於春秋戰國時之楚國人(更早則可上溯到紀元前11世紀長江中下游的華夏人、苗蠻部落)以及“江西填湖廣”時期遷入湖南的江右人

基本介紹

湖湘民系簡介,民系精神,民系語言文字,湘語,女書,音樂,民歌,民間器樂,古代樂器,湖楚古琴,舞蹈,戲曲·曲藝,民系飲食,飲食習慣,湘菜,湘茶,民系特產,湘繡,湘煙花,銅官窯,中國紅瓷,湘妃竹,菊花石,民系儒學,程朱理學,嶽麓書院,石鼓書院,瀏陽文廟,民系人物,

湖湘民系簡介

湖湘民系又稱為湘楚民系、瀟湘民系。該民系人民重視社會賢達,社會賢達在民眾中往往有號召力。湖湘民系與湖南境內的苗族、土家族、侗族、瑤族等民族共同締造了湘楚文化楚文化湖湘文化),湖湘民系創造的文化在湘楚文化中為主體地位。
端午節汨羅祭祀屈原端午節汨羅祭祀屈原
湖湘民系主要使用湘語,在風俗、禮儀等方面與江淮官話吳語徽語三言之人民亦有相當共性,但飲食習慣截然不同。普遍食用檳榔辣椒等刺激性食物是湖湘民系特點。
此外,湖湘民系中大量人口聲稱其血統源自江右民系,而事實卻是江右民系多數情況下僅僅提供了純父系血統,而純父系只是億萬個祖先中的一個。但大量江右人與湖湘民系人民雜居則是不爭之事實。

民系精神

湖湘民系的精神即是湖湘文化的精神。
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淳樸重義”,“勇敢尚武”,“經世致用”,“自強不息”。“淳樸”,即敦厚雄渾、未加修飾、不受拘束的生猛活脫之性。“重義”,即強烈的正義感和向群性。“勇敢尚武”,即臨難不懼、視死如歸的精神。二者融貫,構成了湖湘文化獨特的強力特色,具有鮮明的英雄主義色彩。也就是錢基博先生所說的:“湖南人所以為湖南,而異軍突起以適風土者,一言以蔽之曰強有力而已。”“經世致用”,即重視實踐的務實精神,是實踐理性與“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參與意識的集中體現,這一普遍性範疇一旦與英雄主義相結合,就成為—種“捨我其誰”的“敢為天下先”的豪邁氣概,給湖湘文化提供了明確的奮鬥目標。“自強不息”是“天行健”的宇宙精神的基本形態,而在湖湘文化中,則將它列為“人極”的範疇,視為文化的“極則”。這就賦予了湖湘文化獨特的哲學依據。正是由於這點,湖湘文化具有了“獨立不羈,遁世不悶”的特殊品格。一是湖湘文化的政治意識極為強烈。從宋代湖湘學派創立時起便已形成的經世致用的學風在湖南士人中代代相傳,它強調理論聯繫實際,尤其注重解決現實中的實際問題。故此也就造就成了湖湘文化中的政治意識極為強烈的現象。二是湖湘文化中的愛國主義傳統尤為突出。最早在湖湘大地奏響愛國主義樂章的是屈原。繼為賈誼。三是湖湘文化中蘊藏著一種博採眾家的開放精神與敢為天下先的獨立創新精神。"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湖湘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之所以能夠成為一種獨具特色的區域文化,就在於它具有博採眾家的開放精神。

民系語言文字

湘語

湘語,又稱湘方言或湖南話,屬漢藏語系-漢語族-楚語支,主要分布在中國大陸湖南省相當部分地區、臨近湖南的重慶市和廣西部分地區;是湖南省四大漢語方言(湘語、西南官話贛語客家語)之一,四川、重慶一帶橫直喊她做“老湖廣話”。以長沙話雙峰話湘鄉話)為代表。
內部支系
根據最新的中國方言地圖集,湘語分為五片。
長益片:長沙-益陽片,是使用人口最多的一隻方言片。
衡州片:衡陽-衡東片,位於衡陽一帶。
婁邵片:婁底-邵陽片,原先送喊得做“老湘語”,是湘語中間特色最為純正、最不接近官話的一隻方言片。研究上也有主張拆開個只片做兩塊:婁漣片跟祁邵片。前者是婁底-漣源片,後者是祁陽-邵陽片。
永全片:永州-全州片。全州位於廣西桂林,是省外湘語的代表。
辰漵片:辰溪-漵浦片。位於湘西。靠近西南官話地區。
此外,侸四川的達縣、陝西的安康等地阿有零星的湘語分布。
湘語又可以分為新湘語和老湘語。新湘語主要流行於長沙湘北官話方言贛方言的影響比較大湘語分布在衡陽、雙峰一帶,受外部方言影響較小。新老湘語之間互通程度較低。總體來看,官話方言中的西南官話由於在形成過程中受到了湘方言的極大影響,而新湘語在形成過程中也受到了官話較大的影響,所以西南官話新湘語有一定相似性。因此有人也主張把新湘語劃入官話。但相當多的人持反對意見,認為新湘語與西南官話有許多明顯的區別,比如前者較完整地保留了入聲調(後者分布的大部分區域都無入聲),前者古濁音字今雖清音化,但仍是不送氣音。兩者有一定的互通程度只是說明西南方言是“南方化”的官話。事實上,說新湘語的人往往較容易聽懂西南官話,而說西南官話的人聽懂新湘語還存在著相當明顯的困難。但是由於湖南東南部多山所以在群山包圍著一些縣城,當地的方言基本保持在一種初融和狀態,而且這些散居在山區的人是來自中原地區,因為數次的南遷帶來了北方方言的部分特點,在這得以保留。
湘語分布圖湘語分布圖

女書

女書”又叫做“女字”,當地人叫做“長腳蚊(長腳文)”,是世界上的女性文字,是漢語方言的音節文字。它起源和主要流行的地域是中國南部的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上江圩鎮,所以又叫做“江永女書”。以前還通過女性婚嫁外地,擴展到附近的道縣江華瑤族自治縣大瑤山和廣西部分地區的婦女中。女書的使用者主要是漢族婦女,也有當地一些放棄瑤語只用漢語的平地瑤婦女使用。女書靠母親傳給女兒,老人傳給少年的自然方式,一代代傳下來。“女書”是人類歷史上一個獨特而神奇的文化現象,也是中國語言生活中的一個奇特現象。女書,嚴格講應稱為“女字”,即婦女文字,是一套奇特的漢字。它不僅符號形體奇特,記錄的語言奇特,標記語言和手段奇特,流行的地區、社會功能和傳承歷史也很奇特。女書流行在湖南省江永縣瀟水流域,仍在一些高齡婦女中使用。關於女書的起源,當地有幾種說  其中之一說:自古以來,江永瀟水流域的婦女喜歡聚在一起紡織布繡花。她們不能上學讀書,學習男字(她們稱方塊漢字為男字),為了把自己的苦難經歷記下來,她們便在織布繡花圖案的基礎上,共同創造了這種文字。女書脫胎於方塊漢字,是方塊漢字的變異。經過研究,女書基本單字共有1700多個,其中借源於漢字而造的占80%,暫不明來歷的自製字僅占20%。女書字的外觀形體呈長菱形的“多”字式體勢,右上高左下低。斜體修長,秀麗清癯。乍看上去,好似甲骨文,又有許多眼熟的漢字痕跡。女書所記錄的語言是一種流行在江永一帶的漢語土話。與漢字是表意文字不同,女書則是一種單音節音符字的表音文字。女書是當地鄉村婦女,特別是中老年婦女的文化工具。女書具有獨特的社會功能,基本用於創作女書作品、記錄女歌,一般為七言詩體唱本。每篇長的可達四五千字,短的只有幾十字。女書作品一般書寫在精製手寫本、扇面、布帕、紙片上。
女書女書
女書具有文字學、語言學、社會學、民族學、人類學、歷史學等多方面的學術價值,因而被國內外學者嘆為“一個驚人的發現”、“中國文字史上的奇蹟”。

音樂

民歌

春秋戰國時代,湖南屬楚國轄境,民俗信鬼而好祭祀,祭祀時必有歌樂鼓舞以娛神。從屈原根據這一帶的民間歌曲而創作的《楚辭》中,可略知當時民間音樂的風格。《楚辭》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充滿大膽的想像、追求和寄託。湖南山歌仍是浪漫主義創作風格的延續。
《楚辭》《楚辭》
湖南民歌不僅有美麗動人的歌詞,曲調也清新脫俗,別具一格,能表達出各種不同情感。有渾園嘹亮的山歌、優美抒情的小調、歡快活躍的花燈、低沉哀怨的曲藝、氣勢磅礴的勞動號子、盪氣迴腸的漁歌等等,其曲式結構嚴謹,曲體多樣,尤其是襯詞的運用,使民歌在烘托氣氛、揭示人物內心情感等方面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
湖南民歌中富有代表性的典型音調是小音程特性較強的五聲羽調色彩(包括角調式)和3、5度旋律結構進行的居多。羽和角是主幹音,甚至對下臨音徵的強調也遠遠超過下基音商,這在角調式也不例外。
代表作品:《洗菜心》《采檳榔》《姐在園中摘仙桃》《郎在外間打山歌》……

民間器樂

大筒
大筒是流行在湖南大部分地區的拉弦樂器,因在湖南花鼓戲中的主奏地位,通常又被稱為花鼓大筒。大筒的歷史可能不及板胡、京胡那樣久遠,但作為戲曲的伴奏樂器,其間也經歷了漫長的規屬過程。
民間流行的傳統大筒有兩種:一種是“短筒式”的,琴桿、琴筒均為竹製,琴桿多用湘妃竹製,琴筒採用楠竹製作,筒前口蒙以蛇皮,外形和京胡相似,木製弦軸,張兩根絲弦,用細竹控馬尾或棕絲製成的琴弓拉奏,發音尖銳、單薄。
另一種是“長筒式”的,琴簡筒長達25厘米,琴桿較短,用榆木製作,琴頭是彎脖狀,左右各置一軸,無千斤,用同樣馬尾弓拉奏,發音較沉悶、含糊,但有厚度。
隨著花鼓戲的發展,經改革已製成新型大筒,全長約82厘米,琴筒用竹黃較厚的楠竹製成六方形,筒前口蒙以當地所產菜花蛇、烏梢蛇等蛇皮,琴桿改為紅木桿,琴馬由竹馬改用高粱稻秸製作,絲弦改用鋼絲弦,並在琴筒下增置底托。
祁劇嗩吶
祁劇嗩吶是祁劇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發音高亢,宏亮,厚實,為樂隊定調樂器。嗩吶曲牌相當豐富,套用量廣,除套用在戲曲舞台上外,還廣泛地流傳在民間:廣場集會,遊行歡慶,舞獅子,耍龍燈,迎親送殯等場面。祁劇嗩吶吹奏有著嚴謹的傳築程式,在舞台上沿襲。然而祁劇嗩吶也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它一直隨著祁劇藝術的發展不斷變革和創新。
祁劇嗩吶與其它劇種嗩吶相比較, 表面結構相似,其實有很大的區別。最大區別是比其它嗩吶要”大”。祁劇嗩吶傳統叫法又稱大笛。桿子常用柏木,梨木製作,桿長29厘米,共有8孔, 桿子正面7孔,背面1孔;喉芯上細下粗,錐形管芯桿上嵌有2個園形空心銅球,芯長l2厘米,上端空心直徑1厘米,下端空心直徑3。5厘米;碗子用厚銅皮製作。碗口直徑l9厘米,局長59厘米;哨口(叫子)一般由吹奏者自製,多用蘆葦桿子為材料,比其它嗩吶哨口大1/3;瑣吶總重量為450kg。桿子以湖南東安出產的為好,銅碗和喉芯以湖南邵陽市出產的為最佳。銅碗的大小與音量的大 小有關;而喉的大小長短都直接影響到嗩吶的定調;哨口(片)的哨面又關係音色的好。
花鼓嗩吶
花鼓嗩吶又可分為衡山嗩吶、寧鄉嗩吶、瀏陽嗩吶。
文琴
文琴是一種新型樂器,由湘籍人士文正球先生所發明。文正球先生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第二十六代孫。20世紀90年代到馬來西亞後,他擔任了馬來西亞專藝民族樂團董事,與樂團同仁一起,致力於華樂的發揚光大。2006年他發明了文琴。
文琴演奏文琴演奏
文琴將胡琴的材質、外形、功能、音色、演奏方式都作出了全新的改革,成為一種新型的民族樂器。文琴這種新型樂器融二胡古箏三弦箜篌等古典民族樂器於一體,是文正球先生的創新之舉。
2010年上海世博會湖南館中可以看到文琴,還可以聽見文琴演奏的美妙音樂:身著漢服的湘女,坐在桃樹下演奏著一把文琴,傳出悅耳的樂聲。

古代樂器

漁陽築
古代弦樂器,形似琴,有十三弦。演奏時,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執竹尺擊弦發音。自宋代以後失傳。千百年來,只見記載,未有實物。但1993年,考古學家在長沙河西西漢王后漁陽墓中發現了實物,當時被文物界稱之為新中國建國四十餘年來樂器考古的首次重大發現。學術界也稱這漁陽築為“天下第一築”。
漁陽築(複製品)漁陽築(複製品)
編鐃
鐃,原是原始社會末期象徵氏族貴族權力的禮樂器,用陶土製成。鐃盛行於商代,是軍隊中所用樂器之一,宋後漸少使用。
湖南簡牘博物館編鐃(複製品)湖南簡牘博物館編鐃(複製品)
演奏時可手持或植於座上,商代的鐃為青銅鑄造,外形似倒置的鐘,體小而短闊,下有中空短柄,裝入木桶柄後可執,以棰敲擊當口方形鼓起處而鳴。
鐃因其形體不同而有大鐃、小鐃之分。湖南寧鄉出土了商象紋大鐃;由多枚鐃組成一套的稱為編鐃,小型編鐃一般為三枚一組。
瀏陽古樂器
瀏陽文廟古樂器,為“全國僅存之物”,在清末民初時最負盛名,有“用樂古禮在瀏陽”之稱。我國古樂源遠流長。相傳伏羲氏創琴瑟,周初即有“金、石、竹、匏、土、木、絲、革等8類樂器,稱為“八音”,史稱周朝禮樂。秦時,除曲阜外, 各地古樂皆失傳。漸漸地,曲阜古樂亦殘缺不齊了。
瀏陽古樂器涉及金、石、土、革、絲、木、匏、竹8類,如編鐘、特磬、編磬、洞簫龍笛、琴、瑟、笙、竽、敔、應鼓等,數量相當龐大。  瀏陽舊有三套完整的雅樂樂器,到後來,由於時局動亂不定,致使古樂器散失和損壞的很多,如在軍閥混戰期間,一套極為寶貴的玉質特磬下落不明;抗戰中期,國民黨省政府調瀏陽古樂 器去耒陽演奏,途中遇敵機轟炸,損失部分;日軍占領瀏陽期間,禮樂局雖早將古樂器深埋土中,但仍被竊去銅質編鐘八口……  如今存放在湖南省博物館的一套古樂器,由原來的三套拼湊而成。

湖楚古琴

明清以來中國古琴文化發展史上,湖南琴界堪稱是承前啟後、力挽狂瀾的文化重鎮。除了船山先生,清末民國初的琴俠譚嗣同,“民國古琴第一人”楊宗稷,川派古琴世家“顧氏家族”,姑蘇古琴世家“吳氏家族”,當代古琴三大家之一的查阜西,收藏大家李伯仁,百琴園主陳維斌等數十位在中國琴壇歷史上堪稱里程碑式的泰斗級古琴大師,都出自湖南,可謂名家薈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當今中國古琴界最著名的大家龔一李祥霆。都是湖南古琴先賢的得意門生。所以說“唯楚有琴,於斯為盛”的說法一點也不為過。

舞蹈

作為湖湘民系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舞蹈藝術,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和風情獨具的藝術風采。 湖湘民系民族民間舞蹈藝術之花萌芽、生長於楚文化和湖南原土著居民文化的藝術土壤。隋唐以來,《綠腰舞》、《白獰舞》、《柘枝舞》等著名的盛唐宮廷舞蹈,也流傳到湖南。唐人李群玉曾在長沙看到過南國佳人的舞蹈。他作《長沙9日登東樓觀舞》一詩,描述了其時的情景。這些外來歌舞與當地的楚舞和民間歌舞相融合,鑄就了豐富多彩、風情獨具的湖南民族民間歌舞藝術的獨特風姿。
楚人歡歌楚人歡歌
於菟舞屬於古楚巫舞,是楚人的崇虎儺俗,隨明代軍隊戍邊屯田而傳入青海同仁說(參見 跳於菟)。此說認為,“於菟”舞應為春秋時期的楚文化遺存。此說除從名稱斷定外,還可以從楚國盛行巫風來考證。《漢書·地理志下》載:楚俗“信巫鬼,重淫祀”,由此可見楚國巫風之盛,較同期其他各國有過之而無不及。作為先祖用來祭山神祛妖求吉的"於菟"舞,從現代形式和內容都含有楚國楚風的緒餘。梁代江陵宗懍編撰的《荊楚歲時記》中載,楚人逢年節有“門畫與虎”避邪之習俗,此說雖不能完全說明楚人有無崇虎之情,但可以說明有以虎作為鎮妖獸是一可信的證據。
瀏陽古樂舞 瀏陽古樂舞分兩種,一 種是“文德舞”,舞生右手執翟,左手執龠,所以又名“翟龠舞”;一種是“武功舞”,舞生右手執“乾”,左手執“戚”,所以又稱“乾戚舞”。“乾戚舞”為瀏 陽古樂所特有。舞生的動作急緩是與音樂的疾遲相吻合的,動作幅度不大,64名舞生分別在兩個舞亭內站立成方陣,面向孔子正殿,在亭內動作,自始至終不出舞亭。

戲曲·曲藝

湘劇
湘劇是湖南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主要以長沙、湘潭為活動中心,主要流行於“長沙府十二屬”(即長沙、善化、湘陰、醴陵、湘潭、湘鄉、寧鄉、益陽、攸縣、安化、茶陵)湘南東部17個縣市,江西與湖南毗鄰的北起修水、南至吉安的各縣,廣東的坪石、岐門、樂昌、桂頭、犁市、韶關等地。當時民間習稱為“大戲班子”、“長沙班子”或“湘潭班子”,一度被稱作“長沙湘劇”。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湘劇”名稱最早見諸民間9年(公元1920年)長沙印行的《湖南戲考》第一集。
湘劇湘劇
湘劇現有傳統劇目682個,加上散折戲,多達1155個,其中彈腔劇目有500個以上,高、亂聲腔的劇目占百分之九十八以上,高腔劇目近百個。新中國成立後,整理、改編、創作的劇目中,《琵琶上路》、《打獵回書》、《五台會尼》、《拜月記》、《追魚記》、《金丸記》、《百花公主》、《李三娘》、《金印記》等傳統劇目和《山花頌》、《郭亮》等現代戲影響較大。
湖南花鼓戲源出於民歌,逐漸發展成為一旦一醜演唱的花鼓戲初級形式。它湖南益陽產生,後發展到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是湖南各地地方小戲花鼓、燈戲的總稱。由於流行地區不同而有長沙花鼓戲衡陽花鼓戲、邵陽花鼓戲等等之分,各具不同的風格。它源自湘南民歌發展而成,從一旦一醜演唱發展到“三小”演唱。各地花鼓戲的傳統劇目約有四百多個,音樂曲調三百餘支。按其結構和音樂風格的不同可分為川調、打鑼腔、牌子、小調四類,都有粗獷爽朗、地方色彩濃郁的特點。音樂以小嗩吶、鑼鼓伴奏,曲調活潑輕快,適於歌舞戲。著名演員有廖春山王佑生張樹生等。
湖南花鼓戲湖南花鼓戲
僅湖南省花鼓戲院1965年統計:“上演大小94個劇目中,現代戲占69個,如《三里灣》、《打銅鑼》、《補鍋》、《雙送糧》、《紅色營業員》、《郭亮帶兵抓郭亮》、《我的一家》、《還牛》、《送貨路上》、《兩張圖紙》、《山村獸醫》、《野鴨洲》、《對象》、《牛多喜坐轎》等。其中《打銅鑼》、《補鍋》、《兩張圖紙》、《送貨路上》、《野鴨洲》等拍成了彩色舞台藝術片。
湖南花鼓戲雖說後來發展有了生、旦、淨、醜諸行當,但小旦、小生、小丑仍占主要地位,表演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同時也注重不斷吸收傳統的表演技巧,如岳陽花鼓戲就直接從巴陵戲中借鑑傳統戲的袍帶、翎子翅子、扇子、官衣羅帽鬍子、把子和撲、跌、翻、打等表演技巧,用於塑造人物和表現情節,以豐富花鼓戲劇種的表現力。
湘昆
湘昆,湖南的地方大戲劇種之一,乃湖南崑曲的簡稱,與中國南方的蘇崑、北方的北昆同源。因流行於湖省湘南桂陽嘉禾新田寧遠藍山臨武、宜章、郴縣永興、常寧等地,並以桂陽為其發展和活動中心,故又稱“桂陽崑曲”。
湘昆湘昆
早在明代萬曆年間,中國戲曲的主要聲腔之一,崑山腔便傳入湖南,對湖南地方戲曲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湖南的湘劇、祁劇巴陵戲辰河戲荊河戲武陵戲等地方大戲劇種中,還保留了不少崑腔劇目和曲牌。現存有《八義記》、《麒麟閣》、《七子圖》等40多出大戲,和《醉打》、《思凡》、《花盪》、《拾金》、《出塞》、《嫁妹》等一批小戲。在音樂方面,湘昆屬曲牌聯套體,南曲北曲,各有特色,保留了400多支曲牌,演唱上受祁劇和地方語言音調的影響較大,顯得樸實自然。唱腔伴奏以雌雄笛為主。小生、小旦的唱腔,用管體圈套、聲音沉鬱的雄笛伴奏。
祁劇
祁劇是湖南地方戲曲中流行地域最廣、歷史最悠久的一個劇種比京劇的歷史還早400年!舊稱祁陽戲、祁陽班子,民國初年稱“祁陽戲”,清末又名“楚南戲”,因形成於祁陽而得名。湖南省八個古老的地方大戲劇種中,只有祁劇占據了永州、衡陽、郴州、邵陽、懷化婁底等大半個湖南省的地盤。 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全州、桂林、平樂、柳州和贛南、粵北、閩西一帶。
祁劇兼有高腔、崑腔、彈腔3種聲腔,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地形成永河、寶河兩大流派,其舞台語言均統一使用祁陽官話。演唱時永河派由鼓師幫腔,寶河派用嗩吶幫腔,聲調高揚、激越。祁劇劇目繁多,曲牌豐富,是彈腔為主的多聲腔的湖南大戲種。
根據聲腔的不同,祁劇的劇目大體可以分為三類。
祁劇祁劇
其一,高腔劇目。祁劇高腔最早的劇目是《目連傳》,現存的傳統演出本《目連正傳》有124折。 其餘的高腔演出劇目還有《琵琶記》、《荊釵記》、《白兔記》、《拜月記》等。
其二,崑腔劇目。主要有《天官賜福》、《八仙慶壽》、《卸甲封王》、《六國封相》等。
其三,彈腔劇目。 彈腔分南、北路,劇目題材大都來自歷史小說。主要是春秋列國、秦漢三國、薛家將、楊家將、岳家將、水滸故事及包公戲、按院戲。如《黃飛虎反關》、《湘江會》、《吳漢殺妻》等。表現堅貞愛情和美麗神話的劇目也有不少,如《拾玉鐲》、《白蛇傳》等。

民系飲食

飲食習慣

一般說來,湖南飲食風俗主要有著以下背景和特徵:
(1)在湖南,“吃”具有比較豐富的社會意義。
(2)在湖南,由於地理、氣候等方面的原因,絕大部分地區種植水稻,人們日常飲食以大米為主食。
(3)不分男女老幼,普遍嗜辣。
(4)湖南人愛吃苦味。

湘菜

湘菜,即湖南菜瀟湘風味。是中國八大(浙菜蘇菜湘菜川菜閩菜粵菜徽菜魯菜)菜系之一。湖南省,位於中南地區,長江中游南岸。這裡氣候溫暖,雨量充沛,陽光充足,四季分明。南有雄崎天下的南嶽衡山,北有一碧萬頃的洞庭,湘、資、沅、澧四水流經全省。自然條件優厚,利於農、牧、副、漁的發展,故物產特別富饒。《史記》中曾記載,楚地“地勢饒食,無饑饉之患”。長期以來,“湖廣熟,天下足”的諺語,更是廣為流傳。在長期的飲食文化和烹飪實踐中,湖南人民創製了多種多樣的菜餚。據考證,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長沙地區就能用獸、禽、魚等多種原料,以蒸、熬、煮、炙等烹調方法,製作各種款式的佳肴。隨著歷史的前進,及烹飪技術的不斷交流,逐步形成了以湘江流域(湘江菜)、洞庭湖區(洞庭菜)和湘西山區(湘西菜)三種地方風味為主的湖南菜系
縱觀湖南菜系
共同風味是辣味菜和腊味菜。以辣味強烈著稱的朝天辣椒,全省各地均有出產,是製作辣味菜的主要原料。臘肉的製作歷史悠久,在中國相傳已有兩千多年歷史。三地區的菜各具特色,但井非截然不同,而是同中存異,異中見同,相互依存,彼此交流。統觀全貌,則刀工精細,形味兼美,調味多變,酸辣著稱,講究原汁,技法多樣,尤重煨烤。“日夜江聲下洞庭”,隨著時代的前進和國家經濟的發展,湘菜這朵奇葩,將會開得更加鮮艷奪目。

湘茶

湘茶悠遠綿長的歷史,可以上溯到遠古神農氏時代。神農嘗百草,解毒之茶,就出自湖南的野生茶。醴縣城頭山遺址中的茶陶罐、茶陶碗就有7000多年歷史。
湖湘民系的茶俗十分豐富多彩,主要有三個突出表現:一是嚼茶,二是姜鹽芝麻豆子茶,三是擂茶
湖湘民系茶藝湖湘民系茶藝
湖南人承襲遠古時期炎帝神農氏在湖南以茶葉為食物的歷史傳統,一邊飲茶水,一邊吃掉泡過的茶葉。清人徐珂《清稗類鈔》記載:“湘人於茶,不惟飲其汁,輒並茶葉而咀嚼之。人家有客至,必烹茶;若就壺斟之以奉客,為不敬。客去,啟茶碗之蓋,中無所有,蓋茶葉已入腹矣。”毛主席喝茶以後吃茶葉是湖南人嚼茶典型代表。
姜鹽芝麻豆子茶,是湘北地區飲茶習俗。有黃豆、芝麻、花生米、核桃仁、松子、等加糖、鹽之類,煮飲茶湯。湖南桃江、桃源、岳陽、常德、汨羅、湘陰、張家界等地,亦然盛行此種茶俗
擂茶,是湖南湘西地區流行的茶飲食習俗。以擂缽將生薑、黃豆、芝麻與茶葉煮熟後搗碎而成醬汁,故稱之為擂茶,這種茶,實際是茶羹、茶食

民系特產

湘繡

湘繡是湖南長沙一帶刺繡產品的總稱。湘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四大名繡是蘇繡、湘繡、粵繡蜀繡)。 從1958年長沙楚墓中出土的繡品看,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湖南地方刺繡就已有一定的發展。一九七二年又在長沙馬王堆西漢古墓中出土了四十件刺繡衣物,說明遠在二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漢時代,湖南地方刺繡已發展到了較高的水平。此後,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以中國畫為基礎,運用七十多種針法和一百多種顏色的繡線,充分發揮針法的表現力,精細入微地刻畫物象外形內質的特點,繡品形象生動逼真,色彩鮮明,質感強烈,形神兼備,風格豪放,曾有“繡花花生香,繡鳥能聽聲,繡虎能奔跑,繡人能傳神”的美譽。

湘煙花

湘煙花即瀏陽煙花是馳名中外的湖南傳統特產和主要出口商品之一,瀏陽製作煙花鞭炮,久負盛名,素有"鞭炮之鄉"譽稱。瀏陽花炮與中國古老的民俗一度結下不解之緣,每逢民間傳統節日,或各種慶典晚會,人們便爭放鞭炮煙花以示喜慶,煙花的結構新穎,裝潢美觀,燃放時,絢麗多彩,有聲有色,能給人以清新舒暢,歡快曠達的感受。特別是夜間燃放,金花四濺,五彩繽紛,或旋轉竄躍於地面,或飛騰閃耀於天空,令人目不暇接,因此被賦予"瀏陽花炮震天下"的美名。

銅官窯

位於今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丁字鎮彩陶源村。亦稱“長沙窯”。產品主要是青瓷,生活用具種類很多。釉色有青、黃、白等色。釉下彩器和在瓷器上彩繪的裝飾技法,即在青釉下用褐色或綠色斑點組成幾何圖案,在白釉或青黃釉下用筆繪雲彩和幾何紋。此外 ,還有模塑貼花、印花、刻花、堆花等裝飾。造型有壺、瓶、杯、盤、碗、燈和生動可愛的鳥、獅、豬、魚、青蛙等玩具。
長沙窯在唐代末期面對外地如越窯邢窯等地的瓷器總是揚長避短。比如窯工們在胎土不如別的廠家時,生產市場沒有的瓷玩具,生產湖區勞作生活的小件產品如網墜油燈。且能按用戶要求隨意製作,始終走著一條人無我有,特別便宜的生產銷售路線。在市場上生機盎然紅紅火火。一點也不虛驕,一點也不執拗,表現著靈活實際的智慧。主要成就長沙銅官窯的主要成就是釉下彩繪取得了巨大突破,改變了過去傳統的單色釉和刻、劃花或貼花工藝,為後世瓷器的裝飾開闢了新的途徑。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長沙銅官窯器大量採用文字作裝飾,這在唐朝是一大創舉。唐人墨跡流傳的少之又少,可在許多長沙銅官窯器物上特別是長沙銅官窯執壺上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唐人筆跡,這對當代學者研究唐代文字甚至唐代社會生活史都是大有裨益的。

中國紅瓷

中國紅瓷亦稱醴陵紅瓷中國紅瓷是湖南醴陵特產,醴陵紅瓷以制瓷技藝著稱於世,在四大發明出現以前,它就已經傳遍世界。一直以來中華瓷器千姿百態、包羅萬象,卻單單缺了大紅瓷器,這是因為大紅釉料燒制艱難,成本極高,有“十窖九不成”之說,歷來為皇家貴族所珍藏。紅色是中華民族的顏色,可是這種加工工藝在歷史的長河中幾度失傳,最後一次已有幾百年。經過現代人的努力,不斷改進加工工藝,終於純正的大紅釉在陶瓷上得以重視,並被意味深長的命名為“中國紅”,這種紅色鮮艷如五星紅旗,故此又被稱作“國旗紅”。

湘妃竹

湘妃竹又名斑竹,產於湖南、河南、江西、浙江等地。竹竿布滿褐色的雲紋紫斑。稈具紫褐色斑塊與斑點,分枝亦有紫褐色斑點,與原變種之區別在於稈有紫褐色斑塊與斑點,分枝亦有紫褐色斑點。為著名觀賞竹,稈用作制工藝品及材用。
相傳娥皇和女英的眼淚,灑在了九嶷山的竹子山,竹竿上便呈現出點點淚斑,有紫色的,有雪白的,還有血紅血紅的,這便是“湘妃竹”。竹子上有的像印有指紋,傳說是二妃在竹子抹眼淚印上的;有的竹子上鮮紅鮮紅的血斑,便是兩位妃子眼中流出來的血淚染成的。

菊花石

菊花石生產於湖南瀏陽永和鎮的菊花石的外形質地堅硬,呈青灰色,內有自然形成的白色菊花形結晶體,非常自然美觀。菊花石是湖南省瀏陽市的獨特手工藝品,用生成於2.7-2.75億年前的菊花石雕琢而成。
傳說在遠古的時候,天上的神滬溪和仙女宣恩愛戀人間,在瀏陽河灑落菊花,落在河面的菊花沉積河底,久而久之變成了菊花石。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傾心相愛的戀人石堅和菊花相知相愛,不離不棄,至死都不願分開,最後他們雙雙化成了菊花石。

民系儒學

程朱理學

從廣義上說,程朱理學包括由朱熹所攝入的北宋“五子”(周敦頤邵雍張載二程)的學說,並延伸到朱熹的弟子、後學及整個程朱的信奉者的思想。由於朱熹是這一派的最大代表,故又簡稱為朱子學。程朱理學在南宋後期開始為統治階級所接受和推崇,經元到明清正式成為國家的統治思想。故如對宋明理學的概念不做特別規定的話,在通常的意義上便是指程朱一派的理學。 二程曾同學於北宋理學開山大師周敦頤,著作被後人合編為 《河南程氏遺書》。南宋時,朱熹繼承和發展了二程思想,建立了一個完整而精緻的客觀唯心主義的思想體系。

嶽麓書院

嶽麓書院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湘江西岸的國家4A級風景名勝嶽麓山風景區,為中國古代著名四大書院之一;1988年,嶽麓書院建築群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三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嶽麓山風景區重要觀光點。書院始建於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一千餘年來,這所譽滿海內外的著名學府,歷經宋、元、明、清時勢變遷,迨及晚清(1903年)改制為湖南高等學堂,1926年正式定名為湖南大學。“千年學府弦歌不絕”,書院仍為湖南大學下屬的辦學機構面向全球招生。

石鼓書院

石鼓書院始建於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1200年的歷史。原址在衡陽石鼓山,時衡州名士李寬在石鼓山尋真觀旁結廬讀書,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邑人李士真拓展其院,作為衡州學者講學之所。二年(公元1035年),朝廷賜額“石鼓書院”,遂與睢陽白鹿洞、嶽麓書院並稱全國四大書院。書院主要建築有武候祠、李忠節公祠、大觀樓七賢祠敬業堂合江亭。1944年7月,石鼓書院在衡陽保衛戰中毀於日軍炮火。2008年當地政府仿照清代石鼓書院格局重建了石鼓書院。

瀏陽文廟

瀏陽文廟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建築精巧、保存完整,在江南享有盛名,加上後山和奎文閣(歷史上這都是文廟的附屬部分),其規模更是國內少見。  瀏陽文廟的祭孔古樂曾獨步海內,聞名天下。瀏陽古樂是清代道光年間瀏陽樂律學家邱之稑大膽衝破幾千年來“非天子不議禮、不作樂”的禁忌、修正康熙皇帝所作《律呂正義》的樂律缺陷,在發掘整理古代“韶樂”的基礎上創製而成,是古代“韶樂”的再現,被我國著名音樂家楊蔭瀏教授稱為“中國古代音樂的活化石”。它樂律動聽、舞姿優美、氣勢非凡,是中國幾千年儒家文化的體現,文化底蘊深厚,連曲阜文廟也曾前來學習。曾國藩曾贈予瀏陽文廟“雅淡和平”、“精深正樂”兩塊匾額,歷史上有“國樂古禮在瀏陽”之盛譽。

民系人物

楚荊之地,人傑地靈。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遠古神炎傳說,創華夏之文明,彪炳史冊;汨羅江畔,屈子沉吟,賦《九章》而作《離騷》,忠貞深厚之愛國情操激勵後人,留楚詞文壇之聖地。東漢蔡倫,史稱其才學,又造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有功於中夏文化升降之跡,澤被後世。唐之歐陽詢懷素,書法獨闢蹊徑,自成一家,成就楷書與草書之巔。宋之周敦頤,設濂溪書院孔孟之絕學始繼,是為宋明理學不祧之祖。胡安國胡宏,一門兩父子,承濂溪之學,融心性之學經世致用之合,卒開湖湘之學統。弟承師學,張軾主持嶽麓書院,授徒講學,集湖湘學派之大成。衡陽王船山,六經責我開生面,倡經世致用、實事求是之學,蔚為一代宗師。明清湖湘文化一脈相傳,至近代,駸駸昌盛,英才豪傑輩出,不同的人才群體,領風騷數百年。鴉片戰爭前後之清朝嘉慶、道光年間,地主階級經世派人才群體,以陶澍賀長齡魏源為代表,主政事,倡改革,師夷長技以制夷,變法圖強以自立,中國近現代啟蒙思想之先。太平天國時期之清朝鹹豐、同治年間,湘軍人才群體,以曾國藩左宗棠郭嵩燾為代表,融合程朱理學之堅定信仰和經世務實之作風,勇當天下之責,聲譽之大,功勳之著,成就晚清歷史顯赫之一頁。維新變法時期之清朝光緒年間,資產階級維新派人才群體,以譚嗣同唐才常熊希齡為代表,盡顯前仆後繼,不屈不撓之英勇鬥爭精神和無私無畏、鍥而不捨之獻身精神。辛亥革命前後之清朝光緒末年至民國初年,資產階級革命派人才群體,以黃興宋教仁蔡鍔等為代表,自強不息、堅忍不磨、不畏艱險,歷史潮流之前進。五四運動後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無產階級革命派人才群體,以毛澤東蔡和森劉少奇等為代,締造新中國,神州大地別開生面換新顏,成就中國不朽之業,歷史功績,永垂不朽。
湖湘民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