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江西填湖廣是
明初大移民的一部分,
曹樹基《
中國移民史第5卷:明時期》總結:在洪武年間(早期)湖北地區的174萬總人口(不包括施州地區的少數民數人口)中,土著人口占43%,移民人口占57%。根據各府的移民原籍作一統計,在湖北的98萬移民人口中, 江西籍移民約為69萬,占總人口的70%。——湖南全區在洪武年間的278.7萬各類在籍人口中,元末及洪武年間遷人的民籍和軍籍移民達73.1萬人 (包括移民移人湖南後所生子女),占當時全區人口四分之一。
但復原歷史難度很大,因此
葛劍雄、曹樹基《
簡明中國移民史》有另個算法(明代部分是曹樹基負責撰寫):
洪武二十六年(1398)兩湖人口470萬,大約對半分,其中湖北省人口八成來自江西(南昌諸縣為主,還有
饒州府、
吉安府、
九江府的)。湖南省人口,元末明初移民占總人口的39%左右,即105萬,其中江西移民占 74%左右,則有 78萬(其中一半以上來自
吉安區域,二成多來自南昌諸縣)。
填湖北
一、據曹樹基《
中國移民史第5卷:明時期》:
湖廣布政使司的湖北部分:在
洪武大移民中的地位是相當獨特的。一方面湖北人大量遷入四川(主要是元代末期
明玉珍部屬為主的湖北東部黃州府
麻城縣人大量遷移到四川,為
楚人填蜀,四川地區在元末明初接受的移民大部分來自湖北東部,是世人所稱的“
湖廣填四川”之源起;值得了解,湖北東部是
陳友諒(黃州人)—朱元璋的長期主戰場,
明玉珍原為陳友諒部下,帶領人馬進入四川似也因擔心朱元璋報復,避開長期的仇殺地、弱勢地),另一方面大 量的江西移民進人這一區域。
移民分布不一,在有的區域占多數,在有的區域占少數(主要是山區),例如當時
武昌府南部山區的
通城縣移民很少,湖北省西部枝江、
當陽縣等及其以西的九個縣基本沒有移民。
襄陽特殊:
襄陽(治今襄樊市)正值宋金對峙之前線,戰亂使此區破敗凋零。元代末年,南瑣、北瑣紅軍以襄陽為根據地起義,更使襄陽成 為人稀之區。朱元璋“命
鄧愈以大兵剿除之,空其地,禁流民不得入。”①正因為有了
朱元璋的空地剿亂政策,才使之成為洪武大移民不曾廣泛涉及的區域。也正因為如此,霞到洪武二十六年,這一區域 的人口仍未得到有效地補充,以一府之大,僅有人口 8萬餘,不敵
黃州府的一個中等縣份。從明代中期的一份官員奏章中,我們知道從洪武年間開始,已 經有“各處客商”潛居於此,娶妻生子,成家立業②。這也就是說, 即使洪武時期有移民遷人此區,政府也未承認,他們的戶籍問題不 可能得到解決。這就引發了明代中期的流民運動。
湖北省西北部的
宜城縣(今屬襄陽市轄)大多數人自稱祖籍江西。
湖北省西北部,再往北:至
棗陽縣、
光化縣一帶,聽到的有關居民祖籍的說法大都是山西大槐樹或江西大槐樹。這說明來自山西的移民從北面進人了河南與湖北的邊界地區。具體的論述可見有關 河南移民的章節。
曹樹基《
中國移民史第5卷:明時期》第148面總結:在洪武年間(早期)湖北地區的174萬總人口(不包括施州地區的少數民數人口)中,土著人口占43%,
移民人口占57%。根據各府的移民原籍作一統計,在湖北的98萬移民人口中, 江西籍移民約為69萬,占總人口的70%。在79萬民籍移民中, 來自江西的移民約為55萬。其中,來自
饒州府和
南昌府的移民大體相當,各為19萬左右,
吉安府(治今吉安市)移民約為8萬,
九江府移民約為3萬,余為其他。軍籍移民中也含有相當數量的江西籍士兵。
二、但曹樹基《
簡明中國移民史》第351面有另個算法:
洪武二十六年(1398),比早期已經繁衍了一代人,兩湖人口470萬,大約對半分,其中
湖北省人口八成來自江西(南昌諸縣為主)。具體總結是:洪武二十六年(1398年)湖廣(大致即今湖南、湖北二省)登記 人口為4 702 660人。由於無法獲得湖北的分區人口數,只有按 現代兩湖人口比例,認定明初湖北人口為223萬左右。洪武年間 湖北有駐軍13衛3所.有將士 76 000人,合家屬有23萬,則湖北 實際總人口約240萬。明初移民運動未波及東南丘陵山區,除 去10萬人口不計.則為230人萬。
其中80%左右於元末明初遷入,移民數達180萬人以上。民籍移民中的70%左右為江西移 民,約130萬人。
填湖南
湘北地帶:洪武年間
岳州府除石門、慈利兩縣外有人口 26.5 萬,加上岳州衛軍人及其家厲,共有人口 28.2萬,其中元末及洪武 年間移入的人口 2.8萬人,為
一成多。其中軍人及其家屬約1.7萬,民籍移民1.1萬。
湘南地帶:洪武年間湘南三府(衡陽府、永州府、郴州府)的人口約有103萬人。加上 永州衛、衡州衛及桂陽、郴州、道州三個千戶所,共有兵士及家屬 4.5萬人,因此三府人口約107.5萬。其中18.3%即約二成 為元末及洪武移民,就有移民人口 19.7萬左右,減去4.5萬軍事移民,民籍移民 約為15.2萬。移民的規模不大,也屬於典型的人口補充型移民。
注意:該書第103頁又有另個說法:“就遷人時代而言,長沙地區洪武移民氏族(不包括洪武時 期遷自湖南的氏族)占當時氏族總數的61.4%,這一數據與湘北的 24.0%和湘南的28.3%相比,無疑要高出許多”。
湘中地帶:1、
長沙府洪武年間的民籍人約50.7萬人,加上長沙衛和茶陵衛的軍人及其家屬,共有人口 54.1萬。移民影響較小的安化、攸縣、茶陵三縣,人口共有13萬左右,其中10%為洪武 移民,則有移民人口 1.3萬;餘41.1萬左右的人口中
移民人口約 占64%,約有移民人口 26.3萬。元末及洪武年間長沙府共有移民 27.6萬。如前述,茶陵衛的軍籍人口中可能有五分之一為當地土 著充任,所以軍籍人口中約3萬人口為外來移民。這樣,長沙府民 籍移民約為24.6萬。——
背景簡介:
長沙府、(廣義)長沙地區(古稱
潭州,包括今
長株潭等廣大區域)地處省級交通孔道,是湖南中心區、兵家必爭之地。宋元以來戰端屢興,長沙受害首當其衝。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人陷
潭州,……金兵大掠,屠其城。”至宋元之 際,元兵南下,潭州數度困於元兵。德祐二年(1276年),城破被屠。兩次戰爭之後,分別有官府組織的鄰縣移民進人長沙、瀏陽等地。
元代末年彭瑩玉起兵於贛西,戰爭幾乎使潭州即長沙地區人口損失殆盡。偌大
醴陵縣僅餘氏族30餘個,其中有稱為老寨戶的18戶土著,元末明初躲進山中達30年之久,元氣大傷。待到他們出山時戰事已停,移民已定,良田已占,後代的繁衍遠不如移來者。在
湘鄉,據1935年調査,試査各姓族譜,其先祖多數由江西遷來,土著尚有一部,但人口不發達"。湘潭有記載稱:“歷朝鼎革,荼毒生靈,
惟元明之際為慘,湘潭土著僅存數戶,後之人多自豫章來”。文獻記載與我們的統計結果相互印證。
——2、
常德府(轄區在洪武30年有巨大變化):以長沙府的平均水平計,洪武年間的所有人口中,元末及洪武移民人口占其64%左右,常德府的水平也應如是。但是,常德府 的移民大多數是洪武末期才遷人的,洪武年間常德府的人口中沒有包括這批移民。而且,約有一半的移民遲至永樂才遷人。這就 給移民人口測算帶來了困難。——3、
寶慶府:在有文獻記載的洪武年間的152個氏族中(很多土著的沒有記錄),宋代以前的氏族僅占3.3%,宋代氏族占 30.3%,元代氏族占19.1%,洪武氏族占47.5%。考慮到元代29 個氏族中有19個是元代末年遷人的,因而元末明初遷入氏族占洪武時期氏族總數的近60%。——寶慶府洪武年間有人口約13.5萬,加上一衛二所的軍人及其家屬,共約15.9萬人,其中元末明初移民約4萬人,其中軍籍移民為2.4萬,民籍移民為1.6萬人。
湘西地帶:在有文獻記載的湘西洪武年間的161個氏族中,有81個來自江西,占 50.3%。北宋時期對梅山的開發,導致漢族人口向湘西山區移動。因此宋代的氏族在洪武時期的氏族總數中占了不低的比重,達21.7°/。。元代氏族占25.5%,而洪武氏族則占一半以上,達52.8%。湘西存在大量的土著氏族,沒有在上述統計中反映出來,所以這一比例並不是當時的真實的氏族比,僅僅是各類移民氏族之間的比例。
小結:就湖南全區而言,在洪武年間的278.7萬各類在籍人口中,元末及洪武年間遷人的民籍和軍籍移民達73.1人 (包括移民移人湖南後所生子女),占當時全區人口總數的26.2% 左右。若考慮到少數民族人口的存在,移民的比例更低。
二、曹樹基《
簡明中國移民史》第364面有另個算法:1947年湖南人口中,35%左右是元末明初移民的後裔(明初移民後商占24%左右),大多從江西遷人。由此推斷: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湖南人口約為250 萬,加上13衛2所的7.5萬軍人及15萬家屬,共約273萬。元末明初移民占總人口的
39%左右,即有105萬,
其中江西移民占 74%左右,則有人口 78萬。
背景
明朝滅元朝後為了鞏固新政權和發展經濟,從洪武初年至永樂十五年,五十餘年間組織了八次大規模的移民活動即
明初大移民,其中,“江西
鄱陽瓦屑壩”、“山西
洪洞大槐樹”、“南京楊柳巷”和
客家人之源“福建
寧化”並稱為中國明代四大移民的集散地,也是尋根之地。其中,中國有兩億人的祖先是江西鄱陽縣(古為
饒州)瓦西壩出去的。明初移民時,官府在瓦屑壩設局駐員。
饒州府各縣移民沿
樂安河、饒河到達鄱陽瓦屑壩集中,然後發放“
川資”,編排船隻,乘船駛出鄱陽湖到達湖口。然溯長江而上,遷入湖廣(今湖北、湖南兩省),或順長江而下,遷往安徽及其它省份。在中國歷史上,曾出現一次又一次移民浪潮。這點可以從當年移民活動流傳下來的“
走西口”、“
闖關東”、“充軍雲南”等民諺中得到一絲信息。
起因
元朝末年,
湖廣地區是紅巾軍與元朝軍隊以及朱元璋—
陳友諒廝殺拉鋸的主要戰場(不限於他們,還有其它一批能量低一些的軍閥混戰,例如
元代末年彭瑩玉起兵於贛西,戰爭幾乎使長沙府地區即潭州的人口損失殆盡),由於社會動盪,生靈塗炭,田疇荒蕪,十室九空,無論是北方移民還是土著居民已經寥寥無幾,人口隨農民逃荒外省和大量死亡而急劇減少,並允許“插標占地”,因此而奏響了歷史上有名的“江西填湖廣”的宏偉史詩。
遠在北宋時期,江西人口曾居各省之首,經濟開發在南方屬於先進地區。及至明代,雖然江西人口較浙江稍遜一籌,居全國十三布政司的第二位,但每年所納稅糧有時甚至要超過浙江。不過,從總體趨勢上看,當時東南沿江、沿海區域經濟已日趨多元化,相形之下,地處內地的江西,以農業為主的單一經濟結構,注定了其發展水平將日趨下風,當地百姓的生活水準也只能是每況愈下。人們便把眼光轉向省外尋求發展。外出商賈負販、打工掙錢的江西人,有南、西兩個流向最為便捷。一些江西人在秋收結束後。而元末明初連年的戰禍和兵燹,使湖廣地區大部分田園荒蕪,廬舍成為廢墟,原有居民大量散亡。更多的江西人則是向西挺進,進入兩湖地區,從而助推了“江西填湖廣”的移民浪潮。
過程
概述
有人分析傳世的移民資料,發現這場運動至少遠可以上溯到唐朝,一直延續到清後期,時間跨度達一千多年。南宋末年以前是序幕期,移民動因有的是受戰亂所逼,有的是聽說兩湖人口稀少,土地易於購置。其後,出現過兩次遷徙高潮。
最大的一次是明初洪武年間。朱元璋統一長江流域之後,於洪武年間下令組織人多地少的江西人遷往湖南、湖北,一時間長江上西行的移民船隻一艘接著一艘,陸路上
拖家帶口的單身移民也絡繹不絕。今天湖北一些地方還流傳著“洪武開坎”的傳說,兩湖的家族中有50%就是洪武年間遷來的。這可能就是“
解手”傳說的歷史基礎吧。
第二個高潮則是
魏源所記的清初。與洪武移民相比,這次高潮的規模要小一些。因為經過幾百年的開發,兩湖的人口壓力已經出現,當江西等省移民在向西遷徙時兩湖也有不少人向西去尋找更好的發展機會,形成了有名的“湖廣填四川”的移民運動。所以,有些江西移民繼續西行到了四川、陝南等地。從明朝永樂年間到明朝後期,江西等省移民仍在源源不斷地遷進兩湖,雖然不似洪武年間猛烈,但因時間長,總量也十分可觀。這些移民主要是為了在經濟上尋求發展,以為兩湖荒地可隨意圈占開墾,有的因苦於江西等地賦重,兩湖比之要輕而且逃稅機會多才決定西遷。總之,出於經濟考慮是這個階段移民的一大特點,而且都是自願的,不象洪武年間帶有一定強迫性。這一千多年的移民運動之所以能持續不斷地發展,戰亂只是一種外在的推力,根本的原因在於湖南、湖北的經濟開發落後於江西、安徽、江蘇和浙江,有相當廣闊的開發空間接納移民。所以,移民的過程,也是長江流域內開發格局逐漸由東向西拓展的過程。
移民來源
從已掌握的資料來看,湖南、湖北人中除極少數是土著的後裔外,絕大部分人的祖先是從兩湖以外其它省遷來的。考查其原籍,發現移民來自十多個省區,有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廣東、福建、山東、山西、陝西、河北、河南、內蒙、四川等。居前三位的是江西、安徽、廣東。
從大流域看,長江中下游的江、浙、皖、贛約占移民總數的90%。也就是說,長江流域內有—個由東向西的移民趨勢,而且是兩湖移民來源的主要特徵。在這90%中,江西移民又占90%。據推算,兩湖人口中有60—70%是江西移民的後代。“居楚之家,多
豫章(指江西)籍”。所以,民間以“江西”來代稱移民的來源,確實是再恰當不過了。一個“填”字表現得是那么生動形象。 江西移民主要出自今南昌、
豐城、
九江、
德安、
景德鎮、
樂平、
鄱陽、
餘干、
吉安、
泰和等市縣,也就是明清時期的饒州、南昌、吉安、九江四府。贛北多於贛南。從流域看,開發早、經濟文化發達的贛江中下游遷出人口最多。
移民路線
移民的路線是奠定上述移民地理特徵的重要基礎之一,很多移民現象可以由此得到解答。復原當時的移民路線,可以看到移民是水陸並舉遷入兩湖。
進入湖南以陸路為主。湘東與贛西之間的幕阜山、
九嶺山、
武功山、
萬洋山等山脈,呈北北東向雁行錯列,海拔大多在千米以上,是
湘江與
贛江的分水嶺。這些山地之間的長廊斷陷谷地或斜谷地就構成了江西以及廣東、福建、浙江等省移民進入湖南的天然交通孔道。
進入湖北以水路為主,移民充分利用了長江、漢水交通動脈。以江西為主的長江中下游移民堤乘船溯江而上,先選擇鄂東定居,故東部江西移民最多。然後分三路向湖北中部、北部、西部擴散,一路繼續沿江西進,一路進入漢水逆流而上,另一路則走隨棗走廊的陸路通道。陝西、山西、河南等省移民則通過兩條路南下,陝西移民主要沿漢水河谷通道首先進入鄂西北,其它北方移民則穿過
南陽盆地到達襄樊,由此再向其它地方擴散。所以,北方移民大多分布在湖北西北和北部。
結果
據說有成千上萬戶外省移民扶老攜幼、遠途跋涉,遷入兩湖,自主擇居,在分布上看似無序,實際上很有規律。受相對地理位置和遷移距離的影響,各省移民有一個大致的分布範圍。陝西、山西等北方移民集中落戶在湖北的北部和西北部,比如陝西移民占鄖陽地區人口的40%。越往南,數量越少,遠徙湖南的就極其有限了。而廣東、福建移民又主要定居在湖南的南部。以江西為主的長江中下游移民在兩湖的分布,由東向西逐漸減少。湖北東部的家族比例中,江西移民達80%,而在西北部還不到30%。湖南北部的家族中,江西移民占60%左右,中部有80%強,而西部只有41%。湖南的移民分布還有一個特點,南部的江西移民少於北部和中部。
影響
在湖南、湖北兩省的民間有一個“說法”,叫作“江西填湖廣”。“湖廣”是古代省一級政區的名稱,在元代包括今湖南、廣西、海南全省區以及廣東、湖北、貴州的一部分。到明代則變化為基本上轄有今湖南、湖北兩省。清代將湖廣分為湖南、湖北兩省後,“湖廣”的名稱仍在使用,把兩省總督叫作湖廣總督,只是不再是一級政區的名稱。民諺中所說的湖廣,其範圍是指明清時期的轄區。與這句民諺相伴的還有許多生動的
傳說。比如:不少湖南、湖北人(尤其在鄉村)稱自己是“江西種”,並說凡江西人後裔其小腳指的指甲多一塊。又如,兩湖一些地方把上廁所稱為“解手”,當地人解釋說,因為其祖先是被捆綁著用船押運來的,途中要方便時,須先呼押送官兵解開手上的繩索,於是“解手”便成了上廁所的代名詞,一直沿襲至今。
評價
歷史地理學家
譚其驤先生早年對湖南人由來的經研究,得出結論:湖南人來自天下,其中以江西居多,且江西人移到湖南後,大都以稼穡耕墾為主。因避免長途跋涉,江西南部之人大都移向湖南南部,江西北部之人大都移至湖南北部。
他認為,早至五代、兩宋、元、明時期,就有大量江西移民進入湖南,而元、明時期數量較多,在元末明初六七十年間的江西移民規模最為空前。譚其驤先生特別指出,南宋以前,奔襲向湖南的移民幾乎全是江西人。由此可見,歷史上,江西先民曾數度遷移,現今不少湖南人流著的是江西人的血。
有方言界專家們稱,僅從湖南省
桂陽縣來看,劉、李、袁等大姓都是從江西一帶遷徙過來的,但遷入的時間有先有後,祖籍也各有不同。湖南桂陽縣人多數為唐宋以後從外地遷入,其中10姓來自江西,9姓來自江西
泰和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