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大槐樹移民(明初大移民)

洪洞大槐樹移民

明初大移民一般指本詞條

洪洞大槐樹移民:從明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至明朝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共進行了十多次大規模的移民,是明初大移民的重要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洪洞移民
  • 外文名:Hongdong settlers
  • 時間:明朝洪武六年—明朝永樂十五年
  • 類型:十多次大規模的移民
  • 屬於明初大移民的重要部分
歷史背景,移民原因,永樂移民,起因,戰爭因素,太平山西,移民始發地,移民次數,移民分布,發展歷史,

歷史背景

明朝洪武永樂年間大規模地移民是有其歷史背景和歷史原因的,這自然要從元末年間的歷史談起。
元朝在中國的統治只有89年,到了元代末年,由於蒙古貴族及封建地主對農民殘酷剝削壓迫,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水旱蝗疫不斷,民不聊生,使河南、山東、河北皖北等中原地區“道路皆榛塞,人煙斷絕”(《明太祖實錄》卷二十九),人民無法生活下去,只有揭竿而起,反抗元帝國的殘暴統治,僅至正元年( 1341),山東、河北、湖廣等地就發生了百餘次人民反元起義,以後人民起義更加頻繁,力量也越來越大,至正八年方國珍在台州起義,至正十一年劉福通潁州起義,號稱紅巾軍徐壽輝蘄州起義。至正十二年郭子興朱元璋濠州起義,第二年張士誠也在江蘇泰州起義,其後十餘年,特別是劉福通的紅巾軍與元軍決戰於兩淮、河南、山東、河北等地,廣大農民紛紛回響,元軍出其精兵銳將與農民軍決戰,攻城略地,擄掠殺人,乾盡了殘暴之事。至正十二年九月元丞相“脫脫破徐州,遂屠其城”(《元史脫脫傳》),至正十七年、二十一年元軍察罕帖木兒部與農民軍戰,“兩戰皆敗之,斬首萬餘級”(《元史察罕帖木兒傳》),至正十八年十一月,元軍“劉起租守順德,糧絕劫民財、掠牛馬、民強壯者令充軍,弱者殺而食之”(《元史順帝本紀》),後來元軍正規軍精兵使盡,無力把農民起義軍鎮壓下去,一些地主武裝,為了維護本身利益也配合元軍與農民作戰,山西的王保保擴廓帖木兒)父子,陝西的李思齊,也出兵豫、陝、魯和兩淮,終於把紅巾軍鎮壓下去。在這些戰鬥中,元軍和地主武裝,對農民軍所據之地,多是“拔其地、屠其城”(《元史.順帝本紀》),使豫、魯、蘇北、皖北之民十亡七八,名城揚州城中當時被殺的僅餘有十八家。(《明在祖實錄》卷五)溫縣牛窪村《牛氏族譜》也載:“兵戮河南,赤地千里。”已到了“春泥歸來無棲處,赤地千里少人煙”的境地後來朱元璋出兵江淮,派徐達常遇春北伐,進取山東,收復河南,北定京都,元帝出亡漠北,這樣元末長達十六年的兵亂才算結束。
元朝末年除兵亂之外,水、旱蝗、疫也接連不斷。黃、淮河又多次決口,使中原之地“漂沒田廬無算,死亡百姓無數,村莊城邑多成荒墟。”據《元史》載,僅元朝末年的雨旱災,山東19次、河南17次、河北15次、兩淮地區8次。(《元史.五行志》)”造成“漂沒民廬、死者眾”(《元史.順帝本紀》,“禾不入地、人相食”(《元史.五行志》),至正元年到二十六年,幾乎每年都有特大洪水泛濫,“至正元年,汴梁鈞州大水...二年四月,睢州儀封縣大水害稼。六月癸丑夜,濟南山水暴漲,沖東西二關,流小清河,黑山、天麻、石固等寨及臥龍山水通流入大清河,漂沒上下居民千餘家,溺死者無算。三年二月,鞏昌寧遠、伏羌、成紀三縣,山崩水涌,溺死者無算。五月黃河決白茅口。七月,汴梁中牟、扶溝尉氏、洧川四縣,鄭州滎陽汜水、河陰三縣大水。四年五月,霸州大水。六月,河南鞏縣大雨,伊、洛水溢,漂民居數百家。濟寧路兗州、汴梁、鄢陵、通許、陳留、臨潁等縣大水害稼,人相食。七月,灤河水溢出平地丈余,永平路禾稼廬舍漂沒甚眾。東平路東阿、陽穀、汶上、平陰四縣,衙州西安縣大水……五年七月,河決濟陰,漂官民亭舍殆盡。十月,黃河泛濫。七年五月黃州大水……八年正月辛亥,河決,陷濟寧路。六月己丑,中興路松滋縣驟雨,水暴漲,平地深丈有五尺余,漂沒六十餘里,死者一千五百人。是月,膠州大水。七月,高密縣大水。九年七月中興路公安、石首潛江、監利等縣及沔陽府大水。夏秋,蘄州大水傷稼……
十二年六月,中耠路松滋縣驟雨,水暴漲,漂民居千餘家,溺死七百人。七月,衙州西安縣大水。十三年夏,薊州豐潤、玉田、遵化平谷四縣大水……十四年六月,河南府鞏縣大雨,伊、洛水溢,漂沒居民,溺死三百餘人。秋,薊州大水……十六年,河決鄭州河陰縣,官署民居盡廢,遂成中流。……十七年六月,暑雨,漳河溢,廣平郡邑皆水。秋,薊州縣皆大水。十八年秋,京師及薊州皆大水。十九年九月、濟州任城縣河決。二十年七月,通州大水。二十二年三月,邵武光澤縣大水。二十三年,孟州濟源、溫縣大水。七月,河決東平、壽張縣,圮城牆,漂屋廬,人溺死甚眾。二十四年三月,益都縣井水溢而黃。懷慶路孟州、河內武陟縣水。七月,益都路霆光縣、膠州高密縣水。二十五年秋,薊州大水。東平須城、東阿、平陰三縣疔決小流口,達於清河,壞民居,傷禾稼。二十六年二月,河北徙,上自東明、曹、濮,下及濟寧皆被其害。六月,河南府大霖雨,*水溢,深四太許。漂東關居民數百家秋七月薊州四縣、衛輝汴梁鈞州大水害稼。八月,棣州大清河決,濱棣二州之界,民居漂流無遺。濟寧路肥城縣西黃水汛溢,漂沒田禾民居百有餘里,德州齊河縣境七十餘里亦如之"。(《元史.五行志》)在《元史》中這類記載比比皆是。特別是河南地區幾乎年年都有特大洪水泛濫。中書省戶部曾上言:"連年水旱,田禾不收。”(《元史.順帝本紀》)當時的一位治河大臣也說中原地區“連年饑饉,民不聊生。”(《元史紀事本末》卷二)
元末中原地區不但水患嚴重,大蝗災也頻頻而至,從至正元年到二十五年,大蝗災計有十八九次。(《元史.五行志》)元時的大名路,至正十二年六月“開、滑、浚三州元城十一縣,水旱蟲蝗,饑民七十一萬六千九百八十口”。(《元史.順帝本紀》)中原地區從元統三年到至元末年,大饑荒就達十五次(《元史.五行志》),至正十七年河南大飢。十八年“京師大飢,彰德亦如之”。至正十九年冀、魯、豫大飢,通州民間五殺其子而食之。保定路孽生盈道,軍士掠孱弱以食。山東、河南之孟津新安、澠池出現“民食蝗,人相食”的慘狀。同時,危害極大的瘟疫又多次流行於河南、山東、河北、陝西以及南方諸省。(《元史.五行志》)
以上種種,兵亂水旱蝗變疫相輔而至,百姓非亡即逃,使中原地區人煙稀少,土地荒蕪,元政府只好把一些路降為州,如“降徐州路武安州”。(《元史.順帝本紀》)就是到了明朝,由於人糧劇減也不得不把許多州,府降格,名城開封由上府降為了下府(《明太祖實錄》卷九十六、一百九十三)。洪武十年河南等布政司所屬州縣“戶糧多不及數”,“凡州改縣者十二,縣並者六十”。(《明太祖實錄》卷一百二十,一百六十四)到了洪武十七年全國各地仍把不足3000戶的30餘州降為縣。(《明太祖實錄》卷一百六十四)

移民原因

元朝末年,朝廷連年對外用兵,對內實行民族壓迫。受蒙古貴族及封建地主對農民殘酷剝削壓迫,階級矛盾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加之黃淮流域水災不斷,饑荒頻繁,民不聊生。各地的農民紛紛揭竿而起,反抗元朝的暴政。戰爭連綿不斷,加上各種災害嚴重破壞了社會經濟。到了明朝初年,中國許多地方,特別是江淮以北大部分地區呈現著田地荒蕪、人煙斷絕的淒涼景象。
而這時候的山西,卻是另外一種景象,相對顯得安定,風調雨順,連年豐收,較之於相鄰諸省,山西經濟繁榮,人丁興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難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區。
明朝推翻了元朝之後,為了鞏固新的政權,發展經濟,增強國力。朱元璋根據當時國家的現實狀況作出了一個大的決策——“移民屯田,開墾荒地”

永樂移民

起因

明朝建立後,各地官吏紛紛向明政府告具各地荒涼情形,中原地區處處是“人力不至,久致荒蕪”(《明太祖實錄》卷一百四十八),“積骸成丘,居民鮮少”(《明太祖實錄》卷一百七十六),“多是無人之地”(顧炎武日知錄》卷十),累年租稅不入,”(《明太祖實錄》卷二十一,)勞動力嚴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蕪,財政收入劇減,直接威脅明王朝統治,就連朱元璋也深知:“喪亂之後,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謂田野辟,戶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務”(《明太祖實錄》卷二十五),於是採納了萄州蘇琦(《明太祖實錄》卷五十),戶部郎中劉九皋(《明史.食貸志》),國子監宋納等人的奏議,為維護明王朝的封建統治,決定了移民屯田的戰路決策(《明太祖實錄》),一場大規模的歷經數朝歷史50餘年的移民高潮就開始了。明朝洪武年間,開始大量移民,農業生產剛剛有所恢復,又發生了“靖難之役”,四年的戰爭又加劇了中原地區的荒涼局面,為此仍又有永樂遷民之舉。
明太祖朱元璋死後,建文帝繼位,為了鞏固中央集權,採取了”削藩”措施,燕王朱棣以入京誅奸為名,從北京進取南京,所過河北、河南、山東、皖北淮北等地,與政府軍反覆拉鋸作戰,進行了四年的戰爭,這就是中原地區盛傳的所謂“燕王掃北”。當時一部分地區的老百姓也自行組織武裝,拒抗燕王軍隊,這反映了人民要求安居樂業,恢復生產的願望。

戰爭因素

根據《明史》記載,燕軍在戰爭中,搶掠屠殺甚為嚴重,如“燕軍掠真定,順德、廣平、大名”。(《明史.恭閔帝本紀》)在真定“斬首三萬級”,白溝河仗,燕王“乘縱火奮擊,斬首數萬,溺死者十餘萬人”。(《明史.成祖本紀》)中原地區的老百姓自動幫助政府軍抗擊燕軍朱棣勝利後,對忠於建文帝的軍隊和百姓殺無遣漏,河北、山東等一些族譜中記載,燕兵所至,村城成墟,當燕王打到冀、豫交界處時,遭到地方武裝“十八村聯誼會”的把抵抗,燕王無標轉路攻取南京,後燕王把一帶人殺的只留狐、劉兩家,山東臨清縣寨村光緒四十年寫的《李氏族譜》記載,蓋燕王靖難兵起,在建文時南北構兵,南兵大軍追襲,則南兵自南而北,北兵勝大軍犯闕則自北而南,想爾時,或殺,或刮,或逃,東西六七百里,南北近千里,幾為丘墟焉。
因此,“靖難之役”,加劇了中原地區荒涼局勢,民非殺即逃,這也是永樂移民的又一原因。

太平山西

當元末中原地區荒疫兵亂之時,山西卻是另外一種景象,中原地區的兵亂及各種災疫很少波及山西,山西大部地區也沒有發生大的水旱蟲災,風調雨連豐收,同鄰省相比社會安定,經濟繁榮,人丁興盛,元人鐘迪在《河中府(蒲州)修城記》中說:當今天下劫火燎空,洪河(黃河)南北噍類無遺,而河東一方居民叢雜,仰有所事,俯有所育,這雖然是封建文人溢美之詞,但也說明晉垌帶比較安定,再加鄰省難民流入山西,使山西南部人口是稠密洪武十四年,河南人口是一百八十九萬一千多人,河北人口是一百八十九萬三千多人,而山西人口卻達四百零三萬零四百五十口,等於河北、河南人口的總和。(《明太祖實錄》卷一百四十)
山西的人口和中原的人口相比,極不平衡。據《明實錄》記載,洪武十四年(1381年),河南人口為189.1萬人,河北人口為189.3萬人,而山西人口卻多達403.04萬人,比河南、河北人口的總和還多25萬。再從人口密度來看,同樣是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山西平均每平方公里27.52人,而河南每平方公里12.85人,河南的人口密度不足山西的一半。這樣,山西“地狹人稠生計難”的問題越來越突出,連朱元璋也認識到“山西民眾而地狹”。這時朝中的要臣一再提出應從山西移民到中原,如洪武三年(1370年),鄭州知州蘇琦提出“時宜三事”,其中一事就是移民中原,洪武十五年(1382年),晉府致仕長史桂彥良上《太平治要》20條。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戶部侍郎劉九皋又奏請遷移山西之民以實中原,終於得到了朱元璋的認可。於是拉開了—場轟轟烈烈移民活動的序幕。

移民始發地

明代初期山西的移民,說是從洪洞大槐樹下遷走的,實際上遠遠不止如此。根據《明史》記載,“成祖核太原、平陽、澤、潞、遼、汾、沁,丁多田少”,以“分其丁口”的辦法進行移民。這個範圍是相當大的,包括現在的晉中、晉南、呂梁和晉東南等地區。按照明初山西的行政區劃,所謂太原指太原府,轄6個州20個縣;平陽即平陽府,轄6個州29個縣;澤是澤州,為省直隸州,轄4個縣;遼是遼州,省直隸州,轄2縣;沁指沁州,省直隸州,轄2縣;潞是潞州,省直隸州,轄6縣;汾指汾州,省直隸州,轄3縣。這樣,明初山西移民就涉及到2府、17州、66個縣。在當時關山重重、道路阻塞的自然條件下,這么多地方的移民全要集中到洪洞縣大槐樹下,有沒有必要?是不是可能?恐怕是沒必要也不可能的。但是,由於洪洞大槐樹下是當時最大的移民“點行地”,在後來的歷史上影響特別大,移民後裔們自然也就樂於認同這樣一個出發地了。
題贈“無極思源堂谷氏”題贈“無極思源堂谷氏”

移民次數

關於移民的次數,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經學者們的反覆考證,洪武、永樂兩朝共有17次。簡單的情況是:
洪武六年(1373年),從山西及河北正定府移民至安徽鳳陽墾荒。
洪武九年(1376年)十一月,再從山西及正定府移民至鳳陽墾荒。因為是冬天,政府發給移民過冬的棉衣。
洪武十三年(1380年)五月,從山西招募2.4萬戶百姓從軍,後又都復員為老百姓,就地安置墾荒種地。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又從山西的澤州、潞州,挑選“田少丁多”或無田之家,遷往彰德、正定、臨清、歸德、太康等地墾種。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九月,山西沁州百姓張從整等116戶自願外遷屯田,戶部給予獎勵,讓他們回沁州招募居民。
同年同月,後軍都督朱榮向朝廷報告:由山西遷居到大名、廣平、東昌三府的百姓,一共分給他們2.6萬頃土地。
同年十一月,命後軍都督府僉事李恪等遷移山西百姓,到彰德、衛輝、歸德、臨清、東昌等地栽桑種棗,墾荒種地。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八月,馮勝傅友德常升等到山西招募百姓從軍,共設16個衛所。大約是平陽府選了9衛,太原、遼、沁、汾選了7衛,每衛5600人,共有9萬餘人。
同年十二月,朝廷命後軍都督僉事李恪、徐禮去山西招募移民共598戶,分別遷至彰德、衛輝、廣平、大名、東昌、開封、懷慶等地。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正月,山西馬步官軍2.66萬人,往塞北築城屯田。
建文四年(1402年),戶部核實太原、平陽二府,澤、潞、遼、汾、沁五州,“丁多田少”及“無田之家”,遷至北平各府、州、縣。
永樂二年(1404年)九月,從太原、平陽、澤、潞、遼、汾、沁移民1萬戶,充實北京。
永樂三年(1405年)九月,再次從以上地區移民1萬戶,充實北京。
永樂四年(1406年)正月,湖廣、山西、山東等縣吏李懋等214戶人願到北京為民,戶部給他們發了安家費。
永樂五年(1407年)五月,朝廷命戶部從山西的平陽、澤、潞及山東的登、萊等州,招募了5000戶到北京的上林苑監,牧養栽種。
永樂十五年(1417年)五月,山西平陽、大同、蔚州、廣靈等府州,向朝廷申請到北京、廣平、清河、正定、冀州、南宮等府州縣為民,開荒種地,依律交稅,得到政府的獎勵和資助。
綜上所述,明初從洪武六年(1373年)到永樂十五年(1417年),近半個世紀中,從山西向外地移民17次,每次數百戶,甚至上萬戶,前後人數達到100萬以上。回顧中國歷史上政府組織的移民活動,漢代僅限於屯墾戍邊,並沒有形成全國規模;三國割據一方,各自分散屯田;唐代移民屯墾興盛,但安史之亂以後廢弛;宋代重文輕武,屯田時盛時衰;元代全國興屯,但很快天下大亂。所以說,明初山西移民,是有組織、有計畫的官方移民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移民。

移民分布

洪洞大槐樹下的移民,當初直接遷入地是豫、魯、冀、京、皖、蘇、鄂、陝、甘、寧、晉等省市。然而數百年間,峰迴路轉,這些地方的移民後裔,又輾轉遷到雲南四川貴州新疆東北港台等地。解放前的“下南洋”,改革開放以來的出國留學、探親、定居,到現在,大槐樹的後人已經是遍布神州大地、天涯海角。

發展歷史

明初有個袁公正,字成甫,曾隨朱元璋打天下,南征北戰,屢建戰功,官拜鎮威將軍。明朝統一後,首要的大計,是移民墾荒。袁公正又自動報名,舉家從洪洞遷至山東曹縣黃崗集落戶。當時很受朱元璋欣賞,親賜一塊“袁氏題名玉碑”,還給他提升了三級頭銜。袁公正在曹州以北約20公里處的關王廟北土崗上安下家來,取名“袁家固堆”,並題詞曰:“洪洞分枝老門第,曹州安居舊家風。”
陝西省的山西移民比較多,大概是與山西一河之隔距離近的緣故。據徵集的譜諜看,武功縣的戴氏、麟遊縣的趙氏、邢氏、扶風縣的劉氏、彬縣的陳氏、固源縣的鄭氏、米脂縣的楊氏、並氏、眉縣的劉氏,其先祖都是明初從洪洞遷去的。
綜前所述,洪洞大槐樹下的移民,當初直接遷入地是豫、魯、冀、京、皖、蘇、鄂、陝、甘、寧、晉等省市。然而數百年間,峰迴路轉,這些地方的移民後裔,又輾轉遷到雲南、四川、貴州、新疆、東北、港台等地。特別是近幾十年里,遷移的浪潮此起彼伏。例如解放前的“走西口”、“闖關東”、“下南洋”,建國後的城市知青“支邊”、“上山下鄉”,以及改革開放以來的出國留學、探親、定居,更使洪洞移民後裔的足跡,踏遍了神州大地、天涯海角。
洪洞大槐樹移民(明初大移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