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河陰縣
- 所屬地區:鄭州
- 地理位置:河南省滎陽市
- 設立時間:唐開元二十二年
- 目的:便利東南漕運
唐開元二十二年(734),為便利東南漕運,在古汴河口修築河陰倉,並析汜水、武陟、滎澤地而河陰縣。...
河陰縣,因在桑乾河之陰,故名之。遼代設定,金大定七年(1167)改為山陰縣。故治在今山西山陰縣城南7.5公里處的故驛村。...
西漢置,屬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孟津縣東。東漢屬河南尹。建安年間改名河陰縣。1 ...... 東漢屬河南尹。建安年間改名河陰縣。[1] 參考資料 1. 濟南市調整部分...
目前所知的,中國有三個叫河清村的行政單位:河南孟津河清村,廣東佛山河清村,廣東梅州市平遠縣河頭鎮河清村。河清,取之於"海晏河清" ,意為天下太平,黃河澄清...
②舊縣名。唐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為便利東南漕運,在今河南滎陽北(廣武山附近)古汴河口築河陰倉,並置縣。江淮地區糧運經汴渠西來至此,納貯河陰倉, 然後...
《河陰縣志》是1962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廷璋。...... 《河陰縣志》是1962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廷璋。責任者高廷璋出版者出版時間1962版本石印本...
河陰石榴,河南省滎陽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河陰石榴原名安石榴(也叫塗林石榴),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河陰石榴果面著色好、具有籽粒大、無核軟渣等...
唐開元二十二年(734),為便利東南漕運,在古汴河口修築河陰倉,並析汜水、武涉、滎澤地而河陰縣。...
古地名,在今河南省孟津縣東。中文名 河陰郡 位置 河南省孟津縣 東魏元象二年(539年)置,治領河陰(河南省孟津縣東)一縣。北齊、北周因之。隋開皇三年(583...
河陰倉,唐代糧倉名。...... 河陰倉,唐代糧倉名。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從京兆尹裴耀卿建議,為便利東南漕運,在河陰(今河南省滎陽縣 [1] )北古汴河口築...
黃河神。金世宗大定二十年、二十六年,黃河兩決衛州堤。至二十七年正月,因尚書省言河慶安流,請加鄭州河陰縣聖后廟褒贈,詔加神號日昭應順濟聖后,廟曰靈...
河陰書院,清代青海學堂。高宗乾隆五十一年(1789年),貴德縣丞章熙永在縣城內何家街創建。...
西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置,隸金城郡,治今青海貴德縣河陰鎮一帶(一說在今甘肅積石山縣大河家長寧驛古城),約轄今青海東部黃河以南部分地區。東漢時改...
北周武帝建德5年(576年)置,治所在澆河古城(今青海貴德縣河陰鎮),隸廓州洮河郡。隋文帝開皇3年(583年),洮河縣與廣威縣、安戎縣合併為河津縣。 ...
七月,汴梁中牟、扶溝、尉氏、洧川四縣,鄭州滎陽汜水、河陰三縣大水。四年五月,霸州大水。六月,河南鞏縣大雨,伊、洛水溢,漂民居數百家。濟寧路兗州、汴梁、鄢陵...
平縣為治平縣,東漢復改治平為平縣;三國魏時並平縣、平陰、諜城縣三縣為河陰縣,隸屬河南郡;晉至南北朝時,歸屬屢變,但縣名未改,東晉置河陰郡;隋並河陰...
調整後,貴德縣轄3個鎮、5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河陰鎮、河西鎮、拉西瓦鎮、河東鄉、東溝鄉、新街回族鄉、尕讓鄉、常牧鄉。[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