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歷史評價,後世遺蹟,真容雕像,墓冢,
人物生平
徐壽輝是羅田多雲鄉上五堡(今天堂九資河)人,原是販賣土布的小商販,他身格魁偉,相貌非凡,為人正直,見義勇為,在民眾中享有很高威信。
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五月,北方白蓮教會的韓山童、劉福通等人在大別山北面發動幾萬黃河民工起義,直打到大別山腳下的光山縣。對元朝統治早就不滿的徐壽輝,見時機已到,便與麻城鐵匠鄒普勝、江西宜春縣和尚彭瑩玉等人到一起,在鄂東一帶宣傳“天下大亂,彌勒佛就要降生”的思想,並於同年八月,在大別山主峰所在地的多雲山莊即天堂寨中發動起義,徐壽輝被擁戴為首領。起義軍頭裹紅巾,故稱為紅巾軍或紅軍,同時他們都信奉彌勒佛,燒香集眾,亦又稱“香軍”。
徐率領的紅巾軍,一舉攻取了羅田縣城。九月,打敗了元朝的威順王寬撤不花,攻占了蘄州(今蘄春)和黃州,並在水陸要衝之地蘄水(今浠水)建都,國號“天完”(“大”上加“一”為“天”,“元”上加“宀”是“完,“天完”表示壓倒“大元”,一說建國號為“大宋”),定年號為“治平”,設定統軍元帥府、中書省、樞密院以及中央六部(吏、戶、禮、兵、刑、工)等軍政機構,任命鄒普勝為太師,倪文俊為領軍元帥,陳友諒為元帥簿書椽。鑄有銅印,發行錢幣。徐亦在蘄水縣城附近的清泉師太殿上稱皇帝即位。
徐創建政權後,提出了“摧富益貧”的口號,得到了廣大貧苦農民的擁護,紅巾軍很快發展到幾十萬人,徐以現今黃岡市為中心根據地,派出兩路大軍向江西、湖南挺進。元至正十二年(1352)遣丁普朗、徐明達攻陷漢陽及興國府(治今湖北省陽新縣),鄒普勝攻陷武昌,曾法興攻陷安陸、沔陽,徐壽輝攻陷江州(今江西九江),歐祥陷袁州,陶九攻陷瑞州,許甲攻陷衡州,項普略攻陷饒州、徽州、信州。
紅巾軍紀律嚴明,不淫不殺,每攻克一地,只把歸附的人登名於戶籍,余無所擾,因而深得人心,隊伍迅速擴展到百萬人,縱橫馳騁於長江南北,控制了湖北、湖南、江南、浙江以及福建等廣大地區。當時有首民謠說:“滿城都是火,官府到處躲;城裡無一人,紅軍府上坐”。
元至正十七年(1357)九月,正當紅巾軍迅速壯大,士氣日盛的時候,徐的部將倪文俊卻心懷叵測,企圖暗殺徐壽輝,篡奪帝位。其陰謀敗露後,自漢陽逃往黃州,被陳友諒所捕殺。陳因功升任平章政事,併吞並了倪的舊部。
元至正十八年(1358)夏,陳友諒攻克龍興(今江西南昌),徐壽輝欲遷都龍興,陳友諒不從,遂止。次年十二月,徐壽輝從漢陽出發,仍欲遷都龍興,至江州(今江西九江),陳友諒伏兵城外,盡殺其左右部屬。此時陳友諒已掌管著軍政大權,便權欲薰心,自稱漢王,設定王府官屬,並暗心將徐的心腹部將逐一殺害。
歷史評價
徐壽輝在中國歷史上,曾是一位擁兵百餘萬,縱橫馳騁大江南北,震撼大半箇中國,最終導致元朝的封建統治土崩瓦解的農民起義軍領袖。
徐壽輝創建天完政權,儘管前後只有短短的十年時間,但對後來朱元璋來推翻元朝統治,建立大明朝,推動歷史向前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後世遺蹟
真容雕像
重慶彈子石大佛寺五佛殿中、左旁斜坐臥獅、鷹鉤鼻的文殊菩薩像,實為建於明永樂十九年(一四二一年)元末反元南方紅巾軍領袖、天完國皇帝徐壽輝真容雕像。史記徐壽輝“相貌異眾” (但非“目有重瞳”)(參見《明實錄·徐壽輝傳》)。據考證,現存唯一的這座徐壽輝真容雕像,是身為紅巾軍後裔的工匠秘密建成,其真實身份在隱藏了五百九十年後、二零一一年才被發現(參見‘重慶大佛寺五佛殿秘藏著現存唯一的六百年前抗元義軍領袖明玉珍與徐壽輝像’(網上版刊於‘天涯社區>天涯論壇>風土人情’))。五佛殿中對應的騎象普賢菩薩像,實為同時所建、徐壽輝手下紅巾軍將領、後創建大夏國的明玉珍真容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