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
瓦屑壩是鄱陽縣蓮湖鄉的一個自然村,北寧樂史所著《
太平寰宇記》在“鄱陽縣”下載:“蓮荷山在縣西四十里
彭蠡湖中,望如荷葉浮水面”。此山即今之蓮湖鄉(蓮荷諧音稱蓮湖),明代稱立德鄉。
歷史背景
六百餘年前,饒州三十萬移民從鄱陽縣
蓮湖鄉瓦屑垻出發遷涉到湖北、安徽,蓮湖鄉瓦屑垻成為明初我國兩大移民集散地之一。蓮湖鄉瓦屑垻記錄著大移民的歷史。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為了治理國家,朱元璋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恢復生產和發展的措施。這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對因戰亂、災荒逃離,人口銳減的地區進行大移民。於是,大量移民從江西美麗的鄱陽湖畔一個叫瓦屑壩的地方遷移到安徽、湖北、河南等地。
詳細釋義
瓦屑壩,在很多家庭的族譜中有"江西瓦屑壩"、"鄱陽瓦屑壩"、"鄱陽桃花渡瓦屑壩"、"瓦屑壩葉家村
金雞嶺"等不同的寫法。還由於行政區劃的因素,有"江南路
豫章瓦屑壩"、"饒郡瓦西壩"、"江西饒州瓦西壩"、"饒州府瓦西壩"、"江右瓦西壩"等多種提法。"江右"就是"江西"。據魏僖所著的《日錄雜說》上記載:"江東稱
江左,江西稱江右。蓋自江北視之,江東在左,江西在右。"歷史上有"
江右王門學派"、"
江右詩派"、"
江右商幫"等流派。
由於口耳相傳,"瓦屑壩"的"屑"字在寫法上千差萬別:如瓦西壩、瓦砌壩、瓦基壩、瓦家壩、瓦集壩、瓦渣壩等。瓦礫在今鄱陽方言中仍讀作"瓦屑"、"瓦嘰仂"。我於2008年1月24日在百度搜尋了一下"瓦西壩",找到了相關網頁864篇,而同一時刻,我在百度搜尋了一下"瓦屑壩",找到了相關網頁5740篇。
其實,"西"、"屑"讀音接近。瓦集壩、瓦砌壩、瓦基壩、瓦渣壩等,都是"瓦屑壩"的錯讀錯寫。有意思的是,還有寫成"挖心壩"的,說當年官方逼著大家移民,如果不走就要被"挖心"。
"瓦屑壩"的"壩"也有其它兩種不同用字:"瓦屑坽"和"瓦屑墩"。瓦屑坽、瓦屑墩都見於史珥(史珥,字師戩,號匯東,鄱陽鎮人,生卒年不詳。史珥博覽群書,精通經史,是乾隆十二年--1747年的舉人)《續瓦屑壩考》:"鄱地以瓦屑壩得名者,莫著於瓦屑坽。""瓦屑坽"的"屑"目前在鄱陽寫成"燮",應該是源於蓮湖一帶文化人的附庸風雅。他們認為鄭板橋的那個"燮"很有文氣,於是舍簡求繁。鄱陽人讀白字用白字也是司空見慣,如將"宣化橋"改成"鮮花橋","館驛前"寫成"管驛前",有的是弄巧成拙,有的則貽笑大方。
關於"坽"字,《
現代漢語詞典》、《辭源》、《辭海》均查不到,但在網際網路上可以找到一種工具,叫《
漢典》,其中對"坽"字的釋義是:"《
集韻》郎丁切,音靈,峻岸也。"在1985年3月出版的《波陽地名志》中,專門列舉了一個"方言用字表":其中有"坽"、"壋"、"仂"等。"坽"在鄱陽方言中,聲母讀D,意思是指小河、小溪。鄱陽以"坽"為地名的還有不少,如麻埠坽、鴛鴦坽、張家坽、
南湖坽、
蘭溪坽、坽口等。
瓦燮坽今屬
蓮湖鄉,1995版《波陽地名志》"瓦燮坽"詞條的內容是:"在慕禮東偏南瓦燮坽大隊境內,5個自然村(高家、胡家、朱家、何家、黃家),396戶,2033人,耕地1625畝。《朱氏族譜》和《何氏族譜》載,此處原有磚瓦窯,磚瓦堆積成壩,村民在壩上挖坽引水,故名瓦屑坽。後屑錯寫為燮,成現名。"據蓮湖派出所最新人口統計,瓦燮坽村委會現有3000餘人。在同治版《
鄱陽縣誌》卷二《古蹟》一欄內,是這樣介紹的:"瓦屑壩在立德鄉,去城西二十餘里。楚中諸大姓多於元明之際自此徙。"
明初移民
在我國歷史上,幾乎每次改朝換代都發生戰爭。由於戰火蹂躪以及自然災害頻發,造成社會劇烈動盪,引發了人口的不斷遷徙。歷史上為避亂、逃荒,中原百姓曾多次被迫向外大規模流徙,主要是從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和更偏遠的南方移居。其它因做官、經商、求學、避害等原因而零星遷徙者更是不計其數。這種不斷遷移的直接後果,就是造成了華夏姓氏的廣泛播遷。後來,由於年深日久,歷次移民後裔難以確知其祖籍所在,往往把先祖遷徙最初的集散地作為先人的祖籍,手傳口授,記入家譜,傳給子孫後代。
2000年3月1日《安慶日報·下午版》有一篇《瓦屑壩--安慶人的根》的文章,是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研究所所長
葛劍雄教授所撰,文章指出,元代江西饒州路約相當於今日之鄱陽、
餘干、萬年、樂平、德興、景德鎮、浮梁等市縣,屬江浙行省。鄱陽縣就是現在的江西省鄱陽縣,那裡有一個叫瓦燮坽的地方,那就是瓦屑壩。葛先生認為,自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彭瑩玉、
鄒普勝、
徐壽輝在湖北蘄(qí)州、
黃州一帶起義,徐壽輝及其部將
趙普勝與
陳友諒多次率兵沿江而下攻
安慶及周圍各縣。
朱元璋與陳友諒、趙普勝又多次大戰於
鄱陽湖、安慶、池州一帶,直到至正二十四年朱滅陳後安慶才恢復安寧,戰亂長達13年之久,其毀滅性的破壞可想而知,人口必然銳減,土地大片荒蕪,江西饒州一帶受戰亂較少,人多地少,明初朝廷鼓勵向
江淮及其他人口稀少地區移民。
明朝建國後,為恢復被戰爭破壞的各地區的社會經濟,朱元璋決定對江淮地區進行移民。而同時的饒州地區,雖有陳友諒軍騷擾,當地人吳宏、於光組織民眾保土安民,所以人口沒有大的損失。於是朝廷命令遷饒州民眾填實安徽、湖北等地。
家譜記載
瓦屑壩後人移民湖北的家譜
大冶《余氏宗譜》:“一世祖捻,南宋人,世居江西
南昌縣瓦屑壩。第三世壁勝生榮叔、榮英。榮英自江西徒居湖北大冶。”
黃陂《
謝氏族譜》:“謝伯六於洪武七年(1374年)自江西南昌府
豐城縣筷子巷瓦屑墩遷黃陂西南鄉共木崗。”
愛蓮堂《岡邑月峰周氏宗譜》:“始祖鼎三公於洪武二年由
饒州府樂平縣瓦屑壩遷黃岡。”
黃岡敦倫堂《喻氏宗譜》:“始祖省一公籍樂平縣,洪武七年奉旨遷黃岡下伍鄉。”
黃岡孝友堂 《張氏宗譜·永寧菴敘》:“本族由饒州府樂平縣瓦屑壩遷黃岡。”
黃岡同慶堂《張氏宗譜》宜堂公草
譜序:“始祖世雄公於明洪武二年自饒州府樂平縣地名瓦屑壩來楚入籍。”
黃岡三槐堂《王楊宗譜》:“南宋時因兵亂由山東遷江西省
南昌縣瓦屑壩,
黃岡
德星堂《義門陳氏宗譜》:“遷黃始祖仁傑公由
饒州府樂平縣地名瓦屑
黃岡《呂楊陳氏宗譜》:“我始祖文泗公原籍江西饒州府都陽縣瓦屑壩自元政不綱,義師四起,徐壽輝屯駐薪、羅、黃、漢,千里躁踴成墟。及明祖定鼎後我文泗公遷黃岡上伍鄉青丘村,”
《夏氏宗譜·柏公判明》:“吾住江西饒州府瓦屑壩,起程到筷梓巷上船,到湖北省城,居住西門外。”
黃岡《許氏宗譜·大房支序》:“始祖明甫與兄清甫,於洪武二年由江西饒州府樂平縣瓦屑壩遷入黃岡縣庶安鄉古龍丘碾齋灣。始祖因碾齋起灣名,意者,如盤石之安也。”
湖北
鄖西道光年間《楊氏宗譜》記載,其始祖為江西鄱陽瓦屑壩人,從陝南輾轉遷移至鄂西北。
見諸方誌與其它資料的還有:
薛家莊,薛興一明初永樂、宣德年問由豫章
南昌縣瓦屑壩中平屯遷大冶
紗帽山南麓左今薛家莊(今屬
陳貴鎮)。[1]
湖北黃岡《庫李宗譜》:始祖庫義通,字道源,歲進士,公原籍江西
饒州府樂平縣泥兒垮瓦屑壩,於明洪武初奉父仲祥公、叔太叔祖萬彝公、弟義益遷湖廣
黃州府。[2]
《黃陂縣誌》:該縣東甘棠鋪鎮
萬姓宗族是明初由江西饒州府鄱陽縣瓦屑壩過籍而來。
《黃岡縣誌》:陳姓“其先世在宋代自江西
江州瓦西壩遷居浠水。後世由浠水分支居黃岡邱店、韋家涼亭。”
《古姓史話》:“洪武二年(1369年)
撫州府臨川縣筷子巷瓦屑溝的古德七,移居湖北省
紅安縣上新集古家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