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明太祖壬寅年(1362年),置吉安府。府治
廬陵(在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青原區、吉安縣),領縣五:廬陵、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萬安(縣治在今江西省萬安縣韶口鄉附近)、龍泉(今江西省遂川縣)、永寧(縣治在今江西省井岡山市新城鎮);州四: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安福(今江西省安福縣)、太和(今江西省泰和縣)、永新(今江西省永新縣)。清末轄:廬陵(縣治在今江西省吉安市區)、泰和、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永豐、安福(今江西省安福縣)、龍泉、萬安、永新(今江西省永新縣)、永寧共9縣;蓮花(今江西省蓮花縣)1散廳。1913年廢。
歷史
西晉元康元年(公元291年),廬陵郡治遷石陽城(今
吉水縣城東北8千米處)。
東晉鹹康八年(公元342年),太守孔倫遷建郡城於今
吉安市區孔家灣附近。
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廬陵郡改為
吉州,遷建州城於今吉安市區趙公塘一帶;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吉州復改為廬陵郡,統廬陵、泰和、安復、新淦4縣。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再改廬陵郡為吉州,領廬陵、太和、安福、新淦、永新5縣;永淳元年(公元682年),遷建州城於今吉安市區北門
街道轄區內;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吉州為廬陵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復改廬陵為
吉州。
宋開寶八年(公元975年),置吉州廬陵郡軍事。南宋紹興年間(公元1131-1162年),吉州廬陵郡領廬陵、吉水、安福、太和、龍泉、永新、永豐、萬安8縣。
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廢吉州軍事,置
吉州路總管府,領廬陵等8縣;元貞元年(公元1295年),改吉州路為
吉安路,轄吉水、安福、太和、永新四州、五縣,取吉水、安福兩州各一字命名為吉安路,寓“吉泰民安”之意,“吉安”之名自此始。至順年間(公元1330-1333年),析永新地設永寧縣。
明太祖壬寅年(公元1362年),廢吉安路,置
吉安府,領廬陵、太和、吉水、永豐、安福、龍泉、萬安、永新、永寧9縣;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太和改為泰和,吉安府領廬陵、泰和、吉水、永豐、安福、龍泉、萬安、永新、永寧9縣。
清初沿明制,
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析永新、安福地置蓮花廳,吉安府轄9縣1廳,直到清末。
民國元年(1912年),廢吉安府,蓮花改廳為縣,各縣直屬江西省;1914年,置廬陵道於
宜春,龍泉、永寧、廬陵三縣分別改名為遂川、寧岡、吉安縣,廬陵道共轄贛西萍鄉、宜春、分宜、新喻、清江、萬載、宜豐、上高、高安、蓮花、安福、永豐、寧岡、永新、泰和、萬安、吉安、吉水、遂川、峽江、新淦 21縣;1916年,廬陵道遷至
吉安;1926年,廢廬陵道,各縣直屬江西省;1932年,置第九行政區公署于吉安,轄永豐、萬安、吉水、泰和、峽江、吉安6縣;1939年,改第九行政區為第三行政區,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于吉安,轄永豐、安福、萬安、吉水、泰和、峽江、吉安、寧岡、遂川、蓮花、永新11 縣。
1949年6月30日,中共江西省委召開第三次會議,決定成立中共吉安地方委員會、吉安公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7月16 日,吉安城解放,地委、專署機關人員進駐吉安城;7月28日,析吉安縣石陽鎮及近郊建吉安市;9月,吉安分區改為吉安專區,轄1市11縣。中共吉安地委初屬江西省委和贛西南行政區黨委領導。1951年7月贛西南行政區黨委撤銷後,一直歸屬江西省。
1952年,南昌專區的新淦縣劃入
吉安專區。1953年元月,吉安市改為
吉安鎮;12月16日,復名吉安市。1954年,吉安市改為省直轄。1957 年,新淦改為新乾。1958年,吉安市劃為吉安專署領導。1959年1月1日,撤寧岡縣併入永新縣;7月1日,寧岡縣從永新縣析出,以寧岡縣原行政區域(劃出潮江公社對換永新的拿山公社)為主,加上遂川縣的井岡山鄉,成立井岡山管理局,歸省直轄;11月17日,省人民委員會決定,並於1960年1月7日經國務院批准,恢復寧岡縣建置,與井岡山管理局合署辦公;1961年12月6日,寧岡縣與
井岡山管理局分治,寧岡縣屬吉安專區;1968年5月,改吉安專區為井岡山地區,井岡山管理局改稱“井岡山革命委員會”並劃歸井岡山地區管轄;1978年,恢復省轄管理局;1979年,井岡山地區改名為吉安地區; 1981年10月,設立井岡山縣,隸屬吉安行署;1982年12月,建立井岡山市。1992年,蓮花縣劃入萍鄉市。
2000年5月11日,經
國務院批准(國函200040號),撤銷吉安地區,成立地級吉安市,同時撤銷寧岡縣併入井岡山市;至此,吉安市轄吉州區、青原區、井岡山市和吉安、泰和、萬安、遂川、永新、永豐、吉水、峽江、安福、新乾10縣,257個鄉鎮,3150個行政村。
2001年12月末止,全市轄221個鄉鎮,3129個行政村。
地理
吉安位處
江西中西部、
贛江中游、東連江浙滬,南接閩粵港澳,西與湘桂接壤,北與
長江三角洲為鄰。
從地勢上看,吉安屬
羅霄山脈中段,扼湖南、江西南省咽喉通道,地勢極為險要。
吉安市南北長約218千米,東西寬約208千米,總面積為25271平方千米。全市現轄2區10縣和1縣級市,屬
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均氣溫18.3度。
吉安縣古稱廬陵,秦(公元前221年)始建縣。元置吉安路,取吉州和安福州首字為名,並賦“吉泰平安”之意。1914年改吉安縣。1949年10月吉安解放後,置縣城于吉安市,市縣治同城,1979年10月縣城遷至敦厚。
2000年5月11日,經國務院批准(國函[2000]40號),撤銷吉安地區,成立地級吉安市;同時將吉安縣東固鎮、富田鄉、雲樓鄉、新圩鎮、文陂鄉、值夏鎮劃歸青原區管轄。
2000年,全縣轄7個鎮、15個鄉:敦厚鎮、萬福鎮、固江鎮、永和鎮、橫江鎮、永陽鎮、天河鎮、桐坪鄉、北源鄉、大沖鄉、盤田鄉、油田鄉、里田鄉、鳳凰鄉、高塘鄉、梅塘鄉、登龍鄉、敖城鄉、安塘鄉、官田鄉、指陽鄉、前嶺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409606人;其中: 敦厚鎮 46943 永陽鎮 26710 天河鎮 17703 橫江鎮 17704 固江鎮 18746 萬福鎮 35657 永和鎮 26312 桐坪鄉 31620 北源鄉 16321 大沖鄉 12262 盤田鄉 11446 油田鄉 13029 涅田鄉 15958 梅塘鄉 21422 高塘鄉 11511 登龍鄉 15381 安塘鄉 11833 官田鄉 12813 敖城鄉 12872 指陽鄉 11088 前嶺鄉 5876 鳳凰鄉 16399(人)
2004年底,全縣轄11鎮8鄉。
人口
2002年末,全市總人口459.88萬人,其中
城鎮人口111.8萬人。
2003年底,全市總人口463.2萬人,其中
非農業人口97.4萬人。
2004年末全市總人口為466.4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2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39.21萬人,
鄉村人口327.25萬人。
2005年末總人口473萬。
經濟
全市現已培植起優質糧油、名特果茶、蠶桑、菸葉、藥材、筍竹兩用林、特種養殖、反季節及高山
蔬菜8大特色農業基地,形成了食品、藥品、化工、電子、紡織、建材、
冶金、
煤炭、
電力、
機械、
造紙等14個工業門類。
2005年全市生產總值為303.14億元,可比增長15%。財政總收入27.54億元,增長21.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7.83億元,增長20.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2億元,增長22%,其中,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16.6億元,增長20.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6.06億元,增長16.2%;外貿出口8800萬美元,增長67.5%;實際引進市外資金42.1億元,增長74.5%,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8700萬美元,增長2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9.8億元,增長31.7%。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0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67元,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達6189.6元。全市實現外貿出口8800萬美元,增長67.5%。全市接待國內遊客660.5萬人次,同比增長34.1%;實現國內旅遊收入34.3億元,增長39.6%;實現旅遊外匯收入845萬美元,增長67.8%。
資源
吉安市水力
資源豐富,發展水電事業有著良好的前景。境內河流眾多,以贛江為中軸,有28條大小支流匯入,各河上游植被茂密,山高水陡,水量充盈,水力資源充沛。各河水流域總面積約29000平方公里,水資源總量為196.75億立方米。理論蘊藏量為2503千瓦,可開發利用的水能資源為157萬千瓦。贛江從萬安良口經泰和、吉安、吉水、峽江流至新乾三湖,過境河長289公里,占贛江總長的35.2%。其中集中面積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贛江一級支流有遂川、
蜀水、孤江、禾水、瀘水、烏江、洲湖河及牛吼江共8條,總流域面積為22500平方公里,集中面積在200-1000平方公里的
贛江一級支流良口水、皂口水、通津水、雲亭水、仙搓水、固陂水、橫石水、固江、黃金水、住岐水、沂江、湄湘水、狗頸水等十三條河流總長約28000公里,沙網密度為0.8公里/平方公里;全市現有水庫1206座,蓄水量達19億立方米。
地表水人均占有量約為4800立方米,畝均耕地占有量為3460立方米。地下水埋深3-5米,含水層厚8-15米,多年平均地下水總量為46億立方米,豐水年為56億立方米,平水年為45億立方米,枯水年為28億立方米。水力資源豐富,加快了全市能源建設,大小水電站布滿全市各縣。國家重點項目萬安水電站已建成併網發電,泰和南豐水電站已在建之中。
景點
吉安市旅遊景點獨具風姿,不但自然風光秀麗迷人,文化古蹟眾多,革命舊居聚集,而且
自然風光和
人文景觀融為一體,是一個紅色的搖籃,一個綠色的
寶庫,一個文化的家園。井岡山旅遊、廬陵文化旅遊和綠色生態旅遊構成了吉安旅 游觀光的獨特優勢。
井岡山
1927年秋,
毛澤東、
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
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開闢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勝利的正確道路,因而井岡山以革命搖籃的盛譽,載入了中國革命的光輝史冊。英勇的吉安人民為了中國革命事業,前仆後繼,血沃中華,湧現了數十萬革命烈士和幾百位共和國將軍,形成了舉世聞名的井岡山精神。全市革命舊居遺址遍布,其中屬國家級保護的有10處。井岡山被朱德稱為“天下第一山”,為國家首批風景名勝區,享有“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美譽。他不僅有革命博物館,烈士紀念塔,北山碑林,紅四軍軍部舊址,毛澤東、朱德、陳毅同志舊居,大小五井及黃洋界、桐木嶺、雙馬石、八面山、硃砂沖五大哨口等大量革命遺址可供參加瞻仰,而且峰巒疊嶂、山勢險峻、林海浩瀚、松濤陣陣、長瀑聯群、溪流澄碧、風光旖旎,美景如畫。
青原山
青原山在吉安市東南15華里處。海拔不高,名勝古蹟甚多,青原山寺敕建於唐開元二十九年(741年),為禪宗青原系開創者行思的道場。主要建築物有青原山祖關、大廟、七祖塔、待日橋、釣台石、五笑亭等,以大廟最為壯觀,正門上鐫刻文天祥手書“青原山”三字。廟內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毗盧閣等。青原山自古為著名遊覽勝地,歷代名人顏真卿、蘇東坡、文天祥等曾在此遊覽。自唐代起,青原山就是佛教勝地。全國重點保護寺廟之一的淨居寺坐落山中。該寺占地約1萬平方米,主體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閣,整座寺院巍峨雄偉,金碧輝煌,布局合理,小巧精緻,是獨具江南建築特色的古寺。 與淨居寺並立的青原會館,是吉州郡最早的書院之一,一度是全國著名的理學講壇。唐宋以來,許多文人學士紛至沓來,或遊山玩水,或探奇訪古,或講學授徒,或讀書勵志。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
宋代詩人黃庭堅、楊萬里,宰相李綱、學士胡銓、丞相周必大,民族英雄文天祥;明代大學士解縉、楊士奇,理學家王陽明、鄒元標,地理學家羅洪先、徐霞客,以及學者方以智、施閏章等,都在青原山留下了珍貴的墨寶和膾炙人口的詩文,僅《青原山志》中就收集了500多篇詩文,至今仍熠熠生輝。
白鷺洲書院
白鷺洲書院位於吉安市東的贛江中白鷺洲上。白鷺洲方圓數十里,因形似白鷺得名。白鷺洲書院建於南宋淳佑元年(1241),吉州太守江萬里為來此講學的
程大中、
邵雍、
周敦頤、
張載、
程頤、
朱熹等6位儒學大師立祠建書院。宋理宗御賜“白鷺洲書院”五字,與廬山白鹿洞書院、鉛山鵝湖書院、南昌豫章書院並稱江西四大書院。與湖南嶽麓書院齊名。該書院培養造就了文天祥、劉辰翁、鄧光薦等著名人物。書院兼為縣學,經歷代修葺擴大,古蹟猶存。風月樓高三層,雕樑畫棟,雄偉壯觀。站在書院頂端,只見江流浩蕩,令人心曠神怡。
龍潭
龍潭位距茨坪西北面七公里,由五龍潭和金獅面兩個景區組合而成,是以自然與人文景觀相結合的景區。五神河是龍潭“五潭十八瀑”的源泉。溪水衝擊小井峽谷後,陡然跌落絕壁之下,又連續飛下四級斷崖,形成梯狀的五個氣勢磅礴的瀑布和深潭,這就是碧玉、金鎖、珍珠、飛鳳、玉女等五潭五瀑。細察五潭,碧水泱泱,樹影幢幢,崖壁如刀削斧鑿,
崖腳怪石,汀芷競秀,綠蔭覆蓋四周。仰觀五瀑,潭潭無俗水,瀑瀑似神女,隨景暢想曲,千姿心中意。
黃洋界
黃洋界:位距
茨坪西北面十七公里,是人文和自然景觀相結合的景區。黃洋界山頂海拔1343米,這裡峰巒疊嶂,地勢險峻,氣象萬千,時常瀰漫著茫茫的雲霧,好像汪洋大海一望無際,故又名:汪洋界。
一九二八年八月三十日,著名的黃洋界保衛戰就發生在這裡,至今保留著當年的哨口工事、紅軍營房以及毛澤東、朱德和紅軍戰士從寧岡挑糧走過的小路及路邊的槲樹。黃洋界,十里橫排,高山迭影,雄偉險峻,一望無際,一九六五年五月,毛澤東在詩詞《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中寫道:“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在這裡還可以觀看到:日出、峰巒、雲海、杜鵑等自然景觀。大井:“行洲府,茨坪縣,大小五井金鑾殿”。這是當年井岡山民眾流傳的一首歌謠。大小五井所指的是井岡山上的五個村莊--大井、小井、中井、上井和下井。峰巒疊嶂的群山層層環抱著五個村莊,其形狀如一口口井,因此而得名。大井是五個村莊中最大的一個村子,距茨坪七公里。大井是當年毛澤東、
朱德、
陳毅、
彭德懷等一代偉人和紅軍開展革命活動的重要地之一。
八面山:八面山哨口位距茨坪西北面十九公里,
海拔1484米,是井岡山軍事根據地五大哨口之一。站在哨口上極目眺望,連綿起伏的山峰盡收眼底,故得名曰:“八面山”。上井:有革命人文景觀“上井紅軍造幣廠”和自然景觀“百竹園”。
青原山
青原山坐落在吉安市東南郊,距市區10公里。這裡古木參天,景色秀麗,環境幽靜,氣候宜人,被譽為"山川江西第一景"。
自唐代起,青原山就是佛教勝地。全國重點保護寺廟之一的淨居寺坐落山中。該寺占地約1萬平方米,主體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閣,整座寺院巍峨雄偉,金碧輝煌,布局合理,小巧精緻,是獨具江南建築特色的古寺。
唐代開元二年(714年),
佛教南宗六祖慧能派弟子行思從廣東
韶關曹溪山南華寺到這裡開闢佛堂,廣收僧徒,宣揚南宗的"頓法"。一時間,這裡香火鼎盛,成為江南佛教聖地。青原山又是一座馳名四海的文化名山。與淨居寺並立的青原會館,是吉州郡最早的書院之一,一度是全國著名的理學講壇。唐宋以來,許多文人學士紛至沓來,或遊山玩水,或探奇防古,或講學授徒,或讀書勵志。唐代大書法家
顏真卿,宋代詩人
黃庭堅、
楊萬里,宰相
李綱,學士
胡銓,丞相周必大,民族英雄文天祥;明代大學士解縉、楊士奇,理學家王陽明、鄒元標,地理學家羅洪先、徐霞客,以及學者方以智、施閏章等,都在青原山留下了珍貴的墨寶和膾炙人口的詩文,僅《青原山志》中就收集了500多篇詩文,至今仍熠熠生輝。
渼陂古村
渼陂村,位於吉安市青原區文陂鄉,已有近千年的
歷史。這裡匯發達的
古代商業文明以及紅色文化於一體。規模宏大的明清建築,鱗次櫛比;數不清的
石刻、
木刻、
彩繪、
楹聯、
牌匾、雕屏,無不隱含了
廬陵人非凡的智慧和生活趣味,折射出精深博大的廬陵文化的熠熠風采,更記錄著這塊紅土地的滄桑歲月。
渼陂古村山抱水環,天然形勝。村莊占地一平方公里,有600戶,2800餘人。村民全為梁姓,由南宋初年梁氏先祖在此開基。全村現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築367棟,其中祠堂7座,書院5座,牌坊3座。村莊布局錯落有致,八卦巷道,卵石路面,村內28口水塘環繞,取二十八星宿之意。所有古建築的
門楣、
藻井、
窗欞、門柱、
影壁、山牆,或為
書畫,或為
雕刻,內容不同風格各異,反映出不同的時代風貌和不同主人的理想情趣。其中總祠永慕堂,占地一千多平方米,翹角飛檐,鏤花斗拱,紅石檐柱,石柱四面皆鏤刻著嵌有“永慕”二字的20餘副長聯,可以看作楹聯、書法、石刻、建築藝術於一體的民間藝術博物館。
20世紀20—30年代,這贛式民居里曾召開了中共歷史上的重要會議——“二七”會議,現舊址仍存。這裡留下了毛澤東、朱德、曾山等革命家的
足跡。紅四軍舊址、江西省蘇維埃總工會舊址和毛澤東等人的舊居,給古老建築注入了全新的內涵。共和國名將梁興初、梁必業、梁仁芥將軍,革命烈士梁一清,都是渼陂村人。
白鷺洲
位於吉安市區東面的贛江中,長1.5公里,寬0.5公里,為一梭形
綠洲,因洲上原多棲白鷺而得名。民間有"白鷺仙子"的傳說。在吉安火車站下車後便可遊覽。洲上竹木蔥籠,芳草如茵,環境幽靜,風光秀美。宋淳祜元年(1241年),吉州太守江萬里在此創辦白鷺洲書院,集吉州八邑俊秀攻讀其間,寶佑四年(1256年),書院39人同登
進士金榜,文天祥高中
狀元,震動朝野,宋理宗親賜御書"白鷺洲書院"匾額,懸掛書院大門。從此,書院名聲大振,與
白鹿洞、
豫章、
鵝湖同為
江西四大書院。洲上現存"雲章閣",為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重建;"風月樓",是一座富有民族建築風格的磚木結構的三層亭,系清同治七年(1868年)重建。其它還有泮月池、狀元橋、古吉台等書院遺址。自1241年以來,白鷺洲一直是學府所在地,歷經七百餘年,洲上一直書聲琅琅。現為
江西省重點中學--白鷺洲中學所在地。據不完全統計,在全國各地工作的白鷺洲中學的校友,有院士、教授、副教授、研究員和高級工程師等高級職稱的達400多人。 1987年,建成的白鷺洲大橋,將白鷺洲與市區連線起來,上洲極為方便。
釣源古村
吉安市西行20公里,至興橋鎮北行,古樟成林,茂密蔥蘢,綠葉掩映下,青磚黑瓦若隱若現。村里長幼婦孺,怡然自樂,仿佛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為釣源村。北宋年間,與歐陽修同宗的歐陽氏後裔在此肇基,距今近千年。村人尊歐陽修為宗,村內建有文忠公祠堂,“文行忠信”牌匾至今高懸。村莊建築東西南北向,布局呈八卦圖形,宛如迷宮。青 石板鋪成的巷子前窄後寬,150餘幢至今猶存的古建築的屋角皆為弧形,大門斜立,人戲稱“歪門邪道”。依村七口水塘,取“七星伴月”之意。古建築內外亦有木雕、石雕、木刻、石刻、彩繪和鎦金字畫。如鎦金圖《訪賢才於渭濱》和《求富亦求壽考》,人物笑容可掬,服飾鮮活,車鑾華蓋、灘石樹木、山水雲霓,都完整生動。陳列於各家的朱紅色鎏金雕花架子大床,分別雕飾了
麒麟送子、
喜鵲登梅、
八仙過海、竹節梅花圖。釣源人的人生理想、生活意趣,盡在其中。
釣源村的先祖崇尚遁世,建築和裝飾也無不透露出一種隱逸遁世的道家色彩。而村莊的歷史卻有過繁華和喧囂。清鹹豐年間,石刻、木刻、彩繪、楹聯、牌匾、雕屏,有1300多戶,人口近萬,店鋪60餘家,此外還有戲園、賭場、跑馬場等,號稱“小南京”。方圓數百里的官宦富商,經常來這裡博彩聽戲,品茶飲酒。這當時遠近聞名的鄉間都市,昔日繁華至今依稀可辨。文宗遺蹟、八卦村形、商賈世家冶遊的場所,這些給釣源村抹上了一層迷人的色彩。
武功山
武功山位於
安福縣西北部,這裡層巒迭峰,危崖嵯岈,飛瀑騰空,溶洞幽深,風光旖旎,美不勝收。主要景觀分布在三天門、觀音岩、金頂這3個景區之中。三天門景區位於武功山主峰金頂的南面約5公里處,海拔1000米。三天門古稱圖坪坳,四面環山,寬闊平坦,周圍還有眾多的深谷飛瀑。這裡保存有較好的次原始林帶,名木古樹,遮天蔽日,環境幽靜,野趣盎然。龍潭 瀑布、白龍巖瀑布是景區內兩個較大的飛瀑。由三天門往西,沿“之”字形古道登山,約3公里便到了觀音岩。這裡海拔1500米,因其地勢險絕,時見
佛光,故名
觀音岩。這裡的景觀有三空禪師塔、仙逕岩刻、白法庵遺址、孝子剖魚岩等。從白法庵順古道蜿蜒上行約2公里,便到了主峰金頂。這裡
海拔1918.3米,雄踞於群山之上,視野廣闊,無遮無攔。這裡,當海拔達1600米以上時,山上的樹木都消失了,四面全是以白茅為主的草甸,面積達10多萬畝。高山草甸成為江南罕見的風光。
金頂又名
白鶴峰,這裡的景觀較為集中,主要有白鶴寺遺志、葛仙壇,各種奇岩怪石,還是看日出、雲海的好地方。武功山還是宗教文化的繁衍之地。自三國東吳赤烏年間開始,道徒們就已來此修身煉丹。道教祖師葛玄、葛洪及鄭思遠、正一教育天師張彥羽頁 等,都在這裡留下了遺蹤。至今眾多的道壇還屹立予山谷峰巔。武功山聲名遠播,釋家們也接踵而來。到了
明代,山上已是“僧道各半”。白法庵、勝佛禪林等遺志尚在,塔林遍布山上。文人騷客、達官顯貴來攬勝探奇,尋道訪仙者也絡繹不絕。
陶淵明、
黃庭堅、楊萬里、
鄒守益、文天祥、
羅洪先、
徐霞客等在這裡留下了優美的詩文。道、釋、儒3教合流演繹,使這座名山成為多教派、多壇宇、多神祇融和共處的“神山”、“仙境”。
文天祥紀念館
文天祥紀念館于吉安縣城的文山公園內,距吉安市約10公里,建於是984年。
文天祥(1236--1283年),字履善、宋 瑞,號文山,廬陵人。南宋大臣,文學家,偉大的民族英雄。20歲中
狀元,39歲奉詔勤王衛國,40歲任右丞相兼樞密使,督諸路軍馬抗元,兵敗被俘,於是1283年1月9日英勇就義。留下《指南錄》和《指南後錄》等詩作,記載了他奮勇抗元鬥爭的光輝歷程,堪稱"詩史"。獄中所作《正氣歌》,尤為世人所傳頌。文天祥紀念館為一組仿宋建築,雄跨松竹蔥鬱的山崗之上,前臨昌贛公路,依形就勢,氣派非凡。進入高大精美的牌坊,跨過監安橋,登上47級石階,便是雄偉壯麗的文信國公殿。此殿為二層樓閣,紅柱黃瓦,挑角飛檐;底層中央為文天祥塑像。館舍為四合院結構,中為天井,四周長廊連結文山閣、四賢祠、竹居、狀元樓、詩碑樓等。館內陳列有文天祥生平及其
遺物、
手跡、著作等,還有當今名人的書畫作品。文天祥墓在吉安縣富田鄉,距吉安市約50公里,於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修建。1982年、1983年經政府兩次撥款修葺、立碑。
湯湖
湯湖位於遂川縣的西南部,與
湖南省的
桂東縣毗鄰,因有豐富的地熱資源——
溫泉而得此地名。
湯湖的溫泉出水表面混度達攝氏84度,自然流量每晝夜達2050立方米,為江西省溫度最高,流量、壓力最大的地熱資源、區之一。據勘查,湯湖的溫泉發源於湖南的一股冷泉,因湯湖的地殼在歷史上有過斷裂,地殼轉薄,冷泉在熾熱岩漿的熏蒸之下,從這裡奔涌而出,成為了溫泉。縣誌上早有記載:"大鄢泉有口氣如沸,可熟羊豕"。歷史上,這裡有自然泉10餘處,主泉稱"大湯湖"、"小湯湖",泉四周有9個土墩,熱水順坡而下,民間戲稱為"九龜下潭"。湯湖的溫泉水屬高溫弱鹼性重碳酸鈣水,根據醫療礦水對化學成分含量的標準要求,可作
氟水、矽水、梆水等醫療熱水,對
風濕病、
皮膚病有一定的療效。用溫泉水洗浴後使人皮膚滑爽,精神煥發。同時這裡還是江西省重點農業科研單位進行秋冬繁殖的主要場地。1972年,國家將利用湯湖溫泉列為重點建設項目,撥出資金,興建了8幢地熱溫室。此後已有湘贛兩省的40多個農業、水產單位前來進行水稻、甘蔗、魚類等秋冬繁殖試驗,取得了重要成果,有些科研項目還有重大突破
吉州窯遺址
吉州窯坐落在吉安縣永和鎮西側一塊約2公里長、l公里寬的平地上,24座古窯包如崗似嶺,分布其間。這裡曾是古東昌縣的縣城所在地,屬吉州管轄,故稱"古州窯"。它以悠久的歷史,宏偉的規模,豐富而精美的產品,一直為國內外人士所嚮往,是我國保存完好的古名窯遺址之一。
吉州窯始建於晚唐,興於五代、北宋,極盛於南宋,而衰於元代末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據《東昌志》記載:永和鎮"至五代時,民聚其地,耕且陶焉。"到宋時,瓷業興旺,"辟坊巷街三市"、"錦繡鋪有幾千戶,百尺層樓萬餘家,連殿峻字",呈現出"民物繁庶,舟車輻輳"的繁榮景象,永和鎮也成為"天下三鎮"之一。古瓷片、窯具還俯拾皆是,一條條用阻壇和窯磚鋪成各種圖案的長街古巷,縱橫交錯,依舊保留了古資城的風貌。
吉州窯是我國極負盛譽的綜合性窯場,也是全國古代黑釉瓷生產中心之一。所產瓷器種類繁多,已發現的各種器形有120餘種,其中有青釉疑、乳白釉器、綠秘瓷、黑釉瓷、彩繪瓷、雕塑瓷和琉璃器等。特別是"木葉天目"和"剪紙貼花天目"等產品,飲譽中外,列為國寶。宋徽宗用吉州窯造燒的茶具品茶時,評論說:"盞色以青黑為貴,兔毫為上。"
吉州窯的陶瓷是宋、元時期我國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因永和鎮瀕臨贛江,當年主要以贛江水路運輸為主。世界各地的許多博物館和收藏家都珍藏有吉州窯的名貴產品。
建國後,當地政府加強了對這一古窯遺址的保護。1965年郭沫若在吉安訪問時,特別對吉州窯的遺址狀況很關切。他說:南有吉州,北有磁州,還有景德,古窯瓷片在國際上都很珍貴,要妥善保管,這是我國古代文化歷史的見證。
為了繼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探討吉州窯的歷史內涵,1980年10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江西省文物工作隊在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專家指導下,對吉州窯進行了首次發掘。爾後又相繼成立了吉州窯古陶瓷研究所和吉州陶瓷廠,採用傳統技法,研製生產各種仿古瓷,一些檔次較高的器形產品正逐步得到恢復,並遠銷海內外。
井岡山主峰
主峰景區包括:五指峰、水口、雙馬石和荊竹山。
五指峰,又名井岡山主峰,山峰並列如五指,因而得名。五指峰位距茨坪西南六公里,海拔1586米,是自然與人文景觀相結合的景區。景區內山巒疊峰,溝壑縱橫,飛瀑展鏈,動植物物種特別豐富,是一個有山、有水、有林、有洞、有鳥獸的原始深秀的旅遊景區。
水口在五指峰左側,距茨坪九公里。這裡風光極美,尤以曲溪幽谷、碧潭峰巒和杜鵑林為勝。主要景點有水口河谷、金牛戲水、百疊泉、
彩虹瀑(飛龍瀑)、鎖龍潭、藏星岩、
龍門等。
西陽宮
西陽宮是唐宋八大家致意歐陽修的
故里,坐落在永奉縣沙溪鎮約1公里的瀧岡。
西陽宮是一座三殿並列的古建築群。前面有一座高大的圓型拱門,門頂上方書有赫然醒目的“西陽宮”三個大字。右側是瀧岡書院,左側是歐陽文忠公祠,以及《瀧岡阡表》碑亭。進門後,一對方石柱上刻有一副對聯:“亮節失青春,嘆離鶯苦唱,別鵠淒吟,五夜愴神深滲澹” 、“恩倫褒丹陛,憶弋雁失群,丸熊課讀,卅年回首尚辛酸”這是對歐陽修母親鄭氏夫人自誓守節,教子成材的讚美。歐陽修4歲喪父,家境貧寒,其母用荻管在沙盤上教其讀書習字,使之成為名家。“畫荻教子”已成為千古流傳的佳話。後人曾在宮內興建了一幢“荻樓”,以昭示後輩。由於年久失修,早已圮毀。
歐陽文忠公祠與拱門相對,為遞進式雙廳結構,雕龍畫棟,飛檐流翠,朱柱生輝,氣勢壯觀。
瀧岡阡表碑亭是富有民族特色的雙層樓閣,布局勻稱,結構精巧,古色古香。碑亭正中豎立著《瀧岡阡表》碑石。正面刻《瀧岡阡表》,背面刻《歐陽氏世系表》,均為正楷、陰文、直書,字型端莊穩重,雄健有力。這是歐陽修任山東青州太守時護送木請鄭氏靈柩歸葬故里時,從青州帶回來的,至今有近千年,是歐陽修為追懷父母的養育之恩,寫下的一部“動人悲戚、增人涕淚”的家史。1956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將《瀧岡阡表》碑石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來國家又曾多次撥款修葺西陽宮。
歐陽修紀念館
歐陽修紀念館(
永叔公園)位於永豐縣城的恩江北岸,主體建築有宰相府、明道閣、致用閣等,在這座標準的磚木結構的仿古建築內開闢了歐陽修生平事跡陳列室,全面扼要地介紹了歐陽修的生平、政績以及文學、史學等方面的貢獻。館內還有醉翁亭、六一亭、至喜亭、瀧岡阡表碑亭等建築; 5000多平方米的湖;雄偉高大的歐陽修石刻像;古今聞名的歐陽修親自撰書的瀧岡阡表碑;占地近200平方米的假山;近千米的石徑古道,基本形成了一個古典園林式的名人紀念館格局。館內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也十分豐富。樓塔山水坐落有致,步移景遷.
三國東吳古墓遺址
古墓呈凸字形, 墓室用灰色網線紋花紋磚於平地壘砌,由墓門、甬道、前室、左右耳室、左右藻井、後室及正方形迴廊組成,外圍封土高10餘米,整個墓占地900餘平方米。墓葬雖早年被盜,但仍出土了120餘件隨葬品,有銅、鐵、陶、瓷、石質器皿。大都為死者生前所用的日常用品。這些文物中,極為珍貴的有附有人物、神獸的青銅座燈,造型優美的青銅朱雀、青銅白虎,在江西均屬首次發現。青瓷茶具也屬全國發現最早的一套。經國家文物局考古專家實地考察後認定,此墓為"東漢大型藻井磚室土墩墓",建於三國東吳晚期,距今已1700餘年。
據考證,墓主為吉水縣城郊譚埠村人
譚紹。譚紹系三國時期吳王
孫權夫人的姐夫,早年讀書中舉,外出做宮,官至騎都尉,也算是皇親國戚。後因宮廷權位之爭失勢,譚紹便攜家人回到故鄉定居。死後葬於城郊張家屋下東側,共3家,品字形排列,封土高8至9米,狀似3碗大齋飯,人稱"三碗齋"。
古墓發掘後,為不影響京九鐵路的建設,
國家文物局發出《關於做好吉水縣大型漢墓保護工作的意見》的檔案,由當地政府妥善將其搬遷,並按原式重建,於1992年7月竣工開放。
名人
明朝第一才子、第一任內閣首輔、著名學者、對聯大師——
解縉
江西省蘇維埃Government主席、無產階級革命家——
曾山中共早期黨員、永新縣黨組織主要創始人、中共湖北省委書記——
歐陽洛“江西革命三傑”之一、萬安暴動主要領導者——
曾天宇傑出愛國民主人士、中國現代史上著名的“七君子”之一——
王造時湘贛邊界領導人之一、贛西農民自衛軍副總指揮——
賀敏學贛西農民自衛軍副總指揮、特委委員、紅五軍第五縱隊司令員——
王佐湘贛邊界特委和紅四軍前委機要科長、全國政協委員——
賀子珍贛西農民自衛軍副總指揮、特委委員、紅四軍軍參謀長——
袁文才湘贛邊界特委副書記、常委、秘書長、第八機械部部長——
陳正人新疆黨委第一書記、烏魯木齊軍區第一政委、新疆軍區第一政委——
王恩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