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窯(中國古代瓷器窯廠)

吉州窯(中國古代瓷器窯廠)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吉州窯,是漢族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珍品,作為江南地區(江西吉安)一座舉世聞名的綜合性瓷窯,它具有濃厚的地方風格與漢民族藝術特色。吉州窯的豐富燒瓷,經驗和名工巧匠對江西地區瓷業的發展提高,曾起過相當重要的促進作用。吉州古窯興於晚唐,盛於兩宋,衰於元末,因地命名,因當時永和又為東昌縣治,故又名東昌窯、永和窯。吉州窯產品精美豐富,尤以黑釉瓷(亦稱天目釉瓷)產品著稱,其獨創的“木葉天目”、“剪紙貼花天目”和“玳瑁天目”飲譽中外。灑釉、虎皮天目等也是吉州窯的標誌性品種。

卞向和在對中國陶瓷發展中對吉州窯有過認識,他指出:吉州窯在中國陶瓷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吉州窯不僅將中原的制瓷工藝溶於之中,還將吉州本地的人文情趣繪於瓷器上,並在造型,瓷的機理上有新的變化,使吉州窯成為中國瓷的重要品類,才使古代的歐洲中東各國的王室貴族愛上吉州瓷。

基本介紹

  • 瓷窯名稱:吉州窯(又名永和窯)
  • 瓷窯所在地:江西吉安
  • 燒瓷歷史:吉州窯始建於晚唐,衰於元末
  • 生產產品:以黑釉為主、乳白釉、綠釉等
  • 現存廢窯:現存於永和鎮境內有24處瓷窯遺址
  • 保護單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獨特技法:木葉、玳瑁、剪紙貼花
吉州窯的歷史,位置與分布,創燒與斷代,類別與紋樣,白釉彩繪瓷類,黑釉瓷類,綠釉瓷類,黃釉瓷類,吉州窯的保護,吉州窯標本,

吉州窯的歷史

吉州窯是中國現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名窯遺址之一。它始於晚唐,興於五代北宋,極盛於南宋,而衰於元末,距今已有 1200多年的歷史。宋時,永和陶瓷業興旺,“辟坊巷街三市”,“七十二條花街”。錦繡鋪有幾千戶,百尺層樓萬餘家。吉州窯是中國古代黑釉釉瓷生產中心之一。所產瓷器種類繁多,已發現的瓷形有120餘種。按胎釉可分為青釉瓷、乳白釉瓷、綠釉瓷、黑釉瓷、彩繪瓷雕塑瓷和玻璃器等。
吉州窯獨創的木葉天目盞 禪意吉州窯獨創的木葉天目盞 禪意
吉州窯在中國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為推動中國古代瓷業生產,積累製作技藝作出了巨大成就。
吉州窯始建於晚唐,興於五代、北宋,極盛於南宋,而衰於元代末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據《東昌志》記載:永和鎮至五代時,民聚其地,耕且陶焉。到宋時,瓷業興旺,辟坊巷街三市、錦繡鋪有幾千戶,百尺層樓萬餘家,連殿峻字,呈現出“民物繁庶,舟車輻輳”的繁榮景象,永和鎮也成為“天下三鎮”之一。現在古瓷片、窯具還俯拾皆是,一條條用阻壇和窯磚鋪成各種圖案的長街古巷,縱橫交錯,依舊保留了古瓷城的風貌。
吉州窯陶瓷在中國宋元時期是重要的商品之一,它為促進中國和世界各國的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世界各地的很多博物館和收藏家都藏有吉州窯的名貴產品。1975年,在東京博物館舉辦日本出土的中國陶瓷展覽,吉州窯的兔毫斑、鷓鴣斑和玳瑁斑成為傳世珍品,日本國珍藏的剪紙貼花盞被譽為國寶。1976年,在新安海域發現一艘開往朝鮮、日本的中國元代沉船,從沉船中打撈出1.5萬餘件中國的古陶瓷,不少屬吉州窯燒制。韓國中央博物館陳列的42件吉州窯瓷器被視為稀世珍品。英國博物館所藏的吉州窯產鳳首白瓷瓶堪稱瓷中尤物,木葉天目盞則被列為國寶。
自1982年成立了“吉州窯古陶瓷研究所”和“吉州陶瓷廠”後,吉州窯的名貴產品逐步得到恢復,有的仿古瓷、陳設瓷相繼進入了美、英、法、日等國。

位置與分布

吉州窯位於江西吉安市永和鎮境內,北距吉安市市約8公里。隋至宋,吉安稱吉州,故名。在永和鎮西側約2公里長、1公里寬的範圍內,廢窯累累,瓷片和窯具俯拾皆是。現今永和鎮仍殘存著一條條匣缽和窯磚鋪砌的長街古道,這一帶就是古“東昌”縣縣城的所在地。東昌地屬吉州管轄,故名為“吉州窯”,又稱為“永和窯”。
奉為日本國寶的剪紙貼花天目盞奉為日本國寶的剪紙貼花天目盞
吉州窯地處吉安縣東南隅,濱臨贛江,上溯贛州,下達南昌,淺山叢林綿亘數十里,面對瓷土基地青原“雞岡嶺”,有豐富的原料和燃料,交通條件極為 便利。吉州窯在當時“海宇清寧”的環境下.又在鄰近的豐城洪州窯、新乾塔下窯、臨川白滸窯、永豐山口窯和贛州七里鎮窯等的相互促進下得到飛速發展。宋代元豐年間,已是“民物繁庶,舟車輻輳”的“天下三鎮”之一的瓷城了。
吉州窯遺址現有廢窯24處,即窯嶺、茅庵嶺、牛牯嶺、後背嶺、窯門嶺、官家塘嶺、屋後嶺、豬婆石嶺、蔣家嶺、七眼塘嶺、松樹嶺、曹門嶺、亂葬戈嶺、尹家山嶺、本覺寺嶺、上蔣嶺、講經台嶺、曾家嶺、斜家嶺、楓樹嶺、拓樹嶺、自家嶺、天足嶺、下瓦窯嶺等。

創燒與斷代

吉州窯創燒於唐代晚期,經五代、北宋,鼎盛於南宋,至元末終燒,有1200多年的燒造歷史。晚唐時期以燒造醬褐、乳白釉瓷器為主。從北宋開始,醬褐釉瓷停燒,乳白釉瓷繼續燒造,但形制已發生變化,同時增加了新的黑釉瓷品種。這一時期的乳白釉瓷有澀圈、高圈足、瓜棱腹碗、飾褐色點彩缽、器蓋、菱口碟、唇口和蓮瓣紋高足杯等。蓮瓣紋高足杯為北宋常見物。碗、缽、碟等施釉不及底,底式切削粗澀。乳白釉缽厚唇或卷唇,釉不及底,支釘燒,有褐色彩斑,平底或近寬圈足,似五代至北宋時燒造。南宋時期的乳白瓷有各類碗、盞、粉盒等。這些器物多滿釉,碗釉色晶瑩潤澤,開冰裂細紋。
吉州窯獨特的標誌性的玳瑁天目盞黑底黃斑吉州窯獨特的標誌性的玳瑁天目盞黑底黃斑
元代乳白瓷沒有各式碗、碟、高足杯和玉壺春瓶等。高足杯、芒口太平底印花碗、玉壺春瓶和芒口雙魚紋印花碟等,都是元代典型斷代器。
吉州窯黑釉瓷似在北宋時期才開始燒造。南宋時期的黑釉瓷有芒口斂口、卷唇、深腹、外黑內白釉碗、盤、芒口薄唇碟、罐、瓶、注壺、鼎、杯和器蓋等。芒口、底足矮內凹.為吉州窯黑釉碗、盞最常見的特點,且多施滿釉。
元代時期的黑釉瓷有碗、碟、杯、高足杯、罐、黑釉彩繪折唇盆、扁腹壺、鼎、器蓋、鏤空爐和褐釉柳斗紋罐等。碗盞、杯多芒口,腹斜削,較粗糙。折唇盆這種胎型裝飾為宋代所不見,與元代仿銀器作風近似。長頸瓶元墓常有出土。黑釉瓶與元代梅瓶風格接近。各式器蓋和白色乳釘紋作風以及鏤空和半環形小鈕裝飾在南韓海域中國元代沉船的大批元瓷中已有發現。荷葉形器蓋也是元代瓷器盛行的一種。總之吉州窯黑釉瓷器經歷了北宋、南宋和元代3個不同時期,延續時間較長,形制也略有變化。從南宋開始,吉州窯出現了一種新的彩繪瓷,至元代彩繪瓷生產盛極一時。主要器型有粉盒和方唇盆。粉盒蓋面有的彩“尹家個”、“粉合十分”。這“尹家”似與“舒家”(舒翁窯)同時。方唇彩盒的形制近似宋代磁州窯器作風。
吉州窯標誌性的玳瑁盞吉州窯標誌性的玳瑁盞
元代時期,彩繪瓷有很大發展。主要器型有耀、海濤鴛鴦戲水紋瓶、杯、器蓋和折唇盆等。海濤梅竹紋罐與南宋時期躍鹿紋罐紋飾風格不同,海濤紋瓷在中國元代沉船內已有發現。其他如連續幾何紋地、錦地開光圖案和乳釘紋以及半環形小鈕均系元代瓷器中典型的裝飾風格。鏤空乳釘紋杯荷葉形蓋和半環形、三角形小鈕器蓋均與元代瓷器造型相似折唇盆的彩繪紋樣在宋代吉州窯少見,與磁州窯紋樣近似但其折唇的造型裝飾則為元代瓷器仿銀器的一種作風。
吉州窯在北宋末期至南宋初期,出現了一種新的綠釉瓷其中以枕為多。新出土的那種腰圓形蕉葉紋綠釉枕在修水清江和吉水等地均有發現。有的枕底印有“舒家記”款,似為宋代“舒翁窯”產品。

類別與紋樣

吉州窯瓷器種類繁多,紋樣裝飾豐富多彩。按胎釉可分為青釉、黑釉、乳白釉、白釉彩繪和綠釉等類。在裝飾技法上採用木葉、玳瑁、灑釉、剪紙、貼花、剔花、印花、彩繪、劃花、堆塑和絞胎等,變幻無窮,在瓷器的實用性與藝術性上得到統一。青瓷類
吉州窯特色的貼花剔梗吉州窯特色的貼花剔梗
有青綠、米黃、醬褐等釉色。在醬褐釉瓷方面本覺寺窯床底下層和同層位的天足嶺堆積層中發現有醬褐釉豌、罐和短流注壺等一類器物。這兩處都是未經擾亂的堆積層。它的燒造方法和浙江紹興出土的三國青瓷及唐越窯燒造技法相同,使用的是高嶺土襯塊燒。此類器與豐城洪州窯晚唐間燒造的短流注壺、雙系罐,河南鶴壁集窯瓷壺、注子和雙系罐等相近似。青瓷器質粗夾細砂,胎釉間先施一“化妝土”,再燒一層醬褐釉。釉不及底,碗內襯貼五六塊高嶺土,以免疊燒時搭釉。這些產品的燒造年代可提早到唐代晚期。青灰、米黃釉瓷器在尹家山嶺、上蔣嶺、茅庵嶺等均有出土,胎質灰白,較堅,數量很少,與吉州窯的胎質相同。主要器物有蓮瓣紋高足杯、刻畫纏枝暗花碗、淺腹盤、鼎爐、圈足盤、素麵高足杯和碟等,有的施釉不及底,開冰裂細片。盤、碗和素麵高足杯等,底露紫紅色不施釉"血底足",其中蓮瓣紋高足杯似五代期間燒造,其他器物均見於江西省南昌、清江、東鄉和新乾等地宋元墓。從胎釉分析,應是吉州窯燒造。有的如仿龍泉釉高足杯,因火候、胎土和燒造技術上的差異,釉色青中泛黃。乳白釉瓷類
吉州窯的釉下彩繪和開創性的開光手法吉州窯的釉下彩繪和開創性的開光手法
胎質灰白較細。以碗、盞、碟、缽為多。釉色白中泛青黃,釉薄不及底,近似早期影青瓷。底足切削較粗糙.底式有平底、圈足之分,有的圈足高達2.7厘米。乳白釉瓷以碗為多,窯床底下堆積層所出厚唇和折唇碗始燒於晚唐五代,至元代末期。碗內底一般多印有“吉”、“記”、“太”或醬釉書以“吉”、“記”、“福”,少數器書“慧”、“太平”和“本覺”等款識。常見器型還有玉壺春瓶、器蓋、粉盒、小罐和玩具等。乳白釉瓷以印花裝飾為主,多見於碗、瓶和碟一類器。印花碗內底多飾梅花、纏枝花卉、雙魚戲水或鳳采牡丹圖案,口沿空間以回紋填補。玉壺春瓶器腹兩側壓印一組鸞鳳主題圖案,圖案以外的空間部位飾以纏枝牡丹,近底部環以凸如意首紋一周。主題突出,紋樣嚴謹精緻,布局勻稱明麗,達到了裝飾與造型的統一,具有定窯型印花瓷的典型風格。這說明吉州窯不僅富於創新,還善於博採眾長。

白釉彩繪瓷類

彩繪瓷屬釉下彩,是直接在胎坯上彩繪,然後施加薄釉。它與磁州窯彩繪瓷先在胎壁上塗以白粉,然後施釉再著色彩不同,兩者似有承前啟後的密切關係。此類彩繪瓷的胎釉與乳白釉瓷相同。主要器物有罐、瓶、盆、爐、壺、枕、粉盒、器蓋和玩具等。紋樣裝飾多為吉祥如意等與民間習俗相關聯的寫意畫。如蛺蝶、雙魚、雙鴨戲水(成雙)、躍鹿(祿)、鵲(喜)、回紋(連續不斷)等,以及與繪畫相聯的折枝梅、蘆草、梅竹,和圖案有關的海濤、八封、六邊形和連弧紋等。畫面的各種構思都是根據不同的造型需要而設計的,遠看主題突出,近觀紋樣精細。一般來說,瓶類頸部飾弦紋、回紋,腹部飾海濤或六、四連弧開窗,內多繪躍鹿、雙鴨戲水圖案,有的則繪芍藥、飛蝶、梅花,點綴以竹葉或纏枝花草,構圖靜中有動,具有安定、和諧、新穎的美感。罐類器亦多飾連弧開光、躍鹿、海濤、花蝶、蘆草和蓮瓣紋;盤多繪雙魚戲水,與器物的形制配合得十分協調。壺類器多飾花蝶、纏枝蔓草、梅花、蘆草紋樣。杯形器多飾弦紋、梅蝶紋。粉盒蓋面多為弦紋、葵花、梅花、蘆草、蘆雁、蓮瓣和乳釘紋樣。瓷枕邊沿多為寬頻弦紋,內為三弧、八弧開窗,窗內繪以梅竹、松枝、海濤紋,有的為四邊或六邊連續"山"字形構圖。鼎爐頸部多飾回紋,腹為連弧開窗,內繪梅竹、蓮花、躍鹿、八卦、鴛鴦戲水、窗外襯托以蓮瓣、四邊或六邊幾何紋樣,裝飾和造型十分統一。
吉州窯標誌性的灑釉吉州窯標誌性的灑釉

黑釉瓷類

黑釉瓷是吉州窯開放“異彩的山花”,又稱之為“天目瓷”。它利用廉價的天然黑色塗料,通過獨特的製作技巧,產生變化多端的釉面與紋樣,達到清新雅致的效果,表現出民間的"實用藝術和樸素風格"。常見器物有碗、盤、碟、缽、瓶、壺、杯、高足杯、鼎爐、罐、器蓋和玩具等。胎質夾細砂。
吉州窯的鷓鴣斑 黑底白斑灑釉吉州窯的鷓鴣斑 黑底白斑灑釉
黑釉瓷紋樣裝飾大體有剪紙貼花、彩繪、灑釉、剔花、刻花.劃花、木葉貼花和素天目等。其中剪紙貼花和木葉貼花裝飾僅見於吉州窯,是風格獨具的裝飾。而“油滴”、“兔毫”、“灑釉”等窯變色斑更是黑釉瓷中的名貴品種。據史書記載,宋人鬥茶品茶專尚兔毫盞。宋徽宗說過:"盞色以青黑為貴,兔毫為上。"新近出土的黑釉瓷紋飾有木葉紋、鸞鳳紋、鹿樹兔毫紋、月梅紋、月竹紋、灑釉蘆荻紋、散綴梅花、虎皮斑、剔花填釉折枝梅等。各種窯變色斑猶如雲霧、細雨、蘆花、玳瑁的甲殼、虎皮的紋斑或青、藍、綠、紫的火焰,這些異彩繽紛的釉面裝飾,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大自然美好的記憶。剪紙貼花多運用在碗盞內壁,採用同一樣式的剪紙,三點或四點均齊排列,口沿襯以二方連續的帶狀花邊,使畫面整體與盞碗輪廓勻稱協調。木葉紋裝飾和剪紙貼花一樣是吉州窯裝飾藝術中的兩朵奇范。這種木葉紋多裝飾在黑釉碗(盞)內,有單片的木葉,有半葉掛於盞邊的,也有雙葉萱落或三葉散點的。吉州窯黑釉彩繪瓷多為月光底下的梅樹、竹枝、飛蝶或風雪中的蘆花,有含蓄的風味和濃厚的國畫意境,開創了釉上彩繪的先河。在文字裝飾上,有壓印、彩書“吉”、“記”、“福”、“慧”、“太平”、“粉合十分”、“尹家個”、“本覺”、“舒家記”或剪紙“金玉滿堂”、“長命富貴”和“福壽康寧”等,表達了民間習俗和嚮往美好康樂的願望。黑釉剔花填釉折枝梅裝飾,迎雪盛開,別具雅趣。簡練的刀法,剔畫得形神兼備。
吉州窯獨特多彩的技法吉州窯獨特多彩的技法
瓷塑技藝也頗具盛名。各種瓷塑包括有人像、牧童騎牛、雞鴨、牛、虎、象棋、瓷珠等。其中牧童騎牛與南韓海域中國元代沉船中的景德鎮窯牧童騎牛瓷塑極相近似。其中有一彩繪瓷片,上繪人像,側置一酒罈,極似宋畫。這些優秀的裝飾藝術對研究宋代窯業、地方歷史和服飾是重要借鑑,至今仍是我們陶瓷工藝上值得繼承和發揚的珍貴遺產。

綠釉瓷類

綠釉瓷屬於低溫鉛釉。主要器型有盆、枕、碗、盞、碟、長頸瓶、壺、三足爐、器蓋和建築飾物等,以枕為多。胎質粗松。主要紋樣有弦紋、蕉葉、乳釘、纏枝牡丹和水波紋等,均系釉下刻畫或壓印。瓷枕以北部各窯堆積發現最多,這類瓷枕在江西修水、臨川和豐城等地均有發現。

黃釉瓷類

吉州窯還燒造黃釉瓷。主要器型是三乳足鼎爐、爐壁壓印有凸瓣牡丹或水波紋樣。
吉州窯獨特的寫釉技法吉州窯獨特的寫釉技法
吉州窯遺址
坐落在江西省吉安縣永和鎮西側一塊約2公里長、1公里寬的平地上,24座古窯包如崗似嶺,分布其間。這裡曾是古東昌縣的縣城所在地,屬吉州管轄,故稱"古州窯"。它以悠久的歷史,宏偉的規模,豐富而精美的產品,一直為國內外人士所嚮往,是我國現在保存完好的古名窯遺址之一。

吉州窯的保護

吉安市該縣把“保護和開發吉州窯”列入2004年該縣21件大事之一,將其建設成為贛中歷史文化名鎮名窯遊覽區,讓更多人一睹千年古窯的風采。
吉州窯極富藝術性的甩釉寫釉技法吉州窯極富藝術性的甩釉寫釉技法
位於吉安市永和鎮西側的吉州窯是宋元時期國內外著名的民間燒瓷窯場,窯場內遺存的24座窯包如山似崗,文物豐富,是世界上已知現存最大的古窯包遺址群。2001年,吉州窯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準備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為保護好這座千年古窯,吉安市制定了科學的吉州窯遺址保護規劃,每年撥出專款用於吉州窯的保護和開發。窯址所在地的永和鎮也經常會同縣文物保護部門深入保護區內,做好宣傳工作,嚴禁掘土建設,並成立民眾性的保護組織和專門巡防隊,加強夜間巡邏防範,打擊和制止偷盜文物行為。

吉州窯標本

每一個重要窯口標本是我們初學者所必備的學習物品,它更能直觀的讓我們了解吉州窯口的胎質、窯變釉、以及手感等多個方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