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祖父

從祖父

“從祖父”作為親屬關係稱謂詞

(1)從“祖父”本義,既指祖父的親兄弟,也指祖母的親姊妹的夫婿。是父親的從父。即父親的伯父、叔父與姨父。即伯祖父、叔祖父、姨祖父。對稱:從孫女/從孫男。“從祖父” 作為述賓短語,指的是跟從祖父(做什麼事情)。

(2)從祖“父”本義,指的是祖父的親兄弟的男兒,即伯祖父/叔祖父(即從祖“祖父”)的男兒,即祖父的侄男(即從男/兄子/弟子),是父親的從父兄弟(即叔伯兄弟)。又稱,再從父。對稱:再從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從祖父
  • 外文名:grandfather's brother's son
  • 拼音:zònɡ zǔ fù
  • 注音:ㄗㄨㄥˋ ㄗㄨˇ ㄈㄨˋ
  • 簡稱:從祖父
  • 解釋稱謂一:伯祖父、叔祖父、姨祖父
  • 解釋稱謂二:再從父、從父伯父、從父叔父
  • 配偶:從祖母
  • 同類稱謂:再從母、從父姨母
  • 對稱稱謂一:從孫女、從孫男
  • 對稱稱謂二:再從子
親屬稱謂詞,從“祖父”含義,從“祖父”示例,從祖“父”含義,從祖“父”示例,父裹義含義,父裹義示例,兩義區別,爭議,述賓短語,

親屬稱謂詞

從“祖父”含義

從“祖父”本義,既指祖父的親兄弟,也指祖母的親姊妹的夫婿。是父親的從父。即父親的伯父、叔父與姨父。即伯祖父、叔祖父、姨祖父(源於群婚制度,母之姊妹謂從母,父之兄弟謂從父,從母招從父)。
大母的親姊妹,上古母系社會稱為從大母(“”+“大母”的意思);
王母的親姊妹,上古母系社會稱為從王母(“”+“王母”的意思);
王父親兄弟上古母系社會稱為從王父(“”+“王父”的意思);
祖父親兄弟上古父系社會稱為從祖父(“”+“祖父”的意思);
祖父親兄弟上古父系社會稱為從祖祖父(“從祖”+“祖父”的意思);
祖父親兄弟代稱為從祖父(“”+“祖父”的意思),簡稱為從祖(“”+“”的意思);
祖父親兄弟代稱為伯祖父叔祖父,簡稱為伯祖叔祖
祖父親兄弟,現代稱為伯祖父叔祖父
祖父上古漢語稱為從大父、從王父、從祖王父從祖祖父代稱為從祖父(簡稱為從祖)、伯祖父(簡稱為伯祖),現代稱為伯祖父
祖父上古漢語稱為從大父、從王父、從祖王父從祖祖父代稱為從祖父(簡稱為從祖)、叔祖父(簡稱為叔祖),現代稱為叔祖父
祖父和從“祖父”是同父親的兄關係(即親兄弟),祖父和從“祖父”的父親都是曾祖父
親屬關係在五服之內,從“祖父”死後的喪服小功
祖父親兄弟的幾種稱謂中,代以後最頻繁普遍的稱謂是“從祖”,因此,“從祖”在古籍裡面往往是“從祖祖父”、“從祖王父”、“從祖父”靈活習慣的用法。

從“祖父”示例

·房玄齡褚遂良許敬宗李淳風敬播令狐德棻等《晉書·列傳第四十·卞壼傳(從父兄敦、劉超、鐘雅)》:“(鐘雅)避亂東渡,元帝【東晉中宗元皇帝】(司馬睿)以(鐘雅)為丞相記室參軍,遷臨淮(郡)內史振威將軍。頃之,(鐘雅)征拜散騎侍郎,轉尚書右丞。時有事於太廟,雅【鐘雅】奏曰:‘陛下繼承世數,於京兆府君(司馬防)為玄孫,而今祝文曾孫,恐此因循之失,宜見改正。又禮,昆弟從祖父(從︱祖父新義)也。景皇帝【西晉世宗景皇帝】(司馬師)自以功德為世宗,不以伯祖而登廟,亦宜除伯祖之文。’(東晉中宗元皇帝司馬睿)詔曰:‘禮,事宗廟,自曾孫已下皆稱曾孫,此非因循之失也。義取於重孫,可歷世共其名,無所改也。稱(西晉世宗景皇帝司馬師伯祖不安,如所奏。’”
河內郡溫縣司馬氏世系表
司馬懿
【西晉
高祖】
司馬師
【西晉
世宗】
司馬照⊕
無子
無子
司馬建之
不詳
司馬昭
【西晉
太祖】
司馬炎
【西晉
世祖】
司馬衷
【西晉
惠皇帝】
無子
無子
無子
司馬秀
不詳
無子
無子
司馬鄴
【西晉
哀宗】
無子
司馬熾
【西晉
仁祖】
無子
司馬照⊕
司馬遵之
不詳
司馬睿
【東晉
中宗】
司馬紹
【東晉
肅祖】
司馬衍
【東晉
顯宗】
司馬丕
【東晉
哀皇帝】
司馬奕
【東晉
廢皇帝、
海西縣公】
司馬岳
東晉
康皇帝
司馬聃
【東晉
孝宗】
司馬昱
【東晉
太宗】
司馬曜
【東晉
烈宗】
司馬德宗
【東晉
安皇帝】
司馬德文
【東晉
恭皇帝】
司馬毗
無子
無子
司馬黎⊕
司馬黎⊕
無子
不詳
不詳
司馬康之
不詳
註:人名後加⊕,表示存在過繼、收養等關係。
附:
1.司馬鄴,又名司馬業。
2.司馬義,又名司馬羲。
3.司馬蕤(ruí),生父是司馬攸,嗣父是司馬定國。
4.司馬照,生父是司馬蕤,嗣父是司馬冏(jiǒnɡ)。
5.司馬攸,生父是司馬昭,嗣父是司馬師。
6.司馬柔之,生父是司馬宗的兒子,嗣父是司馬冏。
7.司馬遵,生父是司馬蕤,嗣父是司馬穎。
8.司馬沖,生父是司馬睿,嗣父是司馬毗(pí)。
9.司馬黎,生父是司馬模,嗣父是司馬虓(xiāo)。
10.司馬紹的廟號,一作肅祖,一作肅宗。

從祖“父”含義

從祖“父”本義,指的是祖父的親兄弟的男兒,即伯祖父/叔祖父(即從祖“祖父”)的男兒,即祖父的侄男(即從男/兄子/弟子),是父親的從父兄弟(即叔伯兄弟)。
父親從父兄弟上古漢語稱為再從父(“再從”+“”的意思),分為從父伯父和從父叔父,簡稱為從父伯和從父叔;
父親從父兄弟上古漢語稱為從祖父(“從祖”+“”的意思),分為從伯父從叔父,簡稱為從伯和從叔
父親從父兄弟代稱為再從父(“”+“”的意思),分為從伯父從叔父,簡稱為從伯從叔
父親從父兄弟代稱為同堂伯父和同堂叔父,簡稱為同堂伯和同堂叔;
父親從父兄弟代簡稱為堂伯父和堂叔父,簡稱為堂伯和堂叔;
父親從父兄弟,現代稱為叔伯伯父和叔伯叔父。
父親從父兄上古漢語稱為再從父從祖父、從父伯父(簡稱為從父伯),代稱為從父、從伯父(簡稱為從伯)、同堂伯父(簡稱為同堂伯),代簡稱為堂伯父(簡稱為堂伯),現代稱為叔伯伯父;
父親的從父弟,上古漢語稱為再從父從祖父、從父叔父(簡稱為從父叔),代稱為從父從叔父(簡稱為從叔)、同堂叔父(簡稱為同堂叔),代簡稱為堂叔父(簡稱為堂叔),現代稱為叔伯叔父。
父親和從祖“父”是同祖父兄弟關係(即從父兄弟),父親和從祖“父”的祖父都是曾祖父
親屬關係在五服之內,從祖“父”死後的喪服小功

從祖“父”示例

爾雅·釋親》:“從父晜弟為從祖父(從祖︱父本義),從祖晜弟為族父。”
儀禮·喪服》:“(小功)報從祖父(從祖︱父本義)、從祖昆弟長殤。”
國語·周語中》:“今陳侯陳靈公】(媯平國)不念胤續之常,棄其伉儷妃嬪,而帥其卿佐(孔寧、儀行父)以淫於夏氏【夏姬,姓名:姬少(上孔下皿)】,不亦嬪姓矣乎?陳,我大姬之後也。棄袞冕南冠以出,不亦簡彝乎?是又犯先王之令也。”三國·東吳·韋昭《國語韋氏解》:“夏征舒叔【夏御叔(媯御)】。[夏御叔(媯御)]即陳公子夏(媯西)之、靈公【陳靈公】(媯平國)之從祖父(從祖︱父本義),媯(ɡuī)姓也,而靈公【陳靈公】(媯平國)淫其[夏姬,姓名:姬少(上孔下皿)],是為(xiè)(dú)其姓也。”
陳國媯姓世系表
媯杵臼【陳宣公
媯款【陳穆公
媯朔【陳共公
媯平國【陳靈公
媯西
媯御#
媯征舒
姬踕【鄭文公
姬蘭【鄭穆公
姬少(上孔下皿)#
註:
1.人名後加#,表示存在婚姻關係。
2.媯西,即公子夏。
3.媯御,即夏御叔。
4.媯征舒,即夏征舒。
5.姬少(上孔下皿),即夏姬。
析:媯平國的父親媯朔和媯御(夏御叔)是從父兄弟,因此,媯御(夏御叔)是媯平國的從祖父。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卷二十三·竇融列傳第十三》:“融【竇融】見更始玄漢更始皇帝】(劉玄)新立,東方尚擾,不欲出關,而高祖父嘗為張掖(郡)太守從祖父(從祖︱父本義)為護羌校尉從弟亦為武威(郡)太守,累世在河西,知其土俗,獨謂兄弟曰:‘天下安危未可知,河西殷富,帶河為固,張掖屬國精兵萬騎,一旦緩急,杜絕河津,足以自守,此遺處也。’”
南宋·楊仲良皇宋通鑑長編紀事本末·卷第五十五·英宗皇帝·濮議》:“[北宋英宗趙曙(趙宗實)] 今若以本生北宋濮安懿皇趙允讓)為皇,則濮安懿(親)王(趙允讓)為從祖父(從祖︱父本義),反為小功,而濮安懿王夫人【濮安懿後(譙國夫人)】(王氏)【濮安懿後(襄國夫人)】(韓氏)是本生嫡母也,反為義服。”
涿郡趙氏世系表
趙炅【太宗】
趙恆【真宗】
趙禎【仁宗】
趙曙【英宗】⊕
趙頊【神宗】
趙允讓【濮安懿皇】
註:人名後加⊕,表示存在過繼、收養等關係。
附:
1.趙炅,本名趙匡義,曾用名趙光義。
2.趙恆,本名趙德昌,曾用名趙元休、趙元侃。
3.趙恆,本名趙德嚴,曾用名趙元俊。
4.趙禎,本名趙受益。
5.趙曙,本名趙宗實。
6.趙頊,本名趙仲鋮。
7.趙曙,生父是趙允讓,嗣父是趙禎。
·郝懿行爾雅義疏》:“雲從父晜弟者,是即世父叔父也,當為從父。而言從祖父(從祖︱父本義)者,言從祖而別也,亦猶世父叔父從祖祖父之例也。”
王力古代漢語·古漢語通論(二十一)》:“伯叔稱為從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其稱為從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其稱為從祖父(從祖︱父本義),俗稱堂伯、堂叔,這是同曾祖伯叔,其稱為從祖母(堂伯母、堂叔母),堂伯叔之稱為從祖晜弟,又稱為再從兄弟從堂兄弟),這是同曾祖兄弟。”
王力古代漢語·古漢語通論(二十一)》:“男子從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從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從祖父(從祖︱父本義)(堂伯、堂叔)、從祖母(堂伯母、堂叔母)、從祖晜弟(再從兄弟)、從父姊妹(堂姊妹)、外祖母父都是小功女子丈夫姑母姊妹,為娣婦姒婦也是小功。”
從祖父

父裹義含義

從祖父裹義,指的是比“本義從祖︱父”血緣關係更遠的男子
親屬關係在五服之內或之外,裹義從祖︱父死後的喪服緦麻無服
從祖父

父裹義示例

北齊·魏收魏書·列傳第四十六·楊播傳》:“靈太后宣武靈皇后】(胡氏)嘗從容謂昱【楊昱】曰:‘今帝【北魏肅宗孝明皇帝】(元詡)年幼,親萬機,然自薄德化不能感親姻,在外不稱人心,有所聞,慎勿諱隱。’昱於是奏揚州刺史李崇五車載貨,恆州刺史楊鈞造銀食器十具,並餉領軍元叉靈太后宣武靈皇后】(胡氏)召叉夫妻,泣而責之。叉深恨之。昱第六舒【楊舒】(元氏),武昌(郡)王和【元和】之,和即叉之從祖父(從祖︱父裹義)。舒早喪,有一,及終喪而元氏頻請別居。昱父椿【楊椿】乃集親姻泣而謂曰:‘我(楊舒)不幸早終,今,何匆匆便求離居?’(元氏)不聽。”註:元叉妻子宣武靈皇后胡氏之
司州洛陽縣中部鮮(xiān)卑拓跋氏(元氏)世系表
拓跋珪【太祖】
拓跋嗣【太宗】
拓跋燾【世祖】
拓跋晃
【恭宗】
拓跋浚【高宗】
拓跋弘【顯祖】
元宏
【高祖】
元恪
【世宗】
元詡
【肅宗】
元子邃
不詳
不詳
元長儒
元朗
【後廢帝、安定
郡王】
元黃頭
元楨
元曄
【廢皇帝、東海
郡王】
無子
拓跋余
【廢皇帝、
南安郡
隱王】
無子
拓跋萬
元顯
元宣洪
不詳
元謙
元棽
不詳
拓跋霄
元伯和
元承完
無子
元倪
元承宗
不詳
拓跋根
無子
不詳
不詳
元德隆
不詳
註:人名後加⊕,表示存在過繼、收養等關係。
附:
1.拓跋宏改拓跋姓為元姓。
2.元叉,又名元乂。
3.元彬,生父是元楨,嗣父是拓跋太洛。
4.拓跋渾,生父是拓跋熙,嗣父是拓跋連。
5.元繼,生父是拓跋霄,親生祖父是拓跋渾,嗣祖父是拓跋根。
6.拓跋珪的廟號,先為烈祖,北魏高祖元宏太和十五年(491年)改為太祖,西魏文帝元寶炬大統年間(535年—551年)改為烈祖。
析:
1.《魏書》中的“從祖父”僅一例。
2.無論按照元叉(元乂)的親生祖父拓跋霄還是出繼曾祖父拓跋根計算,元和都比元叉(元乂)大一輩,但都是元叉的“三從祖∣父”,不是從祖父,因此,“和即叉之從祖父”的記載可能有誤。若“和即叉之從祖父”的記載勉強算對的話,則只能將“從祖∣父”理解成“三從祖∣父”的泛稱。

兩義區別

“本義從祖父”和自己的祖父是共祖父兄弟關係,而“裹義從祖父”和自己的祖父是共曾祖父以上(含共曾祖父)的兄弟關係。
表1-1:上古漢語親屬稱謂表
高王父

曾王父

王父


昆弟
從祖
王父
從祖
從祖
昆弟
從祖
兄子/
從祖
弟子
從父
昆弟
從父
兄子/
從父
弟子
從父
兄孫/
從父
弟孫
兄孫/
弟孫
兄曾孫/
弟曾孫
表1-2:上古漢語親屬稱謂表

曾祖父

祖父


兄弟
從祖
祖父
從祖
從祖
兄弟

從父
兄弟
再從




曾孫
親屬稱謂表2-1:晉代以後親屬稱謂表
族父

祖父
再從
再從
兄弟
再從




曾孫
親屬稱謂表2-2:晉代以後親屬稱謂表
再從
祖父
三從
三從
兄弟

祖父
再從
三從子
從兄弟
從曾孫
親屬稱謂表3-1:唐代以後親屬稱謂表

高祖父
再從
曽祖父
三從
祖父
四從
四從
兄弟

曽祖父
再從
祖父
三從
四從子
再從
三從子
三從孫
再從曾孫
從曾孫
從玄孫
親屬稱謂表4-1:五代以後親屬稱謂表
再從祖父
三從
再從
從曾孫
親屬稱謂表2-3:晉代以後親屬稱謂表
伯高祖父
叔高祖父

伯曾祖父

叔曾祖父
再從
伯祖父
再從
叔祖父
三從
伯父
三從
叔父
四從

四從
伯曾祖父
叔曾祖父

伯祖父

叔祖父
再從
伯父
再從
叔父
三從

三從
三從

伯父

叔父
再從

再從
再從
再從
侄孫





侄孫

侄曾孫
侄玄孫
親屬稱謂表3-2:唐代以後親屬稱謂表
伯高祖父
叔高祖父

伯曾祖父

叔曾祖父
再從
伯祖父
再從
叔祖父
三從
伯父
三從
叔父
四從兄弟
伯曾祖父
叔曾祖父

伯祖父

叔祖父
再從
伯父
再從
叔父
三從
侄/
四從
伯祖父
叔祖父

伯父

叔父
再從
侄/
三從
再從
侄孫/
三從
伯父
叔父
從兄弟

侄/
再從

侄孫/
再從

侄曾孫/
再從
曾孫
侄/

侄孫/

侄曾孫/

曾孫
侄玄孫/

玄孫
親屬稱謂表3-3:唐代以後親屬稱謂表
伯曾祖父
叔曾祖父

伯祖父

叔祖父
從堂
伯父
從堂
叔父
伯祖父
叔祖父

伯父

叔父
從堂
侄男
伯父
叔父
親屬稱謂表5-1:近代、現代漢語親屬稱謂表
天祖父
伯高祖父
叔高祖父
從父
伯曾祖父
從父
叔曾祖父
再從父
伯祖父
再從父
叔祖父
三從父
伯父
三從父
叔父
四從父

四從父
高祖父
伯曾祖父
叔曾祖父
從父
伯祖父
從父
叔祖父
再從父
伯父
再從父
叔父
三從父

三從父
三從父
侄男
曾祖父
伯祖父
叔祖父
從父
伯父
從父
叔父
再從父

再從父
再從父
侄男
再從父
侄孫男
祖父
伯父
叔父
從父兄
從父弟
從父
侄男
從父
侄孫男
從父
侄曾孫男
父親
兄親
弟親
侄男
侄孫男
侄曾孫男
侄玄孫男
己身
男親
孫男
曾孫男
玄孫男
來孫男
高王母
曾王母
王母
母親
己身
甥曾孫女
從母
姊妹
從母
甥女
從母
甥孫女
姨王母
從母
姨母
再從母
姊妹
再從母
甥女
姨曾王母
從母
姨王母
再從母
姨母
三從母
姊妹
高大母/老太老姥
曾大母/太老姥
從曾大母/姨太老姥
大母/老姥
從大母/姨老姥
再從大母/姨家姨老姥
母親/阿姥
從母/姨姥
再從母/姨家姨姥
三從母/姨家姨家姨姥
己身
姊妹
從母姊妹/姨姊妹
再從母姊妹/姨姨姊妹
三從母姊妹/姨姨姨姊妹
女親
從女/甥女
再從女/姨甥女
三從女/姨姨甥女
孫女
從孫女/甥孫女
再從孫女/姨甥孫女
曾孫女
從曾孫女/甥曾孫女
玄孫女
高王母/老太姥姥
曾王母/太姥姥
姨曾王母/姨太姥姥
王母/姥姥
姨王母/姨姥姥
從母姨王母/姨家姨姥姥
母親/媽咪
姨母/姨媽
從母姨母/姨家姨媽
再從母姨母/姨家姨家姨姥
己身
姊妹
從母姊妹
再從母姊妹
三從母姊妹
女親
甥女
從母甥女
再從母甥女
孫女
甥孫女
從母甥孫女
曾孫女
甥曾孫女
玄孫女

爭議

西晉·陳壽三國志·吳書九·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周瑜,字公瑾,廬江(郡)舒(縣)人也。從祖父景【周景】,景忠【周忠】,皆為太尉異【周異】,洛陽(縣)令。……瑜從父尚【周尚】為丹楊(郡)太守,瑜往省之。”
三國志》“從祖父”問題考證:“大多數人基於現代稱謂的思維慣性,素來將‘從祖父’認同為祖父輩,並且很難接受一直認為的‘周忠是周瑜)父’忽然變成了‘周忠和周瑜同輩’,說實話我最初也是萬分不願意相信,但是事實究竟是怎樣的呢,還是得看證據。”
廬江郡舒縣周氏世系表1
周興
不詳
周忠
周暉
不詳
不詳
析:
1.《三國志》中的“從祖父”僅一例。
2.周異和周尚的父親都不詳,因此,周景、周崇、周忠、周尚和周瑜的關係也無法確定。
3.該表是周瑜家族譜系的一種可能。
廬江郡舒縣周氏世系表2
周興
不詳
周忠
周暉
不詳
不詳
不詳
不詳
析:該表是周瑜家族譜系的另一種可能。
·杜佑通典·禮典第九十三》:“(西晉鹹寧)四年(278年),陳留國(郡王)【曹魏元皇帝】[曹奐曹璜)]上,燕(縣)公(曹宇)是(陳留國郡)王【曹魏元皇帝】[曹奐曹璜)]之,(陳留國郡)王【曹魏元皇帝】[曹奐曹璜)]出奉明帝【曹魏烈祖明皇帝】(曹叡)祀,(燕縣公曹宇)今於(陳留國郡)王【曹魏元皇帝】[曹奐曹璜)]為從祖父(有誤,應為叔父)。有司奏:‘[陳留國郡王曹魏元皇帝】曹奐曹璜)]應服周,不以親疏尊卑為降。’(西晉世祖武皇帝司馬炎)詔曰:‘(陳留國郡)王【曹魏元皇帝】[曹奐曹璜)]奉魏氏,所承者重,不得服其私親(燕縣公曹宇)。’”
沛國譙縣曹氏世系表
曹初
不詳
不詳∷
不詳
曹興
不詳
不詳
曹叔興
不詳
不詳
不詳
曹騰【高皇帝】
曹嵩【太皇帝】⊕
曹操【太祖】
不詳
無子
曹丕【高祖】
曹叡【烈祖】
曹芳【廢帝、齊王】⊕
曹髦【廢帝、高貴鄉公
曹奐【元皇帝】⊕
曹過
曹芳【廢帝、齊王】⊕
不詳
不詳
曹奐【元皇帝】⊕
不詳
不詳
夏侯氏
夏侯氏
夏侯氏
曹嵩【太皇帝】⊕
夏侯氏
夏侯氏∷
夏侯氏
夏侯褒
不詳
夏侯氏∷
夏侯氏
無子
註:
1.人名後加⊕,表示存在過繼、收養等關係。
2.人名後加∷,表示該人物的譜系關係無法根據現有的文獻資料來確定,而是根據稱謂關係來確定。
3.西晉·陳壽《三國志·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曹洪,字子廉,太祖從弟也。”西晉·陳壽《三國志·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曹休,字文烈,太祖族子也。”表中曹鼎的父親(即曹洪的祖父、曹休的曾祖父)的譜系關係,根據將從弟定義為從祖弟、族子定義為族子本義(即曹洪是曹操的從祖弟,曹休是曹操的族子)得出。
4.西晉·陳壽《三國志·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夏侯淵,字妙才,惇族弟也。”表中夏侯淵的曾祖父的譜系關係,根據將族弟定義為族弟本義得出。
5.西晉·陳壽《三國志·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夏侯尚,字伯仁,淵從子也。”由“淵從子”,可知夏侯淵(即夏侯霸的父親)與夏侯尚的父親(即夏侯玄的祖父)不是親兄弟。西晉·陳壽《三國志·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引曹魏·魚豢《魏略》:“時征西將軍夏侯玄,於霸為從子,而玄於曹爽為外弟。”因為夏侯霸的父親(即夏侯淵)與夏侯玄的祖父(即夏侯尚的父親)不是親兄弟,所以“(夏侯玄)於霸為從子”中的從子不是“從子本義”,而是“從子裹義”。再從“(夏侯玄)於霸為從子”中的從子是“從子裹義”,推出夏侯霸的父親(即夏侯淵)與夏侯玄的祖父(即夏侯尚的父親)是從父兄弟,符合“夏侯尚,字伯仁,淵從子也。”的說法。由此得出表中夏侯尚的祖父(即夏侯玄的曾祖父)的譜系關係。
附:
1.曹真,本姓秦,其父秦邵(字伯南)是曹操的朋友。東漢興平(194年—195年)末年,曹操在豫州作戰,外出偵察時,遭遇敵軍追殺,跑到秦邵家中,秦邵幫助曹操躲藏起來,然後自己冒名頂替,欺騙對方軍隊,來掩護曹操,敵軍誤以為秦邵就是曹操,殺死他之後離去,曹操由此躲過一劫。曹操感激秦邵恩德,收養秦邵的子女,賜姓曹氏。
2.曹節,又名曹萌。
3.曹嵩,本姓夏侯,生父是夏侯氏,嗣父是曹騰。三國·吳·佚名《曹瞞傳》:“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於惇為從父兄弟。”西晉·郭頒《魏晉世語》:“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於惇為從父兄弟。”
4.曹奐,本名曹璜,生父是曹宇,嗣父是曹丕。
5.曹熙,是曹真(秦真)的族孫,嗣祖父是曹真(秦真)。
6.曹芳,生父是曹楷,嗣父是曹叡。
7.曹丕的廟號,一作高祖,一作世祖。
析:曹奐(曹璜)的嗣父曹丕和生父曹宇是親兄弟不是從父兄弟,因此,曹宇是曹奐(曹璜)的叔父不是從祖父。若理解為曹奐(曹璜)出嗣曹叡,曹宇是曹奐(曹璜)的從祖祖父,從祖父是從︱祖父新義,則不符合曹奐(曹璜)為曹宇服周年喪的禮制,而且這樣出嗣就亂了輩分。

述賓短語

從祖父作為述賓短語,指的是跟從祖父(做什麼事情),“”+“祖父”的意思,從祖父後面加動詞動詞短語
東漢·班固漢書·卷五十一·賈鄒枚路傳第二十一》:“溫舒【路溫舒】從祖父歷數天文,以為漢厄三七之間,上封事以豫戒。成帝【西漢孝成皇帝】(劉驁)時,谷永亦言如此。及(新皇帝)王莽篡位,欲章代之符,著其語焉。”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卷四十五·袁張韓周列傳第三十五》:“張酺(pú),字孟侯,汝南(郡)細陽(縣)人,趙王張敖之後也。敖壽【張壽】,封細陽(縣)之池陽鄉,後廢,因家焉。 酺少從祖父充【張充】受《尚書》,能傳其業。又事太常桓榮。勤力不怠,聚徒以百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