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從祖父
- 外文名:grandfather's brother's son
- 拼音:zònɡ zǔ fù
- 注音:ㄗㄨㄥˋ ㄗㄨˇ ㄈㄨˋ
- 簡稱:從祖父
- 解釋稱謂一:伯祖父、叔祖父、姨祖父
- 解釋稱謂二:再從父、從父伯父、從父叔父
- 配偶:從祖母
- 同類稱謂:再從母、從父姨母
- 對稱稱謂一:從孫女、從孫男
- 對稱稱謂二:再從子
親屬稱謂詞
從“祖父”含義
從“祖父”示例
司馬攸⊕ | 司馬蕤⊕ | ||||||
司馬照⊕ | 無子 | ||||||
無子 | |||||||
司馬柔之⊕ | 司馬建之 | 不詳 | |||||
無子 | |||||||
無子 | |||||||
無子 | |||||||
司馬秀 | 不詳 | ||||||
無子 | |||||||
司馬遵⊕ | 無子 | ||||||
無子 | |||||||
無子 | |||||||
司馬攸⊕ | |||||||
司馬蕤⊕ | 司馬遵⊕ | ||||||
司馬照⊕ | |||||||
司馬遵之 | |||||||
不詳 | 司馬柔之⊕ | ||||||
司馬沖⊕ | |||||||
司馬毗 | 司馬沖⊕ | 無子 | |||||
無子 | |||||||
司馬黎⊕ | |||||||
司馬黎⊕ | 無子 | ||||||
不詳 | 不詳 | 司馬康之 | 不詳 | ||||
註:人名後加⊕,表示存在過繼、收養等關係。 附: 1.司馬鄴,又名司馬業。 2.司馬義,又名司馬羲。 3.司馬蕤(ruí),生父是司馬攸,嗣父是司馬定國。 4.司馬照,生父是司馬蕤,嗣父是司馬冏(jiǒnɡ)。 5.司馬攸,生父是司馬昭,嗣父是司馬師。 6.司馬柔之,生父是司馬宗的兒子,嗣父是司馬冏。 7.司馬遵,生父是司馬蕤,嗣父是司馬穎。 8.司馬沖,生父是司馬睿,嗣父是司馬毗(pí)。 9.司馬黎,生父是司馬模,嗣父是司馬虓(xiāo)。 10.司馬紹的廟號,一作肅祖,一作肅宗。 |
從祖“父”含義
從祖“父”示例
陳國媯姓世系表 | |||
媯杵臼【陳宣公】 | 媯款【陳穆公】 | 媯朔【陳共公】 | 媯平國【陳靈公】 |
媯西 | 媯御# | 媯征舒 | |
姬踕【鄭文公】 | 姬蘭【鄭穆公】 | 姬少(上孔下皿)# | |
註: 1.人名後加#,表示存在婚姻關係。 2.媯西,即公子夏。 3.媯御,即夏御叔。 4.媯征舒,即夏征舒。 5.姬少(上孔下皿),即夏姬。 析:媯平國的父親媯朔和媯御(夏御叔)是從父兄弟,因此,媯御(夏御叔)是媯平國的從祖父。 |
涿郡趙氏世系表 | ||||
趙炅【太宗】 | 趙恆【真宗】 | 趙禎【仁宗】 | 趙曙【英宗】⊕ | 趙頊【神宗】 |
趙允讓【濮安懿皇】 | ||||
趙曙⊕ | ||||
註:人名後加⊕,表示存在過繼、收養等關係。 附: 1.趙炅,本名趙匡義,曾用名趙光義。 2.趙恆,本名趙德昌,曾用名趙元休、趙元侃。 3.趙恆,本名趙德嚴,曾用名趙元俊。 4.趙禎,本名趙受益。 5.趙曙,本名趙宗實。 6.趙頊,本名趙仲鋮。 7.趙曙,生父是趙允讓,嗣父是趙禎。 |
父裹義含義
父裹義示例
拓跋珪【太祖】 | 拓跋嗣【太宗】 | 拓跋燾【世祖】 | 拓跋晃 【恭宗】 | 拓跋浚【高宗】 | 拓跋弘【顯祖】 | 元宏 【高祖】 | 元恪 【世宗】 | 元詡 【肅宗】 |
元子邃 | 不詳 | |||||||
不詳 | 元長儒 | |||||||
元彬⊕ | 元黃頭 | |||||||
元楨 | 元彬⊕ | |||||||
無子 | ||||||||
無子 | ||||||||
拓跋萬 | 元顯 | 元宣洪 | 不詳 | |||||
拓跋渾⊕ | ||||||||
元謙 | 元棽 | 不詳 | ||||||
拓跋渾⊕ | 拓跋霄 | 元伯和 | 元承完 | 無子 | ||||
元繼⊕ | ||||||||
元倪 | 元承宗 | 不詳 | ||||||
拓跋根 | 無子 | 元繼⊕ | 不詳 | |||||
不詳 | ||||||||
元德隆 | 不詳 | |||||||
註:人名後加⊕,表示存在過繼、收養等關係。 附: 1.拓跋宏改拓跋姓為元姓。 2.元叉,又名元乂。 3.元彬,生父是元楨,嗣父是拓跋太洛。 4.拓跋渾,生父是拓跋熙,嗣父是拓跋連。 5.元繼,生父是拓跋霄,親生祖父是拓跋渾,嗣祖父是拓跋根。 6.拓跋珪的廟號,先為烈祖,北魏高祖元宏太和十五年(491年)改為太祖,西魏文帝元寶炬大統年間(535年—551年)改為烈祖。 析: 1.《魏書》中的“從祖父”僅一例。 2.無論按照元叉(元乂)的親生祖父拓跋霄還是出繼曾祖父拓跋根計算,元和都比元叉(元乂)大一輩,但都是元叉的“三從祖∣父”,不是從祖父,因此,“和即叉之從祖父”的記載可能有誤。若“和即叉之從祖父”的記載勉強算對的話,則只能將“從祖∣父”理解成“三從祖∣父”的泛稱。 |
兩義區別
表1-1:上古漢語親屬稱謂表 | |||||||||
高王父 | 族 曾王父 | 族 王父 | 族 父 | 族 昆弟 | |||||
曾王父 | 從祖 王父 | 從祖 父 | 從祖 昆弟 | 從祖 兄子/ 從祖 弟子 | |||||
從父 昆弟 | 從父 兄子/ 從父 弟子 | 從父 兄孫/ 從父 弟孫 | |||||||
兄孫/ 弟孫 | 兄曾孫/ 弟曾孫 | ||||||||
己 | |||||||||
表1-2:上古漢語親屬稱謂表 | |||||||||
族 曾祖父 | 族 祖父 | 族 父 | 族 兄弟 | ||||||
從祖 祖父 | 從祖 父 | 從祖 兄弟 | 族 子 | ||||||
從父 兄弟 | 再從 子 | 族 孫 | |||||||
從 子 | 從 孫 | 族 曾孫 | |||||||
己 | |||||||||
親屬稱謂表2-1:晉代以後親屬稱謂表 | |||||||||
族父 | |||||||||
從 祖父 | 再從 父 | 再從 兄弟 | |||||||
再從 子 | 族 孫 | ||||||||
從 子 | 從 孫 | 族 曾孫 | |||||||
己 | |||||||||
親屬稱謂表2-2:晉代以後親屬稱謂表 | |||||||||
再從 祖父 | 三從 父 | 三從 兄弟 | |||||||
從 祖父 | 再從 父 | 三從子 | |||||||
從兄弟 | |||||||||
從曾孫 | |||||||||
己 | |||||||||
親屬稱謂表3-1:唐代以後親屬稱謂表 | |||||||||
從 高祖父 | 再從 曽祖父 | 三從 祖父 | 四從 父 | 四從 兄弟 | |||||
從 曽祖父 | 再從 祖父 | 三從 父 | 四從子 | ||||||
再從 父 | 三從子 | 三從孫 | |||||||
再從曾孫 | |||||||||
從曾孫 | 從玄孫 | ||||||||
己 | |||||||||
親屬稱謂表4-1:五代以後親屬稱謂表 | |||||||||
再從祖父 | 三從 父 | ||||||||
再從 父 | |||||||||
從曾孫 | |||||||||
己 | |||||||||
親屬稱謂表2-3:晉代以後親屬稱謂表 | |||||||||
伯高祖父 叔高祖父 | 從 伯曾祖父 從 叔曾祖父 | 再從 伯祖父 再從 叔祖父 | 三從 伯父 三從 叔父 | 四從 兄 四從 弟 | |||||
伯曾祖父 叔曾祖父 | 從 伯祖父 從 叔祖父 | 再從 伯父 再從 叔父 | 三從 兄 三從 弟 | 三從 侄 | |||||
從 伯父 從 叔父 | 再從 兄 再從 弟 | 再從 侄 | 再從 侄孫 | ||||||
從 兄 從 弟 | 從 侄 | 從 侄孫 | 從 侄曾孫 | ||||||
侄玄孫 | |||||||||
己 | |||||||||
親屬稱謂表3-2:唐代以後親屬稱謂表 | |||||||||
伯高祖父 叔高祖父 | 從 伯曾祖父 從 叔曾祖父 | 再從 伯祖父 再從 叔祖父 | 三從 伯父 三從 叔父 | 四從兄弟 | |||||
伯曾祖父 叔曾祖父 | 從 伯祖父 從 叔祖父 | 再從 伯父 再從 叔父 | 三從 侄/ 四從 子 | ||||||
伯祖父 叔祖父 | 從 伯父 從 叔父 | 再從 侄/ 三從 子 | 再從 侄孫/ 三從 孫 | ||||||
伯父 叔父 | 從兄弟 | 從 侄/ 再從 子 | 從 侄孫/ 再從 孫 | 從 侄曾孫/ 再從 曾孫 | |||||
侄/ 從 子 | 侄孫/ 從 孫 | 侄曾孫/ 從 曾孫 | 侄玄孫/ 從 玄孫 | ||||||
己 | |||||||||
親屬稱謂表3-3:唐代以後親屬稱謂表 | |||||||||
伯曾祖父 叔曾祖父 | 堂 伯祖父 堂 叔祖父 | 從堂 伯父 從堂 叔父 | |||||||
伯祖父 叔祖父 | 堂 伯父 堂 叔父 | 從堂 侄男 | |||||||
伯父 叔父 | 堂侄男 | 堂侄孫男 | |||||||
父親 | 侄男 | 侄孫男 | 侄曾孫男 | ||||||
己 | 孫男 | 曾孫男 | 玄孫男 |
天祖父 | 伯高祖父 叔高祖父 | 從父 伯曾祖父 從父 叔曾祖父 | 再從父 伯祖父 再從父 叔祖父 | 三從父 伯父 三從父 叔父 | 四從父 兄 四從父 弟 | |||||
高祖父 | 伯曾祖父 叔曾祖父 | 從父 伯祖父 從父 叔祖父 | 再從父 伯父 再從父 叔父 | 三從父 兄 三從父 弟 | 三從父 侄男 | |||||
曾祖父 | 伯祖父 叔祖父 | 從父 伯父 從父 叔父 | 再從父 兄 再從父 弟 | 再從父 侄男 | 再從父 侄孫男 | |||||
祖父 | 伯父 叔父 | 從父兄 從父弟 | 從父 侄男 | 從父 侄孫男 | 從父 侄曾孫男 | |||||
父親 | 兄親 弟親 | 侄男 | 侄孫男 | 侄曾孫男 | 侄玄孫男 | |||||
己身 | 男親 | 孫男 | 曾孫男 | 玄孫男 | 來孫男 |
高大母/老太老姥 | ||||
曾大母/太老姥 | 從曾大母/姨太老姥 | |||
大母/老姥 | 從大母/姨老姥 | 再從大母/姨家姨老姥 | ||
母親/阿姥 | 從母/姨姥 | 再從母/姨家姨姥 | 三從母/姨家姨家姨姥 | |
己身 | 姊妹 | 從母姊妹/姨姊妹 | 再從母姊妹/姨姨姊妹 | 三從母姊妹/姨姨姨姊妹 |
女親 | 從女/甥女 | 再從女/姨甥女 | 三從女/姨姨甥女 | |
孫女 | 從孫女/甥孫女 | 再從孫女/姨甥孫女 | ||
曾孫女 | 從曾孫女/甥曾孫女 | |||
玄孫女 |
高王母/老太姥姥 | ||||
曾王母/太姥姥 | 姨曾王母/姨太姥姥 | |||
王母/姥姥 | 姨王母/姨姥姥 | 從母姨王母/姨家姨姥姥 | ||
母親/媽咪 | 姨母/姨媽 | 從母姨母/姨家姨媽 | 再從母姨母/姨家姨家姨姥 | |
己身 | 姊妹 | 從母姊妹 | 再從母姊妹 | 三從母姊妹 |
女親 | 甥女 | 從母甥女 | 再從母甥女 | |
孫女 | 甥孫女 | 從母甥孫女 | ||
曾孫女 | 甥曾孫女 | |||
玄孫女 |
爭議
周興 | 不詳 | |||
周忠 | 周暉 | |||
不詳 | ||||
不詳 | ||||
析: 1.《三國志》中的“從祖父”僅一例。 2.周異和周尚的父親都不詳,因此,周景、周崇、周忠、周尚和周瑜的關係也無法確定。 3.該表是周瑜家族譜系的一種可能。 | ||||
周興 | 不詳 | |||
周忠 | 周暉 | |||
不詳 | 不詳 | |||
不詳 | 不詳 | |||
析:該表是周瑜家族譜系的另一種可能。 |
曹初 | 不詳 | |||||
不詳∷ | 不詳 | 曹興 | ||||
不詳 | 不詳 | |||||
曹叔興 | 不詳 | 不詳 | 不詳 | |||
曹騰【高皇帝】 | 曹嵩【太皇帝】⊕ | 曹操【太祖】 | 曹真⊕ | 不詳 | ||
無子 | 曹熙⊕ | |||||
曹丕【高祖】 | 曹叡【烈祖】 | |||||
曹芳【廢帝、齊王】⊕ | ||||||
曹奐【元皇帝】⊕ | 曹過 | |||||
曹芳【廢帝、齊王】⊕ | ||||||
不詳 | ||||||
不詳 | ||||||
曹奐【元皇帝】⊕ | ||||||
不詳 | 不詳 | |||||
夏侯氏 | 夏侯氏 | 夏侯氏 | ||||
曹嵩【太皇帝】⊕ | ||||||
夏侯氏 | 夏侯氏∷ | 夏侯氏 | 夏侯褒 | |||
不詳 | ||||||
夏侯氏∷ | 夏侯氏 | 無子 | ||||
註: 1.人名後加⊕,表示存在過繼、收養等關係。 2.人名後加∷,表示該人物的譜系關係無法根據現有的文獻資料來確定,而是根據稱謂關係來確定。 3.西晉·陳壽《三國志·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曹洪,字子廉,太祖從弟也。”西晉·陳壽《三國志·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曹休,字文烈,太祖族子也。”表中曹鼎的父親(即曹洪的祖父、曹休的曾祖父)的譜系關係,根據將從弟定義為從祖弟、族子定義為族子本義(即曹洪是曹操的從祖弟,曹休是曹操的族子)得出。 4.西晉·陳壽《三國志·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夏侯淵,字妙才,惇族弟也。”表中夏侯淵的曾祖父的譜系關係,根據將族弟定義為族弟本義得出。 5.西晉·陳壽《三國志·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夏侯尚,字伯仁,淵從子也。”由“淵從子”,可知夏侯淵(即夏侯霸的父親)與夏侯尚的父親(即夏侯玄的祖父)不是親兄弟。西晉·陳壽《三國志·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引曹魏·魚豢《魏略》:“時征西將軍夏侯玄,於霸為從子,而玄於曹爽為外弟。”因為夏侯霸的父親(即夏侯淵)與夏侯玄的祖父(即夏侯尚的父親)不是親兄弟,所以“(夏侯玄)於霸為從子”中的從子不是“從子本義”,而是“從子裹義”。再從“(夏侯玄)於霸為從子”中的從子是“從子裹義”,推出夏侯霸的父親(即夏侯淵)與夏侯玄的祖父(即夏侯尚的父親)是從父兄弟,符合“夏侯尚,字伯仁,淵從子也。”的說法。由此得出表中夏侯尚的祖父(即夏侯玄的曾祖父)的譜系關係。 附: 1.曹真,本姓秦,其父秦邵(字伯南)是曹操的朋友。東漢興平(194年—195年)末年,曹操在豫州作戰,外出偵察時,遭遇敵軍追殺,跑到秦邵家中,秦邵幫助曹操躲藏起來,然後自己冒名頂替,欺騙對方軍隊,來掩護曹操,敵軍誤以為秦邵就是曹操,殺死他之後離去,曹操由此躲過一劫。曹操感激秦邵恩德,收養秦邵的子女,賜姓曹氏。 2.曹節,又名曹萌。 3.曹嵩,本姓夏侯,生父是夏侯氏,嗣父是曹騰。三國·吳·佚名《曹瞞傳》:“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於惇為從父兄弟。”西晉·郭頒《魏晉世語》:“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於惇為從父兄弟。” 4.曹奐,本名曹璜,生父是曹宇,嗣父是曹丕。 5.曹熙,是曹真(秦真)的族孫,嗣祖父是曹真(秦真)。 6.曹芳,生父是曹楷,嗣父是曹叡。 7.曹丕的廟號,一作高祖,一作世祖。 析:曹奐(曹璜)的嗣父曹丕和生父曹宇是親兄弟不是從父兄弟,因此,曹宇是曹奐(曹璜)的叔父不是從祖父。若理解為曹奐(曹璜)出嗣曹叡,曹宇是曹奐(曹璜)的從祖祖父,從祖父是從︱祖父新義,則不符合曹奐(曹璜)為曹宇服周年喪的禮制,而且這樣出嗣就亂了輩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