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客授江淮,遲暮議郎,少傅稽古,甚見親重,人物評價,個人作品,軼事典故,親屬成員,兒子,孫子,曾孫,玄孫,八世孫,九世孫,史料記載,後世遺蹟,
人物生平
客授江淮
桓榮是齊桓公的後代,其祖先遷居龍亢縣,到桓榮這裡已有六代。桓榮少年時在長安學習《歐陽尚書》,拜九江郡人朱普為師,他家中貧困,常靠傭工養活自己,精力不倦,十五年沒有回家探視,到權臣王莽篡位時才回去。恰逢朱普去世,桓榮到九江郡奔喪,自己背著土為老師築墳,於是留下來教學,徒眾達幾百人。
遲暮議郎
建武十九年(44年),已經六十多歲的桓榮終於得到大司徒府的徵辟。當時東海王劉莊剛被立為太子,光武帝劉秀選求通曉經籍之人,於是提升桓榮的學生豫章人何湯任虎賁中郎將,用《尚書》教太子。劉秀從容問何湯的老師是誰,何湯答道:“沛國桓榮。”劉秀即召桓榮,命他講解《尚書》,劉秀覺得他說的很好。便授任桓榮為議郎,賜錢十萬,讓他入宮教太子。每到朝會時,常讓桓榮在公卿面前講解經書。劉秀稱讚道:“得到先生太晚了!”恰逢《歐陽尚書》博士出缺,劉秀想任用桓榮。桓榮叩頭辭讓道:“臣經術淺薄,不及同門生郎中彭閎、揚州從事皋弘。”劉秀說:“好,去吧,你能勝任。”於是拜桓榮為博士,引薦彭閎、皋弘任議郎。劉秀車駕到了太學時,正逢諸位博士討論問題,桓榮穿著儒生衣服,溫良恭敬,寬博有餘,辯明經義,每以禮讓相服,不用言詞勝人,眾儒生誰也不及他,劉秀特加賞賜。劉秀又命諸生雅吹擊磬,一整天才結束。後來桓榮進入會庭中,劉秀下詔賜眾人奇果,受果的人都將果納入懷中,只有桓榮舉手捧著果物拜謝。劉秀指著他笑著說:“這人是真正的儒生呀!”從此更受敬重,常叫他住宿在太子宮中。五年後,桓榮推薦門生九江人胡憲作侍講,自己只是聽聽,每天早晨進一次宮罷了。桓榮曾經生病,太子劉莊早晚派中傅問病,賜給他珍饈、帷帳、奴婢等,並且說:“如果有什麼三長兩短,不必為家室擔憂。”後來桓榮病癒了,又進宮侍講。
少傅稽古
建武三十年(55年),桓榮被任命為太常。
甚見親重
中元二年(57年),劉莊即位為帝,即漢明帝。明帝尊桓榮以師禮,他很受親近和尊重,明帝又授任桓榮二子為郎。當時桓榮年過八十,自認為已經年邁多病,幾次上書請求辭職,每次明帝都多加賞賜。明帝曾經坐車到太常府,讓桓榮坐在東面,設定几杖,集合驃騎將軍、東平王劉蒼以下百官和桓榮的學生數百人,明帝親自執業,每次開口就說:“大師在這裡。”禮畢,把太官供具全部賜給桓榮家。他受到的恩禮就是這樣。
桓榮每次生病,明帝就派使者慰問,太官、太醫絡繹不絕。後來桓榮病重,上疏謝恩,讓還爵土。明帝親自到他家問安,入街下車,捧著經書上前,撫摸著桓榮,流著眼淚,賜給他訂床茵、帷帳、刀劍、衣被,好久才走開。從此諸侯將軍大夫來看望的,不敢再乘車到門口,都拜倒在床下。桓榮死後,明帝親自為他變服,臨喪送葬,在首陽山之南賜桓榮冢塋。除任桓榮兄的侄子二人補四百石官職,都講生八人補二百石官職,其餘門徒多數做到公卿,他的弟子中以丁鴻成就最高。
人物評價
范曄《後漢書》:①中興而桓氏尤盛,自榮至典,世宗其道,父子兄弟代作帝師,受其業者皆至卿相,顯乎當世。孔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為人者,憑譽以顯物;為己者,因心以會道。桓榮之累世見宗,豈其為己乎!②五更待問,應若鳴鐘。庭列輜駕,堂修禮容。穆穆帝則,擁經以從。
陳普:明帝天姿可禹湯,周公不夢夢空王。當年紫綬金章客,何德何功坐太常。
個人作品
《全後漢文》收錄有一篇《上疏謝皇太子》。
軼事典故
桓榮最初遇難時,與族人桓元卿一同挨餓,可桓榮仍講誦經書不止。桓元卿嗤笑他說:“只是自苦氣力,什麼時候又會施用呢?”桓榮笑而不應。等到桓榮擔任太常,桓元卿嘆道:“我是農家出身的人,沒想到學問竟這樣有用。”
親屬成員
兒子
桓雍,早逝。
孫子
- 桓普,桓郁長子,世襲關內侯爵位,爵位傳至其曾孫,封國世系斷絕。
- 桓延,桓郁二子。
- 桓俊,桓郁四子。
- 桓酆,桓郁五子。
- 桓良,桓郁六子,官至龍舒侯相。
曾孫
桓衡,桓焉長子,早逝。
桓順,桓焉中子。
桓麟,字元鳳,桓酆之子,官至許縣令。
玄孫
桓曄,字文林,一名嚴,桓鸞之子,不仕。
桓彬,字彥林,桓麟之子(一作桓焉兄長之子),官至尚書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