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劇又稱化裝揚琴、琴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八大戲曲劇種之一,山東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大部和江蘇、安徽、東北三省的部分地區,起源於山東以北黃河三角洲,由山東琴書演變而來。其音樂屬於板腔體,兼唱曲牌,主要伴奏樂器是墜琴(主弦)、揚琴、三弦、琵琶,稱“呂劇四大件”。它以淳樸生動的語言,優美悅耳的唱腔,豐富多彩的音樂語彙而深得廣大人民民眾喜愛。
1900年前後,呂劇被搬上舞台;1917年以後,呂劇班社進入濟南、大連等城市演出;1951年,第一個呂劇專業院團濟南市魯聲琴劇團(濟南市呂劇院)成立;1953年,第一個省級院團山東省呂劇團(山東省呂劇院)成立,這一時期出現了聞名全國的郎鹹芬、林建華、李岱江等藝術家,以及《姊妹易嫁》《逼婚記》《李二嫂改嫁》等著名劇目。
鼎盛時期,全國有近百個專業呂劇院團,影響波及山東、江蘇、安徽、河北、黑龍江、吉林、遼寧、新疆等省市。濱州市呂藝鎮被文化部評為“中國呂劇藝術之鄉”。
發源地之爭,博興說,廣饒說,膠東說,名稱由來,劇種簡史,文化沉蘊,最初起源,初步發展,高度繁榮,重獲新生,著名班社,同樂班,共和班,黃家班,高家班,其他班社,慶和班,藝術特點,優美樸實,自然流暢,貼近民眾,曲調聲腔,主要板式,常用曲牌,伴奏樂器,聲腔術語,服裝術語,角色行當,生行,旦行,淨行,醜行,經典劇目,早期劇目,新中國成立後,改革開放後,代表人物,初創時期:1920年以前,繁榮時期:1950—1966年,新時期:1978年以後,專業院團,山東省,江蘇省,遼寧省,黑龍江省,吉林省,河北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非遺傳承,文化部,山東省,江蘇省,吉林省,
發源地之爭
呂劇由山東最主要的曲藝形式——
山東琴書發展而來,最能代表山東風格,這已經在學界達成了廣泛共識。不過,呂劇作為戲劇形式,最早發源於哪裡,卻有著不同的說法。
博興說
約在1880年(清光緒六年)左右,
孫中新便和劉巒峰等唱曲藝人合夥,把帶有故事情節的曲子,如《後娘打孩子》《審青楊》等,按故事中的人物分扮角色,仿照戲劇的樣子化妝演出,當時民眾稱這種藝術形式為“唱小戲”,主要伴奏樂器是
四根弦。後來在伴奏方面,又增加了
揚琴和
墜琴,唱腔由“秧光腔”改為“坐腔揚琴”,很快又發展到“上裝揚琴”。
廣饒說
約1900年,
樂安縣北部時家村(1138—1913年屬樂安縣,1914年後屬廣饒縣,1983年建立東營市後屬牛莊區,1987年7月歸屬
東營區)
時殿元和
崔心悅、
譚明倫等人從
京劇、
五音戲的表演中受到啟發,第一次將琴書中的《
王小趕腳》改為化妝演出,當地民眾稱之為”驢戲“,而演員自稱為”化妝揚琴“。其早期主要流行於鄉村集鎮,後逐漸在濟南等城市興起。當時的主要伴奏樂器是
揚琴和
墜琴,主要曲調是”
鳳陽歌“,後來發展成了”四平“這一板式,又增添了”二板“等。
2008年,東營區
牛莊鎮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呂劇)之鄉“榮譽稱號。
膠東說
關於呂劇的起源,還有一種說法,即
膠東說。約在1894年,膠東琴書藝人翁老明在
登州府(今
蓬萊)內將《三打四勸》中的《蘇保送妹》一折舉行了“化妝跑圓場”的公開演出,民眾稱為“膠東蹦蹦戲”。“化妝揚琴”在濟南被定名為“呂劇”之後,蹦蹦戲隨之更名,老藝人組建了蓬萊建國劇團呂劇隊、萊陽專區呂劇團(今
煙臺市呂劇院)。
名稱由來
建國之後,省文聯副主席陶鈍建議定名為“
魯劇”,
王統照先生不同意。後經研究,定為呂劇。呂劇名稱的由來,流傳著很多的說法,大體上有以下幾種:
1900年前後,老藝人
時殿元,曾以紙糊毛驢,化裝演唱《王小趕腳》,受到了
民眾的歡迎,人們便把它稱為驢戲,由於這個稱號欠雅,經一些文人的推敲音譯成了“呂戲”。
1917年,呂劇進了濟南府,演出的主要劇目是《呂洞賓打藥》,當地民眾不明白這個劇種的來源,只聽說叫“驢戲”,又由於主要劇目是“呂”字打頭,觀眾就把它稱為呂戲。
呂劇的“呂”字,原是二十五戶為一閭的“閭”字。意思是街坊鄰里戲、家鄉戲。以後在輾轉、流傳中,把“閭”簡化為“呂”。
過去說琴書,大多是兩口子或一家人搭檔,演唱的內容又多系反映男女愛情的。兩口為“呂”,因而就叫呂戲。
根據
博興縣老藝人的說法,呂戲原來稱為捋戲。此說有二:一是由於演唱時主要伴奏樂器是墜琴,按奏墜琴的手指是上下捋動,故名為捋戲;又因中國音樂十二律中的音律有六種,總稱“六呂”,因而將“捋戲”改稱為“呂戲”。另一種傳說是,當年為這種戲起名時,老藝人
孫中新說,這種戲演唱時順藤摸瓜,捋著蔓子捋到底,就叫捋戲吧。
劇種簡史
文化沉蘊
呂劇自形成以來,已有百餘年的歷史。縱觀呂劇藝術的整個歷史演變過程,大體上是循“
山東琴書(說唱揚琴)——化裝琴書(又稱化裝揚琴)——定名為呂劇”之脈沿革和發展的。
山東琴書最早產生於
魯西南一帶,距今已有二百餘年的歷史。由於早期多由民間藝人在農村中傳唱,始稱為“小曲子”,後因其伴奏樂器主要為揚琴(早稱洋揚),故被稱為“揚琴”。後來,說唱山東琴書的民間藝人,進入較大城市或到外省演唱,曾被稱為“文明琴書”、“山東揚琴”等,至1933年始定名為山東琴書。
山東琴書的音樂構成,包括了全國大部地區流行的著名曲調和來自“諸宮調”、“
雜劇”、“
崑曲”中的古老以及明、清以來當地流行的民間小曲。山東琴書早期是曲牌聯唱體,所用曲牌多達二百餘個,其中常用的主要有。梅花落”、“疊斷橋”、“銀紐絲”、“呀兒喲”、“太平年、“上河調”、“漢口垛”、“娃娃調”、“剪靛花”“點絳唇”等。後來,各路琴書逐漸以“風陽歌”、“垛子板”為主要曲調。間或插入其他曲牌。於是,牌子曲目多被口語生動、故事性強的書目所取代。在演唱形式上,也由自我娛樂式的“莊稼耍”,逐漸被對口搭檔所代替。演唱時,兩人搭檔對口,或多人分角色演唱。以唱和說為主,以表演為輔,使人物形象逼真生動。這種唱、說及表演渾然一體的演唱特點。成為當時著名民間藝人
時殿元等人,改坐腔揚琴為化妝演出,逐步發展形成呂戲的基礎條件。
山東琴書曲調優美悅耳,音韻婉轉;用詞造句俚言俗語,自然流暢、樸實風趣,鄉土色彩濃重;書目多取材於民間傳說和民眾所熟悉的歷史故事,貼近生活,婦孺皆知,易記易唱也易於流傳,能夠普及。因此,山東琴書在魯西南形成後,便迅速流傳至山東各地。由於各地的語言、風俗人情、經濟發展狀況的不同,特別是琴書藝人在演唱技巧、藝術風格及個人自然條件等方面所存在的差異,使琴書在
山東逐漸形成了南路、東路和北路三大藝術流派。南路琴書主要流行於魯西南一帶,東路琴書則在
廣饒、
博興、昌濰和
膠東一帶流行,北路琴書主要流行於
德州等地區。
最初起源
山東琴書這種唱、說和表演渾然一體的民間曲藝演唱形式,是山東琴書由說唱藝術形式發展成為戲曲藝術的基礎條件。據《黃河志》記載,在1884年以前,
黃河入海口處的
廣饒(當時為
樂安縣)北部和
利津東部並無防洪大堤,每到洪水季節,
黃河常常泛濫成災,這一帶的窮苦農民不得不背井離鄉,以逃荒要飯謀生。於是,以演唱當時民間流行“小曲”形式進行乞討的難民逐漸增多。以“唱曲”討飯遂成為有些人養家餬口的主要手段,活動區域也不斷擴大。
光緒初年,
樂安(現
廣饒縣)北部一帶的農民,為躲避災荒,常隨身攜帶墜琴、節子板等樂器,外出賣藝求生。開始以唱琴書小段為主,或順口編些有趣的故事,邊耍邊唱。後來,他們不斷吸收
戲曲唱腔和民間小調來豐富自己的表演內容和形式。
如東寨村的張蘭田、張志田兄弟倆,就曾去
安徽風陽拜師學藝。當地流行的鳳陽歌對琴書的表演藝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藝人們在長期的演唱實踐中,不斷追求新的
藝術形式。一些擅長唱工的藝人,在長期的表演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唱腔特點。擅長人物表演的藝人,則致力於創造新的表現形式來吸引觀眾。
1900年(
光緒二十六年)冬,以東路琴書藝人時殿元為首的同樂班,嘗試著將《王小趕腳》改為化妝演出,用竹、紙、布紮成驢形,加以彩繪,一演員身綁彩驢,做騎驢狀;一演員執鞭趕驢;另有藝人操墜琴、揚琴、
竹板等樂器伴奏,演員在音樂聲中載歌載舞。此種表演形式別開生面、生動活潑,初次演出便獲成功。是年初春,時殿元等又將許多琴書篇目,由坐腔形式改為化妝演出,帶領同樂班遍走博興、廣饒、濰縣、諸城、掖縣、黃縣等地。所到之處,深受民眾喜愛。因演出《王小趕腳》時以“驢”為道具,民眾就把同樂班稱為“驢戲班”。時殿元感到此名不雅,每到一地首先聲明唱的是“化(上)妝揚琴”。
初步發展
在常年的流動演出中,化妝揚琴藝人經常和
京劇、
五音戲、
河北梆子等劇種的班社在同一集鎮演出,甚至出現“兩合水”、“三合水”(兩個或三個不同劇種同台演出)的情況。這種演出方式對促進化妝揚琴在劇目、表演、唱腔、舞台裝扮、音樂等方面與其他劇種的借鑑融合和創新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其逐漸從簡單的化裝演出發展成為比較完整的戲曲形式。演出的劇目也從“
對子戲”、“
三小戲”擴大到
本戲和
連台本戲;演出的場所也由盤凳子到進入茶園、劇場。1917年(民國六年),由廣饒縣化妝揚琴藝人
張鳳輝等人組成的車裡班首先進入濟南市演出。此後,不少劇班也紛紛進入濟南城表演。有的班社還經常到
煙臺、
青島演出,進一步擴大了該戲的影響。當時較有影響的班子有黃家班、父子班、同樂班、慶和班、共和班等。
抗日戰爭爆發後,該劇種陷入
困境。原在濟南城演出的劇團也因演出每況愈下,導致班社萎縮,藝人生活難以為繼。多數藝人返回家鄉,剩下的藝人湊成一個“義和班”維持演出,勉強度日。抗戰勝利後,演出狀況並未好轉,反而愈加蕭條。“義和班”也於1946年末解散,藝人被迫改行,另尋出路。
高度繁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化妝揚琴劇種獲得了新生。從1950年起,山東省文聯地方戲曲研究室組織對本省地方戲曲藝術進行了發掘、整理、試驗、推廣,並以化妝揚琴作為改革的重點,選擇《小姑賢》為實驗劇目。在學習傳統劇目的基礎上,又將現代題材的小說《
李二嫂改嫁》改編演出。這期間,由義和班改組成的濟南化妝揚琴劇團也編演了《張大有被騙》、《王秀鸞》等戲,打開了呂劇現代戲的大門。這些改編劇目的上演使化妝揚琴的影響日益擴大,並湧現出
郎鹹芬、林建華、王俊英等一批著名演員。1953年山東省呂劇團成立後,繼續進行劇目的改革創新工作,先後整理加工了《姊妹易嫁》《
逼婚記》等傳統劇目,編演了《光明大道》等現代戲。1953年11月,山東省呂劇團在濟南大觀園以“呂劇”掛牌首次公演《
小姑賢》《
王定保借當》、《藍橋會》、《李二嫂改嫁》等劇目,民眾爭相觀看,演出獲得極大成功,“呂劇”這個名稱得到觀眾認可。1954年,在華東區戲劇觀摩會演上,《
李二嫂改嫁》、《光明大道》、《
王定保借當》、《
小姑賢》分別獲獎。《
李二嫂改嫁》和《
借年》於1957年由
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成黑白影片;《兩壠地》於1965年由
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攝製成黑白影片。
重獲新生
“文化大革命”期間,呂劇被禁演。1976年以後,呂劇復興。《
半邊天》於1976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成
彩色影片;《
逼婚記》於1979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成彩色影片;《張王李趙》於1982年獲全國劇本獎。
之後,全國各地劇團紛紛開始演出傳統劇目、排演新劇目、培養青年演員,八大戲曲種類之一的呂劇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各劇院先後推出了《
畫龍點睛》、《林娘》、《莊戶皇帝》、《醉青天》、《山高水長》、《軍嫂》、《
石龍灣》、《
苦菜花》、《書記大姐》、《大地軍魂》、《
補天》、《
勿忘在莒》等優秀劇目。現代呂劇《補天》一經上演便在全國迅速走紅,榮獲2004-2005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大型現代戲《石龍灣》榮獲文化部頒發的第三屆“文華新劇目獎”、 “文華編劇獎”、 “文華音樂創作獎” 、文華表演獎,該劇還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大型現代戲《苦菜花》獲文化部頒發的第八屆“文華大獎”、 “文華劇作獎”、 “文華音樂創作獎”,著名表演藝術家郎鹹芬扮演的主要角色母親,獲“文華表演獎”。《苦菜花》劇本還榮獲1998年度“中國
曹禺戲劇文學獎”。第六屆
中國戲劇節 “優秀演出獎”、“優秀編劇獎”、 “導演獎”、“作曲獎”、“舞美設計獎”、“優秀表演獎”、“表演獎”。《
百姓書記》《
回家》《
勿忘在莒》《
海殤》等劇目也在全國獲得大獎,深受人民民眾喜愛。
著名班社
同樂班
同樂班(1893—1906年)。初為琴書班社,自1900年古歷十二月首演化妝揚琴《
王小趕腳》後,改為職業化妝揚琴班社。主要組成人員有:
時殿元、
崔心慶、
崔心悅、
譚明倫、
武春田等。演出的主要劇目有《王小趕腳》、《後娘打孩子》、《光棍哭妻》、《小寡婦上墳》、《三打四勸》、《老步換妻》、《秦雪梅觀畫》、《
潘金蓮拾麥子》、《洞賓戲牡丹》、《
王天寶下蘇州》、《空棺計》、《
王漢喜借年》、《
小姑賢》、《藍瑞蓮打水》等。
共和班
共和班(1906—1915年)。這是化妝揚琴興起後,以原同樂班為基礎組建的班社。其組成人員有
時殿元(領班)、
崔心悅、
崔心慶、
譚明倫、
武春田、
宋立修、李老四、
崔寶善、馬洪喜等。1915年初,時克遠又加入該班。共和班成立後,除在本地演出外,還經常活動在濱縣、利津、霑化、惠民、桓台、博山、張店、臨淄、臨朐、壽光、濰縣及膠東等地。除同樂班原先經常演出的一些劇目外,共和班還演出了《梁山伯下山》、《宋江坐樓》、《
秦雪梅弔孝》、《紅鸞禧》、《寶玉哭靈》、《白蛇傳》等劇目。
黃家班
黃家班(1921—1942年),由魏家村藝人
黃維范、黃維禎、黃維信三兄弟以譚明倫為師學唱化妝揚琴,藝成後組建而成。其成員除黃氏兄弟外,還有黃存修、陳相鑒、馬紅喜、
李同山、隋日光等。1924年,
郭福山、
田壽山由高家班進黃家班搭班演出,與李同山被譽為化妝揚琴中的“三座山”。黃家班除演出一些早期劇目外,還演出《丁奎殺樓》、《盂麗君》、《雙釵記》、《丁僧掃雪》、《朱買臣休妻》、《王華買文》、《燒窟封官》、《占花魁》等劇目。
高家班
高家班(約1923—1 937年)。高家班由東營區油郭鄉北高村藝人高安禮為首組建。高安禮初唱UI東琴書,後以譚明倫為師學唱化妝揚琴,於1923年左右組成高家班。主要成員有
田壽山、
郭福山、
郭瑞芝、郭道祥、郭建讓、鄧來增、吳秀榮、蔣立堂、劉洪喜等。高家班的主要演員都曾向商秀嶺學唱過琴書,有較深厚的演唱基本功,其中尤以郭福山為最。郭福山在加入高家班之前就已在商秀嶺門下揚名淄博、昌讎、膠東及東北三省大部地區,在琴書藝人中有“大將郭福山”之美譽。高家班經常活動在博興、博山、淄川、益都、灘縣和膠東地區,除演出一般呂劇傳統劇目外,還演出《草船借箭》、《獅子樓》、《粉妝樓》、《紫金鐲》、《千里駒》、《金鞭記》、《小八義》等當時其他班社很少演唱的劇目。
其他班社
1915年共和班解體,
時殿元又組建了時譚班。主要成員有
時克遠、
時秀章、
時秀禮、
譚文章、譚可傳等;
武春田被車裡村聘為教師,學藝出徒後以張鳳輝、張鳳閣、劉飲武、劉立賢等人為主要成員,組建車裡班。其後,武春田又在西范組建范桿班;宋立修、李老四在楊李村組建楊李班;崔保善等組建前秦班……化妝揚琴興起後,廣饒中部和北部的西營、後大張、斗柯、花官、陳官等村鎮,也都紛紛創建班社,長期活動在廣大鄉村。1917年,博興縣純化村孫中心曾創建班社演唱化妝揚琴,在打擊樂的使用和發展中起過重要作用。1918年
博興藝人楊長興、
王樂堂等創立順和班,於1924年赴濟南“新市場”演出,後又併入義和班。
慶和班
“慶和班”是陰毓庚在膠東地區組建的化妝揚琴班社,30年代初進入濟南,曾經在新市場“風順茶園”和西市場“振成舞台”演出多年,主要成員還有陰毓漢、鄭江田、劉金忠、朱晉盛等。除上述班社外,還有“縷戲班”、“季子班”等化妝揚琴班社進濟南市演出。
藝術特點
優美樸實
呂劇音樂是在從山東傳統民間俗曲演變而來的“坐腔
揚琴”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而成。其最為突出的特點是: 既是“戲曲”又是“曲藝” 。其唱腔以
板腔體為主,兼唱曲牌。曲調簡單樸實、優美動聽、靈活順口、易學易唱。基本板式有“四平”、“二板”(包括“垛子板”和“流水”)、“娃娃”三種。 呂劇的伴奏樂器分
文場和
武場。文場主要樂器是
墜琴、
揚琴,其次為
二胡、
三弦、
琵琶、
笛子、
嗩吶等,可視劇情酌情增減。新中國成立後又增加了一些西洋
管弦樂器。伴奏多採用“學舌”(對位)形式。如二板伴奏模仿唱腔一句,四平伴奏模仿唱腔的下半句或尾腔。武場伴奏樂器主要有
皮鼓、板、
大鑼、
小鑼、大
鐃鈸、
堂鼓、打鼓等。
鑼鼓經均自
京劇等劇種吸收。
自然流暢
呂劇的演唱方法,男女腔均用
真聲為主,個別高音之處則採用真假聲結合的方法處理,聽起來自然流暢。呂劇的唱腔講究以字設腔,以情帶聲,吐字清晰、口語自然。潤腔時常用
滑音、
顫音、
裝飾音,與主要伴奏樂器
墜琴的柔音、
顫音、
打音、
泛音相結合,以及上下倒把所自然帶出的過渡音、
裝飾音渾然一體,使整個唱腔優美順暢。
貼近民眾
呂劇使用的語言屬北方語系的濟南官話。其重字規律和讀音咬字方法都與國語多有近似之處。呂劇傳統劇目的舞台道白,是以濟南官話為標準的基礎上偏重於上韻;而現代戲的道白則直接使用濟南官話,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在表演中,呂劇善於運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動的民眾語言作為劇詞,並以此來塑造人物形象。
曲調聲腔
主要板式
四平、慢四平、快四平、反四平、二板、慢二板、反二板、二平、反二平、
二六、反二六、六水、反流水、
散板、反散板、尖板、
搖板、回龍、娃娃腔(又名
娃娃調)、
鳳陽歌等。
常用曲牌
曲牌多數來自“山東琴書”明清以來的民間小曲,娃娃腔、
蓮花落、
羅江怨、疊斷橋、呀二喲、
靠山調、普地錦、想思、打茶文、
亂彈、樓上樓、呀兒僧、上合調、迎春調、小上墳、慢
鳳陽歌、鳳陽垛、打棗竿、陰陽句、(又名樓上樓)、後娘打孩子、大漢口、漢口垛、(又名上合調)、下合調、畫扇面、絲羅扣等。
伴奏樂器
鑼鼓點:(也叫
鑼鼓經)一擊鑼、陰鑼、
四擊頭、大鑼垛頭、小鑼垛頭、叫頭、回頭、
沖頭、快衝頭、
收頭、
鳳點頭、
帽兒頭、住頭、
抽頭、長垂、慢長垂、快長垂、串垂、亂垂水底魚、一封書、紐絲、滾頭子、
撲燈蛾、緊急風、
絲鞭、望家鄉、崩登倉、八打倉、扎多衣等
聲腔術語
服裝術語
水衣子(也叫溻褂子):演員穿服裝(
戲裝)以前,貼身穿的一種開大巾上衣,是保護戲裝用的,一般是用棉白布做成,也有用油布做成,是為
演員出汗保護戲裝用的。
竹衣子:用細竹節穿而成的一種上衣,一般劇團沒有,唱角用的,在胖襖外,為的是保護服裝,一般為:蟒和道袍之用。
胖襖(墊肩):是生行演員,扮演
古裝戲時,為了體形的美觀大方好看,穿的一種用棉花白布做成的上衣。
大襪子:是用白布做成的一種長筒襪子。
角色行當
呂劇在化裝揚琴時期表演形式比較簡單。多是幾個人搭檔,演唱一些故事簡單、角色又少的劇目。如《王小趕腳》、《光棍哭妻》、《三打四勸》等。演唱時坐成八字形,揚琴居中,其他樂器分列兩旁。演員各持樂器,自拉自唱。演唱者根據其演唱技能和自然條件來劃分角色。此時雖已有生、旦、醜等角色的分工,但並無嚴格的
行當區分。藝人們將這種狀況稱之為“有腳色,沒行當”。呂劇傳統的舞台表演中生活動作較多,少有成套的的表演程式。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以後,由於受
五音戲、
萊蕪梆子等地方劇種和
京劇的影響,使呂劇的表演藝術得到豐富和提高,角色行當體制也日趨完善,但仍保持以“三小戲”為主體的演出特點和生活化的演出風格。
呂劇的角色行當體制是按照
生、
旦、
淨、
醜四大行當劃分的。
生行
老生飾演的角色多戴黑三髯,故又稱
鬚生、
胡生。其所扮角色多為劇中正派人物,表演穩重大方,要求唱腔渾厚,注重褶片、
袍帶、
髯口、
帽翅等技功。如《打焦贊》中的
楊六郎、《玉清樓》中的
宋江;
娃娃生為扮演戲中的兒童角色,表演天真,念唱爽朗,另須具備一定的武打功夫。如
《穆桂英掛帥》中的
楊文廣等;
武生系扮演劇中的武士、
俠客一類的角色。注重腰腿功和刀槍
把子套路。
旦行
青衣,扮演成年婦女角色。
重唱工,要求行腔委婉流暢、字正腔圓、清亮細膩,並具水袖、圓場功夫,表演時情感充沛。如《小姑賢》中的
李榮花、《井台會》中的藍瑞蓮等;
花旦,扮演活潑熱情的青、少年女性角色,要求唱腔甜潤,吐字清晰、身段靈活嬌俏。如《姊妹易嫁》中的張素花、《
王小趕腳》中的二姑娘等;
閨門旦,扮演未出閣的大家閨秀或貧苦人家有教養的妙齡少女。道白注重
聲韻,唱腔委婉纏綿,形體端莊,注重水袖、摺扇等功夫。如《
逼婚記》中的洪美蓉等;
彩旦,又稱彩婆子,扮演滑稽、狠毒、搬弄是非的婦女,其表演動作及台詞多源於生活。如《小姑賢》中的刁氏、《龍鳳面》中的後娘等;
武旦,扮演劇中有武藝的女子,要求身段輕捷靈活。如《打瓜招親》中的
陶三春、《打焦贊》中的
楊排風等;
老旦,扮演劇中老年婦女,表演側重老態,要求唱做念白穩重大方。如《穆桂英掛帥》中的
佘太君等。
淨行
呂劇中以花臉行為主要角色的傳統劇目較少,僅有《王定保借當》中的李武舉、《溫涼盞》中的洪彥龍等幾個花臉角色,尚未形成該行當獨有的成套表演程式。新中國成立後該行當的角色才逐漸增多,如《打焦贊》、《打瓜招親》等劇中的
武花臉表演。
醜行
小丑多扮演劇中不戴髯口的醜行角色。其表演生活氣息濃厚,語言豐富通俗,道白多用鄉音方言。常扮演劇中詼諧、刁鑽或奸猾等不同性格的角色。如《王小趕腳》中的王小等。
老醜主要扮演男性老年角色,其表演生動風趣。如《洗衣記》中的田二洪等角色。
武丑角色在呂劇傳統劇目中並不多見,只是後來由於移植吸收其他劇種的劇目才逐漸形成該行當。
經典劇目
呂劇的劇本大致可分兩種:一種是
小戲,如《
小姑賢》、《
王定保借當》、《小
借年》等,是它的基本戲;另一種是
連台本戲,多根據
鼓詞、小說和
琴書的腳本改編,如《金鞭記》、《金鐲玉環記》、《五女興唐》等。小戲劇目有濃厚的生活氣息,運用生動的民眾語言,善於表現各種不同的人物性格,富有強烈的感染力。呂劇唱腔曲調,簡單樸實,
優美動聽,靈活順口,易學易唱,基本腔調有
四平、二板,有時也使用其他曲牌。主要伴奏樂器有墜琴、揚琴、
二胡、三弦等。
早期劇目
新中國成立後
改革開放後
如今,呂劇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性階段。
代表人物
初創時期:1920年以前
孫中新,1852—1930年,代表作《小姑賢》、《後娘打孩子》等。
時殿元,1863—1948年,代表作《王小趕腳》、《王漢喜借年》、
《白蛇傳》等,綽號“時鴨蘭”,戲諺“聽得鴨蘭唱,餅子貼到門框上”。
崔心悅,1864—1946年,工青衣、花旦,代表作《王小趕腳》。
譚明倫,1880—1960年,參與創設了[四平][二板], 戲諺“聽說譚明倫上了台,顧不得穿那襪子鞋”,綽號“五頂網子全戴” ,呂劇音樂的改革者。
宋立修,1883一1960年,工
老生、
小生,師承時殿元,共和班主要演員,“
矮子功”一絕,代表作《潘金蓮拾麥子》。
崔寶善,1884一1960年,工老生,師承
時殿元,
共和班主要演員,前秦班創始人,人稱“鐵嗓子”。
發展時期(1920-1950年)
薛金田,1901—1973年,師承譚明倫,攻
花旦、
青衣,人稱“小譚明倫”,代表作《蘭瑞蓮打水》、《秦雪梅觀畫》、等,戲諺“聽到旺相唱,餅子貼到門框上”。
郭福山,1900-1960年,師承譚明倫,呂劇“三座山”之一,人稱“大將郭福山”,在《秦雪梅觀畫》一劇中扮演的商林有“活商林”之稱。
李同山,1901年生,師承黃維范,攻小生。黃家班主要演員,呂劇“三座山”之一。
張榮重,1902—1986年,師承
譚明倫,主攻青衣、小生,人稱“小譚明倫”代表作《小姑賢》、《坐樓》、《秦雪梅弔孝》等。
張傳海,1905—1979年,工老生,創造了[反四平],人稱呂劇“
譚鑫培”,
博興縣呂劇團創始人。
李同慶,1911—1972年,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工彩旦、文丑,師承薛金田,魯聲琴劇團創始人,代表作《逼婚記》、《空棺記》等。
侯振南,1911—1981年,義和班主要演員,魯聲琴劇團創始人。
於廷臣,1918—2001年,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主工小生,藝名“筱白孩”、“大眼”,魯聲琴劇團主要創始人,代表作《光明大道》、《王定保借當》等。
繁榮時期:1950—1966年
張艷芳,1940-1995年,呂劇表演藝術家,師承
於廷臣,生旦淨醜無所不精,1949年從藝,人稱“九歲紅”、“小老藝人”,代表作《
小姑賢》、《
鴻鸞禧》、《
逼婚記》等。
劉梅村,1914一1977年,著名導演編劇,山東省呂劇團主要創始人,代表作《
李二嫂改嫁》《
穆桂英》等,挖掘和培養了一大批人才。
林建華,1930年生,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工青衣、花旦,“呂劇三傑”之一,1951年從藝,代表作《井台會》、《小姑賢》、《鴻雁傳書》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郎鹹芬,1935年生,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工青衣、老旦,“呂劇三傑”之一,人稱“呂劇皇后”,1953年從藝,代表作《李二嫂改嫁》、《
苦菜花》,曾獲金唱片獎、文華表演獎,國家級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李岱江,1933年生,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工小生,“呂劇三傑”之一,1953年從藝,代表作《
借年》、《井台會》、《小姑賢》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張斌,1929-1968年,著名呂劇作曲家,1951年從藝,初工小生,代表作《
李二嫂改嫁》、《蔡文姬》、《打金枝》等。
劉奇英,1922年生,著名編劇,代表作《光明大道》、《沂河兩岸》、《豐收之後》等。
王俊英,1928年生,工老旦,代表作《兩壟地》、《李二嫂改嫁》、《
半邊天》等。
李漁,1932年生,曾工小生,呂劇作曲家、著名琴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錢玉玲,1934年生,工花旦、彩旦,代表作《拾玉鐲》、《
王定保借當》等。
王永昌,1935年生,呂劇作曲家,代表作《紅雪》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丁博民,1935年生,呂劇作曲家,代表作《雙玉蟬》等。
蘇智,1934年生,著名呂劇作曲家,代表作《
玩會跳船》《芙奴傳》等。
劉艷芳,1935年生,呂劇表演藝術家,工花旦,代表作《借年》、《姊妹易嫁》等。
郭麗華,1938年生,呂劇表演藝術家,工花旦,代表作《小姑賢》、《劉海砍樵》等,戲諺“三天不喝茶,也看郭麗華”。
王筱梅,1940年生,呂劇表演藝術家,工花旦,曾拜師荀慧生,代表作《陳三兩爬堂》等。
王世元,1942年生,工小生,代表作《姊妹易嫁》,呂劇導演,代表作《苦菜花》。
董硯萍,1945年生,工閨門旦,代表作《桃李梅》、《姊妹易嫁》、《杜鵑山》等。
新時期:1978年以後
專業院團
山東省
山東省呂劇院一團、山東省呂劇院二團、山東省呂劇院青年團、
濟南市呂劇院、
煙臺市呂劇院、濰坊市呂劇院、招遠市呂劇團、萊州市呂劇團、棲霞市呂劇團、龍口市呂劇團、
乳山市呂劇團、
濱州市呂劇團、濱城區呂劇團、鄒平縣呂劇團、東營市呂劇團、
廣饒縣呂劇團、墾利縣呂劇團、利津縣呂劇團、平度市呂劇團、萊西市呂劇團、博興縣呂劇團、
青島市歌舞劇院呂劇團、河口區藝術團呂劇團、陽信縣呂劇團、長島縣旅遊藝術團、濟寧市藝術團呂劇團、文登市呂劇團、日照市藝術劇院呂劇團、霑化縣呂劇漁鼓戲劇團、榮成縣呂劇團、惠民縣呂劇團、昌樂縣呂劇團、海陽縣呂劇團、壽光縣呂劇團、威海市呂劇團、牟平縣呂劇團、淄博市呂劇團、臨沂縣呂劇團、沂南縣呂劇團、海陽縣東海鎮呂劇團、海陽縣郭城鎮呂劇團、福山縣呂劇團、禹城縣呂劇團、沂源縣呂劇團、臨朐縣呂劇團、章丘縣呂劇團、嶗山縣呂劇團、昌邑市呂劇團等
江蘇省
遼寧省
大連市呂劇團、鞍山市呂劇團、寬甸縣呂劇團、旅順文工團等
黑龍江省
哈爾濱市呂劇團、雙鴨山市呂劇團、290農場呂劇團等
吉林省
柳河縣呂劇團等
河北省
臨西縣文工團等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呂劇團、建設兵團工二師呂劇團、庫爾勒農五師呂劇團等
非遺傳承
文化部
2008年,呂劇被文化部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戲曲學院於2014年排演了呂劇《
苦菜花》,獲得廣泛好評。
山東省
呂劇在山東省傳承情況較好。省文化廳非遺處姜慧表示,山東能夠經常性演出劇種23個,除呂劇外,都屬於瀕危劇種。山東省積極組織“呂劇華夏行”、“呂劇藝術節”、“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月”等活動,實施呂劇藝術振興工程,組織《看大戲》欄目的製作。
江蘇省
呂劇廣泛流傳於蘇北地區,根植於清末民初時期,已列入江蘇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代表作《
李二嫂改嫁》、《姊妹易嫁》、《
借年》、《五九看柳》、《山鄉情》、《草莓扣》、《稱爹》等。2015年,
江蘇省演藝集團東海呂劇團排演的《沒掀開的紅蓋頭》獲得
中國戲曲學會獎。
江蘇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許素平
吉林省
呂劇是“
闖關東”文化的代表,是中原文化與關東文化相交融,孕育的具有多元文化內涵的新型傳統戲曲表演藝術。已被
吉林省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一代傳承人:清朝末年,
柳河縣涼水河子鎮山東廣饒移民李萬良;
第二代傳承人:20世紀30年代,
李萬良將演唱技藝傳給女婿李秀山;
第三代傳承人:1960年通化專區青年呂劇團成立,老藝人李秀山收下周桂芳、付宏娟、王延武等人為徒;
第四代傳承人:70年代,馮仁智、金太石;
第五代傳承人:80年代,王煥娥、孟凡志、馬世海、劉興波;
第六代傳承人:90年代,李強、何新麗、於靜麗、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