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殿元

時殿元

(—) 現東營市東營區)牛莊鎮時家村人,。自幼家境貧寒,早年以唱民間小曲討飯為生。他雖然不識字,但記憶超人。1880年(光緒六年),山東琴書傳入廣北一帶,民間藝人爭相學唱。時殿元廣采博取,學會許多曲牌和篇目,並不斷吸收其它曲種的唱法,逐漸形成自然灑脫、幽默誇張、善於形象表演的藝術風格,有綽號“時鴨蘭”之稱。

基本介紹

  • 本名:時殿元
  • 所處時代:中華民國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山東東營廣饒
  • 出生時間:1863
  • 去世時間:1948
  • 主要成就山東呂劇的主要創始人
生前作品,背景介紹,藝術生涯,跑驢戲,呂劇的誕生,創建共和班,組建時譚班,說書唱戲,性情,口碑,

生前作品

時殿元等又陸續將琴書《藍瑞蓮打水》、《王漢喜借年》、《洞賓戲牡丹》、《朱買臣休妻》、《白蛇傳》、《空棺記》等50多個琴書劇目改為化裝揚琴演出,並在內容、唱腔、表演、道具、伴奏等方面不斷改進和完善,使其戲劇的特徵更為明顯。其它琴書藝人爭相效仿,使化裝揚琴演唱迅速發展。時殿元後為領班,廣收藝徒,較有名氣的弟子有時克遠李同慶等人。1948年秋,時殿元病逝於家鄉。
因時殿元首演《王小趕腳》以“驢”為道具,民眾又稱化裝揚琴為“驢戲”。化裝揚琴突破山東琴書的窠臼,具備了戲曲的藝術特徵,是呂劇的雛形。1952年,經山東省文化事業管理局局長王統照提議,化裝揚琴正式定名呂劇。時殿元作為山東呂劇的主要創始人,被載入《中國大百科全書》中有關條目。

背景介紹

時殿元家道貧寒,8歲喪父,與寡母相依為命。清光緒年間,樂安縣北部地區“三年惡水三年旱,三年蝗蟲災不斷”。百姓迫於生計,便萍飄浪跡,背井離鄉,逃荒要飯。小時殿元,也跟大人四處討飯。一年,他們跑到河南、江蘇一帶,見有的盲人拉弦唱曲要飯。為了多求點施捨,小時殿元等人也身帶胡琴,手拿節子、竹板,順口編些有趣的故事,藉以現成的小曲兒,邊唱邊乞討。

藝術生涯

1879年,16歲的時殿元邀請同村能演奏二胡的時秀江,隨譚家村民間藝人譚立盈,到臨淄壽光濰縣一帶賣唱。向譚立盈學會了《逛燈》、《畫扇面》、《裱繡鞋》等曲調。此後,便以唱曲為業維持生計,開始了他的藝術生涯。
1880年以後,揚琴逐漸在現今的廣饒縣北部和東營區南部一帶興起。時殿元便以演唱揚琴為業,常與叔弟時殿乙、姑表弟崔心悅崔心慶搭夥在廣饒、東營區、博興、臨淄益都濰縣等地演唱。
為提高演唱技藝,他曾於1887年到魯西南菏澤一帶學藝,後叉到河南開封、安陽一帶邊賣唱邊學藝達半年之久。相繼學會了《三打四勸》、《洞賓戲牡丹》、《王天保下蘇州》、《鸚哥當媒人》、《鴛鴦嫁老雕》、《後娘打孩子》等揚琴書目,以及“鋪地錦”、“相思調”、“蓮花落”、“大漢口”、“哭迷子”等曲牌,亦能演唱“大調曲子”、“河南墜子”等曲調。在演唱過程中,時殿元善於把學到的諸腔調與本地流行小曲,如“艮秧光”、“姐兒調”等融合貫通,以適應民眾的欣賞習慣,很受觀眾歡迎。
1893年,時殿元和崔心悅崔心慶譚明倫武春田五人組成同樂班,以唱揚琴為職業,經常活動在本地及博興、濱縣、利津、霑化、周村、博山、淄川、張店、益都壽光濰縣和膠東地區,並享有一定聲譽。

跑驢戲

1900年,時殿元和崔心悅、譚明倫等人從京劇、五音戲的表演中受到啟發,第一次將琴書中的《王小趕腳》改為化妝演出。當時,譚明倫用竹片、紙、布(後來用綢布),扎做成一頭驢型,驢脖兒拴一串銅鈴,驢肚四周用花布圍繞,直垂地面,再用彩色描畫,又經時殿元巧裝改制,驢的頭、耳朵、眼睛,尾巴都能活動。當掛在腰間表演時,驢頭的擺動,銅鈴的響聲,正好合著演員的腳步,進退行止活靈活現,酷似一頭活驢。時殿元在鼻眼之間抹塊白灰,化妝成小三臉模樣,頭戴一頂氈帽,腰裡系塊白圍裙,手執馬鞭,扮作趕腳的王小兒;崔心悅便將紮好的“驢”,用帶子系在腰間,頭戴假套,身穿花衣,右手挽“驢”,左臂挎一個紅包袱,扮作騎驢的二姑娘。二人邊跑邊唱,邊唱邊舞,幽默風趣,賞心悅目,令觀眾喝彩不絕。唱腔套用琴書中的曲調。其他人則用墜琴、揚琴等樂器加以伴奏。這種新的演唱形式吸引了觀眾,每到‘處人們爭相圍觀。民眾形象地把這一演出形式稱為“跑驢戲”。

呂劇的誕生

時殿元等人的這一創新,使原以坐唱為主要表現形式的琴書,面目為之一新。其實,化妝揚琴《王小趕腳》的演出,意義非同一般,它標誌著一個新的劇種——呂劇的誕生。
也就在這時,時殿元已經在民間有了“時鴨蘭”的美稱(鴨蘭,當地的一種小鳥,鳥語聲脆,百姓喜愛)。他的名字也越傳越遠,越傳越響。一時間,遠近琴書藝人爭相拜師求藝。
1905年春,時殿元領同樂班到蓬萊算盤子口一帶演出。當地知名人士翁老明(人稱翁三爺與商秀嶺是摯友),系晚清文武秀才。此人知識淵博,深通音律,善書詞。聽說樂安時殿元領戲班來此演“跑驢戲”,很感興趣,便前往觀看演出。看後認為與琴書同曲不同工,確有改造創新,連聲說演得好,遂盛情相邀。時殿元早聞翁秀才大名,恨無緣相見,得此良機,便欣然接受邀請,到翁秀才家中作客。時殿元虛心向翁先生請教,受益匪淺。不幾日,二人便成為摯友。時殿元臨行,翁老明以自己整理改編的十餘個琴書書目相贈。為了不斷豐富自己的表演技藝,時殿元還十分注意從一些獨具特色的民間藝術中吸取營養。
1906年,他隻身來到廣饒草橋,向“披糜子戲”(一種專演哭笑技巧的民間藝術,現已失傳)藝人請教,學習掌握了一些鮮為人知的表演技藝。

創建共和班

1906年冬,時殿元以同樂班為基礎,新增宋立修、李老四、崔寶善、馬洪喜等人,創建共和班。共和班建立後,時令正是嚴冬,天寒地凍、滴水成冰。他們就在時家村時克章的場園裡,挖了三間地窨子作為排練場地。時殿元按演員的特長分派角色並負責說戲,崔心悅負責劇本的修改。他們先後排演了《老少換妻》、《王定保借當》、《曹莊殺狗》、《潘金蓮拾麥子》、《秦雪梅觀畫》、《宋江坐樓》、《豢雪梅弔孝》、《鴻鸞禧》等十多個劇目。是年春,時殿元帶共和班遍走博興、濱縣、霑化、惠民、博山、濰縣、膠東各地,受到民眾的歡迎。
在演出實踐中,時殿元及其徒弟,不斷對化妝揚琴進行革新和發展。在藝術表演方面,他不斷借鑑、吸收其他劇種的表演程式,逐步形成了生動自然、貼近生活的藝術表演特色。在唱腔方面,他和譚明倫等人悉心鑽研,在鳳陽歌基礎上,創設出具有板式變化體的四平腔,其後又以琴書中的“垛子板”為基礎,發展成為二板。
1909年4月,共和班在濰縣東壩崖演出時,時殿元購置皮鼓和挎板等武場打擊樂,借用京劇的“鑼鼓經”,首次加入了武場伴奏。經過不斷的發展和完善,化妝揚琴的演出越來越規範,時殿元曾高興地說“咱這小戲可真上了正套啦l”。

組建時譚班

1915年,共和班解體後,時殿元又組建了時譚班。此間他一面領班演出,一面收徒傳藝,使時家村一帶成為傳播和發展化妝揚琴的中心。
時殿元聰慧好學,善以人為師。他一生廣采博取,銖積寸累,刻意求新,不斷豐富自己的演唱技藝。他在青年時曾去曹州、下河南,廣泛學習和鑽研琴書及各種民間曲調。成名後,他仍能虛心向藝友和同行學習,豐富自己的演出技藝。
1886年春,他曾向東寨村張蘭田、張志田兄弟請教鳳陽歌,為其後創設四平腔奠定了基礎。
1897年,西商村著名琴書藝人商秀嶺,邀南路琴書藝人殷田昌,來廣饒北部及東營區的西商、油郭、東寨、辛集、范家坡、北隋、魏家等地演唱,有幾次還專門和時殿元鄰村對唱,意在同時殿元爭個高低。但時殿元求知若渴,不但不與他們相爭,而且還向殷、商躬拜稱師。誠摯地邀請他倆到時家村演唱,待之如上賓,虛心向他們求教。他這種虛心好學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殷田昌和商秀嶺。於是,他倆也和時殿元互稱老師和兄弟,共同演唱,相互切磋技藝。相處數日,時殿元向他們學到了許多演唱技巧,並學得了殷田昌傳授的《快上快》、《寡婦難》、《相思調》、《鋦大缸》、《漢口垛》等曲牌以及商秀嶺的新鳳陽歌。

說書唱戲

1910年,數九嚴冬,時殿元和他的徒弟們在地窨子裡學戲、練功。一日,共和班到了東營區勝利鎮的辛鎮,這是時殿元與徒弟們第一次單獨搭台演戲。為了招徠觀眾,給小戲班爭門面,他們先從琴書上摘取一段《登雲休妻》改成小戲,時殿元以彩旦扮登雲娘,譚明倫扮登雲妻,還有兩個徒弟分別扮演王登雲和小桂姐。他們身著戲裝,走上大街,邊走邊唱,贏得了觀眾的喝彩.繞村一周,引來了無數的觀眾。然後,紮起戲台,一連唱了十幾天戲。此時,時殿元名聲大振,拜師學戲的人絡繹不絕,而且大都是窮苦百姓。因此,不論有錢沒錢,他都教。時殿元教戲的方法,以街頭巷口為舞台,口授台詞,連唱腔、動作一起教。一觀眾,學會了化妝與唱腔,能唱幾台小戲,也自稱是他的弟子。
說書唱戲的成功失敗很關鍵的一條,就是看其是否能吸引觀眾.靠觀眾的捧場增加收入。有一次,大約在1932年,時殿元帶著時譚班,來到霑化縣的一個集鎮,紮下台子唱戲。不多時,又來了一個戲班,自稱“硬戲班子”t在離時譚班不遠的地方也紮下戲台.和時殿元唱起了對台戲。這個“硬戲班子”。由於道具好,演員的演出也不錯·他們的戲開場不久,時譚班戲台下的觀眾就走了大半。時殿元見此光景,不慌不忙走進後台,找來剃頭刀子,把頭剃個潛光,然後用畫筆一描‘後腦勺上又現出了一人面’回到戲台上咿咿呀呀地唱起來。再甩椅子和白布做成棺材。擺在台上,此戲便是《空棺記》。觀眾一看到這個場面,無不捧腹大笑。在“硬戲班子”台前看戲的觀眾,也都覺得新奇,因而又返了回來重新看戲。以後便有“開了空棺記,三天不換戲”的說法。
1934年,東營區北隋村一大戶人家為其母祝壽。請時殿元和著名琴書藝人商業興(商秀嶺之侄)、關雲霞夫婦前往演唱慶賀。當時,時殿元年近古稀。但寶刀不老,在《小蛄賢》中飾演婆婆刁氏,贏得滿堂喝彩。商業興當時亦是琴書名家。演唱巳達爐火純青,是東路琴書的集大成者。起初,商業興的琴書不如時殿元的化妝揚琴叫響,最後商業興就把他的。拿手段子《王婆罵雞》唱了出來,舉坐齊聲叫好。時殿元昕後也覺韻味無窮、清新別致,連夸唱得好。按輩份,時殿元是商業興的前輩,其名聲早已口碑載道,但他卻把輩份和名份置於腦後,主動走到商,關面前揖手稱師傅,虛心請教。他這種以能者為師的高尚藝德,至今仍讓人讚不絕口。時殿元以虛心好學的精神,通過吸收借鑑各種藝術成份,廣采眾家之長,逐漸形成了自己幽默活潑、生活氣息濃厚、節奏輕鬆明快等藝術特點。

性情

憎愛分明、剛強不屈
時殿元生存的年代,國家多事,民生凋敝。流浪乞討、飽經苦難,培養了他憎愛分明、剛強不屈的性格。他對舊社會的醜惡現象,以及那些仗勢欺人的土豪劣紳,深惡痛絕。敢於抗爭,能為窮苦百姓伸張正義,抱打不平。時殿元外號。“時鴨蘭”稱讚他唱功嫻熟糟湛,而最初得名卻另有一凡l來歷。當年,牛莊魏家村有一豪紳叫陳百令其父陳超萬是曾經鎮壓過東路捻軍的八大民團頭子之一。陳百令自恃有財有勢,經常欺壓鄉民,為非作歹.而且還伶牙俐齒,極善狡辯,人送外號“陳百靈”。
1889年夏,陳家所養的130餘頭牲口下北窪放牧,路經時、譚村時,將兩村的大片青苗連吃加踩,毀損大半。時、譚兩村派人到陳家要求賠償損失。陳百令不但不予賠償,反而出口不遜,蠻不講理,將人轟出仃外。時、譚兩村百姓氣憤不過,前往縣衙告狀。官府畏懼陳家的權勢,不予受理。其後,時、譚兩村百姓連請幾個“刀筆”秀才,均因無錢無勢;沒有打贏官司。時殿元演出回家,聽說此事後義憤填膺,挺身而出,決定前往官府告狀。經他多方奔走,得到當地百姓的廣泛同情。在公堂之上,時殿元不顧個人安危t巧妙周旋,據理抗爭。駁得陳百令理屈詞窮。官府怕引起民憤t只好判令陳氏賠償時、譚百姓的全部青苗損失。官司打贏後,眾鄉親紛紛贊道:“百靈嘴再巧也哨不過鴨蘭兒”。此後,“時鴨蘭”逐漸叫響。時殿元勇斗豪紳不畏權勢的故事t至今仍在廣饒北部和東營區一帶流傳。

口碑

還有一件事,在時殿元家鄉一帶也是有口皆碑。大約在1920年前後,東隋村大財主隋家相,因娶一個寡婦做小老婆,請時殿元的時譚班唱戲。時殿元知道此人陰險毒辣,人多勢大,是當地有名的一霸。民眾中流傳著“南有尹、北有隋”的說法。此戲若不唱,隋家相自不肯罷休,唱吧,又覺得憋氣。他靈機一動,對徒弟說:“唱《小寡婦上墳》。”這齣戲吸收了東北民歌的演唱形式,音樂優美動聽,情感真摯動人,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很受民眾喜愛。但是,在大喜的日子,唱哭墳的大悲調,不吉利,這是有意窩囊隋家相。時殿元在戲中又自加戲文,指雞罵狗-將隋家相一頓臭罵,好不痛快,只氣得隋家相拂袖而去。
時殿元一生致力於呂劇藝術事業直到80歲時還登台演唱,對呂劇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1948年秋,他因病逝於故鄉,享年85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