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琴書

河南琴書

河南琴書是一種地方傳統曲藝曲種,其發展約有兩百年的歷史。其中河南琴書只是中國曲藝的一小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南琴書
  • 發展:約有兩百年的歷史
  • 特點:琴書只是中國曲藝的一小部分
  • 類型:琴書
歷史起源,琴書類型,表現形式,琴書曲目,

歷史起源

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以魯西南菏澤地區為中心的黃河下游地區的河南、江蘇、安徽的北部,河北的南部,及東北的個別市縣,在山東最先流傳於魯西南,以嘉祥、巨野、定陶為中心,後逐漸向北(濟南及惠民地區)、向東(青島、煙臺)延續擴展,約有二百年歷史。
大約在一百多年前,廣饒縣(就稱樂安)北部一帶的農民,為活所迫,四處逃荒要飯。有不少人,隨身攜帶墜琴、節子板等樂器,以唱琴書小段為主,或隨口編些有趣的故事,邊演邊唱。在長期的流浪生涯中,他們還不斷吸收戲曲唱腔和民間小調來豐富自己。約在一八九六年前,東寨村的張蘭田,張志田兄弟倆,曾去安徽鳳陽拜師學藝,當地流行的(鳳陽歌)有力的推進了演唱藝書的發展。藝人在演唱中,為了更多的招徠聽眾,增加收入,便不斷地探求新的藝術形式。擅唱工的藝人,在長期實踐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唱腔特點。如廣饒縣西商村的藝人商業興和妻子關雲霞,長期在煙臺、青島一代演唱,成了東路琴書的代表;而擅長人物表演的藝人,便致力於新的表現形式的探索。時殿元、崔心悅、譚明倫等,把《王小趕腳》改成化裝演唱,便是這種探索的結果。
最早被稱為驢戲的《王小趕腳》,由藝人時殿元試演成功,距今已近百年。時殿元(1963-1948),又名時鴨蘭,廣饒縣人,是化妝揚琴的奠基者,驢戲的創始人之一。他自幼學唱揚琴,擅演小丑。開始演驢戲《王小趕腳》,時殿元飾演王小,崔心悅飾演二姑娘,驢子是用紙糊(後改用布扎)彩繪,分別截用帶子系在崔的腰間,扮作騎驢的二姑娘;時殿元頭戴破氈帽,腰扎白圍裙,手拿馬鞭、鼻眼之間用白灰一抺,化妝成小三花臉,扮作揮鞭趕驢的王小。用墜琴、揚琴、三弦、笛子、板鼓等樂器拌奏。二人邊走邊唱,使多年來的坐唱的《王小趕腳》,一下子活起來了,很受民眾的歡迎,驢戲便很快傳播開來。以上證明,驢戲的產生,是民眾藝術活動與琴書說唱有機的結合,也是由琴書向呂劇發展的一個轉折點。
從形式上看,琴書屬於坐唱形式的曲藝。演唱時坐成八字形,揚琴居中,其他樂器分列兩旁。演員各持樂器,自拉自唱。在故事的發展中,演唱者多以角色出現,並有生、旦、醜的分工。塑造的人物,立體感很強。它本身就為向戲曲化演變,孕育著內在的因素。因而時殿元等人從民眾喜愛《王小趕腳》的化妝上演得到啟發,逐漸把琴書中的三小(小生、小旦、小丑)為主的小節目,如《站花牆》、《蘭橋會》、《登雲休妻》、《鴻鸞喜》、《丁僧掃雪》、《拾玉鐲》、《王定保借當》、《三打四勸》、《後娘打孩子》、《王天保下蘇州》、《王汗喜借年》等,改為化妝登台,從唱琴書發展成了演小戲。[鳳陽歌]也逐漸演化成了呂劇的基本板式——[四平調]。由於劇目大都是反映小姐、公子、兒媳、公婆等男女愛情、家庭論理的戲,而且情節逼真,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很受民眾歡迎,因此不少唱坐腔(山東琴書)的藝人,先後改演小戲,在膠東、魯北一帶流傳開來,如蓬萊、掖縣的蹦蹦戲,濟陽一帶的迷戲,都屬於流傳後派生的。流傳越廣,叫法越多。有的說叫捋戲,因為伴奏主樂器是墜琴,拉時是用四個指頭上下不斷的捋弦;有的說叫閭戲,意思是屬於街坊鄰里的家鄉戲;有的還說由於藝人外出搭班,都是一村,同姓同族,甚至是一家子或兩口子,所以叫呂戲。
曲藝中的琴書,因演唱時用揚琴為主要伴奏樂器而得名。

琴書類型

琴書種類很多,有河南琴書,北京琴書,翼城琴書,武鄉琴書,徐州琴書,安徽琴書、,山東琴書,貴州琴書,四川琴書,雲南琴書等。各種琴書起源不一,大多是由當地民歌、小調發展而成。有些是受灘簧、南辭的影響或由大鼓演變而成。如安徽琴書是在流行於泗州地區的老鳳陽歌、泗州調、山歌、小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北京琴書、山東琴書最早是農民在農閒時傳唱自娛,後來發展為專業演唱。

表現形式

琴書的表現形式不一,有一人立唱,兩人或多人坐唱或走唱,也有分角色拆唱。唱詞也根據其樂曲,有七字句、十字句和長短句之分。有說有唱,一般以唱為主,以說為輔。伴奏樂器除揚琴之外,也兼用三弦、二胡、箏、墜胡等。

琴書曲目

琴書的曲目以中短篇為主,也有長篇,大多取材於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如《拳打鎮關西》、《包公案》。《楊家將》、《梁祝下山》、《藍橋會》、《拾棉花》等。還有反映現實生活的曲目,如《雷鋒》、《烈火金剛》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