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分為文化意義的膠東,地理意義的膠東和行政意義的膠東。
文化意義的膠東即以膠遼官話為母語,文化習俗也趨於一致的地區;通常是指青島、煙臺、威海全部。地理意義的膠東,即膠萊谷地以東的膠東半島,包括煙臺、威海全部,青島東部 。行政意義的膠東指山東半島地區。
膠東三面環海,西接山東內陸地區,隔黃海與韓國、日本相望,北臨渤海海峽。膠東地區優良港口眾多,海岸線曲折、是中國沿海重要組成部分,我國重要的工業、農業、服務業基地,是經濟較為發達地區、是現代化發展程度較高的區域之一。
古時膠東地區為東夷族中萊夷、嵎夷聚居地,名稱源於秦時膠東郡,治所即墨城(位於今平度市境內)。 秦漢之後其名淡出歷史,直到民國時政府設膠東道,抗日戰爭時我黨建立膠東革命根據地,膠東之名才被重新在人們耳中響起。
膠東以萊陽梨,煙臺蘋果,膠東餑餑等著名於世。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夏商周,秦漢時期,三國時期,魏晉時期,隋唐五代,金元明清,民國時期,新中國,自然條件,氣候特徵,地形地貌,民俗文化,
歷史沿革
夏商周
商朝時期,膠東地區是商王朝統治的一個方國,稱萊國。史書記載,夏、商時期,膠東稱萊夷。《後漢書·東夷列傳》載:“王制云:東方曰夷,……昔堯命羲仲宅嵎夷,曰陽穀,蓋日之所出也。”《書·堯典》孔注曰:“東表之地稱嵎夷。”馬螎註:“嵎,海隅也,夷,萊夷也。”《史記·齊太公世家》也記載,西周建國之初,周武王“封師尚父子齊營丘”,“萊侯來伐,與之爭營丘”。也說明了萊夷族在商朝時期就建立了萊國。范文瀾在《中國通史》中說:“前五六七年齊滅萊(山東黃縣東南有萊子城)。萊是東夷大國,萊國滅亡後,齊地擴大一倍以上。”郭沫若在《中國史稿》中也說過:“周靈公五年(公元前567年),齊滅萊(今黃縣東南),萊是山東半島上一個東夷大國,齊地因之擴大了好多。”這都至少說明了萊國應是占據了膠東的絕大部分區域。雖說萊國的中心區域史書有多種說法,有的說在萊州、黃縣(今龍口)一帶,有的說在即墨一帶,也有的說在登州(今蓬萊)一帶。還有一說萊都在膠萊河附近臨朐以東一帶,但不管怎么說,萊國的絕大部分區域是在膠萊平原上,這一點是沒有異議的。
西周時期,實行的是“封邦建國”制度,建立了為數眾多的諸侯國。姜太公封在齊國,國都在營丘(今臨淄地區)。齊國東部是萊國,“萊侯來伐,與之爭營丘”。《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因“周初定,未能集遠方,是以與太公爭國”。說明了西周初期,萊國還不服從周王朝的管轄,因而與“太公爭國”。但由於齊國在開國之初就實行了革新、開放,農、工、商三業並舉的治國之策,齊國很快就強大起來,周成王時,還使人“命太公曰:‘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征之。’齊由此得征伐,為大國”。齊國正是有了這樣的尚方寶劍,加之自身勢力的強大,很快就爭霸中原,並於公元前567年滅了萊國,從此膠東地區劃於齊國版圖,直到秦滅齊。
秦漢時期
秦朝時有膠東郡,西漢時有膠東國,東漢及三國時有膠東城。
秦末漢初,項羽分封諸王,膠東為膠東國,田市為膠東王,國都仍為即墨。
劉邦擊敗項羽後,建立漢王朝。漢初實行的是郡國並行的制度,郡國之上還設有行政監察區,亦稱刺史部,每部設刺史一名。膠東地區設有膠東國、東萊郡、高密國等。膠東東南沿海的現海陽、即墨、嶗山等地劃歸琅琊郡,琅琊郡歸徐州刺史部管轄。
東漢時期,全國重新劃分郡、縣,州刺史改為州牧,掌一州軍政大權,實行中央以下州、郡(國)、縣三級政制。原歸琅琊郡管理的膠東東南沿海的不其等劃歸東萊郡。膠東國和北海郡合併為北海國,東萊郡、北海國均屬青州刺史部。
三國時期
三國時期,膠東地區屬曹魏轄地。魏在地方行政區劃上沿襲東漢,實行的仍是州、郡、縣三級政制。東萊郡、北海國仍均屬青州管轄,只是原北海國的昌安、高密、安丘、夷安等南部縣劃歸了城陽郡。東萊郡的壯武縣劃歸了城陽郡。東萊郡治所仍為黃縣,北海國治所遷至平壽(今濰坊市區西南)。城陽郡的北部、東部區域在膠東地區,治所是今莒縣。
魏晉時期
西晉時期,政制同前期。只是膠東地區新設長廣郡,轄原東萊郡的長廣縣(今萊陽東)、不其縣,北海國的挺縣等。原北海國改北海郡,治所仍為平壽。長廣郡治所不其,東萊郡治所遷至掖縣。三郡均仍為青州管轄。
東晉十六國時期,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南燕時,膠東地區設三郡,東萊郡、長廣郡、東牟郡。東牟郡由東萊郡分出,東萊、長廣二郡治所同前,東牟郡治所在今煙臺牟平城區。
南北朝時期,北魏拓跋氏統治時,皇興四年(公元470年),膠東地區東部設光州,西部屬於青州。
隋唐五代
隋朝時期,隋文帝改革行政建置管理體制,改州、郡、縣三級政制為州、縣二級制,《隋書·志第二十五地理中》記載:光州,開皇五年(公元585年)改曰萊州。統縣九,戶九萬三百五十一。九縣分別是:掖縣、膠水(今平度)、盧鄉、即墨、觀陽、昌陽、黃縣、牟平、文登。隋煬帝時,全國廢州改郡,萊州改為東萊郡,治所均在掖城。
唐朝時期,唐初仍沿用隋朝的州、縣二級政制。但把全國分為十道,道不設長官,只派員巡視,膠東劃在河南道。膠東地區東部屬於萊州、登州。西部屬於青州和密州。
五代十國時期,行政區劃沿襲唐代。
北宋時期,宋初如唐制,全國先後分為13道、10道。至道三年(公元997年)改道為路,路之下設府(州)、縣,實行中央之下路、府、縣三級政制。膠東地區的萊州、登州、青州、密州歸京東東路,治所青州。《宋史·志第三十八地理一》記載,萊州領掖縣、萊陽、膠水、即墨四縣,登州領蓬萊、文登、黃縣、牟平四縣,宋徽宗崇寧年間,萊州“戶九萬七千四百二十七,口一十九萬八千九百八”,
登州 “戶八萬一千二百七十三,口一十七萬三千四百八十四”。
金元明清
金代行政區劃基本承襲北宋,原管轄膠東地區的京東東路改稱山東東路,治所益都(原青州)。這是歷史上第一次用“山東”作為行政區劃名稱。膠東地區新增設寧海州,是從原登州分置的。《金史·志第六地理中》記載,萊州“戶八萬六千六百一十五,縣五、鎮一”:掖縣、萊陽(含衡村鎮)、即墨、膠水、招遠。登州“戶五萬五千九百一十三,縣四、鎮二”:蓬萊、福山(孫夼鎮)、黃縣(含馬停鎮)、棲霞。寧海州“戶六萬一千九百三十三,縣二、鎮二”:牟平(含湯泉鎮)、文登(含溫水鎮)。寧海州治所牟平,萊州、登州治所同前。
元朝時期,元王朝為加強對占領區的統治,沿襲了金末行省制度,在路以上設行省,形成了省、路、府(州)、縣四級行政制度。山東地區歸屬中央特區,由中書省直接管轄。《元史·志第十地理一》記載,膠東地區萊州、登州、寧海三州元初仍屬益都路,中統五年(1264年)屬淄萊路,至元年間,萊州、登州改屬般陽路,寧海州直屬省部。三州所轄縣,除即墨併入掖縣、膠水外,其餘的同金代。
明朝初年,改省為布政使司,全國分設十三個布政使司,以分領天下府(州)縣,同時廢路,司(省)以下設府和直隸州,再下設散州和縣,為地方三級政制。山東布政使司轄六府,其中包括膠東地區的登州、萊州二府。《明史·志第十七地理二》記載,登州府“領州一,縣七”:蓬萊、黃縣、福山、棲霞、招遠、萊陽(含現萊西市區)、寧海州、文登(含現威海市區)。登州府治所仍在蓬萊。萊州府“領州二,縣五”:掖縣、平度州、濰縣、昌邑、膠州、高密、即墨。萊州府轄區向西越過膠萊河擴至濰縣,但治所仍在掖城。膠東地區在明朝時期確定的縣名,除寧海州後改為牟平外,其餘的沿用當前時間。
清朝時期,清王朝將地方一級政府稱為省,形成省、府(直隸州、直隸廳)、縣(散州、散廳)三級地方行政管理體制,為了監察地方,在省、府之間還設立了道。膠東地區歸山東省管轄,仍設登州、萊州兩府,每府轄區同明朝,省、府之間是登萊青道。《清史稿·志第三十六》記,清初,二府所領州縣同明朝,登州府在雍正十三年(1736年)新設榮成、海陽二縣,“領州一,縣九”:蓬萊(含現長島縣)、黃縣、福山、棲霞、招遠、萊陽(含現萊西市區)、寧海州、文登(含現威海市區)、榮成、海陽(現乳山市區)。光緒三十一年,萊州府原所轄膠州為省直隸州,轄即墨、高密。萊州府“領州一,縣三”:掖縣、平度州、濰縣、昌邑。登州府、萊州府原治所未變,同治二年(1863年),登萊青道治所遷至煙臺。
民國時期
1913年(民國二年),北京政府廢除清朝府、州,但沿用道制,為省、道、縣三級。膠東地區改為膠東道,隸屬山東省政府。膠東道轄二十六縣:福山、蓬萊、黃縣、棲霞、招遠、萊陽、牟平、文登、榮成、海陽、掖縣、平度、濰縣、昌邑、膠縣、高密、即墨、益都、臨淄、廣饒、壽光、昌樂、臨朐、安丘、諸城、日照。膠東道的轄區基本是清朝時的登州、萊州、青州三府所轄的州、縣,治所在福山縣煙臺。
1927年(民國十六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廢道制,存省、縣兩級。1929年(民國十八年),青島劃為省特別市。1930年(民國十九年),青島為中央直轄市。
1937年“七七”事變後,流亡的國民黨山東省政府成立了魯西、魯北、膠東三個行署,劃分了十七個行政督察區。在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至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間,膠東的原第七行政督察區的海陽劃歸第十三行政督察區,棲霞、蓬萊、黃縣、招遠四縣歸新設的第九行政督察區,海陽、萊陽、即墨、平度、掖縣五縣歸新設的第十三行政督察區。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山東省政府撤消魯西、魯北、膠東三個行署,新設立魯北、魯西北、魯西、魯南、魯中、魯東六個辦事處。魯東為第六辦事處,領膠東的第七區、第九區、第十三區的三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與此同時,還新成立煙臺行政區,隸屬於第七督察專員公署。
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6月,魯東、魯西南兩個行署被撤消。1949年9月濟南解放,國民黨省政府及所轄地方政府垮台。
1938年至1945年間,日本侵略軍還利用漢奸成立了山東省及地方的偽政府。為適應抗日戰爭的需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民主政權也相繼建立。1938年1月19日,膠東軍政委員會成立。隨後,膠東的掖縣、蓬萊、福山等許多縣都先後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1942年7月7日,膠東區行政主任公署在棲霞成立。1944年2月,在解放區成立青島抗日民主政府。1944年4月1日,膠東區行政主任公署更名為膠東區行政公署。
抗日戰爭勝利後,1945年8月13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山東省政府成立,領膠東、魯中、魯南、渤海、濱海等五個行政公署。膠東行署轄北海、西海、南海、東海四個專屬區和煙臺直轄市,轄區範圍包括膠萊河西至濰縣一帶。後,又將膠東行署所轄的煙臺、威海劃為省轄市。1946年8月,濱海行署所轄濱北專署劃歸膠東行署管轄,膠東行署轄區向西南擴至日照、郯城一帶。1949年6月2日解放青島,青島為山東省直轄市。煙臺為膠東行署直轄市,威海歸東海專區。
新中國
新中國成立後,到2018年,膠東地區的行政區劃又做了幾次調整,現膠東地區分屬山東省的青島市、煙臺市、威海市,濰坊市,包括了煙臺市、威海市的全部縣、市、區,青島市的大部分縣、市、區和濰坊的一部分市。
自然條件
氣候特徵
膠東半島地區的主要氣候特點:在溫度方面,半島西部高於東部,北部高於南部,沿海高於內陸,其中包括威海、煙臺、萊州、平度、蓬萊、龍口、青島,年平均氣溫12.0-12.6℃。其降水量在東部地區較多,西部:大澤山、萊州、龍口、招遠、蓬萊的降水量較小,在676.4mm左右。從半島東部沿海向西北丘陵山地呈遞減狀態,西北的大澤山、龍口、蓬萊等地多達2834.43小時。然而在半島近2萬平方公里的地域內,又分為幾個不同的小區。由於受海洋的影響,與同緯度的內陸相比,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溫變幅較小,冬季比較溫和,夏季無酷暑,1月均溫在0℃以上,7月均溫25℃左右,全年無霜期約165~250天,年平均降水量約600~700毫米。
地形地貌
半島上丘陵起伏,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主要由花崗岩組成,最高峰嶗山海拔1130米。海岸線曲折,多深水港灣,如青島等。
膠東半島屬中朝準地台膠遼台隆。太古代片麻岩和片岩等深變質結晶岩廣泛出露,白堊紀末有廣泛的火山岩噴發和酸性岩漿侵入活動。中新世以後,渤海總體大幅度下陷,成為華北—下遼河沉降帶拗陷最深的大型新生代斷裂—拗陷盆地。上新世末,特別是第四紀以來渤海海峽斷裂下陷,半島形成。全區被北北東—北東和北北西—北西兩組斷裂分割,形成大小不一的斷塊,經長期剝蝕分割,形成較破碎的低緩丘陵。少數山嶺突出丘陵之上。半島南部的嶗山主峰嶗頂海拔1133米,為半島最高峰。中北部的牙山、崑嵛山、偉德山以及羅山、大澤山、艾山等,多為近北東走向。山地丘陵間有桃村地塹盆地、萊陽斷陷盆地和膠萊凹陷平原等。沿海有寬窄不等的帶狀平原,以蓬(萊)黃(縣)掖(縣)平原面積最大。
膠東半島海岸蜿蜒曲折,港灣岬角交錯,島嶼羅列,是華北沿海良港集中地區。膠州灣的青島、芝罘灣的煙臺、威海灣的威海、石島灣的石島和龍口等均為中國著名港口。半島沙嘴沙灘發育。沙洲發育之地,島陸相連形成陸連島,如煙臺附近的芝罘島、龍口附近的屺姆島。沿海島嶼除渤海海峽的廟島群島外,均分布於近陸地帶,較大者有象島、莫邪島、杜家島、田橫島、劉公島、雞鳴島、崆峒島、褚島、蘇山島和南黃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