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州(山東省縣級市)

萊州(山東省縣級市)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萊州市位於山東省東北部,煙臺市西部,西臨渤海萊州灣。東臨招遠市,東南與萊西市接壤,南連平度市,西南與昌邑市相望。全市總面積1878平方千米,總人口86.02萬人(2007年末)。轄6個街道、11個鎮。

萊州市屬膠東丘陵,地勢東南高、西北低。主要河流有王河等15條。年均降水量809毫米,年均氣溫12.5℃。礦產資源有滑石、菱鎂、花崗岩滷水等。工業有化工、建材、機械、紡織、食品等行業。農業主產小麥、玉米、花生,盛產蘋果、花卉、對蝦、梭子蟹、文蛤、大竹蟶,是全國花生出口基地和水果集中產區。煙濰公路過境,萊州港在境內。公路通車裡程1611千米(2007年),其中高速公路通車裡程58.3千米。主要旅遊景點有雲峰山大基山、千佛閣、黃金海岸。文峰山摩崖石刻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毛紀墓當利故城址、欒大墓、神仙洞蒜園子新石器遺址等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7年,萊州市入選為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2018年10月8日,萊州市入選“綜合實力百強縣”、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2018年11月,入選2018全國“幸福百縣榜”、2018年工業百強縣(市)、中國城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2018年12月,入選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城市(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萊州
  • 別名:掖縣
  • 行政區類別:縣級市
  • 所屬地區:中國山東煙臺
  • 下轄地區:文昌路街道,永安路街道
  • 政府駐地:萊州市府前街96號
  • 電話區號:0535
  • 郵政區碼:261400
  • 地理位置:山東省東北部、渤海萊州灣之濱
  • 面積:1928平方公里
  • 人口:90.2萬
  • 方言膠遼官話
  • 氣候條件:北溫帶東亞季風區大陸性氣候
  • 著名景點:雲峰山,大基山,神仙洞,欒大墓
  • 機場:煙臺蓬萊國際機場
  • 火車站:萊州貨運站
  • 車牌代碼:魯F,魯Y
  • 市花:月季
  • GDP:674億 2013年
  • 行政代碼:370683
歷史沿革,名稱由來,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地形,水文,氣候,自然資源,礦產,農產品,海產品,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項目建設,對外開放,社會,教育,科技,文化,醫療,體育,交通,歷史文化,古遺址,民間藝術,名土特產,海產品,月季,毛筆,草藝品,石材,旅遊景點,著名人物,城市榮譽,

歷史沿革

名稱由來

萊州市因古萊州府駐地而得名,舊稱掖縣
萊州
古為萊夷地。掖縣一名最早見於《戰國策》:“(齊襄王)益封安平君(田單)夜邑萬戶”。《說苑》作掖邑。以掖水(今南陽河)得名。萊州之名始於隋朝,582年改光州為萊州,為萊州地名之始。

建制沿革

夏稱萊夷地。商為萊侯國。周屬萊子國。
戰國時,齊置夜邑。
秦屬齊郡東境。
西漢置掖縣,為青州東萊郡治。《元和郡縣誌》:“掖水出縣南三十五里寒同山,故縣取為名。”《前漢書·地理志》註:掖水北流入渤海,其所入處,正當萊州灣之南岸。實渤海之右掖。”
晉為東萊國治。
南北朝時,北魏分青州東部置光州,轄東萊郡、長廣郡、東牟郡,掖為光州、東萊郡治。
隋廢郡改光州為萊州,領縣九;後又廢州復東萊郡。
唐復改東萊郡為萊州。
宋、元皆沿唐制。
明升萊州府,轄二州五縣。清因之。
民國初年廢萊州府設掖縣。1938年3月,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屬膠東行政區北海專區。1941年1月,析掖縣南部置掖南行署。1956年3月,復併入掖縣。
1988年2月24日,撤銷掖縣,設立萊州市

行政區劃

萊州市轄6個街道、11個鎮:文昌路街道永安路街道三山島街道、城港路街道、文峰路街道、金倉街道、沙河鎮朱橋鎮、郭家店鎮、金城鎮、平里店鎮、驛道鎮程郭鎮、虎頭崖鎮、柞村鎮、夏邱鎮、土山鎮

地理環境

位置

萊州市位於山東東北部、渤海萊州灣之濱,與濰坊昌邑、青島平度相鄰。地理坐標為東經119°33′-120°18′,北緯36°59′-37°28′。東臨招遠市,東南與萊西市接壤,南連平度市,西南與昌邑市相望,西、北瀕臨渤海灣。
萊州

地形

萊州擁山海之利。地勢自東南部低山向西北部沿海低地呈台階式下降。其中低山占10.25%,丘陵占48.12%,平原占41.63%。
境內有雲峰山、胡家頂、大澤山九頂蓮花山大基山鳳凰山、黃山、鵬鶴頂、游優山等主要山峰55座。

水文

南陽河、王河、朱橋河、龍泉河、蘇郭河、龍王河、沙河、膠萊河等河流16條,除膠萊河外,其餘河流皆發源於本市的東南山區,源近流短,屬季節性河流
海岸線長108公里,百裏海岸沙灘連綿,海水澄淨。有三山島、石虎嘴、刁龍嘴、海廟後、虎頭崖、太平灣等自然港灣,皆為人間佳境、旅遊勝地。萊州灣淺海水域離岸6公里,有一面積為0.35平方公里的芙蓉島。

氣候

萊州屬北溫帶東亞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降水量約610MM,屬於半濕潤地區。年平均溫度約為12度。

自然資源

礦產

已發現礦產資源30多種。現已探明可供開採的有黃金、萊州玉、滑石、菱鎂石、大理石、花崗石、石灰石、磷灰石、鉀長石、螢石、鐵、銀、銅、鉛、鋅、鉬等。其中,黃金儲量居全國首位,滑石、菱鎂石儲量居全國第二位,滷水儲量居山東省首位。

農產品

農副產品有糧、油、肉、蛋、蔬菜、水果、葡萄、大蔥、月季花等等,以品種優、產量高聞名遐邇。故萊州有“山東糧倉”和“月季之鄉”的美譽。

海產品

海產品有蟹、魚、蝦、貝、藻等300餘種。其中對蝦梭子蟹文蛤大竹蟶被稱為萊州“四大名鮮”,舉世聞名。

人口

2006年末,萊州市總人口為860203人,這是自2000年以來首次出現回升。全年出生人口6326人,死亡人口5724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7‰,比上年下降0.45個千分點。
從性別看,男女分別為431781人和428422人,男女性別比為100.8:100。從年齡看,18歲以下人口為143505人,18-35歲人口為180935人,35-60歲人口為380228人,60歲以上人口為155535人,分別占16.7%、21.0%、44.2%和18.1%。從性質看,非農業人口(五個街道人口均統計在內)為369927人,占43.0%;未落常住戶口人員409人,占0.05%。

經濟

綜述

萊州市2011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67.8億元,增長14.4%;地方財政收入24億元,增長25.6%;金融機構存款餘額364億元,比年初增加62億元。

第一產業

2011年萊州市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及時兌現,向農民發放糧食、農資、農機等補貼1.1億元。糧食生產克服異常氣候再獲豐收,高產創建保持全國領先,為全國糧食主產區農業生產座談會提供了觀摩現場。該市成為全省唯一獲得小型農田水利、蘋果產業、優質魚產業三項扶持資金的縣市,農業生產能力進一步提高。新建6.5萬畝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194個畜禽養殖場和4.8萬平方米現代漁業示範場。放流各類水產苗種1.6億尾,放流數量創歷史新高。新認證26個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有機食品,萊州月季、萊州大姜成為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該市被命名為“國家綠色農業示範區”和“中國月季之都”。

第二產業

2011年萊州市重點扶持的20戶骨幹企業、20戶成長型企業快速發展,銷售收入分別增長17%和23%。機電、黃金、建材、鹽化工四大支柱產業效益提升,利潤增幅高於萊州市工業6個百分點。電力能源產業加快崛起,華電國際萊州電廠一期工程開工建設,2台百萬千瓦機組主體完工。支持企業創新發展,新認定省級高新技術企業6家,新增國家、省和煙臺市級研發中心6家,獲得國家和省級科技進步獎6項,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450億元,增長22.1%。該市被確定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和“省級循環經濟示範市”。

第三產業

2011年萊州市百都國際大酒店、黃金海岸大酒店、萬通商貿物流園開業運營,雲峰商貿城主體完工,城鄉消費市場持續活躍,補貼家電下鄉產品7萬台、汽車機車下鄉產品2萬輛,被評為“全國家電下鄉工作先進市”。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57億元,增長18.8%。金融業快速發展,招商銀行、交通銀行在該市設立分支機構,引進廣州農商行籌建村鎮銀行;設立了煙臺市首家金融服務中心,新增2家擔保公司,成立了小額貸款公司,全年新增貸款43億元,增長112%,存貸比提高了7個百分點。旅遊業加快發展,省政府批准該市設立了黃三角區域首個省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第二十屆月季花節、第六屆汽車展、第八屆石展會規模大、亮點多、效益好,擴大了該市影響力。
黃金海岸黃金海岸

項目建設

2011年萊州市實施“項目建設年”活動,重點推進了159個投資過千萬元項目,萊州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61億元,增長23.4%。加大爭取政策、項目和資金力度,已到位中央和省級扶持資金2.6億元。13個項目列入上級擴大內需計畫,36個項目列入技術創新、循環經濟等扶持計畫,華電國際萊州電廠二期、萊州港10萬噸級泊位和航道建設、華電5萬噸級泊位、沿海高等級公路等一批重大項目列入省“十二五”規劃。鼓勵擴大民間投資,新註冊民營企業634家、個體工商戶2300戶,新增民營經濟註冊資本22.3億元。
沿海風力發電沿海風力發電

對外開放

2011年萊州市組織參加了香港山東周、西洽會和上海、溫州、東營等經貿洽談活動,啟動建設黃三角(萊州)先進制造產業園,引進華創風能、香港華大物流等一批新興產業項目落戶萊州,該市成為全省僑商投資服務基地。全年實際到賬外資8939萬美元,增長8.9%。幫扶進出口企業加快發展,促進對外貿易持續增長。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11.9億美元,增長27.6%。
防潮堤防潮堤

社會

教育

2007年萊州市中等專業學校7所,在校生1.1萬人;普通中學54所,在校生6.5萬人,其中義務教育學段在校生5.2萬人;國小142所,在校生4.8萬人。

科技

2007年萊州市擁有各類科技人員2.8萬人,其中從事科技活動人員2.8萬人。共取得市(地)級以上各類重要科技成果21項。專利申請量64件,比上年下降55.2%;實施專利42件。

文化

2007年萊州市擁有各種藝術表演團體112個,藝術表演場所3個,公共圖書館1個,文化館1個,檔案館1個。

醫療

2007年萊州市擁有衛生機構36所,其中,醫院、衛生院13所,衛生防疫防治機構1所,婦幼保健機構1所。各類衛生機構擁有床位1579張,衛生技術人員2918人,其中醫生1099人。有體育館1座,

體育

2007年萊州市全年參加省級以上體育比賽共獲獎牌8枚,其中金牌6枚。有萊州一中,中華武校等知名學校。

交通

萊州地處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重要節點位置,是黃河三角洲的東部橋頭堡,扼居膠東半島要衝,海、陸交通網路四通八達。萊州港是黃河三角洲區域內規模最大的深水良港,是國家一類開發口岸,現有萬噸級以上泊位12個,港口年吞吐能力達到3000萬噸。疏港公路、疏港鐵路、百萬噸石油儲備庫、臨港物流園、萊州--濰坊輸油管道等項目快速推進,臨港保稅倉庫、海關萊州陸路直通口岸已建成運營。榮烏高速、206省道、海萊公路、三藍公路等交叉成網,大萊龍鐵路縱穿南北,與全國鐵路和高速公路網連成一體,已融入青島、煙臺、濰坊1小時經濟圈。

歷史文化

古遺址

蒜園子新石器遺址
蒜園子新石器遺址,出土夾雜紅褐陶、灰褐陶、紅陶、泥制黑陶盆形鼎、罐形鼎,有附加堆紋和弦紋紋飾的陶片及石斧、石錛、石磨棒等石器。關家橋新石器遺址出土殘半月形雙孔石刀、殘扁平石器、紅陶片。西大宋新石器遺址出土殘石刀和夾砂紅陶片等。經國家社會科學院考古專家鑑定為新石器中、晚期遺址。證明他們都是萊州市遠古文化的發祥地。
清代大詩人萊州知府《張問陶年譜》清代大詩人萊州知府《張問陶年譜》
古城址
古城址 夏過國都城遺址、商沙丘城遺址、當利故城遺址、臨朐故城遺址、陽樂故城遺址、陽石故城遺址、光州故城遺址、曲台故城遺址。漢代當利故城遺址出土銅器有:正方形刻字銅印、銅狗、銅鋪首、銅鏡片等,貨幣有五銖錢、貨泉、貨布、大布黃千等,鐵器有釜、鐵權、匕首、、鏟等,陶器有瓮、壺、盒、扁壺、豆等殘件,有長方、正方、弧形磚和子母口磚,有筒瓦、板瓦和圓形、半圓形瓦當等,飾文字、鳥獸、雲紋等圖案。其他出土文物分別有繩紋、布紋陶片,五株錢、刀、劍等。這些在兩千到四千年前的故城遺址和出土文物,分別說明四千多年和兩千多年來,在萊州大地上演繹著的社會歷史文化的變遷和發展,參與著整箇中華文明的創造。

民間藝術

萊州玉雕
萊州玉雕 萊州所產之石,可供雕刻者甚多,有凍石、毛公石、竹葉石、豹紋石、翠星石等,其中凍石碧綠潤膩有透明感而近似玉,居諸類之首,故名萊州玉。萊州玉雕靠藝人的世代相傳得以延續。解放以後著名老藝人帶出了一大批技術骨幹,萊州玉雕迅速發展。萊州玉雕作品很多。有用功浩繁、價值幾千乃至數萬元的高檔巨作,也有精巧別致的小件雕飾;有體態優美、駕祥雲、托花盤的“天女散花”、有懷抱玉兔、騰飛於碧空的“嫦娥奔月”、還有“如來”、“觀音”、“牧童騎牛”“飛馬”等,以及種類繁多的花鳥類產品,爐、瓶、尊等端莊的仿古產品,圖章、鎮紙、書檔、筆筒、筆架等高雅的文具產品,交相輝映,各放異彩。
萊州玉雕講究形神兼備。雕刻藝人以料取材,因材施藝.材料自身的天然美與技巧、形式的工藝美巧妙有機地融為一體,創造出更統一和諧的藝術美。劉永興設計製作的“水族”利用凍石碧綠透明、原料形體神似的特點,以逼真的寫實手法,細膩精巧的刻功,穿插呼應,布局疏密得當,以鏤、透、襯、比的藝術技巧雕成的魚、蝦、蟹、蚌,似游似動於碧水.浪沫之中,給人以清雅恬靜,心曠神怡的藝術感受。現銷往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及全國各地,在國內外的展評中多次獲獎。
大理石雕刻
萊州產雪花白大理石,質細而白,是大型雕刻的極佳材料。當地的雕刻技藝世代相傳,給古萊州留下了眾多的珍貴遺蹟。座座牌坊沿街而立,遍布老縣城.其中“東萊三鳳”牌坊,樓垛層層,飛檐凌空,氣勢最為宏大,上面雕刻的飛禽走獸、人物等也最為精緻。另有寒同山摩崖石窟造像、毛紀墓、太極殿、海神廟等處的石雕,造型宏偉,刻功凝鍊,堪稱石雕藝術之珍品。
解放後,著名老藝人彭真海帶領掖縣石雕藝人應召進京,為建設舉國聞名的首都十大建築精雕細刻,大顯技藝。1985年,雕刻廠聘請15位著名的雕塑專家為技術顧問,成立了山東省笫一家雕塑服務中心,先後完成了齊魯石化公司煉油廠園林人物組、上海交通大學抽象派人物組雕“汲”,濟南舜耕山莊賓館大型浮雕壁畫“龍山文化”,萊蕪鋼廠浮雕壁畫“冶金”,東阿縣的“李時珍”,長島縣的“海神”,青島園林的“雙鹿”、 “犀牛”、“園丁”、“海風”等,均受到省內外專家的讚揚。大理石雕刻企業風起雲湧,崛起數百家,雕刻品種繁多,小到擺設,大到巨型——大連老虎灘的群虎雕塑,產品遍布省內外、國內外。
剪紙
剪紙在萊州有歷史的悠久,貼在天棚、窗戶、門、牆等處。花樣繁多,有神話傳說、戲劇場面、花鳥蟲魚、吉慶如意、勞動場景等圖案,如《喜鵲登梅》、《鴛鴦戲水》、《鳳凰牡丹》、《八仙過海》、《耗子娶親》、《富貴圖案》……盡顯能工巧手。
民間歌謠
民間歌謠 有《上樑歌》、《潮汐歌》、《鹽民苦》,情歌《大閨女》、《大公雞上碾台》……,生活歌《小老鼠嘰嘎嘰》、《割大鋸》……,兒歌《打七巧》、《圓月》……《鹽民苦》唱詞:“下雨鹽民愁,晴天鹽民苦。烈日往來鹽池中,赤腳蓬頭衣襤褸。斥鹵滿地踏霜花,鹵氣侵肌裂滿膚。糠秕野菜未充飢,食罷相看淚如雨。”《上樑歌》有十三段歌詞,內容豐富生動,唱出了蓋新房的喜慶氣氛。最後一段詞為:“金斗開,銀斗開,上樑的餑餑拿出來。東不打,西不打,先打修主頭一把。打了修主打四方,先打東方射金光。四海昇平千家樂,幸福的日子似水長。”
民間音樂
有多年延續的是婚嫁、喪葬人家的鼓吹樂班。他們帶的管樂器有:嗩吶、笛子、笙、長桿號等,打擊樂器有:大鑼、小鑼、雲鑼、大鈸、小鈸、樂鼓、銀鈴等,弦樂器有:二胡、三弦、京胡等。演奏時分行進演奏和坐棚演奏。演奏曲目分師徒相傳的古曲、戲曲曲牌等。嗩吶曲目有《朝天子》、《萬年慶》、《喜新婚》、《長門怨》等60多支,戲曲有《二進宮》、《讓徐州》等20多支。全縣多的時候有40多個鼓吹樂班。
武術
萊州(山東省縣級市)
萊州是聞名世界的吳式太極的故鄉,村民多有在農閒季節教拳習武的習慣。山東省萊州中華武校是我國規模最大、師資力量最強、校長年齡最輕的國際化文武學校之一。現有專業教師和優秀教練近二百人,國內外學員2600多名。學校實行文武雙修。文科設學前班、國小、國中、高中、中專、大學函授六個教學部。武科設套路、散打、拳擊、柔道、摔跤、泰拳、跆拳道、女子防身術、中華絕活、影視表演10個項目。學校實行“以德育人,文武雙修”的辦學方針,著力於培養一流人才。

名土特產

海產品

萊州特產萊州特產
(1)梭子蟹 俗稱大蟹子。因背甲隆起三個疣瘤,整體似梭子形,故學名為三疣梭子蟹萊州灣灘緩波穩,適合蟹子的潛沙習性。境內膠萊河、沙河、王河等十幾條河流攜帶大量營養物質入海,促使浮游生物繁衍,給蟹子準備了充足的餌料。
(2)大竹蟶 竹蟶屬貝類,萊州沿海的膠萊河至過西的淺海區出產頗多。皮薄肉嫩,味道鮮美,是很受人們歡迎的營養珍品。當地婦女產後奶水不足,以蟶子湯催乳。萊州市有資源面積數萬畝,品種有大竹蟶、細長竹蟶、小竹蟶等四種。
(3)西施舌 以我國古代美人西施命名的西施舌,屬貝類,是一種雙殼軟體動物,個大、殼薄而光滑,殼頂泛紫紅色艷光,象西施紅潤的面頰,分外俏麗。萊州沿海均有分布,尤以三山島至膠萊河口一帶最多。西施舌營養豐富,其足肌肉白嫩細膩如舌狀,味道鮮美,可作多種佳肴。

月季

萊州被稱為月季之鄉。明朝洪武(一說永樂)年間,四川有一對年輕夫妻遷到萊州城北定居下來。他倆酷愛養花,把離鄉時所帶的月季栽種在這裡,從此,這個村便得名花園。後來,這莊的月季繁衍到周圍村莊。萊州市栽培月季的村莊有100多個,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栽植,萊州成為月季生產基地,每年向全國各地提供月季數百萬株,因而有“萊州月季遍天下”之說。現有300多個品種,其中古銅妝、羽士妝、虢國淡妝、飛燕新妝為傳統名品“四妝月季”。春水綠波、密波、漢宮、桃花塢白雪山被列為世界十大名品的明星。北京市1980年首屆月季花賽會上被選為十品的藍月、白玫瑰、遊園會、從中笑、新柏林、紅和平、信用、菜花黃、杏子黃等品種,也都在掖縣大量栽培。

毛筆

萊州毛筆有400多個品種。為出口免檢產品,銷往20多個國家和地區。筆頭的形狀,有葉鋒形、壯筍形、寶塔形的。按筆頭的材料分類,有狼毫、羊毫、兼毫、紫毫(山兔毛)、金雞毫、石獾筆以及胎毛筆等。按筆頭的長度分,有大楷、中楷、小楷。按用途分有字筆、畫筆、眉筆等。筆桿也多種多樣,有湖南湘妃竹、福建鳳眼竹、水牛角、有機玻璃、象牙、玉石等。萊州毛筆從選料到製成,經過選、配、墊、梳、圓、修、捋等120多道工序。狼毫筆尖的原料,要選長度適宜、筆桿直順、粗硬挺拔、鋒穎細長的公黃鼠狼尾毫,以保證筆尖尖銳,筆柱鋼性充足;筆頭的蓋毛則要選母黃鼠狼顏色嫩黃的尾毛,精工細做。

草藝品

草藝品最原始的雛形是草辮,在萊州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先民受髮辮的啟示,用靈巧的雙手將一根根的麥桿,經過不同的挑壓交叉,編掐出了各種紋理結構的花樣草辮。以後品種漸增,用它們制的生活用品也越來越多,至明朝,通過直隸、豫州等地,在國內外傳播開來。50年代末,又以玉米皮為主要原料,生產出了提籃、提袋、挎包、茶墊、地席、草帽、門帘、果盒、紙簍、嬰兒籃等生活用品,品種己達上千種。70年代後,麥稈貼畫問世。它將麥稈漂染,經過削、剪、沖、搶、撕等工藝處理,製成類似禽羽、獸毛等物,巧妙拼成畫。集國畫、油畫、工筆畫等藝術於一身,擅長表現花鳥蟲魚和山川風光。近幾年來,麥稈貼盒脫穎而出,它做工精細,造型繁多,既實用,又可欣賞,成為國內外遊客喜愛的藝術佳品。

石材

萊州石材資源豐富,根據國家地質部門探測,萊州可開採石材總儲存量30多億立方米,占全國儲存量的1/10,有山東白麻、櫻花紅、晶白玉等20多個品種。以硬度好、色澤明快和無放射性元素而著稱。2003年4月被中國石材協會正式命名為“中國石都”,依託資源優勢,萊州的石材產業蓬勃發展,形成了礦山開採、板材加工、異型加工、工藝雕刻、石材交易等完善的產業體系和空前的產業規模。萊州市擁有石材企業3000多家,年開採石材荒料近50萬立方米,年加工板材2500萬平米,雕刻品及異型石材15萬餘件。

旅遊景點

雲峰山
又名文峰山,俗稱筆架山,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萊州市南15華里處。雲峰山岩石嶙峋,峰高、谷幽、林茂,景色如畫。春來,蒼松滴翠,百花吐艷;初夏,刺槐花開,皚皚雪白;秋日,松濤波涌,霜染楓紅。“春桃”、“夏槐”、“秋楓”為三時絕景。雲峰山名勝古蹟眾多,自山麓至山頂,分布歷代刻石37處,聞名于海內外的北魏光州刺史、著名書法家鄭道昭於公元511年,在此山留下了寶貴題刻17處,均刻在山內險峻的摩崖之上。鄭道昭被譽為“北方之聖手”,著名的《滎陽鄭文公之碑》高2.8米,寬3.6米,為魏碑之冠。另有《論經書詩》、《觀海童詩》等亦為名刻。其字型承隸啟楷,書法謹嚴渾厚,蒼勁飄逸,歷來為金石家、書法家所推崇,是研究中國字型演變和書法藝術的珍貴資料。國內外著名書法家、學者接踵而至,訪謁碑林,並留下了大量的書畫墨寶。日本書道學者對雲峰刻石更是推崇備至,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學童,每年來此訪碑者絡繹不絕。雲峰刻石不僅是書界聖地,更成了連線四海友誼的橋樑。
毛紀墓
毛紀為萊州籍人士,明代官至內閣大學士,首輔宰相。據記載,毛紀在朝為官清廉,頗有政績。毛紀告老還鄉後留下很多民間傳說,呂劇《姊妹易嫁》的主人公毛紀經上演宣傳,在齊魯大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毛紀死後葬於萊州城西西山張村旁的山崗之上,陵園當初規模宏大,至今仍留有石獸、石馬,皇帝諭祭石碑等。1994年曾由民間籌資進行過修復,雖不似當初規模,但也是萊州市重要景點之一。從城區向西行駛2公里穿過西山張村,即到達毛紀墓。
千佛閣
千佛閣遊樂園,位於萊州市區文化東路南側,集娛樂、購物、休閒於一體。景區級別為A級。主要有牌坊、千佛大殿、羅漢堂、城隍廟、文廟、四公祠、文山和動物園區。千佛殿塑有千手千眼菩薩,有善財、龍女、韋馱、散脂隨侍。三廟用巧制的模型再現廟宇舊制,在殿外擺有唐代、宋代文物,使人眼界大開。四公飼塑造的是清於七清廉自重的萊州太守揚震;忠貞不屈、甘為一城人獻身的萊州知府朱萬年;清忠耿亮的東閣大學士毛紀;重修千佛閣的張忻、張瑞父子。文山由千噸臨胸巧石築成,山頂噴泉飛花、山腰瀑布輕跌。文山周圍是珍禽猛獸,文山曲水兩側,是150米長的鄉賢長祠,記載著萊州籍出士入仕的名臣和歷代重大事件。新文化名人館展示了新文化名人的業績。千佛閣還建有十二米長的九龍壁,大理石浮雕的九條雲龍活靈活現。千佛閣不僅有精美的文物景觀,還濃縮著一部萊州史。
雲峰南路雲峰南路
大基山森林公園
這裡群峰環抱,中為幽谷,又名道士谷。山上松柏槐桃李等三十多種,植物密布,構成了流芳溢翠的林海景觀。1992年,大基山林場被山東省林業廳批准為省級森林公園。上千年來,此處是道士、道姑修身養性的去處,至今仍留有道觀廟宇古蹟,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全真教七真人之一邱處機曾在此修煉,並在西山摩崖留有題刻。大基山主峰海拔478米,自山谷至山頂分布歷代摩崖刻石達24處。著名書法家、北魏光州刺史鄭道昭於公元512年在此山留下題刻12處,其主要刻石有《登大基山詩》、《中明之壇》等,均刻在山內險峻的摩崖之上。1988年1月13日,這裡被國務院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裡同雲峰山鄭道昭刻石聯成一體,成為了國際書法旅遊專線,每年接待日本書法團體約600人次。
神仙洞
位於城區東南方向,屬於道家石窟。洞窟系元代人工鑿成,共有6個石洞,洞內供奉道家諸仙石雕塑像36尊。洞分上下兩層,上層大四洞,下層兩小洞,36尊雪花白大理石雕塑像為省級保護重點文物,它造形圓潤,神態肅穆端莊。寒同山神仙洞傳說全真教七真人之一劉長生曾在此山修煉。在神仙洞向下至山林數百米處,有一片楓樹林,在深秋季節,遠看像一團火。如在深秋來,在遊覽神仙洞時參觀名勝古蹟之餘,也可觀賞深秋紅葉。
崮山
崮山位於驛道鎮莊李家村西1.5公里,相傳西漢大將韓信曾隱居於此,故又稱韓信山。山脈呈東南西北走向,山勢陡峭,頂部較平,側觀崮山群峰,好似一個“睡美人”,當地百姓也稱秀女峰、龍女峰,海拔422.8米,總面積11平方公里。

著名人物

張瑞敏男,漢族,1949年1月生,山東萊州人,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
王滬寧,男,漢族,1955年10月生,山東萊州人,1984年4月入黨,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國際政治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法學碩士,教授。現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
鮑國安男,漢族,1946年6月生,籍貫山東萊州平里店鎮嬰里村人,國家一級演員,中央戲劇學院教授。憑藉在《三國演義》中的出色表演,獲得中國電視“飛天”,“金鷹”男主角雙獎。在著名導演都曉老師的電視劇《大法王寺之聰明小空空》、《少林寺傳奇之亂世英雄》、《少林寺傳奇之大漠英豪》飾演寺中方丈
登海男,漢族,1949年9月生,山東萊州人。被稱為“中國緊湊型雜交玉米之父”。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齊名,共享“南袁北李”的美譽。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任志強,男,漢族,山東萊州人,中共黨員,創建了“華遠”房地產品牌,在房地產界具有極高的知名度,與萬科的王石,北京萬通的潘石屹並立於中國房地產界領袖。現任北京市華遠地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華遠集團總裁,同時兼任北京市商業銀行監事、新華人壽保險公司董事。北京市政協委員,持有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碩士學位。
宿雙寧,男,漢族,1951年11月30日生,山東萊州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指揮。自1992年起參加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後任航天員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
楊振山,男,漢族,1935年7月生,山東萊州平里店鎮賈鄧楊家村人。同濟大學計算機教授和博士生導師、雙楊電腦高科技公司創建人。研究和開發國內辦公自動化系統的理論和軟體開發,主持開發的雙楊OA辦公自動化軟體,在國內已經在國內統計、電力、菸草等系統推廣使用,產生較好的社會價值。
曲星,男,漢族,1956年5月生,山東萊州人,1982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獲文學學士學位,1985年畢業於外交學院獲歷史學碩士學位,1992年獲得巴黎政治學院政治學博士學位。1985年至2006年,任教於外交學院,主講當代中國外交、中法關係史;2006年至2009年,任駐法國大使館公使;2010年至今,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
費翔,外祖母是萊州人,也有人說費翔的祖籍是萊州。
常昊,祖籍萊州。魏寧中國女子射擊隊隊員,女子飛碟雙向選手,2001世界盃飛碟射擊總決賽中以97中的總成績摘取了女子雙向冠軍。2012年倫敦奧運會射擊女子雙向飛碟比賽中獲得亞軍。
王育琨,著名管理專家和併購專家,清華大學長三角研究院中國企業家思想研究中心主任,全球併購研究中心學術委員,山東大學經管學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管學院特聘教授,多家企業集團顧問。曾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世界銀行顧問,知名企業集團副總裁。十幾年做企業的經歷,給了他一種“以心比心”的研究方式, “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著有《傳遞夢想:歐巴馬給世人的200個忠告》、《解放企業人的心靈》等暢銷書。
張宗昌(1881~1932.9.3),字效坤。山東掖縣(今萊州市)人。綽號“狗肉將軍”、“混世魔王”、“長腿將軍”、“三不知將軍”、“五毒大將軍”、“張三多等,奉系軍閥頭目之一。張宗昌曾殘酷鎮壓青島日商紗廠工人罷工,造成“青島慘案”。1932年9月3日被山東省政府參議鄭繼成槍殺於津浦鐵路濟南車站。
吳化文,(1904年—1962年),字紹周,山東人,原馮玉祥部任參謀,他先是追隨馮玉祥,後投奔蔣介石,再投靠汪精衛,又反投蔣介石,最後加盟解放軍。
王磊,1914年出生於山東掖縣,新中國建立以後,1950年任西南大區貿易部部長,1953年任中央商業部副部長,“文革”後期任北京市委書記處書記,1978年3月後任商業部部長,1982年後任國務院財貿小組組長,國家經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1994年10月逝世,享年80歲。
劉岐雲(1919—2006),原名劉紹基。1965年7月調任北京圖書館(現國家圖書館)黨委書記兼第一副館長。“文化大革命”期間,堅守崗位,赴艱歷險,使圖書館免遭劫難,被人們譽為“國家書庫的守護神”。1971年與有關單位合作,編寫了《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中國圖書資料分類法》及其《簡本》,任編委會主任。為此榮獲198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980年籌辦圖書館職工業餘大學,兼任校長。
劉仁政,字敏齋,一九零四年十一月十七日生於山東省掖縣朱橋鎮(現為萊州市金城鎮)埠西村,幼年遷居北平,十八歲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北平師範大學附中高中部。按當時家庭的經濟條件完全可以繼續讀大學深造,但父親要他到自家經營的振德興顧繡皮貨行去幫忙。劉仁政由學徒做起,熟悉業務後逐漸接受委託經營振德興行。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商行的業務有很大發展,也使其父親得以頤養天年,專心從事他的慈善事業,並供養弟妹四人讀完大學,乃至留洋深造。
成斌,原北京軍區司令員。

城市榮譽

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
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市
山東省文明城市
全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
國家環保模範城市
山東省基層黨建工作先進市
全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中國草藝品之都
中國月季之都
中國玉米良種之鄉
中國武術之鄉
2017年工業百強縣(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