滷水(化學術語)

滷水(化學術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礦化很強的水。常用以提取某些化工原料,如食鹽、等。中國四川自貢自古即以盛產滷水聞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滷水
  • 外文名:The brine
  • 拼音:lǔ shuǐ
  • 類別鹽類含量大於5%的液態礦產
  • 產地:中國四川自貢
  • 用途:用以提取某些化工原料
定義,分類,成分,作用,急救處理,

定義

定義一:鹽類含量大於5%的液態礦產。聚集於地表的稱表滷水或湖滷水。聚集於地面以下者稱地下滷水。與石油聚集一起的稱石油滷水。
茶卡鹽湖的湖滷水茶卡鹽湖的湖滷水
定義二:在烹飪美食過程中,經過各種食用香料調製而成的液狀物質,也被常稱之為滷汁,用於製作各類滷菜。
定義三:滷水的學名為鹽滷,是氯化鎂硫酸鎂氯化鈉的混合物。滷水點豆腐是膠體聚沉的過程,未曾發生化學反應

分類

按地址結構分類:
按地下滷水賦存條件有孔隙滷水晶間滷水、裂隙滷水。
按滷水的水力性質分潛滷水承壓滷水
按食用調料分類:
一般可分為紅鹵黃鹵、白鹵三大類

成分

滷水中,常常含有K+、Na+、Ca2+、Mg2+、Cl-、SO42-、CO32-、HCO3-、B、Li、Br、I、Sr、Rb、Cs等離子。鹽滷中含有70%以上的二價鎂。
評價滷水礦床時,應詳細研究滷水的賦存狀態、水力學性質,劃分其水化學類型。

作用

這種物質可以使蛋白質凝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於製作豆腐。大量吞服滷水可引起消化道腐蝕,鎂離子吸收後,對心血管及神經系統均有抑制作用。
鹽滷在醫學上也被用作藥用,可治療大骨節病克山病甲狀腺腫三大地方病。但大量口服或誤服,也可以導致嚴重中毒。
鹽滷對皮膚及口腔、食管、目的黏膜腐蝕作用很強烈,口服後即出現胃部燒灼感、噁心嘔吐、口乾、痙攣性腹痛、腹脹、腹瀉,可伴有頭暈、頭痛、皮膚出疹等症狀,臨床表現主要有劇烈腹痛、煩躁、消化道出血、全身乏力、瞳孔散大、呼吸困難、紫紺、血壓下降、尿少、尿閉,嚴重者可致昏迷,甚至呼吸麻痹和休克,以致循環衰竭而死亡。

急救處理

1.餵入大量熟豆漿,使胃中的鹽滷與豆漿發生作用,生成豆腐,解除鹽滷的毒性。 不要用生的,生豆漿也有毒性,或者用牛奶,吸附重金屬。
2.無豆漿時,先灌入米湯,再灌入溫開水,用手指刺激咽後壁,催吐洗胃,反覆數次。
3.洗胃後內服雞蛋清、牛奶、稠米湯或麵糊,保護胃黏膜
4.有條件的話,就近請醫生靜脈緩慢注射10%的氯化鈣10毫升或10%的葡萄糖酸鈣10毫升,減輕毒性作用。
注意:病情嚴重的應立即送醫院搶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