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信息
從萊州城區向西行駛2公里穿過西山張村,即到達毛紀墓。
主要景點
毛紀墓系萊州歷史名人、明代大學士毛紀之墓,在萊州城西福祿山下,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墓地。
整個墓地曾經綠茵覆蓋,古柏參天。然經世事滄桑,祠堂廢圮,望柱遺失,碑石倒臥。如今的墓園是1993年萊州市重新修繕建設。墓園南北長約百米,東西寬約60米。推開墓園南門,嘉靖御賜的高大威嚴的龍首龜趺神道碑巍然矗立。中道的兩側,對稱排列著漢白玉圓雕石人、石馬、石羊、石虎、石望柱及六座御祭碑,這些明代的遺物經過加固扶正,端肅凝重,歷史的滄桑和幽遠如在眼前。
大理石鋪設的中道直通毛紀殿。這座仍在修建中的宏偉古雅的祭祀廳堂白牆灰瓦,一派古風古韻。毛紀殿北面,是毛紀及其家人的墓冢。墓冢共五座,全都底闊頂圓,北部正中為毛紀與其一品夫人官氏合葬墓,這座歷經400多年僕僕風塵的古墓直徑四米多,高近兩米,主體用水泥和石塊進行了圓頂砌築。冬日的陽光照著這幾座古拙的毛氏墓,樸素靜謐,肅穆莊嚴。
大殿乾淨素潔,毛紀塑像端坐在正中佛台上,神態安詳。
修繕維護
2013年11月,投資28萬元、歷時月余的毛紀墓一期維修工程順利結束。維修後的毛紀墓園整體環境已煥然一新。園大門和大殿均安裝了花門花窗,原來倒塌的看護房也已按原風格重新建設,園內石像進行了加固修復,大殿廊柱和廊檐彩畫也按傳統工藝進行了重新描繪,大殿內壁粉成白色,原來牆上的“文字垃圾”徹底消失,大殿屋面掛瓦進行了重新安裝,毛紀墓主體也用水泥和石塊進行了圓頂砌築,園內進行了統一平整,野草、垃圾和堆土均已不見。
人物生平
(1463~1545)字維元,
掖縣(今萊州市)城裡人,歷任明朝重臣侍學士、學士、戶部侍郎,正德十年(1515)由吏部左侍郎升任
禮部尚書,旋遷戶部尚書,十二年兼東閣大學士,輔佐皇帝處理軍國要務。有《鰲峰類稿》、《海高集》、《
歸田雜識》等著作,還纂修成第一部《
萊州府志》。
毛紀,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鄉試第一,成化二十二(1846)年中進士第一,選為庶吉士。在翰林院苦修三年,授為翰林院檢討,進升修撰。憲宗弘治年間充任東宮講讀,兼負教育皇太子的任務。1505年,太子即位,是為武宗正德皇帝。毛紀升為侍講學士,繼續擔任給武宗講課的重任。正德五年(1510年)升戶部侍郎,十年,拜禮部尚書,不久升任大學士,入預機務。
毛紀自幼苦讀經書,學問精深、文筆優美。自入仕以來,一直身在皇帝左右,肩負啟沃訓導皇帝的重任,深得憲宗與武宗賞識。他明習朝中典故,為人簡重端莊、忠厚老成、不苟言笑,時人稱為朝中長者。正德五年之前,他只是
大學士,沒有實際職務。正德五年後,擔負實職,為國家政治安定做出了很大貢獻。
明武宗是明朝歷史上最昏庸、荒唐的君主,經常搞什麼內操、親征、出巡的把戲。毛紀與楊一清等人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力扶危局,方免天下大亂。正德十年(1515年)
烏斯藏(今西藏)入貢,來使對武宗說,烏斯藏有活佛,能預知人禍福。武宗最迷信佛教,聽說後很高興,撥出白銀100餘萬兩,命太監率錦衣衛130人、衛卒數千人前往迎接。毛紀等人堅決反對,紛紛上書勸阻。毛紀疏中指出:京師到烏斯藏兩萬餘里,公私煩費,不可勝計。且
四川近年災亂,流寇蜂起,若再加騷擾,必將釀成大亂。武宗聽不進大臣的反對意見,毛紀再三上疏,苦苦剖陳,終於阻止了迎佛。正德十二年(1517年),毛紀升為東閣大學士,參預機務,與楊廷和、蔣冕等人共贊大計。當年,
江西發生了宗室寧王的叛亂,很快被平定。但武宗認為平得太快,沒意思。他要炫耀他的英武,堅持要御駕親征,釋放寧王,然後自己親手擒獲他。楊廷和、毛紀切諫無效。武宗自稱大將軍朱壽,率軍南下。當時,明朝的北部邊境一直不安寧,
蒙古鐵騎時常入侵,武宗的南巡,給蒙古人製造了極好的機會。毛紀受命留守京師,責任重大。他調兵遣將,增強北方兵力,加強京師防備,保護了京師的安全。武宗回來後,晉封他為少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
1521年,武宗暴病而死。武宗無子,皇位由誰來繼承成了大問題。毛紀、楊廷和等人奏請太后,商定從
湖北安陸迎武宗叔叔的兒子朱厚熜繼皇帝位,是為世宗嘉靖皇帝。世宗即位後,敘定策立之功,加毛紀伯爵,毛紀辭免。
世宗的即位,帶來一場很大的政治風暴,即明朝歷史上有名的“
大禮議”。世宗要追封親生父母為帝,但按封建時代綱常倫理,世宗應作為武宗的親弟弟、孝宗的嗣子,稱伯父孝宗為皇考,稱親生父母為皇叔父、母。世宗不同意按老規矩辦,堅持追封親生父母為帝後,入祭奉先殿。這在朝野上下引起了很大爭論。毛紀、楊廷和主張追尊世宗親生父母,但稱號前必須冠以“本生”二字,以區別於孝宗,神主不入奉先殿。當時,有幾個新科進士見有機可乘,起來策動支持世宗,使局面變得很複雜。世宗見有人支持,便強硬地堅持自己的主張。他多次召見楊廷和,要求去掉其父母稱號前的“本生”二字,入祀奉先殿。楊廷和以人倫大節為理由堅執不從,世宗因此免掉了他的職務,毛紀升為首輔。毛紀與楊廷和意見相同,世宗一氣之下,不管廷臣反對與否,斷然宣布去掉“本生”二字,稱孝宗為皇伯考。此令一下,有130多個大臣去午門跪爭。世宗大發雷霆,全部關進錦衣衛,次日逐個廷杖,當場打死16人。毛紀等內閣輔臣請求寬恕這些大臣,世宗將他大罵一頓,說他“要結朋黨,背君報私。”毛紀上疏自明,並請求致仕、歸里。世宗正在氣頭上,答應了他的請求,許他休致歸田。
毛紀致仕後,安享田園之樂。游息之餘編著了許多書。如《密勿稿》、《辭榮錄》、《聯句私鈔》、《歸田雜識》、《鰲峰類稿》等。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毛紀80歲大壽,世宗親派大臣慰問,二十四年(1545年)卒。贈太保,諡文簡。
毛紀自入仕途一直在朝中活動,參與當時一切重要國務活動和大政方針制訂執行。是明朝歷史上一個重要人物。他有學有識,居官廉靜簡重,有古名相之風。《明史》稱他與“楊廷和、蔣冕皆正色立朝,並為天下所倚賴。”
嘉靖初,(公元一五二二年)閣臣執奏忤旨,紀疏救之;傳旨切責,遂乞致仕。居官以廉靜簡重稱。卒,諡文簡。紀學識豐富,著有鰲鋒類稿(有誤作鰲頭類稿)二十六卷,又有密勿稿、辭榮錄、歸田雜識及聯句私鈔,(均四庫總目)並行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