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
local history
北京
中國與世界各國定都的差別
自此上溯至燕立國,戰亂頻繁。七國
對峙,各有國都。
秦滅六國,始有統一的京都。自秦以後,分合無常。多則一二百年,少則一二十年,又出現政治大動亂局面:由合而分,群雄割據,軍閥混戰,各國對峙,又各有國都。分久必合,新出場的英雄好漢,打天下,統一
江山,又從他們集團的利害考慮,往往另建新都,所以都城的變遷很頻繁。元以後約七百多年,
北京長時間成為京都,但也出現南京和北京的易位。
這是中國國都變遷史的特點,要研究
北京建都史,一定要結合這一特點,進行考察。
外國建都後很少遷移,如
泰國的
曼谷、埃及的
開羅、墨西哥的
墨西哥城、阿根延的
布宜諾斯艾利斯、美國的華盛頓、加拿大的
渥太華。歐洲絕大多數國家的國都沒有變遷,如英國的倫敦、瑞士的伯爾尼、瑞典的
斯德哥爾摩、西班牙的馬德里等,有些國家在二戰期間為法西斯德國所兼併或占領,復國後仍以原國都為都,如奧地利的維也納、比利時的布魯塞爾、荷蘭的
阿姆斯特丹、丹麥的哥本哈根等,巴黎於二戰期間為法西斯德國占領,以貝當為首的法國賣國分子在法國中南部維希組織傀儡政府,盟軍登入後,法國解放,仍以巴黎為首都。二戰末期,羅馬尼亞人民起義,成立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仍以布加勒斯特為首都。
有的國家國都變遷的也不過一次,如日本的都城原在西部的“京都”,明治維新後遷往
江戶,改稱“
東京都”。莫斯科原是莫斯科公國的都城,後來成為統一的俄羅斯的京都。十六世紀
彼得大帝遷都彼得格勒, 10月革命後,都城又遷回莫斯科。柏林原是德國的首都,二戰結束後,德國分裂為二,東德的都城仍在柏林,西德的都城則在
波恩,德國統一後,暫時,仍以波恩為國都,已決定遷回柏林。
中國情況很特殊,建國很早,建都也很早,而都城的變遷卻很頻繁。
燕國的建立及其發展
殷紂王父帝乙遷都朝歌,今豫北
淇縣地區。武王伐紂滅殷,不以朝歌為國都,回關中,另建
鎬京,稱宗周,在長安西南。
周公東征後,又建
洛邑(今洛陽),稱成周。到了公元前771年,周幽王為吠戎等所殺,子
平王東遷,以
洛邑為都城,史稱東周,直到戰國末為秦所滅 。
洛邑雖是東周王朝的都城,由於周王窒衰落,沒有形成為政治中心,因其地居天下之中,商業發達,經濟較繁榮,為天下一都會。
今
北京地區當時屬於
燕國。周武王滅殷後,封
召公爽長子於
北燕,稱
燕國。據《史記·索隱》載,唐時幽州薊縣,屬邊區,與山戎雜居,社會發展緩慢。西周時,最初八代無世系可考。從周厲王至春秋初,只列世系。春秋時期記載亦極簡略,不參與中原諸侯的盟會。戰國時期,特別自
燕昭王(前311至279)進行改革,招賢納士,經濟、政治、文化都有很大發展,曾參加“合縱”以攻秦,又大敗齊國,攻占70餘城。20年前,房山
琉璃河出土周代墓葬,其中駟馬車葬不少,這標誌畜牧業、煉鐵業等有較大發展,與中原地區相同,荊柯將去刺秦王,別時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格律和情調同
項羽《垓下歌》、漢高祖《大風歌》相同,與中原先進文化並駕齊驅。
燕名將
秦開曾襲擊東胡,迫其後卻乾余里,築長城,從今懷來至
遼東,置
上谷(唐時稱北燕州,今懷來一帶)、
漁陽、
右北平、
遼西、遼東各郡,防禦東胡和匈奴,形勢地位很重要。
司馬遷評曰:“燕迫蠻貉(指東胡、匈奴),內措
齊晉,崎嶇強國之間,最為弱小,凡滅者數矣。”然能維持八九百年,“在姬姓獨後亡”,至前222年,為秦所滅,燕人衛滿等則流亡
遼東,經略開發。
出現了
秦開、
燕昭王、荊柯、
衛滿等英雄人物,當時已傳揚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土,表現了燕人的氣質。
秦漢至隋唐時期東北部的政治軍事重鎮
秦始皇滅6國,一統天下,舍東周王朝的洛邑,而以
鹹陽為京都,因秦在關中已有幾百年的根基。
前202年10月(秦漢以農曆10月為歲首),
項羽敗亡後,
劉邦在諸侯將相擁戴下,即皇帝位,初以洛陽為都城。5月,他採納
張良、
劉敬等建議,入都關中長安,由
丞相肖何營建宮殿,因為
秦始皇在
鹹陽及其周圍曾建離宮三百,又另建阿房宜,被
項羽一把火燒了三個月,所以要另建。不都洛陽,而都長安,一因關中形勢險要,一則
劉邦在楚漢戰爭中,得到關中吏民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的大力支持,有其政治基礎。
秦漢之際,燕、齊、趙居民避亂流亡遼東的約幾萬人。漢初,燕人
衛滿亡命遼東,成為流民的領袖,自立為王,並略地至朝鮮北部,漢武帝起兵滅衛滿後代右渠,水路由渤海,陸路出長城。幽州
漁陽郡成為經略遼東的軍事重鎮。
王莽篡位,仍以長安為都,因他在長安掌權多年,有其政治基礎。
東漢光武帝以關中經過
更始,
赤眉與豪強的混戰,破壞不堪,遂以洛陽為京都,並以此為基地,陸續消滅割據勢力。
東漢設13州部,今
北京地區屬幽州,州治在
薊縣,仍然是東北邊方的政治軍事重鎮。
東漢末,東胡族烏桓興起,分三大部,居住於
遼西、
遼東、
右北平,各稱王。中山太守
張純叛漢,自稱“彌天
安定王”,為烏桓三大部元帥,寇掠青、徐、幽、冀4州,殺略吏民。靈帝末期,委任
劉虞為
幽州牧,平定叛亂。
不久,中原大亂,軍閥混戰,爭奪地盤,
冀州牧袁紹得到遼西烏桓部大人
蹋頓的援助,打敗
幽州牧公孫瓚,兼併幽州,矯制封烏桓三大部大人蹋頓、難樓、削王等為王,皆稱單于。
袁紹自
官渡戰敗病死(202),曹操連年進攻袁家諸兄弟,
袁尚敗走幽州,投奔烏桓
蹋頓,蹋頓於206年寇邊,企圖助袁尚收復冀州,第二年,曹操親率大軍打敗烏桓兵,斬殺蹋頓,各部陸續歸降,徙居內地,幽州、并州均歸曹操統領,新興起的鮮卑部落也歸附曹操。
東北口外少數民族捲入爭奪幽州的鬥爭,自此開始,以後時弛時緊,關係更複雜。三國時,
曹魏都洛陽,今
北京地區屬魏國幽州,仍治薊縣,轄
范陽、
燕郡、右北平各郡。
蜀漢都成都。
孫權於229年稱帝,遷都
建業,即金陵,今南京。後曾一度遷武昌,又還都
建業。
司馬炎篡奪曹魏政權,建立西晉王朝,仍都洛陽。統一後陸續設定21州,今
北京地區仍稱幽州,治
涿縣。
匈奴貴族顛覆西晉王朝,
司馬睿南渡,重建晉王朝,稱東晉,都
建康(今南京)。華北地區陷入各族各國混戰爭奪的局面,即所謂5族16國時期。
魏文帝遷都洛陽。後又分裂為東魏、西魏,又分別為北齊、北周所篡奪,幽州先後歸 屬東魏、北齊。齊都鄴,周部長安。 577年,周滅齊,幽州又屬北周。
楊堅篡奪周政權,建立隋王朝,不久滅南朝的陳,又一統天下,分全國為9州,晉時幽、冀、並三州及司州河北的一部合併為
冀州,今
北京地區屬冀州的漁陽、北平各郡。
唐王朝繼續以長安為京都,分全國為10道(後增至15道),
河北道轄25州,包括幽州。唐玄宗時,沿邊設10節度使,
范陽節度使是其中之一,治所在
幽州,控制奚,
契丹,不久分
范陽節度使,置
平盧節度使治所在
營州,控制室韋、株羯(女真前身)。
燕雲十六州的割讓與宋遼對峙
五代初期,幽州等州郡屬
後梁、後唐管轄。 936年,後唐河東節度使
石敬瑭起兵叛變,企圖篡位奪權,勾結
契丹主
耶律德光,取得他的軍事支持,拜他為父,並由德光冊立為帝,史稱“兒皇帝,建國稱
後晉。交換的條件:割幽雲16州與
契丹,計:幽州治薊,即今
北京;薊州治漁陽,亦今北京;瀛州治河間;
莫州治莫,今肅寧;
涿州治
范陽,即今
涿縣;
檀州治燕樂,即今密雲;順州今順義縣;新州治今涿鹿縣;她州治今
懷來縣;
儒州治今延慶縣;
武州治今宣化;
蔚州治今蔚縣;
雲州治今大同;
應州治今應縣;寰州治今朔縣東;
朔州治今朔縣。
契丹得幽雲16州後,改稱幽州為燕京,改國號為大遼。
北宋都大梁,即開封,稱東京。自此以北至
河間府,一片平原,無險可守。遼占燕雲16州,對宋是一大威脅。
宋太宗兩次北伐,欲圖收復燕雲,均不幸戰敗無功。此後一直處守處,
澶淵之盟後,每年向遼交納銀絹,稱“
歲幣”,買得暫時和平。
宋神宗急於變法,就是為了富國強兵,收復燕雲。可見幽州(燕京)歸那一方所有,關係重大。這就是燕京在當時所處的特殊地位。
遼國將其統治區設5京,分治5道。
遼太祖阿保機於916年稱帝,以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巴林附近)為“皇都”即遼國的首都。太宗
耶律德光於928年,升
遼陽府為南京,後接收
石敬瑭所割燕雲16州,置南京析律府(今
北京),又稱燕京,轄順、檀、涿、易、薊各州;改遼陽為東京。又置
西京大同府,轄儒、武、蔚、應、朔各州。遼聖宗於1007年築遼西城,稱中京
大定府。燕京與
遼陽、大同、遼西一樣,雖稱為京,不是遼國的京都,只是政治軍事重鎮。猶如北宋稱洛陽為西京,
宋州(商邱)為南京,大名府為
北京,是同一性質。
1122年,遼天詐帝與金兵戰,屢敗,西奔,中京淪陷,鎮守南京的燕王
耶律淳於是年3月在官僚的擁戴下,即位稱帝,5月病死,
秦王耶律定繼位。12月,金兵攻占燕京。在這期間,燕京可算是遼國的京都,但前後只有10個月。
遼太宗
耶律德光於936年接收幽州,改稱燕京,又稱南京,作為遼南疆政治軍事重鎮,到了1122年為金兵攻占,歸遼國營轄前後187年,作為遼京都不過10個月。若誇張地說,燕京是遼國的國都,讀者不察,以為是遼國一百幾十年的京都,與歷史事實不合。
金元的國都
金兵占領燕京後,按照
宋金盟約,於第二年將燕京和冀、景、檀、順、涿、易6州撥歸北來,宋則向金交納
歲幣及“燕京代稅錢”一百萬貫。
兩年後,金人背盟,大舉南侵。第二年,開封淪陷,徽宗、欽宗被俘。高宗即位於商邱,後節節南逃,金兵直追至浙江海邊。來軍民展開轟轟烈烈的抗金鬥爭,迫使金兵北撤。1140年,
岳飛等收復河南諸郡,大敗金兀朮於朱仙鎮,即將渡河,收復燕京,形勢大好。
宋高宗在秦檜唆使下,強令
岳飛班師,河南州郡盡失,第二年又以“莫須有”罪名,殺害岳飛,同金人簽訂割地賠款的賣國條約,東以
淮水,西以大散關(陝西寶雞西南)為界。自此以後,
宋金對峙93年,直至1234年金亡於蒙古,其間有金主亮的南侵(1161)。
金主亮貞元元年,遷都燕京、以燕是列國的名稱,不宜為京師的稱號,改名為中都。
開封府原稱汴京,改稱南京。11 61年6月,他又遷都
南京開封府,大肆搜括騾馬,9月起兵南侵至瓜州,為宋虞允文所指揮軍隊大敗於
采石磯。金人立曹國公東京(
遼陽)留守完顏烏祿(改名雍)為帝,即
金世宗。10月,金主亮為部將所殺,
金世宗又定都中都(燕京)。
十三世紀初,蒙古興起.1213年,蒙古兵一再圍
金中都(燕京),金宣宗被迫於1214年5月遷都開封,燕京為蒙古所占領。
金以燕京為首都前後共82年。元太祖成吉思汗建都和林。1260 年,元世祖即位,以汗平為都,4年後,即1264年,遷都燕京,改稱大都,稱開平為上都,至1368年元順帝逃往塞外,明徐達克復燕京。
明代以後南京北京輪換建都
明太祖朱元璋以
應天府為根據地,奪取天下,於1368年即皇帝位,建都應天府,稱南京,開封為
北京,曾營建
濠州,擬置中都,後罷。稱元大都為北平。
建文帝繼位,仍以南京為首都。
靖難之變後,明成祖篡位稱帝,最初也以南京為國都。永樂四年(1406)開始營建今
北京宜殿,準備建為京城,永樂十九年正月,始遷都
北京。未遷前,南京仍是京都,他若北巡或出塞打蒙古,太子留守南京,稱監國,中央朝廷各衙門也在南京,一般政令亦在南京發布。這就是作為首都的基本特徵。
明成祖遷都後,為尊重乃父,仍稱南京為京都,
北京為
陪都。但
北京已是事實上的首都,因為皇帝和中央朝廷在此,政令也由此發布。宣宗後才不稱
陪都。從明成祖遷都到李闖王進京,
北京一直是明王朝的京都。
1644年5月,明福王朱由嵌在南京即皇帝位,仍以南京為京都,但只存在一年。
1644年3月,多爾袞率清兵入關,5月占領
北京,9月,清王朝定都北京,直到辛亥革命被推翻。
辛亥革命爆發後, 1911年12月29日, 17省代表在南京開會,依照《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選舉
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於1912年元旦正式就職,以南京為首都,迫使清帝退位。依照南北和議,
孫中山於2月13日辭職,另選
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但他必需
到南京首都就職,袁以種種藉口和手段,不到南京。4月5日,南京臨時參議院被迫通過決議,遷都
北京,即通常所說的北洋軍閥政府及其都城。
1927年北伐勝利,推翻
北洋軍閥政府,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又奠都南京,改
北京為北平,直到1949年南京解放。在抗日戰爭期間,曾以重慶為陪都。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又定都
北京,並載入憲法。
內蒙古
額爾古納河畔是蒙古族的歷史搖籃。“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諸部落中的一個部落的名稱,逐漸統一各部落後才演變成了這些部落的共同名稱。大約在公元7世紀,蒙古部從
額爾古納河流域開始向西部蒙古草原遷移。12世紀時,這部分人繁衍子孫氏族分出了乞顏、扎答蘭、泰赤烏等許多部落,散布在今
鄂嫩河、
克魯倫河、
土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東一帶。當時在蒙古草原和
貝加爾湖周圍的森林地帶,還有塔塔兒、翁吉刺、蔑兒乞、斡亦刺、克烈、汪古諸部。13世紀初,蒙古部首領鐵木真征服統一了蒙古地區的諸部後,逐漸融合為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1206年鐵木真稱汗,號成吉思,建立了蒙古貴族政權——
蒙古國。從此,中國北方第一次出現了統一各部落而強大、穩定和不斷發展的民族——蒙古族。蒙古族首領成吉思汗建立政權後,展開了大規模的軍事活動。1211—1260年先後滅西夏和金,版圖擴展到中亞、南俄。忽必烈繼汗位後,遷都至燕京(今
北京市),並於1271年改
國號為元。1279年滅南宋,統一了全國,基本上奠定了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版圖,加強了各民族之間的聯繫,1368年元朝滅亡。後來明朝在
遼東西部、漠南南部、甘肅北部和哈密一帶先後設定了蒙古
衛所20多處,各衛所長官都是由蒙古封建領主擔任。15世紀初,
漠西蒙古瓦刺部和東部蒙古的韃靼部先後向明朝稱臣納貢,建立了臣屬關係。明未,女真建立
後金政權。636年
後金改為清,
漠南蒙古各部
封建主,也先後被清朝征服。1644年明朝滅亡後,清人關統一全國,直到1757年平定
準噶爾部落。至此蒙古族完全置於清朝的統治之下。清朝為了加強對蒙古族的統治,在重新調整蒙古原來的大小封建領主的基礎上,參照
滿族的
八旗制度,在蒙古族地區建立了
盟旗制度。頒布了以
盟旗制度為核心的一系列詔令,強化和發展了蒙古的
封建制度。清朝對蒙古族統治的加強,有效地制止了封建割據和戰爭,使蒙古族社會獲得了近200年的穩定,畜牧業經濟得到了很大發展。元代以來,蒙古族在祖國許多科學文化領域做出了貢獻。如13世紀中葉寫成的蒙古族重要歷史、文學名著《蒙古秘史》和清代的著名文學作品《一層樓》等。在醫學、歷算、數學等方面蒙古族也有重要貢獻。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蒙古族人民積極投入了反帝反封建的鬥爭。那時駐防在東南沿海
蒙古八旗官兵與各族軍民奮起抗敵。1841年10月蒙古族愛國將領
裕謙指揮三鎮將士在浙江定海奮戰六晝夜,以身殉國。次年4月英軍進犯乍浦,守軍7000人英勇反擊,其中有
蒙古八旗官兵800餘人參戰,蒙古官兵犧牲200餘人。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當英軍入侵渤海灣時,內蒙古東三盟和察哈爾旗蒙古士兵5000人,奉調天津海口防守。蒙古各地捐獻大量馬匹、銀兩支援前線。1856年,英、法發動
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
英法聯軍攻占天津、
北京,
僧格林沁親王奉命從內蒙古各盟徵調蒙古騎兵參戰。在
大沽口的三次保衛戰和
八里橋之戰中英勇抗擊侵略者,其中有4000餘名蒙古騎兵參戰的第二次大沽口保衛戰中,打沉敵艦5艘,擊傷6艘,打死打傷英法侵略軍592人,獲得勝利。 在第三次大沽口保衛戰中,蒙古族愛國將領樂善率千餘官兵堅守炮台,拚死抵抗,全部為國捐軀。在保衛
北京的
八里橋之戰中;從卓素圖盟、
昭烏達盟、哲里木盟和察哈爾調集4000蒙古騎兵穿插奮戰,斃傷敵軍1000餘人。蒙古騎兵也有很大犧牲;在兩次鴉片戰爭中,蒙古騎兵以弓箭、馬刀抗擊了敵方的洋槍洋炮,在
中國近代史上寫出了愛國愛民的悲壯詩篇。1900年前後與義和團運動相呼應的遍布東西部各盟旗的反教鬥爭,從1858年
伊克昭盟的“獨貴龍”運動起到辛亥革命前夕規模較大的反封建賦役、反墾、奪地的鬥爭共有10多次。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蒙古族的知識分子和上層人士,積極參加了辛亥革命,以謀求蒙古族的自由解放。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蒙古族的革命鬥爭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以烏蘭夫等同志為代表的蒙古族先進分子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了內蒙古的革命,同
國民黨反動派、日本帝國主義和民族分裂主義勢力進行了堅決的鬥爭。在解放戰爭中蒙古族騎兵英勇作戰,殲滅敵軍2萬餘人,繳獲戰馬2萬多匹和槍枝l萬多件,為民族解放事業和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947年5月1日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實現了蒙古民族的新的歷史轉折。內蒙古是實行區域自治的省一級民族自治地方,是我國成立最早的一個自治區。
黑龍江
大約四五萬年前,古人類就已生息活動在黑龍江地區。早在先秦時代,肅慎、東胡、穢貊三大族系的部分先民,就已定居在黑龍江地區。例如,夏商周時期,生息在黑龍江地區的先民有肅慎人和索離人等,並已向中原朝貢。公元前4—3世紀,夫余政權建立,地跨今黑龍江省東部和南部。秦以後,在黑龍江地區生息活動的先後有挹婁人、夫餘人、鮮卑人、勿吉人和棘羯人等。698年,粟末棘羯人建立唐地方政權
渤海國,最盛時轄5京15府62州,地跨今黑龍江東部和南部。713年,唐在
渤海國設
忽汗州。726年,唐在黑水鞣羯(今黑龍江中下游、
松花江下游地區)設
黑水都督府。792年,唐設
室韋都督府,地轄今黑龍江西部。遼歸
東京道管轄。1115年,生女真完顏部首領
阿骨打,於擊敗遼軍後稱帝,
國號大金,都會寧(今阿城市白城古城)。金朝在
黑龍江流域的統治,以上京路下轄三路,即
恤品路、
胡里改路、
蒲峪路;在兩個地區設泰州和肇州。
蒙古汗國滅金後(1234—1271年),設開元、南京兩萬戶府。元(1271—1368年)設開元路、
水達達路。明(1368—1644年)設
奴兒乾都司。清(1644—1911年)設黑龍江將軍和
吉林將軍,管轄黑龍江地區。清末開禁後,關內大批漢族人移居黑龍江。民國以後(1912一1932年),以
松花江為界設黑龍江省和吉林省。
偽滿洲國(1932—1945年)成立後,劃分為龍江、
濱江、
牡丹江、
黑河、
北安、三江、
東安省。解放戰爭時期,分為黑龍江、松江、
嫩江、合江、綏寧五省。新中國成立後,設立黑龍江省(省會齊齊哈爾)和
松江省(省會
哈爾濱)。1954年,兩省合併為黑龍江省,省會
哈爾濱市。
天津
天津地區從新石器時代始歷經商周、春秋戰國、秦漢、隋唐直至遼宋數千年的不斷開發,在原始聚落的基礎上逐步發展了早期文明。直金朝,天津地區因地利而成為戍守要塞-
直沽寨;元朝又因海漕輸轉形成河港,在此建立
海津鎮;明朝設衛築稱之後,隨著封建商品經濟的發展,使天津漸漸發展成為一座新興的
商業城市;到清代中葉以前,天津得河槽、海運和蘆鹽之利,已迅速發展成為北方的商業集散中心、拱衛京師的畿輔重鎮。從鹹豐十年(1860〕被迫開埠至民國時期,是天津崎型發展階段,一方面,作為工業大城市不斷向近代化發展,另一方面社會的
半封建半殖民地化日益加深。直到 1949年1月15日城市解放,天津才揭開了歷史的嶄新篇章。在距今約5000年前,
新石器時代的先民便已開始在此聚居和勞動生息了。薊縣城東五里發掘的圍坊遺址,即為原始社會至商、周時期的文化遺存。
殷商時期,天津北部山區分布著戌狄等少數民族的一些小國。西周及春秋時期,這一地區是召公姬百及其宗支的封地。戰國時期,今海河南北大致分屬趙、燕兩國,為燕、趙、齊爭雄角逐之地。
秦代天津地區屬上谷郡。西漢時,天津地區南部屬
渤海郡的章武、東平舒、
文安縣;北部屬
漁陽郡的泉州、
雍奴和
右北平的
無終縣。泉州城遺址在今武清縣的城上村,遺址範圍內文物遺存豐富,有鬲、豆、陶釜、瓦當和印有“泉州”戳記的陶盆殘片。在其東南11公里的
雙口鎮也發現有“泉州”戳記的陶罐、陶缽等器物。東平村稱遺址在靜海西
釣台村,遺址上散布著許多戰國和西漢時期的文物。
天津地區瀕臨渤海,具有得天獨厚的鹽業生產條件,西漢王朝在全國公設鹽官38處,條件地區就有泉州、章武兩處,可見這裡的製鹽業在當時已占有一定的地位。天津枕河瀕海,水運歷史悠久。東漢末年,曹操破袁紹後北征烏恆,出於軍事運輸的需要,自
建安十一年 (206)始,先後開鑿了
平虜渠、
泉州渠和新河渠三條運渠,這是天津地區歷史上最早的人工河流,也就自那時起奠定了華北平原上 300餘條大小河道匯流至今天天津地區,循當時稱作派河尾的今海河注入渤海的區域水文形勢,同時還為這裡後來發展成河海交通咽喉準備了條件。曹魏時處於派河口的漂榆邑(約今東麗區軍糧城一帶〕,無疑是這種有利條件形成之後不久出現的第一個原始河口港,輸轉、儲存軍需物資是它的首要職能。大業四年 (608),隨煬帝為東征
高麗,命令開鑿
永濟渠,“自洛口開渠,達於
涿州郡,以通漕運”,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從此形成。大運河把黃河、
淮河長江和在派尾河入海的華北平原諸河匯成的水系(即今河海水系〕,聯成水道交通網,遂使地近運河北端、兼有河海航運之便的派河尾的地位更趨重要。金元時期是天津城市形成的早期階段。元代在大都(
北京〕附近屯田,直沽成為軍屯的重要地區。
"天津"這個名字出現於永樂初年,為
朱棣所賜,意為天子渡河的地方。永樂二年(1404),天津作為畿輔要地正式設衛〔
衛所是明朝的軍事建置),故有“
天津衛”之稱。後增設天津左衛、天津右衛。天津三衛直隸於
後軍都督府,共有官兵1.6萬餘人(1493-1494)間,天津兵備道劉福將衛城用磚包砌,建四座城門,分別題額為“鎮東”、“定南”、“安西”、“
拱北”城中心建鼓樓,鼓樓下起空心方城,從此天津城初具規模。此後天津成了離京都既近且大的漕糧儲囤所。
天津的集市和商業區正式出現於明宣德年間(1426-1435〕分布於城中心和四門,附近到
弘治年間1488-1505,以增設五集一市,集市大大活躍了天津市場,這時的天津已成為中國北方的商品集散地,人口也比往昔大增。明中葉以後,渤海灣西岸鹽場逐漸採用曬鹽技術,從此天津地區的鹽產量大大增加,且質優價廉。為清代蘆鹽產銷中心轉移到天津創造了條件。明崇貞十七年三月十九日,
李自成率義軍攻陷
北京,建號
大順,次日,天津也成為大順的轄區。 公元1644年清潮王朝入關後,隨著統治地位的穩固和經濟發展,天津衛作為京師門戶的地位日益重要。
雍正九年升為
天津府,轄天津、
青縣、
靜海、南皮、鹽山、慶雲和滄州等6縣1州。從此天津已成為畿輔首邑。清康熙年間,隨著河海航運的發展,南北各地商品大量吞吐,使天津商業空前繁榮。18世紀初,由於埠際間商業的發展,天津出現了匯兌業務的錢莊,此後,南北商人竟相效尤。商業、金融業的發展使天津進一步發展成為中國北方的商貿中心。
第二次鴉片戰爭間,天津作為拱衛京師的軍事重地,其作用更加突出。在三次
大沽口之戰中,列強均直取天津,以圖威脅清政府,迫其簽訂城下之盟。根據1860年10月簽訂的中英、中法《
北京條約》,天津被迫開為商埠。隨著天津的開埠,外商開始進入天津並設立洋行,天津也由一個內向的封建性商業城市逐步演變為以華北、東北乃至西北為腹地外向貿易中心。1870年廷任命
李鴻章為
直隸總督兼
北洋通商大臣,
李任此職二十餘年間極力興辦洋務運動,通過創辦天津機械局及開創近代礦業、交通、郵電事業,天津成為中國洋務運動的中心1895年,
馬關條約簽訂後,帝國主義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在華北,天津成為爭奪的目標,通過劃分租界,設立銀行,天津的半殖民地化隨之加深。辛亥革命後,天津改為
天津縣,
直隸省省會設於天津。1928年6月28日,
直隸省改稱河北省,省會仍設天津,以天津城及附近地區設定天津特別市,是為天津市之始。民國時期,天津的文化教育事業繼續有所發展。1919年10月17日,張伯苓創辦南開中學大學部,兩年後,正式改稱南開大學。
天津人民具有愛國、民主的光榮傳統,20世紀以來的半個世紀裡,天津人民反侵略、反壓迫的英勇鬥爭為天津歷史譜寫了光輝篇章。1948年冬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了平津戰役,1949 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天津城市的半殖民地
半封建畸形發展階段宣告結束,開始跨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涿州
涿州市位於
北京南部,東經115°44′-116°15′、北緯39°21′-39°36′,西鄰
淶水縣,東接
固安縣,東北及北側與北京市
大興區及房山區毗鄰。東西橫距36.5千米,南北縱距25.5千米,總面積742.5平方千米,總人口62.8萬(2008年),城區人口20.2萬。涿州城區距北京
天安門廣場的直線距離僅六十二公里。
涿州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經濟發達、文化燦爛、古蹟眾多。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素有“
天下第一州”美譽。清朝
乾隆皇帝御筆親題“日邊衝要無雙地,天下繁難第一州”。
涿州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自秦置
涿縣,漢時設
涿郡,三國魏時設
范陽郡,唐時為范陽縣、涿州,元時為
涿州路、涿州,明清時期先後隸屬
北平府、
順天府,民國時稱涿縣、隸屬
北京。1986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並被列為甲級開放城市。
近年來,涿州確立了“工業立市,以城興市,借京強市”三大主體發展戰略,投資興建中央電視台涿州拍攝基地、京南高爾夫球場、京都高爾夫球場,修復了
三義宮、
酈道元故居、盧氏宗祠等,建造了誠信大廈、陽光大酒店等眾多的接待場所,旅遊產業已初具規模。2002年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被國家統計局列為全國最具有經濟發展活力的百強市(縣)之一。
秦皇島
秦皇島,是渤海灣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輕的土地。在這片土地上,濃縮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驚天地、泣鬼神的歷史活劇。
從公元前17世紀到公元前7世紀,這裡屬孤竹國轄領,延續千年之久。著名的“古之賢人”
伯夷、
叔齊,就是孤竹國君墨胎氏的兩個兒子。
司馬遷的《史記》中,人物傳記的開宗明義第一篇,就是《伯夷叔齊列傳》。今天,在秦皇島市盧龍縣層岩疊嶂、綠樹環抱的六音山中,還存有“
夷齊讀書處”的遺蹟。一些史學家也認為孤竹城就在今天的盧龍。
公元前7世紀,孤竹聯合異族山戎攻打周王的同姓諸侯國——
燕國。應
燕莊公之邀,取得諸侯國霸主地位的
齊桓公在
管仲的輔佐下,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一舉滅掉了孤竹國。“老馬識途”的成語故事,就發生在
盧龍縣境內。
戰國時期,秦皇島一帶屬
燕國遼西郡。
燕昭王築
黃金台,招賢納士,很快使擁有“碣石之饒”的
燕國成為
戰國七雄之一。當時,
燕國已經建立舟師,與齊國“合縱”抗秦,並“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
瀛洲”(《史記》)。可見,那時就已經開始了求仙活動。
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吞併六國,建立了
中央集權制的秦王朝。之後,
秦始皇曾五次出巡。公元前215年,第三次出巡“之碣石,使燕人盧生,求羨門高誓”(《史記》)。羨門、高誓是居住在海中仙山上的神仙,手中有長生不老之藥。過去,人們常說,
秦始皇來到碣石,目的就是尋找長生不老之藥。
徐福率3000童男童女東渡扶桑的故事也因此而世代相傳。其實,他在
碣石還做了一件更為重要的大事業,即是他借入海方士帶回的“亡秦者胡也”五個大字,調動全國人力、物力、財力,下決心修建長城,以抵禦匈奴對北部邊境的騷擾。他派大將
蒙恬首先打退了匈奴的進犯,然後徵調民夫50萬,在戰國時期燕、趙、秦長城的基礎上,經過5年的艱苦施工,終於完成了西起甘肅臨洮,東至遼東長達一萬餘里的宏偉的長城工程。正因為如此,
千古一帝秦始皇的碣石之行,就不再是簡單地為了求仙尋藥,而是一次重要的政治、軍事活動。也許,碣石因
秦始皇駐蹕而得名秦皇島。在以秦皇島為中心的廣大地域裡,發現的多處秦皇行宮遺址,正是
始皇東巡至碣石的歷史明證。
秦始皇和其後的漢武帝、曹操、
唐太宗等許多歷史名人都曾經到過碣石。可是,碣石究竟在哪裡?這個問題被歷史學家、地理學家爭論了一兩千年,至今還爭得不亦樂乎。其實,他們只是對
碣石所在的具體地點各持己見,對大致的區域卻沒什麼分歧。這大致的區域就是在今天的秦皇島市昌黎縣
碣石山,
北戴河區金山嘴、鴿子窩,
海港區東山“求仙入海處”和遼寧省綏中縣姜女墳一帶。近年來,這些地區也陸續發現了秦漢行宮遺址。看來,碣石有可能指的是一個地區,一個以今天秦皇島市為主體的地區,可以稱之為“碣石地域”。只要你到了這裡的任何一個地方,就可以說你已經有了“東臨碣石”的經歷了。
公元前110年(
元封元年),漢武帝
劉徹封禪泰山之後,從煙臺芝罘“並海北上”,來到了碣石。如今,在
北戴河蓮蓬山的岡巒之上,還存有漢武台的遺蹟。
公元207年(
建安十二年),曹操東征烏桓,凱旋而歸,來到秦皇島,觀滄海,看日出,心情舒暢,躊躇滿志,寫下了大氣磅礴、流傳千古的四言詩《觀滄海》。
1954年7月下旬,毛澤東來到
北戴河。在此之前,他從
北京曾給先期到達的兩個女兒
李敏和李納寫信說:“
北戴河、秦皇島、
山海關一帶是
曹孟德到過的地方。他不僅是政治家、也是詩人。他的碣石詩是有名的。”毛澤東還揮毫書寫了曹操的《觀滄海》和《龜雖壽》兩首詩。毛澤東說曹操的詩“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是真男子,大手筆。” 毛澤東曾經對人說:曹操統一北方,創立魏國,改革了東漢的許多惡政,抑制豪強,發展生產,實行
屯田制,還督促開荒,推行法制,提倡節儉,使遭受大破壞的社會開始穩定、恢復、發展。這難道不該肯定?難道不是了不起?說曹操是白臉奸臣,這個案要翻。(孫志升《大雨落幽燕》)。應該說,毛澤東的這一段評價是實事求是的。今天,曹操在中國人民心中的形象,已經不再是一個白臉奸臣,而是一個頗有成就的大政治家、大軍事家,一個才華橫溢的大詩人。
魏武帝曹操是在秋天來到了秦皇島。金秋時光,天高氣爽,魚肥蟹滿,瓜果飄香。秋天的秦皇島,秋光秋色,五彩繽紛,到處充滿詩情畫意。曹操選擇了一個好季節,好季節讓詩人觸景生情,才思迸發,寫出了千古名句。
公元645年(貞觀十九年),唐太宗李世民東征高麗,來到秦皇島,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他“芝罘思漢帝,碣石想
秦皇”,寫了一首著名的詩篇《春日觀海》。
唐太宗是在春天來到秦皇島的。秦皇島的春天,清新溫柔,“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嫩柳吐綠,芳草萋萋,桃花綻放像火一樣紅,天空晴朗像海一樣藍,那才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如果有人想來秦皇島旅遊,真該學一學
唐太宗,當春天的腳步剛剛響起的時候,就背起背包,吟詠著唐太宗的詩句,向著大海,緩步走來。
北魏、北齊時期,也都先後修過長城,今天,在秦皇島市的北部山區和孟姜女廟還能見到
北齊長城的遺蹟。
到了宋代,秦皇島沒有劃入北宋的版圖,屬於遼金管轄。遼代在今
山海關設定了遷民縣。而盧龍縣的經幢,就是金大定年間修建的,至今保存完好。
明代,秦皇島進入了一個重要的時期。1381年(洪武14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開國元勛中山王
徐達主持修建了界嶺、永平、山海32關。
徐達以一個軍事家的雄才大略和遠見卓識,在
遼西走廊西端山海交匯處,“因險制塞”,修建了山海關
關城。從此,
山海關成了明代扼守邊塞、經略薊遼的雄關重鎮。1567年(隆慶元年)抗倭名將戚繼光在邊防廢弛、京師幾度危急的情勢下就任薊鎮
總兵,十六年間,練兵練將,加固邊牆,修建自
山海關至
居庸關長城之上空心敵台1017座,重整薊門邊垣二千餘里,在京師大門築起了一道銅牆鐵壁,保證了此後幾十年的邊境安全。
戚繼光在山海關
老龍頭修建了入海石城七丈,在這裡,他曾寫出“曾經
澤國驚鯢息,更倚邊城氛祲消。春入漢關三月雨,風吹秦島五更潮”的詩句,吟誦了當時的和平景象。
到明代後期,努爾哈赤統一了東北各部,建都盛京以後,對大明政權連續發動攻勢,山海關成為拱衛京師的最後一道屏障,也成為清政權入主中原的必爭之地,必奪之城。山海關,系天下安危於一垣,得之者昌,失之者亡。明王朝傾全國之力,屢派名將重臣鎮守。
熊廷弼、
孫承宗、
袁崇煥等都曾以
兵部尚書的身份,駐守山海關,督師薊遼。
公元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是
中國歷史上風雲突變、一波三折的一年。新年伊始,正月初一,
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國,號
大順,改元永昌。三月十九日,
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進了
北京,崇禎帝吊死煤山,明王朝一朝覆滅。四月二十二日,
吳三桂投降多爾袞,開關迎清兵,
李自成兵敗石
河西岸,清王朝從此入主中原。公元1644年,中國農曆甲申年,風雲際會,瞬息萬變,山海關就是歷史的轉折點。今天,我們撫今思昔,該有多少思考,該留下多少感嘆。
清代前期,康熙、
雍正、
乾隆、嘉慶和道光五位皇帝到關外拜謁祖陵並祭祀
滿族的發祥地長白山,途經山海關,澄海樓是他們觀海賦詩的必去之地。1840年之後,外強侵入,清王朝衰落,皇帝們再也沒有心思拜謁祭祀。1898年,秦皇島港啟錨開運,津榆鐵路(天津-臨榆。臨榆縣治在
山海關)通車,北戴河被
清政府宣布為“允許中外雜居”的避暑地。這一年,是秦皇島的開埠之年,從此,秦皇島港逐漸成為北煤南運的重要港口,津榆鐵路延伸為京津通往東北的大動脈,
北戴河成為聞名遐邇的風景區;與此同時的是戰亂頻仍,爭鬥不止,軍閥混戰,外敵侵略,使秦皇島的人民飽受戰爭之苦,秦皇島的山山水水被整整蹂躪了半個世紀。1900年八國聯軍從
老龍頭登入,山海關成了帝國主義列強侵華的據點。1922年和1924年,在
山海關爆發了兩次
直奉戰爭。1933年元旦,日本帝國主義一手製造了“
榆關事件”,中國軍民被迫打響了悲壯的抗戰第一槍。1945年11月的山海關保衛戰,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早日解放東北奠定了基礎。1948年11月27日,秦皇島解放,秦皇島人民獲得了新生。
1954年7月下旬,毛澤東第二次來到
北戴河。這一年八月份,秦皇島一帶天降大雨,海天一色,迷迷茫茫。毛澤東在
北戴河,寫下了著名的詩篇《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漁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詩詞中說的“
魏武”指的就是魏武帝曹操,“東臨碣石有遺篇”中的“遺篇”指的是曹操寫的四言古詩《觀滄海》。毛澤東撫今思昔,感慨萬端:久經戰亂的中國,終於走向穩定,貧窮飢餓的中國人民,終於獲得了新生。毛澤東發出了勝利的歡呼:“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浪淘沙·北戴河》是毛澤東代表中國人民高奏的一首凱歌,也是贈送給秦皇島人民的一份珍貴的禮物。為了紀念毛澤東和他在北戴河創作的這首詩篇,
北戴河區政府在鴿子窩公園,豎立了毛澤東塑像和詩碑各一座,願一代偉人英名長在,絢麗詩篇千古流傳。
今天的秦皇島市,是河北省的省轄市,是最早的十四個
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是我國著名的“優秀
旅遊城市”。秦皇島港是我國大陸的第二大港,是世界最大的能源輸出港。耀華玻璃廠始建於1922年,是我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現代化玻璃生產廠家,秦皇島市因此得名“玻璃城”。山海關橋樑廠於1894年投入生產,人稱我國“橋樑之母”,秦皇島市成為我國著名的橋樑生產基地。現在,秦皇島市的262萬人民正以高山一樣堅定的意志,以大海一樣寬廣的胸懷,以萬里長城所賦予的勤勞、勇敢、智慧,建設自己美麗的家鄉,迎接國內外四面八方的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