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長城

北齊長城

北齊長城是由南北朝時期北齊的開國皇帝高洋,為了鞏固北方邊防和防禦西部的北周而下令修建的。北齊長城主要修建了三段,共修築了六次。北齊所築長城規模之大,僅次於長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齊長城
  • 歷史背景:公元550年鮮卑化
  • 三段長城:北齊為防禦突厥、柔然、契丹
  • 修築時間:北齊文宣帝天保三年等
  • 時間南北朝時期北齊
歷史背景,三段長城,修築時間,修建過程,長城遺蹟,忻州長城,司馬台長城,

歷史背景

公元550年鮮卑化的漢人高洋像他的父親高歡一樣當上了東魏的相國,受封齊王。是年高洋廢東魏孝靜帝,推翻東魏,自己即皇帝位,建國號齊。稱齊文宣帝,改元天保,首都依然定在(今河北臨津西南)。後代史學家為區別南方蕭道成廢南朝劉宋所建的齊朝,稱之為北齊,也叫高齊。
北齊形勢圖北齊形勢圖
北齊王朝建立後,承東魏疆土,領有今洛陽以東的河南、山西、河北、山東和遼寧、內蒙各一部。南鄰梁朝(公元557年梁亡後為陳),西接西魏(公元556年西魏亡原為北周),東濱渤海,北與柔然契丹突厥庫莫奚毗鄰。
他一方面在政治上採取措施,嚴禁貪污,制定齊律,建立州郡,穩定內部;另一方面,為了鞏固防務,首先進行軍隊整頓,為了加強對遊牧民族及對西魏(後來是北周)的防禦,在其立國的27年中,連年出擊北方強敵柔然、突厥、契丹,取得節節勝利。在出擊北方強敵柔然、突厥、契丹的同時,為了鞏固北方邊防和防禦西部的北周,曾先後在北部和西部多次修築過長城。北齊所築長城規模之大,稍次於秦長城。
北齊長城

三段長城

北齊為防禦突厥、柔然、契丹和北周,先後一共修築了三道長城。
西河總秦戍抵海的長城
總秦戍在今大同市西北、內蒙古清水河縣界,海指今山海關附近的渤海。這道長城東起山海關一帶,西過河北遷西縣喜峰口、密雲縣古北口,直抵赤城獨石口。由赤城西到興和縣的一段,當系修葺北魏舊城,再從興和經涼城縣殺虎口,而達清水河縣境,全長三千多里。這道長城跨有河北、內蒙古兩個省區,始建於天保三年(公元552年),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又曾重修夏口(今居庸關南口)至恆州(即北魏平城,今大同市)的一段。
稱為“重城”的長城
這段長城先後分工段施工。西段即從黃櫨嶺北到社平戍的長城。黃櫨嶺位於今山西汾陽縣西北六十餘里處,社平戍在今山西朔縣西南,這段長城約四百餘里,大致呈西南、東北走向,天保三年(公元552年)興修。
北齊長城旅遊圖北齊長城旅遊圖
中段即從庫洛拔東至烏紇的長城。庫洛拔在朔縣與偏關之間,烏紇戍則位於靈邱縣平型關東北。長城從朔縣之西趨向東南,經寧武、代縣之北、渾源之南而達靈邱。這一段長城大致同北魏的”畿上塞圍”重合,長約四百餘里,天保八年(公元557年)興修。
西段即從烏紇戍至居庸關的一段,則沿襲北魏”畿上塞圍”的舊基,從今平型關一帶斜向東北,經淶源、蔚縣之間,抵居庸關與天保六年所修築的外長城銜接,大約興築於天統元年(公元565年)。
第三條長城
這條長城的北端起於山西五台縣與河北阜平縣之間的長城嶺,沿晉冀交界地帶南去,逾滹沱河,抵娘子關而止。大致呈南北走向,長二百餘里,河清二年(公元563年)修築,以防北周的進攻。

修築時間

北齊修築長城史籍記載有六次:
一、北齊文宣帝天保三年(公元552年)自黃櫨嶺“起長城,北至社平戍,四百餘里。立三十六戍。”(《北齊書·文宣帝紀》)。黃櫨嶺位於北齊南朔州西河郡(今山西省汾陽)西北60里,在今山西離石縣境,社平戍位於朔州廣安郡(今山西朔州市)西南,在今山西五寨縣境。這條長城實際沿呂梁山脈綿延200公里,其意圖是用來防禦稽胡和對付西魏的。
二、北齊文宣帝天保六年(公元555年),三月“發寡婦以配軍士築長城。”“是歲……詔發夫一百八十萬人築長城,自幽州北夏口,西至恆州,九百餘里”(《北史·齊本記》卷七)。夏口即今北京居庸關的南口附近,恆州即今山西大同。這段長城基本上是沿北魏長城線進行的修葺和增築。
三、北齊文宣帝天保七年(公元556年),“自西河總秦戍築長城,東至海,前後所築,東西凡三千餘里,六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鎮,凡二十五所”(《北史·齊本記》卷七)。“六十里一戍”《資治通鑑》作“率十里一戍”。據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考證,西河指北齊南朔州西河郡(今山西汾陽),總秦戍為鮮卑語軍戍名稱,位置在今山西大同西北境。海是指今秦皇島市山海關的海邊。這段1500公里的長城當是利用了天保三年所築的黃櫨嶺至社平戍長城和天保六年所築的夏口至恆州長城,加以連綴增補而成,其夏口至海的部分是沿燕山南麓而築的。
四、北齊文宣帝天保八年(公元557年),“初於長城內築重城,庫洛拔而東,至於塢紇戍,凡四百里”(《北史·齊本記》卷七)。庫洛拔在今山西代縣與朔縣交界處,塢紇戍在今山西靈丘縣西南境。這段長城的位置走向仍與北魏“畿上塞圍”之南環長城相關。
五、北齊武成帝河清二年(公元563年)四月,司空斛律光“率步騎二萬,築勛掌城於軹關西,仍築長城二百里,置十三戍”(《北齊書·列傳第九·斛律金》)。“詔司空斛律光督五營軍士築戍於軹關”《北史·齊本記》卷八)。“軹關”在今河南濟源縣西北,為太行八陘之第一陘。這條沿太行山走向的長城是為防禦北周的東犯而修建的。
六、北齊後主天統元年(公元565年),北齊斛律羨“以北虜屢犯邊塞,須備不虞,自庫堆戍東拒於海,隨山屈曲二千餘里,其間三里里中凡有險要,或斬山築城,或斷谷起障,並置立戊邏五十餘所。”(《北齊書·列傳第九·斛律金》)。庫堆戍,有學者認為是今古北口。史書載公元563年突厥曾發動二十萬兵民毀壞長城,翌年又幾次用兵大掠幽(今北京市)、恆州(今山西大同)境,故這次修築是為防禦突厥而對以前所筑北部長城的補修和連綴。
北齊長城經過多次修建,連綴成兩條主線,一條為北面的外邊,自今山西西北蘆芽山管涔山向東北延伸,經大同、陽高、天鎮北境入河北省張家口赤城縣境,再沿燕山山脈東南方向經北京、天津、唐山市境入秦皇島市山海關區境至海。另一條是南面的內邊,其西起晉西北偏關一帶東南行,至武縣北轉向東北,沿恆山山脈東來而入河北省,復沿太行山北上而與外邊長城在今北京市西北相連。其具體走向,學術界普遍認為和明長城中東部的位置大體一致,因此有學者認為明長城的一些地段是覆蓋了北齊長城的,有的是兩條長城亦斷亦續地相連,也有分開的,但都不很長。比如在山西偏關老營鎮南曾發現一段長約25公里的北齊長城遺址。這段北齊長城,先是與明長城並行,南行至新庄子村後兩者分開,明長城趨向西南,齊長城則走向偏東南,繞了個彎後,在北場村南復與明長城會合。

修建過程

①公元552年首先在西北境修築長城。南起今山西省離石縣西北,北至山西省朔縣西,長約四百餘里。
②公元555年,齊文帝在北部邊境大規模修築長城。由於北魏先前所築長城工程簡陋,有的也未築完,又經幾十年的風雨,已是破舊不堪。所以這次是沿原北魏長城線進行了增築、修葺。《齊本記》中有這次的記載:“天保六年三月,發寡婦以配軍士,築長城。”“是歲,詔發夫一百八十萬築城,自幽州北夏口,西至恆州,九百餘里。”夏口即今居庸關的南口附近,恆州即今山西大同。這段長城東起居庸關南口附近,至山西大同市。
③公元556年又大規模修築長城,除了對在公元552年和555年所修築的兩處長城進行增築外,又向東新築長城,至今山海關海邊止。東西長達三千餘里。大約十里設定一戍,在其重要地方,還設定州鎮25所。這條長城之長,僅次於秦、漢長城。
④公元557年,又於長城內側築第二防線的長城。《齊本記》載:“天保八年,初於長城內築重城,自庫洛撥而東,至於塢紇戍,凡四百餘里。”這段內長城,自今山西省偏關以東老營附近起,東經雁門關平型關,到達山西省下關附近。
⑤公元563年,齊武成帝修築了今山西河北交界處沿太行山走向的一段長城。《資治通鑑》中記載:“齊河清二年,詔司空斛律光督步騎二萬,築掌城於織關,仍築長城二百里,置十二戍。”這段北長城在今太行山巔時有所現。比較好的一段,則在河北龍泉關以西至河北建平縣下口鎮以西。娘子關南下經馬嶺關至黃洋關一段長城,今已無存。只有一些關口處仍有些遺蹟。
⑥公元563年(齊武成帝河清二年),突厥發動二十萬兵民來毀長城,並且準備入侵恆州(平城)。因此於公元565年,對原東魏時所築一段舊長城增築至雁門關,又對在公元557年所築內長城進行修葺。
增修自山西省下關附近起,經插箭嶺、浮圖峪、紫荊關、馬水口,東達居庸關一段長城。對居庸關到山海關一段長城也進行了修整。在《齊史·斛律羨傳》中記載:“天統五年,羨以虜屢犯邊塞,自庫撥戍東距于海二千里,其間凡有險要,或斬山築城,斷谷起障,並置立戍邏五十餘所”。

長城遺蹟

忻州長城

北齊王朝建立後,在其北部和西部大規模地修築長城。天保三年(公元552年)“冬十月,齊主自晉陽如離石,自黃櫨嶺(離石西北)起長城,北至社平戍(五寨縣),四百餘里置三十六戍”。這段長城是為防禦稽胡西魏及以後的北周。後由五寨社平戍到達神池,又由神池折而向偏關至老牛灣(總秦戍)。後來北齊為增強防禦能力,“是年(天保八年)於長城內築重城,自庫洛拔(偏關老營堡北五眼井)而東,至於塢紇戍(繁峙平型關附近),凡四百餘里”。具體走向從清水河北堡鄉五眼井起,至老營折南,復又折東,經寧武關、雁門關、平型關,到達河北下關。天統元年又延伸至居庸關,與外長城匯合,長約千里。北齊長城在偏關老營南保存有25公里,由新庄子村分開,明長城向西南,北齊長城向東南,繞了個彎後,在北場村南,復與明長城匯合,二者相距最遠處約六七公里。北齊長城殘高3米,底寬4米,頂寬0.5米,其餘北齊長城均被明長城覆蓋在下面,裸露甚少。

司馬台長城

司馬台長城——位於北京密雲縣東北部,距北京120公里。始建於北齊(550年),明萬曆年間(1573年)重修。
南北朝時期,北齊石築長城如同一條土龍匍匐在司馬台關門的西山上。據《北史·斛律金列傳》記載:“羨以虜屢犯邊塞,自庫堆戍東據于海,二千餘里,其間凡險要,或斬山築城,斷谷起嶂,並置立戍邏五十餘所。”公元565年,明州刺史斛律羨督修長城,其東段“東至於海”而達渤海北岸山海關,庫堆戍,有人認為就是三堆戍,今之山西靜樂縣之內長城而東。在這兩千里長城的防線上,置戍五十餘所。而今發現之司馬台北齊長城,坐落在密雲縣東莊鄉後川口村,對面山上的大陰坡,高0.7米多,寬2.5米。長斷斷續續約六、七里。起於司馬台關門西山腳下,沿山脊在後川口與明代金山嶺長城連線,這是唯一的偏離明長城的一段北齊長城,其餘東西北齊長城,早已迭壓在明長城底下,其遺蹟不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