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順國號,大順歷史,襄陽建政,西安建國,東征,山海關大戰,退出北京,清軍西征,垂死掙扎,大順疆域,領土範圍,行政區劃,大順政治,軍事,五營軍制,地方分守,五等爵制,帝王世系,
大順國號
大順國號來源有多種說法,一般認為與讖語有關。
正德年間梁億撰寫的《遵聞錄》中,就收錄了一些劉伯溫的預言故事,其中一則云:高廟(即明太祖朱元璋)嘗命伯溫卜歷數之長短,伯溫卜之曰:“遇順則止。”高廟遂以書手空,良久曰:“三百單八亦足矣。
由此推知,所謂“遇順則止”的讖語,起碼在正德末年已在社會上傳播。值得一提的是,在流傳甚廣的託名劉伯溫的《燒餅歌》中,也有“遇順則止”之言。據研究,《燒餅歌》產生於晚清,其內容多取材於明清稗乘所傳錄的劉伯溫預言故事,“遇順則止”被採用於其中,正說明這一讖語流傳較廣。
在
李自成的決策班子中,宋獻策是一位很重要的人物。他“精於六壬、奇門遁法及圖讖諸數”,被“奉為軍師”。宋獻策很善於利用讖語邀取恩寵、鼓動人心。據記載,他曾上讖記曰“十八子主神器”。事實上,自東漢末年以來,長期流傳著所謂“李氏當王”的讖語,歷代農民起義常利用這一讖語號召民眾,到明朝時期,則正式出現了“十八子之讖”,宋獻策只不過是將這一讖語附會到李自成身上。出於職業習慣,宋獻策對劉伯溫軼事一定會很感興趣,恐怕不會不知道“遇順則止”的讖語。李自成對宋獻策極為器重,“信之如神”,建立國號這樣的大事,必然要徵求宋獻策的意見。李自成選取“大順”國號,很可能是接受了宋獻策等人的建議,以暗應讖語,表示自己是大明王朝的終結者。
大順歷史
襄陽建政
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正月李自成攻下承天,被舉為“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三月李自成改襄陽為襄京,稱“新順王”,同時在政治上、軍制上和經濟上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為建立全國政權奠定了基礎。
西安建國
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癸未十月十一日,明西安守將王根子率部投降,打開西安城東門迎接順軍。秦王朱存樞投降李自成,並獻出秦王府為新順王府。李自成封秦王朱存樞為權將軍(一品)。
明崇禎十六年底,李自成起義軍以雷霆萬鈞之勢連克陝西三邊各重鎮,軍事上占了絕對的優勢。
明崇禎十七年正月初一日,李自成在西安建國,國號大順,改元永昌。改西安為長安,稱西京;以明秦王府為宮殿。追尊其曾祖以下為皇帝,母呂氏為太后,冊封高氏為皇后,陳氏為貴妃。
東征
崇禎十六年(1643年)十二月,李自成鑒於西北地區的軍事行動已基本結束,遂派李友、白鳴鶴等率先頭部隊於十八日渡過黃河,占領了山西榮河等縣,為大軍東征作好了準備。
永昌元年二月初二,順軍在沙渦口造船三千,渡過黃河,攻下汾州(今汾陽)、陽城(今晉城市陽城縣)、
蒲州(今永濟),隔日攻下懷慶(今河南焦作),殺盧江王載堙。初五日(3月13日)攻克太原,牛勇,王永魁等督兵五千人出戰盡歿,初八日以守將張雄作內應,炮轟破城,蔡懋德自縊死。在太原休整八天。十六日,克忻州(今山西忻州),官民迎降,代州(今屬忻州)守關總兵周遇吉憑城固守,雙方大戰十餘日,遇吉因兵少食盡,退守寧武關(今山西寧武境)。
周遇吉悉力拒守,最後火藥用盡,開門力戰而死,全身矢集如蝟毛,夫人劉氏率婦女二十餘人登屋而射,全被燒死。三月初一日(4月7日)李自成克
寧武關,前後死將士七萬餘人,傷亡慘重。李自成下令屠城。當晚,大同總兵
姜瓖投降,宣府總兵
王承胤降表亦到,又連下
居庸關、
昌平。三月初八日,兵至
陽和。十一日,順軍開進
宣府。崇楨帝急調遼東總兵
吳三桂、薊遼總督
王永吉、昌平總兵
唐通、山東總兵
劉澤清入衛京城,並號召在京勛戚官僚捐助餉銀。
永昌元年三月十五日,順軍抵達
居庸關,
監軍太監
杜之秩、
總兵唐通不戰而降,同時,
劉芳亮率領南路軍,東出固關後,真定太守邱茂華、
游擊謝素福出降,大學士
李建泰在
保定投降。三月十六日,李自成部過
昌平,抵
沙河。十七日進高碑店、西直門,以大炮轟城,入午攻打平則門、彰義門、西直門。三月十七日半夜,守城太監
曹化淳率先打開外城西側的廣寧門,順軍由此進入今
復興門南郊一帶。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書
張縉彥主動打開
正陽門,迎
劉宗敏所部軍,中午,李自成由太監
王德化引導,從
德勝門入,經
承天門步入內殿。此時崇楨帶著太監
王承恩上煤山瞭望,又返回
乾清宮,大臣皆己逃散,最後崇禎前往
景山自縊,史稱
甲申之變。李自成下令將崇禎“禮葬”,在
東華門外設廠公祭,後移入佛寺。二十七日,葬於田貴妃墓中。
山海關大戰
順軍攻入北京時,吳三桂已率精銳入山海關,李自成曾對其招降,不允,雙方發生激戰。崇禎十七年四月二十一日,順軍數乾騎兵進逼山海關西羅城下,城北翼一支明軍起義歸順李自成,山海關城陷在即。四月二十二日,清軍疾馳至山海關,吳三桂開關迎入。在吳三桂與清兵兩軍合力下,李自成起義軍寡不敵眾,只好撤退。
李自成在北京得到吳三桂降清的訊息後,即派明降將
唐通率二萬騎兵出
一片石(今河北山海關北),繞道關外以切斷吳三桂退路,並親率二十萬大軍於四月十三日北上討伐吳三桂。清軍在接到吳三桂飛書告急後,連夜疾馳,二十一日,清軍敗唐通部於一片石,隨即進入山海關。次日,清軍、吳軍與順軍在山海關前對壘,清軍統帥多爾袞先命吳軍與順軍交戰。兩軍酣戰至中午,正當吳軍被順軍包圍難以支撐之時,隱伏於陣後的清軍精騎突然從吳軍右翼全部出擊,猛攻順軍左側,順軍頓時陣勢大亂,一朝潰散,向北京撤退。清軍緊緊跟隨,在
永平(今河北盧龍)再敗李自成。
退出北京
李自成回到北京後,連兵十八營反擊尾隨而至的清兵,失利。此時,順軍內外交困,形勢嚴峻,李自成無心眷戀北地,於四月二十九日在
武英殿匆匆登基後便放棄北京,向西安撤退。在順軍撤退途中,清軍先於
保定、
定州(今河北定縣)兩挫順軍,接著向山西進攻。大同守將
姜瓖投降,
平陽(今山西臨汾)陳永福被俘。全晉落入清軍之手。同時,河北、山東大部分地區也被清軍占領。
永昌元年(1644年)五月初五,兩軍又戰於真定(今河北正定),激戰一日,雙方互有勝負。後順軍終於擺脫吳三桂部之尾追,由
固關(今山西
陽泉與河北交界處)退入山西。時大同總兵姜壤等已降清。
永昌元年(1644年)六月,
李自成遣軍攻滅榆次、太谷、定襄等地,襲殺大順地方官員的故明地主武裝,留明降將陳永福部守太原,將主力收歸於陝西。因李自成疑殺制將軍
李岩,內部失和,士氣大衰。清軍進入山西後,十月攻下太原。這時,清朝新占領的京畿及附近地區基本略定,便把兵鋒同時指向西北和東南。
清軍西征
永昌元年(1644年)十月,清軍分南北兩路進攻順軍:北路由英親王
阿濟格、吳三桂、尚可喜率領經
大同、
榆林、延安南下,南路由豫親王
多鐸、孔有德率領經河南進攻
潼關。同時,肅親王
豪格率領的一部清軍業已占領河南、山東一些地方。十月十九日,清廷以
英親王阿濟格為靖遠大將軍,同平西王
吳三桂、智順王尚可喜等部,共3萬餘騎,由大同經蒙古迂迴入陝,進攻順軍。二十五日,又以豫親王多鐸為定國大將軍,同恭順王
孔有德、懷順王
耿仲明等部,共2萬餘騎,南下進攻
大明。
永昌二年(1645年)正月,多鐸在潼關擊敗順軍,李自成率主力連夜撤回西安。潼關為清軍所占,入陝門戶洞開。阿濟格部清軍進入陝北後,以一部分兵力圍攻據守榆林、延安的
李過、
高一功部順軍,自己領兵南下西安。自此,李過、高一功部被切斷了往西安的退路,被迫放棄陝北,取道漢中,由四川入鄂。在清軍兩路重兵合擊下,李自成不得不放棄西安,取道商洛、豫西,轉入
湖廣襄陽。
垂死掙扎
李自成為扭轉大順在山西、河南的頹勢,自十月十二日開始反攻河南
懷慶(今河南
沁陽),連克濟源、孟縣,在
柏香鎮大敗清軍,陣斬清提督
金玉和與
副將常鼎、參將陳國才等,乘勝進攻沁陽,清
衛輝總兵祖可法率部增援。多爾袞聞報,急令豫
親王多鐸轉兵西向,先解懷慶之圍,然後由河南渡黃河,與
英親王阿濟格形成南北夾攻之勢,進攻大順。
李自成親率大將
劉宗敏、
劉芳亮等精銳部隊北上,準備與阿濟格部清軍決戰於陝北。十二月十五日,多鐸部進至陝州(今河南三門峽市西),在
靈寶縣境擊敗大順駐軍後西趨
潼關。
占領西安後,清廷命多鐸部東進南京,企圖摧毀弘光,命阿濟格部繼續追擊順軍。此時,五十萬順軍已是軍心渙散、紀律鬆懈、指揮混亂,在清軍追擊下,在襄陽、九江等地連敗十三仗,喪失了全部轄地。五月,李自成率兵一部退至湖北通山縣九宮山時,遭當地地主武裝襲擊,不幸犧牲,大順政權遂而瓦解。其餘部三十餘萬後來在李過、李來亨等領導下與大明聯合,繼續抗清,最後於永曆十七年 (1664年)失敗。
大順疆域
領土範圍
永昌元年,李自成在攻占北京的同時,繼續分兵略地,委派地方官吏,建立基層政權。北直、山東、河南、蘇北、皖北各地州牧縣令紛紛上任。降將馬科則率軍進攻四川,川北州縣也多降附置官。
是時大順版圖,東自山東,西至甘寧,北沿長城,南達江淮,掩有北直、山東、山西、陝西、河南五省,西北甘肅、青海、寧夏的一部分,川北保寧地區若干州縣,及今江蘇、安徽淮河流域地區,長江流域則有湖廣的荊州、襄陽、承天、德安四府等地。
行政區劃
崇禎十六年(1643年)三月,李自成改襄陽為襄京。
崇禎十六年(1643年)十一月,改延安為天保府,米脂為天保縣,清澗為天波府。
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改西安為長安,稱西京。
大順政治
官制
李自成在襄陽稱新順王時即曾設官置司, 置上相、左鋪、右弼、六政府(相當於六部)侍郎、郎中等官,地方設防禦使、府尹、州牧、縣令。
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後,又增置六政府尚書,設弘文館、文諭院、諫議等官,並封爵五等,大封功臣。
占領北京後,大順政治機構在襄陽、西安兩次建置的基礎上加以補充,委派官吏,改內閣為天祐殿,牛金星繼任首輔。六政府尚書分別為吏政府尚書宋企郊、戶政府尚書楊玉休、禮政府尚書鞏焴、兵政府尚書喻上猷(一作侯恂)、刑政府尚書安興民(一作耿然明)、工政府尚書侯恂(一作黎志陞),尚書下設侍郎、郎中、從事、員外等職,充實和完備了各部朝官。又改翰林院為弘文館,六科給事中為六政府諫議,十三道御史為直指史,太僕寺為驗馬寺,尚書寶寺為尚璽寺,通政使為知政使。其餘光祿、大理、太常、鴻臚、國子監等仍沿襲前明舊名。所委官員少數由舉監生員充任,其餘絕大部分為明降官。
武職亦改前明武官之稱,改五軍都督府為五軍部,仍設左右都督。又改總兵為正總權,副將為副總權,守備為守旅,把總為守旗。但職名並未統一,有的仍沿用總兵、副將等稱。其專事征伐的有:權將軍,一品;副權將軍,二品;制將軍,三品;果毅將軍,四品;威武將軍,五品;都尉,六品;掌旗,七品;部總,八品;哨總,九品。
地方文武官吏,改巡撫為節度使,布政司為通會,兵備為防禦使,知府為府尹,知州為州牧,知縣為縣令。並開科取士,選拔新人出任各級官吏。
軍事
大順在軍制方面,隨著組織上的統一而作了重大的整頓和改革。其主要措施是:一、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把起義軍劃分為擔負攻城野戰的五營和鎮守重要城市和戰略要地的地方軍;二、授予各級將領以正式的職稱。
五營軍制
中權親軍,後改中吉營,旗纛為青色;
劉宗敏之下有帥標正威武將軍
張鼐,威武將軍
黨守素副之;帥標左威武將軍辛思忠,果毅將軍
谷可成副之;帥標右威武將軍李友;帥標前果毅將軍
任繼榮;帥標後果毅將軍吳汝義。
左營,後改左輔營,旗纛為白色;制將軍
劉芳亮,左果毅將軍馬世耀,右威武將軍劉汝魁。
右營,後改右翼營,旗纛為紅色;制將軍
劉希堯(當作袁宗第),左果毅將軍白鳴鶴,右果毅將軍
劉體純。
前營,後改前鋒營,旗纛為黑色;制將軍
袁宗第,左果毅將軍謝君友,右果毅將軍田虎。
後營,後改後勁營,旗纛為黃色;制將軍
李過,左果毅將軍張能,右果毅將軍馬重僖。
地方分守
設襄陽衛,左、右威武將軍
高一功、馮雄,各領三千人為久戍。荊州,襄之上游,設通達衛,用任光榮為制將軍,配以六千人守荊州。彝陵,楚蜀之門戶,分通達衛左、右威武將軍藺養成、牛萬才兵千四百人,佐以都尉張禮水師六百人共為守。守荊門者,都尉葉雲林,本郟縣諸生,所將止六百人,則以荊門有彝陵為之蔽也。馬守應於已貳,改用威武將軍王文耀,配以荊州兵六千守澧州。承天特置揚武衛,以果毅將軍
白旺守安陸。而獻陵,我師所必爭,即左營都尉馬世泰為分駐。又以威武將軍謝應龍守漢川,防左帥之泝流而上也。汝寧衛威武將軍韓華美守信陽,北扼孔道。均平衛果毅將軍周鳳梧守禹、鄭二州,西備關中。
五等爵制
大順在軍隊中實行五等爵制。權將軍、制將軍封侯;果毅將軍以下封伯、子、男。
其可查考者
伯72人:光山伯
劉體純、太平伯吳汝義、巫山伯馬世耀、武陽伯
李友(
李佑)、平南伯劉忠、文水伯
陳永福、桃園伯白廣恩、確山伯王良智、京山伯陳藎、鄢陵伯劉□;
子30人:寧陵子田虎等
帝王世系
廟號 | 諡號 | 名諱 | 在世時間 | 在位時間 | 陵墓 |
---|
- | - | | 1606—1645 | 1644.1-1645.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