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

武英殿

武英殿,是一組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的宮殿建築,位於北京故宮外朝熙和門以西,現為故宮博物院的典籍館和書畫館的所在地。

故宮開始售票和開放進館時間為08:30;淡季停止售票時間為15:30,旺季停止售票時間為16:00;淡季清場時間為16:30,旺季清場時間為17:0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武英殿
  • 地理位置:北京故宮
  • 開放時間:08:30-16:30(淡季)08:30-17:00(旺季)
  • 景點級別:AAAAA
  • 門票價格:60元(旺季)40元(淡季)
  • 著名景點:故宮藏曆代書畫展
  • 廊房:63間
  • 面闊:5間
  • 年代:明代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北京市
  •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宜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實用信息,交通信息,主要景點,相關故事,相關論文,

實用信息

門票信息
門票價格
武英殿不單獨售票,購買故宮門票即可。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60.00元
淡季(11月1日~3月31日):40.00元
優待政策
1.2米以下兒童可以隨監護人免票參觀。離休幹部憑離休證免費參觀。殘疾人憑殘疾人證件免費參觀。60歲以上(包括60歲)老年人可購買老人票,大、中、國小學生(含港、澳、台學生;不含成人教育、研究生)憑學生證可購買學生票。

交通信息

自駕車
育群胡同-南陽胡同-大佛寺東街-大佛寺東街南口-向右轉-美術館東街-向右轉-五四大街-向左轉-北河沿大街-東華門大街-景區正門。
公共運輸
(1)1、2、5、8、10、20、52、22、120、728、802天安門西或天安門東下車。
(2)60路東華門下車。
(3)捷運1號線(天安門東站、天安門西站)、9、17、22、44、48、59、66、110、126、301、646、673、692、729、803、808、901、特4、特7、brT1前門下車或101、103、109、685、814、846路故宮下車。

主要景點

武英殿位於北京故宮外朝熙和門以西。正殿武英殿南向,面闊5間,進深 3間,黃琉璃瓦歇山頂。須彌座圍以漢白玉石欄,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武英門。後殿敬思殿與武英殿形制略似,前後殿間以穿廊相連。東西配殿分別是凝道殿、煥章殿,左右共有廊房63間。院落東北有恆壽齋,西北為浴德堂。武英殿與位於外朝之東的文華殿相對應,即一文一武。
武英殿
明初帝王齋居、召見大臣皆於武英殿,後移至文華殿崇禎年間皇后千秋、命婦朝賀儀也在此舉行。明代於武英殿設待詔,擇能畫者居之。崇禎十七年(1644年)春,李自成占領北京皇宮之後曾在武英殿辦理軍務,李自成兵敗山海關退回北京以後,於6月3日倉促舉行的稱帝典禮也是在武英殿舉行的。6月4日凌晨,李自成撤離北京時下令火燒皇宮,武英殿幸免於難。所以清兵入關之初,攝政王多爾袞先行抵京,以武英殿作為理事之所。10月19日順治皇帝由瀋陽遷都到北京時,一度也住在武英殿里。康熙八年(1669年)二月因為開工重建太和殿,康熙皇帝要遷出保和殿以避開喧鬧的工地,他的祖母認為保和殿是用於舉行典禮的莊重場所,此後不宜再用作寢宮,決定將乾清宮修復以供皇帝居住。康熙皇帝在十一月乾清宮修理完工之前暫居於武英殿,擒拿鰲拜事件發生在這一年的五月十六日,正是康熙皇帝暫居於武英殿的期間。
《故宮藏曆代書畫展》現場《故宮藏曆代書畫展》現場
康熙年間,首開武英殿書局。康熙十九年(1680年)將左右廊房設為修書處,掌管刊印裝潢書籍之事,由親王大臣總理,下設監造、主事、筆帖式、總裁、總纂、纂修、協修等30餘人,由皇帝和翰林院派充。康熙四十年(1701年)以後,武英殿大量刊刻書籍,使用銅版雕刻活字及特製的開化紙印刷,字型秀麗工整,繪圖完善精美,書品甚高。乾隆朝以後,武英殿成為專司校勘、刻印書籍之處。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命將《永樂大典》中摘出的珍本138種排字付印,御賜名《武英殿聚珍版叢書》。世稱“殿本”。武英殿刻書活動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為興盛,因紙墨優良,校勘精審,書品甚高,版本學上即以刊刻地點稱之為“殿本”。修書處的刻書活動一直持續到清末,長達200餘年,幾近貫穿全清。道光二十年(1755年)後刊書甚少,僅存其名。武英殿之書凡存而不發者一向貯於敬思殿中。嘉慶十九年(1814年)夏清查存書,將完好者移貯武英殿,殘缺之書變價出售,此後敬思殿實際作為存儲版片之處。
同治八年(1869年)武英殿被火焚,燒毀正殿、後殿、殿門、東配殿、浴德堂等建築共37間,書籍版片焚燒殆盡。同年重建。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進行過大規模整。
1913年,古物陳列所建立之初,其展陳空間就是以武英殿為中心擴展形成的。1914年,由德國羅克格公司設計,武英殿和敬思殿連線在一起,改造成為“工”字形結構的展室,於同年雙十節起對公眾開放,主要展陳故宮珍藏的古物。
2005年故宮開始進行大修,武英殿區因為大木結構、台基、院落鋪裝、屋頂、油漆彩畫的破壞狀況比較典型,而且是一個相對獨立的院落,管理起來較為方便,所以成為故宮“百年大修”的試點。大修以還原整潔、莊嚴、肅穆的面貌為宗旨。在修繕中,武英殿原來的主要構件更換的量很少,不足10%。大殿的內檐彩畫完全保留原狀,只是加上了除塵保護。對於破壞過於嚴重的外檐彩畫,修繕時儘量選用我國古代沿承下來的礦物顏料,少用當前的化學顏料。琉璃瓦只換下來30%,儘量用原有的瓦片,將其回窯重燒,再重新上釉;一定要換下來的瓦,也按照老傳統,用門頭溝的土燒制。完成修繕後,作為故宮博物院的書畫館。其東西配殿為典籍館。從2008年開始,故宮博物院開始在武英殿書畫館陸續推出“故宮藏曆代書畫展”,並作為常設展覽,分批展示故宮館藏的眾多國寶級書畫展品。
2018年,故宮博物院宣布,武英殿與文華殿展陳功能對調,武英殿變為陶瓷館,文華殿成為書畫館。

相關故事

中國消防隊始於武英殿
1889年11月1日,清政府於故宮武英殿設立激桶處,以蘇拉200名為激桶兵,作為宮廷的消防隊。激桶是一種人工滅火的器具,早在宋代就有了,當時叫做唧筒,滅火時,唧筒的水射出,如一條白色的水龍,因此這種滅火器具也叫“水龍”,由於是以人力作為動力,所以也叫“人力龍”。為何要在武英殿南設立防火機構——激桶處?因為,武英殿在清代為宮廷的修書之所,是皇室文化事業的核心。在這裡修書、編書、校書最多時有上千人。在這裡建激桶處很有必要。

相關論文

名 稱
作 者
出版社/發表處
發表時間
《故宮武英殿浴德堂考》
單士元
《故宮博物院院刊》
1985年3期
《武英殿各殿座晚清修繕諸作述略》
方裕瑾
《中國紫禁城學會學術論文集(第一輯)》
1997年
《三大殿的左輔右弼》
茹競華
《紫禁城》
1984年5期
《清宮內務府刻書處》
翁連溪
《紫禁城》
1992年2期
《從清武英殿版談到揚州詩局的刻書》
謝國禎
《故宮博物院院刊》
1981年1期
《武英殿修書處及內府修書各館》
楊玉良
《故宮博物院院刊》
1990年1期
《武英殿刻書數量的文獻調查及辨析》
朱賽虹
《故宮博物院院刊》
1997年3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