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編撰經歷
乾隆三十七年(1772),弘曆皇帝下詔,廣搜天下遺書,開館纂修《四庫全書》。翌年,各省進呈本、采進本、《永樂大典》輯佚本,源源匯集北京。其中有些是稀見本或孤本。為了使這些書傳播於世,弘曆皇帝曾諭武英殿先行刊版印行。但對不利於其統治的著作,多行禁毀。
乾隆三十八年(1773)十月,奉命管理《四庫全書》一應刊刻、刷印、裝潢等事的金簡,上書奏請雕刻木活字,排版印刷。同年奉旨施行。乾隆三十九年(1774)五月,已雕出木活字15萬個,尚不敷用;又增刻木活字10餘萬個。前後共刻木活字大小25萬餘個。此後,凡《四庫全書》館交印各書,就用這套木活字排版印行。乾隆皇帝以“活字版”名稱不雅,改稱“聚珍版”。據陶湘統計,武英殿用這套木活字前後排印134種書,後又續印單行書 7種。這些書因為行款版式完全相同,又都由武英殿用聚珍版排印,故統稱為《武英殿聚珍版叢書》。後來各省官書局又有照式翻雕、刷印行世者,故又有“外聚珍”之稱。其實翻雕已非活字,不該再用“聚珍”之名。為了與“外聚珍”區別,原《武英殿聚珍版叢書》,又稱“內聚珍”。 到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共印成一百三十四種,連先前雕版刻印的共一百三十八種,這就是《聚珍版叢書》的最足本。每半葉九行,行二十一字。版心白口,口下右方有校勘官姓名。嘉慶年間又用活字排印了一些書,行款版式與乾隆印本有所不同。版心下沒有校勘人姓名,世稱聚珍版單行本。後來浙江、江西、福建等省的布政使衙門,都有照武英殿聚珍本復刻印書,也稱聚珍本。這些書雖名為聚珍,實是雕版,不是活字。
再拿“聚珍本”的“聚珍”二字來講,其原意就是活字印刷的意思,本來也始於清代乾隆帝的稱謂,他認為“活字”一說不雅而替之以“聚珍”,“聚珍”有聚攏字模印就珍本之意。中華書局的“聚珍本”《二十四史》恰恰就是以清乾隆“武英殿聚珍版”為底本加以校印的,從名目及史實上不但相映成趣、相得益彰,還有點歷史延續、再造殿本的意味。中華書局的以逸待勞、借力打力,在當年頗受市場認可,同時也收穫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