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範大學(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簡稱“北師大”,位於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高校,中共中央確定的首批全國重點大學,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首批“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七五”和“八五”期間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十所大學之一,由教育部與北京市重點共建,是一所文理基礎學科底蘊深厚,教師教育特色鮮明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學校創建於1902年,前身為京師大學堂師範館,1923年更名為國立北京師範大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師範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入選“國培計畫”、“珠峰計畫”、“強基計畫”、“2011計畫”、“111計畫”、卓越教師培養計畫、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京港大學聯盟、“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等,是首批擁有自主設定本科專業審批權的6所高校之一,首批可開展學位授權自主審核的20所高校之一,位列2024QS世界大學排名中國內地高校第11位,2023軟科中國大學排名文科實力評級第3位、校友會中國師範大學排名第1位;12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入選數量全國高校第8位),教育學科在2024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位列中國內地第1位(世界第16位)。
截至2023年10月,學校有北京、珠海兩個校區(含五個校園);有本科專業7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8個;有專任教師2606人,全日制本科生15961人、全日制研究生15935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師範大學
- 外文名: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 簡稱:北師大、BNU
- 創辦時間:1902年
- 辦學性質:公辦大學
- 學校類別:師範類
- 學校特色:雙一流(2017年、2022年)
985工程(1998年)
211工程(1995年)
全國重點大學
2011計畫
珠峰計畫
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
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亞洲校園
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2023年6月) - 主管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現任領導:程建平(黨委書記)
- 專職院士數:6人
- 本科專業:77個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6個
專業學位授權點21個 -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4個
專業學位授權點3個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8個
- 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5個
二級學科11個 - 院系設定:3個學部、28個學院、2個系、9個研究院(中心)、5個書院
- 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范
- 校歌:《北京師範大學校歌》
- 校慶日:9月8日
- 地址:海淀校園:北京市海淀區新街口外大街19號
西城校園:北京市西城區定阜街1號
昌平校園:北京市昌平區高教園南二街10號
育榮校園:北京市昌平區沙河鎮七里渠南村531號育榮園區
珠海校區:廣東省珠海市唐家灣金鳳路18號 - 院校代碼:10027(北京校區)
- 主要獎項:諾貝爾獎1座
- 知名校友:莫言、吳祖坪、袁貴仁、啟功、白壽彝、潘粵明、喬詩語、黃文秀、劉允、繆伯英、劉和珍
- 知名教師:李山、王寧、顧明遠、劉家和、林崇德、黃會林、瞿林東、陳一冰、何可欣
歷史沿革
清末時期
民國時期
建國初期
文革時期
改革開放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學部/院系 | 專業 | ||
---|---|---|---|
教育學類(含教育學、教育技術學、特殊教育、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公費師範生) | |||
地理科學類(含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地理信息科學)、資源環境科學、地理科學<勵耘實驗班> | |||
心理學(含心理學、心理學<勵耘實驗班>)、心理學(公費師範生) | |||
哲學(強基計畫)、哲學、政治學、經濟學與哲學 | |||
經濟學<勵耘實驗班>、金融學、金融科技、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數字企業管理實驗班)、會計學 | |||
法學(卓越實驗班) | |||
思想政治教育 | |||
社會學 | |||
體育教育、運動訓練 | |||
漢語言文學 | |||
漢語言(留學生)、漢語國際教育 (留學生,珠海校區培養) | |||
英語、日語、俄語 | |||
傳播學(網路與新媒體方向) | |||
歷史學類(含歷史學、考古學)、歷史學(強基計畫) | |||
數學與套用數學、數學與套用數學(強基計畫) | |||
物理學、物理學(強基計畫) | |||
化學、化學(強基計畫) | |||
天文學 | |||
- | |||
統計學 | |||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含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生態工程) | |||
生物科學類(含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態學)、生物科學(強基計畫) | |||
人工智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公費師範生) | |||
- | |||
公共管理類(公共事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大數據治理方向>) | |||
- | |||
音樂學、舞蹈學、戲劇影視文學、美術學、藝術設計學、書法學、數字媒體藝術 | |||
- | |||
- | |||
- | |||
漢語言文學(公費師範生/優師計畫)、數學與套用數學(公費師範生/優師計畫)、英語(公費師範生/優師計畫)、物理學(公費師範生/優師計畫)、化學(公費師範生/優師計畫)、生物科學(公費師範生/優師計畫)、歷史學(公費師範生/優師計畫)、地理科學(公費師範生/優師計畫)、思想政治教育(公費師範生/優師計畫)、學前教育(公費師範生)、體育教育(公費師範生)、漢語國際教育(第二學士學位) | |||
人文科學試驗班(含漢語言文學、英語、歷史學)、數學類(含數學與套用數學、物理學、系統科學與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人工智慧<創新實驗班>、套用統計學)、理科試驗班(含地理科學、心理學、生物科學、化學)、地理信息科學 (第二學士學位) | |||
社會科學試驗班(含經濟學<數據科學方向>、金融科技、人力資源管理<全球領導力方向>)、會計學(第二學士學位) | |||
- | |||
- | |||
- | |||
- | |||
- | |||
書院 | 法學(第二學士學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師資力量
序號 | 姓名 | 院士類別 | 備註 |
---|---|---|---|
1 | 科學院院士 | 專職 | |
2 | 科學院院士 | 專職 | |
3 | 科學院院士 | 專職 | |
4 | 工程院院士 | 專職 | |
5 | 工程院院士 | 專職 | |
6 | 工程院院士 | 專職 | |
7 | 科學院院士 | 雙聘 | |
8 | 科學院院士 | 雙聘 | |
9 | 科學院院士 | 雙聘 | |
10 | 工程院院士 | 雙聘 | |
11 | 工程院院士 | 雙聘 | |
12 | 工程院院士 | 雙聘 | |
13 | 科學院院士 | 雙聘 | |
14 | 科學院院士 | 雙聘 | |
15 | 科學院院士 | 雙聘 | |
16 | 科學院院士 | 雙聘 | |
17 | 工程院院士 | 雙聘 | |
18 | 工程院院士 | 雙聘 | |
19 | 科學院院士 | 雙聘 | |
20 | 科學院院士 | 雙聘 |
序號 | 研究方向 | 帶頭人 | 獲評年份 |
---|---|---|---|
1 | 粒子系統、馬氏過程與譜理論 | 2001年 | |
2 | 機率論 | 陳木法 | 2007年 |
3 | 流域水環境、水生態與綜合管理 | 張大勇、楊志峰 | 2011年 |
4 | 兒童青少年心理發展 | 董奇 | 2012年 |
5 | 生物多樣性的維持機制 | 張大勇 | 2012年 |
6 | 地表過程模型與模擬研究 | 2013年 | |
7 | 理論化學 | 邵久書 | 2014年 |
8 | 神經影像與人腦連線組學 | 賀永 | 2020年 |
9 | 引力波天文學 | 朱宗宏 | 2020年 |
10 | 流域水環境與生態水利 | 沈珍瑤 | 2022年 |
序號 |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獲評年份 |
---|---|---|---|
1 | 仿生納米給藥系統製備關鍵技術及在中藥製劑中套用研究 | 龔兵 | 2007年 |
2 | 綜合災害風險管理創新引智基地 | 史培軍 | 2008年 |
3 | 生物多樣性的形成與維持機制創新引智基地 | 張大勇 | 2013年 |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類別 | 名稱 |
---|---|
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 | 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 |
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 | 數學、物理學、生物學、心理學、地理學 |
國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 套用型、複合型法律職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
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教師教育、創意人才、經濟學、漢語言文學、生物科學 |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化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心理學 |
國家體制改革試點學院 | 教育學部 |
國家級教育培養基地 | 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國家對外漢語教學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
北京師範大學 | “勵耘計畫”數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勵耘計畫”地理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
“勵耘計畫”心理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
“勵耘計畫”中國語言文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
“勵耘計畫”歷史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
“勵耘計畫”化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
“勵耘計畫”經濟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
“勵耘計畫”生物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
“勵耘計畫”物理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
“勵耘計畫”哲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序號 | 院系 | 專業名稱 | 專業類 | 年度 |
---|---|---|---|---|
1 | 國際中文教育學院 | 漢語言 | 中國語言文學類 | 2021年度 |
2 | 文學院 | 中國語言與文化 | 中國語言文學類 | 2021年度 |
3 | 地理科學學部 |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 地理科學類 | 2021年度 |
4 | 地理科學學部 | 地理信息科學 | 地理科學類 | 2021年度 |
5 | 政府管理學院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 | 2021年度 |
6 | 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 | 工商管理 | 工商管理類 | 2021年度 |
7 | 政府管理學院 | 人力資源管理 | 工商管理類 | 2021年度 |
8 | 藝術與傳媒學院 | 美術學 | 美術學類 | 2021年度 |
9 | 藝術與傳媒學院 | 書法學 | 美術學類 | 2021年度 |
10 | 藝術與傳媒學院 | 數字媒體藝術 | 設計學類 | 2021年度 |
11 | 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 | 金融學 | 金融學類 | 2020年度 |
12 | 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經濟與貿易類 | 2020年度 |
13 | 教育學部 | 教育技術學 | 教育學類 | 2020年度 |
14 | 體育與運動學院 | 運動訓練 | 體育學類 | 2020年度 |
15 | 外國語言文學學院 | 俄語 | 外國語言文學類 | 2020年度 |
16 | 外國語言文學學院 | 日語 | 外國語言文學類 | 2020年度 |
17 | 新聞傳播學院 | 傳播學 | 新聞傳播學類 | 2020年度 |
18 | 天文系 | 天文學 | 天文學類 | 2020年度 |
19 | 地理科學學部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地理科學類 | 2020年度 |
20 | 生命科學學院 | 生物技術 | 生物科學類 | 2020年度 |
21 | 統計學院 | 統計學 | 統計學類 | 2020年度 |
22 | 人工智慧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計算機類 | 2020年度 |
23 | 環境學院 | 環境工程 |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 | 2020年度 |
24 | 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 | 會計學 | 工商管理類 | 2020年度 |
25 | 政府管理學院 | 公共事業管理 | 公共管理類 | 2020年度 |
26 | 藝術與傳媒學院 | 音樂學 | 音樂與舞蹈學類 | 2020年度 |
27 | 藝術與傳媒學院 | 舞蹈學 | 音樂與舞蹈學類 | 2020年度 |
28 | 哲學學院 | 哲學 | 哲學類 | 2019年度 |
29 | 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 | 經濟學 | 經濟學類 | 2019年度 |
30 | 法學院 | 法學 | 法學類 | 2019年度 |
31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馬克思主義理論類 | 2019年度 |
32 | 教育學部 | 教育學 | 教育學類 | 2019年度 |
33 | 教育學部 | 學前教育 | 教育學類 | 2019年度 |
34 | 教育學部 | 特殊教育 | 教育學類 | 2019年度 |
35 | 體育與運動學院 | 體育教育 | 體育學類 | 2019年度 |
36 | 文學院 | 漢語言文學 | 中國語言文學類 | 2019年度 |
37 | 外國語言文學學院 | 英語 | 外國語言文學類 | 2019年度 |
38 | 歷史學院 | 歷史學 | 歷史學類 | 2019年度 |
39 | 數學科學學院 | 數學與套用數學 | 數學類 | 2019年度 |
40 | 物理學系 | 物理學 | 物理學類 | 2019年度 |
41 | 化學學院 | 化學 | 化學類 | 2019年度 |
42 | 地理科學學部 | 地理科學 | 地理科學類 | 2019年度 |
43 | 生命科學學院 | 生物科學 | 生物科學類 | 2019年度 |
44 | 心理學部 | 心理學 | 心理學類 | 2019年度 |
45 | 環境學院 | 環境科學 |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 | 2019年度 |
46 | 藝術與傳媒學院 | 戲劇影視文學 | 戲劇與影視學類 | 2019年度 |
參考: |
序號 | 院系 | 專業名稱 | 專業類 | 年度 |
---|---|---|---|---|
1 | 社會學院 | 社會學 | 社會學類 | 2021年度 |
2 | 生命科學學院 | 生態學 | 生物科學類 | 2021年度 |
3 | 人工智慧學院 | 人工智慧 | 電子信息類 | 2021年度 |
4 | 環境學院 | 環境生態工程 |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 | 2021年度 |
5 | 地理科學學部 | 資源環境科學 |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 | 2021年度 |
6 | 藝術與傳媒學院 | 藝術設計學 | 設計學類 | 2021年度 |
7 | 政府管理學院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 | 2020年度 |
8 | 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 | 工商管理 | 工商管理類 | 2020年度 |
9 | 政府管理學院 | 人力資源管理 | 工商管理類 | 2020年度 |
10 | 藝術與傳媒學院 | 書法學 | 美術學類 | 2020年度 |
11 | 藝術與傳媒學院 | 數字媒體藝術 | 設計學類 | 2020年度 |
12 | 新聞傳播學院 | 傳播學 | 新聞傳播學類 | 2019年度 |
13 | 天文系 | 天文學 | 天文學類 | 2019年度 |
14 | 統計學院 | 統計學 | 統計學類 | 2019年度 |
15 | 人工智慧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計算機類 | 2019年度 |
16 | 政府管理學院 | 公共事業管理 | 公共管理類 | 2019年度 |
參考: |
序號 | 批次 | 專業名稱 |
---|---|---|
1 | 第一批 | 特殊教育 |
2 | 漢語言文學 | |
3 | 數學與套用數學 | |
4 | 物理學 | |
5 | 第二批 | 歷史學 |
6 | 生物科學與生物技術 | |
7 | 心理學 | |
8 | 天文學 | |
9 | 第三批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10 | 影視學 | |
11 | 地理科學 | |
12 | 體育教育 | |
13 | 第四批 | 思想政治教育 |
14 | 化學 | |
15 | 環境科學 | |
16 | 第六批 | 教育技術學 |
17 | 英語 | |
18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序號 | 教學團隊名稱 | 負責人 | 獲評年份 |
---|---|---|---|
1 | 區域地理教學團隊 | 2007年 | |
2 | 心理學核心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 舒華 | 2008年 |
3 | 生物學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 鄭光美 | 2008年 |
4 | 分析類課程教學團隊 | 王昆揚 | 2009年 |
5 | 學校體育理論課程教學團隊 | 毛振明 | 2009年 |
6 | 中國古代文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 郭英德 | 2009年 |
7 | 刑法學教學團隊 | 趙秉志 | 2009年 |
8 | 外國教育史教學團隊 | 張斌賢 | 2010年 |
9 | 化學實驗教學團隊 | 歐陽津 | 2010年 |
序號 | 課程名稱 | 負責人 |
---|---|---|
1 | 電視學概論 | |
2 | 中國電影藝術史 | 周星 |
3 | 天文學導論 | 何香濤 |
4 | 統計學導論 | 李勇 |
5 | 世界古代史 | 楊共樂 |
6 | 中級無機化學 | 朱文祥 |
7 | 學與教的基本理論 | 李芒 |
8 | 中國地理 | 王靜愛 |
9 | 環境地學 | 趙燁 |
10 | 生物學教學論 | 劉恩山 |
11 | 現代教育技術基礎 | 何克抗 |
12 | 外國教育史 | 張斌賢 |
13 | 分子生物學 | 張俊傑 |
14 | 教育技術學導論 | 黃榮懷 |
15 | 環境科學概論 | 劉靜玲 |
16 | 細胞生物學 | 桑建利 |
17 | 數學分析 | 王昆揚 |
18 | 文學概論 | 王一川 |
19 | 國際貿易 | 趙春明 |
20 | 西方哲學 | 韓震 |
21 | 中國古代文學史 | 郭英德 |
22 | 化學教學論 | 王磊 |
23 | 體育運動心理學 | 殷恆嬋 |
24 | 倫理學原理 | 廖申白 |
25 | 發展心理學 | 林崇德 |
26 | 體育與健康 | 毛振明 |
27 | 戰略人力資源管理 | 王建民 |
28 | 遠程教育學基礎(開放和遠程教育) | 陳麗 |
29 | 普通心理學(下) | 陳寶國 |
30 | 古代文學史(一) | 尚學鋒 |
31 | 人體及動物生理學 | 左明雪 |
32 | 植物生物學 | 周雲龍 |
33 | 教育學原理 | 石中英 |
34 | 馬克思主義哲學 | 楊耕 |
35 | 計算物理基礎 | 彭芳麟 |
36 | 基礎生態學 | 孫儒泳 |
37 | 普通動物學 | 鄭光美 |
38 | 分子生物學實驗 | 魏群 |
39 | 古代漢語 | 王寧 |
40 | 外國文學作品選讀 | 劉洪濤 |
41 |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 王炳林 |
42 | 材料化學 | 李奇 |
43 | 民俗學 | 萬建中 |
44 | 學校管理學 | 高洪源 |
序號 | 類型 | 教研室名稱 | 學校名稱 | 帶頭人 |
---|---|---|---|---|
1 | 課程(群)教學類 | 師範院校物理化學課程虛擬教研室 | 北京師範大學 | 范樓珍 |
2 | 課程(群)教學類 | 動物學課程虛擬教研室 | 北京師範大學 | 張雁雲 |
3 | 課程(群)教學類 | 區域地理課程虛擬教研室 | 北京師範大學 | 蘇筠 |
4 | 課程(群)教學類 | 特殊教育概論課程虛擬教研室 | 北京師範大學 | 王雁 |
5 | 專業建設類 | 漢語言文學專業虛擬教研室 | 北京師範大學 | 過常寶 |
6 | 教學研究改革專題類 | 影視藝術中的思政元素研究虛擬教研室 | 北京師範大學 | 周星 |
7 | 教學研究改革專題類 | 中學教師教育研究虛擬教研室 | 北京師範大學 | 鄭國民 |
8 | 課程(群)教學類 | 統計學導論課程虛擬教研室 | 北京師範大學 | 金蛟 |
9 | 課程(群)教學類 | 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課程群虛擬教研室 | 北京師範大學 | 章文光 |
參考: |
序號 | 推薦單位 | 推薦類型 | 教研室名稱 | 教研室帶頭人 |
---|---|---|---|---|
1 | 北京師範大學 | 課程(群)教學類 | 發展心理學課程群虛擬教研室 | 陳英和 |
2 | 北京師範大學 | 專業建設類 | 物理學專業虛擬教研室 | 張文凱 |
3 | 北京師範大學 | 教學研究改革專題類 | 人文地理實踐教學改革虛擬教研室 | 朱華晟 |
參考: |
- 教學成果
學科建設
學科類別 | 學科級別 | 學科名稱 | ||
---|---|---|---|---|
國家重點學科 |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 教育學 | 心理學 | 中國語言文學 |
數學 | 地理學 | - | ||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 馬克思主義哲學 | 民俗學 | 史學理論與史學史 | |
中國古代史 | 理論物理 | 物理化學 | ||
細胞生物學 | 生態學 | 系統理論 | ||
環境科學 | 教育經濟與管理 | - | ||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 世界經濟 | 電影學 | - | |
北京市重點學科 | 交叉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 | 自然資源 | - | - |
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 | 中國史 | 生物學 | 公共管理 | |
藝術學理論 | 戲劇與影視學 | - | ||
二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 | 外國哲學 | 世界經濟 | 凝聚態物理 | |
無機化學 | 有機化學 | 環境工程 | ||
英語語言文字 | 體育人文社會科學 | 天體物理 |
序號 | 流動站名稱 | 設站年份 |
---|---|---|
1 | 數學 | 1991年 |
2 | 中國語言文學 | 1992年 |
3 | 物理學 | 1993年 |
4 | 生物學 | 1993年 |
5 | 地理學 | 1993年 |
6 | 歷史學(世界史) | 1993年 |
7 | 教育學 | 1993年 |
8 | 心理學 | 1999年 |
9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1999年 |
10 | 系統科學 | 1999年 |
11 | 理論經濟學 | 2001年 |
12 | 化學 | 2001年 |
13 | 哲學 | 2003年 |
14 | 藝術學(戲劇與影視學) | 2003年 |
15 | 政治學 | 2003年 |
16 | 外國語言文學 | 2003年 |
17 | 公共管理 | 2007年 |
18 | 體育學 | 2007年 |
19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2012年 |
20 | 中國史 | 2012年 |
21 | 天文學 | 2012年 |
22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2012年 |
23 | 生態學 | 2012年 |
24 | 統計學 | 2012年 |
25 | 藝術學理論 | 2012年 |
26 | 法學 | 2019年 |
27 | 社會學 | 2019年 |
28 | 工商管理 | 2019年 |
29 | 新聞傳播學 | 2023年 |
30 | 遙感科學與技術 | 2023年 |
學科門類群 | 學科門類 | 一級學科名稱 | 學位授權層次及時間 |
---|---|---|---|
人文學科 | 01哲學 | 0101哲學* | 博士一級200309 |
05文學 | 0501中國語言文學* | 博士一級199806 | |
0502外國語言文學* | 博士一級201103 | ||
0503新聞傳播學 | 博士一級202003 | ||
06歷史學 | 0601考古學 | 博士一級201108 | |
0602中國史* | 博士一級201108 | ||
0603世界史 | 博士一級201108 | ||
13藝術學 | 1301 藝術學 (原1301藝術學理論、1302音樂與舞蹈學、1303戲劇與影視學、1304美術學) | 博士一級202309 | |
社會科學 | 02經濟學 | 0201理論經濟學 | 博士一級200309 |
0202套用經濟學 | 博士一級202207 | ||
03法學 | 0301法學 | 博士一級201803 | |
0303社會學 | 博士一級201803 | ||
0305馬克思主義理論 | 博士一級200601 | ||
04教育學 | 0401教育學* | 博士一級199806 | |
0402心理學* | 博士一級200012 | ||
0403體育學 | 博士一級201103 | ||
12管理學 | 1202 工商管理學(原名工商管理) | 博士一級201905 | |
1204 公共管理學(原名公共管理) | 博士一級200309 | ||
1205 信息資源管理(原名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 碩士一級201103 | ||
理學 | 07理學 | 0701數學* | 博士一級199806 |
0702物理學 | 博士一級200012 | ||
0703化學 | 博士一級200309 | ||
0704天文學 | 博士一級201803 | ||
0705地理學* | 博士一級200309 | ||
0710生物學 | 博士一級199806 | ||
0711系統科學* | 博士一級200012 | ||
0713生態學* | 博士一級201108 | ||
0714統計學 | 博士一級201108 | ||
工學 | 08工學 | 0810信息與通信工程 | 碩士一級201802 |
081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博士一級201103 | ||
0815水利工程 | 博士一級202003 | ||
0827核科學與技術 | 博士一級201803 | ||
0830環境科學與工程* | 博士一級200309 | ||
交叉 | 14交叉學科 | 1402國家安全學 | 博士一級202110 |
1404 遙感科學與技術(原代碼9901) | 博士一級202110 | ||
1405 智慧型科學與技術(原代碼9902 原名人工智慧) | 博士一級202207 |
序號 | 代碼 | 專業學位類別 | 獲授權時間 | 首次專業學位水平評估結果 |
---|---|---|---|---|
博士專業學位類別 | ||||
1 | 0451 | 教育 | 2009年 | - |
2 | 0857 | 資源與環境 | 2022年 | - |
3 | 1354 | 戲劇與影視 | 2023年 | - |
碩士專業學位類別 | ||||
1 | 0451 | 教育 | 1996年 | A+ |
2 | 1252 | 公共管理 | 2001年 | A- |
3 | 0452 | 體育 | 2005年 | - |
4 | 0351 | 法律 | 2007年 | A- |
5 | 0453 | 國際中文教育 (原名漢語國際教育) | 2007年 | - |
6 | 1251 | 工商管理 | 2007年 | B+ |
7 | 0352 | 社會工作 | 2009年 | - |
8 | 0551 | 翻譯 | 2009年 | - |
9 | 0252 | 套用統計 | 2010年 | - |
10 | 0552 | 新聞與傳播 | 2010年 | - |
11 | 0454 | 套用心理 | 2010年 | - |
12 | 0254 | 國際商務 | 2010年 | - |
13 | 0251 | 金融 | 2020年 | - |
14 | 1253 | 會計 | 2020年 | - |
15 | 0854 | 電子信息 | 2023年 | - |
16 | 0856 | 材料與化工 | 2023年 | - |
17 | S1258 | 全球發展與治理 | 2023年 | - |
18 | 1352 | 音樂 | 2023年 | - |
19 | 1353 | 舞蹈 | 2023年 | - |
20 | 1353 | 戲劇與影視 | 2023年 | - |
21 | 1356 | 美術與書法 | 2023年 | - |
所獲榮譽
時間 | 獎項名稱 |
---|---|
2022年8月 | 獲批“中國文藝評論基地” |
2022年10月25日 | 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共服務司、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評選為第四批高校國家智慧財產權信息服務中心 |
2023年5月 | 被設立為“文化和旅遊研究基地(2023—2025年)” |
2024年3月 | 入選“青年成才”領域中方成員高校 |
附屬學校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序號 | 機構類別 | 機構名稱 | 依託單位 |
---|---|---|---|
1 | 國家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 | 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 | 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 |
2 | 國家高端智庫 | 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 | 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 |
3 | 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 | 大中國小德育一體化教材研究基地 | 哲學學院 |
4 | 中國小(含中職)語文教材研究基地 | 文學院 | |
5 | 大中國小數學教材研究基地 | 數學科學學院 | |
6 | 中國小化學教材研究基地 | 化學學院 | |
7 | 基礎教育教材綜合研究基地 | 教育學部 | |
8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 | 北京師範大學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中心 | 歷史學院 |
9 | 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培育) | 北京師範大學漢字漢語研究與社會套用實驗室 | 文學院 |
10 |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7個) | 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 | 教育學部 |
11 | 教師教育研究中心 | 教育學部 | |
12 | 文藝學研究中心 | 文學院 | |
13 |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 文學院 | |
14 | 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中心 | 歷史學院 | |
15 | 價值與文化研究中心 | 哲學學院 | |
16 | 發展心理研究院 | 心理學部 | |
17 | 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 |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北京師範大學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 | 歷史學院 |
18 | 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基地(4個) | 俄羅斯研究中心 | 外國語言文學學院 |
19 | 國際教育研究中心 | 教育學部 | |
20 | 二十國集團反腐敗追逃追贓研究中心 | 法學院 | |
21 | 金磚國家合作研究中心 | 政府管理學院 | |
22 | 國家語委科研中心 | 中國文字整理與規範研究中心 | 文學院 |
23 | 教育部教育立法研究基地 | 教育立法研究基地 | 教育學部 |
24 | 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 | 北京師範大學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 | 文學院 |
25 | 國家手語和盲文研究中心 | 北京師範大學國家手語和盲文研究中心 | 教育學部 |
26 | 國家新聞出版署實驗室 | 國家新聞出版署出版融合發展(北師大出版社)重點實驗室 | 出版集團 |
27 | 最高檢未成年人檢察研究基地 | 北京師範大學未成年人檢察研究中心 | 法學院 |
28 | 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 | 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 | 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 |
29 | 教育部師德師風建設基地 |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部師德師風建設基地 | 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 |
30 | 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 北京師範大學優秀傳統話劇藝術傳承與創新基地 | 藝術與傳媒學院 |
31 |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產業研究基地 |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產業研究基地 | 體育與運動學院 |
32 | 體育高端智庫 | 北京師範大學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高質量融合發展高端智庫 | 體育與運動學院 |
33 |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平台類機構 | 人民法院社會矛盾糾紛綜合治理研究基地 | 法學院 |
34 | 中國文聯文藝評論基地 | 中國文藝評論(北京師範大學)基地 | 藝術與傳媒學院 |
35 | 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共建基地 | 絲綢之路與邊疆考古研究中心 | 歷史學院 |
36 | 文旅部文化和旅遊研究基地 | 文化和旅遊研究基地(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 藝術與傳媒學院 |
37 | 文旅部文化和旅遊研究基地 | 文化和旅遊研究基地(北京師範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與發展中心) | 文學院 |
38 | 首都新型高端智庫 | 首都文化創新與文化傳播工程研究院 | 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院 |
39 |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2個) | 北京文化發展研究基地 | 文學院 |
40 | 首都教育經濟研究基地 | 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 | |
41 | 北京教育法治研究基地 | 北京教育法治研究基地(北京師範大學) | 法學院 |
42 | 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基地 | 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師範大學研究基地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43 | 北京高校協同創新中心 | 北京高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44 | 北京市中國小師德師風建設基地 | 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市中國小師德師風建設基地 | 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 |
45 | 北京市社工委共建基地 | 北京師範大學北京社會建設研究院 | 社會學院 |
46 | 北京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研究基地 | 北京語言文化建設研究中心 | 文學院 |
47 | 北京市遊戲理論研究中心 | 北京市遊戲理論研究中心 | 藝術與傳媒學院 |
序號 | 平台類別 | 平台名稱 | 依託單位 |
---|---|---|---|
1 | 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 | 心理學部 | |
2 | 地理科學學部 | ||
3 | 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 | 環境學院 | |
4 | 遙感科學(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 | 地理科學學部 | |
5 |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網際網路教育智慧型技術及套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學部 |
6 | 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生命科學學院 | |
7 |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8個) | 地理科學學部 | |
8 | 細胞增殖及調控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生命科學學院 | |
9 | 放射性藥物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化學學院 | |
10 | 數學與複雜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數學科學學院 | |
11 | 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工程(聯合)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生命科學學院 | |
12 | 水沙科學(聯合)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環境學院 | |
13 | 理論及計算光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化學學院 | |
14 | 射線束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核科學與技術學院 | |
15 | 教育部-中國移動聯合實驗室 | 移動學習教育部—中國移動聯合實驗室 | 教育學部 |
16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個) | 天然藥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地理科學學部 |
17 | 地理科學學部 | ||
18 | 虛擬現實套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人工智慧學院 | |
19 | 教育學部 | ||
20 | 水科學研究院 | ||
21 | 智慧型技術與教育套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人工智慧學院 | |
22 | 教育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2個) | 地理科學學部 | |
23 | 黃河口濕地教育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環境學院 | |
24 |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戰略研究基地 | 教育信息化戰略研究基地 | 教育學部 |
25 | 北京高精尖創新中心 | 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 | 教育學部 |
26 | 北京地區高等學校北京市重點實驗室(6個) | 套用實驗心理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 心理學部 |
27 | 中藥資源保護與利用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 地理科學學部 | |
28 | 環境遙感與數字城市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 地理科學學部 | |
29 | 基因工程藥物及生物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 生命科學學院 | |
30 | 套用光學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 物理學系 | |
31 | 教育技術學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 教育學部 | |
32 |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6個) | 文化遺產數位化保護與虛擬現實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 人工智慧學院 |
33 | 抗性基因資源與分子發育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 生命科學學院 | |
34 | 能量轉換與存儲材料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 化學學院 | |
35 | 城市綠色發展科技戰略研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 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 | |
36 | 神經影像大數據與人腦連線組學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 心理學部 | |
37 | 城市水循環與海綿城市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 水科學研究院 | |
38 | 北京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北京市陸表遙感數據產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地理科學學部 |
39 | 北京市流域環境生態修復與綜合調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環境學院 | |
40 | 北京市工程技術中心 | 北京市防沙治沙工程技術中心 | 地理科學學部 |
41 | 北京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 | 生態服務產業規劃與設計北京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 | 生命科學學院 |
42 | 北京市教委基地 | 北京市人工智慧與教育融合套用創新研究基地 | 教育學部 |
43 | 北京市教委基地 | 北京教育信息化發展戰略研究基地 | 教育學部 |
44 | 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防災減災與可持續發展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地理科學學部 |
45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監測與研究中心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東北虎豹監測與研究中心 | 生命科學學院 |
46 | 國家新聞出版署出版業科技與標準重點實驗室 | 國家新聞出版署出版業用戶行為大數據分析與套用重點實驗室 | 新聞傳播學院 |
47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實驗室 |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保護生態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重點實驗室 | 生命科學學院 |
科研成果
- 人文社科研究
- 自然科學研究
學術資源
- 學術期刊
- 館藏資源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歷任領導
名稱 | 姓名 | 職務名稱 | 任職時間 | 備註 |
---|---|---|---|---|
管學大臣 | 1902.12—1904.01 | - | ||
京師大學堂優級師範科 | 總監督 | 1904.02—1906.02 | - | |
總監督 | 1906.03—1907.07 | - | ||
總監督 | 1907.07—1907.12 | - | ||
總監督 | 1908.01—1908.06 | - | ||
監督 | 1908.06—1912.05 | - | ||
校長 | 1912.05—1919.11 | - | ||
代校長 | 1919.11—1920.11 | - | ||
校長 | 1920.12—1921.10 | - | ||
校長 | 1921.10—1922.11 | - | ||
評議會代行校長職責 | 1922.12—1923.07 | - | ||
國立北京師範大學校 | 校長 | 1923.11—1924.09 | - | |
代校長 | 1924.09—1925.09 | - | ||
校長 | 1925.10—1927.08 | - | ||
京師大學校師範部 | 張貽惠 | 學長 | 1927.08—1928.11 | - |
國立北平大學第一師範學院 | 院長 | 1928.11—1929.01 | 未就職 | |
張貽惠 | 院長 | 1929.01—1929.08 | - | |
國立北平師範大學 | 評議會維持校務 | 1929.09—1930.02 | - | |
校長 | 1930.02—1930.12 | 未到任 | ||
代校長 | - | |||
徐炳昶(徐旭生) | 校長 | 1931.02—1932.05 | - | |
李蒸 | 校長 | 1932.07—1937.09 | - | |
國立西安臨時大學 | 籌備委員會代行校長職權 | 1937.11—1938.04 | - | |
籌備委員會代行校長職權 | 1938.04—1938.07 | - | ||
國立西北聯合大學師範學院 | 李蒸 | 院長 | 1938.07—1939.08 | - |
國立西北師範學院 | 李蒸 | 院長 | 1939.08—1945.08 | - |
黎錦熙 | 教務主任兼任院長 | 1945.08—1945.12 | - | |
黎錦熙 | 院長 | 1945.12—1947.03 | - | |
國立北平師範學院 | 黃如今 | 代院長 | 1946.07—1946.08 | - |
院長 | 1946.08—1948.10 | - | ||
國立北平師範大學 | 袁敦禮 | 校長 | 1948.10—1948.12 | - |
代校長 | 1948.12—1949.05 | - | ||
黎錦熙 | 校務委員會主席 | 1949.05—1950.02 | - | |
北京師範大學 | 校長 | 1950.02—1952.09 | - | |
校長 | 1952.10—1971.06 | - | ||
校長 | 1984.05—1989.05 | - | ||
校長 | 1989.05—1995.05 | - | ||
校長 | 1995.05—1999.07 | - | ||
校長 | 1999.07—2001.04 | - | ||
校長 | 2001.04—2012.07 | - | ||
校長 | 2012.07—2022.05 | - | ||
校長 | 2022.05—2024.03 | - |
職位 | 姓名 | 任職時間 |
---|---|---|
黨總書記 | 劉明哲 | 1949.09—1950.03 |
臧權 | 1950.03—1950.10 | |
1950.10—1953.02 | ||
李開鼎 | 1953.02—1954.10 | |
黨委書記 | 李開鼎 | 1954.10—1956.05 |
張斧 | 1956.09—1956.12 | |
1956.12—1957.10 | ||
1957.10—1964.10 | ||
1965.08—1970.05 | ||
黨的領導小組組長 | 丁元貞 | 1973.05—1975.01 |
黨委書記 | 1975.08—1977.10 任代理書記 | |
1977.10—1980.10 | ||
1980.10—1983.10 | ||
陳靜波 | 1983.10—1985.12 | |
1985.12—1989.04 | ||
1990.08—1996.09 | ||
1996.10—2000.02 | ||
陳文博 | 2000.02—2005.06 | |
2005.06—2016.12 | ||
2016.12— |
知名校友
著名學者
歷史名人
人民公僕
合作交流
文化傳統
校名
校徽
北京師範大學校徽 |
校旗
2007年,為確保學校形象設計與塑造的科學性、整體性、實效性,北京師範大學發布“視覺形象識別系統”,正式規定了校旗式樣。北京師範大學的旗幟分為藍色底與白色底兩種,其中,藍旗為主旗,白旗為副旗。主副旗同時使用時,主旗在左,副旗在右。旗幟長寬比例為3:2,根據不同使用場合,旗面圖案分為三類。僅校徽圖案、校徽及中英文校名上下排列、校徽及中英文校名左右排列。中文校名採用毛澤東主席親筆題款,英文字型由Aril字型經美術修飾而成,嚴謹的英文校名與律動的中文書法形成了動靜相宜的和諧統一關係。 | 北京師範大學校旗 |
校訓
校歌
《北京師範大學校歌》 詞:梁振華等 曲:王諾文 木鐸金聲世所崇, 學為人師,教化從容;行為世范,砥礪無窮。 國運昌,民智弘,育人興邦肩任重。 巍巍師大,巍巍師大,兼濟天下氣如虹。 巍巍師大,巍巍師大,育人興邦肩任重。 育才宏基千秋頌, 學為人師,教化從容;行為世范,砥礪無窮。 立天地,展鯤鵬,薪火相傳志恢弘。 巍巍師大,巍巍師大,治學修身樂為公。 巍巍師大,巍巍師大,薪火相傳志恢弘。 薪火相傳志恢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