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刊歷史
1956年,《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創刊。
1964—1972年,該刊停刊。
1973年,該刊復刊,刊名《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74年,《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更名《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1975年,《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復名《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0—2002年,《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更名《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3年,《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復名《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首批入選“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設計畫”。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設有“教育研究”、“心理研究”、“文學研究”、“歷史研究”、“民俗研究”、“哲學研究”、“經濟研究”、“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等欄目,有英文目次和英文摘要,可供有關高等院校師生、研究院研究人員參考。
人員編制
據2019年02月22日《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編輯部官網顯示,《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編輯委員會有委員28人。
王寧 | 王英傑 | 王樹蔭 | 石中英 |
過常寶 | 朱瑞平 | 劉利 | 劉夏蓓 |
劉嘉 | 江怡 | 李翀 | 李曉西 |
李景林 | 楊耕 | 楊共樂 | 陳麗 |
陳英和 | 林崇德 | 周星 | 龐麗娟 |
鄭師渠 | 趙秉志 | 晁福林 | 唐任伍 |
蔣重躍 | 程曉堂 | 賴德勝 | 瞿林東 |
辦刊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19年8月7日
中國知網顯示,《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共出版文獻5335篇。
據2019年8月7日
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載文量為2185篇。
收錄情況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是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期刊,被CSSCI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19-2020)來源期刊(含擴展版)收錄。
影響因子
據2019年8月7日中國知網顯示,《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總下載次數3096311次、總被引次數86761次;(2018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438、(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752。
據2019年8月7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被引量為22564次、下載量為191000次;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學報影響因子為1.59,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356名。
榮譽表彰
1999年,該刊獲得“首屆全國雙十佳社科學報”稱號;
2002年,該刊獲得“第二屆全國雙十佳社科學報”稱號;
2005年,該刊獲得第三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
2006年、2010年、2014年,該刊連續三次獲得“全國高校社科名刊”稱號;。
2011年,該刊獲得中國出版政府將期刊提名獎;
2013年,該刊入選“全國百強社科期刊”;
2013年,該刊獲得中國出版政府獎期刊獎。
文化傳統
辦刊理念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突出教育心理特色,發揮文史學科優勢,關注重大現實問題,探索學術發展走向。
投稿指南
一、學術質量標準
1.選題應有相當重要的學術價值、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2. 文章應交代相關的學術背景,在總結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問題;
3. 行文應採取問題討論式;
4. 資料須紮實可靠,儘量引用第一手資料和最好的版本;
5. 理論須系統深入;
6.研究方法應體現現代科學精神,可用多種方法,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加以論證;
二、寫作質量標準
1.論證要合乎邏輯;
2.謀篇要結構合理;
3.注釋要準確無誤;
4.語言要妥帖精練;
5.文字要準確規範;
三、編排質量標準
1.標題精練凝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
2.摘要系全文的縮寫,應將主要內容和論點摘出,一般在300字左右為宜;
3.關鍵字系文中討論的、供讀者查找搜尋的重要學術概念,應列出3—8個為宜;
4.該刊採用頁下注和文末注兩種著錄格式,具體做法請參考《關於“參考文獻”著錄的若干規定》;
5.英文摘要是中文摘要的翻譯稿,應做到語法正確、用詞恰當、可以理解。
期刊領導
現任領導
以下據2019年8月《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編輯部官網顯示:
歷任領導
歷任主編:陳垣、白壽彝、林邦鈞
歷任編輯部主任:方銘、縱瑞堂、武靜寰、潘國琪、林邦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