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貌,水文,氣候,自然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政治體制,經濟概況,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科研,通信,文化,衛生,體育,規劃,交通運輸,公路,鐵路,航空,航運,市內交通,歷史文化,方言,宗教,習俗,曲藝,旅遊風景,著名人物,城市榮譽,友好城市,
歷史沿革
30萬年前,常德地區就有
原始人群在沅、澧二水流域的平原山川生活、聚居。澧縣澧南鄉、張公廟鎮、津市市窯坡鄉、石門渫水下游一帶以及鼎城區灌溪鎮崗市等處有舊石器時代的遺蹟40多處,經挖掘出土的石器有石片、石錘、石球、尖狀器、砍砸器等。原始人利用這些簡陋的原始工具採集果實,獵取野獸。
澧縣
城頭山遺址的發掘證明,距今9000年前,常德開始進入
新石器時代,這時期的原始人已掌握了石器磨製和陶器製作技術。距今7000多年的石門皂市下層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早期文化的代表之一。這時期生產工具已有河卵石加工磨製的斧、鑿等砍伐用具和魚網墜,並已掌握了原始制陶技術,生產簡單的飲食器皿。
距今6500多年的安鄉
湯家崗遺址,反映了常德當時以母性為主導地位的
母系氏族社會的繁榮生活。距今5000多年的安鄉
劃城崗遺址,是常德進入
父系氏族社會的有力證明。這時期生產工具大為改進,石器鑽孔、切割和拋光技術比較成熟,陶器普遍採用慢輪修整。
公元前277年(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張若“伐取巫郡及江南”,在今武陵區城東建築城池,設
黔中郡,迄今2200多年歷史。
秦代,常德屬黔中郡,郡衙設臨沅縣。
西漢,高祖時取“止戈為武,高平為陵”之意,改黔中郡為
武陵郡,隸屬荊州刺史部。
東漢,光武帝恢復武陵郡,建武26年(公元50年)郡治從義陵(今漵浦縣)又遷往臨沅縣。順帝陽嘉3年(公元134年),荊州刺史部移治於
索縣(現
鼎城區韓公渡鎮城址村)。
西晉,常德分屬武陵、天門、南平三郡。
隋代,開皇16年(596年)改嵩州置
朗州,治所在武陵(今常德市)。隋煬帝(楊廣)大業初復為武陵郡。轄武陵、龍陽(今漢壽)二縣。轄境相當今武陵區、鼎城區、桃源縣、漢壽縣。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平蕭銑,置隋武陵郡為朗州。天寶元年(742年),改為武陵郡。乾元元年 (758年),復為朗州。故唐代習慣稱為 “朗州武陵郡”,或單稱“朗州”。唐代武陵、
澧州隸屬
江南西道,轄境相當今桃源以東的沅江流域,瀕洞庭湖,當時興修永泰渠、北塔堰等水利工程,溉田甚多。
北宋初年,常德仍沿隋唐之舊稱“朗州”,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朗州為鼎州,改
澧州為澧陽軍州,均隸屬荊湖北路;治所在武陵(今常德市),轄武陵、桃源、龍陽(今漢壽)三縣,轄境相當今武陵區、鼎城區、漢壽縣、沅江市、桃源縣等地。
常德之名始於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鼎州置常德軍節度;
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鼎州升為
常德府;治所在武陵(今常德市),轄武陵、桃源、龍陽(今漢壽)、沅江四縣。
明朝初期,恢復常德府,澧陽路改為澧陽府,皆隸屬湖廣布政司分守上荊南道。洪武9年(公元1376年),將澧陽府降為澧州。
清代,雍正7年(公元1729年),升澧州為
直隸州。清代,常德府、直隸澧州同隸屬於
岳常澧道。至清末,常德府轄武陵、桃源、龍陽、沅江四縣;直隸澧州轄石門、慈利、安鄉、安福(現臨澧縣)、永定五縣。
1914年,湖南省政府廢除府、廳、州,保留“道”,
岳常澧道改為武陵道,原常德府、直隸澧州各縣由武陵道直轄,道治常德。
1922年,湖南省撤銷“道”制,僅存省與縣兩級,常德各縣直屬省管轄。
1936年,國民政府正式設立
專員公署,石門、臨澧、澧縣劃在第二區。
1937年湖南省普遍設立行政督察區,第二區轄常德、華容、南縣、安鄉、沅江、漢壽、澧縣、臨澧、石門、慈利、桃源等11個縣,專員公署治所由慈利縣遷往
常德縣。
1938年11月,第四區從常德遷往澧縣,第四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也稱常澧區專員公署。
1940年,湖南省調整行政區劃,行政督察區第二區改為第四區。
1943年11月,日軍糾集7個師團約10萬人進攻常德,
王耀武率七十四軍參加會戰。他率主力在常德東北地區與敵激戰,常德被日軍陸、空軍及坦克優勢火力猛攻16天,全城夷為平地。堅守常德城的部隊是七十四軍五十七師,57師固守常德18天,全師僅餘數百人。王耀武率五十一師反擊,在友軍的配合下,經過6天激戰,終於收復了常德城,常德血戰一時被廣為傳頌,這就是著名的“
常德會戰”。
1949年7月中旬至8月初,第四行政督察區各縣先後獲得解放。8月4日,南下途中組建的常澧區行政專員公署及全體工作人員抵達常德城。常澧專署為湖南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轄常德、華容、南縣、安鄉、澧縣、臨澧、慈利、桃源9縣。8月中旬,各縣相繼成立人民政府,並分別於8月5日和8月15日建立常德市、津市市,成立人民政府。8月28日,常澧區更名為"湖南省人民政府常德區行政專員公署(簡稱常德專署)。
1955年2月16日,根據省人民政府已改為省人民委員會的通知,湖南省人民政府常德區專員公署改為湖南省常德專員公署。隨後,各縣市人民政府都改為人民委員會。
1962年12月30日,
國務院424號檔案批准,恢復
益陽專區,益陽市及益陽、桃江、南縣、沅江、華容、安化六縣劃歸益陽專署管轄。
1966年3月,常德專區生產領導小組成立,代替常德專署行使職權。4月10日,專區生產領導小組撤銷,成立常德專區抓革命促生產指揮部。11月,其名稱改為常德地區抓革命促生產領導小組。
1968年2月28日,常德地區
革命委員會成立,行使原專署職權。3月至9月,各縣(市)先後成立革命委員會,取代人民委員會。
1979年3月24日,常德地區
革命委員會撤銷,常德地區行政公署成立。1979年11月至1980年12月,各縣(市)撤銷革命委員會,恢復縣(市)人民政府。
1988年1月,國務院以國函[1988] 18號檔案批准,撤銷
常德地區,建立省轄常德市,實行市領導縣體制。4月1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以湘政函[1988] 22號檔案通知,撤銷常德地區和常德縣,設兩區,原常德市改為武陵區,原常德縣改為鼎城區,兩區行政區域不變,津市市為省轄縣級市,省政府委託常德市代管。6月20日至24日,常德市召開第一屆
人民代表大會,正式成立常德市人民政府,選出正副市長。
2017年,常德市轄2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常德市共有36個街道、100個鎮、29個鄉(其中4個
民族鄉)。
名稱由來
北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在鼎州設常德軍,後昇州為常德府。此名取材於《
老子》“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和孔穎達《詩經·大雅·常武疏》:"言命譴將帥,修戎兵戎,無所暴虐,民得就業,此事可常為法,是有常德也",“有常德以立武事,因以為戒焉。”其義為上行德政,下安本分,謂之常德。“常德”之名始於此。
行政區劃
區劃名稱 | 面積(km2) | 政府駐地 | 街道 | 鎮 | 鄉 | 其中:民族鄉 | 社區 | 行政村 |
---|
常德市 | 18177.18 | | 36 | 100 | 29 | 4 | 582 | 3228 |
---|
武陵區 | 412.42 | | 15 | 2 | 2 | | 126 | 112 |
---|
鼎城區 | 2339.60 | | 4 | 19 | 1 | 1 | 80 | 489 |
---|
安鄉縣 | 1086.03 | | | 8 | 4 | | 33 | 255 |
---|
漢壽縣 | 2091.25 | | 4 | 16 | 3 | 1 | 85 | 489 |
---|
澧縣 | 2075.41 | | 4 | 15 | | | 93 | 397 |
---|
臨澧縣 | 1203.88 | | | 8 | 2 | | 29 | 310 |
---|
桃源縣 | 4442.30 | | | 18 | 10 | 2 | 57 | 394 |
---|
石門縣 | 3970.13 | | 4 | 10 | 7 | | 40 | 685 |
---|
津市市 | 556.16 | | 5 | 4 | | | 39 | 84 |
---|
註:武陵區數字包含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所轄德山街道、樟木橋街道及柳葉湖旅遊度假區所轄柳葉湖街道、七里橋街道、白鶴鎮;鼎城區數字包含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所轄石門橋鎮及西洞庭管理區所轄祝豐鎮;漢壽縣數字包含西湖管理區所轄1鎮、2鄉。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常德位於湖南省西北部,是江南著名的“
魚米之鄉”,地處長江中游洞庭湖水系、沅江下游和澧水中下游以及
武陵山脈、雪峰山脈東北端。常德市東據西洞庭湖,與益陽市的南縣、沅江市湖汊交錯;西倚湘西山地,與蜿蜒在張家界市慈利縣、永定區及懷化市沅陵縣的武陵山脈相承;北枕鄂西山地和
江漢平原,與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峯縣、宜昌市五峯縣的山地以及荊州市松滋市、公安縣、石首市的平原相連;南抵資水流域,烏雲山脈是常德市與益陽市資陽區、桃江縣、安化縣之間的分水嶺。
常德最北端在
石門縣壺瓶山鎮桐木山村(北緯30°07′53″),最南端在
桃源縣西安鎮薛家沖村(北緯28°24′31″),最西端在國營東山峰,最東端在
漢壽縣百祿橋鄉煙包山園藝(東經112°17′52″)。市境東西極寬174.6公里,南北極長187.2公里,常德市總面積18190平方公里。
地貌
常德市西北部屬
武陵山系,多為中低山區;中部多見紅岩丘陵區;其間也出
地形地貌。常德地貌大體構成是“三分丘崗、兩分半山、四分半平原和水面”。山地面積677.61萬畝,占常德市土地總面積的24.8%,平原面積978.98萬畝,占總面積的35.9%,水面220.76萬畝,占8.1%,
丘陵崗地853萬畝,占總面積的31.2%。
現斷塊隆起山(如
太陽山)和蝕余島狀弧形山(如
太浮山);東部為沅、澧水下游及
洞庭湖平原區;西南部為雪峰山余脈,組成中山區。由此構成區內南、北高,中間低,兩山夾一凹的基本地貌輪廓。常德市地貌的形成,自遠古代武陵運動以來,已經受多次構造運動。遠古代末,市境為一廣闊的古海槽,受加里東運動的影響,武陵山區隨
江南古陸上升,海水退出。此時,常德、臨澧、石門等縣成為陸地。
印支運動,使全區海水全部退出,基本上結束海相沉積的歷史。燕山運動,奠定了區內地貌輪郭的基礎骨架,大致和今日相仿。新構造運動對現在地形影響最大,使西部地區繼續上升,導致侵蝕作用強烈,形成構造地貌。中部常、桃盆地上升微弱或穩定,引起強烈的堆積和微弱的侵蝕、剝蝕、形成流水地貌;東部地區間歇沉陷,湖積盛行,加上人為因素的影響形成湖積~人為地貌和生物地貌。常德市整個地勢由西向東部傾斜,地貌類型呈中山,中低山或山原,低山~侵蝕剝蝕丘陵,崗地-流水堆積平原和湖積圍是平原的順序展布。
常德市有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515座(澧縣1座、石門縣469座、桃源縣45座),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43座,最高峰
壺瓶山標高2098.7米。
壺瓶山
壺瓶山屬石門縣境,位於湖南省最北端,地球上神秘的北緯30度線從其腹地穿過,主峰海拔2098.7米,被稱為“湖南屋脊”,旅遊開發區域約1200平方公里,其中自然保護區面積665.8平方公里,是大湘西旅遊圈與大三峽旅遊圈的交匯點,是湖南十大山嶽景觀之一,新
瀟湘八景之一。
太浮山
臨澧太浮山原名彰龍山,相傳漢代浮邱子在此修行得道而聞名於世,故改名叫太浮山。太浮山位於縣城西南12公里。
207國道、
石長鐵路從山腳而過。貫穿
花岩溪、
桃花源、
夾山寺的旅遊線路1801省道擦西南山腳而過。整個太浮山面積4300公頃,海拔高度604.5米,有99嶺,33岔。其“二十四景”江南聞名。
雪峰山
湖南省東西兩部不同自然景觀及
沅江和
資水之間的分水嶺。位於省境中部偏西,中國第二級地勢階梯的南段轉折帶,
雲貴高原東坡過渡到江南丘陵的東側邊幅;是較獨特的地理單元。
雪峰山屬“原始江南古陸”的西南段,呈一向北西突出的弧形構造。廣泛分布前震旦系冷家溪群、板溪群一套由淺變質的
板岩、變質砂岩及
千枚岩組成的地層,
震旦系變質碎屑岩亦發育良好,
早古生代寒武—志留系的板岩、
灰岩、細
砂岩等組成的地層間有出露。
河洑山
河洑山位於沅江北岸,緊靠常德城區。在鬱鬱蔥蔥的河洑山腳下,有座古樸風情的小鎮,相傳這裡兩千多年前便已為市,以前叫平山後叫河洑山。解放初期正式建成河洑鎮,如今只要你來到河洑鎮便可看到,在你的腳下,高樓廠房掩映了綠蔭之中,集市車水馬龍,到處呈現著一副繁榮興旺的景象。
水文
沅江又稱沅水,是中南省份湖南的第二大河流,分南北兩源,南源龍頭江,源自
貴州省都勻的雲霧山,北源
重安江,源自貴州省麻江縣平月間的大山,兩源匯合後稱清水江,至鑾山入湖南省芷江縣,東流至黔城與
潕水匯合處稱沅江,流經會同、洪江、中方、漵浦、辰溪、瀘溪、沅陵、桃源和常德等縣市,至常德
德山注入洞庭湖。幹流全長1033公里(湖南568公里),流域面積89163平方公里,其中位於湖南省5106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徑流量393.3億立方米。
澧水是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澧水幹流分北、中、南三源,以北源為主,北源源於湖南省桑植縣杉木界,中源源於桑植縣
八大公山東麓,南源源於湖南永順縣龍家寨,三源於桑植縣南岔匯合後東流。沿途接
漊水、
渫水、
道水和
涔水等支流,至津市市小渡口注入洞庭湖。幹流全長388公里,流域面積18496平方公里(湖南1550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131.2億立方米。
氣候
常德市屬於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向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過渡的地帶。氣候溫暖,四季分明,春秋短,夏冬長;熱量豐富,雨量豐沛,春溫多變,夏季酷熱,秋雨寒秋,冬季嚴寒。
常德市年平均氣溫16.7℃,年降水量1200-1900毫米,無霜期272天,適宜
水稻、
棉花、油料等作物生長。由於受地形影響,該地氣候呈現非地帶規律。西部山區,東部比西部略低,石門東山峰農場年平均氣溫9.2℃,而石門等澧水河谷地帶年平均氣溫16.8℃。中部丘陵區、太浮山與
太陽山對峙形成向北敞開的簸箕形盆地,致使臨澧、桃源一帶冬季易受
冷空氣襲擊。平原區安鄉縣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常德市水資源比較豐富,多年平均的水資源總量153.37億立方米,人平占有量為2556立方米。流經本市的
沅水、
澧水多年平均客水量600億立方米。全市雨量充沛,水資源主要來自降水,降水時空分布不均,豐水期(4-10月)降水和徑流約占全年的70%以上。境內有大小河流432條,總長6775千米。湖南四大水系中的沅、澧兩水橫貫境內,支流眾多,還有松滋、虎渡、藕池河系流經境內。具有河網密布、水系紊亂、峰高量大、降雨不均、水旱夾擊的特點。水能蘊藏量達200萬千瓦,其中河長5千米以上集雨面積1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371條。多年平均水能蘊藏量131.95萬千瓦,占湖南省總量的8.55%。其中可開發利用的有65.15萬千瓦,占全省可開發量的6%。地下水也很豐富。地下水分布面積達17568平方千米。據計算,地下水動儲量為16.8-20.28億立方米,靜儲量為20.8-25.56億立方米。
2017年全年開工各類水利工程3.3萬處,新增和恢復農田灌溉面積0.8萬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0.31萬公頃。
土地資源
常德市的土地總面積為18202.1平方千米,占湖南省版圖的8.6%。全市有耕地4300平方千米,占土地總面積的32.85%,三分之二以上為洞庭湖淤積平原,土壤肥沃,氣候溫潤,是春撒一把種,秋收一倉糧的好地方。有可利用草場4306.7平方千米,可養殖水面666.7平方千米,林地面積4666.7平方千米,分別占土地總面積的23.66%、3.66%、25.64%,具有發展
畜牧業、
水產和
林果業的先天條件。
2017年,實施省以上土地綜合整治項目25個,整治土地0.8萬公頃。
礦產資源
常德市成礦地質條件優越,形成了豐富的礦產資源,素以“非金屬礦之鄉”著稱。在大地構造位置上,跨越楊子地台,與華南褶皺帶接壤部位,區內地層發育齊全。礦產資源的產出與分布,受大地構造部位的制約,北部楊子地台礦產資源以能源、
非金屬礦產為主,南部華南褶皺帶以
貴金屬和
有色金屬為主。
常德市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礦種比較齊全,截止2017年,全市已發現礦產59種,占全省已發現礦種數141種的41.8%,已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種總計33種,包括能源礦產2種、黑色金屬礦產2種、有色金屬礦產3種、貴金屬礦產2種、非金屬礦產19種、水汽礦產3種。金剛石、砂礦、雄黃礦、石煤蘊藏量名列全國之冠;石膏礦、石英砂礦、硼潤土蘊藏量居全省第一。列入湖南省礦產儲量表的礦產就有22種,這些資源不僅數量多、規模大、而且礦石質量好,利用率高,在常德市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中起了支撐作用。
生物資源
截至2016年,常德有陸棲脊椎野生動物379種,其中哺乳類56種,鳥類285種,爬行類23種,兩棲類15種,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華南虎、雲豹、金錢豹、黑麂等12種,二級保護的66種;有維管束植物2062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有銀杏、紅豆杉、伯樂樹、珙桐等6種,二級保護的有21種,列入國際公約的49種。
常德既有武陵、雪峰山系豐富多樣的森林植物,又有洞庭湖區的多種栽培植物和水生植物。截至2016年,全市現已查明的
高等植物有2703種,約占全省已知高等植物4324種的62.5%。其中裸子植物有69種,隸屬8科25屬,被子植物2248種,隸屬168科788屬,蕨類植物386種,隸屬43科101屬。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稀有植物有39種。
截至2017年,全市森林覆蓋率47.98%,全年完成造林面積3.95萬公頃,荒地造林面積0.71萬公頃,年末實有封山(沙)育林面積6.2萬公頃。已批准建設自然保護區7個,面積15.2萬公頃,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個,省級自然保護區2個。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97%,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3.65平方米。市城區空氣品質達標率75.3%,比上年提高2.3個百分點,實際監測的地表水斷面中,滿足III類標準及以上的比重為95.6%。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8年底,年末常住人口582.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09.7萬人,農村人口273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3.1%,比上年提高1.47個百分點。年末戶籍總人口為605.3萬人,比上年下降0.1%,其中城鎮人口199.0萬人,增長8.6%,鄉村人口406.3萬人,下降3.9%;男性人口307.9萬人,下降0.11%,女性人口297.4萬人,下降0.07%;18歲以下人口97.9萬人,增長0.54%,18—34歲人口119.0萬人,下降2.4%,35—59歲人口250.4萬人,下降0.33%,60歲以上人口137.9萬人,增長1.95%;全年出生人口5.25萬人,比上年下降17%。
民族
常德是一個散雜多民族的地區。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常德市46個民族,其中
少數民族人口47萬人,占常德市總人口的8%,在湖南省14個州市中居第五位。除漢族以外,還有蒙古、回、藏、
維吾爾族、苗、彝、壯、布依、朝鮮、滿、侗、瑤、白、土家、哈尼、傣、佤、黎、畲、高山、水、景頗、土、仫佬、錫伯、普米、俄羅斯、鄂倫春、毛難、仡佬等45個民族。
政治體制
職務 | 姓名 |
---|
市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 | 周德睿 |
市委副書記、市長、黨組書記 | 曹立軍 |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 陳恢清 |
市委副書記 | 朱水平 |
市委常委、副市長 | 任 晨(掛職) |
市政協主席 | 李愛國 |
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 黃清宇 |
統計截至2018年3月,參考資料來源:
經濟概況
綜述
2018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394.2億元,比上年增長8.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48億元,增長3.3%,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4.3%;第二產業增加值1285.4億元,增長6.9%,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36.6%;第三產業增加值1760.8億元,增長10.7%,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59.1%。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8160元。
全市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0.9:39.1:50.0調整為10.2:37.9:51.9。第一產業比重下降0.7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下降1.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上升1.9個百分點。
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及分產業情況 |
指標名稱 | 絕對數(億元) | 絕對數(億元) |
地區生產總值 | 3238.1 | 8.4 |
第一產業 | 395.5 | 3.7 |
第二產業 | 1292.5 | 5.7 |
工業 | 1147.3 | 5.8 |
建築業 | 146.2 | 4.5 |
第三產業 | 1550.1 | 12.6 |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 149.6 | 7.7 |
批發業和零售業 | 165.8 | 5.9 |
住宿和餐飲業 | 57.2 | 6.9 |
金融業 | 97.3 | 12.6 |
房地產業 | 84.7 | 9.0 |
其他服務業 | 980.8 | 15.5 |
第一產業
常德獨特的氣候條件和豐富的水土資源,造就了
江南著名的“糧倉、
酒市、
煙都、紡城、茶鄉”。常德市糧食、棉花、油料、生豬、蠶繭和水產品的總產均居湖南省之首,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棉、油、豬和魚的生產基地。常德市九個區、縣(市)中有8個是國家
商品糧基地縣,2個是商品棉基地縣,5個商品魚基地縣,1個綠色食品生產基地縣,1個綜合
農產品優質商品基地縣。農產品除糧、棉、油、豬、魚、
珍珠居湖南省前列外,果、麻、糖、茶、繭、煙、牛、羊、禽、蛋、龜、鱉、膳、牛蛙以其出產多、品質優而聞名全國。
常德市有
耕地43萬公頃,三分之二以上為洞庭湖淤積平原,土壤肥沃,氣候濕潤,是春撒一把種,秋收一倉糧的好地方。有可利用草場646萬畝,可養殖水面100萬畝,林地面積700萬畝,具有發展牧業、水產業和林果業的先天條件。常德市有5個縣、區為國家農產品商品基地。
常德市以珍珠、
河蟹、
甲魚、名貴魚為主的高效養殖水面達到100萬畝。常德是中國珍珠的主產區之一,產量占全國的1/3,質量居全國之冠。常德市珍珠養殖面積30萬畝,存塘珍珠蚌3億隻,如以5年成蚌計,年珍珠產量可達1000噸。另外常德市草食牲畜發展來勢強勁,已經形成了陽光乳業、星光牛業、曙光羊業、南方草業等一批草食牲畜基地,已形成了2000頭
奶牛、36萬頭
肉牛、138萬隻
肉羊的發展規模。
2018年,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08億元,比上年增長3.6%。其中農業實現產值289.4億元,增長4.2%,林業產值17.9億元,增長7.2%,牧業產值200.7億元,下降1.2%,漁業產值56.1億元,增長14.4%。
全市糧食作物種植面積611.3千公頃,棉花種植面積43.5千公頃,油料種植面積299.1千公頃,蔬菜種植面積114千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378.9萬噸,棉花產量5.5萬噸,油料產量58.3萬噸,蔬菜產量322.2萬噸,茶葉產量2.6萬噸,水果產量124萬噸。
全年生豬出欄比上年下降0.6%,存欄比上年下降10.6%;出欄牛、羊分別比上年增長3.0%、2.1%;全年禽蛋、奶總產量分別比上年增長3.0%、1.6%。水產品總產量比上年增長8.7%。
全市擁有農產品加工企業5021家,其中國家級及省級龍頭企業76家。農產品加工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350.3億元,增長16.4%;休閒農業經營收入37.3億元,增長17.7%;農民專業合作社5421個,增長21.9%,社員36.9萬戶,增長23%。專業大戶24947戶,下降4.2%,家庭農場4765個,增長29.9%。當年新增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個數161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30個,綠色食品68個,有機食品63個。
第二產業
常德市為湘西北的工業基地,形成了以食品、紡織、機電、化工、建材為支柱的工業體系。其中紗、布、酒、
水泥、捲菸產量居湖南省前列。常德發達的農業、豐富的礦藏資源,為工業提供了大量原料,形成了以加工業為主的工業格局。在國家劃定的39個工業大類中,除石油、天然氣開採等少數產業外,其它30多個大類均有分布,形成了
輕工業占主導、輕重工業基本均衡發展的產業結構。
2018年,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6%。非公有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7%,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40.3%。高加工度工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6.9%和17.0%,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16.3%和5.1%,比上年分別提高2.2個和0.7個百分點。六大高耗能產業增加值下降0.4%,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16.6%,比上年下降0.8個百分點。省級以上園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2%,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87.6%,比上年提升0.9個百分點。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中,大米297.4萬噸,下降6.3%,原鹽87.9萬噸,增長3.9%,精製食用植物油77.5萬噸,增長1.9%,飼料169.3萬噸,增長3.5%,工業發電量144.1億千瓦時,增長13.7%,水泥1458.7萬噸,增長7%,平板玻璃176.3萬重量箱,增長19.4%。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8.7%,比上年下降0.7個百分點;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763.9億元,增長3.9%;實現利潤170億元,增長9.9%。
全年完成建築業增加值161.6億元,增長4.4%。
第三產業
常德處於中國中西結合部,歷來就是
繁華的商品集散地,全國十大工業品批發市場之一的橋南大市場和一批專業市場蓬勃發展,商品可以廣泛輻射到廣州、上海、貴州、四川、雲南、重慶等省市,區域輻射人口達3000萬,每年有100萬噸物資通過水運、50萬噸物資通過公路、400萬噸物資通過鐵路進出。龐大、規範、完善的物流產業群體使常德的物流成本比周邊地市低三分之一。常德市建立了湖南省一流的外經貿、招商、進出口商品
檢驗檢疫、海關、
外匯管理、出口貨物聯運和外商投訴協調等外向性經濟服務機構,與80多個國家和地區保持經貿往來。
2018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60.8億元,增長10.5%。分地域看,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額994.7億元,增長10.3%;鄉村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66.1億元,增長11.2%。限額以上法人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零售額307.9億元,增長13.5%,其中網上零售額增長21.8%。分商品類別看,糧油、食品類增長28.8%,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15.8%,化妝品類增長19.3%,中西藥品類增長8.3%,家用電器和音像製品類增長11.6%,汽車類增長12.4%,石油及製品類增長14.5%,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34.9%。
2018年,全市完成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57.8億元,比上年增長4.8%。公路、水運貨運量1.6億噸,增長5.3%,貨物周轉量274.5億噸公里,增長5.1%。客運量7425.3萬人,下降22.5%,客運周轉量55.5億人公里,下降19.8%。年末全市私人汽車保有量52.5萬輛,增長19%。年末私人轎車保有量28.1萬輛,增長18%。
2018年,全年接待國內旅遊者5139.8萬人次,增長17.3%;接待境外入境旅客13.3萬人次,下降19.2%。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441.1億元,增長21.8%,其中國際旅遊外匯收入0.55億美元,下降22.9%。年末全市擁有旅遊等級區(點)31家,其中4A及以上景點9家;全市星級賓館28家,旅行社73家。
2018年,全年實際引進內外資總額854億元。實際利用外資資金12.5億美元,增長16.6%,分產業類別看,第一產業到位外資0.6億美元,第二產業到位外資10.3億美元,第三產業到位外資1.7億美元;新批境外投資企業11家,實際對外投資0.5億美元,外派勞務1.7萬人。引進市外境內資金776.3億元,增長9.8%,其中,引進省外境內資金486.2億元,增長18.4%。全年完成進出口總值15.3億美元,增長34.7%,其中出口12.6億美元,增長41.7%;進口2.7億美元,增長9.7%。分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出口11.1億美元,增長43.4%,加工貿易出口1.5億美元,增長30.1%;分重點商品看,機電產品出口4.9億美元,增長64.4%,高新技術產品出口1.1億美元,增長53.3%。
2018年,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年末各項存款餘額為3085.5億元,增長2.2%,其中非金融企業存款餘額為554.9億元,下降23.2%;住戶存款1981.7億元,增長8.8%。金融機構本外幣年末各項貸款餘額為1807.6億元,增長14.1%。分貸款對象看,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1025.2億元,增長7.3%;住戶貸款782.2億元,增長24.4%,其中消費貸款547.1億元,增長40.3%,經營貸款235.1億元,下降1.5%;中小微企業貸款861.6億元,增長10.5%。年末全市保險機構44家,其中財險公司17家,壽險公司23家,代理公司4家。保費收入共97.96億元,比上年增長9.6%,其中財險保費收入29.6億元,增長12.4%;壽險保費收入68.4億元,增長8.5%。賠款支出49.5億元,其中財險賠付15.7億元,增長9.6%,壽險給付33.8億元(含退保金),下降9.8%。年末全市上市公司數量5家,其中境內上市公司4家,通過發行、配售股票共籌集資金5.84億元。轄區共有證券公司營業部14家,全年證券交易額1672億元,期貨公司2家,全年成交金額710億元。
社會事業
教育
2018年末,全市有普通高校5所,招生1.7萬人,增長6.5%,在校學生5.3萬人,增長5.8%,畢業學生1.4萬人,增長8.0%。中等職業學校42所,招生1.7萬人,下降14.0%,在校學生4.6萬人,下降17.3%,畢業學生1.4萬
人,下降13.3%。普通高中45所,招生2.5萬人,下降1.7%,在校學生7.6萬人,下降3.4%,畢業學生2.6萬人,下降0.5%。國中學校232所,招生4.8萬人,增長7.4%,在校學生13.6萬人,增長5.4%,畢業學生4.0萬人,下降1.1%。普通國小432所,招生5.4萬人,增長8.7%,在校學生30.5萬人,增長2.4%,畢業學生4.7萬人,增長7.4%。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特殊教育學校5所,招生92人,在校學生912人。幼稚園在園幼兒14.8萬人,下降0.2%。各類民辦學校780所,在校生17.4萬人,增長3.4%。民辦普通高校2所,在校生1.4萬人,增長11.0%。建設義務教育階段合格學校704所,新增學校36所。
類別 | 學校列表 |
---|
本科院校 | | | |
職校及 專科院校 | | 常德廣播電視大學 | |
| | |
常德技師學院 | | |
主要高中 | | 常德市第二中學 | |
常德市第七中學 | | 常德外國語學校 |
常德市鼎城區第一中學 | | |
| | |
科研
2018年,全市有檢驗檢測機構126個,其中國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1個。特種設備生產單位22家,生產特種設備2.6萬台。全市發放工業品生產許可證7張。組織制定地方標準12項。重點工業產品質量監督抽查390批次,抽檢合格率97.6%。
全年高新技術產品總產值1453.1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354.8億元。年末全市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4個,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9家,高新技術企業206家。登記各類科技成果30項,簽訂技術契約160項,技術契約成交額15.2億元。全年專利申請4949件,增長39.1%,授權專利2258件,增長41.8%。
通信
常德市國際直撥電話通達所有國家和地區,電話入戶率為湖南省第一,
常德政府網站、
常德城市線上等新媒體已經是常德的網際網路視窗。
2018全年完成郵政業務總量6.2億元,增長10.7%,快遞業務量544.4萬件,增長17.2%。年末固定電話用戶數41.5萬戶,下降8.5%,行動電話用戶552.8萬戶,增長8.1%,網際網路寬頻用戶131.5萬戶,增長16.5%。
文化
截至2018年末,全市擁有藝術表演團體1678個,民眾藝術館、文化館10個,公共圖書館9個,博物館、紀念館14個,廣播電台9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達到99.99%;電視台9座,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達到99.65%,有線電視用戶59.7萬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7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20個。檔案館12個,已開放各類檔案99.92萬卷(件)。
衛生
截至2018年末,全市擁有衛生機構5196個,其中,醫院、衛生院305個(含鄉鎮衛生院196個),婦幼保健院10個,專科疾病防治院2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8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1109個,村衛生室3586個。衛生技術人員35750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7387人,註冊護士13198人。全市擁有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5個,衛生技術人員共490人;衛生監督所(中心)11個,衛生技術人員194人。醫院、衛生院擁有床位總數3.55萬張,其中鄉鎮衛生院擁有床位數1.1萬張。
體育
2018年,全市有體育場地8698個,運動場59個,各種訓練房563個,體育館11座。開展全民健身項目42項次,全市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246.2萬人。全年獲得亞洲冠軍3個,獲得全國冠軍23個。
規劃
根據國務院批准的《常德市2001年至2020年城市總體規劃》,到2020年,常德市將建成人口80萬至120萬、城區面積100平方公里的大型城市。2014年4月22日,國務院批覆同意《
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要求湖南、
湖北兩省及國務院有關部門把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成“更加秀美富饒的大湖經濟區”;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範圍包括湖南
岳陽、常德、益陽三市,長沙市
望城區和湖北荊州市,共33個縣(市、區),規劃面積6.05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00萬。
交通運輸
公路
常德境內有319、207兩條國道,有S205、S226、S227、S302、S303、S304、S306等7條省道。
高速公路有:長張高速公路G5513,二廣高速公路G55,杭瑞高速公路G56。
截至2018年7月,常德市區境內共有四座跨沅江大橋:沅江一橋(武陵大橋),沅江二橋(德山大橋),沅江三橋(
桃花源大橋),以及沅江高速公路大橋;同時,沅江四橋和沅江過江隧道的建設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沅江四橋預計於2018年10月建成通車,沅江過江隧道預計於2019年建成通車。屆時,江北城區和江南城區關係更加緊密,城區逐漸連成一片。
鐵路
截止2014年3月,有焦(作)柳(州)鐵路與石(門)長(沙)鐵路複線2條,線路總長207公里。規劃中的鐵道線路有
黔張常鐵路,常岳九鐵路以及
宜常鐵路。
石長鐵路複線2016年1月6日建成通車,長沙至常德僅需一個半小時,節省時間1個小時左右。黔張常鐵路於2014年12月開工,是連線
成渝地區與
華中地區並溝通
華東、
華南的客貨運快速通道。
2017年9月,石長鐵路複線開行石門至常德至長沙的動車組,結束了常德地區沒有動車的歷史。
航空
航運
常德港是中國主要內河
港口之一。常德市有
沅江、澧水等87條通航河流,航道里程1753公里,其中通航里程1191公里;港口有8個,年吞吐量百萬噸以上的有常德、津市2個港口;有100噸級以上泊位134個,碼頭總長6626延米。
市內交通
截至2018年3月,常德市區共有52條公交線路(普通公交42條,快速公交10條),所有公交線路除H5線以外均一票價2元(刷卡或掃碼乘車7.5折);H5線實行分段計價,市區內2元,過機場快速路4元,優惠政策與其他公交線路一致。
常德市區內
計程車起步價2公里5元,截至2012年,已有
出租汽車1800輛。
常德BRT是湖南省第一個快速公交系統,於2012年12月26日開始運營。常德BRT的線路主要為城市環線,以常德大道,桃花源路為主,經過沅水二橋,桃花源大橋連結常德江北城區、江南城區德山。
截至2018年3月,線路主要有:H1、H2、H5、H11、H13、H15、H16、L12、L13、L18線路。
常德市於2012年10月28日啟用公共腳踏車系統,目前常德城區共有156個租賃站點,3550輛公共腳踏車投入使用。
歷史文化
方言
常德方言屬於北方方言的次方言——
西南官話。這與歷史上大規模的
移民密切相關。據史料記載:秦漢以來,不斷有北方居民南遷。西晉末年的
永嘉喪亂,引起北方人口第一次大
南遷,大量人口沿
漢水流域南下,渡江到達洞庭流域,這次大遷徙一直延續到
南北朝。唐朝的
安史之亂,曾使“襄鄧(湖北襄陽和河南南陽)百姓,兩京衣冠盡投江湘,故荊南井邑,十倍其初。”北方居民
遷徙規模大,人數多,地域集中,使其語言不僅難以被本地土著語言所同化,反而給當地土著語言以巨大的衝擊,這是
常德話與北方話產生親緣關係的歷史淵源。
宗教
習俗
常德城鄉概以大米飯為主食,無論老少,有嗜辣習慣,愛吃糌辣椒、油炸辣椒、
辣子醬、
白辣椒。有醃製罈子菜、醃
臘魚臘肉的習慣。
常德盛產稻米,久而久之,形成了以大米為主要原料的大眾化小吃食品。在80年代後,
米粉逐漸成為常德城鎮居民
早餐的主食。
發糕,
油粑粑,煎米茶,作為早餐,一般是邊吃油粑粑,邊喝煎米茶。
常德人喝茶很講究,除一般泡茶外,還盛行
擂茶待客。相傳喝擂茶起源於東漢初年。當時
馬援征“
五溪蠻”,兵困
壺頭山,瘟疫流行。土人教以用生薑、鹽、茶葉、煎米製作此茶,飲後
瘟疫即除,遂沿襲至今。
曲藝
武陵戲原名常德漢劇,是湖南的地方大戲劇種之一,以常德為中心,流行於
湘西北、
鄂西南並遠及
黔東。武陵戲起源於明代,20世紀初,武陵戲興盛,各地戲班林立,名藝人輩出。現存傳統劇目約500個,其中高腔劇目30個,彈腔劇目占90%以上。武陵戲起源於明代,演唱
弋陽腔和
崑腔。弋陽腔曾受
青陽腔影響,並長期和本地儺願腔、民歌號子相結合,演化為具有地方特色的
楚調,即後來的
高腔。
旅遊風景
常德市是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截至2012年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0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處;省級風景(旅遊度假)區3個。
類別 | 名單 |
---|
山水類 | | | |
| 花岩溪風景區 | |
人文類 | | | |
| | |
休閒類 | | | |
| | |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 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
國家森林公園 | | | |
| | |
國家濕地公園 | | 沅水國家濕地公園 | 書院洲國家濕地公園 |
| | |
著名人物
參考資料來源
城市榮譽
國家科技進步先進市 | 十大最佳休閒城市 | |
全國法治城市 | | |
| 中華詩詞之市 | |
| 全國文明創建模範城市 | 全國交通管理模範城市 |
中國最佳人居環境城市 | 國家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城市 | |
2012年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 中國圍棋之鄉(常德市) | 2013年全國十大最佳休閒城市 |
| 2017年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 2018中國最安全城市 |
友好城市
國家 | 城市 | 締結時間 |
---|
中國 | | 2003年12月7日 |
美國 | | 2005年1月27日 |
日本 | | 2005年7月27日 |
俄羅斯 | 季米特洛夫格勒市 | 2006年11月7日 |
中國 | 江蘇省無錫市 | 2007年 |
澳大利亞 | 伊普斯維奇市 | 2007年7月12日 |
德國 | | 2010年7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