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革
西漢
武陵郡治,歷來有二說。一曰治索縣,持此說者、如:宋
歐陽忞《
輿地廣記》②、清段長基《歷史沿革表》③、同治《武陵縣誌》。他們持此說,或許是據《漢書·地理志》,武陵郡所領十三縣,
索縣置於
諸縣之首。按該書慣例,郡治亦多置於轄境各縣之首,故以索縣為武陵郡治。二曰治
義陵。持此說者,如:唐
魏王泰《
括地誌》④、唐顏師古《漢書注》、《嘉慶常德府志·輿圖考沿革表》、《湖南省通志·地理志》,新編《常德縣誌》、《常德市志》。筆者亦同意此說。理由是:西漢武陵郡為
漢高帝改原秦黔中郡地所置。據《元和郡縣誌》雲,秦黔中郡治,在今
辰州沅陵縣西二十里。考古工作者已發現該城遺址⑤。秦黔中郡,本是在秦昭王三十年(前277年)伐楚,取巫郡及江南地為
黔中郡⑥。在此之前為楚黔中郡⑦。秦置黔中郡,主要是從軍事、政治上加強對巫、黔中及江南地區的控制。把郡治設定在沅陵縣,是因沅陵處於沅水中游,上溯可達貴州
牂牁,下游可逕入洞庭,沅、澧二水及
湘西、北地區都在掌握之中。從經濟方面講,貴州
麗水的黃金、湘西的竹木、油茶、苞茅、生漆,尤其是辰溪的丹砂和
麻陽ˆ等縣豐富的銅、錫、鉛等礦產,都是一個國家發展中亟需的重要物資資源。黔中郡設定在此,對經營整個西南具有重要經濟和戰略意義⑨。漢取黔中郡後設定
武陵郡,把郡治設定在離
沅陵縣不遠的
漵浦,其用意不言而喻,是對前朝在這裡所作的一切,都將取而代之。
顏師古注《
漢書》,匯集了在他以前的二十多家注釋。他學識淵博,又有
秘書省藏書可資利用,所注《漢書》,深為學者所重⑩。他在《漢書》注釋中說:“舊治
義陵,非郡名義陵也。”肯定是有依據的。或許是他對前面所講的此中奧秘有深刻理解,故而作出“武陵郡舊治義陵”的論斷。不過,我又認為
索縣改
漢壽縣作荊州刺史治所之前,可能作過一段武陵郡治,時間也許是在
義陵縣作郡治之後。因為它若未作過郡治,不具備設定較大軍事、政治、經濟中心的條件,
刺史治也不會遷移在那裡的。
關於
武陵郡設定的時間,《水經注·沅水》記為“
漢高祖二年(前205年)”,雖《史記·高祖本紀》所記,“高祖二年,
項羽弒
義帝於江南,三月為義帝發喪”。與武陵郡改名“義陵郡”,似乎時間較吻合。但從當時
楚漢戰爭形勢分析,高祖二年,
漢王劉邦的主要力量,是將攻占之地,設定
隴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各郡。關之外,置
河南郡(治洛陽)、
河內郡(今河南
武陟西南)。
漢王自己進兵東下,在
彭城靈壁東,被項羽打得大敗,連父母妻子都作了項羽的俘虜。好不容易陸續收聚士卒,加上諸將所率和關中的兵力,才於
滎陽破楚兵於京、素之間11。而對南方或西南地區設郡,此時根本無法顧及。至於
漢高帝五年(前202年),在這一年裡,
項羽自殺於
烏江;漢王即皇帝位,都洛陽;封
衡山王吳芮為長沙王、越王
無諸為閩越王12。此時,在原秦黔中郡故地設定
武陵郡,可謂順理成章,適得其時。
新莽時期曾將武陵郡改為
建平郡,臨沅縣改為監元,
孱陵縣改為孱陸,仍屬荊州治。
東漢監元縣復稱臨沅,孱陸復稱孱陵,建平郡復稱武陵郡。領十二縣:臨沅、漢壽[西漢
索縣,陽嘉三年(公元134年)更名,移荊州刺史治至此]、孱陵、零陵、充、
沅陵、辰陽、酉陽、
遷陵、鐔成、沅南[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分臨沅縣南境置,即今
桃源縣地,故城在今桃源縣西南70華里]、作唐(分西漢孱陵縣置,今
安鄉縣地,故城今安鄉縣北)13。郡治臨沅(即今常德市城區。《水經注·沅水》云:“臨沅縣,縣南臨
沅水,因以為名”)。此後,臨沅一直為歷朝郡、州、路、府治。
“武陵”一名的來歷,據梁
劉昭注《先賢傳》曰:“晉太守趙厥問
主簿潘京曰:‘貴郡何以名武陵?’京曰:‘鄙郡本名
義陵,在
辰陽縣界,與夷相接,為所攻破。光武時移東出,遂得見全,共議易號。《傳》曰:止戈為武,《詩》註:
高平為陵,’於是改名焉。”(見《方輿覽勝·常德府》)“
武陵郡”之名取之於《左傳》與《詩經》,始於漢初,後改“義陵郡”’;東漢時復稱“武陵郡”。潘京的對話沒有說完全。也許是倉促間對話,忘了說出最初取名,經過改名又復名的全過程。故有本末倒置之嫌。
荊州刺史治漢壽,清
顧祖禹《讀史書輿紀要》載,漢壽,今
常德府東四十里有漢壽故城。(
漢獻帝)
初平二年(191年)
劉表為荊州刺史,
徙治襄陽,舊領郡國七,今領郡七(即:
南陽郡、南郡、
江夏郡、
零陵郡、
武陵郡、
桂陽郡、
長沙郡),相當於今湖南、湖北和河南南部及廣東、廣西、貴州省一部分廣大地區。清同治《武陵縣誌》記載:“漢壽城,縣東北六十里,本漢索縣城,武陵郡治焉,
漢順帝更名漢壽,移荊州刺史治於此,俗名“
崆巄城’,悉為居民田業,遺址尚存”。據《常德文物志》記載:索縣
漢代城,位於常德市東門外30公里處的斷港頭鄉城址村。城址遺蹟至今猶存。城由大、小二城組成,總面積54萬平方米,城垣殘高3—4米,寬12—18米,有東、南、西、北四門,城四角有高7—10米的暸望台,城外四周有寬30米左右的護城河,城內殘存漢磚漢瓦,遍地皆是。城外東南方有漢墓群14。唐
劉禹錫《
漢壽城春望》一詩,即寫此處。
三國時的
武陵郡,治所仍在臨沅(今常德市武陵區和鼎城區的大部),初屬蜀,後屬吳,
吳景帝永安六年(263年),將原漢
壽縣改名吳壽縣,又在西部分零陵、
充縣地設
漊中縣、分
孱陵縣地設
南安縣、建立
天門郡,治所在漊中縣(今
慈利縣西和
大庸縣地)15。此時,荊州治所已由漢壽遷至湖北
江陵。武陵郡所轄只有
沅水流域的臨沅、吳壽(轄今
漢壽縣西部和鼎城區東部)、龍陽(分東漢漢壽縣地,轄今漢壽縣東部)、沅南、
沅陵、辰陽、
黔陽、遷陵、鐔城、酉陽、
舞陽等縣,而不再轄有澧水流域各縣。
西晉時期,武陵郡的建置及所轄地區基本上無大變化,
東吳時的吳壽縣此時已恢復為漢壽縣舊名。
南朝
劉宋(420—479年)時期,
武陵郡所轄地區仍無大變化,只是武陵郡原隸屬荊州改為隸屬
郢州(州治
武昌縣)(見《宋書·州郡志》);蕭齊(479—502年)時期,武陵郡治遷往沅陵,(見《南齊書·州郡志》),
蕭梁(502—557年)時期,武陵郡治仍遷回臨沅,並升武陵郡為
武州。(見《
隋書·地理志》、《
太平寰宇記》、《讀史方輿紀要》)。
陳朝(557—589年)時期,析原武陵郡所屬中上游地區的
沅陵、辰陽、
黔陽、遷陵、鐔成、酉陽、
舞陽設定
沅陵郡;而沅水下游地區的臨沅、沅南、漢壽、
龍陽4縣為武陵郡,郡治臨沅。其間,陳太建七年(575年),曾將梁在武陵郡地區設定的武州改稱
沅州,下轄武陵、南義陽、
南平、藥山等郡。
西漢到陳朝,武陵郡的轄區已大為縮小。此後,隋唐
朗州、
武陵郡、宋鼎州、元
常德路、明清
常德府的轄區,基本上都與陳朝武陵郡相同。
溯源
提起“武陵”的來歷,對武陵歷史稍有了解的人,可能馬上會想到約1500年前南北朝梁代著名學者
劉昭所注《後漢書》時引錄的《先賢傳》中的一則故事。這個故事如是說:
晉朝時,蜀人趙厥來荊州赴任武陵郡太守。初來乍到,趙厥突然向時任郡主簿的當地人
潘京提出一個頗有些棘手的問題:“貴郡何以名武陵?” 潘京雖是武陵郡人,但壓根就不知道武陵是什麼意思。不過,潘京畢竟是讀書人出身,於是急中生智,回答說:“鄙郡本名
義陵,在
辰陽縣界,與夷相接,為所攻破。
光武時移東出,遂得見全,共議易號。《傳》曰:止戈為武,《詩》註:高平為陵。於是改名焉。”
有學者認為:
潘京的回答引經據典,似有道理。但是,真正了解武陵郡建置沿革的人,就會發現潘京的解釋乃無稽之談。劉昭引用這段故事後就馬上指出:“前書本名武陵,不知此對何據而出?”所謂“前書”就是指班固所著《漢書》。劉昭的意思也就是說,早在漢朝初年高祖劉邦時就已經有了武陵郡,你潘京這不是在胡說八道么?查《漢書·地理志》,其中確實有這樣的記載:“武陵郡,高帝置,[王]莽曰建平。屬荊州。” 不過,劉昭雖然能夠指出潘京的錯誤,但也無法給出武陵的正確含義。自此之後而至於今,儘管時間已經過去1500年,由於再無學者對武陵的含義進行其他解釋,潘京的荒誕解釋倒以訛傳訛,幾成正解,實在讓人無語!顯然,武陵的含義問題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千古地名難題。
“武陵”之所以不得其解,是因為解釋者歷來都把它當成漢語地名,而從來沒有想過武陵可能是楚秦時代蠻夷少數民族語言的漢字記音地名。事實上,在楚國時代,今湖南一帶屬於“南夷”地區;在漢代,今沅澧流域屬於“武陵蠻”活動區。漢人進入少數民族活動地區,往往都喜歡採取“從其俗”的方式進行統治。因此,對於少數民族地區的既有地名,漢人一般也都是採取漢字記音的方式進行記錄。比如,歷史文獻中同見的漢代武陵郡境內的“五溪蠻”與“武溪蠻”名,為同一名稱的不同寫法。這意味著,武溪、五溪地名應是當地同一蠻夷語言名稱的不同漢字記錄。因此,同在該地區的武陵,像武溪一樣,應該也是當時蠻夷語地名的漢字記音。
如果“武陵”是當時湖南一帶蠻夷語漢字記音的推測不錯,那么,要獲得武陵的正確含義,只能從當時的蠻夷語言中求索。按漢晉時代的長江,當時有“大江”、“烏江”之名,前者為漢語地名,後者似為漢夷語結合的地名,即其中之“烏”字來自蠻夷語。以此,“烏”的含義當為“大”,而漢晉時代烏、武、五的讀音相近,故武、五的含義也很可能是“大”。又比如,眾所周知,漢代南方蠻夷把山稱為“領”,也就是漢字“嶺(嶺)”的字源,而漢晉時代“陵”、“領”二字的讀音亦近同,故“陵”的含義可能就是山嶺。於是,二者結合起來,武陵名稱的含義應該就是大山。今天的武陵山脈,縱貫湘、鄂、渝、黔四省市,也確實是南方雄偉高大的山脈。
又有學者指出:
緣何取名“武陵”,有的學者認為因山而得名,並被當今大多學者認同,其實是站不住腳的。通覽浩瀚中國史書和地理志,除《
清史稿》曾把平山又名為武陵山外,在之前的數千年歷史方誌記載中均未曾發現
武陵山名稱。而且當今學者認為的武陵山就是指武陵山脈,但山脈的概念是1840 年鴉片戰爭以後才從西方引進的一個現代地理學概念,在古代就根本無從談起。在史書上出現武陵的最早記載是漢朝人撰寫的《
漢書地理志》,“武陵郡,高帝置,莽曰建平”。就目前的史料看,作為一個郡名,這應該是符合歷史事實的。但武陵作為一個地名來講,歷史卻要比這早得多。
楚威王(公元前339-329 年)在位,正值楚國強盛時期,四處擴張領土,其中一起對歷史影響深遠的事件,就是楚威王派將軍
莊蹻占領了今武陵地區,置楚
黔中郡,有的學者認為郡治在漵浦,為武陵縣。為弄清這個事實,考古界老前輩禹經安先生專程赴湖南考古研究所,力求從
里耶竹簡里破解武陵名稱之謎。
里耶簡牘其實就是秦朝的政府檔案,時間跨度從公元前222 年到210 年。在里耶簡牘上出現不少“武陵”和“新武陵”,其中有一句“令新武陵布四道”,令就是命令的意思,要求新武陵縣將公文傳至新武陵轄區的道,當時的道可能是現在的鄉鎮一級行政機構,也有可能是驛站,到底是什麼意思,尚需相關專家學者破解。據張春龍教授推測武陵和新武陵都指現今漵浦,約在楚威王時期建立了武陵縣,公元前227 年秦將白起、張若占楚黔中郡,因戰事頻繁,仍沿用楚武陵縣建制。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重新分建郡縣,武陵被改為新武陵縣。郡改置為武陵郡,郡治設新武陵縣,郡名以縣名命名。《史記》載“項羽弒義帝於郴,武陵人縞素哭於招屈亭,髙帝聞而義之,故曰義陵。”至此,新武陵縣改為
義陵縣。《辭海》載“武陵, 郡名,漢高帝置。治所在義陵( 今湖南
漵浦)。”
方言
武陵地區語言本與今天的
湘方言同為古楚語,由於當地河川平原廣闊,氣候適宜居住,在六朝(漢末三國以及
五胡亂華)時期以及以後中國北方歷次大亂時大量北方漢人南遷到此,逐漸形成了帶有部分湘方言辭彙的
新方言——湖廣話(即湖南湖北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
西南官話),隨後明末四川又遭清軍屠戮,十室九空,湖廣一帶人遷往四川,成就了今天漢語方言中使用群體最多的方言。武陵地區因行政上長期和荊州等地在一同行政區內,屬
荊湖北路,故語言與湖北相近。
桃花源
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yāo)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
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
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
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創作背景與評價
《
桃花源記》是東晉文人
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約作於永初二年(421),即南朝
劉裕弒君篡位的第二年。描繪了一個
世外桃源,出自《
陶淵明集》。文章以武陵漁人進出
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按時間先後順序,把發現桃源、小住桃源、離開桃源、再尋桃源的曲折離奇的情節貫串起來,描繪了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恬靜,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是當時的黑暗社會的鮮明對照,是作者及廣大勞動人民所嚮往的一種理想社會,它體現了人們的追求與嚮往,也曲折地表現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否定,也反映了作者消極避世的思想。
武陵源
武陵源共有石峰3103座,峰體分布在海拔500~1100米,高度由幾十米至400米不等,這種特殊的地貌被命名為“石英砂柱峰”地貌。武陵源地形複雜,氣候溫和,雨量豐富,森林發育茂盛,原始次森林覆蓋率達88%,有國家中國一級保護植物4種,二級保護植物19種。木本植物就達到770種,武陵源擁有28種國家級保護動物,還生長著著名的
大鯢(娃娃魚)珍貴動物,還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雲豹、
金錢豹等大型猛獸。
武陵源,美在神秘,美在天然。與自然風光相映成趣的,是純樸的田園風光。
武陵源是土家族、白族、苗族等少數民族的聚居地,一塊塊梯田,一間間房舍星星點點點綴在青山綠水間,綠樹四合,炊煙裊裊,假如有緣趕上當地節日,還可欣賞到民族歌舞。它們與武陵源的
大山、密林渾然一體構成一幅原始蒼茫的天然畫卷,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自然博物館”和“地球紀念物”,是一個能讓詩人驚嘆不語、讓畫家無從下筆的絕妙自然生態世界。
豐富的旅遊資源為
張家界武陵源旅遊產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黨中央、國務院和湖南省委、省政府對張家界武陵源旅遊經濟發展都寄予厚望。江澤民同志1995年3月視察張家界時親筆題詞:“把張家界建設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旅遊勝地”,為
張家界武陵源的發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