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建川

樊建川

樊建川,男,漢族,1957年9月出生在四川宜賓,山西興縣人,中共黨員,大專學歷,收藏家。

現任四川省政協常委、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副秘書長、四川省山西商會會長、四川省收藏家協會副主席、成都市人民政府參事、建川實業集團董事長、建川博物館館長、汶川地震博物館館長、四川省商會副會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樊建川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四川宜賓
  • 出生日期:1957年9月
  • 畢業院校:解放軍西安政治學院
人物履歷,任免信息,主要成就,人物榮譽,人物自述,藏品故事,萬件文物,戰地日記,尋找過程,日記介紹,美齡簽名,汶川地震,

人物履歷

高中畢業後當了兩年知青。
1976年冬天參軍。1979年9月考入解放軍西安政治學院,兩年後畢業,到重慶三醫大任教。
樊建川
1987年轉業到宜賓地委政策研究室。
1991年任宜賓市常務副市長。
1993年5月辭職到省城成都打工。
1994年創辦“建川房屋開發有限公司”。
2008年5月17日獲得美國布萊恩特大學最高榮譽博士學位。
2013年1月當選為四川省十一屆政協委員、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
2013年5月受聘為成都市人民政府參事。
四川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任免信息

2017年8月13日,四川省工商業聯合會(省商會)第十一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省工商業聯合會(省商會)第十一屆執行委員會。樊建川當選為新一屆四川省商會副會長。

主要成就

曾多次入選胡潤中國富豪排行榜(2007年位列排行榜第397位,資產20億元、2008年位列排行榜第406位,資產20億元、2009年位列排行榜第698位,資產15億元、2010年2010胡潤百富榜地區排名榜單(四川)位列第27位,資產15億元)
樊建川
樊建川曾下鄉、當兵、任教、做官。1993年為收藏而辭官經商。從事收藏數十年,其藏品種類繁多,重點為抗戰文物和“文革”文物。此兩項收藏在國內位居前列,如137件文物被評為國家一級文物。2005,他在中國四川安仁鎮創建了建川博物館聚落,建館目的——為和平收藏戰爭,為教訓收藏“文革”。其收藏事跡為媒體廣泛報導:為了和平,收藏戰爭(抗戰);為了未來,收藏教訓(“文革”);為了民族,收藏傳統(民俗)。出版有《抗俘:中國抗日戰俘寫真》、《兵火(從日軍影像看中國抗戰)》、《一個人的抗戰》(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出版)、《“文革”瓷器圖鑑》。

人物榮譽

2018年10月,被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推薦為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

人物自述

我最初是開發房產的,但是被外界熟悉卻是因為我的抗戰文物收藏特別是建川博物館聚落。從1978年到2008年,在改革開放的30年時間裡,我從一名普通的解放軍戰士到一名軍校老師,再從一名政府官員成為一名房地產開發商,最後又成為了一位博物館館長,我的每次人生角色的轉換都是和改革開放的時代大背景緊密聯繫的,都是改革開放的時代變遷在我身上的縮影。我喜歡收藏文物,也包括自己人生各個重要時期的實物,我這30年的人生故事和思想變革都可以濃縮在一件一件的實物之中。
樊建川

藏品故事

斑駁生鏽的刀鞘,閃著寒光的刺刀、指揮刀,猙獰醜陋的防毒面具,冰冷堅硬的鋼盔,上面還有一個個被洞穿的槍眼,殘破襤褸的血衣,成堆成捆的圖片、報紙、書籍、傳單、布告、戰時良民證、選票,質脆且泛黃,還有各種軍用器皿:水壺、碗、飯盒、掛盤、望遠鏡、披簾帽、救護包、徽章、證書、貨幣,甚至煙盒、煙標、信函、郵票、結婚證、收據、扇子、彈殼、皮帶扣、留聲機、花瓶、筆筒、陶罐、床帷子、戒指、日本造彩瓷地球儀、協和牌蠟筆……
建川博物館建川博物館
在常人看來,這是只有博物館才有的景觀,但這是樊建川2003年時的家。
在樊建川家裡有這樣一個黑乎乎的生鐵做成的東西,它彎曲的樣子很像是農民打水用的轆轤井的搖把。當手放在這個東西的把手上,立刻就會響起一種奇怪的聲音。這聲音從老式的黑白電影上聽見過,早已遙遠得失真了。這是一隻日本軍隊的警報器。它是那場血腥戰爭的序曲,那個聲音之後,中國歷史上演了最慘痛最驚心動魄的一幕。
樊建川和老布希樊建川和老布希
每一件收藏品背後都有一串串故事,驚心動魄,刀光劍影,血淚交迸。

萬件文物

樊建川收集的抗戰文物里有許多大件,這是其他收藏家難以做到的:美軍汽油桶,飛機殘骸,老布希用過的辦公桌……前幾年,有線人報告,在雲南洱海打撈出美飛虎隊飛機的翅膀。樊建川立即飛往大理,在大理博物館走廊,看到長約50米、寬約4米的飛機翅膀,他又激動又振奮,可無論樊建川出多少錢,博物館就是不賣。樊建川無功而返,悶悶不樂,放在邊境的飛機殘骸成了他的心病。
樊建川
2003年的一天,他意外獲得了一塊刻有英文的飛機殘骸。這是四川新津縣在水利建設中挖出的,樊建川立即趕往現場購得。2004年春節前,雲南作家李昆武下鄉採風時,發現了四把特殊的椅子,即刻告訴樊建川,他大年三十便趕到了雲南鄉下。
椅子主人說:“聽爺爺講椅子是從墜毀的飛機里滾出來的。”樊建川辨識了椅子下的英文,大喜,這是飛虎隊的“座駕”。它的價值在樊建川的心中,豈是金錢能衡量的。十幾年間,他已為收集各種文物耗資幾千萬元,經常出入索斯比、嘉德拍賣行。現已收集文物200萬件,抗戰文物幾萬件。

戰地日記

尋找過程

樊建川很早就聽說天津有個叫王襄的先生收藏了一套完備的“鬼子戰地日記”。這部日記是王先生的父親留給他的,68個春秋風雨變故,“鬼子戰地日記”完好無缺,密密麻麻記了8大本,與日記內容互證的還有他自己的影集,共有208張照片,是日軍留在中國的血證。王先生一直想把它賣給盧溝橋抗日戰爭博物館,博物館也非常希望有這份珍藏,可惜,價錢談不攏。王先生要的價,博物館付不起,只能象徵性地給點,事情終於未果。伴隨著日記,王先生也是八十多歲的老人了。王先生得知樊建川正籌建全國最大的抗戰博物館,便托人主動與樊建川聯繫。樊建川興奮異常,價錢很快談定,當晚飛到天津。坐在飛機上,樊建川還在想:如果真是對方在電話中所說的那種情況,那么我面對的將是一個十分重大的事件。
樊建川
第二天一早,樊建川見到這批日記。
樊建川說,我很難描述自己當初第一眼見到這些東西時的心情:多年的收藏經驗告訴我,這些東西是真品,而且曠世難得。
日記一共有7本,加上附帶的一本影集共8本。一定是為了戰爭時期便於攜帶,每一本只有小孩子手掌大小,正好可以放入口袋中。本子是當年的日本出品,而且是戰爭時期專為前線軍人製作的,本子的附頁上還有“軍人守則”、“常用支那語對照”等文字。這些東西的收藏者,按照日記本上附屬檔案的記錄,是一位叫做“王襄”的人。
樊建川
樊建川當即掏錢買下了。
他說,我之所以這么做,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我不想讓這批最真實最直接地反映抗日戰爭的東西再流浪,我不知道它會再漂到什麼地方去。

日記介紹

入伍時,作者曾是個“火葬兵”,專門負責焚化戰死日本兵屍體。僅僅在淞滬會戰一役中,他一人就焚化了1000多具屍體,足見當時戰況的慘烈。之後他當過傳令兵,武器發放兵,在戰爭過程中,他從自己的視角記錄了淞滬會戰等重大戰役。雖不足以構成完整的歷史,但以一名下級軍人的視野記錄下的許多歷史細節,對於研究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歷史有著十分珍貴的價值。日記中有關日軍掃蕩、燒房、殺人、搶劫、強姦的內容比比皆是。如他們的隊長,為試一把新刀,將幾名中國戰俘殺死。還有內容記錄了慰安所的建立和慰安婦的慘痛經歷。作為還有一點人性的日本士兵,在忠實地記錄了他所經歷的侵華戰爭外,間或也表達出一個普通人的良心自責,“良心是於心不忍的……”這樣的話常在文字間出現。其中《日後追憶》真實地展示了戰爭的血腥。
樊建川樊建川

美齡簽名

收藏中總有驚喜和奇蹟發生。2004年底,樊建川偶然得知重慶有一藏家藏有大量援助抗戰的支票。他花了兩個多月時間與對方討價還價,2005年3月,那藏家將幾麻袋的支票打了包作價數萬元賣給樊建川。運回成都後,樊建川一頭扎進這數十萬件支票中研究鑑別,一個多月的鑑別選出了20多張“意義非凡的支票”,其中一張有宋子文的親筆簽名,而最大一筆支票的面額是357萬美元,這在當時是一個天文數!樊建川小心翼翼地向記者展示了這次最大的收穫:一張宋美齡簽名的支票,這張支票的金額是999美元。
樊建川樊建川
樊建川說:“我當時太驚喜了,手都在抖,僅這一張支票就值那幾麻袋票據的價!如果拿到國家文物部門鑑定,絕對是國家一級文物。

汶川地震

2009 年5月11日,在離2008年“512”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際,樊建川任館長的汶川地震博物館開館。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發生後至6月12日的一個月中,樊建川開始收集跟地震有關的實物資料,6月12日就開起了臨時的地震博物館展覽。當時展品只有五千件,此後通過陸續蒐集,加上社會各方面的捐贈,地震實物達到五萬件。當記者問他為什麼要建設這么一座地震博物館時,樊建川說,僅在上世紀30年代和70年代,四川就發生過兩次7.8級以上的大地震,但幾乎沒留下什麼實物。災難既是悲劇,也是體現人性光輝的特殊舞台,是值得人類銘記和珍藏的歷史。
汶川地震博物館開館汶川地震博物館開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