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芮

吳芮

吳芮(約公元前241年—公元前201年),西漢吳氏長沙國第一代王,江西歷史上第一個有明確記載的傑出人物。南昌城贛江岸邊的滕王閣第四樓,有一幅巨大的江西歷史文化名人壁畫。在這些傑出人物中,鄱陽縣人吳芮居第一。他是第一個回響秦末農民起義的秦吏,項羽分封諸侯,吳芮被封為衡山王;漢朝建立,改封為長沙王。卒於公元前201年,謚“文王”。

基本介紹

  • 本名:吳芮
  • 別稱:鄱君
  • 所處時代:秦末漢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時間:約公元前241年
  • 去世時間:公元前201年
  • 主要作品:《游五彩山》
  • 主要成就:隨項羽滅秦,隨劉邦滅楚
  • 王爵:長沙王
  • 諡號:文王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任職縣令,回響起義,封長沙王,英年早逝,人物評價,家族成員,廟堂墓地,廟堂,吳芮墓,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公元前473年吳國被越國所滅,越王勾踐斃夫差,追殺夫差家人。吳國王子王孫四散避難。公元前248年,吳芮的父親吳申,被貶鄱邑(今鄱陽)定居,後遷至餘干縣善鄉龍山南麓(今社庚鄉),吳芮即出生於此。
吳芮十分聰穎,青年時,常研究《孫子兵法》和《吳起兵法》,帶領人民和南下軍士的後代,演練陣法。當時正處於戰國年代,社會動亂,災害頻仍。

任職縣令

秦王朝末年,統治嚴酷,徭役繁重,修築萬里長城、阿房宮、秦皇寢宮酈山大墓,使百姓妻離子散,田園荒蕪,哀鴻遍野,散兵游勇四處搶劫。吳芮為保衛鄉親不受傷害,就組織家丁親兵抗擊流寇。他為人寬厚,只要是不襲擾百姓的散兵,一律給予出路,隊伍因此不斷壯大。他十八歲時就統制兵馬一萬七千多人,分布在鄱陽、餘干、浮梁的各處要道,部隊軍紀嚴明,很受百姓擁戴。吳芮母親梅氏為人賢慧,建議藏兵於民,興農興商,所以吳芮的部隊不缺給養,他派出自己隊伍中的得力骨幹到四鄉發展,其勢力範圍北到安徽祁門,東到贛浙邊界,南到福建,西到都昌、鄱陽。他大膽革除弊政,輕徭薄賦,減輕百姓負擔;帶領百姓興修水利,制定一系列鼓勵農耕的措施,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全國推行郡縣制。鄱陽縣,是秦王朝首次在江西設定的縣,吳芮被鄉親們舉薦為鄱邑(今鄱陽)令。
公元前207年2月,秦國面臨各地義軍武裝割據的局面,為穩定南方,阻止地區背叛,採納左相李斯諫言,封吳芮為鄱君,即給吳芮管理整個鄱陽地區的最高行政長官職權的封號,不給財政支持也不收稅。吳芮很希望象祖輩一樣,找個類似太湖的地方發展,祖父給他一張“太衍水”(昌江河舊稱)流域圖,希望他借朝廷給予的合法身份去打天下。吳芮帶隊伍從水路進入鄱陽湖後,靠岸建城,立為據點,即為今鄱陽縣。吳芮採用強硬手段剷除鄱陽盜匪劣徒勢力,積極開通航運,發展漁業,推廣農業。一年間,吳芮不僅在鄱陽湖流域行仁政發展經濟,而且勢力範圍擴大了數倍。

回響起義

秦始皇橫徵暴斂民不聊生,公元前209 年七月,陳勝吳廣在安徽宿縣大澤鄉揭竿而起。八月,第一個起兵回響的秦吏就是吳芮。鄱陽令吳芮深得江湖民心,號“鄱君”,後又支持項羽,起用刑徒(臉上剌字的犯人)帶兵,出兵橫掃贛、湘、桂一帶,威鎮江南,各地民眾紛紛投奔,秦朝一些官吏也率部下歸附。如:閩越王無諸、越東海王騶搖,均為越王勾踐後裔,皆領兵歸屬吳芮。其中有淮南義軍首領英布及同鄉梅鋗。當時英布已有數千人隊伍,作戰英勇,吳芮將女兒嫁給他,命其出兵攻秦。吳芮先是跟隨項羽,南征北戰,在攻占鹹陽後,項羽以吳芮戰功卓著而封他為衡山王,建都於邾(今湖北黃崗縣西北)。其女婿英布被封為九江王,同鄉梅鋗也封為十萬戶侯。

封長沙王

其後,在洞庭湖一帶巡視時,吳芮結識好友張良,在其勸導下,改擁劉邦。項羽失敗後,吳芮以吳王之後的身份,與韓信等人擁劉邦為帝,劉邦也詔封吳芮為長沙王。
吳芮像吳芮像
公元前204年,吳芮取下長沙後,在濱臨湘水的沃土上,建起長沙古城。當時北方兵荒馬亂,吳芮轄區相對平靜,吸納了大量商家南下長沙。吳芮以德政穩定民心,真心實意為百姓謀利,占領南越後,派出大量農業技術人才在南越推廣“芮”稻,開發利用當地資源,宣傳“重民”理念。吳芮又以示好措施,在廣西、越南等邊疆地區推行和平共處政策,幫助其發展生產,受到當地百姓尊敬。
公元前202年初,漢高祖立吳芮為長沙王,以長沙、豫章二郡及將趙佗據有的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封給長沙王吳芮,至公元前196年才承認趙佗對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的統治。
漢高祖劉邦一共封了八個異姓王,均為戰爭需要收買人心之舉。劉邦帝業一定,就和呂后用種種方法消滅異姓功臣。七個異姓王,皆因各種罪名被殺被廢。唯獨吳芮及其子孫世襲的長沙王善始善終,成為其後僅存的異姓王(歷五代因無嗣而止)。但其實劉邦並未解除他對吳芮的疑心,屢屢試探吳芮。張良辭官隱居後,在吳芮家中小住。吳芮按張良計謀,保存實力,開始低調行事,把自己大部分領地讓給劉邦子女,又將自己的部分精銳親兵分到荊王劉賈(劉邦堂兄)帳下,並安排第五子吳元(姬妾所生子)帶部份家眷回浮梁瑤里生活。

英年早逝

公元前201年,吳芮與同甘共苦多年的愛妻毛苹(著名女才子)泛舟湘江,慶祝自己四十歲生日。吳芮望著遠山,思念家鄉瑤里。面對明月,毛苹吟詠:“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吳芮聽罷心潮澎湃,留言:我死後要回家鄉瑤里五股尖仰天台,觀看天門的朝日夕陽。同年,夫婦雙雙無疾而終(又說:吳芮奉命率兵攻占閩地,行至贛南金梭山(今寧都縣翠微峰)時,因患病而逝),合葬長沙城西。其衣冠冢有多處。謚為“文王”。

人物評價

漢高祖劉邦:“長沙王忠,其定著令。”
漢·班固漢書》:“昔高祖定天下,功臣異姓而王者八國。張耳、吳芮、彭越、黥布、臧荼、盧綰與兩韓信,皆徼一時之權變,以詐力成功,鹹得裂土,南面稱孤。見疑強大,懷不自安,事窮勢迫,卒謀叛逆,終於滅亡。張耳以智全,至子亦失國。唯吳芮之起,不失正道,故能傳號五世,以無嗣絕,慶流支庶。有以矣夫,著於甲令而稱忠也!”
吳芮吳芮
南宋學者王十朋曾到餘干縣社庚鄉鄧墩村五彩山吳芮故居憑弔,寫了一首《游五彩山》的詩,被收錄在餘干《吳氏宗譜》里。詩云:“吳芮當年生此山,此山彩色錦官城。如今不愛繁華地,松林森森一青青。吳芮初為番邑令,深得民心尊‘番君’”。
宋人華鎮路經鄱陽,特地到“番君廟”緬懷吳芮吟詠道:“秦吏方搖毒,君王獨得名。國雖為地小,忠亦自天成。秘殿似容悴,立堂草木榮。興亡何足道,青竹有嘉聲。”
清才子蔣士銓在鄱陽十八坊毛家巷憑弔“番君廟”(吳芮廟),寫了一首長篇七言古詩敘述吳芮的一生:“漢定天下封功臣,異姓而王者八國。稱忠只一長沙王,生都臨湘死廟食。暴虐當時苦秦政,獨有番君重民命。撫字能仁殺賤勇,漢家名將秦時令。婚姻早識驪山徒,擇婿忍教孫賢……丈夫功業立天下,生王死神寧苟且?江湖民心亦易得,在爾鄱陽後來者。”

家族成員

吳芮是吳王夫差的後裔。據清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重修的《鴻源吳氏宗譜》及鄱陽雞峰的《吳氏宗譜》載:吳芮應是夫差的第十一世孫,吳國始祖泰伯的第三十三世孫;《上饒地區志》(1997年版)稱為第七世孫。公元前473年越國滅吳國,越王勾踐斃夫差,追殺夫差家人。吳國王子王孫四散避難,太子鴻和王子徽及其子女,隨吳國南潰兵馬,分別從安徽休寧翻過虎頭山和婺源鄣公山,隱匿到浮梁的瑤里、九龍、金竹山、蛟潭、福港等偏僻地區生存下來。公元前248年,吳芮的父親吳申,被貶到番邑(今鄱陽)定居,後遷至餘干縣善鄉龍山南麓(今社庚鄉)。
吳芮的妻子為著名才女毛苹,女婿為秦末漢初名將英布。吳芮的祖父吳厥是吳友的長子,擅長醫術,樂於治病救人。母親梅氏。
吳芮共有五個兒子,長子吳臣後留居長沙,世襲長沙王位,其餘四子四散發展。長孫吳回,曾孫吳右,至玄孫吳差無後人,至此長沙王傳國數世絕。

廟堂墓地

廟堂

歷朝歷代,鄱陽縣都為吳芮修建了番君廟。據《江西通志》卷一○九載:“吳文王廟在鄱陽毛家巷,祀漢長沙王吳芮,祠在州治內,宋知饒州范仲淹遷治西。”公元1913年,元代朝廷感吳芮功德,為番君廟立碑,由翰林學士明善撰文,中書舍人高日方篆額,趙孟頫書帖冊。
紹興六年(公元1136年)夏天,岳飛奉詔去杭州臨安,從九江過鄱陽,特地到鄱陽毛家巷番君廟憑弔吳芮。岳飛在吳芮的神像前感慨題楹聯:“機關不露雲垂地,心境無遐月在天。”
餘干縣鄧墩馬橋(今社庚鄉)有五彩峰,傳說吳芮出生時,龍山有五彩祥雲,故名,建有芮王殿。

吳芮墓

吳芮墓位於婺源城西四十八公里的鎮頭鎮冷水亭村西南角的雞山上。雞山上並列有三座土堆,即王墓所在。封土堆宛如岡巒兀起,封土間距約百米。一墓前立碑石二方,一方為“雍正十一年歲癸丑孟冬月吉立”,中刻“延陵郡三十世祖漢長沙王諱芮溢文吳公墓”字樣;一方為“乾隆二十八年秋月”所立,上刻“漢初吳文王芮墓”字樣。該墓室前有封門石,左右方石加固,周圍為青石羅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