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區,是指武陵山及其餘脈所在的區域(包括山脈也包括其中的小型盆地和丘陵等),位於中國華中腹地,是中國現有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武陵山區東臨兩湖,西通巴蜀,北連關中,南達兩廣,是中國各民族南來北往頻繁之地。武陵山區幅員遼闊,因其地區大部分地處武陵山脈而得名。區內聚居著漢、土家、瑤、苗、侗等民族,漢語方言的西南官話使用量最大,少數民族的語言有苗語,侗語,土家語,瑤語,瓦鄉話等。
值得注意:武陵山是一個連續體系,概念不能任意擴大,並不包括雪峰山等,雖然武陵郡最早鎮守於懷化市沅陵縣,但是懷化市只有其西北部分地帶屬於武陵山,在懷化市境內,武陵山與雪峰山之間有個長形大山脈沒有命名(有的人戲稱為“武雪山脈”),從沅陵縣延伸到通道縣並接近廣西龍勝縣,沅陵縣東部在這個無名大山脈的北部上。類似:黑龍江省里不是所有的江都叫黑龍江,只是突出主要的那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武陵山區
- 外文名稱:Wuling Mountain
- 別名:五溪,黔中
- 行政區類別:集中連片特困地區
- 所屬地區:華中地區
- 下轄地區:恩施州,張家界市,湘西州,懷化,銅仁市,渝東南地區
- 政府駐地:恩施市,吉首市,永定區,碧江區,黔江區
- 電話區號:0718,0743,0744,0745,0856,023
- 郵政區碼:445000,416000,427000,418000,554300,409000
- 地理位置:華中腹地,武陵山脈的區域
- 面積:15萬多平方公里
- 人口:總人口2300多萬人,少數民族1100多萬人
- 方言:西南官話,湘西方言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濕潤性氣候
- 著名景點:張家界,鳳凰古城,天門山,玻璃橋
- 機場: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
- 火車站:吉首站,黔江站,恩施站,張家界站,銅仁站
- 車牌代碼:渝H,渝,G鄂Q,湘U,湘G,湘N,貴D
- 著名大學:吉首大學,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
- 著名大學:銅仁學院,恩施學院
- 著名大學:湖南醫藥學院,湖北民族學院
- 機場:湘西里耶機場,黔江武陵山機場
- 機場:銅仁鳳凰機場,恩施許家坪機場
- 機場:懷化芷江機場,張家界荷花機場
- 著名景點:酉陽桃花源,梵淨山,恩施大峽谷
- 著名景點:天門山,石阡溫泉,小南海
- 著名景點:武陵源,萬佛山,芷江受降紀念坊
- 著名景點:鳳凰古城,里耶古城,老司城
基本概況,區別郡與山,武陵郡歷史,郡含三大山脈,武陵山區,重慶市,湖北省,湖南省,貴州省,地理環境,戰爭史,明朝戰爭史,清朝戰爭史,土司,鄂西土司,湘西北土司,湘西土司,渝東南土司,黔東北土司,土司兵制,文化,歷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紅色文化,服飾文化,飲食文化,建築文化,名勝文化,旅遊,中央關懷,領導關懷,發展規劃,歷史發展過程,
基本概況
武陵山區是以武陵山脈為中心(包括山脈也包括其中的小型盆地和丘陵等),以土家族、苗族、侗族為主體的湘鄂渝黔四省(市)毗鄰地區,總面積11萬多平方公里,總人口為2300多萬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等30多個少數民族1100多萬人,約占總人口的48%。本區域是中國區域經濟的分水嶺和西部大開發的最前沿,是連線中原與西南的重要紐帶。本區域集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於一體,是跨省交界面大、少數民族聚集多、貧困人口分布廣的連片特困地區,也是重要的經濟協作區。
值得注意:武陵山是一個連續體系,概念不能任意擴大,雖然武陵郡最早鎮守於沅陵縣,但是沅陵縣的山區在中國地形圖上明顯是雪峰山的北部余脈,遠離武陵山,懷化市只有其西北部分地帶屬於武陵山,大部分區域屬於雪峰山區。類似:黑龍江省里不是所有的江都叫黑龍江,只是突出主要的那個。
區別郡與山
歷史上的武陵郡管轄武陵山區域和雪峰山區域(中國這兩大山脈之間在懷化地區境內還有沒有正式命名的、人戲稱的“武雪山脈”,從沅陵縣到接近廣西龍勝縣),不能把裡面的雪峰山區域也說成是武陵山區的,不能亂用概念,武陵山是連續的整體,與雪峰山之間相距很遠的,武陵郡曾鎮守在雪峰山區域的沅陵縣和漵浦縣。
武陵郡歷史
戰國時期
武陵地區開始納入楚國版圖,第一個行政區域是楚黔中郡。黔中之名始見於《戰國策》:“楚地西有黔中、巫郡”。楊寬在《戰國史》中說:楚黔中郡“因黔山得名,轄境有今湖南西部及貴州東北部,設定經過:楚威王時設郡。”唐代《元和郡縣誌》卷三十一說:“秦黔中故郡城在(沅陵)縣西二十里”。史學專家認定秦代黔中郡郡址是沅陵縣太常鄉窯頭古城。該城坐南朝北,南城牆保存完好,其次是西城牆。古城南城壕和西城豪系在溝中挖成,城壕底部發現較多的戰國陶片和繩紋瓦片,可辨器形有戰國晚期的豆和繩紋罐等。經大規模鑽探和局部發掘,確認環城東、西、南三面的護城河長230米,城址總面積約為67000平方米。
西漢時期
西漢建立以後,改黔中郡為武陵郡,隸屬荊州刺史部,“武陵”這個名詞便在歷史上長期使用。何謂“武陵”?《後漢書·先賢傳》載:太守趙厥問主簿潘京:“貴郡何以名武陵?”潘京答道:“鄙郡本名義陵,在辰陽縣界,與夷相接,為所攻破。光武時東移出,遂得見全。先識易號,《〔左〕傳》曰:‘止戈為武,高平曰陵。’於是改名焉”。武陵郡設定時間,《水經注·沅水》載:“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割黔中故治為武陵郡。”清代,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說:“黔中城,(辰州)府西二十二里,《括地誌》秦黔中郡治此。漢改黔中郡為武陵郡,移理義陵,今漵浦縣也。”武陵郡郡治設在義陵縣,在今湖南省漵浦縣。西漢時,武陵郡又稱“義陵郡”。清《光緒湖南通志》載:“秦昭襄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取楚巫、黔及江南地置黔中郡。漢高祖二年改為義陵郡。”〔4〕其來歷因晉代常林《義陵記》云:“項羽弒義帝(楚懷王孫心)於郴,武陵人縞素哭於招屈亭,高帝聞而義之,故曰義陵郡。”〔5〕《史記·高祖本紀》又載:“(漢高祖二年),項羽放殺義帝於江南。”可見,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已經設定武陵郡。西漢武陵郡所轄區域與秦代黔中郡略同,共轄13個縣。《漢書·地理志》詳載:“武陵郡,高帝置,莽曰建平,屬荊州。戶三萬四千一百七十七,口十八萬五千七百五十八。縣十三:索,漸水東入沅。孱陵,莽曰孱陸。臨沅,莽曰監元。沅陵,莽曰沅陸。鐔成,康谷水南入海。玉山,潭水所出,東至阿林入郁,過郡二,行七百二十里。無陽,無水首受故且蘭,南入沅,八百九十里。遷陵,莽曰遷陸。辰陽,三山谷,辰水所出,南入沅,七百五十里,莽曰會亭。酉陽、義陵,鄜梁山,序水所出,西入沅,莽曰建平。佷山、零陽、充,酉原山,酉水所出,南至沅陵入沅,行千二百里。”〔6〕清代《湖南通志》又云:武陵郡含“今湖南之常德、澧州、辰州、靖州、永順,貴州省之銅仁、鎮遠、黎平、思州(今岑鞏縣)、思南、石阡、都勻〔等府〕,四川之酉陽〔州〕,湖北之宣恩、來鳳、長陽、長樂(今五峯縣)、**各縣地,治義陵,今漵浦縣地。”西漢武陵郡轄今湘西北、鄂西南、渝東南及黔東北、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等地,各縣轄區如下:
(一)索縣:縣治在今常德市鼎城區斷港頭鄉,含今漢壽縣、鼎城區東北部和沅江市。明代《常德府志》載:“漢壽城本名索縣城,漢順帝陽嘉三年(134年)更名為漢壽”。
(二)孱陵縣:縣治在今湖北省**縣,含今安鄉縣、津市市、澧縣一部分、南縣、華容縣、岳陽縣及湖北省**縣。
(三)臨沅縣:治在今常德市城區東部,含今武陵區、鼎城區大部分和桃源縣地。《水經注》卷三十七載:“沅水又東逕臨沅縣南,縣南臨沅水,因以為名……縣治武陵郡下,本楚之黔中郡矣”。《舊唐書·地理三》載:“武陵,漢臨沅縣地,屬武陵郡。”龍山縣裡耶秦簡說:“出駑臂三,輸臨沅”。
(四)沅陵縣:治在今沅陵縣,含今沅陵縣、瀘溪縣、吉首市及永順縣、麻陽苗族自治縣一部分。清代《同治沅陵縣誌》記載:“漢高帝五年,改黔中郡為武陵郡,治義陵,領縣十三,始置沅陵縣。”
(一)索縣:縣治在今常德市鼎城區斷港頭鄉,含今漢壽縣、鼎城區東北部和沅江市。明代《常德府志》載:“漢壽城本名索縣城,漢順帝陽嘉三年(134年)更名為漢壽”。
(二)孱陵縣:縣治在今湖北省**縣,含今安鄉縣、津市市、澧縣一部分、南縣、華容縣、岳陽縣及湖北省**縣。
(三)臨沅縣:治在今常德市城區東部,含今武陵區、鼎城區大部分和桃源縣地。《水經注》卷三十七載:“沅水又東逕臨沅縣南,縣南臨沅水,因以為名……縣治武陵郡下,本楚之黔中郡矣”。《舊唐書·地理三》載:“武陵,漢臨沅縣地,屬武陵郡。”龍山縣裡耶秦簡說:“出駑臂三,輸臨沅”。
(四)沅陵縣:治在今沅陵縣,含今沅陵縣、瀘溪縣、吉首市及永順縣、麻陽苗族自治縣一部分。清代《同治沅陵縣誌》記載:“漢高帝五年,改黔中郡為武陵郡,治義陵,領縣十三,始置沅陵縣。”
(五)鐔成縣:治在靖州縣,含今洪江市、洪江管理區、會同縣、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通道侗族自治縣、綏寧縣一部分和貴州省天柱縣、黎平縣。
(六)無陽縣:治在芷江縣,含今芷江侗族自治縣、新晃侗族自治縣、鶴城區及貴州省萬山特區、玉屏侗族自治縣、岑鞏縣、三穗縣、鎮遠縣、施秉縣。清代《乾隆芷江縣誌》記載:“漢高帝置武陵郡,領縣十三。其一曰無陽,即今縣治所由基也。”
(七)遷陵縣:治在今保靖縣龍溪鄉四方城,含今保靖縣、松桃苗族自治縣和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各一部分。清代《同治保靖縣誌》記載:“改黔中郡為武陵郡,始置遷陵縣隸之。”龍山縣裡耶秦簡說:“遷陵以郵行洞庭。”
(八)辰陽縣:治在今辰谿縣,含今辰谿縣、鳳凰縣、花垣縣、鶴城區、中方縣、麻陽苗族自治縣及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石阡縣。
(九)酉陽縣:治在今永順縣王村鎮,該鎮已經發掘西漢墓葬11座。西漢酉陽縣含今永順縣、古丈縣、龍山縣及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黔江區、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及貴州省德江縣、思南縣、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各一部分。清代《光緒湖南通志》載:“酉陽,高帝置,今永順、龍山、古丈等縣地。”《明史·四川土司》載:“酉陽,漢武陵郡酉陽縣地,宋為酉陽州。”據《舊唐書·地理三》載:“彭水,漢酉陽縣,屬武陵郡……務川,〔思〕州所治,漢酉陽縣,屬武陵郡。”
(十)義陵縣:今漵浦縣。
(十一)佷山縣:治在長陽縣武落鍾離山麓都鎮灣鎮,含今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及鶴峯縣一部分。
(十二)零陽縣:治在今慈利縣零陽鎮,含今慈利縣、永定區、石門縣、臨澧縣和澧縣一部分。《舊唐書·地理三》載:“慈利,本漢零陽縣,隋改零陽為慈利縣。麟德元年,省崇義〔縣〕併入。”明代《萬曆慈利縣誌》記載:“漢高祖已亥,改黔中郡為武陵郡,置零陽縣、充縣……零陽城在〔慈利〕邑東三里,即古之零陽縣也,今有城址。”
(十三)充縣:縣治在今永定區城古人堤,含今永定區、武陵源區、桑植縣、慈利縣西北部、鶴峯縣南部、來鳳縣、宣恩縣(東門關以南)、鹹豐縣一部分。
(七)遷陵縣:治在今保靖縣龍溪鄉四方城,含今保靖縣、松桃苗族自治縣和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各一部分。清代《同治保靖縣誌》記載:“改黔中郡為武陵郡,始置遷陵縣隸之。”龍山縣裡耶秦簡說:“遷陵以郵行洞庭。”
(八)辰陽縣:治在今辰谿縣,含今辰谿縣、鳳凰縣、花垣縣、鶴城區、中方縣、麻陽苗族自治縣及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石阡縣。
(九)酉陽縣:治在今永順縣王村鎮,該鎮已經發掘西漢墓葬11座。西漢酉陽縣含今永順縣、古丈縣、龍山縣及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黔江區、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及貴州省德江縣、思南縣、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各一部分。清代《光緒湖南通志》載:“酉陽,高帝置,今永順、龍山、古丈等縣地。”《明史·四川土司》載:“酉陽,漢武陵郡酉陽縣地,宋為酉陽州。”據《舊唐書·地理三》載:“彭水,漢酉陽縣,屬武陵郡……務川,〔思〕州所治,漢酉陽縣,屬武陵郡。”
(十)義陵縣:今漵浦縣。
(十一)佷山縣:治在長陽縣武落鍾離山麓都鎮灣鎮,含今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及鶴峯縣一部分。
(十二)零陽縣:治在今慈利縣零陽鎮,含今慈利縣、永定區、石門縣、臨澧縣和澧縣一部分。《舊唐書·地理三》載:“慈利,本漢零陽縣,隋改零陽為慈利縣。麟德元年,省崇義〔縣〕併入。”明代《萬曆慈利縣誌》記載:“漢高祖已亥,改黔中郡為武陵郡,置零陽縣、充縣……零陽城在〔慈利〕邑東三里,即古之零陽縣也,今有城址。”
(十三)充縣:縣治在今永定區城古人堤,含今永定區、武陵源區、桑植縣、慈利縣西北部、鶴峯縣南部、來鳳縣、宣恩縣(東門關以南)、鹹豐縣一部分。
東漢時期
劉秀建立東漢以後,把王莽更易的郡、縣名稱恢復為原名。據《後漢書·郡國志》載:“武陵郡,秦昭〔襄〕王置,名黔中郡,高帝五年更名。洛陽南二千一百里,十二城。戶四萬六千六百七十二,口二十五萬九百一十三。臨沅;漢壽,故索,陽嘉三年(134年)更名,刺史治;孱陵;零陽;充;沅陵,先有壺頭;辰陽;酉陽;遷陵;鐔成;沅南,建武二十六年(50年)置;作唐。” 〔7〕東漢武陵郡轄境與西漢武陵郡基本相同,管轄12縣。變更了西漢的無陽、義陵、佷山3縣;新置了作唐、沅南2縣;東漢建武二十六年(50年),分孱陵縣地新置作唐縣。作唐縣治在今安鄉縣安全鄉,轄今安鄉縣、津市市和澧縣一部分。據《後漢書·郡國志》載:“沅南,建武二十六年置。”據《後漢書·郡國志》載:“沅南,建武二十六年置。”沅南縣治在今桃源縣興隆街鄉,轄今桃源縣南部。改索縣為漢壽縣,轄今漢壽縣和鼎城區東北部。東漢時期,荊州刺史部轄武陵郡,治所設在漢壽縣;武陵郡治所遷至臨沅縣,在今常德市市城區。東漢末期,朝廷始將州刺史改為州牧,“州”遂成為一級行政區劃。這樣,秦漢時期的郡、縣二級制變成了州、郡、縣三級制,武陵郡轄於荊州。東漢末年,荊州為州牧劉表割據。赤壁之戰後,劉備占有荊州武陵、長沙等四郡。219年,關羽大意失荊州,孫吳大將呂蒙率軍奪得荊州。此後,武陵郡長期屬吳,直到280年吳亡歸晉。吳國統治時期,荊州治所遷到今湖北江陵;武陵郡治所仍在臨沅縣,共轄臨沅、吳壽、龍陽、沅南、沅陵、辰陽、黔陽、遷陵、鐔成、酉陽和舞陽等沅水流域11縣。
兩晉南朝時期
晉代,沅水流域仍設武陵郡,據《晉書·地理志》載:“武陵郡,漢置,統縣十,戶一萬四千。臨沅,龍陽,漢壽,沅陵,黔陽,酉陽,鐔成,沅南,遷陵,舞陽。”〔8〕武陵郡治仍設臨沅縣,改東吳時期吳壽縣為漢壽縣。南北朝時,宋、齊、梁、陳分別設定武陵郡,由原隸屬荊州改隸郢州(州治在今武漢市)。陳時,割武陵郡的沅水中上游新置沅陵郡,沅水下游仍為武陵郡轄區。
隋唐時期
隋朝統一中國後,改行州(郡)、縣二級制。據《隋書·地理志》載:開皇九年(589年),隋滅陳後,改武陵郡為“朗州”。但是,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又把朗州更名為武陵郡。隋還把臨沅縣、沅南縣及漢壽縣合併為“武陵縣”,為“武陵縣”建縣之始。隋代,武陵郡治設在武陵縣,在今常德市市城區。
李淵建立唐朝後,逐步削平群雄。武德四年(621年),唐將李靖統領水陸大軍征服蕭銑政權,武陵郡歸屬唐朝版圖。唐太宗按照地理形勢把全國劃分為10個道,唐玄宗時增加為15個道。武陵郡初屬“山南道”,後屬“江南西道”,玄宗天寶年間又改屬“山南東道”。據《舊唐書》載:“朗州下,隋武陵郡。武德四年,平蕭銑,置朗州。天寶元年(742年),改為武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朗州。天寶初,割屬山南東道,舊領縣二……武陵……龍陽。”〔9〕清代《光緒湖南通志》亦載:“隋罷〔武陵〕郡,改沅州為朗州,治武陵縣;大業初,改武陵郡。唐復為朗州,天寶初又改〔為〕武陵郡,乾元初復為朗州。”〔10〕
可見,歷史上的武陵郡始設於漢代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廢止於唐代肅宗乾元元年(758年),長達960多年。此後,宋代鼎州、元代常德路、明清時期常德府、建國以後的常德地區、常德市與唐代天寶年間武陵郡轄區基本相同。
李淵建立唐朝後,逐步削平群雄。武德四年(621年),唐將李靖統領水陸大軍征服蕭銑政權,武陵郡歸屬唐朝版圖。唐太宗按照地理形勢把全國劃分為10個道,唐玄宗時增加為15個道。武陵郡初屬“山南道”,後屬“江南西道”,玄宗天寶年間又改屬“山南東道”。據《舊唐書》載:“朗州下,隋武陵郡。武德四年,平蕭銑,置朗州。天寶元年(742年),改為武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朗州。天寶初,割屬山南東道,舊領縣二……武陵……龍陽。”〔9〕清代《光緒湖南通志》亦載:“隋罷〔武陵〕郡,改沅州為朗州,治武陵縣;大業初,改武陵郡。唐復為朗州,天寶初又改〔為〕武陵郡,乾元初復為朗州。”〔10〕
可見,歷史上的武陵郡始設於漢代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廢止於唐代肅宗乾元元年(758年),長達960多年。此後,宋代鼎州、元代常德路、明清時期常德府、建國以後的常德地區、常德市與唐代天寶年間武陵郡轄區基本相同。
民國時期
1930年,中國國民黨為配合圍剿中國工農紅軍反革命,開始將全國劃為若干綏靖區,在綏靖區中心城市設立綏靖公署,負責指揮區內軍事和控制區內政治、經濟及社會生活。全國共設綏靖公署十餘處。。綏靖公署設主任一人,一般為上將軍官,由國民政府特任,隸屬於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並受軍政部部長和參謀總長指揮。根據規定,綏靖區內部隊、地方縣政府及水陸公安警察,保全隊和民團,綏靖主任可隨時指揮調動。綏靖公署內設參謀長和參謀、經理、軍法等處,承綏靖主任指揮,分管各項事務。
川黔湘鄂邊區綏靖公署:主任谷正倫(1939年4月29日-1945年),潘文華(1945年10月22日-12月31日),宋希濂(1949年9月-12月19日)。成立於黔江。1945年7月裁撤。參謀長唐星。
川黔湘鄂邊區綏靖公署管轄:黔江,酉陽,永順,芷江,涪陵,銅仁六專區
永順專區,專署駐永順縣。轄永順、龍山、大庸、保靖、桑植、古丈等6縣。
恩施專區,專署駐恩施縣。轄恩施、利川、建始、來鳳、鹹豐、巴東、鶴峰、宣恩等縣。
酉陽專區,專署駐酉陽縣。轄酉陽、秀山縣、黔江等3縣。
涪陵專區,專署駐涪陵。轄涪陵、南川、酆都、石柱、武隆、長壽、彭水7縣。
芷江專區,專署駐芷江縣。轄芷江、會同、懷化、黔陽、綏寧、靖縣、通道、晃縣等8縣。
銅仁專區,公署駐銅仁縣。轄銅仁、玉屏、石阡、江口、思南、印江、德江、沿河、松桃等縣。
沅陵專區,專署駐沅陵縣。轄沅陵、瀘溪、漵浦、辰溪、乾城、鳳凰、永綏、麻陽計8縣。
現代時期
根據國務院(國發〔2009〕3號)檔案要求,協調渝鄂湘黔四省市毗鄰地區發展,成立國家戰略層面的“武陵山經濟協作區”,是加快推進以土家族、苗族、侗族等聚居主體的武陵山老、少、邊、貧地區經濟協作和功能互補的迫切需要,是在新的起點上進一步實施西部大開發的重要舉措,是促進我國東中西部地區協調發展的戰略選擇,也是低碳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任務。
郡含三大山脈
武陵郡歷史上管轄中國兩大山脈——西方的那個連續體大山專稱武陵山區域,區別於東方和南方的雪峰山區域。類似:黑龍江省里不是所有的江都叫黑龍江,只是突出主要的那個。另外,在懷化市境內,武陵山與雪峰山之間 有個長形大山脈沒有正式命名、人戲稱“武雪山脈”——從沅陵縣延伸到通道縣並接近廣西龍勝縣,很長,沅陵縣東部在這個無名大山脈的北部上。
武陵山區
重慶市
湖北省
湖南省
武陵郡歷史上曾鎮守在雪峰山區域的沅陵縣和漵浦縣,但是,歷史上的武陵郡管轄武陵山區域和雪峰山區域(中國兩大山脈),不能把裡面的雪峰山區域也說成是武陵山區的,不能亂用概念,武陵山是連續的整體,與雪峰山之間相距很遠的。類似:黑龍江省里不是所有的江都叫黑龍江,只是突出主要的那個。
貴州省
遵義市所轄縣:正安縣、道真縣、務川縣、湄潭縣、鳳岡縣、餘慶縣。
基本涵蓋了其地理區位內自然功能與經濟社會基礎水平的同質性區域。
《武陵山經濟協作區章程》規定,武陵山經濟協作區成員實行準入制。
地理環境
武陵山區是我國三大地形階梯中的第一級階梯向第二級階梯的過渡帶,位於北緯27°10'—31°28',東經106°56'—111°49',是雲貴高原的東部延伸地帶,平均海拔高度在1000米左右,海拔在800米以上的地方占全境約70%。武陵山脈貫穿黔東、湘西、鄂西、渝東南地區,長度約420千米。武陵山脈是烏江、沅江、澧水的分水嶺,主脈自貴州中部呈東北—西南走向,主峰梵淨山高2494米。該地區氣候屬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類型,平均溫度在13℃-16℃之間,降水量在1100-1600毫米,無霜期在280天左右。
戰爭史
武陵山區包括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張家界、沅陵、懷化等地,湖北西南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四川東南部黔江、石柱、秀山、酉陽、彭水等地。
元後明清兩代正式進入武陵山區造成起義頻繁,明清苗疆保衛戰主要重大戰役。
明朝戰爭史
一、莽山之戰由苗族首領譚應貞、杜回子領導,數萬義軍對陣二十餘萬明軍決戰於莽山。四十八山九溪十八峒的苗族瑤族均遭到血腥屠殺,“大兵征剿,後民十亡六七”,原來瑤人聚居地蕨子坪,因殺戮殆盡,地成廢墟,故稱“絕子坪”。
二、苗族卓巴同首領領導。明成祖永樂年間(公元1403-1424年),卓巴同領導乖西、巴香一帶苗族人民“不服輸稅”,反抗官府80餘次。明宣宗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春,土官劉德秀逼稅,死於苗民之手。二年義軍與明軍決戰於西巴香山箐,三萬餘對陣十二萬,巴同陣亡。
三、公元1430年至1433年(宣德五年至八年),苗王吳石爾、白大蟲領袖領導的湘西苗民起義,三次打響麓川之役與十二萬明軍血戰四年, 臘爾山“其酋吳不爾,覘官軍少,復掠清浪(現岑鞏),殺官吏”,“而吳不爾(現苗王城吳氏祖先)等遁入石各野之堡新寨,結筸子坪苗王龍不登等及糾合鎮溪梢(現湖南吉首)裹順義軍眾攻劫湖廣五寨(今湖南鳳凰)長官司民寨、白崖等處,為患滋甚”。吳不爾與筸子坪苗族龍三、白大蟲領導的武裝結合,把起義推向高潮。明宣宗於驚恐之餘,調集貴州、湖廣、四川數十萬明軍增援,吳不爾等苗王義軍前後抗擊明軍三十萬之眾,打響數十餘次大戰役。
四、其後公元1436年至1460年(正統元年到天順四年)湘西南芷江、麻城苗民李天寶,以城步長安坪為根據地,李天寶在上堡建都,稱“武烈王”(1455);聞訊而來的湖南、雲南、四川官兵七萬餘人血腥圍剿,李天寶被捕殺。
五、湘西草子坪(今湖南省吉首市)苗族在龍母叟,龍求兒(1538)與龍許保、吳黑苗(1545)的率領下,發動大小規模不等的起義反抗。其中龍母叟一龍許保的鬥爭先後延續了10多年時間,他們在鬥爭中提出“官有千軍萬馬,我有千山萬洞”,“諸葛亮有七縱七擒,我苗人有三緊三慢”。的戰術策略,與明官軍進行敵來我去,敵去我來;敵進我藏,敵退我出;敵強我退,敵弱我攻的巧妙鬥爭。當1548年明朝調集湘、黔、川三省官兵與土司兵16萬人,分10路圍攻義軍兩年之久後,苗民起義軍卻在龍許保率領下於1551年(明嘉靖三十年)突然出擊黔東北,連破麻陽縣、思州府,印江縣,石阡府,俘獲前述二縣知縣及思州的知府,震驚了官府。最後以龍許保被叛徒出賣而告終。
六、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臘爾山地區遭受特大旱災,糧食顆粒無收。百姓賴以取掘草根樹皮度日,而明軍各衛所駐軍和地方官吏,不但不以憫恤,反而橫徵暴斂,激起了苗族同胞的憤恨,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龍塘的龍許保(民間稱龍西波)、新寨的吳黑苗又在新寨稱“王”,樹起義旗(現起義旗還保存完好無損),迫使明王朝再度調集貴州、湖廣、四川號稱興師十萬明軍進行“平苗”,苗族義軍“據城防守、潛伏林篝、晝伏夜行”,“官有千軍萬馬,我有千山萬洞”“諸葛亮有七縱七擒,我苗人有三緊三慢”,於是“破思州府,執知府李允簡等去、知事王月謙、府史孫文丙”,“據印江縣,虜知縣俆文伯”,“陷石阡府,虜推官鄧本忠,焚掠帑藏獄市、知府張邦瑞攜印逃”,攻平頭、戰黃蠟、擊銅仁、破省溪、取施溪、奪萬山、入麻陽、圍鳳凰、逼永綏等等,與明軍血戰13年之久。使明軍總督張岳被停職降薪,戴罪督征;都御史萬鏜奏摺“苗賊巢穴猩峱、所居懸崖,鳥道莫可攀躋,且竹篝叢生,彌望無際,賊從內視外則明,每以伏弩得志,我從外視則暗,雖有長技莫施”;貴州“日費千金、入不敷出、官無俸薪”。明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明廷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採納參政蔡復一建議,築了一條從銅仁滑石亭子關到湖南保靖喜鵲營的“邊牆”(今南長城的一部分),並在落潮井設“前營”,廖家橋設“後營”,對苗王城苗王轄區的苗族進行軍事封鎖和力量瓦解,並規定“東苗(熟苗)不能西進,西苗(生苗)不能東入”“凡生苗軼入府縣城或屯堡,擒送帳下,把縛虜囚,置高竿,集健卒亂箭射殺之,,復剖裂肢體,,烹啖諸將士。罪輕者裁去耳鼻使去。”但是苗王城轄區的苗族同胞,仍不屈服,反抗仍然不斷,長期秘密地“俘劫屯軍”和 “熟苗”地區開親及經濟貿易往來,為臘爾山地區苗族反抗明朝鬥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七、1605年(明萬曆三十三年)在明末農民大起義中,湖西苗民還搗毀禁錮他們的邊牆。當大順軍來到湖北荊州、襄陽等地時,湘西筸子坪一帶苗族紛紛回響,進攻當地營汛,殺明軍官守備、參將,參加李自成隊伍,匯入反明鬥爭的洪流。 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李自成攻克湖北荊州後,當時“湖南苗僚,盡歸於闖王”,苗王城轄區的苗族同胞也積極回響,同仇敵愾。進攻沅洲、新開、盈口、懷化等地營汛,將“苗疆邊牆”(即中國南長城)推倒。大順軍1643年(崇禎十六年)在襄陽稱新順王。同年,在 河南汝州(今臨汝)殲滅明陝西總督孫傳庭的主力,旋乘勝進占西安,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後來,李自成因病去世害怕影響士氣為了穩定軍心,被苗人秘密葬於湖南張家界或湖北省通山縣九宮山和粵北湘南的莽山或別的地方至今無從考證,但可確信的是至今苗人任為其守墓及守護著其的寶藏。有如吳黑苗的陵墓被苗人守護保密五百餘年一樣到今天才被公開解密,苗人重情重義守信用李自成的陵墓及寶藏將被苗人保密千年。)
清朝戰爭史
乾隆六十年(1795)正月,貴州松桃,湖南永綏(今花垣)、鳳凰、乾州(今吉首)等地苗族農民在白蓮教反清宣傳的影響下,為反抗官府、地主、高利貸者的剝削與壓迫,由石柳鄧、石三保、吳八月、吳半生(本名吳天半)等人領導,發動起義。起義苗民提出“逐客民(指滿、漢地主、官吏)、收復地”的口號,以“窮苦人跟我走,大戶官吏我不饒”為號召,各地苗、漢、土家、侗族人民奮起回響起義勢力很快發展到黔東北、湘西及川東三省接壤的廣大地區。同年二三月間,清政府調遣雲貴總督福康安、四川總督和琳、湖廣總督福寧率領七省兵力十餘萬人,分路鎮壓。起義軍以“敵有萬兵,我有萬山,其來我去,其去我來”的戰術,四處出擊。
吳八月在乾州狗拜岩戰役中,殲滅福寧所率六千餘人,福寧僅以身免。吳半生在鳳凰廳大鳥巢河一帶,阻擊福康安達半年之久。八月,聚集在平隴的起義軍推吳八月為苗王,石柳鄧、石三保為將軍。清政府為擺脫困境,採用剿撫並用的措施。九月,吳半生被奸細俘獲。十二月,吳八月因叛徒出賣被俘。嘉慶元年(1796)六月,石三保又被叛徒誘至坳溪被俘。由於起義領袖相繼遇害,起義軍開始失利。九月,清廷委任額勒登保代替先後病死軍中的福康安與和琳為統帥,調集重兵圍攻起義軍,至十二月,起義軍的最後據點石隆寨失陷,石柳鄧戰死於貴魚坡,起義失敗。
土司
土司是中國邊疆的官職,元朝始置,用於封授給西北、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部族頭目。
土司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土司既指少數民族地區的土人在其勢力範圍內獨立建造的且被國家法律允許的治所(土衙署),又指“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統其兵、世襲其職、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的土官。狹義的土司專指“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統其兵、世襲其職、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的土官。
鄂西土司
容美田氏宣慰司(從三品),忠建田氏宣撫司(從四品),忠峒田氏宣撫司(從四品)
施南覃氏宣撫司(從四品),沙溪覃氏宣撫司(從四品),散毛覃氏宣撫司(從四品),唐崖覃氏宣撫司(從四品)
沙溪黃氏宣慰司(從三品)
漫水向氏宣撫司(從四品)
湘西北土司
桑植向氏宣慰司(從三品),慈利覃氏安撫司(從五品),茅岡覃氏安撫司(從五品)
湘西土司
永順彭氏宣慰司(從三品),保靖彭氏宣慰司(從三品)
渝東南土司
酉陽冉氏宣慰司(從三品),石砫馬氏宣慰司(從三品)
黔東北土司
思州田氏宣慰司(從三品),思南田氏宣慰司(從三品)
土司兵制
土司制度是一種軍政合一的制度,在土司統治境內,各大小土官不僅是地方上最高行政長官,也是最高軍事長官,他們都各自擁有一支數量不等的軍隊,俗稱為“土兵”,其編制單位有營和旗兩種。
營:是土司的正規部隊的編制,依其勢力大小,土司擁有“營”的多少不等,宣慰司一般擁有五營土兵,稱為前、後、中、左、右營。其中以中營最為重要,通常由應襲長子率領,其他四營則由境內大姓或土司親屬、心腹擔任首領。營兵皆須經過嚴格挑選,通常是先招集各村寨壯丁,共同舉行祀天儀式,然後斬殺白牛,置牛首與白銀於桌上,“有敢死衝鋒者,收此銀,吃此牛首,勇者報名,匯而收之,更盟誓而食之”。入營者均有一定的俸祿。“其兵丁每名領工食銀兩三兩六錢,米三斗六升,皆民間派”。營兵的職責主要是“各保關寨”,土司在其轄區邊境的重要關口,均設有兵丁把守,如遇其他土司入侵,兵丁就施放狼煙報警,此起彼應,使土司能很快糾集土兵拒敵。如本本境土民出境,則須持有土司衙署簽的“領單”,無單者不許出境。
旗:是土司寓兵於農的一種軍政合一的組織,凡境內居民,均編入旗內。旗與營之間沒有明確規定的隸屬關係,營的多少是以人數確定,而旗的多少是根據地域來劃定。故各土司即使官職等同,所擁有的旗也有多少之分。如
永順土司有五十八旗,散毛土司有四十八旗,保靖土司有十六旗,桑植土司有十四旗。各旗均有名號,名號一般具有象徵性或吉利性,也可用地理方位來命名。比如永順土司五十八旗名號為:
辰、利、東、西、南、北、雄;將、能、精、銳、愛、先、鋒;左、韜、德、茂、親、勛、策;右、略、靈、通、鎮、盡、忠;武、敵、雨、星、飛、義、馬;標、沖、水、戰、涌、祥、龍;英、長、虎、豹、嘉威、捷;福、慶、凱、旋、智、勝、功;設、謀。
各旗號名連在一起念,就象一首七言詩,琅琅上口。旗設有旗長,又稱為旗頭。旗長戰時率旗內壯丁出征,平時則管轄旗內民戶,負責收取租稅,差發徭役等事務。旗內土民有事則調集為軍,以備戰鬥,無事則散處於民,以習耕鑿。
土司對土兵的訓練十分嚴格。“永順司治西二里許,有校場坪,土人常於此處演武。又西北五里,有博射坪,又北里約射圃,地勢均較寬敞,土人每於此博射”。常常利用“趕仗”(打獵)之機,結合進行軍事訓練。“一人博虎,二十人助之,以必斃為度,縱虎者必罰。獵他獸亦如之,得禽則倍賞當先者”。出征前,要舉行儀式,“系牛於神前,以刀斷牛首卜勝負。牛進則勝,退則敗,而復進者失敗而後勝,以此為驗”。土兵如戰前逃脫,則斬其手足,戰鬥中如畏縮不前,則斬首。
土兵有嚴格整齊的陣法,一般以二十四旗排列為陣,各旗精選二十五人,以一、三、五、七、九人數排列五排組成尖隊,其餘土兵跟隨其後歡呼助陣。如第一排人倒下,則第二排馬上補上來,三、四、五排及後面助陣者也作相應調整補充,以保證隊形的完整不亂。隊形的嚴謹和隨后土兵們的吶喊助陣以及不斷地補充調整隊形,有力地提高了士氣。
其陣法圖示如下
旗佇列(二十五人)
○第一排1人
○○○第二排3人
○○○○○第三排5人
○○○○○○○第四排7人
○○○○○○○○○第五排9人
總計25人
各旗號名連在一起念,就象一首七言詩,琅琅上口。旗設有旗長,又稱為旗頭。旗長戰時率旗內壯丁出征,平時則管轄旗內民戶,負責收取租稅,差發徭役等事務。旗內土民有事則調集為軍,以備戰鬥,無事則散處於民,以習耕鑿。
土司對土兵的訓練十分嚴格。“永順司治西二里許,有校場坪,土人常於此處演武。又西北五里,有博射坪,又北里約射圃,地勢均較寬敞,土人每於此博射”。常常利用“趕仗”(打獵)之機,結合進行軍事訓練。“一人博虎,二十人助之,以必斃為度,縱虎者必罰。獵他獸亦如之,得禽則倍賞當先者”。出征前,要舉行儀式,“系牛於神前,以刀斷牛首卜勝負。牛進則勝,退則敗,而復進者失敗而後勝,以此為驗”。土兵如戰前逃脫,則斬其手足,戰鬥中如畏縮不前,則斬首。
土兵有嚴格整齊的陣法,一般以二十四旗排列為陣,各旗精選二十五人,以一、三、五、七、九人數排列五排組成尖隊,其餘土兵跟隨其後歡呼助陣。如第一排人倒下,則第二排馬上補上來,三、四、五排及後面助陣者也作相應調整補充,以保證隊形的完整不亂。隊形的嚴謹和隨后土兵們的吶喊助陣以及不斷地補充調整隊形,有力地提高了士氣。
其陣法圖示如下
旗佇列(二十五人)
○第一排1人
○○○第二排3人
○○○○○第三排5人
○○○○○○○第四排7人
○○○○○○○○○第五排9人
總計25人
司佇列
△第一旗列25人
△△△第二旗列75人
△△△△△第三旗列125人
△△△△△△△第四旗列175人
△△△△△△△△△第五旗列200人
總計600人
△第一旗列25人
△△△第二旗列75人
△△△△△第三旗列125人
△△△△△△△第四旗列175人
△△△△△△△△△第五旗列200人
總計600人
旗長與總司長官均在本旗或本司佇列後陣,如某土兵畏縮不前,則斬某土兵,如某旗畏縮不前,則斬旗長。如第一旗列敗,第二旗列補上;第二旗敗,第三旗列補上,;以此類推至第五列,如仍敗,即不前進。這種陣法被譽之為“亂戰必捷,人莫敢攖”。在封建王朝的徵調中,土兵往往攻無不克,成為封建王朝軍事力量的一個組成部分。
文化
文化是經濟的先導,是旅遊的靈魂。打造“大武陵旅遊圈”必須開發利用武陵文化旅遊資源,使其成為具有旅遊功能的吸引物。武陵地區各族祖先在歷史長河中,共同創造了頗有特色的武陵文化,包括歷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紅色文化、服飾文化、飲食文化、建築文化和名勝文化“八大系列”。武陵文化以“八大系列”為主體,積澱了大量的文物古蹟資源、民族文化資源和名勝文化資源,既是旅遊發展的助推器,又是經濟發展的增長極。
歷史文化
一是以濮文化、巴文化、楚文化、苗文化、越文化和漢文化為源頭的“歷史文化”。武陵地區是中國人類起源地之一。湖北省長陽縣發現的人類上頜骨和牙齒化石距今約20萬年。湖南省石門縣發現的人類左腿股骨和下頜骨距今約3萬年。武陵地區已經發現虎爪山遺址等數十處舊石器時代遺址,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數百處,夏商周三代,武陵地區為濮人、巴人、楚人、苗人、越人、漢人等多民族聚居區,致使武陵文化具有“多元文化時空疊合”特點。秦漢三國兩晉時期,武陵地區隸屬黔中郡、武陵郡管轄。南北朝時期,千古名篇《桃花源記》的問世和武陵仙境“桃花源”的初創標誌“武陵文化”形成。唐宋元明清時期,“武陵文化”逐步發展。歷代祖先留下了許多文物古蹟和詩詞曲賦等歷史文化遺產。
民族文化
二是以土家、苗族和侗族文化為主體的“民族文化”。武陵地區各族先民創造了奇特的民族語言、豐富的民間文學、獨特的民間藝術、濃郁的民俗文化以及傳統的民族體育。不僅有溪州銅柱、老司城遺址、馬田鼓樓、芋頭侗寨、大水井古建築群、賀龍故居、湘鄂川黔**根據地舊址等40多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且有桑植民歌、民間故事、梯瑪歌、薅草鑼鼓歌、土家族打鎦子、土家族擺手舞、土家族撒兒嗬、苗族鼓舞、土家族毛古斯、儺願戲、花燈戲、目連戲、恩施揚琴、南曲、挑花、土家織錦、藍印花布、苗族服飾、苗族銀飾、白族扎染等60多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宗教文化
三是以民間信仰和儒道釋融為一體為特徵的“宗教文化”。武陵地區各族民眾民間信仰的主要形式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等。道教傳入武陵地區始於西晉,著名道觀有真源觀、桃川宮、五雷山道觀、天后宮、景星觀、紫霞觀、高貞觀、太和觀、朝天觀、祖師殿和白衣觀等。佛教傳入武陵地區始於西晉,著名佛寺有香積寺、藥山寺、欽山寺、大同寺、洛浦寺、乾明寺、大興寺、玉泉寺、黃陵廟、石墨寺、太平山寺、天門山寺、普光寺、興國寺、寶峰寺、觀音廟、夾山寺、龍興寺、仙佛寺、天慶寺和香山寺等。
紅色文化
四是以賀龍、周逸群、賀錦齋、袁任遠、廖漢生為首創造的“紅色文化”。
服飾文化
五是以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服飾為標識的“服飾文化”。土家老年男子穿滿襟衣,頭裹青布巾;中青年男子穿排扣對襟衣,褲腳綴梅花條。土家老年婦女頭包青布帕,身穿矮領滾花邊滿襟衣;中年婦女穿右開襟矮領衣,套繡花圍裙,褲腳用色布綴3條梅花邊,穿繡花鞋;土家姑娘穿外托肩上衣,褲子繡五色花,戴瓜子耳環和銀手圈。苗族男子頭包布帕,大如斗笠;穿對襟衣,褲短而大。女子用花格帕包頭,層層纏繞;穿無領大袖滿襟衣,胸前繡花;下著短而大的寬腳褲,邊緣滾花邊;喜戴銀飾和項圈。侗族老人穿無領右衽衣,著寬長褲,系束腰帶。婦女穿無領右衽帶子衣,下著百褶裙,袖口、褲腳鑲花邊,系繡花胸圍,插銀簪,包花帕。白族男子包白頭巾,穿白色對襟衣,套黑馬褂。女子戴“風花雪月”帽,穿白色大襟衣,套黑絲絨短褂,系繡花飄帶。
飲食文化
六是以湘西北“湘菜”和渝東南“川菜”為特色的“飲食文化”。湘菜由湘江流域、洞庭湖區和湘西山區三種地方風味組成。洞庭湖畔常德市的名菜有蒜香黃魚、紅燒甲魚、冬筍野雞和冰糖湘蓮等。以張家界市、湘西自治州、懷化市為中心的湘西山區菜系以烹製山珍野味見長,名菜有土家酸鮓肉、腊味合蒸、燉臘野雞、麻辣竹雞、油炸蜂蛹、砂鍋狗肉、板栗燉鴨肉、泥鰍鑽豆腐和岩耳燉土雞等。渝東南黔江、酉陽等5個區(縣)原屬四川省轄地,這些地方的土家、苗族人民至今擅做宮保雞丁、魚香肉絲、水煮牛**棒雞絲、毛肚火鍋、乾燒魚、麻婆豆腐、鍋巴肉片和香酥排骨等川味菜餚。川菜發源於巴蜀,調味以麻辣著稱。
建築文化
七是以轉角樓、吊腳樓、鼓樓和“三房一照壁”為標誌的“建築文化”。土家族建築是正屋配單轉角樓和正屋配雙轉角樓,如永順縣王村鎮、龍山縣裡耶鎮、慈利縣江埡鎮、慈利縣溪口鎮、永定區王家坪鎮、桑植縣兩河口鄉、桑植縣苦竹寨、利川市魚木寨、恩施市崔家壩鎮、石柱縣西沱鎮、酉陽縣龔灘鎮、銅仁市東山古建築群、思南縣思唐古建築群。苗族建築是吊腳樓,如吉首市德夯、鳳凰古城、黃絲橋古城和松桃縣寨英村古建築群。侗族建築“三寶”是鼓樓、涼亭、風雨橋,知名鼓樓有橫嶺鼓樓、陽爛鼓樓等。張家界市白族民居建築以“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家庭院落為代表,造型為青瓦“人”字屋頂。
名勝文化
八是以“大武陵旅遊金三角”長江三峽、張家界、梵淨山為龍頭的“名勝文化”。武陵地區旅遊資源豐富,旅遊產品齊全。既有武陵源、桃花源、黃龍洞、寶峰湖、茅岩河、九天洞、天門山、江埡溫泉度假村、萬福溫泉、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土家風情園、宜昌三峽大壩旅遊區、三峽人家風景區、車溪民俗風景區、神農溪、柴埠溪、小南海等20多處5A、4A級旅遊景區,又有長江三峽、武陵源、桃花源、猛洞河、德夯5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還有世界地質公園張家界、世界自然遺產武陵源。
旅遊
在武陵山深深的腹地,滿眼所見的,是山連著山,山套著山,山銜著山,山抱著山。千山萬嶺,峰巒疊蟑。農民們在狹窄的坡地上種瓜點豆,連一尺見方的泥土都不肯放過,統統被墾為耕地。山里漢子在那裡犁地,三五步便到了頭,半站在懸崖邊,既不能進,也不能退,於是,人們只得從泥土裡提起沉重的犁轅,使勁兒往後拉,身子後坐,幾乎懸空在山崖外。
這裡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等少數民族居住,有著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和秀麗的風景,其中武陵山脈主峰——梵淨山,奇峰石怪,為五大佛教聖地之一;
恩施的清江河、黔江的阿蓬江和龍山的酉水河,為土家族的發源地;
懷化市境內的沅陵為古辰州治所所在,洪江區有保存完整的明清商業古建築群“洪江古商城”,芷江侗族自治縣機場為二戰中後期盟軍遠東最大空軍基地,抗日受降紀念碑,會同縣新中國第一大將粟裕的故里、漵浦縣為中共第一任婦女部長向警予故里,懷化還有有抗日戰爭最後一戰“雪峰山戰役”遺址等。
這裡山同脈,水同源,樹同根,人同俗,經濟文化長期落後,不為外人所知,但是這裡的民族卻有著悠久的歷史,為共和國的誕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當今,武陵人已經走出“有武陵人捕魚為業”;陶淵明的千古名篇(酉陽)桃花源記中所說的“武陵”便為今日的重慶市酉陽縣,而桃花源就在該縣的桃花源風景區;他們正在走出大山,在發生著歷史性的變革,這塊土地正在成為中華大地腹心地帶的一顆倍受關注的璀璨明珠。
中央關懷
領導關懷
1、2013年11月3日至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湖南考察。這是3日下午,習近平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排碧鄉十八洞村同村幹部和村民座談,調研扶貧開發工作;指出扶貧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準扶貧,切忌喊口號,也不要定好高騖遠的目標。三件事要做實:一是發展生產要實事求是,二是要有基本公共保障, 三是下一代要接受教育。各級黨委和政府都要想方設法,把現實問題一件件解決,探索可複製的經驗。
2、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到湖北恩施調研。他走進經濟技術開發區、企業、碼頭、農民工宿舍,冒雪探訪深山農戶,進入街邊商鋪,並召開多個基層座談會,深入傾聽百姓心聲,共謀發展之計。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處武陵山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5年前李克強就來過這裡,這次進山又路過龔延強老人家。總理說,幾年不見,我來就想看看鄉親們生活有哪些變化,還有什麼困難和心愿。得知老人家裡收入在增加但還不寬裕,他說,黨和政府同大家齊努力,相信能脫貧、會致富。新年快到了,給鄉親們送上節日祝福。
3、2012年六一前夕。溫家寶武陵山區專程看望當地留守兒童。表示了中央對貧困地區的孩子的關愛。3、
4、2011年5月31日至6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先後來到貴州銅仁地區,重慶秀山縣,湖南湘西州、張家界市等地,深入農村鄉鎮、工廠企業、城市社區和高等院校,就加快推進扶貧開發,促進武陵山區發展進行調研。
5、2011年11月29日上午,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決定在武陵山片區率先開展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試點。
發展規劃
2011年10月,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和扶貧攻堅規劃出台。《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和扶貧攻堅規劃》2011年10月獲得國務院批覆。11月15日,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在我州吉首召開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試點啟動會,這標誌著該規劃正式開始分步實施。該規劃明確了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和扶貧攻堅的總體要求、空間布局、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是指導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的重要檔案。規劃的逐步實施,蘊育著我州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推進扶貧攻堅的新機遇。 規劃確定的武陵山連片特困地區區域範圍包括湖南、湖北、貴州、重慶四省市11個地(市、州)的71個縣(市、區),其中湖北11個、貴州16個、重慶7個,湖南省除了我州8縣市之外,還包括懷化市的全部縣市區、張家界市的全部縣區、邵陽市的8個縣區、婁底市的3個縣市、常德市的石門縣、益陽市的安化縣 。片區國土總面積17.18萬平方公里;2010年末總人口364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853萬人,農村人口2792萬人。該片區集革命老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於一體,是跨省交界面積大、少數民族聚集多、貧困人口分布廣的連片特困地區。
規劃的總體要求包含指導思想、基本原則、戰略定位、發展目標四個方面的內容。指導思想提出:著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建設,不斷最佳化發展環境;著力培育特色優勢產業,不斷增強自我發展能力;著力改善農村基本生產生活條件,不斷夯實農村發展基礎;著力促進人力資源開發,不斷提高貧困人口的綜合素質;著力發展社會事業,深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著力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努力形成全社會扶貧和全方位協作新格局,促進武陵山片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率先實現連片特困地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目標。規劃明確了6條基本原則:堅持加快發展與扶貧攻堅相結合;堅持加快發展與改革創新相結合;堅持加快發展與保護生態相結合;堅持市場調節與政府引導相結合;堅持統籌協調與突出重點相結合;堅持自力更生與國家支持相結合。規劃明確了5個方面的戰略定位:扶貧攻堅示範區、跨省協作創新區、民族團結模範區、國際知名生態文化旅遊區、長江流域重要生態安全螢幕障。規劃確定了10年間的主要發展指標: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在“十二五”期間高於10%,“十三五”期間高於1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率在“十二五”期間高於7%,“十三五”期間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率在“十二五”期間高於8%,“十三五”期間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城鎮化率在“十二五”期末達到38%以上,“十三五”期末達到45%以上;人均教育、衛生、社保和就業四項支出在“十二五”期末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的60%以上,“十三五”期末達到80%以上;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在“十二五”期末達到80%以上,“十三五”期末達到90%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在“十二五”期末下降到6.4%。以內,“十三五”期末下降到5.9%。以內;森林覆蓋率在“十二五”期末達到57%以上,“十三五”期末達到60%以上。
規劃第三章空間布局提出,要構建“六中心四軸線”的經濟帶格局,依託鐵路、高速公路,發揮6箇中心城市的帶動作用,加強與重慶城區、武漢市、貴陽市、長沙市和長三角地區、成渝經濟區、長株潭城市群、武漢城市圈等周邊重點城市和重要經濟區的聯繫。六中心,即黔江、恩施、張家界、吉首、懷化、銅仁6箇中心城市;四軸線,即重慶—黔江—恩施—武漢,貴陽—銅仁—懷化—長沙,萬州—黔江—銅仁—凱里,宜昌—張家界—懷化—柳州。規劃明確,設立武陵山龍山來鳳經濟協作示範區,建設步驟為:到2012年,做好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在同城建設、統籌城鄉、公共管理等方面協作發展取得初步成果;到2015年,在城鄉建設、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特色產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取得新進展,一體化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20年,全面建成一體化發展體系,成為武陵山片區的重要城市和經濟成長極。規劃明確了吉首市的發展定位;是與長株潭經濟圈、湖南各城市對外聯絡通道上的節點城市,建成商品貿易集散地和以民族風情旅遊為主導的生態園林城市,重點發展綠色食品、菸酒、醫藥、旅遊等支柱產業,到2020年城區人口規模達到35萬人。
規劃第四章基礎設施建設。交通方面,明確了“兩環四橫五縱”的交通主通道。涉及湘西州的有黔張常鐵路、黔江經龍山至張家界高速公路、遵義—銅仁—吉首———岳陽鐵路、枝柳鐵路石門至柳州段擴能改造工程、銅仁鳳凰機場擴建工程等重大交通項目。在水利建設方面,涉及我州的重點水利工程有:雷公洞水庫、大興水庫以及吉首、永順、瀘溪等縣市的城鄉供水、灌區改造、城鎮防洪工程。
規劃第五章產業發展。本章把旅遊產業擺在第一節,凸顯了旅遊產業對片區發展的重要性。規劃提出,以中心城市為依託,構建渝東南山水生態旅遊組團、渝東鄂西山水風情旅遊組團、張家界湘西風情旅遊組團、湘西南山水文化旅遊組團、梵淨山生態休閒文化旅遊組團5大特色旅遊組團;著力打造12條精品旅遊線路。規劃要求,改善旅遊交通條件,加快景區設施建設,提升城鎮旅遊服務功能,推進旅遊產品多元化開發。
在產業發展第二節特色農業方面,提出要加快推進區域性特色農林產品基地建設,明確了油茶基地、茶葉基地、蠶繭基地、烤菸基地、高山蔬菜基地、魔芋基地、柑橘基地、中藥材基地、乾果基地、肉類基地、優質楠竹基地11大基地。規劃要求,要完善農業技術支撐體系,加強市場體系建設,培育一批綠色名、優、特農產品品牌。第三節加工製造業方面,明確了農林產品加工業、生物醫藥產業、礦產資源加工業、機械工業4大類。在民族文化產業一節,要求推進民族文化品牌傳承與保護,大力扶持民族文化精品工程,加強民族文化設施建設和民族文化及自然遺產保護,發展民族工藝品。本章對產業化扶貧單列一節論述,要求大力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和專業技術協會,發揮各種合作組織、致富帶頭人、經紀人等在帶動貧困戶和協調企業方面的紐帶聚合作用,促進企業和貧困農戶結成利益共同體,實現共同發展。加大扶貧貼息貸款的投放力度,完善小額信貸扶貧到戶形式。鼓勵企業在貧困村建立產業基地,為貧困農民提供技術、市場、信息等服務,積極推行訂單農業,促進農超對接。
規劃第六章改善農村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分為小城鎮與村莊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改善人居環境三節。本章提出要支持一批特色小城鎮發展,引導農民建設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傳統風貌的住房;對生存條件十分惡劣的村落實施異地搬遷,把發展特色產業和移民搬遷相結合;要加快農村公路建設,所有鄉鎮到縣城公路達到三級標準,100%行政村通公路,其中95%以上的行政村通瀝青(水泥)路;要制定專門規劃,實施山丘區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壩、小水渠、小泵站“五小水利”工程;要實施水、電、路、氣、房和環境改善“六到農家”工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規劃第七章就業與農村人力資源開發,提出了實施“雨露計畫”:引導和鼓勵貧困家庭新生勞動力繼續接受高、中等職業教育或一年以上的技能培訓;組織貧困家庭青壯年勞動力參加以取得初、中級職業資格證書為方向的就業技能培訓;培訓貧困農民各種實用技能,扶持他們參與當地特色產業發展的能力;以提高科技素質、職業技能和經營能力為核心,培養貧困村產業帶頭人引領當地特色產業發展能力和帶領當地貧困人口發展生產、參與市場競爭、共同致富增收的能力。
規劃第十章改革創新分為三節:深化體制改革、扶貧機制創新、協作機制創新。本章提出,要探索扶貧投入增長機制。建立財政資金、信貸資金、社會幫扶資金對片區投入的穩定增長機制,結合土地利用制度創新、林權制度改革和旅遊業產業發展,探索通過市場機制和財政政策將片區資源環境優勢轉變為扶貧投入穩定來源的具體變化。
規劃第十一章政策支持,對財政、稅收、金融、投資、產業、土地、生態補償、幫扶政策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優惠舉措。要求加大中央財政均衡性轉移支付力度;中央財政有關專項轉移支付向片區內重點區域傾斜;省級財政要提高轉移支付水平。
規劃第十二章組織實施,要求明確各級政府職責;建立跨省協調機制;加強基層組織保障;完善考核評價體系。本章第二節規劃管理還明確要求省、縣兩級要編制相應的實施規劃,推動片區發展扶貧規劃的落實。
歷史發展過程
因在地質與地形、自然條件、經濟生活、民族文化等方面,武陵山區相對自成一體,各民族長期交錯雜處、共同生活基礎上形成了許多共性,被費孝通先生概括成“武陵山民族走廊”。
歷史上,這個地方一直是苗族、土家族、漢族等民族的聚居地,民族關係複雜。但是,各民族都把國家統一作為最高的價值追求,“大一統”理念深入人心。同時,歷代王朝都對武陵山民族地區採取特殊的治理政策,“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創建了帶有自治色彩的管理制度。這樣的歷史文化傳統,為民族區域自治提供了豐富的歷史經驗和依據。
清代以來,該地就成為學術研究的重要對象,每個時代都有重要的著述流傳於世:康熙初年的《撫苗錄》、乾隆年間的《楚南苗志》、嘉慶年間的《苗防備覽》、光緒年間的《湖南苗防屯政考》、民國年間的《湘西苗族調查報告》等等,都已經成為我國學術史上不朽的著作。同時,每個時代還有大量地方志書、私家著述、民間抄本、宗教經師們的經書、以及各個檔案館裡收藏的數以萬計的檔案資料等。這些文獻資料全方位地反映了歷史上湘西民族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情況,體現了當地各民族與漢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和聯繫,體現了歷史上中央政府對湘西的開發和管理。這是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和取之不竭的文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