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學院

銅仁學院

銅仁學院,位於“西部名城”貴州省銅仁市,是一所省屬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改革試點高校。

學校前身系1920年成立的銅仁明德中學,1978年,成立銅仁師範專科學校;1993年,銅仁地區教育學院併入,更名銅仁師範高等專科學校;2006年,學校升格為全日制本科院校,並更名為銅仁學院。

截止2014年6月,學校占地面積51.3萬平方米,校舍面積38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7300萬元,館藏紙質圖書92萬冊,電子圖書283.3萬冊;設有16個教學院(系、部),37個本科專業,在校學生總數8330人,其中本科生8071人,少數民族學生占55.3%;教職工771人,其中專任教師526人,兼職教師71人。專任教師中有博士、碩士學位333人、高級職稱302人。

基本介紹

  • 所屬地區中國 貴州 銅仁
  • 主管部門:貴州省
  • 學校官網http://www.gztrc.edu.cn
  • 中文名:銅仁學院
  • 英文名:Tongren  University
  • 簡稱:銅院
  • 創辦時間:2006
  • 類別:公立大學
  • 學校類型:綜合類
  • 屬性普通高等院校
  • 現任校長:侯長林
  • 知名校友:張蕾、李永芳
  • 校訓:明德博學,求實創新
  • 校歌:夢開始的地方
  • 主要院系:文學院、數學科學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生物與農林工程學院、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
  • 學校地址:銅仁市清水大道103號
  • 學校代碼:10665
  • 主要獎項:貴州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先進集體
    貴州省大學生校園文化先進集體
    全國第三屆大學生藝術展演組織獎
    全國文明單位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辦學規模,院系專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學科建設,對外交流,所獲榮譽,學術研究,科研機構,科研成果,學術資源,文化傳統,學校標誌,校園文化,學校領導,現任領導,

歷史沿革

學校的前身可以追溯至1920年美國基督教遵道會創辦的明德中學,幾經遷並整合;
圖片圖示圖片圖示
1978年,成立銅仁師範專科學校;
1993年,銅仁地區教育學院併入,更名銅仁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2004年,銅仁林業教育培訓中心併入;
2006年,學校升格為全日制本科院校,並更名為銅仁學院
2010年,學校獲得高等學校學士學位授予權單位資格。

辦學規模

院系專業

截止2014年6月,學校設有文學院、數學科學學院、教育科學學院、生物與農林工程學院、法律與政治系、經濟與管理科學系、外國語言文學系、音樂系、美術系、數學與信息工程系、物理與套用工程系、生物與化學工程系、體育系、繼續教育部、社會科學部15個教學院(系、部),37個本科專業、7個專科專業。
  • 專業設定
招生層次
門類
專業名稱
本科專業
經濟學
法學
社會工作、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學
教育技術學、學前教育、國小教育、特殊教育、體育教育
文學
漢語言文學、秘書學、英語
歷史學
歷史學
理學
數學與套用數學、物理學、套用物理學、化學、地理科學、生物科學、統計學
工學
材料物理、信息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製藥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
農學
管理學
農村區域發展、旅遊管理、酒店管理
藝術學
音樂學、美術學、視覺傳達設計
專科專業
財經
電子商務
旅遊
公共事業
心理諮詢
文化教育
英語教育、初等教育、舞蹈教育
法律

師資力量

截止2014年6月,學校有教職工771人,其中專任教師526人,兼職教師71人。專任教師中有博士、碩士學位333人、高級職稱302人。教師中有貴州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帶頭人2人,省內外高校專、兼職碩士生導師24人,市管專家10人,校級教學名師8人、中青年教學骨幹15人、專業帶頭人31人、學術帶頭人31人、中青年學術骨幹32人、校級教學團隊13個、省高校科研創新團隊3個。
銅仁學院銅仁學院
省高校科研創新團隊(3個):梵淨山特色動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創新團隊、錳礦深加工及其下游產品開發套用科研創新團隊等
  • 雙高人才
侯長林、羅紅芳、洪頵、田興斌、宋謀勝、劉利華
  • 市管專家
侯長林、崔德虎、羅靜、梁正海、宋謀勝、羅中璽、田興斌

教學建設

截止2014年6月,學校有省級特色專業2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卓越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專業1個;省級教學成果獎7項。
銅仁學院
省級特色專業(2個):套用物理學、農村區域發展
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旅遊管理、數學與套用數學等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計算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卓越經管人才教育培養計畫(1個):農村區域發展
校級精品課程一覽表
序號
所屬系部
課程名稱
課程負責人
1
生物與化學工程系
動物學
冉輝
2
生物與化學工程系
物理化學
舒華
3
外語系
商務交際英語
劉利華
4
體育系
體育概論
張學飛
5
教育科學系
學前教育學
洪頵
6
經濟與管理科學系
農產品行銷
吳玉寶
7
音樂系
聲樂教學與演唱
鄔小中
8
物理與套用工程系
力學
樊麗娟
9
法律與政史系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皮坤乾
10
美術系
中國小美術教學理論
李潔
  • 教學成果
貴州省第八屆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獲獎名單
推薦成果名稱
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
獲獎情況
文化視閾下加強高校古代漢語、古代文學課程“德教”“智教”“能教”的思考與實踐
蕭黎明 賈文鳳 田黎星 水 紋 陳明霞等
二等獎
近代物理學教學思考及改革實踐
祝婭 秦偉
三等獎
教育學教學團隊建設與實踐
洪頵
三等獎
基於Moodle平台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
田興斌 魏艷 張鳳祥 吳曉玲
三等獎
藝術設計專業旅遊商品設計與策劃方向產學研合作教育改革創新與實踐
龍慶華 譚世剛 孫飛
三等獎
銅仁學院歷史學本科教學改革與實踐
楊興英 高應達 李錦偉 李怡靜 黃尚文
三等獎
西部民族地區農村區域發展專業高素質套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張景春
三等獎

學科建設

截止2014年6月,學校有省級重點學科1個、重點支持學科2個。
省級重點學科(1個):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
省級重點支持學科(2個):凝聚態物理、民族文化遺產學

對外交流

截止2014年6月,學校堅持開放辦學,與美國南方大學密西西比學院、傑克遜州立大學,泰國蘇南拉里理工大學、斯巴頓大學,以及中國政法大學、中國青年政治學院、西南大學、河海大學、蘇州科技學院、大連民族學院、貴州大學等23所國內高校實施多元化合作交流。2013年選派10名學生赴台灣地區高校交流學校,新招45名東協留學生,開始了國際化辦學的嘗試。與中國移動公司、中國電信公司、東太集團等40餘家企業和各市縣政府簽署了產學研合作協定,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師生多次承擔地方各類大型文藝活動的組織、策劃、主創、演藝等任務,成為地方文化建設的主力軍,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獲榮譽

截止2014年6月,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全國大中專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獲貴州省2012年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優秀等次;貴州省高校2012年目標績效考核“二等獎”。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截止2014年6月,學校設有省高校重點特色實驗室2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2個、省高校工程中心1個、省高校產學研基地4個;貴州省2011協同創新項目(培育)1個、貴州省人文社科基地1個、貴州省民族傳統體育訓練基地1個。
省高校特色重點實驗室(2個):梵淨山特色動植物資源省高校特色重點實驗室、材料製備新技術與套用省高校特色重點實驗室
省級工程(技術)中心(2個):貴州省錳資源高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微納米材料及器件套用工程中心
省高校工程中心(1個):水產養殖省高校工程中心
省高校產學研基地(4個):錳礦資源利用產學研基地、武陵山野菜引種繁殖產學研基地、梵淨山自然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利用產學研基地、梵淨山特色苗藥資源保護與開發產學研基地
貴州省2011協同創新項目(培育)(1個):武陵民族文化生態保護與旅遊開發協同創新中心
省級人文社科基地(1個):武陵民族文化研究中心
校級科研機構
梵淨山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研究中心、佛教文化研究院、烏江文化產業研究院、武陵山區農村問題研究中心、黔東地緣與語言研究中心、銅仁地區民族獸藥研究所、銅仁地區民族醫藥研究所、銅仁地區民族文化研究所、銅仁地區高等職業教育研究所等

科研成果

2012年,學院科研立項171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項,經費15萬;省部級項目48項,經費292.3萬元,較2011年的10項增加了38項,增幅達380%,省級項目經費較2011年的47.3萬元增加了245萬元,增幅高達517.97%。
2013年,學院獲國家人文社科項目3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
截止2014年6月,學校承擔課題89項,獲省地科技進步獎、人文社科獎、教學成果獎58項,獲國家專利5項;發表論文518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235篇;專著35部,主、參編教材96本。教師出版教材和著作54部,科研立項數339項(國家級10項)。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止2013年,銅仁學院圖書館有藏書356萬餘冊,其中館藏紙質文獻近73.9萬冊,電子圖書283.3萬冊,自有資料庫8個,試用資料庫12個,形成了紙質文獻資源與電子文獻資源相結合的館藏體系。2005年,圖書館全部實現了圖書文獻信息的自動化管理,有專用伺服器8台,磁碟陣列存儲空間達32TB,數字資源實際容量13.3TB。2011年,成為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ALIS)成員館,並成為CALIS三期建設第一批CCC(外文期刊服務)示範館。
  • 學術期刊
銅仁學院學報》創刊於1983年,是由貴州省教育廳主管、銅仁學院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2002年《銅仁師專學報》更名為《銅仁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學報更名為《銅仁學院學報》,主要欄目有:武陵論壇,烏江文化研究,歷史文化研究,政治與法律,哲學天地,人類學民族學研究,經濟學與管理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傳播學研究,藝術與體育研究,紅學大觀園,方言研究,教育與教學研究,圖書、情報與文獻學研究,信息技術,自然科學研究。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中國知網收錄期刊、維普中文期刊全文收錄、萬方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曾獲中國優秀期刊獎。

文化傳統

學校標誌

  • 校訓
明德 致用
“ 明德 致用”作為學院全體師生員工的行為準則和奮鬥目標,突出了學院人才培養方向,概括了學院的辦學理念,反映了師生的共同願望。
明德:
銅仁學院的前身可追溯至1920年美國人創辦的明德中學,“明德”體現了學院的辦學歷史淵源。
“明德”語出《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即大的學問,在於弘揚大的德行。德育為教育之靈魂,“明德”二字強調德育為先,以德立學,以德立身,以德立行。凸顯知識之道,重在人文,為人之道,重在人品。學院秉承“明德”精髓,倡導“先做人、再做事”的德才兼備的人才培養理念,注重引導師生員工完善人格,修己立人,把“明德”作為一種崇高的道德追求。
致用:
致用是一種重要的治學態度,強調了學院師生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腳踏實地,注重實效,注重運用,學用結合。
校訓“明德 致用”, 既傳承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大學之道”的精神,體現了學院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與投身社會實踐相統一的素質教育理念,又符合當今國家套用型人才培養的先進理念。彰顯了學院培養地方性、套用型人才的辦學特色。
  • 校徽
解讀:
校徽以萬卷書堆積而成銅仁梵淨山蘑菇石為主體造型,一方面突出了銅仁學院所處的地域特徵——武陵山主峰梵淨山腳下,另一方面凸顯了銅仁學院努力培養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高素質、高能力優秀人才的辦學理念。
校徽校徽
“1920年”字樣說明銅仁學院的歷史可追溯到1920年美國人創辦的教會學校——明德中學;字樣置於代表階梯線條之下,不僅凸顯學院悠久的辦學歷史和濃厚的文化積澱,也寓意了學院腳踏實地、求真務實、科學發展的辦學之路。
選擇藍色為院標的主色調,體現了學院博大精深的人文歷史積澱。藍色具有包容性和綜合性的特徵。
  • 校歌
歌詞:
武陵深處鳥語花香,十里錦江碧波蕩漾,百年學府源遠流長,辛勤耕耘孕育棟樑。傳承明德薪火,書寫春秋詩行,弘揚時代精神,追求遠大理想。啊!銅仁學院,夢開始的地方,我們風華正茂,激情飛揚。啊!銅仁學院,我們成長的地方,我們在這裡奮發圖強,展翅翱翔,展翅翱翔。
銅仁學院

校園文化

學校將思想道德教育融入校園文化活動,截止2014年,學校組建各類學生社團60個,其中省級優秀社團7個,形成了校園文化月活動、大學生社團文化節、一系一品牌、廉政文化進校園等文化特色。湧現出榮獲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稱號和中國五四青年獎章的學生張蕾、榮獲國家紅十字會“愛心大使”和貴州省“感動校園十大人物”稱號的教師李怡淨等一大批優秀師生。2012年,學校榮獲貴州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評估優秀等次。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校長
黨委副書記
黨委委員,副校長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信息來源:2014年官網信息顯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