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前身淵源,合併發展,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學科建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學校榮譽,學術研究,科研平台,科研成果,學術資源,文化傳統,形象標識,精神文化,現任領導,
歷史沿革
前身淵源
1938年,武昌鄉村師範學校、黃岡鄉村師範學校、襄陽鄉村師範學校、宜昌鄉村師範學校、鄖陽鄉村師範學校、恩施國中(鄉村師範班)合併組建湖北省立聯中鄉村師範分校。
1941年,湖北省立聯中鄉村師範分校更名為湖北省立第七師範學校。
1946年4月,第七師範由利川岩洞寺遷恩施舞陽壩原省立實驗中學校址,在省立九師、第一女師、第二女師等校肄業的恩施地區學生大部分轉入七師。
1947年2月,學校改名湖北省立恩施師範學校。
1949年11月底,恩施專署接管湖北省立恩施師範學校。
1950年10月,湖北省立恩施師範學校更名為湖北省恩施師範學校。
1953年4月,湖北省教育廳召開全省第一次師範工作會議,確定恩施師範為全省7所重點師範之一。
1958年,恩施師範專科學校創建,與湖北省恩施師範學校合署。
1961年,恩施師範專科學校撤銷。
1970年,湖北省立恩施師範學校、建始師範學校、鹹豐師範學校合併組建恩施地區師範學校。
1977年,恩施地區師範學校改建為華中師範學院(恩施分院)。
1978年,華中師範學院(恩施分院)改建為恩施師範專科學校。
1984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在恩施師專基礎上籌建鄂西大學。
1989年6月,經原國家教委驗收,更名為湖北民族學院,成為普通本科院校。
1958年,恩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創辦,設在地區衛生學校內,一校兩部。
1962年,恩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停辦。
1965年,恩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在原址恢復。
1977年,開辦醫學本科教育。
1979年,省教育局決定該校停招本科,只辦3年制專科,並要求設定中醫專業。
1983年,從衛生學校分出單設,在衛校左側新建校舍。同年1月,附屬醫院成立(院址土橋壩街),同時在桔園街設門診。
合併發展
1998年4月,經教育部批准,湖北民族學院和恩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成新的湖北民族學院。
1999、2004年,學校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和本科教學水平評估。
2006年,學校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
2007年10月,教育部批准由四川大學對口支援湖北民族學院。
2008年3月,湖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共建湖北民族學院協定簽字儀式在北京舉行。
2014年9月,入選準第一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改革試點項目。
2015年4月,入選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畫改革試點高校。
2016年7月,被省知識產權局授予為湖北省智慧財產權培訓(恩施)基地。
2018年6月19日,教育部辦公廳批准湖北民族學院與英國德比大學合作舉辦旅遊管理專業本科教育項目終止辦學。12月,湖北民族學院更名為湖北民族大學。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18年9月,學校設有18個學院、一所直屬附屬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附屬民大醫院)、兩所非直屬附屬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附屬恩施州中心醫院、附屬荊門市第一人民醫院),開辦61個本科專業,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十大學科門類。
學院名稱 | 專業名稱 | 學制 | 授予學位 | 批覆年份 |
---|
文學與傳媒學院 | 漢語言文學(師範、非師範) | 四年 | 文學 | 1989 |
廣播電視學 | 四年 | 文學 | 2001 |
編輯出版學 | 四年 | 文學 | 2004 |
廣播電視編導 | 四年 | 藝術學 | 2009 |
新聞學 | 四年 | 文學 | 2015 |
理學院 | 數學與套用數學(師範、非師範) | 四年 | 理學 | 1989 |
物理學(師範、非師範) | 四年 | 理學 | 1997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四年 | 理學 | 2002 |
機械電子工程 | 四年 | 工學 | 2008 |
統計學 | 四年 | 理學 | 2013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四年 | 理學 | 2016 |
信息工程學院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四年 | 工學 | 1993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四年 | 工學 | 1996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四年 | 工學 | 2002 |
數字媒體技術 | 四年 | 工學 | 2011 |
信息安全 | 四年 | 工學 | 2017 |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四年 | 工學 | 1994 |
化學(師範) | 四年 | 理學 | 1997 |
環境科學 | 四年 | 工學 | 2003 |
套用化學 | 四年 | 理學 | 2005 |
製藥工程 | 四年 | 工學 | 2008 |
醫學院 | 臨床醫學 | 五年 | 醫學 | 1997 |
護理學 | 四年 | 理學 | 2001 |
醫學影像技術 | 四年 | 理學 | 2007 |
中醫學 | 五年 | 醫學 | 1998 |
中藥學 | 四年 | 理學 | 2001 |
康復治療學 | 四年 | 理學 | 2006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會計學 | 四年 | 管理學 | 1993 |
財務管理 | 四年 | 管理學 | 2001 |
市場行銷 | 四年 | 管理學 | 2005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四年 | 經濟學 | 2007 |
旅遊管理 | 四年 | 管理學 | 2009 |
經濟與金融 | 四年 | 經濟學 | 2016 |
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四年 | 工學 | 1996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四年 | 理學 | 2000 |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 四年 | 管理學 | 2000 |
城鄉規劃 | 四年 | 工學 | 2002 |
生物工程 | 四年 | 工學 | 2003 |
生物科學(師範、非師範) | 四年 | 理學 | 2009 |
生物製藥 | 四年 | 工學 | 2015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師範、非師範) | 四年 | 文學 | 1993 |
日語 | 四年 | 文學 | 2005 |
翻譯 | 四年 | 文學 | 2013 |
商務英語 | 四年 | 文學 | 2016 |
體育學院 | 體育教育(師範) | 四年 | 教育學 | 1999 |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 四年 | 教育學 | 2006 |
美術與設計學院 | 美術學(師範、非師範) | 四年 | 藝術學 | 2000 |
視覺傳達設計 | 四年 | 藝術學 | 2003 |
環境設計 | 四年 | 藝術學 | 2003 |
繪畫 | 四年 | 藝術學 | 2014 |
法學院 | 法學 | 四年 | 法學 | 2001 |
社會學 | 四年 | 法學 | 2004 |
公共事業管理 | 四年 | 管理學 | 2006 |
社會工作 | 四年 | 法學 | 2007 |
政治學與行政學 | 四年 | 法學 | 2009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思想政治教育(師範) | 四年 | 法學 | 1995 |
音樂舞蹈學院 | 音樂學(師範、非師範) | 四年 | 藝術學 | 2001 |
舞蹈學(師範、非師範) | 四年 | 藝術學 | 2005 |
林學園藝學院 | 林學 | 四年 | 農學 | 1993 |
園藝 | 四年 | 農學 | 1994 |
園林 | 四年 | 農學 | 2000 |
教育學院 | --------- | ---- | ---- | ---- |
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 --------- | ---- | ---- | ---- |
新材料與機電工程學院 | --------- | ---- | ---- | ---- |
國際教育學院 | --------- | ---- | ---- | ---- |
學科建設
截至2018年9月,學校擁有學術學位一級學科碩士點8個、學術學位二級學科碩士點35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4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領域5個;其中民族學與華中師範大學聯繫培養博士研究生。
所屬院系 | 一級學科 | 二級學科名稱 |
---|
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 民族學 | 民族學 |
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中國少數民族經濟 |
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 中國少數民族史 |
美術與設計學院 | 中國少數民族藝術 |
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 民族社會學 |
法學院 | 民族法學 |
體育學院 | 民族體育學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
思想政治教育 |
文學與傳媒學院 | 中國語言文學 | 文藝學 |
語言學與套用語言學 |
漢語言文字學 |
中國古代文學 |
中國現當代文學 |
理學院 | 數學 | 基礎數學 |
套用數學 |
運籌學與控制論 |
信息工程學院 | 信息安全 |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化學工藝 |
生物化工 |
套用化學 |
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食品科學 |
糧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
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 |
林學 | 林特食品加工與開發 |
林學園藝學院 | 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 |
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 |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
醫學院 | 中醫學 | 中醫基礎理論 |
中醫內科學 |
中醫骨傷科學 |
中醫婦科學 |
民族醫學 |
類別 | 領域 |
---|
新聞與傳播 | ------ |
臨床醫學 | 內科學 |
外科學 |
婦產科學 |
兒科學 |
中西醫結合臨床 |
能源動力 | ------ |
中醫 | ------ |
截至2018年9月,學校擁有國家民委重點學科2個、“十二五”湖北省重點學科3個、“十二五”湖北省重點(培育)學科4個、“十二五”中醫藥重點學科1個、湖北省學科群2個。
項目類型 | 學科名稱 |
---|
國家民委重點學科 | 中國語言文學、套用數學 |
“十二五”湖北省重點學科 | 民族學、林學、中醫學 |
“十二五”湖北省重點(培育)學科 | 數學、中國語言文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 |
“十二五”中醫藥重點學科 | 民族醫學(土家族醫學) |
湖北省學科群 | 林學與特色生物資源學科群、民族社會發展學科群 |
師資力量
截至2018年9月,學校共有專任教師1061餘人,具有博士學位的270人,其中教授136人;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省政府專項津貼獲得者等各級各類專家50餘人,有省級教學團隊2個。
師資類別 | 名錄 |
---|
國家級優秀教師 | 李清政、胡衛兵 |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 胡衛兵、莫開菊、詹建明 |
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 | 李軍 |
國家民委民族問題研究優秀中青年專家 | 陳心林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中醫臨床優秀人才 | 姜錦林 |
享受湖北省人民政府專項津貼專家 | 吳建清、胡衛兵、莫開菊、張升暉、向陽、 詹建明、余愛農、譚志滿、鄭明輝 |
湖北省優秀教師 | 史伯安、艾訓儒、余愛農 |
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 譚建軍、汪興平、黃強、鄭小江、祝建波 |
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人選 | 汪興平、詹建明、劉志軍、鄭明輝、 譚志滿、向陽、劉顯明、楊洪林 |
湖北省醫學領軍人才培養工程第三層次人選 | 向陽 |
湖北省中青年知名中醫 | 姜錦林 |
湖北省教學團隊 | 園藝學教學團隊、民族傳統體育教學團隊 |
教學建設
截至2018年9月,學校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點3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改革試點1個,卓越(中醫)教育培養計畫改革試點1個;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荊楚卓越人才”協同育人計畫項目7個,省級品牌專業4個,省級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計畫項目7個,省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7個,省級試點學院1個;省級重點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省級(示範)實習實訓基地6個,省級服務外包人才培養(訓)基地1個,省級大學生創新活動基地1個,省級精品課程10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精品資源共享課4門;省級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1個,省級研究生工作站4個。
國家級特色專業:園藝、數學與套用數學、化學
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園藝
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湖北民族大學——恩施旅遊集團有限公司管理學實踐教育基地
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專業:林學、園藝
卓越(中醫)教育培養計畫專業:中醫學
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荊楚卓越人才”協同育人計畫項目: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荊楚卓越工程師協同育人計畫)、食品科學與工程(荊楚卓越農林人才協同育人計畫)、臨床醫學(荊楚卓越醫生協同育人計畫)、化學工程與工藝(荊楚卓越工程師協同育人計畫)、英語(荊楚卓越教師協同育人計畫)、會計學(荊楚卓越經管人才協同育人計畫)、新聞學(荊楚卓越新聞人才協同育人計畫)
湖北省品牌專業:園藝、數學與套用數學、化學、食品科學與工程
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計畫項目:旅遊管理、食品科學與 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套用化學、生物工程、製藥工程、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湖北省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法學、數學與套用數學、旅遊管理、生物工程、林學、會計學
湖北省試點學院:信息工程學院
湖北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生物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計算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基礎醫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等
湖北省重點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新聞傳播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經濟管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湖北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醫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化工與製藥類實驗實訓虛擬仿真教學中心
湖北省(示範)實習實訓基地:旅遊管理專業省級實習實訓基地、園藝專業實習實訓基地、湖北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民族大學實習實訓基地、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實習實訓、湖北恩施州文化傳媒中心實習實訓基地、恩施州文化傳媒中心
湖北省大學生創新活動基地:民族文藝創作與傳播大學生創新活動基地
湖北省精品課程:植物學、高等代數、物理化學、中國古代文學、民族傳統體育、病理學、中醫基礎理論、大學物理、中國現當代文學、普通生態學
湖北省精品視頻公開課:中國文學經典賞析、中國現當代文學經典賞析
湖北省精品資源共享課:普通生態學、生物化學、高等代數、園林樹木學
湖北省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恩施州產學研結合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
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湖北民族大學——湖北翔奧電力科技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恩施州傳媒中心研究生工作站、新聞與傳播研究生工作站、林學學科研究生工作站
學校榮譽
截至2018年9月,學校先後被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全國民族體育模範集體”“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校”“省級平安校園”“湖北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科技服務湖北先進單位”等多個榮譽稱號。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9月,學校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人文社科重點基地、產業技術創新基地和技術推廣中心7個,國家民委人文社科基地2個,湖北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
平台類型 | 科研平台 |
---|
國家民委人文社科基地 | 國家連片特困地區(武陵山片區)農村貧困問題重點研究基地 |
國家民委民族理論政策研究基地 |
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 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
風濕性疾病發生與干預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 南方少數民族研究中心 |
鄂西生態文化旅遊研究中心 |
湖北省校企共建研發中心 | 湖北省校企共建光伏信息技術研發中心 |
湖北省校企共建信息安全研發中心 |
湖北省文化廳與湖北民族學院共建研究中心 | 湖北省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研究中心 |
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 | 武陵山民族文化與旅遊產業發展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 |
湖北省產業技術創新基地 | 湖北省藥用植物資源開發利用技術創新基地 |
湖北省技術推廣中心 | 湖北省中小企業共性技術特色生物資源利用研發推廣中心 |
省少數民族體育全民健身科研基地 | 湖北民族大學體育學院 |
科研成果
截至2018年9月,近五年來,學校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140項,承擔省部級科研項目112項;獲省部級及以上各類科研獎勵33項。出版學術專著98部,發表論文4000餘篇,其中SCI、EI、ISTP收錄論文1000餘篇。
學術資源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圖書館館藏紙質文獻180萬餘冊(件),長期訂閱中外文學術期刊近1400種、中外文資料庫32個,自建特色資料庫6個,擁有使用許可權的電子圖書320萬餘種;依託湖北民族大學土家文獻中心集中收藏土家族的文獻資料1萬餘冊,古籍圖書332種12708冊。
《
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創刊,為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擴)、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綜合評價AMI擴展期刊、RCCSE中國學術期刊核心期刊、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2014年版),是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優秀學報、湖北省優秀期刊。學報設定民族學人類學理論與實踐、民族地區治理、民族區域發展、民族民間文化等重點特色欄目,兼及相關領域的跨學科研究。
《
湖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為季刊,2000年加入清華大學光碟期刊網,2002年加入萬方資料庫——數位化期刊群、重慶的維普資訊,2004年加入華藝中文電子期刊網,2003年成為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源期刊;先後獲《CAJ—CD規範》執行優秀期刊獎、首屆“中國高校特色科技期刊獎”、首屆全國民族地區“十佳學報”、第八屆湖北省優秀期刊、第九屆湖北省優秀期刊、全國民族地區優秀學報,且分別入選第二屆、第三屆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A);是美國《化學文摘》(CA)固定摘錄期刊、德國《數學文摘》固定摘錄期刊、俄羅斯《文摘雜誌》固定摘錄期刊、英國《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CABI)》收錄期刊,是《中國數學文摘》、《中國物理文摘》、《中國生物學文摘》、《中國無機分析化學文摘》、《中國農業文摘》等收錄期刊。該刊設定有生物科學及技術套用研究、野生動植物保護研究、化學與化工研究、數學科學研究、物理學及其套用研究、計算機及其套用研究、園藝、工農業技術研究、體育及其它等欄目。
《
湖北民族學院學報(醫學版)》以中醫中藥開發研究為重點,主要報導中國醫學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刊登具有中國國內先進水平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生物醫學、藥學及與醫學有關的邊緣學科的高水平、高質量的學術論文。主要欄目有專家論壇/述評、論著、綜述、技術方法、病例報告、臨床經驗交流、醫學教育、論著摘要等。該刊進入《中國醫學文摘》系列分冊的刊源,成為中國統計源期刊的擴展版,被《中國生物醫學文獻資料庫》全文收錄,進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萬方資料庫》、《重慶維普資料庫》和華藝中文電子期刊網。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學校校徽包括校標和徽章。
學校校標以學校首寫拼音字母“H”、“M”為主要設計切入點。由代表民族性的西蘭卡普單八勾、代表地域性的火鳳凰形象與代表行業性的書的形象組成。字母“M”變形為打開的書和火鳳凰的外形,其負空間則形成了字母“H”。標誌以圓形為外部構型,顏色為藍色。
學校徽章為教職工和學生佩戴的題有校名的長方形證章。教職工徽章為白底紅字,學生徽章為紅底白字。
學校校旗為大紅色長方形旗幟,長寬比為3∶2,居中自左而右分別為校徽、校名、英文校名(其中校名、英文校名上下排列)。校旗上的校標和校名均為標準白色。
精神文化
博學:語出《論語·雍也》:“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博,有博大、包容之意。惟有博大和寬容,才能兼容並包,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博學”,指廣博地獲取知識,也指學問淵博。“博學”,意在倡導全體師生員工嚴謹治學、勤奮進取、博覽群書、博採眾長。作為一所民族高校,各個少數民族的文化在這裡得到交融並蓄,“博學”也代表著學校將謹遵多元一體、厚德博學的傳統。
博愛:在中國春秋時代儒家就有“仁者愛人”的論述,唐代的韓愈有“博愛之謂仁”的說法。也是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三大口號——“自由、平等、博愛”之一。根據中國語言大師呂淑湘編著的《現代漢語詞典》上的解釋,“博愛”是對全人類的廣泛的愛。博愛是以人為本,包括愛集體、愛祖國、愛人民、愛生命、愛大自然、愛文明進步、愛一切真善美的事物。從人類的發展來看,提出和明確博愛的思想,是人類成熟的表現,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基石。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湖北民族大學是一所地方民族院校,“博愛”不僅表達著學校對中華大家庭各少數民族的熱愛和情誼,也代表著在學校學習的各民族學生的團結友愛,相扶相持,代表著學校培養的各民族校友生活在祖國的大家庭里,團結奮鬥,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
立人達人:語出《論語·雍也》: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立”的含義是指努力去建立、實現奮鬥目標,“達”的含義是指通過努力獲得的一定的成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立人”、“達人”,語法上採用使動式,即“使人立”、“使人達”。“立人達人”是學校辦學理念的集中體現,包含著人才培養規格要求。人才的標準自古以來是德才兼備德為先。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能自立,同時為他人通達人生、社會發展進步、人類與自然宇宙和諧提供便利、做出貢獻。同時,對學校而言,“立人達人”還代表學校將不斷致力於內涵發展,努力把學校建成特色鮮明,全國知名的綜合性民族大學。
“博學博愛、立人達人”的校訓,凝結了學校的整體價值取向, “博學博愛”是行為規範, “立人達人”是終極目的。無論是教職工還是學生,博聞廣識、德業精進、立己達人、個群和諧、天人合一都是自己追求的人生修為的理想境界。在當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時代,“獨善其身不是善,兼善天下才是善”, “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才是春”,所以人人要“去窮即達”,“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即“立人達人”。
“博學博愛、立人達人”為校訓,傳承了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文化中關於正確處理德與業、己與人、人與天等關係的精髓,又切合當今以人為本、建設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和諧的學習型社會的理想要求,是學校生存與發展、改革與創新的永恆的精神指針。
艱苦奮鬥、甘於奉獻、自強不息、追求卓越。
《壯志凌雲》
作曲:方石
作詞:胡茂成、談焱焱
你是人才的搖籃,屹立在清江邊吶。
我的湖北民族學院,精英薈萃重任在肩。
為了民族復興中華崛起,鞠躬盡瘁桃李芬芳醉人間。
啊,金吶銀兒嗦,親愛的湖北民族學院。
啊,金吶銀兒嗦,桃李芬芳醉人間。
你是神奇的雄鷹,翱翔在武陵山吶。
你是蓬勃的朝陽,升騰在清江邊吶。
我的湖北民族學院,九州同窗四海並肩。
為了華夏更美巨龍騰飛,豪情滿懷壯志凌雲把九天。
啊,金吶銀兒嗦,親愛的湖北民族學院。
啊,金吶銀兒嗦,壯志凌雲把九天。
啊,金吶銀兒嗦,親愛滴湖北民族學院。
啊,金吶銀兒嗦,壯志凌雲把九天。嘿。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 | |
黨委副書記、 院長 | |
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 |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 | |
黨委常委、副院長 | |
|
|
黨委常委、總會計師 | |
副院長 | 秦群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