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介紹
簡介
芷江機場位於湖南省
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建成於1942年,二戰期間,這裡曾是盟軍在遠東的第二大
軍用機場,
陳納德及其所組織的美國志願航空隊“
飛虎隊”,曾以此為基地迎擊日寇,為支援中國抗戰做出了重大貢獻,後為空軍保留機場,為飛虎隊支援中國抗戰的一個重要基地。現機場旁建有飛虎隊陳列室。
新中國成立後,機場閒置40多年。2001年12月,芷江機場改擴建工程項目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正式立項,2002年7月經國家發改委、
總參謀部批覆了《
湖南省懷化芷江機場改擴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2003年元月正式開工,同年納入湖南省重點工程。經過為期兩年的建設,2005年3月通過竣工驗收,8月通過行業驗收,同年12月19日正式通航。現已開通懷化—廣州(經停長沙)航線。該工程先後被評為優良工程,市、省級重點工程目標管理先進單位。
機場基建
改擴建後的芷江機場占地1762畝,跑道長2000米,寬45米,厚度0.3米,兩側道肩各1.5米,聯絡道長208米,停機坪10500平方米(100米×105米),跑道兩端設有長60米,寬48米的
防吹坪,飛行區障礙物處理高度除滿足CRJ-200型支線飛行安全使用外,還考慮滿足B737-300型飛機使用要求。機場建設標準為3C級。
航站樓2400平方米。芷江機場為
懷化地區的航空港,是一個3C國內支線機場(軍民合用),可滿足波音737—300型飛機(140個座位)全載起降。
機場航班
春秋航空(昆明,上海-虹橋)
天津航空(海口,西安)
北部灣航空(南寧,青島)
深圳航空(成都、泉州)
華夏航空(重慶江北、福州長樂)自2017年7月31日起執飛
長安航空(西安鹹陽、三亞鳳凰)自2017年7月29日起執飛
東海航空(深圳寶安、天津濱海)自2017年7月29日起執飛
北部灣航空(南寧吳圩、青島流亭)自2018年3月25日起執飛
中國聯航(北京南苑)自2018年4月3日起執飛
航班號 | 出發 機場 | 起飛 時間 | 到達 機場 | 到達 時間 | 航班號 | 出發 機場 | 起飛 時間 | 到達 機場 | 到達 時間 | 執飛 日期 |
KN5822 | 懷化 芷江 | 13:00 | | 15:50 | KN5821 | | 09:05 | 懷化 芷江 | 12:15 | 每周 246 |
9C8828 | 懷化 芷江 | 21:25 | | 23:35 | 9C8827 | | 12:55 | 懷化 芷江 | 15:25 | 每周 246 |
9C8827 | 懷化 芷江 | 16:10 | | 17:45 | 9C8828 | | 18:55 | 懷化 芷江 | 20:35 | 每周 246 |
G52780 | 懷化 芷江 | 17:05 | | 18:25 | G52779 | | 08:05 | 懷化 芷江 | 09:15 | 每周 246 |
G52779 | 懷化 芷江 | 11:05 | | 13:05 | G52780 | | 13:55 | 懷化 芷江 | 16:15 | 每周 246 |
ZH9484 | 懷化 芷江 | 16:15 | | 17:50 | ZH9483 | | 08:30 | 懷化 芷江 | 10:00 | 每周 246 |
ZH9483 | 懷化 芷江 | 11:00 | | 12:30 | ZH9484 | | 13:30 | 懷化 芷江 | 15:15 | 每周 246 |
GS6575、9H8412 | 懷化 芷江 | 12:00 16:00 | | 13:40 17:35 | GS6576、9H8411 | | 16:35 07:00 | 懷化 芷江 | 18:45 09:15 | 每周246、每周1357 |
GS6576 | 懷化 芷江 | 19:25 | | 20:55 | GS6575 | | 09:30 | 懷化 芷江 | 11:10 | 每周 246 |
9H8411 | 懷化 芷江 | 10:15 | | 12:10 | 9H8412 | | 13:15 | 懷化 芷江 | 15:10 | 每周 1357 |
DZ6245 | 懷化 芷江 | 12:55 | | 15:35 | DZ6246 | | 16:55 | 懷化 芷江 | 19:40 | 每周 1357 |
DZ6246 | 懷化 芷江 | 22:30 | | 00:05 | DZ6245 | | 10:35 | 懷化 芷江 | 12:05 | 每周 1357 |
GX8989 | 懷化 芷江 | 18:35 | | 21:10 | GX8990 | | 08:55 | 懷化 芷江 | 11:15 | 每周 246 |
GX8990、GX8828 | 懷化 芷江 | 12:00 16:45 | | 13:20 18:00 | GX8989、GX8827 | | 16:20 07:30 | 懷化 芷江 | 17:55 09:05 | 每周246、每周1357 |
GX8827 | 懷化 芷江 | 09:55 | | 12:20 | GX8828 | | 13:20 | 懷化 芷江 | 15:50 | 每周 1357 |
機場歷史
芷江機場始建於1938年1月,機坪占地2000餘畝,在抗日戰爭時期是國民黨重慶政府的前進機場,盟軍東方第二大軍用機場。 1937年,“七·七“事變後,民族危亡
迫在眉睫,中國人民要求
抗日的呼聲高漲。在強烈的抗戰聲浪推動下,
蔣介石臨時動議,由
南京遷都
重慶。他認為芷江這個“西楚咽喉”對捍衛大西南後方具有重要的軍事地位,即以
國民黨中央航空委員會的名義電令湖南省府擴建芷江機場。 1937年12月,國民
政府航空委員會徵調芷江、
麻陽、
會同、
黔陽、
漵浦、
沅陵、
辰溪、
鳳凰等十一個縣的民工1.9萬餘人修建機場。1938年10月機場竣工投入使用後,國民黨武漢航空第九總站及南昌飛機修理第二廠相繼遷來芷江。
從1938年冬至1945年10月,先後有
前蘇聯志願空軍中隊,中國空軍第2大隊,美國空軍第14航空隊第68飛行聯隊,中美空軍混合團第1大隊(轟炸機隊),第5大隊(戰鬥機隊)和中國
空軍第4大隊等空軍進駐芷江機場。尤其是1944年初至1945年8月,中美空軍的大批鯊魚式、野馬式、黑寡婦式戰鬥機、
偵察機、中程B-25型
轟炸機、大型C-46式
運輸機聚集在芷江機場,最多時達三、四百架,擔負著殲擊敵機,斷日
補給線和空中增援等任務。這一山區機場在
反法西斯戰爭中具有不可忽視的軍事地位,發揮過重大作用。
1945年8月15日,懷化芷江機場嚴陣以待的中美空軍大機群,正靜待著出擊的命令。突然從基地指揮部里傳來了日本投降的訊息,頓時使整個機場沸騰了。當年,中日雙方在此舉行了舉世矚目的“洽降會議”,宣告侵華日軍的最後失敗。
抗日戰爭勝利後,駐紮在芷江機場的中美空軍及地勘保障部隊相繼撤離。芷江解放後,雖未派軍進駐和啟用機場,但根據國防的需要,仍一直把它作為戰備機場對待。芷江機場的重新通航,讓這座曾為抗日戰爭作出過巨大貢獻的機場,將為中國
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機場建設
一期工程
本期機場航站區按滿足2010年旅客吞吐量2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3200噸的容量進行設計建設,在2005年建成投入使用。
SMS體系建設
2012年11月14日至16日,民航湖南監管局空管SMS工作組在
王小龍副局長的帶領下對懷化芷江機場空管SMS建設情況進行了評估驗收。工作組通過聽取匯報、查看台帳、現場檢查、組織訪談等多種方式,從安全政策和目標、安全風險管理、安全保證及安全促進四部分對芷江機場空管SMS建設進行逐條審核,最終芷江機場以高符合率順利通過了驗收。
長遠發展
2012年2月14日,國家發改委和解放軍總參謀部對芷江機場改擴建項目作出了正式批覆,同意該項目以2020年旅客吞吐量4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960噸為目標進行設計。主要建設內容包括:跑道向北延長至2600米,新建一條垂直聯絡道,站坪擴建至23700平方米,航站樓擴建至5300平方米。同時相應增加和改善其他設施設備。總投資4.24億元。
機場管理
從2007年1月1日起,芷江機場正式移交湖南省機場管理集團。移交後,芷江機場現有人員納入湖南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管理,其行政、
黨委、
工會、
共青團的關係均在
湖南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湖南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在原懷化芷江機場的基礎上組建懷化芷江機場分公司,按照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及民航總局、
湖南省人民政府對湖南機場發展的整體規劃以及
民用航空的行業規定、技術標準對機場實施管理。
湖南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機場集團公司)是湖南省屬大型民航運輸企業,下轄長沙黃花、
張家界荷花、常德桃花源、
永州零陵、懷化芷江5個機場分公司,湖南空港實業有限公司、湖南機場建設開發公司和湖南機場擴建工程指揮部。代表湖南省政府經營管理湖南機場國有資產,行使行業管理職能,對省內機場建設發展統籌規劃,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湖南機場建設日新月異。機場集團公司以長沙
黃花機場、張家界
荷花機場,兩機場為重點,高標準、高效率、高質量地推進機場建設,不斷提升機場保障水平。運輸能力不斷增強。機場集團公司成立以來,所轄機場運輸生產總體呈快速增長趨勢,旅客吞吐量年均增幅在兩位數以上,航線網路已輻射至中國50個城市,共執行18家航空公司的84條航線,周航班密度達到1864架次,周航班可供座位數18.6萬個。黃花國際機場已躋身中國民用機場旅客運輸吞吐量前13強。
機場集團公司多次在中國、湖南省和民航系統各類評比中獲獎,先後榮獲“全國文明機場”、“全國和諧勞動關係先進企業”、“全國衛生機場”、“全省文明單位”、“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全省百家誠信企業”、“全省安全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成為湖南省視窗單位形象建設中當之無愧的排頭兵。湖南機場體制改革日益深化。成立湖南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健全
現代企業制度,引進戰略投資者,做大做強湖南機場產業。機場集團公司大力推行
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實現了安全管理的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消滅了安全等級嚴重以上差錯,杜絕了地面
重大責任事故,防止了空防安全事故,在運輸生產快速增長的同時保證了安全。機場集團公司憑藉其實力,完備的保障體系和現代化的管理手段,為湖南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
機場運營
2005年12月19日上午10點45分,一架從廣州起飛經停長沙的空客A-319飛機滿載乘客平穩降落在芷江機場,3個小時後,這架飛機安全起飛返航,這標誌著抗戰英雄機場芷江機場正式復航。
2005年以前湖南省共有4個
民用機場,分布在
長沙、
張家界、
永州和
常德。芷江機場通航後,湖南省民用機場增至5個。芷江機場整體工程於2005年3月中旬進行了竣工驗收,2005年8月通過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的行業驗收。2005年3月、7月、11月,由國家民航總局校飛中心組織對機場進行了校飛,場內各類儀器、儀表、設備均符合國家民航規範要求,校飛十分成功。
在芷江機場通航當日,芷江-長沙-
廣州航線正式開通,懷化到廣州的時間由20小時縮短為2小時。芷江-長沙-廣州航線班期為一周四班,由南航執行,逢周一、二、四、六每天一個航班往返。2005年9月30日起,由世界第二大飛機製造公司生產的127座空中客車A319-200型飛機代替了以前48座的ERJ-145型飛機,執行從廣州經長沙到芷江的往返航程。2007年9月21日,懷化至北京的航班正式開通。每周三班,逢周三、周五、周日飛,北京至懷化的航班周二、周四、周六飛。使芷江機場出港的航班由每周7班增加到每周10班,芷江機場的利用率有了大幅提高。
大事記
1938年10月,芷江機場竣工並開始使用。1938年冬至1945年底,先後有前蘇聯志願軍中隊、美空軍第十航空戰鬥機隊、運輸機隊,國民黨空軍第四大隊、第五大隊等空軍部隊進駐芷江機場。
1945年4月,日軍集中8萬多精銳兵力,發動了以奪取芷江機場為主要目標的“
芷江攻略戰”,展開了著名的“湘西會戰”。“
湘西會戰”勝利兩個月後,中日雙方舉行了舉世矚目的“洽降會談”,宣告了侵華日軍的最後失敗。
從1991年開始,懷化市開始爭取機場復航。
2001年12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芷江機場立項。
2002年7月,國家計委、總參謀部批覆了芷江機場改擴建可行性報告。
2003年1月,改擴建工程正式動工。
2004年12月底,機場全部完工。
2005年機場整體工程通過驗收,11月試飛成功。
2014年10月省政府決定增加芷江機場為飛機人工增雨作業主降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