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20世紀30-40年代由德意日法西斯發動的戰爭)

反法西斯戰爭一般指本詞條

第二次世界大戰(英文:World War II,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僕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戰爭範圍從歐洲亞洲,從大西洋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次戰爭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基本介紹

戰爭背景,戰爭起因,經濟危機,法西斯獨裁,一戰禍因,國際聯盟的失敗,雙方陣營,軸心國陣營,同盟國陣營,主要首腦,主要將領,戰爭經過,防禦階段,轉折階段,反攻階段,結束階段,主要戰場,戰爭傷亡,戰後影響,成立聯合國,民族獨立,兩極陣營,科技發展,戰爭評價,

戰爭背景

  • 日本侵華
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了中國東北,從而在世界東方形成第一個戰爭策源地。之後中國政府向國聯求助,卻並未得到國聯的積極回應。當時西方大國普遍奉行綏靖政策,意圖通過縱容法西斯的行徑來換取暫時的和平,由此日本得以自行其是。這場事變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世界格局,二戰已經浮現。
日軍進攻瀋陽日軍進攻瀋陽
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進一步加劇了國際形勢的緊張態勢。
  • 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
1929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嚴重衝擊了義大利,墨索里尼斷定領土擴張是減輕國內經濟壓力所必需的辦法,進而走向了擴張的道路。首先,他希望先吞併衣索比亞,但想達到目的,必先得到英、法默許。英、法最終對義大利的行為採取綏靖政策,墨索里尼認為時機已成熟,便於1935年10月3日,發動了侵略戰爭,在經過7個月的抵抗之後,因西方國家的出賣和兩國實力差距過大,衣索比亞寡不敵眾,最終淪陷。這次戰爭進一步暴露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軟弱無能,助長了法西斯的囂張氣焰。
裝備落後的衣索比亞戰士裝備落後的衣索比亞戰士
  • 西班牙內戰
西班牙內戰(1936年7月17日——1939年4月1日),是在西班牙第二共和國發生的一場內戰,由共和國總統曼努埃爾·阿扎尼亞的共和政府軍與人民陣線左翼聯盟對抗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為中心的西班牙國民軍長槍黨右翼集團;反法西斯的人民陣線和共和政府有蘇聯墨西哥的援助,而佛朗哥的國民軍則有納粹德國義大利王國葡萄牙的支持,最終親法西斯的佛朗哥勢力獲得勝利,重新在西班牙復辟帝制。因為西班牙意識形態的衝突和軸心國集團與共產勢力的代理戰爭,使西班牙內戰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的前奏。
共和國的國際縱隊正在作戰共和國的國際縱隊正在作戰
  • 慕尼黑陰謀
1938年3月,德意志第三帝國併吞了奧地利。接著,希特勒以保護捷克斯洛伐克境內德意志少數民族的利益為藉口,對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領土要求。面對德意志第三帝國法西斯的咄咄逼人的侵略,英法兩國以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並與希特勒達成協定,希望把德意志第三帝國的侵略矛頭引向蘇聯。
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國首腦阿瑟·尼維爾·張伯倫愛德華·達拉第、阿道夫·希特勒和貝尼托·墨索里尼在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慕尼黑開會,簽訂協定,在沒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的情況下,強行把蘇台德等地區割讓給德意志第三帝國。歷史上把這次會議稱為“慕尼黑陰謀”。至此,綏靖政策達到頂峰。慕尼黑協定的簽訂產生了很大的消極影響。
慕尼黑陰謀慕尼黑陰謀
德意志第三帝國更加肆無忌憚,第二年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全境,德意志第三帝國軍事和經濟實力大增,加速了侵略擴展的步伐。蘇聯對英、法兩國更加不信任,出於自己國家的安全考慮,1939年,蘇聯與德意志第三帝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由此,在與蘇聯商討了瓜分波蘭和東歐勢力範圍,得到蘇聯的中立保證之後,希特勒決定放手一搏。這一條約進一步加速了二戰的爆發。

戰爭起因

經濟危機

1929年10月,美國華爾街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市崩盤,經濟危機席捲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 1929年10月24日,美國紐約華爾街證券交易所出現拋售股票的狂潮,收盤時轉手的股票達到1300萬股,創歷史最高紀錄。隨之而來的是股票市場的崩潰和銀行的擠兌風潮,使美國經濟陷入絕境,資本主義發展史上最嚴重的一次全球性經濟危機就這樣爆發了。
1929年的華爾街1929年的華爾街

法西斯獨裁

納粹黨上台納粹黨上台
1922年10月,義大利王國國王任命墨索里尼擔任義大利王國總理,法西斯專政在義大利王國開始建立。
西方國家大蕭條所帶來的動亂,使法西斯主義惡性發展。納粹黨迅速膨脹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第一大黨。1933年1月,阿道夫·希特勒在德意志第三帝國上台,2月製造國會縱火案,3月通過《授權法》,繼之一系列法西斯法案出籠,至次年8月頒布《國家元首法》,對國家生活進行了全面改組,建立起集權統治的法西斯體制,並且加緊擴軍備戰。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起,日本走上了戰爭和法西斯化的道路。在日本以軍部為中心,從首先發動侵略戰爭著手,然後通過天皇制機構,自上而下的逐步法西斯化,以適應進一步擴大侵略戰爭。1936年,日本法西斯青年軍官發動的“二二六”兵變,使軍部實力大大加強。不久,受軍部控制的廣田弘毅上台組閣,建立軍事法西斯專政。之後,德意志第三帝國、義大利王國與日本簽訂反共產主義協定,並且干預西班牙內戰。
到1933年11月,法西斯運動遍及23個國家,半年後增至30個國家。

一戰禍因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帝國主義時代所固有的各種基本矛盾一個也未解決,而又增加了戰勝國與戰敗國的矛盾以及帝國主義戰勝國之間的矛盾。德意志第三帝國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簽訂《凡爾賽和約》的嚴酷條款懷有怨恨。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意志第三帝國總理,納粹黨掌握國家政權,阿道夫·希特勒開始秘密武裝德意志第三帝國。《凡爾賽和約》就是20年停戰的協定。
隨著帝國主義國家間經濟、政治和軍事發展不平衡的加劇,軍事實力發展較快的德、意、日三國要求重新劃分世界勢力範圍,使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尖銳起來。

國際聯盟的失敗

1920年成立的國際聯盟雖然是各國為防止武裝衝突、加強普遍和平與安全而建立國際機構的第一次嘗試,但在實踐中並沒有起到維護和平的作用。它的作用只是幫助大國重新劃分勢力範圍,鞏固了戰後世界體系。受英法兩國的操縱,它缺乏對侵略行為的有力制裁,並且由於美國的缺席,進一步削弱了它的職能。到二戰前國際聯盟已經形同虛設,無力阻止法西斯勢力的擴張。

雙方陣營

軸心國陣營

同盟國陣營

原本是法西斯軸心國陣營的義大利芬蘭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在退出了法西斯軸心國陣營後也加入了反法西斯同盟國陣營。

主要首腦

軸心國
國家人物職務政黨
納粹德國
德意志第三帝國元首兼任德意志第三帝國總理
德意志第三帝國民族社會主義工人黨(納粹黨)
義大利王國
首相
國家法西斯黨
國王
日本
日本皇室
日本首相
匈牙利
匈牙利領導人
不詳
保加利亞
保加利亞沙皇
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國王
同盟國
國家人物職務政黨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總理
統一黨
澳大利亞總理
工黨
波蘭
拉茨凱維茨
波蘭流亡政府總統
無(任總統時)
荷蘭
荷蘭女王
美國
美國第32任總統
民主黨
美國第33任總統
民主黨
英國
英國國王
英國首相
保守黨
英國首相
工黨
中華民國
中國國民黨總裁、國民政府主席兼軍事委員會委員長
蘇聯
加拿大
麥肯齊·金
加拿大總理
加拿大自由黨
自由法國
自由法國領袖/法國臨時政府總統
無(戰時)
主要僕從國與軸心國的合作國
國家人物職務政黨
自由印度
臨時領導人印度國民軍最高指揮官
印度國民大會黨
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
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總統
不詳
西班牙(中立國)
西班牙國家元首
西班牙長槍黨
維希法國
維希法國總統
芬蘭
賴提
芬蘭總統
民族進步黨
曼納海姆(加入同盟國)
芬蘭總統
偽滿洲國
偽滿洲國皇帝

主要將領

同盟國陣營
軸心國陣營
國家人物
德意志第三帝國
埃爾溫·約翰尼斯·尤根·隆美爾
弗里茨·埃里希·馮·曼斯坦因
日本帝國
義大利王國

戰爭經過

防禦階段

1939年9月1日,德軍集中強大的兵力,在大批飛機、坦克的配合下,對波蘭發動了突然襲擊。波蘭軍隊奮力抵抗,但軍隊陳舊的武器裝備和落後的戰術,根本無法抵擋德國法西斯的“閃電戰”。波蘭軍隊節節敗退,很快大片土地淪陷。英、法對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939年9月,波蘭覆亡。 蘇聯趁德軍侵入波蘭之際,開始向西擴展疆域,建立了所謂的“東方戰線”。
1940年,德國發動“閃電”攻勢(稱“白色閃電”)。4月9日攻擊丹麥和挪威,5月10日採用“曼斯坦因計畫”完成對丹麥、挪威、盧森堡、荷蘭、比利時等國的占領。同時,德軍繞過法軍重兵設防的馬其諾防線,侵入法國境內。
1940年5月,英法聯軍在法國進行敦刻爾克大撤退。英法軍隊大部分撤入英國境內,為未來的反攻保存了有生的力量。
1940年6月,德國對法國發動了總規模的進攻,義大利也趁火打劫,對法國宣戰,6月 22日,法國投降。
1940年7~10月,希特勒發出了關於入侵英國的命令(海獅計畫)。德軍對英國發動猛烈的空襲和潛艇戰。 企圖迫使英國屈服。 邱吉爾首相領導英國軍民奮起反抗,粉碎了希特勒的陰謀。德國遭到了發動侵略戰爭以來的首次失敗。
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執行“巴巴羅薩計畫”,德國軍隊以550多萬人、4000多輛坦克和近5000架飛機的強大兵力,分為三路,突然向蘇聯發動全面的進攻,蘇德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蘇聯軍隊猝不及防,節節失利,蘇聯大片領土淪陷,蘇聯軍隊和武器裝備也損失慘重。
1941年9月6日,德軍進攻莫斯科,蘇聯軍隊在斯大 林的 領 導 下 奮 力 抵 抗 ,粉碎了德國軍隊迅速占領莫斯科的企圖。1942年初,蘇軍展開反擊,殲滅德國軍隊50萬人,德軍在莫斯科保衛戰的失敗,打破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1941年10月,就在希特勒侵略歐洲之際,日本法西斯進一步向東南亞擴 展,企圖建立亞洲、太平洋地區的霸權。日本的政策嚴重損害了美、英兩國的利益,美國不得不做出反應,限制乃至禁止向日本出口鋼鐵、石油等戰略物資,凍結日本在美國的資產,增加對中國的援助,英國等國也同樣採取了相應的措施,這對戰略物資依賴進口的日本是一個嚴重的打擊。日本軍部決定趁美國戰爭尚未準備就緒,發動突然襲擊,取得戰爭主動權。
1941年11月,德國軍隊已經占領蘇聯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控制了蘇聯大約40%的人口以及大部分的工業區。
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海空軍突然襲擊美國在太平洋上的軍事基地珍珠港,以微小的代價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同時,日軍還在東南亞各地對英美兩國發動大規模的進攻,直到第二年春天,日軍侵占了東南亞的廣大地區和太平洋上的許多島嶼。 次日下午,德意日同時對美國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擴升到最大規模。

轉折階段

1941年12月,在日本突然襲擊美國珍珠港之前,由於法西斯勢力不斷壯大,美國出於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考慮逐漸改變了“中立”態度。並且加強對英國、蘇聯等各國的援助。
1941年8月,羅斯福和邱吉爾在大西洋一艘軍艦上會晤,並發表聯合宣言《大西洋憲章》 。倡導自由、和平,反對侵略。同時,美英也開始對蘇聯提供一些援助。
1942年1月1日,中國、蘇聯、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比利時、加拿大、哥斯大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等26國在華盛頓發表《聯合國家共同宣言》,表示贊成《大西洋憲章》,並決心共同打敗德、日、意法西斯的侵略,不到侵略國 無條件投降,決不和敵國單獨議和。《聯合國家宣言》標誌著反法西斯陣線的最終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強反法西斯國家的力量,鼓舞了全世界各國人民對法西斯的鬥爭,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進程。
1942年6月,日本軍部為了徹底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進攻美軍駐守的中途島。美軍掌握了日軍的作戰計畫,以一艘航空母艦的代價摧毀日本四艘航空母艦,取得了中途島海戰的勝利,從而使太平洋戰場的形勢發生轉折,日軍被迫由進攻轉變為防禦,美軍則由防禦轉變為進攻。
在蘇德戰場,莫斯科戰役之後,受到重大損失的德國軍隊無力再發動大規模全面攻勢。希特勒決定集中兵力,進攻蘇聯戰略要地史達林格勒,以便奪取蘇聯南方重要糧食、石油產區,進而包抄莫斯科。
1942年7月17日,德國軍隊集中150多萬兵力和大批飛機、坦克,對蘇聯進行南北夾擊,向史達林格勒發動猛烈進攻,史達林格勒戰役爆發;駐守在史達林格勒的蘇聯軍隊拚死反抗,使德國軍隊始終未能完全占領這座城市,反而消耗了德國軍隊大量的有生力量。 蘇軍集中兵力,對德國軍隊發動大規模的反攻,分割包圍了史達林格勒附近的德軍主力;到1943年2月蘇軍取得史達林格勒戰役的勝利。從此,蘇軍開始轉入戰略反攻階段,史達林格勒戰役不僅改變了蘇德戰場的形勢,更推動了整個戰爭形勢的轉變,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後, 1943年7月德軍發動庫爾斯克戰役企圖奪回戰場主動權,但沒有成功。
在北非戰場,1942年夏天,德意軍隊近逼阿拉曼,開羅告急。1942年1月,英國軍隊在阿拉曼一帶發動反攻,德意軍隊損失慘重,倉皇西逃,北非戰場形勢發生了重大的轉變。1943年4月,北非德意軍隊投降。1943年7月,美英軍隊在義大利的西西里島登入,義大利發生政變,墨索里尼政府垮台,9月,義大利投降,法西斯軸心國集團開始瓦解。

反攻階段

1943年11月22~26日,中美英三國首腦蔣介石、羅斯福、邱吉爾及其隨從人員在埃及首都開羅會晤,簽署了《開羅宣言》。聲明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將堅持對日本作戰,直到日本法西斯無條件投降,明確規定日本侵占的包括東北三省、台灣、澎湖列島在內的中國領土必須歸還給中國。
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蘇、美、英三國首腦史達林、羅斯福、邱吉爾等人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會議,通過了三國首腦在對德國作戰中一致行動和戰後合作的宣言。 會議決定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代號“ 霸王計畫”以儘快打敗納粹德國。
1944年6月6日,280萬美英等同盟國軍隊在法國諾曼第登入,開闢了歐洲第二戰場。蘇軍也在東線對德軍發動更加猛烈的進攻。從此盟軍開始兩面夾擊德軍,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8月,盟軍進入巴黎,法國光復。
1945年2月,美國、英國、蘇聯三國首腦羅斯福、邱吉爾、史達林為了加快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解決戰後的重大問題,在蘇聯召開雅爾達會議。會議的主要內容有:徹底消滅德國軍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懲辦戰犯,實現戰後民主化,準備在戰後成立聯合國,蘇聯在歐戰結束三月內參加對日作戰等等。
1945年4月,美蘇軍隊在易北河會師。同時,蘇軍猛攻柏林。最終,以損失了40餘萬人的代價攻克柏林。

結束階段

1945年4月12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因突發腦溢血逝世,時任副總統杜魯門接替總統職位。
1945年4月30日,蘇軍攻占柏林,希特勒在總理府地下室自殺身亡。
1945年5月8日,在太平洋戰場,美軍展開猛烈的進攻,向日本本土步步逼近。中國等國家的抗日武裝也在亞洲各地展開了反攻。
1945年5月9日,德國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精神,規定該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成為確定戰後東北亞秩序的基礎性檔案。
1945年8月6日,美國投擲代號為“小男孩”的核子彈轟炸日本廣島。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蘇軍圍殲了中國東北的日本軍隊-關東軍,同時,中國的抗日武裝向日軍發動全面進攻。
1945年8月9日,美國投擲代號為“胖子”的核子彈轟炸日本長崎。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國戰艦“密蘇里”號的甲板上籤署無條件投降書。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主要戰場

戰爭傷亡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直接死於戰爭及與戰爭相關原因(如因戰爭導致的災害、饑饉、缺醫少藥、傳染病蔓延、徵兵、徵募勞工、屠殺等)的人約為7000萬(歐非戰場約占2\3,歐非戰場死亡人員中的1\3是死於納粹集中營或是被納粹集體屠殺、虐殺的,占二戰中遭交戰各方刻意屠殺、虐殺的平民及戰俘總數的80%以上)。
在這7000萬人中蘇聯占2660萬(1941年-1945年,軍人占35%,蘇聯方面因戰爭造成的傷病人數也是及其巨大的,僅在冊軍人的傷病累計數便高達1830多萬人次),中國約占1800萬人(1937年-1945年,其中軍人約占15%,另外因戰爭造成的傷病者累計約1600萬人次,因此傷亡累計約為3500萬人)。
7000萬人按死因可分為三類:一是死亡的軍人;二是死於屠殺虐殺的平民及戰俘;三是死於戰爭相關原因的人員。
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軍人死亡人數合計約有1800多萬(不含死亡的俘虜);死於交戰各方刻意殺戮的平民和戰俘大概也有1800多萬(其中80%以上死於納粹德意志第三帝國之手);而死於戰爭相關原因如因戰爭導致的災害、饑饉、缺醫少藥、傳染病蔓延、徵兵、徵募勞工等的人數則在1500-3000多萬(這個主觀性比較強,看所在國怎么劃定相關原因的範圍了,中華民國和蘇聯等國後來都大幅調增了各自的死亡人數,正因如此二戰死亡人數便有了5000~7000萬的變化)。比如中華民國所列的傷亡數為3500萬,其中死亡占1800萬,而在這死亡的1800萬人中屬於前兩類死因的人數大概占20%,蘇聯前兩類的死亡人數則要占到死亡總數的一半以上,中華民國死亡的1800萬人中還包括了諸如1942年河南大旱引發饑荒而死亡的300多萬人以及其他非淪陷區各種原因的非正常死亡,因為戰爭導致救援無力災情擴大,把這些死亡列入也是合理的。而抗戰勝利後不久中華民國所公布的死亡人數為800多萬,統計標準有所變化。
軍隊在戰爭中的損失(減員)一般由死亡、傷病、被俘、失蹤等幾部分構成,而軍人的死亡又包括陣亡、因傷致死、其它原因致死等成分。以蘇軍在蘇德戰爭中的損失為例:蘇軍損失累計為2959.3萬。其中死亡為681.7萬(陣亡占76%,因傷致死占16%,因病、事故等死亡占8%),被俘或失蹤為445.6萬,傷病累計為1832萬人次(受傷占82.9%,因病減員占16.6%,凍傷占0.5%)。另外,軍隊所處的戰爭態勢不同,其損失的構成便有極大差別,以蘇德戰爭期間的蘇軍為例,蘇軍的歷年月均損失為:1941年71萬,1942年61.4萬,1943年65.5萬,1944年57.3萬,1945年70萬,相差並不太大,損失最慘的1941年與損失最輕微的1944年之比不過為1.24倍,但其歷年損失中死、傷、俘構成比例卻有天壤之別,其1941年死亡及被俘失蹤人員月平均為49.6萬,1942年為27.1萬,1943年19.2萬,1944年14.7萬,1945年18.6萬,其高低之差達3.37倍以上。一般來說,處於進攻的一方其傷員所占比例較大,而敗退的一方,由於其傷員無法及時撤出,或最終成為俘虜,或因得不到有效醫治而死亡,因此敗退的一方其損失中死亡、被俘人員所占的比例一般都較大,其中又尤以被合圍的部隊最為典型,如被合圍在史達林格勒的28萬德軍,除了3萬多傷員空運出圍外,剩下的就非死即俘了。日本在太平洋戰場所遇也有類與此,一個個的島嶼成了已喪失制海權的日軍的死亡陷阱,死亡成了絕大部分守島日軍的歸宿。
第二次世界大戰軍隊傷亡列表
國家死亡人數
澳大利亞
23,400
加拿大
37,500
中國
2,050,000
南非
6,840
紐西蘭
10,000
(從1943年起)
17,500
法國和解放法國隊伍
210,000
美國
292,000
英國
264,000
13,700,000
巴西
943
資料來源:
受襲擊國家傷亡人數
阿爾巴尼亞
20,000
比利時
12,000
保加利亞(從1944年起)
1,000
捷克斯洛伐克
46,000
丹麥
1,800
芬蘭
82,000
衣索比亞
5,000
希臘
88,300
印度
24,300
盧森堡
4,000
菲律賓
27,000
挪威
3,000
荷蘭
7,900
波蘭
123,000
南斯拉夫
300,000
羅馬尼亞(從1944年起)
5,000
蒙古
3,000
資料來源:
軸心國傷亡人數
保加利亞(到1944年)
9,000
(包括德意志第三帝國軍隊中的奧地利人和蘇台德德意志人)
3,500,000以上
匈牙利
200,000
(至1943年)
60,000
日本
1,850,000以上
羅馬尼亞(至1944年)
290,000
資料來源:
平民傷亡人數
國家平民傷亡人數
阿爾巴尼亞
10,000
奧地利
125,000
比利時
76,000
保加利亞
10,000
中國
17,000,000以上
捷克斯洛伐克
294,000
丹麥
2,000
衣索比亞
5,000
芬蘭
2,000
法國
350,000
1,600,000
二戰後驅除出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德意志第三帝國人
2,000,000
希臘
325,000
匈牙利
290,000
印度
25,000
153,000
羅馬尼亞
200,000
波蘭
5,680,000
菲律賓
91,000
挪威
7,000
荷蘭
200,000
南斯拉夫
1,200,000
美國
6,000
英國
92,700
7,000,000
蘇聯
17,400,000以上
日本
672,000
資料來源:
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死亡人數高達5500萬,軍人占3200萬;約有3500萬人負傷;4500萬人被捕或放逐。

戰後影響

成立聯合國

成立聯合國成立聯合國
二戰中,反法西斯同盟,蘇、美、英、法、中五國通過大西洋會晤、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雅爾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敦巴頓橡樹園會議等一系列國際會議就維護戰後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經濟發展,搭成了一系列協定和諒解,確立了維護戰後世界秩序的國際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戰促成了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國際制度的創建,根據雅爾達會議協定,1945年10月24日發起成立了聯合國,中、美、蘇、英、法則成為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1948年以來,安理會共授權進行了60餘項維和行動。聯合國先後組織制定了從不擴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等數百個國際條約。
在戰後初期新建立起來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關稅及貿易組織等國際經濟組織,成為戰後國際體系中占主導地位的國際經濟組織。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現代國際法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根據“關於告發及懲處歐洲各軸心國家主要戰犯”的倫敦協定和《歐洲國際軍事法庭憲章》,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從1945年開始對法西斯德國主要戰犯進行了國際審判。而根據《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由中、蘇、美、英等11國代表組成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從1946年開始在日本東京對日本法西斯戰犯進行了審判。《歐洲國際軍事法庭憲章》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及其司法實踐,對戰爭法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國際法院於1946年在海牙設立。

民族獨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鼓舞下,亞非拉地區掀起了爭取民族解放鬥爭的高潮。首先,在亞洲的東部,中國、越南、朝鮮革命的勝利,推動了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50年代中期,民族解放運動擴展到中東、北非 。50年代中期到 60年代以來,民族解放運動的中心在非洲,到80年代初除南非種族主義政權外,非洲國家幾乎都取得獨立。拉丁美洲戰後民族運動也在深入發展,其中1959年的古巴革命勝利,影響尤為重要。60年代以來, 亞非拉總共有104個民族獨立國家,其中新獨立國家達69個。這一系列鬥爭的勝利摧毀了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結束了幾百年的殖民統治,深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歷史進入了一個新時期。民族獨立國家的普遍出現為開發中國家走上世界舞台奠定了基礎 。
戰後世界政治的一個重大變化是民族獨立運動的興起和發展,而第三世界的崛起就是民族獨立運動高漲和發展的集中表現。1955年亞非會議的召開,1961年不結盟運動的誕生及隨後七十七國集團的形成是第三世界崛起的三大標誌。其中1959年古巴革命的勝利,60年代印度支那三國人民抗美救國鬥爭,70年代拉美國家發起爭取200海裏海洋權的鬥爭,還有開發中國家在聯合國的鬥爭為爭取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鬥爭震動了當時的世界,極大地衝擊了兩極格局,推動著多極化趨勢的發展。

兩極陣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極大地改變了世界範圍的力量對比,徹底打破了數世紀以來形成的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促使世界歷史從一個歐洲列強主宰的時代,逐步過渡到一個兩極格局的時代。戰後以雅爾達體系為基礎形成了以美蘇兩大國為首的、從兩大陣營的對峙到兩極對抗的世界政治格局。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20世紀90年代初才發生了改變。
194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宣布向希臘、土耳其提供4億美元的援助,並派遣美國軍事人員 。標誌著戰後美國等西方國家執行 “冷戰” 政策和東西方之間特別是美蘇之間冷戰的開始。1949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等國成立 “北大西洋公約” 組織。1955年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成立 “華沙條約” 組織。這兩大組織的建立,由此形成了以美蘇為首的帝國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長期對立的局面。
美蘇在戰後分別以“世界憲兵”和“世界革命中心”的特殊地位自居,使大批國家處於不平等的依附地位。後來 ,被控制的“盟國”和“兄弟國家”情況雖有較大變化。但也未能完全擺脫受制境況。

科技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大戰期間,為了戰爭的需要,各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並且發展相應的科學技術,製造新式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這些用於製造作戰武器的科學技術為和平事業服務,推動了人類歷史文明的進步。
第二次世界大戰作為機械化時代特有的典型戰爭形態,其軍事上的成功與失敗和戰爭的進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以內燃機技術為核心的科學技術群與作戰理論、戰術的結合程度。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兩類新興技術的悄然發展,決定了機械化戰爭的來臨。一類是飛機、坦克、大型艦船製造技術,另一類是電子通信技術。坦克和飛機廣泛密集的使用,使美英和蘇聯採用了新的作戰理論和戰術,美英開始形成空中火力支援地面、密集使用機動兵器的戰役理論和戰術,蘇軍則重新恢復了大縱深作戰理論。
在戰爭開始向有利於反法西斯聯盟轉化的同時,三大新技術的發展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和保障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電子技術群的發展。雷達、聲納及其它電子通訊器材的改進與套用,飛彈技術群的出現、火箭推進技術的發展、核技術的誕生。

戰爭評價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正義的反法西斯戰爭,由德意志第三帝國、義大利王國、日本法西斯挑起的,它給整個人類造成了極大的災難。作為對戰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德日兩國能否對戰爭進行深刻的反省,是它能否為深受戰爭之苦的世界人民所寬恕,並從而成為政治大國的重要條件。當歐洲國家決心翻過60年前那一頁黑暗歷史時,歷史問題卻仍然深深困擾著亞洲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日在對待歷史這一問題上採取了截然不同的態度:德國建立了反省戰爭的系統機制,對戰爭進行了徹底的反省;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卻百般抵賴,自戰爭結束以來竭力否認其對外戰爭的侵略性質,歪曲給被侵略國及其人民造成的慘重災難的歷史事實。
尤其是近幾年來,美化其對外戰爭,為其對外戰爭侵略翻案的議論甚囂塵上,日本首相、內閣官員及參眾兩院議員,下至數目眾多的民間組織、民間團體乃至個人,掀起了這場美化侵略戰爭的運動,日本這一舉動引起了社會尤其是深受日本侵略之苦的亞洲各國的警覺和強烈的反對。
第二次世界大戰深刻地改變了人類歷史。其影響廣泛地涉及到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和科技各個層面。以軍事科技的發展為中介,人類的智慧與自然界的能量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被極大地釋放出來,戰爭的破壞力空前增大、戰爭手段空前增多、戰爭樣式空前豐富、戰爭空間空前廣闊。人類的戰爭活動由此由盲目走向自覺、由浮躁走向理智、由幼稚走向成熟,進入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