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重慶市南岸區轄街道。位於區境西南部,長江南岸。面積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3193人(2010年六普)。轄13個社區。重慶長江大橋與渝中區相連。是川黔公路、南坪至彈子石等公路的起點。
沿革
街道因地處南坪而得名。1950年成立南坪公安派出所,1954年成立南坪街道。1958年併入海棠溪街道,1960年成立海棠溪街道公社。1963年撤銷公社,恢復海棠溪、南坪2個街道。1966年南坪街道更名為工農街街道,1972年復名南坪街道。1996年,面積3.6平方千米,人口5.4萬人,轄五一村、七一村、紅工村、瑪瑙溪、黃桷渡、後堡、後堡西、後堡東、南坪正街、南坪新街、南坪東路、南坪村、響水路、萬壽路、珊瑚村、吉星、高照、三陽、年豐、開泰20個居委會。2006年,轄黃桷渡、陽光、南坪東路、響水路、正街、後堡、瑪瑙溪、珊瑚村、南坪西路、南坪南路、金紫街11個社區。2012年設立星光社區。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500108003:~001 111黃桷渡社區 ~002 111陽光社區 ~003 111南坪東路社區 ~004 111響水路社區 ~005 111正街社區 ~006 111後堡社區 ~007 111瑪瑙社區 ~008 111珊瑚社區 ~009 111南坪西路社區 ~010 111南城社區 ~011 111金紫街社區 ~012 111東興路社區 ~013 111星光社區
街道概況
重慶長江大橋與渝中區相連。是川黔公路、南坪至彈子石等公路的起點。1954年建立南坪街道。
1997年,面積3.6平方千米,人口5.4萬,轄五一村、七一村、紅工村、瑪瑙溪、黃桷渡、後堡、後堡西、後堡東、南坪正街、南坪新街、南坪東路、南坪村、響水路、萬壽路、珊瑚村、吉星、高照、三陽、年豐、開泰20個居委會。
南坪街道圍繞“國家中心城市的視窗,全國宜居環境的典範”主題,突出“民生社區、文明社區、宜居社區、和諧社區”建設目標,以民生工程和城市管理為重點,以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結構為出發點,努力打造“潔淨之城、宜居之都、首善之區、民生之街”的街道品牌。
街道先後被評為全國和諧鄰里建設示範街道、全國“殘疾人之家”、全國第二次經濟普查先進單位、全國計畫生育協會先進單位、重慶市先進基層黨組織、重慶市紀檢監察系統先進集體、“重慶市建設和諧社區工作示範街道”、重慶市文明街道、重慶市文明單位、重慶市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重慶市充分就業示範街道、重慶市市容整潔示範街道等榮譽稱號。連續三年在年度考核中被評為全區特優單位。
街道黨建
南坪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堅持以“圍繞民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民生”為工作目標,最佳化服務質量,改善工作方法,創新機制體制,深化成果特色,對民眾建立真感情,大力開展民生相關的黨性實踐活動,辦理了一件又一件具體事,使民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增強了對黨和政府的支持擁護。
街道以黨員服務中心為依託,構建了巧手聯盟、社區教育、中介服務、“高知”翻譯、專業服務等五大為民服務平台,推動了社區產業扶貧、文化濟困,探索了一條富有特色的社區服務產業化之路。紮實開展了結窮親、大下訪、三項制度、三進三同及四個一等黨內實踐活動。
街道、社區幹部總計結窮親171戶,走訪居民24525戶,收集民眾意見建議1409件。街道機關幹部在長生橋鎮樂天村承包7.2畝責任田種了一塊老鄉地;捐資4萬餘元幫助樂天村村民修築了3公里的公路,為村辦公室配置了2台空調,做了一件貼心事;建立“心連心特別困難專項救助資金”,籌集資金近百萬元,用於幫扶轄區因病致貧、因貧缺醫、因貧失學、老無所靠的困難民眾;街道每一位幹部職工都撰寫了一篇為民辦事的真情文,以理論調研文章的形式認真分析自己的問題和不足,從而深入思考更好為民生服務的方法。
社會服務
街道高度關注民生,堅持以民眾利益為重,把民眾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困難,結合市區“民生十條”和自身實際情況,著力抓好九件民生實事。
一是建立“心連心特別困難專項救助資金”,籌集資金近百萬元,已發放救助70多萬元,惠及4000多人,深受困難民眾歡迎,被《人民日報》等國家級、省級媒體宣傳報導。當前街道正致力於研究探索“心連心特別困難群體救助資金”長效運行機制,使專項救助資金不斷擴大救助覆蓋面、提高救助標準並持續運行發展。
二是打造微型企業孵化基地,將基地擴大到近5000平方米,吸引了80家微企入駐,提供就業崗位近500個。被評為重慶市“青年就業基地”、“科技創新基地”及“勞動創業基地”,接待了中央團委、中亞五國青年考察團等國內外人士參觀訪問。街道將把基地打造成全市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微企孵化基地,使其成為縮差共富的平台,創業再就業最有效的載體,爭創市級創業帶動就業孵化基地和首批科技型孵化器,力爭兩年後實現年總產值2億元以上,稅收1000萬元以上。
三是創建成為市級充分就業示範街道,動態消除了轄區“零就業家庭”。全年開發公益性崗位416個,就業再就業575人,發放小額貸款634萬元。
四是新建2145平方米愛心市場並規範運行。
五是探索老年服務新模式,建立了夕陽紅老年會所。
六是新建了兩個社區公園。
七是啟動轄區普惠性幼稚園建設。
八是新建和完善了10個社區文化室。九是推進社區衛生服務站全面達標。
社會管理
街道成功創建全市第一個市容環境整潔示範街道。以關注民生為導向,舉全街之力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居住區環境整治活動。重點整治了後堡社區、正街社區、南路社區、東路新華小區等老舊居住區,為45條背街、33個居民樓棟清掃衛生死角、清運暴露垃圾,整治房屋立面52萬平方米,製作安裝雨棚15000米,修補及新鋪設人行道43850平方米,修繕各類井蓋93個,清掏化糞池303個,整修下水管網4850米,新建星級公廁一座,維護翻新公廁垃圾站5座,製作便民張貼欄120塊,添設便民座椅310把和晾衣架220個,添置文體設施20餘處,修建社區公園2個共28000平方米,補栽苗木11500平方米,種植大樹2000餘棵等,圓滿完成“淨化、綠化、黑化、靚化、人性化”的工作目標,使轄區環境衛生乾淨整潔,舒適靚麗,堪為典範。
同時對散居民樓棟實行規範化自治式物業管理,催生了以“民生導航,建管並重,潔淨宜居,和諧融洽”為主要內容的民眾工作模式,市委薄書記到後堡視察後,非常滿意,命名為“後堡模式”,極大改善了轄區的軟環境,打造出“潔淨之城、靚麗之都、首善之區”的宜居街道形象。2011年被授予全市首個“市容整潔示範街道”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