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腔

崑腔

崑腔也叫作崑曲、崑山腔。戲曲聲腔之一,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崑曲的表演,也有它獨特的體系、風格,它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而和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崑腔
  • 外文名:Kun Opera
  • 別名:崑曲、崑山腔
  • 地理標誌:蘇南、上海、浙江、北京、江西等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 非遺級別:世界級
  • 批准時間:2006
  • 申報地區:中國藝術研究院,江蘇,浙江等
  • 遺產編號:Ⅳ-1
  • 發源地江蘇省蘇州市崑山
崑曲,又名崑山腔崑劇,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戲曲聲腔之一,元代在江蘇崑山產生。明代至清中葉以前非常流行,對於多劇種的形成和發展都有影響。也叫崑曲、崑山腔。
淵源與發展元代後期,南戲流經江蘇崑山一帶,與當地語音和音樂相結合,經崑山音樂家顧堅的歌唱和改進,推動了他的發展,至明初遂有崑山腔之稱。明嘉靖十年至二十年間,居住在太倉的魏良輔總結北曲演唱的藝術成就,吸取海鹽、弋陽等腔的長處,對崑腔加以改革,總結出一系列唱曲理論,從而建立了委婉細膩、流利悠遠,號稱“水磨調”的崑腔歌唱體系。這時的崑腔也只是清唱,閒雅整肅、清俊溫潤。
之後,崑山人梁辰魚,繼承魏良輔的成就,對崑腔作進一步的研究和改革。隆慶末年,他編寫了第一部崑腔傳奇《浣紗記》。這部傳奇的上演,擴大了崑腔的影響,文人學士,爭用崑腔創作傳奇,習崑腔者日益增多。於是,崑腔遂與餘姚腔海鹽腔弋陽腔並稱為明代四大聲腔。萬曆末,崑腔傳入北京,成為全國性劇種,稱為“官腔”。
從明天啟初到清康熙末,是崑曲蓬勃興盛的時期。劇作家的新作品不斷出現,表演藝術日趨成熟,行當分工越來越細緻。從演出形式看,由演出全本傳奇,變為演出折子戲。折子戲的演出既刪除了軟散的場子,又選出劇中的一些精彩的段落加以充實、豐富,使之成為可以獨立演出的短劇。
折子戲以其生動的內容,細緻的表演,多樣的藝術風格彌補了當時劇本的冗長、拖沓、雷同的缺陷,給崑曲演出帶來生動活潑的局面。出現了一批生、旦、淨、醜本行為主的應工戲,是觀眾百看不厭的精品。
由於崑曲格律嚴格,文辭古奧典雅,使她逐漸脫離了世俗社會。到乾隆末年,在北方崑曲的優勢地位已經讓位給後來興起的花部亂彈了。
清唱活動
明代的士大夫除了觀看崑曲演出外,自己也舉行崑曲的清唱活動。在民間崑曲的清唱也很盛行,明末清國中秋之夜在虎丘例有清唱聚會。晚清,崑曲日趨衰微,但是清曲家結社習曲之風仍在蘇、滬、京等地流行,曲社往往聘請崑曲演員或著名笛師作“拍先”。曲社聚會時除坐唱不化妝外,其他唱白諧諢、鼓點鑼段均與登台演出無甚區別。
演員與戲班
崑曲的演員主要來自:民間戲班職業藝人、士大夫蓄養的家班和業餘的“串客”三個方面。萬曆時期,就有了著名演員蔣六、宇四等,著名的崑曲戲班有南京的沈周班,士大夫蓄養的家班有申時行、張岱等。明末清初,士大夫蓄養家班成風,著名的有阮大鋮家班、長洲尤桐家班等。著名戲班有北京的聚和、三也、可娛,南京的興化。蘇州的寒香、凝碧等。道鹹以來,著名的昆班有大章、大雅、全福、鴻福等。著名演員有周鳳林、姜善珍等。本世紀初,堅持演出崑曲的有梅蘭芳、韓世昌、俞振飛等人。1921年創辦的崑劇傳習所培養了施傳鎮、顧傳介、周傳瑛、朱傳茗、沈傳芷、王傳淞、華傳浩等一批名演員。
崑曲劇目
崑曲劇目總計保留了來源於南戲、傳奇作品和少量元雜劇的400多出折子戲。現存輯錄折子戲的曲譜有《納書楹曲譜》、《遏雲閣曲譜》、《六也曲譜》、《崑曲大全》、《集成曲譜》、《粟廬曲譜》等。《審音鑑古錄》是較早的身段譜。演出較多的有100多出,如《浣紗記—寄子》、《寶劍記—夜奔》、《鳴鳳記—吃茶、寫本》、《牡丹亭—鬧學、遊園、驚夢、尋夢、拾畫、叫畫》《玉簪記—琴挑、秋江》、《漁家樂—藏舟、刺梁》、《長生殿—定情、酒樓、絮閣、驚變、哭像、聞鈴、彈詞》。
特徵與風格
崑山腔融合北曲與弋陽腔、海鹽腔等南曲諸腔於一爐,並加以提煉,其音樂上的藝術成就是史無前例的。在節奏上,除了通常的一板三眼、一板一眼外,又出現了贈板,使音樂布局的空間增大,變化增多,其纏綿婉轉、柔曼悠遠的特點也愈加突出。在演唱技巧上,注重聲音的控制,節奏速度的徐疾以及咬字發音,並有“豁”、“疊”、“擻”、“嚯”等腔法的區分以及各類角色的性格唱法。音樂伴奏也頗為齊全,管樂有:笛、簫、嗩吶等,弦樂有:琵琶、三弦、月琴等,打擊樂有:鼓板、大鑼、小鑼、鐋鑼、雲鑼、小鈸、堂鼓等。由於以聲若遊絲的笛為主要伴奏樂器,加上贈板的廣泛使用,字分頭、腹、尾的吐字方式,以及它本身受吳中民歌的影響而具有的“流麗悠遠”的特色,使崑腔音樂以“婉麗嫵媚、一唱三嘆”著稱。
崑曲的表演,是一種歌、舞、介、白各種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綜合藝術。通過長期的藝術實踐,形成了載歌載舞的表現形式。其舞蹈身段大體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說話時的輔助姿態和由手勢發展起來的著重寫意的舞蹈;一種是配合唱詞的抒情舞蹈。在念白上,主要以中州韻白為主,丑角還有一種基於吳方言的地方白,如蘇白、
揚州白等。崑曲的角色行當也劃分得十分細緻:老生分外、末、副末;小生分官生、巾生、雉尾生、鞋皮生等;旦角分正旦、刺殺旦、五旦、六旦、老旦等;淨醜分大面、白面、二面、小面等。各個行當都在表演上形成自己的一套程式和技巧,這些程式化的動作語言在刻畫人物性格、表達人物心理狀態、渲染戲劇性和增強感染力方面,形成了崑曲完整而獨特的表演體系。
崑曲的音樂、表演技巧對現代全國大部分聲腔劇種都有深刻的影響。如:京劇、越劇的表演就受到崑曲的很大影響。京劇的各類角色的性格唱法,也是在崑曲奠定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此外,京劇、川劇婺劇桂劇湘劇祁劇贛劇等劇種中仍然保留著崑曲的部分劇目、聲腔和曲牌。
崑腔劇目雖然大多與蘇崑相同,但婺劇往往以有頭有尾的正本大戲、武戲、做工戲為主。它以“麒、鐵、倒、翻”(即《麒麟閣》、《鐵冠圖》、《倒精忠》、《翻天印》)為“娘戲”(即常演的基本戲),其中大戲除少數幾本文戲如《摘桂記》、《風箏誤》、《翡翠園》、《荊釵記》等外,大多是武戲,如出自《西遊記》的《火焰山》、《九曲珠》《通天河》《無底洞》;出自《封神傳》的《鹿台》《興周圖》和《翻天印》;以及《飛龍傳》(演趙匡胤故事)、《金棋盤》(演樊梨花故事)、《取金刀》(演楊家將故事)和出自《三國演義》的《三闖》、《敗惇》、《負荊》、《訓子》、《刀會》、《蘆花盪》等。婺劇崑腔有些折子戲,只作“開台戲”演出,計有《繡褥記》的《教歌.剔目》,《鳴鳳記》的《寫本.斬楊》,《獅吼記》的《梳妝.跪池》,《一捧雪》的《搜杯.斬莫》,《南柯夢》的《花報.瑤台》,《幽閨記》的《上山》、《大話》,《浣紗記》的《採蓮》,《虎囊彈》的《山亭》,《目連傳》的《思凡》、《啞背瘋》等。建國後經過整理演出的劇目有《火焰山》《飛龍傳》的《珠寶行》、《打郎屠》和雪裡梅(《啞背瘋》)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