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古城

常德古城

常德乃湘西北重鎮,歷史名城。《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載:漢置臨沅縣,先後有臨沅、監沅、武陵、嵩州、朗州、鼎州、常德等名稱;歷為縣治及郡、州、府、路、行署駐所。據考證,始稱常德在宋朝。北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在鼎州設常德軍,後昇州為常德府。此名取材於《老子》“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和西漢毛氏《詩·常武》序“有常德以立武事,因以為戒焉。”其義為上行德政,下安本分,謂之常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常德古城
  • 地點:湘西北重鎮
  • 形成:元代
  • 人口:多於1026042人
形成,古城始建考,常德古城故址,

形成

常德古城
周新國先生的《武陵藏珍》,常德古城的基本布局和規模形成於元代。《元史·地理志》記載,至元元年(1330),常德路人口達1026042人,比北宋崇寧年間鼎州人口(130865人)多了7倍。這其中,常德城區人口大量增加。常德路郡守納粼不花主持築土城將常德城擴建。由於工程浩大,一時未能完成,後來蔣大不花繼續主持,才最後完工。明代,在元代擴建的土城基礎上,開始將其改建成磚城。《武陵縣誌》卷八《城池》載:“元至順三年納粼不花築土城。明太祖取常德路,總管胡汝即舊城修之。洪武六年(1373),衛指揮孫德辟舊基,壘磚石,覆串樓,作六門,浚濠池,而制始備。”

古城始建考

常德古城始建於何時?一說為漢代,另一說為春秋戰國時期。十幾年前,常德市改造老城區,拉通武陵大道南路。在老城區中心,即武陵大道與人民中路交匯處(原興街口所在地),為修地下人防工程(即如今地下商場),挖了一個長50米、寬40米、深8米的坑。在考古學上這相當於一個大探方。從這個坑的出土物中,可以明顯看出常德地下有三個文化堆積層:
第一文化層(上層):器物以磚瓦和碗、碟為主,雜以少量杯、瓶、壇、罐、素三彩瓷俑。碗、盤內印有花紋和文字圖案,如盛開的蓮花、蝴蝶、龍紋和幾何圖形等。文字印紋有“壽”“拱”“福”及紀年款大明成化年造,大清同治年制,光緒年制等。
第二文化層(中層):有開元通寶崇寧通寶錢、雙鳳紋銅鏡及陶瓷器。器形有雞腿壇、瓷罐、瓜棱壺、兔毫盞、碗、碟、瓷人頭哨等。其中相當一部分為常德斗姆湖窯產品。從出土物看,其年代大致相當於唐宋元之際。
第三文化層(下層)出土物有:(一)陶罐。口部微侈,平沿外折、圓折肩、圜底為凹。從頸至腹部飾6道凹弦紋、繩紋。鼓腹、泥質灰陶,火候尚高,口徑10.5,腹徑24,高20厘米。此陶罐與湖南漵浦戰國楚墓出土陶罐形制相同。(二)陶豆。泥質灰陶,火候高,細長柄,盤已殘。形制與長沙市白泥塘5號戰國墓出土陶豆相似。(三)銅矛。骹部兩側各飾兩個半環系紐,中脊斷面呈六邊形,兩翼有血槽、骹作圓錐形。通長13.7厘米。湖南著名考古學周世榮在《湖南商周秦漢兵器研究》中,把這種類型的銅矛定為春秋戰國時期。(四)石錘。這是第三文化層中早期夾雜物。形似榔頭,兩頭稍尖,表面磨光平滑,有鈣質腐蝕,器身中間有一穿孔、孔徑2.1厘米,徑口外大內小,通長10.6、厚5.2厘米,屬於新石器時代的遺存。其年代距今約四千多年。根據地層形成的規律,下面的地層早於上面的地層(即遠古在下,近者在上),晚期地層里可以有早期的遺物。可見,這第三文化層屬於春秋戰國時期無疑。常德城就是在此基礎上堆積起來的。

常德古城故址

據史記載:從新石器時代起,就有一支古老部族,一直活動在湘西北(今常德)一帶。這支部落,史藉中統稱為“百濮”和“群蠻”。常德處於沅水下游,古代為出入滇黔必經之地。往上可通夜郎,巴蜀、滇池;往下過洞庭入大江,可達鄂渚、夏浦、九江,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因此,先民們選擇此地集中居住。《史記》和《資治通鑑》載:“秦孝公元年,河山以東強六國……,楚自漢中,南有巴、黔中。”楚人擁有“黔中”相當於戰國中期偏早。屈原《離騷》云:“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以陳辭。”詩人言“濟沅湘以南征”,當是追憶楚自文王以來對南方夷越、百濮的征伐事業。《史記》載:“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77),蜀中郡守張若伐楚,取得巫郡和江南,設為黔中郡。”《後漢書·南蠻》說:“漢興改為武陵。”可見,傳說張若伐楚,奪取“黔中”地後,在此築城是可信的。其目的是防禦楚人的反抗。這座城史稱張若城,即今常德城之故址。唐代地理名著《元和郡縣誌》卷二十《山南道·朗州》云:“張若城,在(朗)州東四十步。初,秦昭王使白起伐楚,遣張若築此城以拒楚,並統五溪。”清代常德方誌《武陵縣誌》卷八《建置·城池》云:“縣城附府,濱沅水之陰,即張若城遺址。”
據此,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周新國先生推斷:常德古城始建於戰國時期,迄今已是2290年左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