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基本定義
分類簡介
研究領域
物理學史
學科性質
基本性質
六大性質
諾貝爾獎
1901年 | 威爾姆·康拉德·倫琴(德國人) | 發現X射線 |
1902年 | 亨德瑞克·安圖恩·洛倫茲、P. 塞曼(荷蘭人) | 研究磁場對輻射的影響 |
1903年 | 安東尼·亨利·貝克勒爾(法國人) | 發現物質的放射性 |
從事鐳元素的研究 | ||
1904年 | J.W.瑞利(英國人) | 從事氣體密度的研究並發現氬元素 |
1905年 | P.E.A.雷納爾德(德國人) | 從事陰極線的研究 |
1906年 | 約瑟夫·約翰·湯姆生(英國人) | 對氣體放電理論和實驗研究作出重要貢獻 |
1907年 | A.A.麥可遜(美國人) | 發明了光學干涉儀並且藉助這些儀器進行光譜學和度量學的研究 |
1908年 | 加布里埃爾·李普曼(法國人) | 發明了彩色照相干涉法(即李普曼干涉定律) |
1909年 | 伽利爾摩·馬可尼(義大利人)、K . F. 布勞恩(德國人) | 開發了無線電通信,研究發現理查森定律 |
1910年 | 翰尼斯·迪德里克·范德華(荷蘭人) | 從事氣態和液態議程式方面的研究 |
1911年 | W.維恩(德國人) | 發現熱輻射定律 |
1912年 | N.G.達倫(瑞典人) | 發明了可以和燃點航標、浮標氣體蓄電池聯合使用的自動節裝置 |
1913年 | H·卡末林—昂內斯(荷蘭人) | 從事液體氦的超導研究 |
1914年 | 馬克斯·凡·勞厄(德國人) | 發現晶體中的X射線衍射現象 |
1915年 | 威廉·亨利·布拉格、威廉·勞倫斯·布拉格(英國人) | 藉助X射線,對晶體結構進行分析 |
1916年 未頒獎 | ||
1917年 | C.G.巴克拉(英國人) | 發現元素的次級X 輻射的特徵 |
1918年 | 馬克斯·卡爾·歐內斯特·路德維希·普朗克(德國人) | 對確立量子理論作出巨大貢獻 |
1919年 | J.斯塔克(德國人) | 發現極隧射線的都卜勒效應以及電場作用下光譜線的分裂現象 |
1920年 | C.E.紀堯姆(瑞士人) | 發現鎳鋼合金的反常現象及其在精密物理學中的重要性 |
1921年 |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美籍猶太人) | 發現了光電效應定律等 |
1922年 | 尼爾斯·亨利克·大衛·玻爾(丹麥人) | 從事原子結構和原子輻射的研究 |
1923年 | R.A.米利肯(美國人) | 從事基本電荷和光電效應的研究 |
1924年 | K.M.G.西格巴恩(瑞典人) | 發現了X 射線中的光譜線 |
1925年 | 詹姆斯·弗蘭克、G.赫茲(德國人) | 發現原子和電子的碰撞規律 |
1926年 | J.B.佩蘭(法國人) | 研究物質不連續結構和發現沉積平衡 |
1927年 | 阿瑟·霍利·康普頓(美國人) | 發現康普頓效應(也稱康普頓散射) |
C.T.R.威爾遜(英國人) | 發明了雲霧室,能顯示出電子穿過水蒸氣的徑跡 | |
1928年 | O.W 理查森(英國人) | 從事熱離子現象的研究,特別是發現理查森定律 |
1929年 | 路易斯·維克多·德布羅意(法國人) | 發現物質波 |
1930年 | C.V.拉曼(印度人) | 從事光散方面的研究,發現拉曼效應 |
1931年 未頒獎 | ||
1932年 | 維爾納·K.海森伯(德國人) | 創建了量子力學 |
1933年 (1934年未頒獎) | 埃爾溫·薛丁格(奧地利人)、P.A.M.狄拉克(英國人) | 發現原子理論新的有效形式 |
1935年 | J.查德威克(英國人) | 發現中子 |
1936年 | V.F.赫斯(奧地利人) | 發現宇宙射線 |
C.D.安德森(美國人) | 發現正電子 | |
1937年 | C.J.戴維森(美國人)、G.P.湯姆森(英國人) | 發現晶體對電子的衍射現象 |
1938年 | E.費米(義大利人) | |
1939年 (1940年~1942年未頒獎) | E.O.勞倫斯(美國人) | 發明和發展了回旋加速器並以此取得了有關人工放射性等成果 |
1943年 | O.斯特恩(美國人) | |
1944年 | I.I.拉比(美國人) | 發明了著名氣核磁共振法 |
1945年 | 沃爾夫岡·E.泡利(奧地利人) | 發現不相容原理 |
1946年 | P.W.布里奇曼(美國人) | 發明了超高壓裝置,並在高壓物理學方面取得成就 |
1947年 | E.V.阿普爾頓(英國人) | 證實了電離層的存在 |
1948年 | P.M.S.布萊克特(英國人) | 改進了威爾遜雲霧室方法,並由此導致系列發現 |
1949年 | 湯川秀樹(日本人) | 提出核子的介子理論,並預言介子的存在 |
1950年 | C.F.鮑威爾(英國人) | 開發了用以研究核破壞過程的照相乳膠記錄法並發現各種介子 |
1951年 | J.D.科克羅夫特(英國人)、E.T.S.沃爾頓(愛爾蘭人) | 通過人工加速的粒子轟擊原子,促使其產生核反應(嬗變) |
1952年 | F.布洛赫、E.M.珀塞爾(美國人) | 從事物質核磁共振現象的研究並創立原子核磁力測量法 |
1953年 | F.澤爾尼克(荷蘭人) | 發明了相襯顯微鏡 |
1954年 | 在量子力學和波函式的統計解釋及研究方面作出貢獻 | |
W. 博特(德國人) | 發明了符合計數法,用以研究原子核反應和γ射線 | |
1955年 | W.E.拉姆(美國人) | 發明了微波技術,進而研究氫原子的精細結構 |
P.庫什(美國人) | ||
1956年 | W.H.布拉頓、J.巴丁、W.B.肖克利(美國人) | 從事半導體研究並發現了電晶體效應 |
1957年 | 對宇稱定律作了深入研究 | |
1958年 | P.A.切倫科夫、I.E.塔姆、I.M.弗蘭克(俄國人) | 發現並解釋了切倫科夫效應 |
1959年 | E .G. 塞格雷、O.張伯倫(美國人) | 發現反質子 |
1960年 | D.A.格拉塞(美國人) | |
1961年 | R.霍夫斯塔特(美國人) | 利用直線加速器從事高能電子散射研究並發現核子 |
R.L.穆斯保爾(德國人) | 從事γ射線的共振吸收現象研究並發現了穆斯保爾效應 | |
1962年 | 列夫·達維多維奇·朗道(俄國人) | 開創了凝集態物質特別是液氦理論 |
1963年 | E. P.威格納(美國人) | |
M.G.邁耶(美國人)、J.H.D.延森(德國人) | 從事原子核殼層模型理論的研究 | |
1964年 | C.H.湯斯(美國人)、N.G.巴索夫、A.M.普羅霍羅夫(俄國人) | 發明微波射器和雷射器,並從事量子電子學方面的基礎研究 |
1965年 | 在量子電動力學方面進行對基本粒子物理學具有深刻影響的基礎研究 | |
1966年 | A.卡斯特勒(法國人) | 發現和開發了把光的共振和磁的共振合起來,使光束與射頻電磁發生雙共振的雙共振法 |
1967年 | H.A.貝蒂(美國人) | 以核反應理論作出貢獻,特別是發現了星球中的能源 |
1968年 | L.W.阿爾瓦雷斯(美國人) | |
1969年 | M.蓋爾曼(美國人) | 發現基本粒子的分類和相互作用 |
1970年 | L.內爾(法國人) | 從事鐵磁和反鐵磁方面的研究 |
H.阿爾文(瑞典人) | 從事磁流體力學方面的基礎研究 | |
1971年 | D.加博爾(英國人) | 發明並發展了全息攝影法 |
1972年 | J. 巴丁、L. N. 庫柏、J.R.施里弗(美國人) | 從理論上解釋了超導現象 |
1973年 | 江崎玲於奈(日本人)、I.賈埃弗(美國人) | 通過實驗發現半導體中的“隧道效應”和超導物質 |
B.D.約瑟夫森(英國人) | 發現超導電流通過隧道阻擋層的約瑟夫森效應 | |
1974年 | M.賴爾、A.赫威斯(英國人) | 從事射電天文學方面的開拓性研究 |
1975年 | A.N. 玻爾、B.R.莫特爾森(丹麥人)、J.雷恩沃特(美國人) | 從事原子核內部結構方面的研究 |
1976年 | 發現很重的中性介子–J /φ粒子 | |
1977年 | 從事磁性和無序系統電子結構的基礎研究 | |
1978年 | P.卡爾察(俄國人) | 從事低溫學方面的研究 |
A.A.彭齊亞斯、R.W.威爾遜(美國人) | 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 |
1979年 | 預言存在弱中性流,並對基本粒子之間的弱作用和電磁作用的統一理論作出貢獻 | |
1980年 | J.W.克羅寧、V.L.菲奇(美國人) | 發現中性K介子衰變中的宇稱(CP)不守恆 |
1981年 | K.M.西格巴恩(瑞典人) | 開發出高解析度測量儀器 |
N.布洛姆伯根、A.肖洛(美國人) | 對發展雷射光譜學和高解析度電子光譜做出貢獻 | |
1982年 | K.G.威爾遜(美國人) | 提出與相變有關的臨界現象理論 |
1983年 | S.昌德拉塞卡、W.A.福勒(美國人) | 從事星體進化的物理過程的研究 |
1984年 | C.魯比亞(義大利人)、S.范德梅爾(荷蘭人) | 對導致發現弱相互作用的傳遞者場粒子W±和Z 0的大型工程作出了決定性貢獻 |
1985年 | K.馮·克里津(德國人) | 發現量了霍耳效應並開發了測定物理常數的技術 |
1986年 | E.魯斯卡(德國人) | 在電光學領域做了大量基礎研究,開發了第一架電子顯微鏡 |
G.比尼格(德國人)、H.羅雷爾(瑞士人) | 設計並研製了新型電子顯微鏡——掃描隧道顯微鏡 | |
1987年 | J.G.貝德諾爾斯(德國人)、K.A.米勒(瑞士人) | 發現氧化物高溫超導體 |
1988年 | L.萊德曼、M.施瓦茨、J.斯坦伯格(美國人) | |
1989年 | W.保羅(德國人)、H.G.德默爾特、N.F.拉姆齊(美國人) | 創造了世界上最準確的時間計測方法——原子鐘,為物理學測量作出傑出貢獻 |
1990年 | J.I.弗里德曼、H.W.肯德爾(美國人)、理察·E.泰勒(加拿大人) | 通過實驗首次證明了夸克的存在 |
1991年 | 皮埃爾—吉勒·德·熱納(法國人) | 從事對液晶、聚合物的理論研究 |
時間 | 人物 | 得獎原因 |
---|---|---|
1992年 | G.夏帕克(法國人) | 開發了多絲正比計數管 |
1993年 | R.A.赫爾斯、J.H.泰勒(美國人) | 發現一對脈衝雙星,為有關引力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機會 |
1994年 | BN.布羅克豪斯(加拿大人)、C.G.沙爾(美國人) | |
1995年 | M.L.佩爾、F.萊因斯(美國人) | |
1996年 | D. M . 李(美國人)、D.D.奧謝羅夫(美國人)、理察·C.理查森(美國人) | 發現在低溫狀態下可以無摩擦流動的氦- 3 |
1997年 | 朱棣文(美籍華人)、W.D.菲利普斯(美國人)、C.科昂–塔努吉(法國人) | 發明了用雷射冷卻和俘獲原子的方法 |
1998年 | 發現了分數量子霍爾效應 | |
1999年 | H.霍夫特(荷蘭)、M.韋爾特曼(荷蘭) | 闡明了物理中電鍍弱互動作用的定量結構。 |
2000年 | 因其研究具有開拓性,奠定資訊技術的基礎,諾貝爾物理獎。 | |
2001年 | 克特勒(德國)、康奈爾(美國)和維曼(美國) | 在“鹼性原子稀薄氣體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以及“凝聚態物質性質早期基礎性研究”方面取得成就。 |
2002年 | 在天體物理學領域做出的先驅性貢獻,打開了人類觀測宇宙的兩個新“視窗”。 | |
2003年 | 在超導體和超流體理論上作出的開創性貢獻。 | |
2004年 | 這三位科學家對夸克的研究使科學更接近於實現它為“所有的事情構建理論”的夢想。 | |
2005年 | 研究成果可改進GPS技術 | |
2006年 | 發現了黑體形態和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擾動現象 | |
2007年 | ||
2008年 | 小林誠、益川敏、南部陽一郎(日) | 發現了次原子物理的對稱性自發破缺機制 |
2009年 | 英國籍華裔物理學家高錕 | “在光學通信領域中光的傳輸的開創性成就” |
“發明了成像半導體電路——電荷藕合器件圖像感測器CCD” | ||
2010年 | 在二維空間材料石墨烯的突破性實驗 | |
2011年 | 因發現宇宙加速膨脹最終能夠可能變成冰 | |
2012年 | 法國科學家沙吉·哈羅徹(Serge Haroche)與美國科學家大衛·溫蘭德(David J. winland) | 實現對單個量子系統的操作和測量而不改變其量子力學屬性 |
北京 | |||
天津 | |||
上海 | |||
重慶 | |||
河北 | |||
河南 | |||
山東 | |||
山西 | |||
安徽 | |||
江西 | |||
江蘇 | |||
浙江 | |||
湖北 |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
湖南 | |||
廣東 | |||
廣西 | |||
雲南 | |||
貴州 | |||
四川 | |||
陝西 | |||
青海 | |||
寧夏 | |||
黑龍江 | |||
吉林 | |||
遼寧 | |||
西藏 | |||
新疆 | |||
內蒙 | |||
海南 | |||
福建 | |||
甘肅 | |||
開設院校
名次 | 一級學科 | 學科專業星級 | 學科專業層次 | 學校名稱 | 2014綜合排名 | 辦學類型 | 辦學層次 |
1 | 物理學 | 6星級 | 中國頂尖學科專業 | 1 | 中國研究型 | 中國頂尖大學 | |
1 | 物理學 | 6星級 | 中國頂尖學科專業 | 8 | 中國研究型 | 中國一流大學 | |
1 | 物理學 | 6星級 | 中國頂尖學科專業 | 14 | 中國研究型 | 中國一流大學 | |
4 | 物理學 | 5星級 | 中國一流學科專業 | 2 | 中國研究型 | 中國頂尖大學 | |
4 | 物理學 | 5星級 | 中國一流學科專業 | 4 | 中國研究型 | 中國一流大學 | |
6 | 物理學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學科專業 | 3 | 中國研究型 | 中國一流大學 | |
6 | 物理學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學科專業 | 武漢大學 | 5 | 中國研究型 | 中國一流大學 |
6 | 物理學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學科專業 | 浙江大學 | 6 | 中國研究型 | 中國一流大學 |
6 | 物理學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學科專業 | 吉林大學 | 9 | 中國研究型 | 中國一流大學 |
6 | 物理學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學科專業 | 中山大學 | 10 | 中國研究型 | 中國一流大學 |
6 | 物理學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學科專業 | 北京師範大學 | 11 | 中國研究型 | 中國一流大學 |
6 | 物理學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學科專業 | 12 | 中國研究型 | 中國一流大學 | |
6 | 物理學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學科專業 | 四川大學 | 13 | 中國研究型 | 中國一流大學 |
6 | 物理學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學科專業 | 南開大學 | 15 | 中國研究型 | 中國一流大學 |
6 | 物理學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學科專業 | 山東大學 | 16 | 中國研究型 | 中國一流大學 |
6 | 物理學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學科專業 | 中南大學 | 17 | 中國研究型 | 中國一流大學 |
6 | 物理學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學科專業 | 西安交通大學 | 18 | 中國研究型 | 中國一流大學 |
6 | 物理學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學科專業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20 | 中國研究型 | 中國一流大學 |
6 | 物理學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學科專業 | 同濟大學 | 22 | 中國研究型 | 中國一流大學 |
6 | 物理學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學科專業 | 24 | 中國研究型 | 中國一流大學 | |
6 | 物理學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學科專業 | 大連理工大學 | 30 | 中國研究型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6 | 物理學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學科專業 | 華中師範大學 | 36 | 行業特色研究型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6 | 物理學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學科專業 | 西北大學 | 37 | 區域研究型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6 | 物理學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學科專業 | 蘭州大學 | 38 | 中國研究型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6 | 物理學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學科專業 | 華南師範大學 | 70 | 區域特色研究型 | 中國知名大學 |
6 | 物理學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學科專業 | 山西大學 | 75 | 區域研究型 | 中國知名大學 |
6 | 物理學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學科專業 |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 中國研究型 | 中國一流大學 |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中國人民大學 | 7 | 中國研究型 | 中國頂尖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湖南大學 | 28 | 中國研究型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西北工業大學 | 29 | 中國研究型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北京理工大學 | 32 | 中國研究型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重慶大學 | 33 | 中國研究型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中國礦業大學 | 35 | 行業特色研究型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北京科技大學 | 39 | 行業特色研究型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東北師範大學 | 40 | 行業特色研究型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中國地質大學 | 44 | 行業特色研究型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西南大學 | 50 | 區域研究型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中國石油大學 | 54 | 行業特色研究型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南京師範大學 | 54 | 區域特色研究型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西南交通大學 | 61 | 行業特色研究型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北京化工大學 | 63 | 行業特色研究型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鄭州大學 | 64 | 區域研究型 | 中國知名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65 | 行業特色研究型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陝西師範大學 | 71 | 區域特色研究型 | 中國知名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上海大學 | 73 | 區域研究型 | 中國知名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東華大學 | 82 | 行業特色研究型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遼寧大學 | 83 | 區域研究型 | 中國知名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太原理工大學 | 85 | 區域研究型 | 中國知名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新疆大學 | 86 | 區域研究型 | 中國知名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河南大學 | 89 | 區域研究型 | 中國知名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華北電力大學 | 91 | 專業型 | 中國知名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浙江工業大學 | 93 | 專業型 | 中國知名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內蒙古大學 | 95 | 區域研究型 | 中國知名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湘潭大學 | 102 | 區域研究型 | 中國知名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昆明理工大學 | 109 | 區域研究型 | 中國知名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揚州大學 | 111 | 專業型 | 中國知名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浙江師範大學 | 115 | 專業型 | 中國知名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山東師範大學 | 120 | 專業型 | 中國知名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西北師範大學 | 129 | 專業型 | 中國知名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安徽師範大學 | 131 | 專業型 | 中國知名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延邊大學 | 134 | 區域研究型 | 中國知名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天津師範大學 | 138 | 專業型 | 中國知名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武漢科技大學 | 139 | 專業型 | 中國知名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中北大學 | 146 | 專業型 | 中國知名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河北師範大學 | 148 | 專業型 | 中國知名大學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長春理工大學 | 159 | 專業型 |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寧波大學 | 161 | 專業型 |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蘭州理工大學 | 163 | 專業型 |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廣西師範大學 | 168 | 專業型 |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雲南師範大學 | 174 | 專業型 |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杭州師範大學 | 176 | 專業型 |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四川師範大學 | 178 | 專業型 |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遼寧師範大學 | 187 | 專業型 |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哈爾濱師範大學 | 189 | 專業型 |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山西師範大學 | 197 | 專業型 |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長江大學 | 199 | 套用型 |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重慶郵電大學 | 211 | 套用型 |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煙臺大學 | 229 | 套用型 |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溫州大學 | 248 | 套用型 |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重慶師範大學 | 253 | 套用型 |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三峽大學 | 253 | 套用型 |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瀋陽師範大學 | 258 | 套用型 |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內蒙古科技大學 | 300 | 套用型 |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魯東大學 | 300 | 套用型 |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西華師範大學 | 309 | 套用型 |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吉林師範大學 | 313 | 套用型 | |
28 | 物理學 | 3星級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 渤海大學 | 357 | 套用型 |
專業設定
培養目標
培養要求
知識技能
主要環節
主幹課程
主幹學科
主要課程
- 普通物理學
- 理論物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