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師範大學

福建師範大學

福建師範大學(Fujian Normal University),坐落於中國東南名城——福州市,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共建高校,入選國家“2011計畫”、“特色重點學科項目”、“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卓越教師培養計畫”、“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福建省重點建設三所高水平大學之一、面向東南亞開展對外漢語教學培訓基地、國家單獨招收台灣學生試點學校、支持周邊國家漢語教學重點學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受院校、中國-東協教育培訓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國培計畫”示範性集中培訓項目學校,2018年被確定為福建省“雙一流”建設高校。

學校為中國建校最早的師範大學之一,前身是1907年由清朝帝師陳寶琛創辦的福建優級師範學堂。後由華南女子文理學院、福建協和大學、福建省立師範專科學校等單位幾經調整合併,於1953年成立福建師範學院,1972年易名為福建師範大學。葉聖陶郭紹虞董作賓林蘭英鄭作新黃維垣唐仲璋唐崇惕姚建年等一大批知名專家、學者曾在學校任教。

截至2018年3月,學校本部現有旗山、倉山兩個校區,占地面積約4000畝。有1800多名專任教師,其中,高級職稱人員占57.6%;具有博士學位教師占50.2%;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人,雙聘院士3人,設有本科專業85個,全日制普通本科學生2.3萬多人,各類研究生近7000人。

基本介紹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5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7個
  •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1個
  • 主管部門:福建省
  • 學校官網http://www.fjnu.edu.cn
  • 中文名:福建師範大學
  • 外文名: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 簡稱:福建師大(FNU)
  • 創辦時間:1907年
  • 類別:公立大學
  • 類型:師範類
  • 屬性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2003) 
    福建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高校(2012) 
    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水平大學(2014) 
    福建省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018)
    2011計畫
  •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李寶銀 
    校長:王長平
  • 專職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人 
  • 本科專業:85個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9個
  • 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1個
  • 院系設定:文學院、外國語學院、經濟學院、化工學院、數計學院、光電學院、材料學院等
  • 校訓:知明行篤,立誠致廣
  • 校歌:《福建師範大學校歌》
  • 校慶日:11月17日
  • 地址:倉山校區: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上三路8號(350007)
    旗山校區:福建省福州市大學城科技路1號(350117)
  • 院校代碼:10394
  • 知名校友林蘭英黃坤明蔡奇姚建年汪毅夫陳志堅陳偉鴻凌月明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前身史略,開拓發展,辦學條件,師資力量,院系概況,教學建設,學科建設,國際交流,學術研究,科研平台,科研成果,學術資源,學校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文化傳統,校標,校訓,校歌,知名校友,

歷史沿革

前身史略

  • 華南女子文理學院
1908年,華南女子文理學院預科成立,選舉程呂底亞女士(Miss Lydia Trimble)為校長。學院預科先租賃倉前山倪厝弄的一處房子為宿舍。
前身校華南女子大學前身校華南女子大學
1911年12月,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在倉前山新校址奠基。
1917年,華南女子文理學院開始創辦四年制本科專業,首先辦教育系、1921年第一屆本科生畢業。
1921年,華南女子文理學院決定向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申請學士學位的授予權。
1922年9月28日,得到紐約州立大學董事會的臨時承認證書。
1931年10月9日,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向中央教育部申請立案。為此,除了學院的課程設定按教育部規定進行了調整外,學院的教育經費也必須按教育部的規定達到了一定的定額。
1933年6月,教育部準許華南女子文理學院臨時立案,承認了中文、外語、教育、家政、數理、化學、生物等7個系。
1934年6月,華南女子文理學院獲教育部批准永久立案。同年9月21日又得到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董事會正式承認具有文學士與理學士兩個學位的授予權。
1935年,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加入美國基督教13所大學聯合託事部。
華南女院全體教職員工合影(1928 )華南女院全體教職員工合影(1928 )
1938年6月21日,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內遷南平。
1941年,神州淪陷後,日寇入侵閩北、古田大湖阻擊戰是保衛閩北的關鍵戰役。高山峻岭之間,糧食難以供應。南平駐軍決定趕製20萬塊光餅,穿紮成串,限期送往大湖。華南學院全體師生日夜奮戰,投入緊張的支前工作,並在每袋乾糧里附一紙鼓舞士氣的短箋。大湖之役勝利了。學院師生的愛國行動得到軍民們的高度讚揚。
1941年,福州校舍彭氏樓失火,圖書館、實驗室和教室都付之一炬。
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後,彭氏樓重建尚未竣工,延至1946年1月至3月分三批完成學院遷回福州的任務。
1947年3月13日,波士頓大學校長親自給王世靜頒發了人文科學榮譽博士的學位。
1951年4月,院系調整,華南女子文理學院與福建協和大學合併成立福州大學。
  • 福建協和大學
宣統三年(1911),由世界基督教大會推舉的高等教育委員會會長高綽博士(Dr.John Goucher)來福州,與福建基督教六公會聯議創辦大學,幾經醞釀、籌備,於民國四年(1915)成立董事會,以俾益知(W.L.Beard)為主席,推選莊才偉(Aduin C.Jones)為首任校長,校名定為福建協和大學((Fukien Christian University)。
福建協和大學1916年師生留影福建協和大學1916年師生留影
民國五年(1916)二月,該校於福州倉前山租舊俄商茶行正式開課,將福州的英華、格致、三一及閩南的英華、尋源五書院的高年級學生為一年級學生,總數有81人,但不招收女生。老師專任者5人,兼任者4人。
民國六年(1917),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承認協大是一所合格大學,並且參照美國大學畢業生的管理辦法,承認其畢業生同樣可取得學士學位。翌年,美國羅氏基金董事會鑒於協大辦學漸具規模,乃逐年指定一筆巨款,撥作添聘教授和購置設備之用。
民國八年(1919)一月,羅氏基金社撥助該校科學館的建築設備及常年維持費,並設科學講座六名。莊校長之兄嫂亦捐建文學院一座,及逐年圖書購置經費。
民國十一年(1922),學校擇定福州魁岐鄉為校址,於鼓山之麓,閩江之濱,建築新校舍。
民國十四年(1925),文學院、科學館及大小30座校舍先後落成,為紀念莊校長即以科學館命名Edwin C. Jones Memorial Science Hall。
民國十六年(1927),校董事會改組、高校長辭職回美,校務收回國人自辦,由校友林景潤繼任校長,並遵照國民政府頒布的私立大學規程報請立案。
前身校私立協和大學邵武校區前身校私立協和大學邵武校區
民國十七年(1928),得何氏中國文化研究基金會的津助,擴充文學院各學系。
民國二十年(1931),國民政府教育部因協大只有文、理兩科,不符合大學至少要有3個學院的規定,遂準以"私立福建協和學立案。民國二十三年(1934)女生宿舍竣工,始兼收女姓。
民國二十五年(1936),得福建省政府補助,添設農學與農業經濟兩個學系,開辦農業試驗場。
民國二十六(1937),並在邵武設立閩北農林試驗場,作為發展農科學系的準備。
抗戰開始,協大就在民國二十七年(1938)五月遷到閩北山城邵武。
民國二十九年春(1940),教育部令農學系擴充為農藝學系及園藝學系,加上原有的農業經濟學系成立農科。同時將文史系分為中國文學系和歷史系,數理系改為物理系。
民國三十一年(1942)四月,教育部批准將"私立福建協和學院"改稱"私立福建協和大學",文、理、農三科改稱文、理、農三學院。並頒發新校印。於同年10月16日啟用。學校辦學宗旨,據董事會章程(1929年2月經教育部立案)規定,是以"博愛、犧牲、服務精神,研究高深學術,養成高尚健全人格,適應社會需求"為宗旨。因而"博愛、犧牲、服務"亦定為協大校訓。
前身校私立福建協和大學魁岐校區前身校私立福建協和大學魁岐校區
民國三十三年(1944)十月,福州第二次淪陷,魁岐鄉校舍遭日軍洗劫,留在校內的儀器、設備,無一倖存,連門窗地板也被拆毀,樹木被砍伐三分之二;文學院於民國三十三年(1944)十月被縱火焚燒,屋頂及非水泥部分全毀,膳廳、遊藝廳及職員住宅,亦壁穿梯折,僅存外殼,總計校舍被毀損失達30餘萬美元。其中以沙氏考古館的損失最為慘重,館中所存古物3600餘件,包括夏、商、周以來的磁器、銅器、陶器、石斧等,是沙善德教授費數十年心血,耗巨資匯集的,均蕩然無存。
民國三十四年(1945)五月,日軍撤離福州,八月宣告投降。抗戰勝利了,協大於十一月籌備復員,遷回福州。
民國三十五年(1946)夏,文學院及其他各部房舍先後修建完成,並添建臨時校舍如大禮堂、農學院辦公廳及教職員住宅等計共5座,五月一日宣告複課。經過數月艱巨的工程重整之後,高山蒼蒼,流水泱泱,始重聞昔日的弦歌了。九月二日林景潤校長休假赴美,十月二十日陳錫恩代校長及教師多人由美抵校。
1947年5月16日,協和大學學生自治會在中國地下黨組織領導下,發動全校絕大部分學生計600餘人,衝破國民黨的威脅與重重阻撓,組織福州市有史以來人數最多、聲勢浩大的"三反"("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大遊行,散發《告福州市民書》。隊伍沿著市區台江、小橋、洋頭口,穿過南門兜,一路直達鼓樓的國民黨省政府,向當局遞交《請願書》。
1951年1月,中央教育部決定接辦協和大學和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將兩校合併成立福州大學。兩校合併暨福州大學成立典禮,於1951年4月12日在福州魁岐原協大舉行。新成立的福州大學領導機構為校務委員會,由許彧青任主任,嚴叔夏、王世靜任副主任。
  • 福建省立師範專科學校
福建省立師範專科學校(下文簡稱"福建師專")為福建師範大學主要前身之一。該校於1941年6月1日,在抗戰烽火中誕生在福建戰時省會永安。
福建優級師範學堂第一次畢業照福建優級師範學堂第一次畢業照
1940年,夏省政府未經教育部同意,從權設定了省立中等學校師資養成所(二年制),以應急需。鑒於該所受種種條件限制,對解救本省中等"師荒"未能大有作為,省政府和教育廳不久又派專人向教育部力陳創辦福建師專的迫切需要,才得到同意。
1941年4月,著手籌辦,6月1日獲電準成立,唐守謙被任命為校長,8月1日即正式開學。福建師專在學校的性質與任務上,同1907年成立的福建優級師範學堂一脈相承,在福建高等師範教育史上,起著承先啟後的重要作用。
1942年5月,乘春深水滿時節,順流而下遷校南平沙溪之濱的水南後谷。
1946年1月,校址由南平喬遷福建師範教育的發源地-福州烏石山
1949年3月,發動了"反飢餓、反迫害、反徵兵、反征糧"聲勢浩大的遊行。
1949年8月,師專師生迎來了福州的解放。9月省軍管會接管了學校,仍稱福建省立師範專科學院。
1950年9月,該校即擴建為福建師範學院。
  • 國立海疆學校
抗戰勝利前夕,國民政府決定在與台灣島一水之隔的福建省創辦一所高等院校,為即將回到中國的台灣培養教師和行政人員。
前身校國立海疆學校大門前身校國立海疆學校大門
1944年5月,國民政府開始在福建籌建大專學制的國立海疆學校,先設師範和行政兩科。8月,選擇仙遊縣私立金石中學舊址作為臨時校舍。1945年1月,開始招生。生源主要來自福建仙遊、永春晉江、漳州及廣東揭陽等地。2月,海疆學校正式開學。
1945年7月,學校奉準遷址南安縣九都鎮。南安九都時期的海疆學校,師資陣容較大,聘任了有許多知名教授。
1946年6月,國立海疆學校又遷往晉江。
1947年1月,首屆二年制學生畢業,畢業生大多服務於台灣等地。
海疆學校自創辦之初,就以“造就專門人才、輔助海疆建設、發展海外事業”為立校之宗旨。前後實際辦學僅僅6年,在全體教職工、校友及海內外各界人士和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載入了福建高等教育的史冊。
1950年,海疆學校停辦,師範科部分教師和學生併入福建省立師範學院。
1952年6月,福建省立師範學院併入由私立福建協和大學與私立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合併成立的福州大學。
  • 私立福建法政專門學校
私立福建法政專門學校的前身為私立福建法政學堂,這是福建近代史上一所培養法政專門人才為主的高校,也是中國最早成立的私立法政專門學校之一。
私立福建法政專門學校法律別科甲組學生私立福建法政專門學校法律別科甲組學生
1911年,私立福建法政學堂正式成立。校址位於福州烏石山西北一帶。
1912年,改稱私立福建法政專門學校。
1913年,經民國政府教育部批准立案。1914年7月,又經法務部認可。
1925年7月,私立福建法政專門學校改稱福建大學。1927年,又恢復稱為私立福建法政專門學校。
1929年,國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明令廢止專門學校,私立福建法政專門學校再次改辦私立福建學院。
1932年2月,福建學院正式獲準立案。
1936年8月,依據福建省政府實施整理本省教育方案,調整各大學相同科系,福建學院專辦法科,農科歸併私立福建協和大學。
抗戰全面爆發後,學院初遷閩清十六都白雲渡。1941年4月,再遷浦城大同鄉。1942年6月,三遷返回閩清。
抗戰勝利後,私立福建學院及其附屬中學回遷福州烏石山原址辦學。
1951年夏季,私立福建學院奉令辦理結束,商科四系歸併當時由私立福建協和大學與私立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合併成立的福州大學,組成福州大學財經學院。
1952年9月13日,福州大學財經學院歸併廈門大學。
  • 福建省研究院
1939年4月,福建省研究所成立,附設在廈門大學抗戰期間的遷校地長汀校內辦公,匯聚了一批很有學術建樹的專門人才。
前身校福建省研究院教學樓前身校福建省研究院教學樓
1940年11月,福建省政府令福建省研究所改名為福建省研究院。
1945年,抗戰勝利後福建省研究院遷址福州。
國民黨統治時期,中央研究院在各省均不設立分支機構,福建省研究院可謂獨樹一幟。在福建省研究院創立和發展的僅十年歷史中,前半段處於抗戰烽火之中,後半段處在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反動統治之下。
在福建省研究院工作過的有薩本棟王亞南汪德耀傅鷹林鎔鄭作新黃震朱洗唐仲璋何景、章振乾、傅家麟等著名科學家和學者,以及共產黨員楊潮烈士等。
1950年初,福建省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歸屬廈門大學
1951年,福建省研究院教育心理研究室獨立改為新教育研究所,動植物研究所和工業研究所合併為自然科學研究所,歸屬由私立福建協和大學與私立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合併成立的福州大學
1952年,自然科學研究所撤銷,所屬大部分人員轉入福州大學生物系與化學系。

開拓發展

1951年4月,私立福建協和大學(1915-1951年)和華南女子文理學院(1908-1951年)合併成立福州大學。至1952年6月,福州大學先後併入福建省立師範學院(1941-1952年)、福建省研究院(1939-1951年)、私立福建學院(1911年-1951年)等單位。經中國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調整後,1953年9月,福州大學改稱福建師範學院
1969年,因“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停辦,1972年5月復校,更名為福建師範大學,並沿用至今。
2003年,福建司法學校(1983-2003年)併入該校。
2003年11月,福建師範大學確立為首批八所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
2007年11月,福建師範大學迎來百年華誕。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張克輝、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省長黃小晶、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等出席慶祝大會。
2012年11月,教育部與福建省政府在福州簽署共建福建師範大學協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和福建省委常委、時任副省長陳樺代表雙方簽署協定。福建師範大學正式進入省部共建大學行列。
2012年12月,福建師範大學成立董事會,福建省政府省長蘇樹林任董事會主席。
2014年1月,福建師範大學確立為福建省重點建設三所高水平大學之一。
福建師範大學福建師範大學
2014年10月15日,教育部、財政部公布2014年度“2011協同創新中心”認定結果,由廈門大學牽頭,復旦大學、福建師範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等核心單位參與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正式入選國家“2011計畫”,福建師範大學成為國家“2011計畫”核心參與高校。
2017年11月,學校獲評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
備註:以上歷史圖片資料來源:福建師範大學校慶105周年紀念官網。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截至2016年6月,在學校1784名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人員995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744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人,雙聘院士3人,“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2人、青年學者2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青年千人計畫”和“萬人計畫”人選4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召集人、成員3人,全國博士後管委會專家評審組召集人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7人,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7人,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教學名師”2人,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2人,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18人,歷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25人。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人):朱鶴健
雙聘院士(3人):姚建年劉興土郭光燦
旗山校區東大門旗山校區東大門
國家博士後管委會專家評審組召集人(1人): 黃漢升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王長平
國家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畫人選(1人):黃茂興
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王耀華、黃志高
教育部創新團隊
團隊名稱負責人獲評年份
醫學光電信息技術教育部創新團隊
陳建新
2011年
濕潤亞熱帶山地生態地理過程
楊玉盛
2009年
國家級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負責人獲評年份
排球教學團隊
黃漢升
2008年
國家文科基地(中國語言文學)主幹課程教學團隊
鄭家建
2009年
大學物理實驗教學團隊
黃志高
2010年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官網)

院系概況

截至2016年5月,校本部轄24個學院,開辦本科專業82個,其中師範類19個(其中4個專業同時招收非師範類學生),形成了文、史、哲、理、工、教、經、法、管、農、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
院系專業
教學系部專業名稱
教育學院、教師教育學院
教育學(師範)、教育技術學(師範)、學前教育(師範)、國小教育(師範)
心理學院
心理學(師範)、套用心理學(師範)
經濟學院
經濟學、金融學、工商管理、市場行銷、財務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
法學院
法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思想政治教育(師範)
文學院
漢語言文學(含師範、非師範)、秘書學、文化產業管理
傳播學院
廣播電視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廣告學、廣播電視編導
外國語學院
英語(含師範、非師範)、日語、翻譯
社會歷史學院
歷史學(師範)、圖書館學、檔案學、社會工作、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公共管理學院
政治學與行政學、勞動與社會保障、城市管理、行政管理
旅遊學院
旅遊管理、酒店管理
體育科學學院
體育教育(師範)、運動訓練、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音樂學院
音樂學(師範)、舞蹈學(師範)、音樂表演
美術學院
美術學(師範)、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動畫、服裝與服裝設計
數學與信息學院
數學與套用數學(含師範、非師範)、信息與計算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統計學、軟體工程、數字媒體技術
物理與能源學院
物理學(師範)、材料物理、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光電與信息工程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網路工程、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化學與材料學院
化學(師範)、套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複合材料與工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環境科學、環境工程、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
地理科學學院
地理科學(含師範、非師範)、地理信息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生態學
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科學(師範)、生物工程、生物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
海外教育學院
(國際教育學院)
漢語國際教育(師範)、漢語言(招收留學生)、網路工程(中日合作辦學)、數字媒體技術(中日合作辦學
網路與繼續教育學院
公共事業管理
協和學院
(獨立學院)
經濟與法學系、國際商學系、管理學系、信息技術系、文化產業系、外語系、國家教育學系
閩南科技學院
(獨立學院)
計算機科學系、生命科學與化學系、光電信息科學系、外語經濟管理系、人文藝術系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
(公辦獨立法人高校)
經管學院、文法學院、教育學院、外國語學院、體育學院、電信學院、海洋學院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福建師範大學本科教學工作評估網)

教學建設

截至2016年6月,學校擁有國家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6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4個;先後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二等獎16項;2001年以來,獲得全國優秀教材一、二、三等獎7項,18本教材入選“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先後獲批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個、特色專業建設點10個,國家級精品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雙語教學示範課程23門,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4個,國家級卓越教師教育計畫1項。擁有國家人才培養基地4個,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教育部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各1個。學生在“挑戰杯”等國家級賽事中屢獲特等獎、金獎、一等獎,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3篇。
倉山校區和平樓倉山校區和平樓
國家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6個):經濟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漢語言文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體育與藝術師資培養基地、音樂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美術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地理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物理學實驗中心、化工綜合實驗中心、生物學實驗中心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生物技術與生物化工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4個):經濟學基地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體育學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音樂教育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中文基地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個):物理、教育學
國家級特色專業(10個):美術學、體育學類、漢語言文學、音樂學、英語、物理學、數學與套用數學、地理科學、經濟學、歷史學
國家級精品課程(10門):學科課程與教學論(語文)、中國現當代散文研究、課堂教學、台灣歷史與文化、中國古代文學史專題、高級生理學、大學物理實驗、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專題、世界民族音樂、排球
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1門):高級生理學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6門):台灣歷史與文化、學科課程與教學論(語文)、中國現當代散文研究、課堂教學、台灣歷史與文化、中國古代文學史專題、高級生理學、大學物理實驗、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專題、世界民族音樂、排球課堂有效教學、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專題、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散文研究、旅遊景區開發與管理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2個):心理學實驗中心、數字媒體技術實驗中心、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數字媒體實驗中心、體育學實驗中心、計算機實驗中心、先進材料與新能源工程實驗中心、物理學實驗中心、電工電子實驗中心、化學實驗中心、生物學實驗中心、軟體工程與數字媒體實驗中心

學科建設

截至2016年6月,學校擁有國家重點學科1個、省高校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含培育)3個、省特色重點學科9個、省重點學科2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9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3個,還擁有高校、中職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學科在全國第三輪學科評估中進入全國同類學科前20名,其中3個學科進入全國同類學科前10名。化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9個):理論經濟學、教育學、心理學、體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化學、世界史、地理學、生態學、統計學、光學工程、馬克思主義理論、藝術學理論 、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
國家重點學科(1個):中國現當代文學
福建省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3個):海西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育、工業微生物育種與發酵代謝調控技術、信息及能源新材料工程與技術
福建省特色重點學科(9個):中國語言文學、體育學、理論經濟學、音樂與舞蹈學、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史、美術學
省級重點學科(26個):理論經濟學、法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心理學、體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生物學、生態學、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軟體工程、工商管理、音樂與舞蹈學、美術學
學科排名: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福建師範大學參評學科得分與排名位次如下:
序號學校代碼學校名稱一級學科代碼一級學科名稱評估結果位次百分位
1
10394
福建師範大學
0305
馬克思主義理論
A-
5%~10%
2
10394
福建師範大學
0403
體育學
A-
5%~10%
3
10394
福建師範大學
1302
音樂與舞蹈學
A-
5%~10%
4
10394
福建師範大學
0501
中國語言文學
B+
10%~20%
5
10394
福建師範大學
0705
地理學
B+
10%~20%
6
10394
福建師範大學
0201
理論經濟學
B
20%~30%
7
10394
福建師範大學
0502
外國語言文學
B
20%~30%
8
10394
福建師範大學
0701
數學
B
20%~30%
9
10394
福建師範大學
1304
美術學
B
20%~30%
10
10394
福建師範大學
0401
教育學
B-
30%~40%
11
10394
福建師範大學
0603
世界史
B-
30%~40%
12
10394
福建師範大學
0702
物理學
B-
30%~40%
13
10394
福建師範大學
0710
生物學
B-
30%~40%
14
10394
福建師範大學
0713
生態學
B-
30%~40%
15
10394
福建師範大學
1303
戲劇與影視學
B-
30%~40%
16
10394
福建師範大學
0402
心理學
C+
40%~50%
17
10394
福建師範大學
0602
中國史
C+
40%~50%
18
10394
福建師範大學
0703
化學
C+
40%~50%
19
10394
福建師範大學
0714
統計學
C+
40%~50%
20
10394
福建師範大學
0803
光學工程
C+
40%~50%
21
10394
福建師範大學
081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C+
40%~50%
22
10394
福建師範大學
0301
法學
C
50%~60%
23
10394
福建師範大學
1205
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C
50%~60%
24
10394
福建師範大學
1301
藝術學理論
C
50%~60%
25
10394
福建師範大學
0830
環境科學與工程
C-
60%~70%
26
10394
福建師範大學
0835
軟體工程
C-
60%~70%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學科代碼學科名稱
0201
理論經濟學
0305
馬克思主義理論
0403
體育學
0501
中國語言文學
0502
外國語言文學
0602
中國史
0603
世界史
0701
數學
0702
物理學
0703
化學
0705
地理學
0710
生物學
0713
生態學
0714
統計學
0803
光學工程
1301
藝術學理論
1302
音樂與舞蹈學
1303
戲劇與影視學
1304
美術學
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
學科代碼學科名稱
040103
教育史
040202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學科代碼學科名稱
0201
理論經濟學
0202
套用經濟學
0301
法學
0302
政治學
0303
社會學
0305
馬克思主義理論
0401
教育學
0402
心理學
0403
體育學
0501
中國語言文學
0502
外國語言文學
0503
新聞傳播學
0601
考古學
0602
中國史
0603
世界史
0701
數學
0702
物理學
0703
化學
0705
地理學
0710
生物學
0713
生態學
0714
統計學
0803
光學工程
0805
材料科學與工程
081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0817
化學工程與技術
0822
輕工技術與工程
0830
環境科學與工程
0831
生物醫學工程
0835
軟體工程
1202
工商管理
1204
公共管理
1205
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1301
藝術學理論
1302
音樂與舞蹈學
1303
戲劇與影視學
1304
美術學
1305
設計學
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
學科名稱學科代碼
010101
馬克思主義哲學
010107
宗教學
080901
物理電子學
081001
通信與信息系統
090707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專業學位
學位類別代碼學位類別名稱序號專業領域代碼專業領域名稱
1254
旅遊管理碩士
1
1254
旅遊管理
2520
套用統計碩士
2
2520
套用統計
4201
教育碩士
3
420101
教育管理
4
420102
思想政治教育
5
420103
語文
6
420104
數學
7
420105
物理
8
420106
化學
9
420107
生物
10
420108
英語
11
420109
歷史
12
420110
地理
13
420111
音樂
14
420112
體育
15
420113
美術
16
420114
現代教育技術
17
420115
國小教育
18
420117
科學與技術教育
19
420118
學前教育
4301
工程碩士
20
430103
光學工程
21
430105
材料工程
22
430130
環境工程
23
430139
生物工程
4601
工商管理碩士
24
4601
工商管理
4701
農業推廣碩士
25
470111
農業科技組織與服務
4901
公共管理碩士
26
4901
公共管理
5401
體育碩士
27
540101
體育教學
28
540102
運動訓練
29
540104
社會體育指導
5501
藝術碩士
30
550101
音樂
31
550105
廣播電視
32
550107
美術
33
550108
藝術設計
5701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
34
5701
漢語國際教育
5801
翻譯碩士
35
580101
英語筆譯
36
580102
英語口譯
5901
社會工作碩士
37
5901
社會工作
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權點
序號學科代碼學科名稱
1
020101
政治經濟學
2
040303
體育教育訓練學
3
050105
中國古代文學
4
050106
中國現當代文學
5
050103
漢語言文字學
6
050402
音樂學
7
060105
專門史
8
070501
自然地理學
9
050108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10
071002
動物學
11
040202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12
070305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13
080300
光學工程
14
070101
基礎數學
15
040103
教育史
16
020102
經濟思想史
17
030205
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
18
050403
美術學
19
020106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20
070502
人文地理學
21
030506
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輔導員)
22
050101
文藝學
23
050201
英語語言文學
24
050102
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
25
050104
中國古典文獻學
26
060107
中國近現代史
中職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權點
序號學科代碼學科名稱
1
020205
產業經濟學
2
920106
計算機套用技術
3
920103
教育經濟與管理
4
120203
旅遊管理
5
920129
人文地理學
6
050404
設計藝術學
7
920124
職業技術教育學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6年6月福建師範大學官網)

國際交流

截至2016年6月,學校已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110多所高校、科研機構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與台灣42所高校建立了實質性合作關係。海外華文教育初具規模、特色彰顯,迄今已向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等國派出志願者總計13批719人,與菲律賓紅溪禮示大學、印尼阿拉扎大學合作創辦2所孔子學院、與美國波士頓文藝復興特許公立學校合作創辦孔子課堂,在海內外產生了良好影響。習近平等中央領導訪問印尼期間與阿拉扎大學孔子學院學生親切交流。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6年6月,學校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核心協同單位之一),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和省級行業技術開發基地11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4個,省社科研究基地2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體育總局批准的部級重點實驗室1個。
研究機構
級別數量名稱授予單位
國家級
2
福建省濕潤亞熱帶山地生態實驗室
——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科技部
工業微生物發酵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國家發改委
教育部
5
福建師範大學閩台區域研究中心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教育部
醫學光電科學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
濕潤亞熱帶生態-地理過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
教育部
聚合物資源綠色循環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
省級
11
福建省光子技術重點實驗室
省科技廳
省科技廳
省科技廳
福建省亞熱帶資源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省科技廳
福建省高分子材料重點實驗室
省科技廳
福建省發育與神經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省科技廳
福建省污染控制與資源循環利用重點實驗室
省科技廳
福建省量子調控與新能源材料重點實驗室
省科技廳
福建省網路安全與密碼技術重點實驗室
省科技廳
福建省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省科技廳
福建省陸地災害監測評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省科技廳
福建省改性塑膠技術開發基地
省經貿委
福建省現代發酵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省發改委
教育廳
4
濕潤亞熱帶生態地理過程福建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省教育廳
高分子材料福建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省教育廳
網路安全與密碼技術福建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省教育廳
發育與神經生物學福建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省教育廳
該校
3
能源研究院
福建師大
泉港石化研究院
福建師大
南方海洋研究院
福建師大
福州市
1
福州市化工新材料行業技術創新中心
-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6年6月福建師範大學官網)

科研成果

截至2015年1月,學校先後共獲部省級以上科研成果獎500多項,其中獨立或合作獲國家三大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8項。
2009-2014年,學校先後承擔各類國家級課題近400項,其他各類課題2300多項。
百篇優秀博士論文
作者年份論文題目指導教師
李 玫
2002
“中立音”音律現象的研究
王耀華
方千華
2010
競技運動表演論
黃漢升
郭小利
2011
中國傳統音樂即興創作教育研究
王耀華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3月福建師範大學官網)

學術資源

  • 學術期刊
《福建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創辦於1956年,原刊名為《福建師範學院學報》,是福建師範大學主辦的面向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自然科學學術理論刊物,設有數學、計算機科學、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地理科學、環境科學、運動學等欄目;為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來源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等;是多家權威檢索刊物和資料庫的來源期刊,主要有: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美國《化學文摘》(CA)、德國《數學文摘》(ZM)、聯合國《水科學和漁業文摘》(ASFA)、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萬方數據—中國數位化期刊群、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科技論文線上、中國數學文摘、中國物理文摘、中國光學與套用光學文摘、中國化學化工文摘、中國生物學文摘、中國農業文摘、中國地理與資源文摘等。
《福建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福建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是面向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哲學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創刊於1956年,是福建省最早創辦的高校學報之一;入選“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社會科學綜合類)”、“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CSSCI)”、“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等。
  • 館藏資源
館藏概況
截至2015年1月,學校館藏紙質書刊328萬冊(含各學院、研究中心等資料室藏書),中外文電子圖書90餘萬冊,中外文資料庫49個(含本館自建資料庫)。其中線裝古籍1.9萬多種、20餘萬冊,屬元、明、清舊槧及稿本、精抄本等善本古籍近900種、1萬餘冊,有25部典籍選入《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館藏特色
該校圖書館在福建古代地方文獻及閩人著述的收藏最為豐富,其中福建省、府、州、縣、鎮志基本完備,清代以前的閩人別集600餘種,閩人家譜百餘種。專藏該校首任校長陳寶琛先生捐贈的“陳寶琛書室”,部分秘籍佳本,以專制木箱庋藏,縹緗琳琅,古樸書香。另有500多幅宋、元、明、清的歷代名家書畫和近萬張金石碑拓。此外,17世紀以來,外國人記述中國的1000餘種外文原版書、“五四”前後的一批代表性報刊、民國文獻、以及福建師範大學主要前身校私立福建協和大學與私立華南女子文理學院的1300多份畢業論文等。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姓名職務
李寶銀
黨委委員、常委、書記
校長
黨委副書記
葉 燊
黨委副書記
黃清波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
黨委常委、副校長
副校長
塗 榮
黨委常委、副校長
黨委常委、副校長

歷任領導

姓名職務任職時間
首任監督
1907-1908
前身福建華南女子文理學院首任院長
1908-1925
莊才偉
前身福建協和大學校長
1923-1927
盧愛德
前身福建華南女子文理學院院長
1926-1927
前身福建協和大學校長
1927-1946
王世靜
前身福建華南女子文理學院院長
1928-1951
前身福建學院院長
1929-1933
前身福建學院院長
1936-1943
唐守謙
前身福建省立師範專科學校校長
1941-1944
前身福建學院院長
1943-1949
前身福建省立師範專科學校校長
1944-1945
前身福建省立師範專科學校校長
1945-1946
前身國立海疆學校校長
1945-1946
陳錫恩
前身福建協和大學校長
1946-1947
彭傳珍
前身福建省立師範專科學校校長
1946-1948
前身福建省立師範專科學校校長
1948-1949
蟻碩
前身國立海疆學校校長
1947-1948
前身福建協和大學校長
1947-1948
林天蘭
前身福建省立師範專科學校校長
1947-1949
林冠彬
前身福建協和大學校政委員會主席,履行校長職責
1948-1949
前身福建省立師範專科學校
1949-1952
前身福建協和大學校政委員會主席,履行校長職責
1949-1950
王調馨
前身福建協和大學校政委員會主席,履行校長職責
1950-1951
前身福州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兼省文教廳廳長
1951.4-1952.8
前身福州大學校長
1952.2-1952.8
前身福建師範學院院長兼黨委書記
1953.9-1955.2
劉明凡
福建師範學院院長兼黨委書記
1955.3-1958.7
福建師範學院院長
1957.10-1959.1
福建師範學院院長
1959.2-1960.1
曾鳴
福建師範學院黨委書記、院長
1960年1月-1970年7月
復辦籌備領導小組組長
1972年5月-1973年1月
臨時黨委書記
1973年1月-1975年2月
申步超
臨時黨委書記
1975年2月-1975年6月
福建師範學院黨委副書記
1964-1970年
復辦籌備領導小組成員、臨時黨委書記
1972-1977年
張立
福建師範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1952-1963
黨委書記
1978-1980
范公榮
校長,後任校黨委書記至1986年9月
1979年7月-1983年11月
校長、校黨委委員
1983年11月-1988年8月
校長
1988年9月-1992年7月
陳一琴
校長
1992年7月-1996年6月
校長
1996年6月-2002年8月
校長
2002年8月-2008年8月
校長
2008年8月-2014年1月
副校長(主持校長行政工作)
2014年1月-2015年5月
校長
2015年5月-至今

文化傳統

校標

福建師範大學校標由該校美術學院教授翁炳峰擔綱設計,其設計理念如下:其一,福建師範大學校標設計材料折射出的是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精神實質。嚴謹的中軸線分布,反映了儒家文化思想與福建師範大學創始人陳寶琛的辦學思想相吻合。
其二,福建師範大學校標設計材料審美水平高,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精神追求,通過借喻、比擬、雙關、諧音、象徵等手法來表現其對未來的美好嚮往:建築中的四根方勝柱是中國特有的吉祥文化的圖形化,表達同心相合,彼此相通的美好意願;拉長的柱子喻“盤長”的傳達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相輔相成的哲學思想;方勝柱格柵與建築主體通透開敞式,意指對內對外交流合作與溝通,以及東西方在文化上的交流和融合,創造出更深、更新的理念精神;筆架山門是開啟知識之門的象徵。
校標校標

校訓

校訓校訓
“知明行篤,立誠致廣”為福建師範大學校訓,闡釋如下:
“知明行篤”語出朱熹朱子語類》卷十四:“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愈明。朱熹認為:知行相須,不可偏廢;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明清之際的王夫之也曾提出“知行相資”之說。
“立誠”,語出《易經·乾卦·文言》:“修辭立其誠”。“立誠”的現代含意可引申為:一是對真理、對國家和民族的忠誠;二是真誠待人、強調誠信,一身正氣、光明磊落。“致廣”,語出《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致廣”的現代含意可引申為:一是“終日乾乾,進德修業”,努力達到廣闊的境界;二是提倡兼容、寬容,為人才成長提供廣闊的天地。
概而言之,“知明行篤 立誠致廣”就是要求全校師生努力做到知與行的統一,認識與實踐的統一,學會做人與學會做事的統一,樹立至誠的精神,不斷探索真理,達到廣大的境界。

校歌

福建師範大學校歌
(詞:夏冬常祁 曲:章紹同
閩水泱泱,長安蔥蔥,旗山莽蒼蒼。
百年學府,弦歌傳唱,難忘好時光。
知明行篤,立誠致廣,全面求發展。
重教勤學,求實創新,矢志成棟樑!
海納百川,名師璀璨,鐘聲響四方,鐘聲響四方!
福建師大,八閩之光,明天更輝煌,明天更輝煌!
校歌校歌

知名校友

(註:表格參考資料來源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