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崧

劉子崧(1912~1988)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縣坂東鎮坂中村人。劉一生在部分時間從事農業經濟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經濟建設管理人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子崧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12
  • 逝世日期:1988
中學經歷,大學社會活動,日本留學,抗戰至解放前期間的工作,解放後的工作,主要著作,

中學經歷

17歲畢業於文泉中學。他學生時代思想進步,在文泉中學時曾倡儀組織閩清全縣學生聯合會,並被選為主席。日本製造“濟南慘案”後,他帶領學生開展反日愛國活動。民國17年(1928)在福建學院預科讀書時,被選為在榕閩清學生會主席,出版《閩清學會月刊》,撰文抨擊當時閩清軍政當局的貪污腐敗行為。

大學社會活動

民國18年,考入北京大學法學院經濟系。民國20年“九·一八”事變後,他積極參加愛國活動,隨北京大學學生到張學良公館請願,要求出兵收復東北失地,隨後又同大隊學生南下示威遊行。次年,參加該校中共地下組織領導的新興社會科學研究會活動。

日本留學

民國22年9月,自費到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經濟學部研究院進修。在日本期間,與留日同學章振乾、傅家麟等人組織《資本論》研究會。民國25年“西安事變”發生,又與在日留學生20多人組成中國革命問題研究會,討論當時國內革命形勢及發展趨向。

抗戰至解放前期間的工作

民國26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發生,他憤於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罪行,毅然回到祖國,先後被聘為廣州中山大學法學院經濟系副教授、福建學院經濟系教授、福建省銀行經濟研究室研究員等職。回閩任職期間,常與新四軍駐閩特派員兼新四軍駐閩辦事處主任王助等聯繫,積極進行抗日和革命活動。
民國29年9月,他原應聘去昆明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時中共福建省委留他在閩搞上層聯絡工作,遂辭去聯大之聘。在赴當時省會永安時,途遇南平專署專員黃朴心,經他介紹,認識省政府主席陳儀。陳慕劉就讀過中外馳名的北京大學和日本帝國大學,遂委其為福建省政府參議、省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省經濟建設委員會農業專門委員。在永安工作期間,劉與進步友人組織抗戰時期經濟研究會,出版《經濟評論周刊》並任主編。
民國31年7月,受聘為江蘇學院銀行系教授,歷時半年,因革命工作需要而稱病辭職。民國32年3月,到邵武受聘為福建協和大學農業經濟系教授。民國34年抗戰勝利,協和大學師生掀起反奴化教育風潮,學校當局懷疑劉在幕後策劃,因而於次年7月離協大,到福建省立農學院任農業經濟系教授。
民國37年至福州解放前夕,他任福建省銀行主任秘書兼總務室主任,並受託組織“護行團”,指揮保護金銀、外鈔、器材、檔案等不被國民黨轉移台灣。受到中共福建省委書記和省府主席的讚揚。

解放後的工作

新中國建立初,曾任福州市軍管會財經部金融處調研組組長、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調研室主任、福建省人民政府財經委員會調研室副主任、福建學院經濟系教授等職。1956年調福建農學院工作,先後任院工會主席,農經系教授、主任,農經研究所所長等職。1957~1966年,曾被選為福州市政協委員、市人大代表。1988年被選為三明市政協副主席和福建省第五屆政協委員。這段時間擔任或兼任過福州大學財經學院教授、福建省農業銀行幹部學校名譽校長、中國外國農業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農業經濟學會理事、省農業經濟學會理事長和省農學會、金融學會、翻譯工作者協會顧問以及省統計學會福州市分會會長等十幾個職務。1987年9月離休,享受廳級待遇。

主要著作

曾進授過《政治經濟學》、《歐洲經濟史》、《農業經濟學》、《經濟地理》、《日語》等課程,發表過《財經統一之意義與實施》、《日本耕地整理與土地改良》、《法學通論》、《法學與經濟論文索引》、《古代社會的經濟、文化與法律》、《日本法西斯主義的經濟基礎》、《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福建農墾之經營方式》、《中國土地問題與土地政策》等專著和文章。1978年參加全國高等農林院校日語統編教材《基礎日語》的編寫、修訂和定稿工作。古稀之年仍孜孜不倦地進行《日本農業機械化與農村經濟發展》一書的譯著,直至生命最後一刻還在惦念該書的出版。
1988年11月有福州病逝,時年76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