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農學院

福建農學院

福建農學院的前身是私立福建協和大學農學院和福建省立農學院。現校址在福州西郊。私立福建協和學院於民國25年(1936年)創辦農學、農業經濟學兩個系,民國29年,增設園藝學系並成立農科,民國31年改為農學院,同時協和學院設文、理、農3院,成為協和大學。協和大學農學院設農藝、園藝、農業經濟3系,校址設在福州市魁岐鄉。抗日戰爭時,遷到邵武縣,抗戰勝利後遷回原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建農學院
  • 創辦時間:民國29年(1940年)
  • 院系:農藝、園藝、森林、植物病蟲害等
  • 校址:福州市
  • 合併時間:1951
簡介,歷史發展,科研成果,師資力量,

簡介

福建省立農學院創辦於民國29年(1940年),設農藝、園藝、森林、植物病蟲害、農化土壤、畜牧獸醫、農業經濟7個系,校址先在永安縣,抗戰勝利後遷到福州市。

歷史發展

1951年6月,福建省立農學院併入廈門大學,改為廈門大學農學院,校址設在福州市。同年4月,人民政府接管私立福建協和大學與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合併為福州大學,協和大學農學院更名為福州大學農學院,仍在原址辦學。
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廈門大學農學院和福州大學農學院合併,建立了福建農學院,校址設在福州魁岐協和大學原址,設農學、園藝、森林3個系,共有教職工198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6人、講師9人。在校學生391人。
1958年,該校林學系分出,單獨設立了福建林學院。同年,福建農學院又創建了漳州分院。
1960年,漳州分院劃歸龍溪地委領導並更名為漳州農學院。
1962年,該院撤銷併入福建農學院。
1958年,福建農學院校址遷到福州市郊梅峰,占地1100畝,發展到6個系、13個專業。
1962年,開始招收研究生。到1965年,福建農學院已有在校學生1308人,專任教師327人,其中正副教授18人、講師65人。儀器設備總值150餘萬元,圖書館藏書17萬冊,辦有農場、園林場、畜牧場、農業機械廠、養蜂場等。還在全省建立10餘個教學、科研點。農學系培育出深受農民歡迎的稻種“梅峰3號”,園藝系培育出馳名中外的包菜良種“福農3號”和花椰菜良種“福農7號”,仙遊縣龍華基點推廣“甘蔗育苗移栽”等技術措施,取得顯著經濟效益。
“文化大革命”中,福建農學院於1969年被撤銷,幹部教師下放勞動,圖書儀器大部破壞散失,校園被占用。 1972年,福建農學院、福建林學院合併復辦,成立福建農林大學,校總部設在南平市西芹福建林學院原址,分部設在三明市和沙縣兩地。1977年,撤銷福建農林大學,恢復福建農學院,在三明市荊東和沙縣洋坊兩地辦學。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以後,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經過撥亂反正,福建農學院得到恢復和發展,恢復7個專業,增辦6個專業。1977年起,招收4年制本科生。1978年,恢復招收研究生,招收碩士研究生的有7個專業點,5個專業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經國務院批准,作物栽培與耕作學、昆蟲學兩個專業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博士指導教師分別是著名甘蔗專家周可涌教授和著名昆蟲學家趙修復教授。該院於1984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1979年,福建省委批准該校在福州金山新址重建,校園占地1800多畝,校舍總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
1986年,全院遷回福州市現校址。該校現設8個系13個專業,受省農業銀行、省委組織部等單位委託,在農業經濟系開設經濟管理和農村金融兩個幹部專修科(2年制),
1983年開始招生。該校的作物栽培學、作物遺傳育種學、昆蟲學3個學科為省重點學科。
1989年,在校學生3071人,其中本科學生2272人、專科生459人、研究生34人、成人學歷教育學生232人、預科生74人。教師903人,其中正副教授174人、講師或相當於講師職稱的335人。

科研成果

近年來,學校的規模不斷擴大,教學、科研條件不斷改善。已建立擁有先進儀器設備的中心實驗室,並建立電教中心、計算中心以及各學科的78個實驗室。學校圖書館藏書40萬冊,另有期刊2000多種,其中外文期刊400多種。情報資料室與近1000個單位建立情報資料交流關係,與國外的100多所農業院校科研單位進行文獻交流。 該校設有甘蔗綜合研究所、作物遺傳育種研究所、作物病蟲生物防治研究所、亞熱帶果樹研究所、植物病毒研究室、食用菌研究站等15個科研機構,有專職科研人員105人。受農牧漁業部的委託,建有全國甘蔗良種引種站。校內的實習場地有農場、園藝場、牧場、獸醫院、養蜂場、農機廠、水產隊等。該校直接參加科研的有400多人,40年來,共開展300多項研究項目,已取得顯著成果的有200多項。其中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和福建省科學大會獎27項,獲1979年福建省重大科技成果獎10項,獲農業部1979年技術改進一等獎2項。1980年,獲省科技成果獎4項,有3個協作項目分別獲農牧漁業部頒發的技術改進一、二等獎。1981年,1個協作項目獲國家特等發明獎,獲農機部重大科技成果獎、省科技成果獎、省推廣科技成果獎及全國優秀科技圖書獎各1項。1982年,獲省重大科技成果獎4項,獲全國優秀科技圖書獎1項。2個協作項目分別獲國家發明一等獎及農牧漁業部技術改進二等獎。1983年,獲省高校科技成果獎7項。這些成果中,已有48項在生產中推廣套用,其中以水稻、甘蔗、黃麻、蔬菜、水果、病蟲防治等16項套用科學,經濟效益更為顯著。

師資力量

學院擁有一批國內外有影響的專家、教授和一批後起之秀。名譽院長李來榮在獲得美國博士學位後在暫居紐西蘭期間,為該國解決了大面積油桐不結果等難題,被英國皇家學會聘為正式會員。他在學院執教期間,針對中國南方山地多耕地少特點,發表《南方果樹上山》和《關於紅壤丘陵山地的利用》等論著,提出三項果樹上山重要措施,為發展我國南方果樹生產作出重大貢獻。趙修復教授先後發現昆蟲新種80多種。並在《繭蜂科分類的研究》中對中國繭蜂作了系統的整理分類,為國際柄腹繭蜂分類填補了空白,為中國利用這一類群寄生蜂開展利用天敵進行生物防治作出重大貢獻。他的《中國棍腹蜻蜓分類的研究》,時過30多年,仍被各國同行認為是研究亞洲蜻蜓的“金鑰匙”。由於他學術上的成就和影響,被聘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周可涌教授從事甘蔗等作物栽培育種的教學、科研40多年,先後提出甘蔗栽培育種等技術措施20多項,育成一批優良蔗種,發表《甘蔗栽培學》等專著。他30多年堅持在仙遊蔗區指導生產進行研究,50年代,研究推廣“甘蔗三角條播密植”;60年代,推廣“宿根蔗豐產栽培技術”;70年代,推廣“甘蔗育苗移栽”;80年代,推廣“蔗區光能利用”等先進技術;使仙遊縣保持甘蔗單產全國首位,為中國甘蔗生產作出重要貢獻。盧浩然教授40多年從事黃麻育種研究,他引進推廣黃麻良種,評選地方良種,先後選育“梅峰4號”、“閩麻5號”和“黃麻179”等全國優良品種,在長江流域大面積推廣,對中國麻作事業作出貢獻。應振舉教授從事中國野生牧草的馴化研究,育出一些優良草種,其中牛鞭草已被列為世界牧草良種。陳振光副教授第一次成功地培養出柑桔花粉單倍體植株,取得木本果樹花粉植株誘導的重大突破,為果樹單倍體育種和遺傳問題的研究開闢了新的途徑。龔一飛副教授對養蜂學有較深研究和豐富的生產經驗,在他指導下,首次獲得中華蜜蜂人工授精成功。他編寫的《養蜂學》等論著,反映了國內養蜂的先進水平,廣受讀者歡迎。
該院近年來,先後邀請了30多位國內外專家、教授到院講學或作學術報告;同時也派出教授、講師到美國、澳大利亞、加拿、菲律賓、泰國等地考察、交流。全院有800人次參加全國和省的各種學術會議,提出了100多篇質量較好的學術論文。
該院不斷挖掘潛力,在校內外舉辦各種類型技術短訓班。為各省培訓農科技人員和領導骨幹。1982年,試辦農民自費上大學的進修班。1983年,試招學制1年的果茶專業農民自費生。該院長期堅持在校外農村辦基點,實行教學、科研、推廣(生產)三結合。1953年,與福州市郊鄭依姆合作社簽訂技術契約,建立第一個農村基點。以後相繼建立了仙遊龍華、漳州林下、莆田漏頭、南靖南坑、晉江古厝、三明荊東、建陽黃壩洲等7個固定基點和30多個臨時單項的基點。仙遊基點30多年來,開展科研與推廣,使仙遊縣獲得大面積蔗糧雙豐收,實現萬畝噸糖噸糧。莆田基點20多年來,師生與民眾結合,培育推廣了黃麻及水稻優良品種。該院編輯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福建農學院學報》,1985年起,由國際書店向國外發行。該院還承辦中國農業科學院委託的《國外農學——甘蔗》、《國外農學——土壤肥料》兩種全國性科技情報刊物;並受省科委委託主編《武夷科學》。此外,還定期編印《科學實驗簡報》、《譯叢》、《年報》、《科技資料彙編》等內部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福建農學院共為國家培養大學生和研究生1萬多人,他們的足跡遍及海南島和西藏高原,大都成為各地農業生產、教育、科研部門的骨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