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調整,調整特點,得失點評,五大母校,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其他高校,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復旦大學,天津大學,四川大學,山西大學,山東大學,河南大學,重慶大學,廣西大學,湖南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私立高校,概述,聖約翰大學,金陵大學,南通學院,滬江大學,震旦大學,八大學院,
院校調整 1952年院系調整,中央人民政府對全國舊有高等學校進行全盤調整,全國理、工科教授有四分之三被調離本校,之前已經存在的
綜合性大學 均有大規模調整。此舉是為了打破民國遺留下來的英美高等教育體系,為新中國確立對高校的實際領導掃清道路。
經過小範圍的試驗後,中央教育部於1951年11月召開了全國工學院院長會議,擬訂了全國工學院院系調整方案,揭開了1952年全國院系大調整的序幕。1952年秋,中央教育部在高等學校教師思想改造的基礎上,根據以“培養工業建設人才和師資為重點、發展專門學院,北京“
八大學院 ”等,整頓和加強綜合大學的方針”為原則,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了高等學校的院系調整工作,調整於1953年基本結束。
院系調整後,全國高校數量由1952年之前的211所下降到1953年的183所。
調整特點 私立高校退出
私立高校退出歷史舞台,早在1952年之前,中央政府就開始逐步取消教會大學,並改造和限制私立大學。1952年院系調整時,私立大學(包括教會大學)全部被裁撤。
金陵大學部分建築(現南大鼓樓校區) 仿照蘇聯模式
“向蘇聯學習”是這次院系調整的主方向。在蘇聯的教育理論中,對中國影響最大的,是
凱洛夫 主編的《
教育學 》。在冷戰背景,東西方對立的情況下,蘇聯是僅有的能向我國出口技術的國家,蘇聯援建了大量工業項目也需要俄語人才進行溝通,國家確定俄文為“第一外語”,
清華大學 首創的專業俄文閱讀速成法被廣泛推廣,在全國高校掀起了學習俄文的熱潮。
當時,對蘇聯教育模式的學習是單向的,開始時,有一部分知識分子,以清華大學教授
潘光旦 為代表,對蘇聯的教育理論持懷疑和保留的態度,甚至在專家講課的時候公開提出質疑。
院系調整之所以能夠“雷厲風行”,是整個意識形態及社會氛圍在支撐,包括大學裡的思想整頓,也包括不容置疑的“向蘇聯學習”。前教育部副部長
王明達 回憶說:“我們那時候的大學生政治熱情非常高,很活潑,每天準時起床睡覺,會參加一小時的身體鍛鍊,還有生產勞動。我們那時候的教育目標一個是要求政治正確,一個是著重培養專業人才——學習蘇聯培養重工業人才,還有一個就是要生產勞動。喜歡看的書都是講革命的進步的書籍,必看的有《毛選》和《中國青年》。”
經過調整後,“私立高校全部改為公立,各院校的性質和任務均較前明確,工科院校得到了發展,綜合大學得到了整頓,這樣使高等學校在院系設定上基本符合國家建設的需要。”——所謂的符合需要就是:多學科的綜合性大學在高校中所占的比重,由1949年的23.9% 降至1952年的10.9%。一大批歷史悠久的優秀的綜合性大學失去了應有的價值和地位,被改為工科院校。而隨著各地新設工科院校的增多,1986年,這一比例更跌至4.3%。“向蘇聯學習”得到了徹底的貫徹
人文社科被限制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大規模進行工業化建設,急需工科人才的背景下這次院系調整的特點是:除保留少數文理科綜合性大學外,按行業歸口建立單科性高校;大力發展獨立建制的工科院校,相繼新設鋼鐵、地質、航空、礦業、水利等專門學院和專業。另外,還根據計畫經濟和工業建設的需要設定新專業 ,“新設專業的面則常比西方大學生主修的專業要窄”。
據一位老教師回憶,當時決定高校哪個系哪個專業與誰合併,實施進度很快,扛起行李就出發,而且限期上課。不少學生是在某大學入的學,卻在另一大學畢的業。
院系調整加速了工業人才和師範類人才的培養,調整後工科學生數大增。相反,人文社會科學由於與緊迫的工業化建設不直接關聯而遭到否定,社會學、政治學等學科被停止和取消。此後,一大批社會學學者或者轉行民族學,或者遁入圖書館做資料員。南京大學的著名社會學家
孫本文 去了地理系搞經濟地理,曾任金陵大學社會學系主任的
柯象峰 到外文系當了普通教師。清華大學的社會學系教授
史國衡 則完全脫離了教學崗位,在學校擔任總務工作。正如祖慶年先生所說,院系調整後“哲學系竟失去了存在的餘地”。
對於人文社會學科來講,院系調整不啻為一場災難。
作為“美國模式”影響下天然容易成長的人文學科,在民國期間,中國的這些學科的發育程度已經相當不錯,產出了一批有相當影響和水準的學者,歷史學、哲學、社會學都不乏人才,比起當時中國理工科學者在世界上的地位要高得多。但受“英美
自由主義 ”影響的人文類知識分子,不僅因中美關係的惡劣而要遭清除,更是與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格格不入,“資產階級”性質的非馬克思主義體系的那些人文學科命運可想而知。其中的社會學則遭遇了“滅頂之災”。民國時期的社會學,因為與英美教會大學關係緊密,接受其捐助進行研究,建國後一開始就有了原罪。抗美援朝後,
費孝通 、
雷潔瓊 、
嚴景耀 、
潘光旦 等社會學者,分別發表了批判美國的文章,以及檢討自己為什麼不仇美,但卻過不了關。而在課程方面,他們則要上“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等與其本身觀點格格不入的課程,在
土改運動 中,這些社會學家更是要親身參與土改,以明白他們的理論錯在什麼地方。到後來,他們竭力反思自己的觀點,卻仍然逃脫不掉社會學系被全部砍掉的命運。而主要的原因,僅僅是因為
蘇聯 顧問不認可。1953年底,作為一個學科的社會學在中國大陸上徹底消失。
高校部分教學權利收歸教育部
高校喪失部分教學自主權,1952年,國家成立了
高等教育部 ,原教育部部長
馬敘倫 改任高教部部長。1953年,政務院發布1953年的高校院系調整方案,方案指出“高校教師的思想改造學習今年暑假前即可告一段落,院系調整工作在今年暑假亦可大部完成,各類高校的任務和培養人才的目標均較以前明確,統一招生與統一分配畢業生的制度已經確立,這些條件將便於中央高等教育部及其他部門進一步加強直接和具體的管理。高等學校喪失了部分教學自主權。
以清華大學為例,這次涉及教學內容方面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專業設定上,與歐美高校的
通才教育 模式相對,蘇聯的高等教育模式一般稱之為
專才教育 。院系調整前,清華各院系不設專業,重視外語、基礎理論和人文知識的學習,學生在一、二、三年級重在學習基礎理論,四年級著重學習專門知識。院系調整後,根據國家建設需要,按照蘇聯工科大學教育模式按系設立專業,有計畫、分專業培養技術人才。學制也進行了調整。解放前,清華實行
學分制 ,必修與選修相結合。學習蘇聯後,取消學分制,實行
學年制 。學生在修業期間必須按照專業教學大綱的要求,完成和通過每學年所規定的學習課程和教學環節,不能自由選課,一般也不能轉系或轉專業,在某些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個人興趣和特長的發揮。教學計畫成為學校組織教學過程的主要依據。全國高校學習蘇聯,開始制定統一的教學計畫,用蘇聯教材。
拆散民國大學體系與思想改造
在“
階級鬥爭 ”的宏大敘事框架里,民國造就的知識分子自然地被打上“
小資產階級 ”的烙印。而最大限度地拆散民國留下的大學、最大限度地拆散民國留下的大學各科系及其教師,尤其要拆散各名牌大學、重要科系及其骨幹教師,“割斷了各大學與解放前的歷史聯繫”,或者說“基本割斷了原來教授與學校的歷史聯繫”,將大大有利於新政權對知識分子的掌握和駕馭,從而有利於社會主義的建設。
北大校長
馬寅初 於1951年10月23日發表在《人民日報》上的《北京大學教員的政治學習運動》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必須按照國家的需要,徹底的調整院系,改革課程,改進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而要達到這一目的,一個最主要的關鍵,就是要.. 自覺自愿地進行了思想改造”。這裡清楚揭示了院系調整與50年代初知識分子“思想改造”的關係,而廣州的一份院系調整總結里,更是明確指出“在各種工作會議上,我們也反覆強調院系調整工作的好壞,是檢驗思想改造成績的標準”。
這次與院系調整相結合的對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可以算是建國以來歷次對知識分子“改造”的第一次行動。但也有不合作者,1953年中國科學院請
陳寅恪 先生擔任中古史研究所所長,陳寅恪提出“允許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馬列主義,並不學習政治”,最終他沒有去成。
得失點評 經過1952和1953兩年的大規模院系、專業調整,全國高校由原來的211所減為182所:綜合大學14所,工科院校39所,師範院校31所,農林院校29所,醫藥院校29所,政法院校4所,財經院校6所,藝術院校15所,語言院校8所,體育院校5所,民族院校2所。
就總體而言,院系調整加強了工程、師範和農林等方面的專業人才的培養,使專門學院尤其是工科類專門學院有了相當可觀的發展,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經濟建設所急需的專門人才,對新中國的工業化建設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改變了舊中國工程技術教育過於薄弱的狀況。
但是,院系調整指導方針的後一部分,即“整頓和加強綜合性大學”卻沒有真正得到落實。由於照搬蘇聯高校系科設定模式,使原有的一些素負盛名的綜合性大學程度不等地有所削弱。如解放初期的南京大學曾有文、法、理、工、農、醫、師範等7個學院共42個系科,院系調整後僅保留了文、理方面的13個系,其中心理學系自1952年後即未再招生,僅有其名而無其實。儘管通過院系調整,南京大學新建了天文學系,加強了地學類和外國語言文學類系科,但人文科學領域的哲學系,社會科學領域的經濟、法律、政治等頗有特色的系科或者被調出,或者被撤銷,不能不說是院系調整中的一個失誤。此外,院系調整後形成的“綜合大學(文理學科型)—多科性工科大學—單科性專門學校”的高校設定模式,往往由於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基礎學科與套用學科的相互脫節和分離,影響了學科的交叉與滲透,影響了學科的更新發展與人才培養的質量;同時,還妨礙了以後高等學校基礎研究和套用研究、開發研究的結合。
1953年9月,高教部長馬敘倫在《關於綜合大學的方針和任務的報告》中,既充分肯定了院系調整的成績,也指出了存在的缺點和問題。他說:“首先,有過急的毛病,例如在某些地方一下子擺出的攤子過多,而事前準備不足,以致某些獨立出來或新設立的院校,內容並不充實,同時卻使調整後的個別綜合大學的力量被削弱,被分散”;“第二,在某些地方調整時未能照顧到某些大學的原有的優點與系科特長,以及其本身的實際需要,或者移重就輕,使其多年積累起來的能代表該校特點的教學基礎失掉應有的作用,或者把某些重要科系連根拔掉,使該校其他相關科系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受到影響”。馬敘倫還指出:“在處理文法等系科的作法上,有些是更不妥當的”,如“只看到其課程內容陳腐又非目前急需的一面,有時就採取絕對辦法,單純地調出、合併或取消,而不是有區別有步驟地加以合理取捨,逐漸改造,以適應將來的需要和發展。”馬敘倫的分析既辯證、全面,又剴切中肯。對於全國院系調整中出現的這些問題,儘管事後也曾採取了某些補救措施。而這一歷史缺憾,直到80年代後才真正開始得到彌補。
五大母校 2000年前後,浙江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與其部分科系衍生的高校進行了合併,實力大大增強。
南京大學 1949年南京解放,
國立中央大學 更名為國立
南京大學 ,“中央大學”校名在大陸成為歷史。次年國立南京大學校名去掉國立兩字,逕稱“南京大學”。1951年7月,南京大學改校務委員會制為校長制,
潘菽 任校長。
南京大學院系調整 院系調整前,最初的南京大學擁有文、理、工、農、法、醫、師範共7個學院35個系,學科設定之全和學校規模之大為全國各高校之冠。
1952年院系調整,
南京大學 保留文、理學院,與
金陵大學 的文、理學院合併,在此基礎上組建新的學校,校名不變,也就是如今的南京大學。原南京大學(國立
中央大學 )及其前身學校的歷史檔案和原金陵大學的歷史檔案均劃歸如今的南京大學保管。南京大學校址遷往原金陵大學校內(時任南大校長的
潘菽 為照顧新成立的南京工學院,將原南大的四牌樓校區移交給了南京工學院)。
南京大學院系調整狀況如下:
3)南京大學農學院和金陵大學農學院組建為南京農學院(今
南京農業大學 )
農學院森林系與金陵大學農學院森林系合併,組成南京林學院(今
南京林業大學 )
4)南京大學醫學院改稱解放軍第五軍醫大學,1954年遷至西安併入第四軍醫大學(今
空軍軍醫大學 )。
浙江大學 1949年9月,私立
南通學院 農科農業經濟學系被併入
浙江大學 ;1952年院系調整前,浙江大學擁有七個學院(文、理、工、農、法、醫、師範)。
浙江大學院系調整 浙江大學院系調整狀況如下:
1)、理學院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生物系併入
復旦大學 。
理學院藥學系併入上海第一醫學院。
3)、法學院停辦。
6)、工學院航空系與中央大學、交通大學的航空系合併,組建為
華東航空學院 。
調整後的浙江大學只保留工學院電機、化工、土木、機械四系,併入之江大學相關 工科及
廈門大學 電機系。
廈門大學 1952年院系調整前,
廈門大學 擁有7個學院。
廈門大學院系調整 廈門大學院系調整狀況如下:
2:
中國海洋大學 :山大1958年遷往濟南時將海洋系留在了青島,後發展成為青島海洋大學,2002年更名為中國海洋大學。
3:
浙江大學 :1952年,廈大電機、土木、機械三個系各一部分併入浙大。
4:
東南大學 :1952年,廈大工學院的機械和電機兩系以及南京大學、金陵大學、江南大學等高校的部分院系組建成南京工學院,即後來的東南大學。
5:
河海大學 :1952年,南京大學、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和廈門大學等高校水利專業合併,在南京成立了華東水利學院,即現在的河海大學。
6:
南京大學 :1952年,廈大俄語專業合併到南京大學外文系,俄語專業的學生也轉到該校外文系學習。
7:
清華大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1951年5月,廈門大學、西北工學院、北洋大學三校的航空系併入清華,設立清華大學航空學院。上述三校的航空系本非直接參與組建北航(北航於1952年成立)。
8:
上海財經大學 :1953年的全國院系調整,廈大商學院企業管理系被調整到上海財經學院。
9:
同濟大學 :1952年,廈大土木建築併入同濟大學。
10:
內蒙古大學 :1957年,以北大,南大,山大,廈大,中山五校為主,國內十餘所著名高校(包括清華、南開等)共同創建內蒙古大學。
11:
華東師範大學 :1924年6月,廈大三百餘位教師和學生鬧學潮離校到了上海,創辦大夏大學。解放後經院校合併,發展為今天的華東師大。
12:
華東政法大學 :1952年,廈大政法學院(包括政治、法律兩系)歸併入華東政法學院(今華東政法大學)。
13:
上海海洋大學 :1972年,廈大水產相關係調出成為廈門水產學院,1979年調往上海,後發展為上海海洋大學。
14:
大連海事大學 :大連海運學院(1994年更名大連海事大學)是在50年代高校院系調整中由東北航海學院、上海航務學院、福建航海專科學校合併而成,而
福建航海專科學校 即為從廈門大學分出的航務專科。
15:
福州大學 :為創立福大,廈大支援物理係數十名教師,化學系2/3,數學系3/4,相當於分出一半理科。
18:
福建師範大學 :1954年,文學院教育系併入福建師範學院。
1952年院系調整後的廈門大學只保留文理學院,成為文理科的綜合性大學,並在52年之後陸續又有院系調出。
武漢大學 1952年院系調整前,
武漢大學 擁有六個學院(文、法、理、工、農、醫)。
武漢大學院系調整狀況如下:
3)水利系分出,與
河南大學 等高校相關係科合併成立武漢水利學院(武漢水利電力大學,現武漢大學工學部)
4)農學院與湖北農學院合併成立
華中農學院 (現華中農業大學)
園藝系以及農化系的相關專業參與組建南京工學院食品工業系(現江南大學)
5)機械系與電機系與廣西大學等高校相關係科合併成立
華中工學院 (現華中科技大學)
7)經濟系與華中大學,中原大學等高校相關係科合併成立中南財經學院(現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調整後的武漢大學只保留文,理兩個學院,調入廣西大學,湖南大學,中山大學,南昌大學的相關係科。
中山大學 院系調整前,中山大學設有文、理、法、工、農、醫、教育等7個學院。
1950年,中山大學兩廣地質調查所調整為
中南軍政委員會 重工業部第五地質調查所 ,1952年併入漢口地質部中南地質局。
1952年:
3)中山大學醫學院調出,組建華南醫學院(後改稱中山醫學院、
中山醫科大學 ,現中山大學醫學部);
嶺南大學、華南聯合大學等校相關係科併入。
1954年,當時全國唯一的語言學系由
王力 、
岑麒祥 等教授帶領調往
北京大學 ;
1954年,中山大學植物研究所(所長
陳煥鏞 教授)劃歸中國科學院,改稱中科院華南植物研究所(現華南植物園);
1958年,中山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調往
暨南大學 ;
1970年,中山大學外文系由梁宗岱等教授帶領調往廣東外語學院(現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
調整後的中山大學只保留文,理兩個學院,調入嶺南大學、華南聯合大學、南昌大學等校的相關係科。
其他高校 清華大學 1952年院系調整前,
清華大學 擁有五個學院(理、工、文、法、醫)。
清華大學院系調整 清華大學院系調整狀況如下:
1)文學院併入北京大學。
2)理學院併入北京大學。
3)法學院併入北京大學。
同濟大學 1952年院系調整前,同濟大學擁有五個學院(理、工、文、法、醫)。
同濟大學院系調整 1)1950年,為了支援湘、鄂、粵、桂、豫、贛六省(中南區)醫療衛生事業,全部醫學院和附屬同濟醫院遷往湖北武漢,與武漢大學醫學院合併後改名中南同濟醫學院和武漢同濟醫院。 1955年8月,中南同濟醫學院更名為
武漢醫學院 。1985年7月,武漢醫學院又改名
同濟醫科大學 。現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 2000年原上海鐵道大學與同濟大學合併,同時成立新的同濟大學醫學院,重建醫科。
3)1956年,
工學院 測量系遷往湖北武漢,參與建設
武漢測繪學院 ,現併入武漢大學。工學院機械系、電機系和造船系等併入
交通大學 ,還支援了南京工學院等學校,後來一部分隨交通大學西遷建設西安交通大學。
1952年水利系與其他高校的水利專業在南京成立了華東水利學院,即現
河海大學 。
4)理學院動物、植物系併入
華東師範大學 ,數學、化學、物理等系併入復旦大學。數學、化學、物理等系除了保留基本的工科教學和並給復旦以外,部分教師調入華東師範大學、
華東化工學院 等學校。
調整後的
同濟大學 調入交大、復旦、聖約翰等11所高校的土建系、科、組,遂成為國內最大的以建築土木工程為主的工科大學。
復旦大學 從1952年8月至9月底,
浙江大學 、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大同大學、滬江大學、
震旦大學 、聖約翰大學、南京大學、金陵大學、
安徽大學 、上海學院等高校的有關係科陸續與復旦大學合併,具體是:
1.中文系:由復旦大學、聖約翰大學、
滬江大學 等四校的中國語文系合併組成。
復旦大學院系調整 2.外文系:俄文組即原復旦俄文組;英文組由復旦大學、聖約翰大學、滬江大學等四校合併組成。
3.歷史系:由復旦大學歷史系和滬江大學等校的歷史系合併組成。
4.新聞系:由復旦大學新聞系和聖約翰大學新聞系合併組成。
5.數學系:由復旦大學數理係數學組及浙江大學、大同大學等四校的數學系合併組成。
6.物理系:由復旦大學數理系物理組及交通大學、同濟大學、
大同大學 等五校的物理系合併組成。
7.化學系:由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大同大學等七校的化學系合併組成。
8.生物系:由復旦大學和其他三校的生物系及浙江大學的人類學系合併組成。
9.經濟系:由復旦大學和南京大學等九校的經濟系合併組成。
10.經濟研究所:原復旦大學經濟研究所。
這次調整,連同1949年8月以來的調整,新復旦共由19所高等學校有關係科合併組成。復旦是全國院系調整中組合高校最多的大學。
與此同時,復旦大學一些系科也從復旦調出,與其他院校合併或組建新的學院,具體是:
1.復旦大學財經學院會計、統計、企業管理、銀行、貿易和合作六個系及統計、貿易、銀行三個專修科調出,組成
上海財經學院 。
2.農學院農藝、園藝、農化三系調至東北瀋陽,新建
瀋陽農學院 。茶葉專修科調至安徽大學農學院。
3.法學院法律、政治兩系與九所高校的法律、政治等系合併組成華東政法學院。社會學系撤銷。
4.復旦大學外文系德文組調出,併入南京大學。
院系調整以後,復旦大學成為一所文理綜合的大學,復旦的圖書儀器設備有了很大的增加。圖書館的藏書數量達到解放前的4倍。理科各系實驗室大為擴充。生物系擁有160餘台顯微鏡;化學系的實驗室由3個增加至9個,可容納200人同時做實驗;物理系的儀器擴充了9倍,有專供教師使用的X光實驗室、原子核物理實驗室等。
天津大學 礦冶工程系調唐山成立河北礦冶學院,現為河北聯合大學;
四川大學 院系調整前,
四川大學 擁有六大學院(文、理、法、工、農、師範),共幾十個系科。在50年代的院系調整中,川大情況如下:
1)四川大學航空系(川大航空系整合了雲大航空系),後與清華航空系(清華航空系整合了天大、廈大等航空系),北京工業學院航空系,三校航空系最終共同組建成立北京航空學院,後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世界上僅存有兩架
P-61 夜間戰鬥機,一架在美國
俄亥俄州 空軍博物館,另一架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館。此飛機曾經為四川大學所有,也是當時國內高校唯一一架研習飛機,1952年隨四川大學航空工程系一併劃歸當時的北京航空學院)
2)四川大學土建鐵道專業調往參與組建中南土建學院,後中南土建學院分化為長沙鐵道學院和湖南工學院,分別為現中南和湖大的淵源之一。
3)四川大學化工、農產等系與兄弟院校組建四川化工學院,1952年在四川成立的四川化工學院和在上海成立的
華東化工學院 是新中國最早的兩所化工專業高校,至今仍保持了強大的化工學科實力。
4)四川大學工學院剩餘部分獨立,以其為主體獨立建院成立成都工學院,成為當時全國八大主要工學院之 一,是西南地區側重建設之工學院。
成都工學院擁有1956年全國首批國家二級教授8人(在當時全國主要的重要工科大學和工學院中處於前列,也是西南地區第1名),其中2人於1959年升為國家一級教授。
5)成都工學院與四川化工學院合併,仍名成都工學院。成都工學院發展為後來的中科院、國家教委(即今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成都科學技術大學。在與四川大學重新合併之前,成都科技大學的國家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後流動站、科研經費等重要指標,均雄踞當時的西南地區所有高校第1位。
6)四川大學政法學院師生400餘人調往重慶參與組建西南政法學院,即後來的西南政法大學。調入組建西政的師生中,川大人數均為最多,實力最強,法學歷史最有悠久,是當時組建西政學術貢獻最大的高校。
7)四川大學農學院園藝、植物病蟲害、蠶桑、農化四個系的教師26人,學生165人於1952年調整到西南農學院。調出的教授、副教授,有侯光炯、李駒、張文湘、李隆術、劉佩英、劉明釗,趙烈、王道容等。並從西南農學院、雲大農學院等調入小部分師生。西南農學院後為西南農大,現併入西南大學。80年代初重慶高校共有3個首批博士點,其中之一是西農土壤學博士點,領軍人物就是當時從川大調過去的
侯光炯 院士。
8)四川大學農學院剩餘部分,獨立建院,全遷雅安,成立四川農學院,後為211院校------
四川農業大學 。彭家元、曾省、程復新、李蔭楨、張松蔭、佘耀彤、陳之長、劉運籌、王善佺、陳朝玉,楊允奎,楊鳳、楊志農、周開達、顏濟、夏定友、榮廷昭、郭萬柱等川農的頂樑柱級知名教授,基本都可追源至川大農學院時期。人才濟濟的川大農學院時期為後來的四川農大在國家科技獎勵等科研學術上取得優異成績提供了強大的人才資源。
9)四川大學師範學院本科部分調往西南師範學院,現併入
西南大學 ,西南師範學院的主要優勢學科教育學科和心理學科的知名開創性的大師級人物,大多都來自當時的實力雄厚的四川大學師範學院,如普施澤、張敷榮 、葉麟、何其愷、張增傑等。
10)四川大學師範學院專科部分調往當時的四川師院,後該校又分化為四川師院(今川師大)和南充師專(後為南充師院/四川師院/西華師大)。先後擔任四川大學教育系主任及教務長的國內教育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的劉紹禹教授(創建當時西南地區唯一的心理實驗室),於50年代調任四川師院院長。
11)四川大學地質系調往重慶大學,而後重大地質系參與組建成都地質學院,即
成都理工大學 。
12)四川大學地理系,與浙江大學地理組,
金陵女子大學 地理系共同調入南京大學地理系。
13)四川大學經濟系的彭迪先教授受西南局之委派做為四川財經學院籌建小組主任,領導創辦了四川財經學院(之後又調回了川大),彭先生向西南局提出的唯一條件,就是要從四川大學經濟系帶些人過去,協助籌建四川財經學院.西南局同意了彭先生的要求,於是在1951年10月,劉詩白,柴詠,何高著,高成莊,羅經先,稅顯光和歸潤章等一批教授隨彭迪先教授從四川大學來到了光華園,協助創建四川財經學院(即今西南財經大學),1952~1953年,四川財經學院由當時西南地區17所學校的財經系科合併成立。
此外,等等,還有一些個別系科從川大調往其他高校、科研院所、社科院所等科研機構。
至此,川大隻剩下了文、理兩大學科。一些本應加強和保留的文理科,也有不同程度的學科和師資外調。
山西大學 取消山西大學建制。
文、理兩院 (含中文、歷史、外語、教育、數學、化學、生物7個系及中文、史地、數學、理化、生物、體育5個專修科)合併,改稱山西師範學院。
農學院 獨立成立學院
法學院 改稱財經學院(含經濟、工商管理、會計3個系),後劃歸入
中國人民大學 。
工學院 (含土木工程、採礦工程、冶金工程、化工工程、機械工程、電機工程、紡織工程7個系)中冶金工程系劃歸北京鋼鐵學院(今
北京科技大學 ),紡織工程系和採礦工程系併入西北工學院(今
西北工業大學 )。
工學院 其餘部分(機械工程、電機工程、土木工程、化工工程4個系)獨立建校(今
太原理工大學 )。
1954年山西師範學院由太原市侯家巷遷入現校址。1959年,再度組建
山西大學 。
1961年與山西師範學院合併,仍定名為山西大學。
這座昔日全國知名的高等學府從此成為一所默默無聞的地方性省屬綜合性大學。
山東大學 1952年院系調整前,山東大學擁有五個學院(文、理、工、農、醫)。
山東大學院系調整狀況如下:
1)文學院政治系,遷至濟南組成山東政治學校。
文學院藝術系戲劇組,遷至上海參與組建中央戲劇學院華東分院(
上海戲劇學院 )。
文學院藝術系音樂、美術兩組,遷至無錫參與組建華東藝術專科學校(
南京藝術學院 )。
2)理學院的地礦系遷至長春,與有關院校系科合併,組建成長春地質學院(
長春大學 )。
3)工學院和土木系,和原山東工學院的土木、紡織系合併,組建成青島工學院,後又
5)醫學院1956年獨立,擴建為青島醫學院(
青島大學 醫學院)。
調整後的山東大學保留文理醫學院。56年醫學院獨立。
河南大學 1912年,以信陽商城人
林伯襄 先生為代表的一批河南仁人先賢,在開封創辦了
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 ,成為當時中國的三大留學培訓基地(1896年
南洋公學 -今
上海交通大學 及西安交通大學,1911年清華留美預備學校-今
清華大學 ,1912年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今河南大學)之一。歷經中州大學、國立第五中山大學、省立河南大學等階段,1942年改名為國立
河南大學 。1952年院系調整前為擁有文、理、工、農、醫、法等6大學院的綜合性大學,是當時學術實力雄厚、享譽國內外的
國立大學 之一。
調整後:
1)農學院組建
河南農學院 (1984年改名河南農業大學)
2)醫學院組建河南醫學院(1984年改名為河南醫科大學,2000年合併組建新的
鄭州大學 )
5)理科他遷新鄉,名河南師範學院二院 (1985年6月改名
河南師範大學 )
11)生物併入河南師範學院二院
調整後的河南大學,僅保留文、法兩學院,更名為河南師範學院 (1984年恢復河南大學校名,2000年合併開封師專、開封醫專,組建成新的
河南大學 。)
重慶大學 1952年重大文學院併入四川大學,部分老師調入當時的西南師範學院
1952年重大商學院調入當時的西南財經學院和四川財經學院,即
西南財經大學 ;
1952年重大體育系科調入西南師範學院,即
西南師範大學 (2005年7月與西南農業大學合併組建
西南大學 );
1952年重大農業系科調入西南農學院,即西南農業大學(2005年7月與西南師範大學合併組建西南大學);
1952年重大化學化工系調入四川化學工業學院即
成都科技大學 ,後來又被併入四川大學;
1952年重大的土木建築組成後來的重慶建築大學,重慶交通學院後又從建築大學中分離,2000年重慶建築大學重回重大;
1953年重大理學院併入四川大學;
1956年在重大地質系的基礎上成立四川地質學院,就是後來的
成都理工大學 ;
1952年調入重大有
西南工業專科學校 和川南工業學院機械科和電機科,石油專科學校鑽探和機械科,西南工業部工業學校機械科
1952年調整中,文,商,法,醫學院全部調入他校,工科專業有進有出,理學院暫時保留未動
1952年9月20日,以何魯教授為主任委員的重慶大學院系調整委員會開始著手搬遷事宜。從9月28日起,到11月19日,一個半月的時候,調整搬遷工作基本結束。
但是對重慶大學的調整遠沒有結束。
1953年理學院全部調入四川大學,1955無線電系全部調出 ,1956地質系全部調出,
1952大調整中,工學院是唯一保持了較強實力的學院,因為此時整個重大隻剩下一個學院--工學院。工學院自身也受到重創,無線電系和地質系全部遷出,土木建築系也全部遷出,1958年重大曾增設了國防科技專業的6個新系,1962年時這6個新系又被調整組合,重大僅保留了無線電專業。第一次調整後工學院所存在的6個專業為:機械製造系,動力系,電訊系,採礦系,冶金系,地質系。第二次調整後所設定專業為:機械製造系,動力系,電機系,採礦系,冶金系。至此,風雨飄搖中顛簸著艱險成長的重慶大學只有5個專業。
廣西大學 1952年秋季,遵照中南第三次高教會議的決定,文教、法商兩院暫停招生,增設了鐵路勘測專修科、輸配電專修科和師範專修科,學制分為一年制和二年制。招生名額597人。
根據1951年11月3日至9日,中央教育部在北京召開全國工學院院長會議,會議擬定了全國工學院調整方案,其中決定將廣西大學礦冶系、武漢大學礦冶工程系,湖南大學礦冶系、南昌大學採礦系、中山大學地質系、北京工業學院冶金專修科調整出來,在湖南長沙.成立
中南礦冶學院 ;將廣西大學土木系及農田水利專修科與武漢大學,南昌大學、河南大學、湖南農學院、江西農學院、武昌中華大學等院校的水利系、科合併成立武漢大學水利學院。
湖南大學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湖南大學奉命撤銷,改為工科專門學校,中南土木建築學院在原址成立。前一些調整工作已經開始進行了。1953年湖南大學被撤消。在湖南大學舊址上,以原湖南大學土木系和基礎教育部為基礎,合併其他一些大學的相關院系,組建
中南土木建築學院 。1958 年中南土木建築學院擴充後更名
湖南工學院 ,
湖南大學的各專業系科去向如下:
1951年3月,農業學院調出與省立修業農林專科學校組成湖南農學院(今
湖南農業大學 )。
1952年10月,工程學院礦冶系和礦冶研究所師生調往長沙成立中南礦冶學院(今
中南大學 )。同年11月,工程學院化工系師生調往廣州成立華南工學院(今
華南理工大學 )。
1953年10月前,從湖南大學調出去的各院系師生陸續離校的是:自然科學院的數學(部分)、物理(部分)、化學(部分)、生物,文學院的中文(部分),社會科學院的歷史(部分)等6系325名學生和13位教師,於10月2日出發,前往
武漢大學 。
1953年10月3日,財經學院的會計、統計、企業管理、財政金融、合作等系師生527名以及社會科學院經濟系師生部分去中南財經學院(今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部分去武漢大學。文教學院的中文系、外文系(小部分)、教育系及社會科學院的歷史(部分),自然科學院的數學(部分)、物理(部分)、化學(部分)等系,師範專修科的中文、歷史、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科師生調出成立湖南師範學院(今
湖南師範大學 )。文教學院外文系大部分師生、歷史系一部分師生去
中山大學 。社會科學院的經濟地理系大部分師生去中山大學,一部分師生去
河南大學 。 社會科學院的政治、法律兩系師生調往武昌成立中南政法學院(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學院的電機、機械兩系師生及有關實驗設備全部調往武昌成立華中工學院(今
華中科技大學 )。
工程學院的土木結構組、電機系的電機組共7位教師和135名學生調往成立華南工學院(今
華南理工大學 )。
自然科學院礦化專修科師生調中南礦冶學院。師範專修科的地理師生調往成立華南師範學院(今
華南師範大學 )。
廣西大學 (鐵道系、土木系)、華南工學院(鐵道系、土木系)、
南昌大學 (鐵道系、土木系)、四川大學(鐵道系、土木系)、
武漢大學 (鐵道系、土木系)、
河南大學 (數理、土木系)、
雲南大學 (鐵道系、土木系)併入。
這次調整中,學科門類比較齊全的湖南大學被“肢解”,只有土木建築學科得到加強。對於一直倡導建設綜合性大學的湖南省和湖南大學而言,受到“重創”。湖南大學土建學科則一舉奠定了日後在全國的頂尖地位,與
同濟大學 、
清華大學 並稱為中國土建學科中的“
三駕馬車 ”。1958年,中南土木建築學院增設機械、電機、化工三系,更名為湖南工學院。1959年,湖南工學院恢復為湖南大學,增設文、理科,設十二個系,重新確定文、理、工綜合性大學發展模式。1960年,湖南大學鐵道建築、橋樑與隧道、鐵道運輸三個系和部分公共課教研室分離出去,另闢校址成立
長沙鐵道學院 (今
中南大學鐵道學院 )。
1962年,湖南大學中文系、生物系併入湖南師範學院(今
湖南師範大學 )。
西南交通大學 新中國成立以後,學校(
北方交通大學 唐山工學院)設有土木工程、建築工程、採礦工程、冶金工程、機械工程、電機工程、化學工程7個系,並設有鐵道工程、號誌工程、電訊工程、機車工程、客貨工程5個專修科。教育部開始了一系列的調整工作:
1)建築系調15教師(教授6名,副教授4名,講師3名和助教2名)和全體學生先到北京鐵道管理學院,然後調至天津大學:調出得教師及學生有徐中教授、劉福泰教授、沈玉麟教授、盧繩教授及彭一剛院士、周祖?#93;教授等。
2)冶金系連同所有師資學生,裝備,圖書等,主要調整到新組建得北京鋼鐵學院(今北京科技大學):調出得教師及學生有徐祖耀院士、吳自良院士、王鈞豪教授、王紹瀛教授、張萬奇教授、章守華教授、林宗彩教授、朱覺教授、馬如璋教授、王潤教授、葛昌純院士等及物理系趙松鶴教授。 3)採礦系除地質組外全體調往中國礦業學院(今中國礦業大學):調出得教師及學生有何杰院士、張熙年教授、陳清如院士、山河壽教授、張榮曾教授、汪泰葵教授、王祖訥教授等。 4)採礦系地質組調整到北京地質學院(今中國地質大學):調出得教師有王鴻楨院士、袁見齊院士。 5)土木系水利組調整到清華大學:調出得師生中有有名科學家黃萬里教授以及王三一院士。 土木系市政工程組調出顧夏生院士及其學生。 6)化學工程系除保存利用化學組外,其餘14名教師(教授和副教授各4名,講師1名,助教5名)和54名學生調整至天津大學:包含余國琮院士。 7)材料工程系調入北京鐵道學院:嚴東生院士由於唐院材料系撤銷而往了中科院上海冶金陶瓷研討所。 8)電機系電訊組調整到原哈爾濱鐵道學院然後又調至北京鐵道學院。
私立高校 概述 私立大學 (
民辦大學 )是指主要由民間資本所維持經營的大學,一般是指由非地方或者中央政府投資,全部或者部分的依靠學生的學費(而非公共資金)來維持大學的經營,而且校方有權自主選擇生源的大學。其主要經費來源仰賴學費、捐款、募款等非政府資金,以維持其獨立非營利組織之特性。然而私立大學接受政府資金補助亦屬尋常。
教會大學 ,一般意義上是中國19、20世紀的天主教會、基督新教會在中國開辦的大學,由於對中國的文化、科技的影響很大,故稱教會大學,至1951年尚有21所,其中基督教新教17所、天主教會4所,名義上也屬私立大學。
1952年院系調整,中國大陸的私立大學全部被撤銷。
聖約翰大學 聖約翰大學前身是1879年
施約瑟 等西方學者創辦的聖約翰書院(St. John's College),1905年改名為聖約翰大學(St. John's University),成為中國最早的現代意義上的高等學府,也是在華辦學時間最長的一所教會學校。
聖約翰大學以其放眼全球的國際視野,學思結合、中外匯通、服務社會、三育並重的教育理念,以及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等,為當下中國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多重要借鑑和啟示。73年的辦學歷程中,聖約翰大學享有“東方的哈佛”、“外交人才的養成所”、“現代中國紳士的搖籃”、等盛名,更是培育出了
顧維鈞 、
宋子文 、
顏福慶 、
林語堂 、
鄒韜奮 、
劉鴻生 、
榮毅仁 、
經叔平 、
嚴家淦 、
貝聿銘 、
史久鏞 、
張愛玲 、
周有光 等一大批聲名顯赫的校友,成為中國教育史上的傳奇。
聖約翰大學在1952年秋被撤銷,各院繫於1949年至1952年被拆散併入上海多所高校,分別是華東師範大學(繼承院係數量最多)、上海第二醫學院(今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交通大學(今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上海財政經濟學院(今上海財經大學)、華東政法學院(今
華東政法大學 )。聖約翰大學附中與
大同大學 附中二院合併為
上海市五四中學 。聖約翰大學原址一度成為華東師範大學的分部,後劃歸新成立的華東政法學院。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聖約翰大學理學院(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生物系)、中文系(部分)、教育系併入
華東師範大學 ,11萬餘冊藏書、6000多件
生物標本 以及家具等教學資源由華東師範大學繼承,成為學校起步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原屬聖約翰大學的38名教職工(約大標誌性人物之一的校牧
徐懷啟 也轉任華東師大教授)、128名學生於此時來到華東師大。同樣是華東師大建校基石的
光華大學 ,是1925年由離開聖約翰大學及附中的572名師生在社會各界支持下所創建。不僅如此,華東師大首任校長
孟憲承 、學校籌建之初的籌備委員會成員張祖培和首任體育系主任
吳邦偉 、歷史學家
陳旭麓 等也是聖約翰大學校友。
金陵大學 1928年金陵大學首先向教育部註冊並批准。在美國
加利福尼亞大學 對外人在華所辦大學編類中,金陵大學是中國教會大學中唯一的A類,持有金大學位的畢業生有資格直接進入美國大學的
研究生院 。
金陵大學文理農三院嵯峨,英語文學和中國文化研究成就卓著,聞名世界。尤其農林學科堪稱中國之先驅,享譽海內外。其他方面亦有發展,如開創中國電影教育、首開中國醫科七年制教育和博士教育。
金大培養大批優秀人才分布於海內外,在各個領域內發揮所長,使金大飲譽國內外,在中國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響。為中國
現代大學教育 的建立與發展、
現代科學技術 的引進、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的開創、優秀人才的輸送都做出了突出貢獻。
南通學院 南通大學歷史沿革 南通學院 是我國最早創辦的農業高等院校之一(1902年創辦的通海農學堂),我國最早創辦的醫學高等院校之一(1912年創辦的
私立南通醫學專門學校 )和我國最早創辦的紡織高等院校(1912年創辦的紡織染傳習所)。
1949年9月,南通學院農科、紡科從上海遷回南通與醫科一起復校。其中,農科農業經濟學系被併入
浙江大學 ;
1952年,
南通學院 三科被拆分,農、紡、醫科相繼外遷;
1952年7月,南通學院的紡織科(是當時中國實力最強的多科系本科教育紡織學院)與其它幾所專科紡織學校一起被調整到華東紡織工學院(即今之
東華大學 );
1952年8月,南通學院的農科獨立,更名為蘇北農學院,並整體遷往揚州(後併入今之
揚州大學 );
滬江大學 滬江大學 (University of Shanghai)是20世紀上半葉上海一所有
浸信會 背景的綜合性教會大學,校址位於黃浦江畔的楊樹浦軍工路。滬江大學創辦於1906年,初名浸會神學院,院長為美國人萬應遠博士。1909年開設浸會大學堂,校長為美國人柏高德博士。1911年,二部分合併組建上海浸會大學,由美國人
魏馥蘭 博士任校長。1914年經校董會決議,中文校名定為滬江大學。1917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20年開始招收女生。
1928年1月,經過改組的滬江大學校董會聘請畢業於美國
哥倫比亞大學 哲學系,年僅31歲的
劉湛恩 博士為校長。滬江大學首任華人校長
劉湛恩 對學校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確立了”更為中國化“的辦學主張。1929年3月18日,滬江在
國民政府 立案,成為上海第一所立案的教會大學。在學科發展方面,堅持在職業化下發展套用性專業的“滬江模式”。倡導社會服務,提倡勤工儉學,實施平民化教育。
作為教會名校,滬江大學以學風純樸、較少教會氣和愛國主義傳統聞名全國,以文理商著稱於世;開在華教會大學男女同校之先河,國內最早開展社會工作,創辦了中國第一個社會學系,興辦了上海最早正規的建築教育,擁有當時全國規模最大的商學院,諸多領域開一時風氣之先,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優秀辦學傳統,孕育了一大批愛國青年、志士仁人、學術精英、工程專家和政商翹楚。
震旦大學 震旦大學 (Aurora University),原名震旦學院,1928年改稱震旦大學,是天主教耶穌會在中國上海創辦的著名教會大學,是中國近代著名高校,由中國神父
馬相伯 於1903年2月27日在
徐家匯天文台 舊址創辦,後遷址
盧家灣 。“震旦”一詞出自梵文,意即中國,在英語中,亦有黎明、曙光的含義。由此可見,馬相伯將震旦學院喻作旭日東升,擔負著以教育開啟中國曙光的重任,必將前途無量。英、法文校名分別為Aurora和L'Aurore。1914年,震旦開始招收研究生,是中國第一所開展研究生教育並授予碩士學位的學校。
1952年院系調整,震旦大學被撤銷,其醫學院和
聖約翰大學醫學院 、同德醫學院在原址合併組建上海第二醫學院;其餘科系分別併入復旦大學、上海第一醫學院、華東師範大學、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化工學院、華東政法學院、上海財政經濟學院等高校;附屬中學改為上海市向明中學。震旦大學原址現為重慶南路227號和280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校舍。
八大學院 1952年院系調整,中央有關部門選定在北京西北郊建設“學院區”,統一集中建立了第一批八所單一的專科性高等學院,合併包括教職員工、在讀學生、教學設備以及圖書資料等,並於1952年暑期正式招生開學。這就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把該地區稱為“八大學院”的歷史由來。這八所學院今天分別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大學醫學部、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鋼鐵學院 (今
北京科技大學 )由北京工業學院、唐山鐵道學院、山西大學工學院、國立西北工學院等校冶金系科及北京工業學院採礦、鋼鐵機械、天津大學採礦系金屬組合併組成。
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 )由北京農業大學機械系、北京機耕學校及農業專科學校合併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