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約瑟

施約瑟,美國聖公會上海主教。施約瑟是中國第一所大學,上海聖約翰大學的創始人。

基本介紹

  • 姓名:施約瑟
  • 國籍:美國
  • 職業:主教、教育家
  • 宗教信仰:美國聖公會,光與真理
  • 主要成就:中國第一所大學的創始人
    美國聖公會上海主教
翻譯聖經,聖約翰大學,聖瑪利亞女中,懷施堂,

翻譯聖經

1864年,施約瑟與白漢理(Henry Blodget)、包爾騰(又譯包約翰,John Burdon)、艾約瑟(Joseph Edkins)、丁韙良(W.A.P. Martin)組成了北京翻譯委員會(The Peking Translation Committee),開始把聖經譯成北京官話(國語)。
起初,施約瑟從新約著手翻譯,但大家都發現,由最精通希伯來文的施約瑟(他是猶太人)專注於舊約翻譯,是最好的分工。
當時流通的聖經譯本,要么是文言文(如在1852年出版的委辦譯本),要么就是用南方方言寫的(如廣東話客家話寧波話等),沒有一本是用北京官話寫成的。他們把《聖經》譯成官話(國語),這是第一次。1872年,他們將新約譯完;1874年,施約瑟將舊約譯完。他們的譯本對後來的官話和合本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後來,施約瑟又獨自一人將整本聖經翻譯成文言文(文理聖經)。1898年出版文理新約,1902年譯完舊約,出版文理新舊約聖經。在翻譯文理聖經期間,施約瑟中風,後來只用兩個能活動的指頭工作,故此文理譯本被稱為“二指版聖經”。

聖約翰大學

施約瑟,美國聖公會上海主教。施是中國第一所大學,上海聖約翰大學的創始人聖約翰大學創建於1879年,原名聖約翰書院,施約瑟將原來的兩所聖公會學校培雅書院和度恩書院合併而成聖約翰書院。
上海開埠後,傳教士隨著宗教的傳播把西方的文化、教育也帶進了上海。當年聖約翰大學的創始人施約瑟因為覺得蘇州河的這一河段兩岸風光特別旖旎,故靈感乍現要在此建校。他可能未曾想到,這個決定對未來中國教育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1886年,22歲的美國傳教士卜舫濟(F.L.HawksPott)來到中國,在聖約翰書院教授英語。兩年以後,這個生於紐約、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的美國人,在24歲的年紀,就成為了聖約翰書院的校長。卜舫濟任校長五十多年,對聖約翰的發展影響重大。

聖瑪利亞女中

1881年聖約翰書院創始人施約瑟 (Samnel lsaac Joseph Schereschewsky)將美國聖公會創辦的文紀、裨文兩所女校合併遷入聖約翰書院內,取校名“聖瑪利亞女書院”,由華人黃素娥校長。後更名為聖瑪利亞女中,1920年,在白利南路(今長寧路)購地建新校舍,1923年遷入新址。聖瑪利亞女中和中西女中於1952年合併而成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

懷施堂

為懷念創始人施約瑟主教,聖約翰校友籌資興建懷施堂。(現華東政法大學韜奮樓)懷施堂保存著中國四合院式的建築特點,中間是一個露天大草坪。青灰的磚牆,悠長的迴廊,這樣雅致的地方,是早期校園裡最大的教學樓。南面中間的鐘樓由該校美籍校長卜舫濟經手籌建,耗資2.6萬美元。懷施堂分成了前院和後院,採光通風都很不錯。校舍內仍然保留著紅色木質樓梯,腳踏在上面咯吱作響,人也仿佛隨著這聲音回到了久遠的時代。梳著五四青年頭的學子們踏著懷施堂鐘聲,手中可能拿著課本,同時還夾雜著一兩本民主進步書籍,匆匆趕往課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