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學(Anhui University),簡稱“安大”,坐落於安徽省會合肥市。是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教育部與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入選”2011計畫“、“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華文教育基地”、“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全國文明校園“。是涵蓋理學、工學、文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法學、管理學、教育學、藝術學等10個學科門類的安徽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
學校將1928年4月在當時省會安慶市創辦的省立安徽大學作為建校開端。1958年,現安徽大學以合肥大學、原安徽大學物理系為基礎建立;同年9月16日,毛澤東主席親筆為學校題寫校名。
據2018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四個校區和一個大學科技產業園,占地面積3200餘畝,建築面積125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350餘萬冊,儀器設備總值8.18億元;有1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8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設有26個院(系、部),95個本科專業;有教職工2600餘人;全日制在校生約28000餘人:其中研究生6000餘人,本、專科生21800餘人。
基本介紹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2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8個 -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2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個 - 主管部門:安徽省
- 學校官網:http://www.ahu.edu.cn
- 中文名:安徽大學
- 外文名:Anhui University
- 簡稱:安大
- 創辦時間:1928年
- 類別:公立大學
- 類型:綜合
- 屬性:211工程
省部共建高校
“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
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李仁群
校長:匡光力 - 本科專業:95個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3個
- 國家重點學科:2個
- 院系設定:數學科學學院、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外語學院、經濟學院、管理學院、商學院等
- 校訓:至誠至堅、博學篤行
- 校歌:《安徽大學校歌》
- 校慶日:9月16日
- 地址:龍河校區:合肥市蜀山區肥西路3號
磬苑校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九龍路111號
史河路校區:蜀山區史河路8號
泗州路校區:瑤海區泗州路40號 - 知名校友:張平、駱惠寧、六六、汪靜、汪旭光、葛長偉、顧又銘、許剛、夏柏等
辦學歷史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院系 | 專業 |
---|---|
數學與套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套用統計學、金融數學 | |
套用物理學、材料物理、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
化學、套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材料化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網路工程、信息安全、網路與新媒體 | |
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物聯網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 |
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科學(生物統計方向)、生物工程、生態學 | |
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 | |
歷史學 | |
哲學、套用心理學 | |
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編輯出版學、數字媒體技術 | |
經濟學、財政學、稅收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經濟統計學 | |
會計學、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電子商務、旅遊管理 、市場行銷、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 |
英語、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 | |
法學、智慧財產權 | |
檔案學、管理科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行政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圖書館學 | |
社會學、社會工作、政治學與行政學、國際事務與國際關係 | |
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繪畫、戲劇影視導演、音樂表演 | |
環境科學、地理信息科學、地質學、測繪工程 | |
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業設計 | |
人文科學試驗班、人文科學試驗班、經濟管理試驗班 | |
大學外語教學部 | |
體育軍事教學部 | |
大學計算機教學部 | |
會計(專科,中英合辦)、金融管理與實務(專科,中英合辦) | |
外國語言文化教育中心 | |
學科建設
- 博士後流動站
國家重點學科 | |||
漢語言文字學 | 計算機套用技術 | ||
省級重點學科 | |||
中國哲學 | 外國哲學 | 政治經濟學 | 金融學 |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 經濟法學 | 文藝學 | 中國古代文學 |
英語語言文學 | 新聞學 | 歷史文獻學(含古文字學) | 專門史 |
基礎數學/機率論與數理統計 | 理論物理 | 無機化學 |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生態學 | 材料物理與化學 | 電路與系統 |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信號與信息處理 | 企業管理 |
科學與技術 | 截至2013年,資料來源: |
序號 | 學科門類名稱 | 一級學科名稱 | 二級學科名稱 |
---|---|---|---|
1 | 哲 學 | 哲學 | 中國哲學 |
2 | 經濟學 | 理論經濟學 | 政治經濟學 |
3 | 法 學 | 法學 | 法學理論 |
4 | 法律史 | ||
5 |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 ||
6 | 刑法學 | ||
7 | 民商法學(含:勞動法學、社會保障法學) | ||
8 | 訴訟法學 | ||
9 | 經濟法學 | ||
10 |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 ||
11 | 國際法學(含: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 | ||
12 | 軍事法學 | ||
13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 |
14 | 文 學 | 中國語言文學 | 文藝學 |
15 | 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 | ||
16 | 漢語言文字學 | ||
17 | 中國古典文獻學 | ||
18 | 中國古代文學 | ||
19 | 中國現當代文學 | ||
20 |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分語族) | ||
21 |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 ||
22 | 歷史學 | 考古學 |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
23 | 中國史 | 史學理論及史學史 | |
24 | 歷史地理學 | ||
25 | 歷史文獻學(含∶敦煌學、古文字學) | ||
26 | 專門史 | ||
27 | 中國古代史 | ||
28 | 中國近現代史 | ||
29 | 理 學 | 數學 | 基礎數學 |
30 | 計算數學 | ||
31 | 套用數學 | ||
32 | 運籌學與控制論 | ||
33 | 化學 | 無機化學 | |
34 | 分析化學 | ||
35 | 有機化學 | ||
36 | 物理化學(含∶化學物理) | ||
37 |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
38 | 生態學 | 生態學 | |
39 | 統計學 | 統計學 | |
40 | 機率論與數理統計 | ||
41 | 工 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材料物理與化學 |
42 | 材料學 | ||
43 | 材料加工工程 | ||
44 | 電子科學與技術(可授工學、理學學位) | 物理電子學 | |
45 | 電路與系統 | ||
46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
47 |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 ||
48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可授工學、理學學位) | 計算機系統結構 | |
49 | 計算機套用技術 | ||
截至2011年8月,資料來源: |
序號 | 學科門類名稱 | 一級學科名稱 | 二級學科名稱 |
---|---|---|---|
1 | 哲 學 | 哲學 | 馬克思主義哲學 |
2 | 中國哲學 | ||
3 | 外國哲學 | ||
4 | 邏輯學 | ||
5 | 倫理學 | ||
6 | 美學 | ||
7 | 宗教學 | ||
8 | 科學技術哲學 | ||
9 | 經濟學 | 理論經濟學 | 政治經濟學 |
10 | 經濟思想史 | ||
11 | 經濟史 | ||
12 | 西方經濟學 | ||
13 | 世界經濟 | ||
14 |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 ||
15 | 套用經濟學 | 國民經濟學 | |
16 | 區域經濟學 | ||
17 | 財政學(含∶稅收學) | ||
18 | 金融學(含∶保險學) | ||
19 | 產業經濟學 | ||
20 | 國際貿易學 | ||
21 | 勞動經濟學 | ||
22 | 統計學 | ||
23 | 數量經濟學 | ||
24 | 國防經濟 | ||
25 | 法 學 | 法學 | 法學理論 |
26 | 法律史 | ||
27 |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 ||
28 | 刑法學 | ||
29 | 民商法學(含:勞動法學、社會保障法學) | ||
30 | 訴訟法學 | ||
31 | 經濟法學 | ||
32 |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 ||
33 | 國際法學(含: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 | ||
34 | 軍事法學 | ||
35 | 社會學 | 社會學 | |
36 | 人口學 | ||
37 | 人類學 | ||
38 | 民俗學(含:中國民間文學) | ||
39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
40 |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 ||
41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 ||
42 | 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 | ||
43 | 思想政治教育 | ||
44 | 教育學 | 教育學 | 高等教育學 |
45 | 文學 | 中國語言文學 | 文藝學 |
46 | 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 | ||
47 | 漢語言文字學 | ||
48 | 中國古典文獻學 | ||
49 | 中國古代文學 | ||
50 | 中國現當代文學 | ||
51 |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分語族) | ||
52 |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 ||
53 | 外國語言文學 | 英語語言文學 | |
54 | 俄語語言文學 | ||
55 | 法語語言文學 | ||
56 | 德語語言文學 | ||
57 | 日語語言文學 | ||
58 | 印度語言文學 | ||
59 | 西班牙語語言文學 | ||
60 | 阿拉伯語語言文學 | ||
61 | 歐洲語言文學 | ||
62 | 亞非語言文學 | ||
63 | 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 | ||
64 | 新聞傳播學 | 新聞學 | |
65 | 傳播學 | ||
66 | 歷史學 | 考古學 |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
67 | 中國史 | 史學理論及史學史 | |
68 | 歷史地理學 | ||
69 | 歷史文獻學(含∶敦煌學、古文字學) | ||
70 | 專門史 | ||
71 | 中國古代史 | ||
72 | 中國近現代史 | ||
73 | 理 學 | 數學 | 基礎數學 |
74 | 計算數學 | ||
75 | 套用數學 | ||
76 | 運籌學與控制論 | ||
77 | 物理學 | 理論物理 | |
78 | 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 | ||
79 | 原子與分子物理 | ||
80 | 電漿物理 | ||
81 | 凝聚態物理 | ||
82 | 聲學 | ||
83 | 光學 | ||
84 | 無線電物理 | ||
85 | 化學 | 無機化學 | |
86 | 分析化學 | ||
87 | 有機化學 | ||
88 | 物理化學(含∶化學物理) | ||
89 |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
90 | 生物學 | 植物學 | |
91 | 動物學 | ||
92 | 生理學 | ||
93 | 水生生物學 | ||
94 | 微生物學 | ||
95 | 神經生物學 | ||
96 | 遺傳學 | ||
97 | 發育生物學 | ||
98 | 細胞生物學 | ||
99 |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
100 | 生物物理學 | ||
101 | 生態學 | 生態學 | |
102 | 統計學 | 統計學 | |
103 | 機率論與數理統計 | ||
104 | 工 學 | 光學工程 | 光學工程 |
105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材料物理與化學 | |
106 | |||
107 | 材料加工工程 | ||
108 | 電子科學與技術(可授工學、理學學位) | 物理電子學 | |
109 | 電路與系統 | ||
110 | |||
111 |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 ||
112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
113 | 信號與信息處理 | ||
114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 |
115 |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 ||
116 | 系統工程 | ||
117 | 模式識別與智慧型系統 | ||
118 | 導航、制導與控制 | ||
119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可授工學、理學學位) | 計算機系統結構 | |
120 | 計算機套用技術 | ||
121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化學工程 | |
122 | 化學工藝 | ||
123 | 生物化工 | ||
124 | 套用化學 | ||
125 | 工業催化 | ||
126 | 環境科學與工程 (可授工學、理學、農學學位) | 環境科學 | |
127 | 環境工程 | ||
128 | 軟體工程 |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 |
129 | 管理學 | 工商管理 | 會計學 |
130 | 企業管理(含:財務管理、市場行銷、人力資源管理) | ||
131 | 旅遊管理 | ||
132 | 技術經濟及管理 | ||
133 | 公共管理 | 行政管理 | |
134 | 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可授管理學、醫學學位) | ||
135 | 教育經濟與管理(可授管理學、教育學學位) | ||
136 | 社會保障 | ||
137 | 土地資源管理 | ||
138 | 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 | 圖書館學 | |
139 | 情報學 | ||
140 | 檔案學 | ||
141 | 藝術學 | 音樂與舞蹈學 | 音樂學 |
142 | 舞蹈學 | ||
143 | 戲劇與影視學 | 戲劇戲曲學 | |
144 | 電影學 | ||
145 | 廣播電視藝術學 | ||
146 | 美術學 | 美術學 |
師資力量
- 國家級教學團隊
漢語言文字學教學團隊 | 黃德寬 | 2008 |
數學與套用數學專業教學團隊 | 杜先能 | 2010 |
教學建設
國家級 | 新聞學概論 | |||
省級 |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 英語語言學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 新聞學概論 |
經濟法 |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 |||
校級 |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 英語語言學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 新聞學概論 |
經濟法 |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 行政管理學 | 中國古代文學 | |
截至2013年,資料來源: |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徽學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所 |
計算機智慧型與信號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教育部電能質量工程研究中心 |
經濟法制研究中心 | 哲學與安徽思想家研究中心 |
安徽省綠色高分子材料重點實驗室 | 安徽省信息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 |
光電信息獲取與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中國傳統文化研究院 |
財政稅收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 工業節電與電能質量控制協同創新中心 |
淮河流域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 高節能電機及控制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
安徽大學長三角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 健康科學研究院 |
科學發展觀研究中心 | 徽文化傳承與創新中心 |
安徽大學發展戰略諮詢委員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