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徽

校徽

校徽(school badge)是學校徽章的簡稱,是一個學校的標誌之一,其主要的目的是分辨人員、留存紀念和通過圖案、文字來介紹學校的性質和學科,同時在佩戴校徽的時候也給佩戴者在無形中增加了紀律的約束,規範學生的行為,提高學校的知名度。體現出學校的特徵,讓人容易記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校徽
  • 外文名:school badge
  • 主要形狀:圓形、長條形、橢圓形等
  • 含義:學校的一種標誌
簡介,形狀,意義,反差,原因,調查,討論,辦法,

簡介

校徽,顧名思義就是學校徽章,上面標有學校名稱,是一所學校的象徵與標誌。
校徽,是一所學校的標誌,佩戴校徽是一名學生的行為規範。校徽,在老一代知識分子心中,包含著自豪、榮耀,還有對母校的歸屬之情。而自2000年以來,絕大多數校園中很少能看到佩戴校徽的學生,更有學生認為,戴校徽,透著炫耀的膚淺,再說別在衣服上,活動也受限制。
校徽一般分為:大學校徽(也稱為高校校徽)、高中校徽、國中校徽、國小校徽等。

形狀

校徽形狀: 分為長條形,橢圓形,圓形,盾形,其中以圓形最多,長條形在上世紀80年年代比較流行。

意義

校徽意義重大,校徽含義往往蘊含了特殊的意義,特別像一些歷史悠 久的名校校徽,著名大學校徽和一些國外校徽大多由名人結合學校特點而設計。 譬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等一批聞名中外高校的校徽標誌。
在老一代知識分子心目中,佩戴校徽有一種自豪和榮耀感,也是對母校的歸屬之情。而如今的一代學子,對佩戴校徽則有不同的看法。有人想佩戴,又覺得不好意思。另外校徽的質量不過關也有關係,胸針脫落造成徽章遺失。

反差

提起校徽,老一代知識分子大都懷有深情。過去,清華北大的校徽都是三角形的,清華的“清”那三點水是三橫,字是藝術字型;北京大學校徽曾是蔡元培魯迅先生設計的,1950年毛澤東主席題寫校名,才改為橫條的。老一代知識分子心目中,校徽帶給他們的是自豪、榮耀,也有對母校的歸屬之情。而校園中年輕的一代學子,對校徽則各具看法。
北大一位大學二年級的男生介紹說,他從未戴過校徽,似乎也不記得放在哪裡了。但他的說法更顯個性:有北大的大旗就夠了,要什麼校徽?走在校園裡,都是北大人,誰戴給誰看?走在大街上戴個校徽,透著炫耀的膚淺,再說別在衣服上,活動也受限制。
在北大留學的一位馬來西亞女生說得比較實在:挺想戴,可別人不戴,自己也不好意思戴。他們的理由大都是:別人都不戴;也有的是:不屑一“戴”。當然,不戴校徽還有其他原因。來自大學學生工作部的信息說,有的校徽質量不過關,別針和前面的小牌往往會“分家”,造成遺失;冬季穿皮衣、呢衣,無法別校徽,等等。

原因

新老知識分子截然不同的際遇,決定了他們對校徽的不同態度。幾位教育界人士的觀點是:其一,對母校認同感的問題。過去是計畫經濟,國家包分配,學習目的單一,思想政治工作易於開展,青年對母校具有深深的認同感,自覺戴校徽。隨著改革開放以來,學生有其不同的生活方式、行為習慣,校徽不再具有原來的凝聚力作用。
其二,校徽潛在的價值降低。大學生占人口的比例成倍增長,使大學生不再像過去那樣 稀有。過去一家出個大學生,大有光宗耀祖的榮耀,爭相佩戴校徽。而在大學擴招改變了“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狀況後,大學校徽更不為人看重。
其三,彰顯個性占了上風。歷史上的校徽曾有過圓形、三角形,而今校徽多為橫條形。過去知識分子以衣著樸素為榮,有道是:“公共汽車上見著戴校徽的,小偷都不偷。”他們從未想過這樣的校徽是否還時尚,只知認真佩戴。而21世紀追求個性釋放的新一代大學生,已經看不上這種千篇一律、樣式陳舊的校徽,如果一定要戴點什麼,他們寧可選擇胸針、胸花,讓自己與眾不同。
其四,學校的管理方式也發生了變化。過去,校徽是學生在學校的通行證,進校門要查,進圖書館也要看,校徽背後有編號,丟失了要登報,聲明遺失後才可補發。現在的校徽儘管背後也有編號,有的大學對遺失補發也有自己嚴格的“土規定”,但它不再有通行證的意義,刷卡、憑證件已成為學校管理的主要內容。
也有老師認為,校園裡不允許有任何不安全隱患存在。別說校徽這樣有別針的東西不能隨便扎在胸前,就連會議檔案的裝訂,也杜絕了金屬的訂書釘,改為用膠粘。尤其是上體育課,都嚴格地要求著裝不得有任何對身體造成傷害的東西。在教育部門的反覆監督下,學校無時不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調查

佩戴校徽是一種形式,而其中的德育蘊含卻是很豐富的。在這方面,學校還有很大的引導和教育空間。由中國教育電視台、中國教育報社組織的調查顯示,除了有33%的學生不喜歡校徽的情況外,關於是否佩戴校徽,只有30%是經常佩戴,偶爾佩戴校徽的占38%,還有32%的學生很少佩戴校徽。北京大學的校徽最早可以追溯至1917年,是時任北大校長的蔡元培先生請魯迅設計的。在這枚校徽上,“北大”兩個篆字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構成背對背的兩個側立的人像,而“大”字構成了一個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了學校的辦學理念,即大學要“以人為本”。
把校徽戴起來,有助於學生培養對學校和班級的集體榮譽感,學生們對校徽有著濃厚的感情和自發的真誠理解。有關校徽的調查顯示,關於“你喜歡你們學校的校徽嗎?”的問題,回答“喜歡”的占67%。對於“戴校徽的好處”問題的回答中:認為“是身份象徵”的有49%,認為“培養集體榮譽感”的有50%,認為有“道德行為約束”的有45%。

討論

2004年05月27日,為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廣州日報報業集團聯手中央媒體,舉辦“把校徽戴起來”討論及相關活動。
校徽,是一名學生的標誌,佩戴校徽不僅是學生形象的一部分,也是一名學生的行為規範。但是不少學校、學生們未能真正明白佩戴校徽的意義,不少同學也沒有養成佩戴校徽的習慣。為此,由中國教育電視台、中國教育報、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所屬廣州日報、信息時報、嶺南少年報、大洋網及光明日報社教育部、中國少年報聯合倡導“把校徽戴起來”並開展相關討論活動。中國教育電視台網、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信息網、新浪網也同時展開這一討論。  此次活動首先進行關於校徽情況的問卷調查,在報刊和網路同步展開。問卷包括學生佩戴校徽的基本情況,對校徽的看法和校徽的故事,也歡迎家長們積極參與。
在調查的基礎上,各媒體將展開關於“把校徽戴起來”的討論,並延伸到有關學生守則、熱愛學校、熱愛班集體、學生社會形象等多方面多層次的討論。家長、教師、教育專家都將在討論中各抒己見。討論還將組織由學生自己主持的專題論壇,號召學生們積極參與設計校徽。
這次討論活動旨在動員全社會都來關注未成年人教育,通過“把校徽戴起來”的活動和討論,增強學生的自信、自尊和自律意識,並由此培養他們對父母、對家人、對班級、對學校、對國家的熱愛,同時也希望引起全社會的廣泛思考。

辦法

讓“冷”下去的校徽再度“熱”起來,這冷熱調節的文章人們早就在做。20世紀末本世紀初,許多高校迎來建校百年或50周年大慶,各校都已意識到樹立自己品牌形象的重要性,這樣可以招進優秀生源,並向用人單位順利輸出畢業生。學校的名氣如何,在當今社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各大學開始熱推自己的標識。1998年,北大迎來百年校慶,在魯迅先生1917年所設計校徽(三個人的形象)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形成現在的新標識,製成直徑約2公分的圓形胸針、紀念幣,印在公文紙上,有的樓門前也有此標識,機動車進校門的通行證也印有這一圖案。
清華大學推出兩種標識校徽。第一種是中間有“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八字校訓的圓形圖案,它本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就有,本世紀初,將鋸齒邊改為麻花邊,2005年在校務會上正式通過;另一種是“文革”後設計的,中心是一口大鐘,鐘上有篆體的“清華”二字。標識校徽也已製成圓形胸針,開會搞活動時別在西服上作為點綴。
藉此契機,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於2002年下半年開始制定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工作方案,2003年,教工委推動各學校制定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規劃。規劃的制定,都由各校黨委主持、審議。由於教育主管部門的關注和推進,各大學開始熱推自己的標誌性校徽。
從那時起,不斷有大學將自己的標識校徽在網上公布,申明辦學理念,如齒輪象徵以工為主,理、工、文、管相結合;三角形表示德育、智育、體育;字母縮寫變形為和平鴿、燕子、植株等。也有的大學向校友發出徵集校徽設計圖案的通知。打出自己的招牌,增強凝聚力,是這一熱潮的中心涵義。
2004年,媒體的目光投向校徽,幾個主要媒體分別開展起“是否恢復戴校徽”的討論,並公布一些大學的校徽,交網友評選。
校徽沒有離開校園的生活,只是改變了存在方式,只是還沒有戴在師生胸前,它可能會變得更加精美、小巧玲瓏,更像工藝品,佩戴方式會趨於安全化、靈活化。願它再次起到約束人們舉止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