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學校前身,三校合一,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師資力量,學科建設,教學建設,對外交流,學術研究,研究機構,科研成果,學術資源,現任領導,學校文化,校徽,校訓,社團文化,
歷史沿革 學校前身 ●上海輕工業高等專科學校
1956年9月,上海輕工業技術學校成立,隸屬於上海市輕工業局領導。同年9月,上海市第二輕工業局在所屬製藥公司開辦的上海製藥工業中等技術學校的基礎上,開辦了上海市第二輕工業技術學校。
學校歷史沿革 上海輕工業高等專科學校 1957年7月,因一、二輕工業局合併,兩所學校也合併,改名為上海市輕工業學校。
1959年9月,上海輕工業半工半讀專科學校併入該校,與上海市輕工業學校兩塊牌子、一套班子。
1962年8月,上海輕工業設計院專科學校停辦,學生併入,上海市美術專科學校預科學生也併入,均按專業插班。
1962年9月,上海食品工業學校併入該校,改名為輕工業部上海輕工業學校,與上海輕工業專科學校兩塊牌子,一套班子。
1974年9月,學校改名為上海輕工業七·二一工人大學。
1978年1月,恢復大專,定名為上海輕工業專科學校。
1993年10月,香料香精工藝專業被國家教委確定為第一批全國高工專教學改革試點專業。
1997年4月,國家教委確定學校為“全國示範性普通高等工程專科重點建設學校”。
1998年6月,表面精飾工藝專業被教育部確定為高等工程專科產學研結合教學改革第一批試點專業。同年,學校改由上海市教委領導。同年,市教委同意學校進行裝潢美術、產品造型設計、環境藝術設計3個專業學生兼修工業企業經營管理(行銷策劃專門化)專業的”雙專科“教育試點,學制四年,畢業後學生享受本科待遇。
●上海冶金高等專科學校
1954年8月,上海冶金機械學校建校籌備處成立。
1955年7月,重工業部上海冶金機械工業學校正式成立,位於原上海市龍華區徐家木橋。
上海冶金高等專科學校 1956年5月,學校改屬中央冶金工業部領導,校名為冶金工業部上海冶金機械工業學校。
1958年7月,冶金工業部委託上海市冶金工業局代管,同年10月改為專科學校,並更名為上海冶金專科學校。同年11月,學校與上海鋼鐵工業學校合併,分設大專部和中專部。
1962年6月,學校由高等專科學校改為中等專業學校。
1963年3月,學校歸冶金部直接領導,同年6月校名改為上海冶金機械學校,並於1964年2月定為冶金部的重點學校。
1971年3月,學校歸上海市冶金工業局領導。後由上海市冶金局和高教局雙重領導。
1974年9月,學校改為上海冶金七·二一工人大學,招收工人學員。
1978年1月,學校恢復上海冶金專科學校名稱和高等專科學校性質。
1988年,經上海市高教局批准,學校招收四年制“3+1”本科教學試點班。
1990年10月,學校與上海第二冶金專科學校合併成
上海冶金高等專科學校 ,並於1991年9月啟用新校名。
1993年2月,市高教局同意學校進行機械類專業學生兼修電氣自動化專業的“雙專科”(學制四年,畢業後學生享受本科待遇)教育試點。3月,生產過程自動化專業被國家教委確定為第一批全國高工專教學改革試點專業,該專業於1999年12月被教育部授予“高等工程專科專業示範專業”稱號。
1996年,市教委同意學校以會計專業為第一專業,市場行銷專業為第二專業,進行“雙專科”教育試點。
1997年2月,學校被國家教委定為“全國示範性普通高等工程專科重點建設學校”。
1998年,學校歸上海市教委領導。
1999年9月,工業熱力及計算機套用專業被確定為第二批全國高工專教學改革試點專業(1995年以來,先後有4個專業被列為全國高等專業教學改革試點)。
●上海化工高等專科學校
1959年9月,上海化學工業半工半讀專科學校成立,隸屬於上海市化學工業局領導。
上海化工高等專科學校 1960年7月,學校更名為上海化學工業專科學校。
1962年,上海化工醫藥專科學校併入。
1971年5月,上海化學工業專科學校、上海市化學工業學校、上海農業化工學校三校合併為上海市化學工業專科學校。
1974年5月,校名改為上海化工七·二一工人大學。
1978年8月,學校恢復上海化學工業專科學校校名。
1986年至1987年,現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
韓正 同志曾任學校黨委副書記。
1993年,精細化工工藝專業被國家教委確定為第一批全國高等工程專科教學改革試點專業。同年,市高教局同意學校進行有機化工等化工類專業學生兼修化工經營管理專業的“雙專科”(學制四年,畢業後學生享受本科待遇)教育試點。
1994年7月,化工機械製造與維修專業被國家教委批准為全國高工專教改第二批試點專業。
1997年4月,學校被國家教委定為“全國示範性普通高等工程專科重點建設學校”。
1998年,學校改由上海市教委領導。
上海香料研究所成立於1956年,原直屬於國家輕工業局(後改為輕工業部、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是國內唯一的香料香精專業研究所。1980年獲批招收碩士研究生,1984年被批准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99年7月轉制為科技型企業,並實行屬地化管理。2003年,上海市日用化學工業研究所(成立於1979年)劃歸上海香料研究所管理。
三校合一 2000年4月,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上海輕工業高等專科學校、上海冶金高等專科學校、上海化工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成上海套用技術學院,升格為本科高校。9月14日,上海套用技術學院正式揭牌。
2003年,經國務院學位辦批准,學校與上海水產大學(現
上海海洋大學 )共同申請了“套用化學”碩士點。
2004年,學校獲
學士學位 授予權。同年9月,“套用化學”聯合碩士點迎來首屆研究生。
2006年2月,上海香料研究所、上海市日用化學工業研究所併入學校。
2007年,學校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得優良成績,並且獲留學生招生資格。
2008年7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覆,學校正式成為
碩士學位 授予單位。
2009年,學校與奉賢區人民政府、
上海科學院 簽署了全面合作框架協定,合作成立上海套用技術學院科技園(現上海套用技術大學科技園)、上海高等套用技術研究中心。
2010年10月,占地面積近1500畝的奉賢校區正式落成,學校主體搬遷至奉賢校區。
2013年1月,學校入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項目。
2016年3月4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同意上海套用技術學院更名為上海套用技術大學的函》,同意上海套用技術學院更名為上海套用技術大學,學校標識碼為4131010259。4月23日,學校舉行了更名揭牌儀式。
2017年6月,學校入圍上海市2017年博士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名單,自2017年起開展
博士學位 授予單位立項建設。同年,上海套用技術大學與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聯合招收碩士研究生。
上海套用技術大學 2017年8月7日,被上海市教育委員會認定為上海市首批
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8月31日,由奉賢區人民政府與上海套用技術大學合作共建、上應大負責管理和運行的國內唯一化妝品行業綜合服務機構“上海東方美谷產業研究院”正式成立。10月,學校與
中鐵西南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定。
2018年3月,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
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7月,上海套用技術大學長橋校區揭牌儀式在上海市材料工程學校舉行。12月,上海套用技術大學入選上海高水平地方套用型高校建設序列。
2019年1月,上海套用技術大學與
上海建材(集團)有限公司 及其下屬防水公司、派麗(中國)公司聯合申報的工程中心“上海建築防水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立大會暨共建簽約儀式舉行。4月,學校榮獲第一屆上海市文明校園稱號。7月,上海創業學院在學校成立。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18年5月,學校下設研究生部和19個
二級學院 (部),共設有51個本科
專業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含卓越工程師計畫試點班)、材料科學與工程、複合材料與工程、材料物理
機械工程學院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含卓越工程師計畫試點班、中美合作)、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經濟與管理學院
會計學、市場行銷(中加合作)、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國際經濟與貿易、會展經濟與管理、
工程管理 生態技術與工程學院
香料香精技術與工程學院
工程創新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自動化、
化學工程與工藝 、輕化工程、軟體工程(會同專業學院“卓越計畫”教學班培養)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化學工程與工藝 、套用化學(含中新合作)、製藥工程、環境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含卓越工程師計畫試點班、中美合作)、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
人文學院
外國語學院
軌道交通學院
藝術與設計學院
藝術設計、繪畫
城市建設與安全工程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
理學院
其他學院:馬克思主義教育部、體育教育部、
繼續教育學院 、高等職業學院、國際教育中心
參考資料:
師資力量 截至2017年9月,學校有教職工1662名,其中專任教師1033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528名,其中正高級職稱127名。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89.55%,其中博士學位534名,占教師總數的51.69%。以實施本科教學骨幹教師教學激勵計畫為契機,激發一線教師活力;建立健全教職工年度和聘期崗位聘任辦法;加強教師專業實踐能力培養,具有行業企業工作經歷或實踐經驗的“雙師雙能型”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達35.7%;進一步加大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力度,引進國家
千人計畫 人選1人,上海市千人計畫5人,各類省部級以上人才達40餘人。
上海市“東方學者”特聘教授(8個): 趙 喆(2011年)、、吳東清(2012年)、伍林(2012年)、曾海波(2012年)、張欣(2013年)、廖梅松(2014年)、孫洪濤(2014年)、吳越(2015年)
上海市“東方學者” 講座教授(1個): Pu Chen(陳璞)(2011年)
上海市級教學團佇列表
團隊名稱
領銜老師
級別
市場行銷專業教學團隊
鄔適融
上海市級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課程教學團隊
周小理
上海市級
機械製造技術教學團隊
胡大超
上海市級
套用化學專業教學團隊
盧冠忠
上海市級
參考資料:
學科建設 截至2019年5月,學校有工、理、管、經、文、法、農、藝8大學科門類,其中工學、理學、管理學三大主要學科覆蓋了26個本科專業類。學校共設有51個本科專業,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建有國家級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省部級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重點學科、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級實驗示範中心建設項目等套用型學科和人才培養基地。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 數學、化學工程與技術、機械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生態學、控制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5個): 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生物與醫藥、藝術、風景園林
上海市重點學科(3個): 材料加工工程、套用化學、“視平面”藝術創新工作室
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5個): 套用化學、材料加工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城市安全工程、公共藝術(平面設計)
上海市Ⅱ類高原學科(5個) : 化學工程與技術
教學建設 截至2017年9月,學校有
國家級特色專業 1個,國家“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 ”本科專業6個,上海市特色專業1個;獲得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項,市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項;學校有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1個,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1個,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建立了150個企業實習基地,13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工作室;建設了現代工程教育訓練中心和現代都市工業製造可視化訓練中心。有國家精品課程1門,上海市級精品課程21門,上海市級全英語教學示範課程4門;有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7個,學生實踐實習教育教學基地251個。獲得上海市教學成果獎14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5項;2014年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
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專業(6個):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輕化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科學與工程、軟體工程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 套用化學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 都市輕化工業實驗教學中心
上海市特色專業(1個): 材料科學與工程
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 材料科學與工程
上海市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個): 套用化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上海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 基礎化學實驗中心、香料香精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個): 聾聰合一、普特互滲——特教藝術設計本科人才培養的創新實踐
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
序號
課程名稱
課程負責人
所在學院
1
食品工藝學
周小理
香料香精技術與工程學院
參考資料:
上海市級精品課程(21門)
序號
課程名稱
課程負責人
所在學院
1
可程式序控制器原理及套用
葉真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院
2
金屬熱處理原理
吳楨幹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3
機械製造基礎
胡大超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院
4
市場行銷學(專科)
魏栓成
經濟與管理學院
5
文字設計(專科)
吳飛飛
藝術與設計學院
6
物理化學
徐瑞雲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7
食用香精工藝學
肖作兵
香料香精技術與工程學院
8
塑性成形理論
徐春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9
創業學
魏栓成
經濟與管理學院
10
作業系統
武偉
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
11
會展風險管理
楊順
經濟與管理學院
12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張自慧
馬克思主義教育部
13
自控與熱能儀表
程道來
城市建設與安全工程學院
14
食品營養學
張贇彬
香料香精技術與工程學院
15
機械製造工藝學
胡大超
機械學院
16
合成香料工藝學
易封萍
香料學院
17
粉體工程學
江國健
材料學院
18
植物學
黃清俊
生態學院
19
粉體工程學
江國健
材料學院
20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李國娟
馬教部
21
花卉學
韓建秋
生態學院
參考資料:
對外交流 截至2018年5月,學校先後與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以及
港澳台 等二十五個國家(地區)的105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廣泛的交流合作關係,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留學生數已占學校留學生總數近一半。有
市場行銷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
自動化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套用化學4個本科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同時,學校引進優秀
外籍教師 ,並邀請國外專家學者來校參與教學、科研工作。
截至2017年9月,學校選派400餘名教師赴國外高校和科研機構進行科研合作和學術交流,近800名學生出國交流。經教育部批准,學校自2007年開始招收
外國留學生 ,截至2016年4月,來校學習的外國留學生數達到776人。
學術研究 研究機構 截至2016年4月,學校設有國家級質量監督檢驗中心1個。有省部級工程研究中心3個。建成上海香料香精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市香精香料及化妝品協同創新中心、上海藥物合成工藝過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精密軸承研發測試專業技術服務平台等市級平台。
國家級質檢中心(1個): 國家香料香精化妝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省(市)級工程研究中心(3個)
序號
名稱
批准年份
主管機構
1
上海藥物合成工藝過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11年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2
上海市冶金工藝和設備檢測專業技術服務平台
2012年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3
上海香料香精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12年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參考資料:
科研成果 截至2017年9月,學校獲得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部委攻關項目、科技部重大基礎前期研究專項等國家項目107項,省部級項目197項。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121部,發表學術論文4314 篇,其中三大檢索收錄論文1263 篇,國家授權發明專利380項。學校科研經費從合校之初的300多萬元,上升到2014年的1.24億元。截至2016年4月,學校先後與企業簽署了995項合作協定。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22項。肖作兵教授主持完成的“高品質香精製備與品質控制關鍵技術及套用”項目,獲2012年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4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校園風景 截至2017年9月,由上海市和企業共同資助“聯盟計畫”項目獲批數連續七年穩居全市高校首位。2017年獲批48項,占全市立項項目65%。近年來經費1.8億元左右,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獎25項,專利轉化排名躍居全國高校第54位。“輕化工程”團隊完成的“新型香精製備與香氣品質控制關鍵技術及套用”研製出68個香精產品,全部實現產業化,直接經濟效益約28億元,孵化出8家高新技術企業,其中三家公司上市,該成果榮獲2014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及2012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16年,肖作兵教授為首席科學家的科研團隊申報的“芳香納米材料製備與套用研究”項目正式獲批成為“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重點專項。與上海科學技術開發交流中心、印度尼西亞哈利達集團公司三方簽署《哈利達褐煤的評價與提質技術研究開發》協定,哈利達集團出資1100萬元人民幣。朱勇強研發團隊在高難度工業廢水處理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以技術入股(作價1500萬元)註冊江蘇大容高科技有限公司(持股32%)。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個): 新型香精配置與香氣品質控制關鍵技術及套用
學術資源 ●學術期刊
《
上海套用技術學院學報 (自然科學版)》是上海套用技術學院於2001年主辦的自然科學類綜合性學術刊物,主要刊登化學工程、材料工程、香料香精技術工程、機械工程、電子工程、城市建設與安全工程、計算機工程、軌道交通工程、園林園藝、數理科學、經濟與管理工程以及相關的交叉學科和相應的基礎理論等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方面的學術論文、研究報告、綜述、技改成果、科技信息等。學報的主要欄目有”理論研究“、”工程套用“、”研究簡報“。
●館藏資源
據2017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館藏文獻在藝術、材料、
機電 、化學化工、食品及生物等學科領域形成特色;圖書館紙質藏書161.65萬冊,
電子圖書 86.65萬冊,中外文網路資料庫51個;提供視頻課程點播497個。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任期
黨委書記
2015年9月-至今
校長
2018年4月-至今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2009年8月-至今
副校長
2006年12月-至今
副校長
2009年1月-至今
副校長
2013年7月-至今
副校長
張艷萍
2013年7月-至今
參考資料:
學校文化 校徽 1、校徽LOGO中心“套用”二字闡明學校的辦學思路,既表示遠承先秦諸子“備物致用”的為學為人之道(《易·繫辭上》:“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近效“經世應務”“明體達用”的中華文化精華,又體現學校以“套用技術”為本的辦學傳統和在長期辦學歷史中形成的“砥礪知行,厚德精技”的大學精神。
2、“套用”二字緊接內圓,寓意頂天立地。強調學校教學科研等各項工作既要“頂天”做好“形而上”,努力培養高水平套用技術人才,力爭走到國際最前沿,又要“立地”夯實“形而下”,立足行業企業需求,履行好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社會責任。
3、“應”字中間三筆,演繹為英文“SIT”,是學校英文名簡稱。“用”字三縱三橫,整體構成“用”字,代表學校源於上海冶金高等專科學校、上海輕工業高等專科學校、上海化工高等專科學校,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積澱,凸顯三校合併組建後交融並進、追夢圓夢的精神核心。
4、校徽輪廓由兩個同心圓構成,表示圓融、通達和全校師生同心同德之意。外圓上方手寫體“上海套用技術大學”,是學校的中文校名,由徐匡迪先生親筆題寫,下方英文部分,是學校英文名的全稱。整個校徽LOGO以綠色為背景,採用原上海套用技術學院校徽LOGO深綠、黑色配色基因,凸顯學校工科院校特色,表示學校傳承創新、繼往開來,欣欣向榮,努力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套用技術大學。
5、校徽LOGO中心部分呈現“鼎”的造型,古樸莊重,寓意學校匯聚八方力量,共圖發展。校徽LOGO整體呈天圓地方之態,體現了剛與柔的完美結合,寓意學校既繼承優良傳統,又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必將厚積薄發,問鼎一流。
校訓 明德、明學、明事
釋義:
關於“明德”
“明”在此作動詞,其義為“清楚,懂得,知曉,明白”等,引申為“學會”(通過學習而掌握)。
“德”,指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規範,如公德、道德準則;又指個人內在的優良品質,如美德、品德;還指德行,即有道德的行為。中國文化中,“德”被認為立身之本。
“明德”,即通過教育,使學生學會怎樣做人,怎樣做有德之人。儒家經典《大學》開宗明義:“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注重品德修養,誠實守信,是現代社會的通行證,品德高尚是首先要達到的目標。
關於“明學”
“學”,指分門別類的系統知識,如哲學、數學、化學等;又指個人所掌握的知識,如學問、學術、學識、博學多才等。“學,識也。”(《廣雅》)。
“明學”,就是通過教育,使學生學會怎樣治學。“明學”更加強調對學問的追求,強調使學生掌握做學問的方法,強調學以致用。
關於“明事”
“事”,指自然界和社會中的現象與活動,如事情、事件、事業等;又指職業,如“謀事”,即找職業、找工作。
“明事”,就是通過教育,使學生學會怎樣做事。中國傳統文化把“會做事”作為對人的一種積極評價,“君子敏於事而慎於言。” (《論語·學而》)。符合該校培養高層次套用技術人才的定位。
社團文化 截至2016年5月,學校有creation創業社、 溢彩攝影社(流光溢彩 光彩閃爍)、 職業規劃者協會拙金社、 LC理財社、 裁判社、 M.I.C.E.Sky協會、 吉他社影視創意社、綠色未來同盟、crazy話劇社D-ZONE舞蹈社、嵐風心理社紫蘭文學社、服飾文化社、W.I.N.D環保藝術社社工之家、十字繡社團、WISE桌遊社、電影音樂社、器樂社交誼舞協會、樂淘社、文馨坊、禮儀協會、安全zone籃球社、逸清茶社、星光天文社、devil‘s nest、日語社、“海灣聽濤”讀書會建築社、能源社、節能社、多維空間影效社、桌球社民族舞蹈社、映像電影社、魔術社、吉他社、英語社電子競技社、機補力工作室、網球社、sigmar科學實踐社、商學社意翔手語社、 語言藝術協會。
社團舉行了一系列的活動,如為慶祝學校成立58周年並活躍校園文化氛圍,校團委、社團聯合會攜手眾社團傾力打造了2012“最炫社團風 龍辰迎校慶” —第三屆“社團嘉年華”活動;由校團委主辦,校職場智造社、魔鬼口才社和語言藝術協會聯合承辦的首屆“職場口才精英挑戰賽”;“上海套用技術學院第十一屆校園文化藝術節暨社團文化節——第四屆校園短劇大賽”在大學生活動中心多功能廳舉行,此次比賽由校團委主辦,城建學院和Crzay話劇社共同承辦;理學院舉行“祈福平安,藝術傳承”活動;“藝伴學涯”月月演之第二屆“金色年華·花月飄香”音樂會成功上演;“趁年輕”主題活動;上海套用技術學院首屆微電影節閉幕式在學生活動中心多功能廳隆重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