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套用技術大學研究生院

上海套用技術大學研究生院

上海套用技術大學研究生院是一所以工科為主,工、理、文、法、經、管、農協調發展的多科性本科院校。上海套用技術學院上海香料研究所自1980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84年被批准為碩士學位授予點,2008年7月2日,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覆,原輕工部科學研究院上海香料研究所套用化學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轉由上海套用技術學院行使,自2009年開始首次以上海套用技術學院名義招收研究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套用技術大學研究生院
系部概況,師資力量,學術科研,教學實踐,

系部概況

現有2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化學工程與技術、機械工程。1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化學工程、生物化工、套用化學、工業催化、香料香精技術與工程、材料化學工程、製藥工程、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仿生裝備與控制工程、生態學、車輛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輕工技術與工程、化學工程和安全工程。
研究生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在校碩士研究生已達1139名,我校逐步調整了研究生與本科生的層次結構,研究生整體分布比較合理,特別是通過招生微調,逐步最佳化碩士研究生專業分布,增加專業碩士的招生比例,與全國研究生招生理念相一致促進學校向高層次套用技術型大學邁進。

師資力量

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不斷加強,學校現有博士研究生導師23人,碩士生導師408名(含150餘名兼職導師),導師82%具有博士學位,同時超過55%的導師年齡在45歲以下,具有高級職稱的碩士研究生導師占9成以上,已經發展成一支高素質、高學歷、高職稱和年輕化的碩士生導師隊伍,這位我校未來的研究生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師資條件。
研究生教育管理初見成效,制度基本完善,教育管理體系基本構建完成。學校大力加強研究生管理制度建設和教育研究工作,先後3次系統修訂了所有專業的研究生培養方案,進一步最佳化了課程體系設計,投入經費重點建設研究生課程建設、教改項目和教材建設,並將教育科研成果不斷運用於研究生教學及管理實踐,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初步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研究生培養質量保障、監督、評價體系。

學術科研

研究生科研學術氛圍不斷提升,通過優秀學位論文培育、高水平論文獎勵、研究生教育創新計畫項目、學術論壇、暑期學校、學術沙龍和學術講座等措施的實施,在研究生科研理念革新、培養模式改進、激勵機制健全等方面著手,不斷培養研究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十二五期間,我校累計完成11項教育創新計畫項目、承辦2次上海市級的學術論壇、承辦3次暑期學校、研究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專項累計16項、各類講座97場、學術沙龍180人次,研究生在在寬鬆、和諧、求新的氛圍中感受到了學術創新的薰陶,激發了科研興趣,活躍了科研氣氛,研究生的科技創新和學術能力得到了較大提高,研究生作為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穩步提升,研究生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國家或上海市各類獎項累計達20餘次,碩士畢業生授予學位率超過93%,沒有發生違反學術道德規範的事項。
學校研究生教育積極對接上海國際大都市先進制造業和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需求,發揮“產學研”緊密結合的辦學優勢,建設符合現代化特色大學要求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依據學校的辦學理念,依託產學研戰略聯盟,促進研究生教育的工程實踐創新,積極建設我校特色的研究生教育模式。近年研究生在“數學建模大賽”、“智慧型車大賽”、“科創杯”、“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項目”等活動中屢獲佳績。

教學實踐

學校堅持“產學研”緊密結合的特色發展之路。近年來,學校依託學科和專業優勢,立足上海,面向長三角,輻射全國,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學校與奉賢區政府、上海科學院簽署了全面合作框架協定,合作成立上海套用技術學院大學科技園、上海高等套用技術研究中心。五年來,學校先後與浙江省、安徽省、江蘇省的16個市(縣)簽訂全面合作協定,為300多家中小型企業開展技術開發和技術服務。學校還不斷推進與行業協會、研究院所和大型企業的合作與聯繫,與中國醫藥集團、上海寶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華誼(集團)公司、上海電氣(集團)公司、上海石化公司、上海化工研究院、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等單位簽訂了長期合作協定,共同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技術創新支持。
學校致力於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級套用型技術人才,形成了“依託行業、服務企業,培養一線工程師為主的高層次套用型技術人才”的辦學特色。近年來,學校積極實施研究生教育培養模式改革,以提高研究生創新能力為依託,積極探索和推進以卓越一線工程師培養為目標的多元化高級套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試驗區工作,人才培養質量受到社會各界普遍認可。2014屆畢業研究生就業率100%,簽約率79.18%。2014屆研究生就業單位所屬行業主要集中在化工業、生物製藥業、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專業對口率達80%以上。總體來說,研究生畢業生就業率高於上海市屬高校平均水平,為長三角地區的經濟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